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DCS控制系統啊
定義:以多台微處理器為基礎,採用控制功能分散,顯示操作集中,兼顧分而自治和綜合協調原則設計的控制系統稱為分散控制系統(簡稱DCS)。
技術支持:四C技術(計算機技術Computer 通信技術Communication CRT顯示技術CRT 過程式控制制技術Control)
控制系統的角度來看:
DCS是一種分級的控制系統。各級完成不同的功能。功能分層體系是分散控制系統的顯著特點,是實現控制功能分散,操作顯示集中的關鍵。
1.過程式控制制級
設備:現場站(採集站、控制站)。
功能:數據採集、運算處理和控制輸出; 經通信網路和控制管理級通信。
組成:通信模件、控制器模件和I/O模件。
2.控制管理級
設備:操作員站,工程師站。
功能:監視和操作;人和過程的介面。經網關機向生產管理級發送數據。
工程組態、參數調整和系統維護;人和系統的介面。
組成:主機和外設。
3. 生產管理級
設備:實時數據伺服器,工作站。
功能:廠級生產過程的監視和管理,廠級故障診斷和分析,廠級性能指標計算。經網關機向經營管理級發送數據。
4 .經營管理級
設備:數據伺服器,工作站。
功能:廠級經營管理、財務管理和人事管理等。
從信息系統的角度來看:
DCS是一個數據通信系統,具有不同的網路結構,連接著功能各異的一個個節點,實現節點間的信息傳送與互換。
從計算機系統的角度來看:
DCS分為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
1. 硬體系統
一系列以微處理器為基礎的智能模件、過程通道、通信介面和各種外部設備。
2. 軟體系統
包括對系統進行管理的操作系統、資料庫系統、數據通信軟體、組態軟體和對過程進行控制的一系列標准化功能模塊。
⑵ 什麼是dcs系統
這方面的資料太多了,要看你對自動控制的了解程度有多少。如果你一無所知,那恐怕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講清楚的,如果了解一些,那網上這方面的資料有很多。在網路或其他搜索網站上有不少介紹。
隨便介紹一下,DCS為分散控制系統的英文(TOTAL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簡稱。指的是控制危險分散、管理和顯示集中。60年代末有人研製了作邏輯運算的可編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簡稱PLC。主要應用於汽車製造業。70年代中期以完成模擬量控制的DCS推向市場,代替以PID運算為主的模擬儀表控制。首先提出DCS這樣一種思想的是原製造儀表的廠商,當時主要應用於化工行業。後又有計算機行業從事DCS的開發。
DCS系統包括三大部分:帶I/O部件的控制器、通訊網路和人機介面。人機介麵包括操作站、工程師站和歷史站。控制器I/O部件和生產過程相聯接,操作站和人相聯系,通訊網路把這兩部分聯成系統。所以操作站是DCS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師站給控制器和操作站組態,歷史站記錄生產過程的歷史數據。最近幾年開發的人機界面還有動態數據伺服器。
一個DCS系統控制器和I/O部件通常可以運行16-20年,而操作站因為有活動部件,所以比較容易損壞,如:硬碟、鍵盤、CRT、軟碟機等,運行6-8年後出現故障的概率就比較大,所以在DCS運行過程中,操作站更新的情況比較多。
DCS的控制器的變化較小。其變化表現在控制演算法的安排、控制演算法的多少,存取的 I/O點數的多少和內存的大小等,操作系統一般都是專用的。操作站的變化就很大,八十年代以前的操作站,一般沒有硬碟及動態流程圖,能顯示的標簽數比較少,例如500個標簽(標簽指的是AI、DI、迴路、開關量的邏輯關系等),八十年代出現了能顯示5000個標簽的操作站,九十年代出現了能顯示30000個標簽的操作站。同時,也出現了在微軟的NT通用平台上運行的通用顯示軟體。開始,通用軟體只在PLC的操作站上使用,後來也逐漸應用在DCS上。它的標簽量可以達到10000個,甚至更多。
⑶ 什麼是DCS系統,DCS有哪些組成部分
分散控制系統是以微處理器為基礎,採用控制功能分散、顯示操作集中、兼顧分而自治和綜合協調的設計原則的新一代儀表控制系統。集散控制系統簡稱DCS,也可直譯為「分散控制系統」或「分布式計算機控制系統」。
從結構上劃分,DCS包括過程級、操作級和管理級。過程級主要由過程式控制制站、I/O單元和現場儀表組成,是系統控制功能的主要實施部分。
先進控制技術
DCS在控制上的最大特點是依靠各種控制、運算模塊的靈活組態,可實現多樣化的控制策略以滿足不同情況下的需要,使得在單元組合儀表實現起來相當繁瑣與復雜的命題變得簡單。
隨著企業提出的高柔性、高效益的要求,以經典控制理論為基礎的控制方案已經不能適應,以多變數預測控制為代表的先進控制策略的提出和成功應用之後,先進過程式控制制受到了過程工業界的普遍關注。
需要強調的是,廣泛應用各種先進控制與優化技術是挖掘並提升DCS綜合性能最有效、最直接、也是最具價值的發展方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分散控制系統
⑷ 什麼是DCS控制系統
名稱:DCS,全稱:DistributedControlSystem,定義:DCS是分散控制系統(DistributedControlSystem)的簡稱,國內一般習慣稱為集散控制系統。它是一個由過程式控制制級和過程監控級組成的以通信網路為紐帶的多級計算機系統,綜合了計算機(Computer)、通訊(Communication)、顯示(CRT)和控制(Control)等4C技術,其基本思想是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級管理、配置靈活、組態方便。
系統的主要技術概述
