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因是什麼
答:「基因」為英語「gene」的音譯,是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中含有特定遺傳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的總稱,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是生命的密碼,記錄和傳遞著遺傳信息。所有的基因都由4種鹼基組成。
地球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數量巨大,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生存環境和生活習性各不相同,這都是由基因控制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人們對這種現象的高度概括,即物種的生物學特徵和特性是由基因決定的,是可以遺傳的。一個基因編碼一個蛋白質,蛋白質的功能決定生物體所表現出來的特徵特性。
2. 所有生物的遺傳信息都儲存在基因中嗎
首先要明白基因的概念,基因是產生一條多肽鏈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而DNA或RNA(有些物種的遺傳物質是R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其中還有很多非基因序列,有很多具有調控基因表達的功能,這些也是控制遺傳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只能說生物的遺傳信息都儲存在DNA或RNA中才是正確的。
3. 遺傳因子和遺傳基因和配子的區別
一、本質不同
遺傳因子:遺傳因子是一種以染色體為載體的基因物質。
遺傳基因:遺傳基因是一種具有復雜結構的化學物質。
配子:配子是一種成熟性細胞。
二、作用不同
遺傳因子:遺傳因子是用於記錄和傳遞遺傳信息。
遺傳基因:遺傳基因是用於存儲、傳遞遺傳信息和復制細胞的主要物質基礎。
配子:配子主要是用於有性生殖。
三、來源不同
遺傳因子:遺傳因子主要來源於由動植物的染色體。
遺傳基因:遺傳基因來源於染色體或細胞基質、細胞器中。
配子:配子是進行有性生殖時由生殖系統所產生的。
4. 基因為什麼在人體的細胞內部很穩定,而人工保存卻很困難很嚴格呢呢~~
基因是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在細胞內部,由於細胞核的屏障作用,使得核內的DNA免於機械損傷;同時,在細胞內部存在DNA聚合酶(α、β、γ、、δ、ε)和DNA連接酶、Dam甲基化酶以及各種蛋白因子,它們能夠檢查基因在復制過程中發生的突變,進而對其進行修復,從而保證遺傳物質的穩定性。而在體外環境下,保存條件很難做到完全沒有DNA酶或某些微生物存在,而且受到溫度、光照、pH等條件的限制,所以人工保存很困難很嚴格。希望你能滿意~~
5. 基因保存有什麼作用,現在已經有人用到了嗎
基因保存能夠使嬰兒DNA能夠在常溫下長期保存,將嬰兒時期保存的基因與病變細胞基因進行縱向比照,能夠幫助發現基因突變所發生的特異性位點,從而有助於提高基因診斷和基因治療的精確性和安全性。
現在的新生兒會有採取基因保存的。在美國、歐盟、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都建有提供基因保存服務的機構。其採用的專利技術具有常溫固態保存的特點,可以實現家庭自我保管。
(5)基因存儲因子擴展閱讀:
人體確實會因為環境影響而發生基因突變或基因受損,導致諸如癌症的疾病。但這些突變只發生在身體局部的某些細胞內,其他部位的基因序列理論上來說也會依然和出生時一樣,但是在實際的生活過程中,基因會發生或多或少的受損或者突變,基因組非關鍵位點的突變只是造成了突變的積累,不影響細胞的正常生長。
而關鍵位點的突變則會影響細胞的生長,一組關鍵位點的組合則會讓細胞癌變,稱它肇事突變。因此,沒有嬰兒時期的原始的基因序列作為參照,就無法真正的確切說沒有發生病變的其他部位的基因序列一定和出生時的基因序列完全一樣。
6. 基因存儲的好處有哪些
給嬰兒基因保存可以和臨·病時的基因對比,可以用於基因突變所致的白血病等惡性血液病、腫瘤、心血管疾病、腦部疾病、糖尿病、肝病、腎病以及老年病等重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7. 什麼是基因,基因能做什麼
首先說說什麼是基因,基因(遺傳因子)是遺傳變異的主要物質。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基因存在於染色體上,並且在染色體上是呈線性排列,從而得出了染色體是基因載體的結論。能夠表達遺傳訊息的DNA片段稱為基因,基因的存在方式不僅僅只存在於DNA上,還存在於RNA上。
基因的作用主要是表達遺傳性質,記錄和傳遞遺傳信息。支配著生命的基本構造和性能。儲存著生命孕育、生長、凋亡過程的全部信息,通過復制、轉錄、表達,完成生命繁衍、細胞分裂和蛋白質合成等重要生理過程。生物體的生、長、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現象都與基因有關。它也是決定生命健康的內在因素。因此,基因具有雙重屬性:物質性和信息性。
8. 基因在遺傳中的作用是什麼
