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內外對含油污泥處理有什麼規范要求
國內外對含油污泥處理規范要求:
含油污泥種類繁多、性質復雜,相應的處理技術和設備也呈現多元化趨勢,目前含油污泥處理技術有篩選流化-調質-離心工藝、熱處理工藝、化學熱洗處理、化學焚燒處理、化學濕法氧化處理、生物處理法、溶劑萃取技術及對含油污
泥的綜合利用等。目前,國內外應用較多並且比較成功的是採用物理法和化學葯劑處理相結合,即調質-機械脫水工藝,該技術比較成熟,在歐美各地的油田應用廣泛並且處理效果良好。該方法的不足是處理效果會受污泥來源的影響,對於含有大量的磚瓦、草根、塑料等雜物的污泥,需要配套預處理設備和工藝。
勝利油田、遼河油田和河南油田近幾年採用焚燒法處理含油污泥,缺點是污泥中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原油沒有回收利用。國內其他油田採用的污泥處理工藝只是簡單地進行濃縮和分離。國外如加拿大MG工程公司採用的是機械脫水工藝(配合自己專有的葯劑);荷蘭吉福斯公司採用的是調質-機械脫水+生物處理法;德國HILLER公司採用的是調質-機械脫水+電化學工藝;新加坡的CLEANSEAS公司則採用機械脫水+美國ADTU熱解吸的工藝;而法國、德國的石化企業多數採用焚燒的方式。溶劑萃取技術目前只局限於實驗室研究,很難達到工業化應用。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仍然是目前含油污泥處理的目標和趨勢。
在國際上,各地由於在地質和地理條件上的差異,土壤對油類有機物的耐受程度不同,因此對於污泥中的總石油烴或者油含量,世界上沒有統一的標准,但是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以法規或指導准則的形式提出了相應的現場專用指標,對土壤或污泥中的含油量及有機物和重金屬含量提出了相應的限制。大部分含油污泥處理指標要求都與污泥的最終處置方式有直接的關系。
針對固體廢物我國出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並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和《危險廢物鑒別標准》,且對危險廢物的處置給出了規定,制定了《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准》(GB 18598-2001)和《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准》(GB 18484-2001)等,在這些標准和法規中,
將含油污泥歸類為危險固體廢物,但是並沒有對含油污泥中的含油量提出量化指標。大慶油田根據已建和在建的含油污泥處理站篩分流化-調質-離心處理工藝,依據國外對含油污泥處理後污泥中剩餘油含量要求的指標(≤ 2%)開展處理試驗,並對處理後的污泥採用微生物處理技術和電化學處理技術進行深度處理,是深度處理後的污泥中含油的指標≤3‰,滿足《農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標准》(GB 4284-1984)的要求。
㈡ 污泥貯泥池和濃縮池是一個概念嗎做設計時兩個要同時設計嗎還是只要設計一個
不是一個概念。污泥儲池用於儲存生化系統產生的剩餘污泥,其中固體含量基本和二沉池內固體濃度相當,為保證底部污泥不沉,還需要設置曝氣或攪拌設備。污泥濃縮池一般設置於污泥儲池後,內設專門的污泥攪拌機(轉速低),對污泥進行濃縮,上清液迴流處理,濃縮污泥濃度高於污泥儲池中含固量。
一般至少要設置污泥儲池用於污泥存儲。是否設置污泥濃縮池,可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和後續污泥處理工藝考慮。
㈢ 含油污泥處理
含油污泥來源與處理方法綜述
作者:姜勇 趙朝成 趙東風
