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內存的存儲周期是指什麼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內存的存儲周期是指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7-06 07:09:37

存儲周期是指

存儲周期:連續啟動兩次操作所需間隔的最小時間

體現主存的速度 (納秒ns)

存儲器的兩個基本操作為讀出與寫入,是指將信息在存儲單元與存儲寄存器(MDR)之間進行讀寫。存儲器從接收讀出命令到被讀出信息穩定在MDR的輸出端為止的時間間隔,稱為取數時間TA;兩次獨立的存取操作之間所需的最短時間稱為存儲周期TMC。內存的存取周期一般為60ns-120ns。單位以納秒(ns)度量,換算關系1ns=10-3ms=10-6s,常見的有60ns、70ns、80ns、120ns等幾種,相應在內存條上標為-6、-7、-8、-120等字樣。這個數值越小,存取速度越快,但價格也便隨之上升。在選配內存時,應盡量挑選與CPU系統匯流排時鍾周期相匹配的內存條

存儲周期,通常用訪問周期T(又稱存取周期、存取時間等)表示。

存儲系統的存儲周期與命中率H的關系非常大。

命中率:可以簡單地定義為在M1存儲器中訪問到的概率,它一般用模擬實驗的方法得到。選擇一組有代表性的程序,在程序執行過程中分別統計對M1存儲器的訪問次數N1和對M2存儲器的訪問次數N2,然後代入下面的(3-1)關系式計算。

·······(3-1)

整個存儲系統的訪問周期可以用M1和M2兩個存儲器的訪問周期T1,T2和命中率H來表示:

T=H·T1+(1-H)·T2 (3-2)

當命中率H→1時,T→T1,即存儲系統的訪問周期T接近於速度比較快的M1存儲器的訪問周期T1。

㈡ 機器周期 指令周期 存儲周期 各什麼意思 有何聯系

指令周期:取出並執行一條指令的時間。
機器周期:通常用內存中讀取一個指令字的最短時間來規定CPU周期。(也就是計算機完成一個基本操作所花費的時間)
時鍾周期:處理操作的最基本單位。(CPU的主頻)
存儲周期:也就是一個訪存指令周期。

指令周期、機器周期和時鍾周期之間的關系:指令周期通常用若干個機器周期表示,而機器周期時間又包含有若干個時鍾周期。

㈢ 存儲器讀寫的工作周期是指什麼

存儲器是具有「記憶」功能的設備,它用具有兩種穩定狀態的物理器件來表示二進制數碼「0」和「1」,這種器件稱為記憶元件或記憶單元。記憶元件可以是磁芯,半導體觸發器、MOS電路或電容器等。
位(bit)是二進制數的最基本單位,也是存儲器存儲信息的最小單位,8位二進制數稱為一個位元組(byte)。當一個數作為一個整體存入或取出時,這個數叫做存儲字。存儲字可以是一個位元組,也可以是若干個位元組。若干個憶記單元組成一個存儲單元,大量的存儲單元的集合組成一個存儲體(MemoryBank)。
為了區分存儲體內的存儲單元,必須將它們逐一進行編號,稱為地址。地址與存儲單元之間一一對應,且是存儲單元的唯一標志。應注意存儲單元的地址和它裡面存放的內容完全是兩回事。
存儲器在計算機中處於不同的位置,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在主機內部,直接與CPU交換信息的存儲器稱主存儲器或內存儲器。在執行期間,程序的數據放在主存儲器內,各個存儲單元的內容可通過指令隨機訪問,這樣的存儲器稱為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另一種存儲器叫只讀存儲器(ROM),裡面存放一次性寫入的程序或數據,僅能隨機讀出。RAM和ROM共同分享主存儲器的地址空間。
因於結構、價格原因,主存儲器的容量受限。為滿足計算的需要而採用了大容量的輔助存儲器或稱外存儲器,如磁碟、光碟等。
存儲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存儲器的特性由它的技術參數來描述。
一、存儲容量:存儲器可以容納的二進制信息量稱為存儲容量。主存儲器的容量是指用地址寄存器(MAR)產生的地址能訪問的存儲單元的數量。如N位字長的MAR能夠編址最多達2N個存儲單元。一般主存儲器(內存)容量在幾十K到幾M位元組左右;輔助存儲器(外存)在幾百K到幾千M位元組。
二、存儲周期:存儲器的兩個基本操作為讀出與寫入,是指將信息在存儲單元與存儲寄存器(MDR)之間進行讀寫。存儲器從接收讀出命令到被讀出信息穩定在MDR的輸出端為止的時間間隔,稱為取數時間TA;兩次獨立的存取操作之間所需的最短時間稱為存儲周期TMC。半導體存儲器的存儲周期一般為100ns-200ns。
三、存儲器的可靠性:存儲器的可靠性用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來衡量。MTBF可以理解為兩次故障之間的平均時間間隔。MTBF越長,表示可靠性越高,即保持正確工作能力越強。
四、性能價格比:性能主要包括存儲器容量、存儲周期和可靠性三項內容。性能價格比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對於不同的存儲器有不同的要求。對於外存儲器,要求容量極大,而對緩沖存儲器則要求速度非常快,容量不一定大。因此性能/價格比是評價整個存儲器系統很重要的指標

