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存儲單元構成包括什麼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存儲單元構成包括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6-28 09:14:03

存儲器的構成

構成存儲器的存儲介質,存儲元,它可存儲一個二進制代碼。由若干個存儲元組成一個存儲單元,然後再由許多存儲單元組成一個存儲器。一個存儲器包含許多存儲單元,每個存儲單元可存放一個位元組(按位元組編址)。每個存儲單元的位置都有一個編號,即地址,一般用十六進製表示。一個存儲器中所有存儲單元可存放數據的總和稱為它的存儲容量。假設一個存儲器的地址碼由20位二進制數(即5位十六進制數)組成,則可表示2的20次方,即1M個存儲單元地址。每個存儲單元存放一個位元組,則該存儲器的存儲容量為1MB。

㈡ 存儲系統有哪些組成部分

存儲器是由存儲體、地址寄存器、地址解碼驅動電路、讀/寫控制邏輯、數據寄存器、讀/寫驅動器等六個部分組成

存儲體是存儲器的核心,是存儲單元的集合體
地址寄存器用於存放CPU訪問存儲單元的地址,經解碼驅動後指向相應的存儲單元。
解碼器將地址匯流排輸入的地址碼轉換成與其對應的解碼輸出線上的高電平或低電平信號,以表示選中了某一單元,並由驅動器提供驅動電流去驅動相應的讀/寫電路,完成對被選中單元的讀/寫操作。
讀/寫驅動器用以完成對被選中單元中各位的讀/寫操作,包括讀出放大器、寫入電路和讀/寫控制電路。
數據寄存器用於暫時存放從存儲單元讀出的數據,或從CPU輸出I/O埠輸入的要寫入存儲器的數據。
讀/寫控制邏輯接收來自CPU的啟動、片選、讀/寫及清除命令,經控制電路綜合處理後,發出一組時序信號來控制存儲器的讀/寫操作

㈢ 存儲單元是指什麼

存儲單元一般應具有存儲數據和讀寫數據的功能,一般以8位二進製作為一個存儲單元,也就是一個位元組。每個單元有一個地址,是一個整數 編碼,可以表示為二進制整數。程序中的變數和主存儲器的存儲單元相對應。變數的名字對應著存儲單元的地址,變數內容對應著
單元所存儲的數據

㈣ 什麼是計算機存儲單元

數據必須首先在計算機內被表示,然後才能被計算機處理。計算機表示數據的部件主要是存儲設備;而存儲數據的具體單位是存儲單元;因此,了解存儲單元的結構是十分必要的。
(1)"位"(Bit):是計算機中最小的信息單位。一"位"只能表示0和1中的一個,即一個二進制位,或存儲一個二進制數位的單位。
(2)"位元組"(Byte):是由相連8個位組成的信息存儲單位。

位元組是目前計算機最基本的存儲單位;也是計算機存儲設備容量最基本的計量單位。一個位元組通常可以存儲一個字元(如字母、數字等)。只有位元組才有地址的概念。對一種計算機的存儲設備以位元組為單位賦予的地址稱為位元組編址;也是目前計算機最基本的存儲單元編址。

望採納哦,親~

㈤ 單片機存儲器主要由哪幾個部分組成,如何使用

存儲器由存儲體、地址解碼器和控制電路組成。

1)存儲體是存儲數據信息的載體。由一系列存儲單元組成,每個存儲單元都有確定的地址。存儲單元通常按位元組編址,一個存儲單元為一個位元組,每個位元組能存放一個8位二進制數。就像一個大倉庫,分成許多房間,大倉庫相當於存儲體,房間相當於位元組,房間都有編號,編號就是地址。

2)地址解碼器將CPU發出的地址信號轉換為對存儲體中某一存儲單元的選通信號。相當於CPU給出地址,地址解碼器找出相應地址房間的鑰匙。通常地址是8位或1 6位,輸入到地址解碼器,產生相應的選通線,8位地址能產生28=256根選通線,即能選通256位元組。16位地址能產生216=65536=64K根選通線,即能選通64K位元組。當然要產生65536根選通線是很難想像的,實際上它是分成256根行線和256根列線,256 X 256=65536,合起來能選通65536個存儲單元。
3)存儲器控制電路包括片選控制、讀/寫控制和帶三態門的輸入/輸出緩沖電路。

①片選控制確定存儲器晶元是否工作。
②讀/寫控制確定數據傳輸方向;若是讀指令,則將已被選通的存儲單元中的內容傳送到數據匯流排上;若是寫指令,則將數據匯流排上的數據傳送到已被選通的存儲單元中。
③帶三態門的輸入/輸出緩沖電路用於數據緩沖和防止匯流排上數據競爭。數據匯流排相當於一條車流頻繁的大馬路,必須在綠燈條件下,車輛才能進入這條大馬路,否則要撞車發生交通事故。同理,存儲器的輸出端是連接在數據匯流排上的,存儲器中的數據是不能隨意傳送到數據匯流排上的。例如,若數據匯流排上的數據是「1」(高電平5V),存儲器中的數據是「0」(低電平OV),兩種數據若碰到一起就會發生短路而損壞單片機。因此,存儲器輸出埠不僅能呈現「1」和「O」兩種狀態,還應具有第三種狀態「高阻"態。呈「高阻"態時,它們的輸出埠相當於斷開,對數據匯流排不起作用,此時數據匯流排可被其他器件佔用。當其他器件呈「高阻"態時,存儲器在片選允許和輸出允許的條件下,才能將自己的數據輸出到數據匯流排上。