前言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開采、運輸、煉制及含油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含油固體廢物。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我國石油化學行業中,平均每年產生80萬t罐底泥、池底泥[1],勝利油田每年產生含油污泥在10萬噸以上,大港油田每年產生含油污泥約15萬噸,河南油田每年產生5×104m3含油污泥[2]。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類、蒽、芘等有惡臭的有毒物質[3],含油污泥若不加以處理,不僅污染環境,而且造成資源的浪費。含油污泥的處理一直是困擾油田的一大難題。
1.含油污泥來源
含油污泥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
1.1 原油開采產生含油污泥
原油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含油污泥主要來源於地面處理系統,採油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含油污泥,再加上污水凈化處理中投加的凈水劑形成的絮體、設備及管道腐蝕產物和垢物、細菌(屍體)等組成了含油污泥。此種含油污泥一般具有含油量高、粘度大、顆粒細、脫水難等特點,它不僅影響外輸原油質量,還導致注水水質和外排污水難以達標[4]。
1.2 油田集輸過程產生含油污泥
勝利油田含油污泥的主要來源於接轉站、聯合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底泥、煉廠含油水處理設施、輕烴加工廠、天然氣凈化裝置清除出來的油沙、油泥,鑽井、作業、管線穿孔而產生的落地原油及含油污泥[5]。油品儲罐在儲存油品時,油品中的少量機械雜質、沙粒、泥土、重金屬鹽類以及石蠟和瀝青質等重油性組分沉積在油罐底部,形成罐底油泥。
中原油田污泥產生主要是一次沉降罐、二次沉降罐、洗井水回收罐的排污。含油污泥本身成分復雜,含有大量的老化原油、蠟質、瀝青質、膠體和固體懸浮物、細菌、鹽類、酸性氣體、腐蝕產物等,污水處理過程中還加入了大量的凝聚劑、緩蝕劑、阻垢劑、殺菌劑等水
處理葯劑[6]。
在3-6年的油罐定期清洗中,罐底含油污泥量約占罐容的1%左右。罐底含油污泥的特點是碳氫化合物(油)含量極高。據調查測試發現,油罐底泥中大約25%為水,5%的無機沉澱物如泥沙,70%左右為碳氫化合物,其中瀝青質佔7.8%,石蠟佔6%,污泥灰分含量4.8%[3]。
1.3 煉油廠污水處理場產生的含油污泥
煉油廠污水處理場的含油污泥主要來源於隔油池底泥、浮選池浮渣、原油罐底泥等,俗稱「三泥」,這些含油污泥組成各異,通常含油率在10%~50%之間,含水率在40%~90%之間,同時伴有一定量的固體。
2.含油污泥的危害
含油污泥體積龐大,若不加以處理直接排放,不但佔用大量耕地,而且對周圍土壤、水體、空氣都將造成污染,伴有惡臭氣體產生,而且對周圍土壤、水體、空氣都將造成污染,伴有惡臭氣體產生,污泥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蟲(卵)、銅、鋅、鉻、汞等重金屬,鹽
類以及多氯聯苯、二惡英、放射性核素等難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質。
3.常用污泥的處理方法
含油污泥處理最終的目的是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原則。含油污泥常用的處理方法:溶劑萃取法、焚燒法、生物法、焦化法、含油污泥調剖、含油污泥綜合利用等。
3.1 含油污泥的脫水
含油污泥中的水有以下四種形態:自由水(free water)、間隙水(interstitial water)、附著水(vicinal water)[或表面水surface water]、化學結合水(chemical-bound water)。
常用含油污泥脫水方法及效果見表1[7]。
表1 常用含油污泥的脫水方法及效果
脫水方法
脫水裝置
脫水後含水率%
脫水後狀態
濃縮脫水
重力、氣浮、離