㈣ 內存周期是什麼意思內存刷新周期 存取周期

所謂的內存周期 就是內存的時序 是內存工作四個過程的單位時間
一般存儲在內存條的SPD上。2-2-2-8 4個數字的含義依次為:CAS Latency(簡稱CL值)內存CAS延遲時間,他是內存的重要參數之一,某些牌子的內存會把CL值印在內存條的標簽上。RAS-to-CAS Delay(tRCD),內存行地址傳輸到列地址的延遲時間。Row-precharge Delay(tRP),內存行地址選通脈沖預充電時間。Row-active Delay(tRAS),內存行地址選通延遲。

㈤ 內存的存儲周期是7~70ns. n代表什麼

ns是時間單位,納秒(nanosecond)即一秒的10億分之一(10的負9次秒),簡稱ns。

㈥ 對於整個系統而言,內存的讀寫周期是指什麼

存儲器是具有「記憶」功能的設備,它用具有兩種穩定狀態的物理器件來表示二進制數碼「0」和「1」,這種器件稱為記憶元件或記憶單元。記憶元件可以是磁芯,半導體觸發器、MOS電路或電容器等。
位(bit)是二進制數的最基本單位,也是存儲器存儲信息的最小單位,8位二進制數稱為一個位元組(byte)。當一個數作為一個整體存入或取出時,這個數叫做存儲字。存儲字可以是一個位元組,也可以是若干個位元組。若干個憶記單元組成一個存儲單元,大量的存儲單元的集合組成一個存儲體(MemoryBank)。
為了區分存儲體內的存儲單元,必須將它們逐一進行編號,稱為地址。地址與存儲單元之間一一對應,且是存儲單元的唯一標志。應注意存儲單元的地址和它裡面存放的內容完全是兩回事。
存儲器在計算機中處於不同的位置,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在主機內部,直接與CPU交換信息的存儲器稱主存儲器或內存儲器。在執行期間,程序的數據放在主存儲器內,各個存儲單元的內容可通過指令隨機訪問,這樣的存儲器稱為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另一種存儲器叫只讀存儲器(ROM),裡面存放一次性寫入的程序或數據,僅能隨機讀出。RAM和ROM共同分享主存儲器的地址空間。
因於結構、價格原因,主存儲器的容量受限。為滿足計算的需要而採用了大容量的輔助存儲器或稱外存儲器,如磁碟、光碟等。
存儲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存儲器的特性由它的技術參數來描述。
一、存儲容量:存儲器可以容納的二進制信息量稱為存儲容量。主存儲器的容量是指用地址寄存器(MAR)產生的地址能訪問的存儲單元的數量。如N位字長的MAR能夠編址最多達2N個存儲單元。一般主存儲器(內存)容量在幾十K到幾M位元組左右;輔助存儲器(外存)在幾百K到幾千M位元組。
二、存儲周期:存儲器的兩個基本操作為讀出與寫入,是指將信息在存儲單元與存儲寄存器(MDR)之間進行讀寫。存儲器從接收讀出命令到被讀出信息穩定在MDR的輸出端為止的時間間隔,稱為取數時間TA;兩次獨立的存取操作之間所需的最短時間稱為存儲周期TMC。半導體存儲器的存儲周期一般為100ns-200ns。
三、存儲器的可靠性:存儲器的可靠性用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來衡量。MTBF可以理解為兩次故障之間的平均時間間隔。MTBF越長,表示可靠性越高,即保持正確工作能力越強。
四、性能價格比:性能主要包括存儲器容量、存儲周期和可靠性三項內容。性能價格比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對於不同的存儲器有不同的要求。對於外存儲器,要求容量極大,而對緩沖存儲器則要求速度非常快,容量不一定大。因此性能/價格比是評價整個存儲器系統很重要的指標

㈦ 指令周期,機器周期,時鍾周期與存儲周期的關系

  1. 周期:取決於"晶振頻率",固定。但是因為工藝的關系,每個單元之間會有一定范圍內的異同,"超頻"就是這個道理,說到底還是"工藝";數據量:一次存取的最大二進制數據量肯定固定。因為引腳數目肯定是固定的。

  2. 參考網路"機器周期":指令周期(Instruction Cycle):取出並執行一條指令的時間。匯流排周期(BUS Cycle):也就是一個訪存儲器或I/O埠操作所用的時間。時鍾周期(Clock Cycle):處理操作的最基本單位,晶振頻率的倒數。指令周期、匯流排周期和時鍾周期之間的關系:一個指令周期由若干個匯流排周期組成,而一個匯流排周期時間又包含有若干個時鍾周期。一個匯流排周期包含一個(只有取址周期)或多個機器周期。

㈧ 內存的讀寫周期由什麼決定的, 請詳細說明.