㈥ 計算機儲存單元中存儲的內容是什麼

計算機的儲存單元一般是指rom和硬碟了。內存是計算單元。

rom,是一種半導體內存,其特性是一旦儲存資料就無法再將之改變或刪除。rom一般儲存一些計算機自身的一些數據;

硬碟儲存你自己的資料,就不多說了。

㈦ 存儲器是由哪四部分組成每部分的作用是什麼

存儲器是由存儲體、地址寄存器、地址解碼驅動電路、讀/寫控制邏輯、數據寄存器、讀/寫驅動器等六個部分組成

存儲體是存儲器的核心,是存儲單元的集合體
地址寄存器用於存放CPU訪問存儲單元的地址,經解碼驅動後指向相應的存儲單元。
解碼器將地址匯流排輸入的地址碼轉換成與其對應的解碼輸出線上的高電平或低電平信號,以表示選中了某一單元,並由驅動器提供驅動電流去驅動相應的讀/寫電路,完成對被選中單元的讀/寫操作。
讀/寫驅動器用以完成對被選中單元中各位的讀/寫操作,包括讀出放大器、寫入電路和讀/寫控制電路。
數據寄存器用於暫時存放從存儲單元讀出的數據,或從CPU輸出I/O埠輸入的要寫入存儲器的數據。
讀/寫控制邏輯接收來自CPU的啟動、片選、讀/寫及清除命令,經控制電路綜合處理後,發出一組時序信號來控制存儲器的讀/寫操作。
很高興為你解答,願能幫到你。

㈧ 存儲器的基本結構原理

存儲器單元實際上是時序邏輯電路的一種。按存儲器的使用類型可分為只讀存儲器(ROM)和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兩者的功能有較大的區別,因此在描述上也有所不同
存儲器是許多存儲單元的集合,按單元號順序排列。每個單元由若干三進制位構成,以表示存儲單元中存放的數值,這種結構和數組的結構非常相似,故在VHDL語言中,通常由數組描述存儲器

結構
存儲器結構在MCS - 51系列單片機中,程序存儲器和數據存儲器互相獨立,物理結構也不相同。程序存儲器為只讀存儲器,數據存儲器為隨機存取存儲器。從物理地址空間看,共有4個存儲地址空間,即片內程序存儲器、片外程序存儲器、片內數據存儲器和片外數據存儲器,I/O介面與外部數據存儲器統一編址

存儲器是用來存儲程序和各種數據信息的記憶部件。存儲器可分為主存儲器(簡稱主存或內存)和輔助存儲器(簡稱輔存或外存)兩大類。和CPU直接交換信息的是主存。
主存的工作方式是按存儲單元的地址存放或讀取各類信息,統稱訪問存儲器。主存中匯集存儲單元的載體稱為存儲體,存儲體中每個單元能夠存放一串二進制碼表示的信息,該信息的總位數稱為一個存儲單元的字長。存儲單元的地址與存儲在其中的信息是一一對應的,單元地址只有一個,固定不變,而存儲在其中的信息是可以更換的。
指示每個單元的二進制編碼稱為地址碼。尋找某個單元時,先要給出它的地址碼。暫存這個地址碼的寄存器叫存儲器地址寄存器(MAR)。為可存放從主存的存儲單元內取出的信息或准備存入某存儲單元的信息,還要設置一個存儲器數據寄存器(MDR)

㈨ 存儲單元的介紹

指針的內容是存儲地址在存儲器中有大量的存儲元,把它們按相同的位劃分為組,組內所有的存儲元同時進行讀出或寫入操作,這樣的一組存儲元稱為一個存儲單元。一個存儲單元通常可以存放一個位元組;存儲單元是CPU訪問存儲器的基本單位。

㈩ 數據的存儲結構包括________。

數據的存儲結構包括順序存儲和鏈式存儲結構。

順序存儲結構是把邏輯上相鄰的節點存儲在物理位置上相鄰的存儲單元中,結點之間的邏輯關系由存儲單元的鄰接關系來體現。通常順序存儲結構是藉助於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數組來描述的。主要優點是節省存儲空間,可實現對節點的隨機存取,即每一個節點對應一個序號。

鏈式存儲結構在計算機中用一組任意的存儲單元存儲線性表的數據元素。鏈式存儲結構通常藉助於程序設計語言中的指針類型來實現。它不要求邏輯上相鄰的元素在物理位置上相鄰;每個節點是由數據域和指針域組成;由於簇是隨機分配的,這也使數據刪除後覆蓋幾率降低,恢復可能提高。

(10)存儲單元構成包括什麼擴展閱讀:

順序存儲結構的基本原理

在順序存儲中,每個存儲空間含有所存元素本身的信息,元素之間的邏輯關系是通過數組下標位置簡單計算出來的線性表的順序存儲,若一個元素存儲在對應數組中的下標位置為i,則它的前驅元素在對應數組中的下標位置為i-1,它的後繼元素在對應數組中的下標位置為i+1。

在鏈式存儲結構中,存儲結點不僅含有所存元素本身的信息,而且含有元素之間邏輯關系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