心濃縮
95-97
近似糊狀
自然干化法
自然干化場、曬
沙場
70-80
泥餅狀
機械脫水
真空過濾
真空轉鼓、真空
轉盤
60-80
泥餅狀
壓力過濾
板框壓濾機
45-80
泥餅狀
滾壓過濾
滾壓帶式壓濾機
78-86
泥餅狀
離心過濾
離心機
80~85
泥餅狀
乾燥法
10-40
粉狀、粒狀
焚燒法
0-10
灰狀
3.2 含油污泥的調質
經重力沉降脫水後的黑色粘稠含油污泥濃縮液,一般由水包油(O/W)、油包水(W/O)以及懸浮固體共同組成,屬於多相的膠體體系,組成較為復雜。由於含油污泥顆粒表面吸附同種電荷,相互之間排斥,加之充分乳化,極難脫穩,使得油、水、泥渣分離比較困難。需要加入調質劑,使原油與固體顆粒分離、油滴聚合、原加入的化學葯劑隨固體雜質沉降,實現油、
水、渣三相的完全分離。
李凡修對含油污泥調質-機械脫水處理工藝進行研究,該技術的關鍵在於對調質中所用的絮凝劑[8]、破乳劑、調節劑[9]種類與用量的選定、脫水機械類型的選擇,以及脫水機械運行參數的確定。
據報道Jan Bock, Sanjay R Srivatsa, Aldo Corti等[10]人分別發明了通過含油污泥調質—機械脫水工藝回收油的有關專利技術:通過投加表面活性劑、稀釋劑(葵烷等)、電解質(NaCl溶液),或者破乳劑(陰離子或非離子)、潤濕劑(可增加固體微粒表面和水的親合力)和pH值調節劑等,並輔以加熱減粘(最佳為50℃上)等調質手段,實現水—油—固三相分離。據有關資料,國內的遼寧省盤錦市遼河油田錦州採油廠獲得一項含油污泥調質及回收原油的的專利技術[11]。
3.3 萃取法萃取法是利用「相似相溶」原理,選擇一種合適的有機溶劑作萃取劑,將含油污泥中的
原油回收利用的方法。黃戍生等利用多級分離萃取加一級熱洗方法處理含油污泥[12],處理後污泥可達到農用污泥排放標准,化學葯劑可循環使用。
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是一種新興的含油污泥萃取技術,該技術正處於開發階段。它將常溫、常壓下為氣態的物質經過高壓達到液態,並以之作為萃取劑,由於其巨大的溶解能力以及萃取劑易於回收循環使用。常用的超臨界流萃取劑有甲烷、乙烯、乙烷、丙烷、二氧化碳等,這些物質的臨界溫度高、臨界壓力低,而且原料廉價易得,是良好的超臨界萃取劑,且密度小,易於分離[13]。
目前,萃取法處理含油污泥還在試驗開發階段。萃取法的優點是處理含油污泥較徹底,能夠將大部分石油類物質提取回收。但是由於萃取劑價格昂貴,而且在處理過程中有一定的損失,所以萃取法成本高,還沒有實際應用於煉廠含油污泥處理。此項技術發展的關鍵是要開發出性能價格比高的萃取劑。
3.4 焚燒法
經過預先脫水濃縮預處理後的含油污泥,送至焚燒爐進行焚燒,溫度800~850℃,經30min焚燒即可完畢,焚燒後的灰渣需進一步處理。
我國絕大多數煉油廠都建有污泥焚燒裝置,採用焚燒處理最多的廢物是污水處理場含油污泥,像長嶺石油化工廠採用的順流式回轉焚燒爐,燕山石化公司煉油廠採用的流化床焚燒爐,在處理含油污泥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國內焚燒爐類型主要有:方箱式、固定床式、流化床式、耙式爐或回轉窯等爐型。
焚燒處理法優點是污泥經焚燒後,多種有害物幾乎全部除去,減少了對環境的危害,廢物減容效果好,處理比較安全,缺點是焚燒過程中產生了二次污染,浪費了寶貴資料。
3.5 生物法
含水污泥的生物處理技術主要有即地耕法、堆肥處理法和污泥生物反應器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將含油污泥中的石油烴類降解為無害的土壤成份。據資料報導,地耕法可對土地和地下水產生一定的污染,故在一些發達已經停止使用。
堆肥法是將含油廢棄物與適當的材料相混合並成堆放置,使天然微生物降解石油烴類的過程。堆肥法有四種堆制方法:堤形堆肥法、靜態堆肥法、封閉堆肥法和容器堆肥法。堆肥法是一種有效的生物處理方法,含油污泥中烴類的半衰期約為2周。處理後的含油廢棄物可填埋或施用農田。