·系統主要有現場控制站(I/O站)、數據通訊系統、人機介面單元(操作員站OPS、工程師站ENS)、機櫃、電源等組成。系統具備開放的體系結構,可以提供多層開放數據介面。
·硬體系統在惡劣的工業現場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維修方便、工藝先進。底層漢化的軟體平台具備強大的處理功能,並提供方便的組態復雜控制系統的能力與用戶自主開發專用高級控制演算法的支持能力;易於組態,易於使用。支持多種現場匯流排標准以便適應未來的擴充需要。
·系統的設計採用合適的冗餘配置和診斷至模件級的自診斷功能,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系統內任一組件發生故障,均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工作。
·系統的參數、報警、自診斷及其他管理功能高度集中在CRT上顯示和在列印機上列印,控制系統在功能和物理上真正分散,
DCS·整個系統的可利用率至少為99.9%;系統平均無故障時間為10萬小時,實現了核電、火電、熱電、石化、化工、冶金、建材諸多領域的完整監控。
·「域」的概念。把大型控制系統用高速實時冗餘網路分成若干相對獨立的分系統,一個分系統構成一個域,各域共享管理和操作數據,而每個域內又是一個功能完整的DCS系統,以便更好的滿足用戶的使用。
·網路結構可靠性、開放性及先進性。在系統操作層,採用冗餘的100Mbps乙太網;在控制層,採用冗餘的100Mbps工業乙太網,保證系統的可靠性;在現場信號處理層,12Mbps的PROFIBUS匯流排連接中央控制單元和各現場信號處理模塊。
·標準的Client/Server結構。有的DCS的操作層採用Client/Server結構
·開放並且可靠的操作系統。系統的操作層採用WINDOWS NT操作系統;控制站採用成熟的嵌入式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QNS以確保控制系統的實時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標準的控制組態軟體。系統採用IEC61131-3標準的控制組態工具,可以實現任何監測、控制要求。
·可擴展性和可裁剪性,保證經濟性。
⑸ dcs的控制器是什麼
不同廠家DCS有不同型號的控制器,就相當於電腦的CPU,裡面儲存著用戶程序,採集和處理過程信息。
⑹ dcs控制系統硬體組成 各部分的功能是什麼
除了以上幾樣以外,還需要信號轉換、執行或隔離元件等,如:隔離柵、中間繼電器等執行元件,系統再復雜點,還包括計算機網路設備呢。
⑺ DCS(文件控制系統)有哪些特性
DCS是分布式控制系統,在國內自控行業又稱之為集散控制系統。
特性:
高可靠性
由於DCS將系統控制功能分散在各台計算機上實現,系統結構採用容錯設計,因此某一台計算機出現的故障不會導致系統其它功能的喪失。此外,由於系統中各台計算機所承擔的任務比較單一,可以針對需要實現的功能採用具有特定結構和軟體的專用計算機,從而使系統中每台計算機的可靠性也得到提高。
開放性
DCS採用開放式、標准化、模塊化和系列化設計,系統中各台計算機採用區域網方式通信,實現信息傳輸,當需要改變或擴充系統功能時,可將新增計算機方便地連入系統通信網路或從網路中卸下,幾乎不影響系統其他計算機的工作。
靈活性
通過組態軟體根據不同的流程應用對象進行軟硬體組態,即確定測量與控制信號及相互間連接關系、從控制演算法庫選擇適用的控制規律以及從圖形庫調用基本圖形組成所需的各種監控和報警畫面,從而方便地構成所需的控制系統。
易於維護
功能單一的小型或微型專用計算機,具有維護簡單、方便的特點,當某一局部或某個計算機出現故障時,可以在不影響整個系統運行的情況下在線更換,迅速排除故障。
協調性
各工作站之間通過通信網路傳送各種數據,整個系統信息共享,協調工作,以完成控制系統的總體功能和優化處理。
控制功能齊全
控制演算法豐富,集連續控制、順序控制和批處理控制於一體,可實現串級、前饋、解耦、自適應和預測控制等先進控制,並可方便地加入所需的特殊控制演算法。DCS的構成方式十分靈活,可由專用的管理計算機站、操作員站、工程師站、記錄站、現場控制站和數據採集站等組成,也可由通用的伺服器、工業控制計算機和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構成。處於底層的過程式控制制級一般由分散的現場控制站、數據採集站等就地實現數據採集和控制,並通過數據通信網路傳送到生產監控級計算機。生產監控級對來自過程式控制制級的數據進行集中操作管理,如各種優化計算、統計報表、故障診斷、顯示報警等。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DCS可以按照需要與更高性能的計算機設備通過網路連接來實現更高級的集中管理功能,如計劃調度、倉儲管理、能源管理等。
結構
從結構上劃分,DCS包括過程級、操作級和管理級。過程級主要由過程式控制制站、I/O單元和現場儀表組成,是系統控制功能的主要實施部分。操作級包括:操作員站和工程師站,完成系統的操作和組態。管理級主要是指工廠管理信息系統(MIS系統),作為DCS更高層次的應用,目前國內紙行業應用到這一層的系統較少。
DCS的控製程序:DCS的控制決策是由過程式控制制站完成的,所以控製程序是由過程式控制制站執行的。
過程式控制制站的組成:
DCS的過程式控制制站是一個完整的計算機系統,主要由電源、CPU(中央處理器)、網路介面和I/O組成
I/O:控制系統需要建立信號的輸入和輸出通道,這就是I/O。DCS中的I/O一般是模塊化的,一個I/O模塊上有一個或多個I/O通道,用來連接感測器和執行器(調節閥)。
I/O單元:通常,一個過程式控制制站是有幾個機架組成,每個機架可以擺放一定數量的模塊。CPU所在的機架被稱為CPU單元,同一個過程站中只能有一個CPU單元,其他只用來擺放I/O模塊的機架就是I/O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