SPD TRC
444 12 16
555 15 20
333 8 12
記憶元件可以是磁芯,半導體觸發器、MOS電路或電容器等。
位(bit)是二進制數的最基本單位,也是存儲器存儲信息的最小單位,8位二進制數稱為一個位元組(byte)。當一個數作為一個整體存入或取出時,這個數叫做存儲字。存儲字可以是一個位元組,也可以是若干個位元組。若干個憶記單元組成一個存儲單元,大量的存儲單元的集合組成一個存儲體(MemoryBank)。
為了區分存儲體內的存儲單元,必須將它們逐一進行編號,稱為地址。地址與存儲單元之間一一對應,且是存儲單元的唯一標志。應注意存儲單元的地址和它裡面存放的內容完全是兩回事。
存儲器在計算機中處於不同的位置,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在主機內部,直接與CPU交換信息的存儲器稱主存儲器或內存儲器。在執行期間,程序的數據放在主存儲器內,各個存儲單元的內容可通過指令隨機訪問,這樣的存儲器稱為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另一種存儲器叫只讀存儲器(ROM),裡面存放一次性寫入的程序或數據,僅能隨機讀出。RAM和ROM共同分享主存儲器的地址空間。
因於結構、價格原因,主存儲器的容量受限。為滿足計算的需要而採用了大容量的輔助存儲器或稱外存儲器,如磁碟、光碟等。
存儲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存儲器的特性由它的技術參數來描述。
一、存儲容量:存儲器可以容納的二進制信息量稱為存儲容量。主存儲器的容量是指用地址寄存器(MAR)產生的地址能訪問的存儲單元的數量。如N位字長的MAR能夠編址最多達2N個存儲單元。一般主存儲器(內存)容量在幾十K到幾M位元組左右;輔助存儲器(外存)在幾百K到幾千M位元組。
二、存儲周期:存儲器的兩個基本操作為讀出與寫入,是指將信息在存儲單元與存儲寄存器(MDR)之間進行讀寫。存儲器從接收讀出命令到被讀出信息穩定在MDR的輸出端為止的時間間隔,稱為取數時間TA;兩次獨立的存取操作之間所需的最短時間稱為存儲周期TMC。半導體存儲器的存儲周期一般為100ns-200ns。
三、存儲器的可靠性:存儲器的可靠性用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來衡量。MTBF可以理解為兩次故障之間的平均時間間隔。MTBF越長,表示可靠性越高,即保持正確工作能力越強。
四、性能價格比:性能主要包括存儲器容量、存儲周期和可靠性三項內容。性能價格比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對於不同的存儲器有不同的要求。對於外存儲器,要求容量極大,而對緩沖存儲器則要求速度非常快,容量不一定大。因此性能/價格比是評價整個存儲器系統很重要的指標

㈨ 存取時間與存取周期的區別存儲器帶寬的含義是什麼

存儲器帶寬的含義是指單位時間里存儲器所存取的信息量。

一、主體不同

1、存取時間:是CPU讀或寫內存內數據的過程時間。

2、存取周期:連續啟動兩次獨立的「讀」或「寫」操作(如連續的兩次「讀」操作)所需的最短時間。

二、原理不同

1、存取時間:從CPU發出指令給內存時,便會要求內存取用特定地址的數據,內存響應CPU後便會將CPU所需要的數據送給CPU,一直到CPU收到數據為止,便成為一個讀取的流程。

2、存取周期:將存儲單元與存儲寄存器(MDR)之間進行讀寫。存儲器從接收讀出命令到被讀出信息穩定在MDR的輸出端為止的時間間隔。


三、代表含義不同

1、存取時間:用存取時間的倒數來表示速度。

2、存取周期:為存儲器的性能指標之一,直接影響電子計算機的技術性能。


㈩ 什麼是存儲器的存取時間什麼是存取周期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存取時間是每次向內存寫入(讀出)數據到完成所需要的所有時間,如寫入時間是指從存儲器接收到數據到寫入被選中位置所需要的時間 讀出同理
存取周期是值 存儲器進行連續兩次獨立的讀(寫)操作所需要的最小時間間隔,
通常存取周期大於存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