生物反應器是一種將含油污泥稀釋於營養介質中使之成為泥漿狀的容器。由於生物反應器能人為地控制充氧、溫度、營養物質等操作條件,烴類物質的生物降解速度較之其他生物處理過程更快。加入馴化過的高效烴類氧化菌,可加快烴類的生物降解。據文獻報道,當固體負荷為5%時,生物降解半衰期為5天。生物反應器法適用於含油污泥,也適用於油污土壤及含油鑽屑,含油廢棄物經處理後,液體部分可排入處置井(坑、池)或另作他用(如回用);固體部分可用施用農田,生物反應器法也可用於石油工業廢棄物的預處理以減少烴類含量,然後進行其他處理。
3.6 焦化法
含油污泥中含有一定數量的礦物油,其組成主要有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烯烴、膠質及瀝青質等。焦化法處理含油污泥是利用高溫條件下烴類的熱裂解和熱縮合反應產生液相油品、不凝氣和焦碳產品。
趙東風等[14]利用平均含油率為69.46%,含水率為4.71%的含油污泥進行焦化反應,反應時間為60min,反應溫度為490℃,反應壓力為常壓。在此條件下,液相產品的收率為88.23%,產品主要為汽油、柴油和蠟油。
3.7 調剖技術
利用采出水中的含油污泥與地層有良好配伍性,以含油污泥為基本原料,採用化學處理方法,加入適量的添加劑,懸浮其中的固體顆粒、延長懸浮時間、增加註入深度,有效地提高封堵強度,並使油組分分散均勻,形成均一、穩定的乳狀液。由含油污泥配成乳化懸浮液調剖劑,應用於油田注水井調剖,在地層到達一定深度後,受地層水沖釋及地層岩石的吸附作用,乳化懸浮體系分解,其中的泥質吸附膠瀝質和蠟質,並通過它們粘聯聚集形成較大粒徑的「團粒結構」,沉降在大孔道中,使大孔道通徑變小,封堵高滲透層帶,增加了注入水滲流阻力,迫使注入水改變滲流方向,提高了注入水波及體積。通過優化施工工藝,可使含油污泥只封堵住高滲透地帶,而不污染中、低滲透層。處理後的含油污泥作為調剖劑需達到的技術指標為:含油污泥粘度低(≤0.3Pa·s),可泵性好;加入懸浮劑後含油污泥懸浮性能好,沉降時間大於3h。
河南油田在雙河油田437塊Ⅱ4-6層系進行了含油污泥調剖試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5、16]。勝利油田樁西油田進行含油污泥調剖試驗也取得較好效果[17]。
3.8 其它方法
除了以上含油污泥處理方法外,還有地耕法、含油污泥固化法、化學破乳法、固液分離法[18]土地填埋技術,含油污泥的綜合利用一般是利用含油污泥鋪路、制磚、製作蜂窩煤等。國外還有含油污泥低溫熱解技術,以及採用溶劑和低頻聲波分離油泥的方法[19]等。
4.各種處理方法比較
①簡單處理:含油污泥直接填埋或固化後填埋都具有簡單易行的特點。含油污泥直接填埋是目前多數國內油田採用的主要含油污泥處置方法,但這種既方法浪費了其中的寶貴能源,還有可能導致環境污染。其中,固化後填埋的方法可降低環境危害,但多數不能滿足現行的環保要求。
②物理化學處理:各類物理化學處理方法多以回收原油為目的,因此主要適用於含油量較高的含油污泥,處理過程通常需要加入化學葯劑,需要專門的處理設施,處理過程復雜,成本較高。原油價格居高不下和含油污泥排放徵收較高排污費,使這一方法仍有誘人的前景。該方法的缺點是,油回收不徹底,存在廢水和廢渣二次污染物問題,仍需考慮進一步處理或綜合利用。另外,油田含油污泥產生面廣,多是斷續產生,不同來源的含油污泥性質各異,限制了該處理方法在油田的全面使用和推廣。
③生物處理技術:由於生物處理法具有節約能源、投資少、運行費用低等優點,目前受到國內外環保產業界人士普遍關注和重視。通過生物處理技術實現含油污泥的固液分離和油的去除,剩餘殘渣達到污泥排放標准。優點是不需加入化學葯劑,消耗能源較少,綠色環保,但土地耕作法和堆肥法需大面積土地,生物反應器法仍有廢渣排放,且處理時間長,操作復雜。
④焚燒法:焚燒必須在專門建立的焚燒爐中進行,可比較徹底地消除含油污泥中的有害有機物,如不考慮燃燒熱能的綜合利用,會造成能源浪費。
⑤作燃料:作燃料是利用含油污泥中所含能源的一種綜合利用方式,但不能提取其中的原油,在利用這種方法時應從經濟和環境兩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含油污泥幾種主要處理方法優缺點列於表2中。
表2 含油污泥主要處理方法優缺點比較
序號
處理方法
適用范圍
優點
缺點
1
簡單處置
各類含油污泥
簡單易行
污染環境,不能回收原油
2
物理化學處理
含油量在5-10%以上的含油
污泥
回收原油,綜
合利用
需處理裝置,需加入化學葯劑,仍有污水、廢渣排放,處理費用較高
3
生物處理
各類含油污泥
節省能源,無需化學葯劑
處理周期長,不能回收原油
4
焚燒處理 含油量在5-10%以下的含油污泥及含有害有機物的污泥
有害有機物處理徹底,
需焚燒裝置,通常需加入助燃燃料,有廢氣排放,不能回收
原油
5
作燃料、制磚
各類含油污泥
綜合利用,較
易實行
不能回收原油,有廢氣排放
5.結束語
含油污泥主要來源於油田開采、油氣集輸及污水處理場,含油污泥的處理技術也多種多樣,每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和適用范圍,但由於含油污泥成份復雜,沒有任何一種處理方法可以處理所有類型的含油污泥,對含油污泥進行分級處理以及對處理方法進行分級是今後研究的主要方向。
㈣ 含油污泥處理技術有哪些
1)焚燒處理技術
污油泥經過調制和脫水預處理,濃縮後的污油泥再經設備脫水乾燥,將泥餅送至焚燒爐進行焚燒,灰渣用於修路或埋入制定的灰渣填埋場,焚燒產生的熱能用於供熱發電。
使用范圍:焚燒處理對象主要是含油量在5%~10%的污油泥。
優點:多種有害物質幾乎全部除去
缺點:缺點在於該技術投資大,成本高,常需要加入助燃燒料,焚燒過程中伴有嚴重的空氣污染,而且不能回收原油,在焚燒裝置內實際利用率較低。
(2)固化處理技術
是指在含油污泥中加入一定組分固化劑、促凝集等,使其發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將含油污泥中的部分水分和有毒物質等固定在較緻密的基質中,使其形成一種實心的塊狀固體,以便堆放、儲存和處理。
使用范圍:含油量較低的含油污泥
優點:工藝簡單,便於操作
缺點:該技術只是將油泥中石油烴類物質密封固化、沒有將其徹底消除,後續形成環境污染的隱患依然存在。
(3)微生物處理技術
利用自然界或認為培養的微生物將污油泥中的石油烴基其他有機物降解為無害的物質,這樣處理後的土壤技能達到環保要求又能適合農作物的生長。
使用范圍:該方法適用於含油量少或沒有回收利用價值的含油污泥。
優點:投資少、成本低、處理徹底、無二次污染,處理後的土壤能滿足農耕地要求。
缺點:原油無法回收利用。
微生物修復技術處理技術的優勢:
微生物修復技術是傳統的生物處理方法的發展,與物理、化學修復含油污泥技術相比較,具有許多優點:
(1)可在現場進行處理,減少了運輸費用和人類直接接觸污染源的機會,不僅對人和環境造成影響小,並且處理費用僅為傳統物化法處理費用的30%~50%;、
(2)不破壞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土壤環境;
(3)微生物處理使含油污泥中的有機物分解為CO2和H2O,能永久消除污染物,不存在其他安全隱患問題;
(4)處理效果好,對低分子質量的污染物去除率非常高;
(5)微生物處理技術對污染場所的干擾或破壞非常小,操作簡單等。因此,微生物修復技術將成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最有價值和最具生命力的處理技術。
案例:
㈤ 含油污泥的含油污泥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及特點
(1) 原油開采產生含油污泥:
原油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含油污泥主要來源於地面處理系統,採油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含油污泥,污水凈化處理中投加的凈水劑形成的絮體、設備及管道腐蝕產物和垢物、細菌(屍體)等組成了含油污泥。此種含油污泥一般具有含油量高、粘度大、顆粒細、脫水難等特點,它不僅影響外輸原油質量,還導致注水水質和外排污水難以達標。
(2) 油田集輸過程產生含油污泥
油田集輸過程產生的含油污泥的主要來源於接轉站、聯合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底泥、煉廠含油水處理設施、輕烴加工廠、天然氣凈化裝置清除出來的油沙、油泥,鑽井、油田作業、管線穿孔而產生的落地原油及含油污泥。油品儲罐在儲存油品時,油品中的少量機械雜質、沙粒、泥土、重金屬鹽類以及石蠟和瀝青質等重油性組分沉積在油罐底部,形成罐底油泥。這些含油污泥本身成分復雜,含有大量的老化原油、蠟質、瀝青質、膠體和固體懸浮物、細菌、鹽類、酸性氣體、腐蝕產物等,在污水處理過程中還加入了大量的凝聚劑、緩蝕劑、阻垢劑、殺菌劑等水處理葯劑,也混於含油污泥中。
在3-6年的油罐定期清洗中,罐底含油污泥量約占罐容的1%左右。罐底含油污泥的特點是碳氫化合物(油)含量極高,典型的油罐底泥分析結果,其中大約25%為水,5%的無機沉澱物如泥沙,70%左右為碳氫化合物,其中瀝青質佔7.8%,石蠟佔6%,污泥灰分含量4.8%。
(3)煉油廠污水處理場產生的含油污泥:煉油廠污水處理場的含油污泥主要來源於隔油池底泥、浮選池浮渣、原油罐底泥等,俗稱「三泥」,這些含油污泥組成各異,通常含油率在10%~50%之間,含水率在40%~90%之間,同時伴有一定量的固體。
(4)鋼鐵冶煉等行業用油所導致的污染的泥土
(5)海上油田開采,造船修船使用重油烴所污染的海岸線、河流邊際,海底含油污泥,石油油罐車船事故導致的油品泄漏造成的水體、地表含油污泥等。
㈥ 石油污泥屬於固廢還是危廢
你們,咱們可以先看看固廢和危廢的定義就明白了:
危險廢物:《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規定,危險廢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准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廢物特性的廢物。根據國家目錄規定,危險廢物分為47類、544種。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喪失原有的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體,半固體,和置於容器中的氣態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
按照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規定,固體廢物包括:危險廢物、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屬於固體廢物一種,但日常的處理處置卻與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生活垃圾有著明顯區別。 所以石油污泥屬於固廢中的危廢hw08。
㈦ 危險廢物污泥存儲、烘乾設點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1.可以大幅度減少污泥的體積,降低污泥貯存與運輸費用; 2.乾燥後的污穩定,一般不再含有大腸桿菌、沙門氏桿可以大幅度減少污泥的體積,降低污泥貯存與運輸費用; 3.菌和腸道病毒等病原菌,易於貯存、處置和運輸; 4.乾燥後污泥中保留了大部。
㈧ 含油污泥是什麼成分
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煉制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危險廢物。其中以油泥和油基泥漿為代表,油泥含油率一般在 10%~50%,含水率在 40%~90%。存在大量的苯系物、酚類、蒽、芘等有惡臭的有毒物質,成分比較復雜,屬於多相體系。
含油污泥屬於是危廢,油泥處理的方法很多,河南北工生產的油泥熱解設備可以將油泥處理到烴含量千分之三一下。
油泥熱解後產出裂解油、裂解油可以銷售。裂解剩餘的殘渣可以用來工業制磚。
㈨ 原油清罐污泥,採油落地油泥是什麼性質的污泥
各種成品油、渣油等重質油的污泥。含油污泥不是自然界固有存在的,而是由於油田開采、石油煉制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