基因(Gene,Mendelian factor) ,也就是最初孟德爾說的遺傳因子。是指攜帶有遺傳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是控制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基因通過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來表達自己所攜帶的遺傳信息,從而控制生物個體的性狀表現。 基因有兩個特點,一是能忠實地復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徵;二是基因能夠「突變」,突變大絕大多數會導致疾病,另外的一小部分是非致病突變。非致病突變給自然選擇帶來了原始材料,使生物可以在自然選擇中被選擇出最適合自然的個體. 含特定遺傳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遺傳物質的最小功能單位。除某些病毒的基因由核糖核酸(RNA)構成以外,多數生物的基因由脫氧核糖核酸(DNA)構成,並在染色體上作線狀排列。基因一詞通常指染色體基因。在真核生物中,由於染色體都在細胞核內,所以又稱為核基因。位於線粒體和葉綠體等細胞器中的基因則稱為染色體外基因、核外基因或細胞質基因,也可以分別稱為線粒體基因、質粒和葉綠體基因。 基因最初是一個抽象的符號,後來證實它是在染色體上佔有一定位置的遺傳的功能單位。大腸桿菌乳糖操縱子中的基因的分離和離體條件下轉錄的實現進一步說明基因是實體。今已可以在試管中對基因進行改造(見重組DNA技術)甚至人工合成基因。對基因的結構、功能、重組、突變以及基因表達的調控和相互作用的研究始終是遺傳學研究的中心課題。 基本特性編輯本段 基因具有3種特性:①穩定性。基因的分子結構穩定,不容易發生改變。基因的穩定性來源於基因的精確自我復制,並隨細胞分裂而分配給子細胞,或通過性細胞傳給子代,從而保證了遺傳的穩定。②決定性狀發育。基因攜帶的特定遺傳信息轉錄給信使核糖核酸(mRNA),在核糖體上翻譯成多肽鏈,多肽鏈折疊成特定的蛋白質。其中有的是結構蛋白,更多的是酶。基因正是通過對酶合成的控制,以控制生物體的每一個生化過程,從而控制性狀的發育。③可變性。基因可以由於細胞內外誘變因素的影響而發生突變。突變的結果產生了等位基因和復等位基因。由於基因的這種可變性,才得以認識基因的存在,並增加了生物的多樣性,為選擇提供更多的機會。 基因破譯編輯本段 目前,由多國科學家參與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正力圖在21世紀初繪制出完整的人類染色體排列圖。眾所周知,染色體是DNA的載體,基因是DNA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構成DNA的基本單位是四種鹼基。由於每個人擁有30億對鹼基,破譯所有DNA的鹼基排列順序無疑是一項巨型工程。與傳統基因序列測定技術相比,基因晶元破譯人類基因組和檢測基因突變的速度要快數千倍。 基因晶元的檢測速度之所以這么快,主要是因為基因晶元上有成千上萬個微凝膠,可進行並行檢測;同時,由於微凝膠是三維立體的,它相當於提供了一個三維檢測平台,能固定住蛋白質和DNA並進行分析。 美國正在對基因晶元進行研究,已開發出能快速解讀基因密碼的「基因晶元」,使解讀人類基因的速度比目前高1000倍。 基因診斷編輯本段 通過使用基因晶元分析人類基因組,可找出致病的遺傳基因。癌症、糖尿病等,都是遺傳基因缺陷引起的疾病。醫學和生物學研究人員將能在數秒鍾內鑒定出最終會導致癌症等的突變基因。藉助一小滴測試液,醫生們能預測葯物對病人的功效,可診斷出葯物在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還能當場鑒別出病人受到了何種細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利用基因晶元分析遺傳基因,將使10年後對糖尿病的確診率達到50%以上。 基因來自父母,幾乎一生不變,但由於基因的缺陷,對一些人來說天生就容易患上某些疾病,也就是說人體內一些基因型的存在會增加患某種疾病的風險,這種基因就叫疾病易感基因。 只要知道了人體內有哪些疾病的易感基因,就可以推斷出人們容易患上哪一方面的疾病。然而,我們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有哪些疾病的易感基因呢?這就需要進行基因的檢測。 基因檢測是如何進行的呢?用專用采樣棒從被測者的口腔黏膜上刮取脫落細胞,通過先進的儀器設備,科研人員就可以從這些脫落細胞中得到被測者的DNA樣本,對這些樣本進行DNA測序和SNP單核苷酸多態性檢測,就會清楚的知道被測者的基因排序和其他人有哪些不同,經過與已經發現的諸多種類疾病的基因樣本進行比對,就可以找到被測者的DNA中存在哪些疾病的易感基因。 基因檢測不等於醫學上的醫學疾病診斷,基因檢測結果能告訴你有多高的風險患上某種疾病,但並不是說您已經患上某種疾病,或者說將來一定會患上這種疾病。 通過基因檢測,可向人們提供個性化健康指導服務、個性化用葯指導服務和個性化體檢指導服務。就可以在疾病發生之前的幾年、甚至幾十年進行准確的預防,而不是盲目的保健;人們可以通過調整膳食營養、改變生活方式、增加體檢頻度、接受早期診治等多種方法,有效地規避疾病發生的環境因素。 基因檢測不僅能提前告訴我們有多高的患病風險,而且還可能明確地指導我們正確地用葯,避免葯物對我們的傷害。將會改變傳統被動醫療中的亂用葯、無效用葯和有害用葯以及盲目保健的局面。 全球每年死於不合理用葯750萬人。位居死亡人數排行的第四位。我國因葯物不良反應住院的病人每年約250萬人,直接死亡20萬人。我國每年發生葯物性耳聾的兒童約3萬多人,在100多萬聾啞兒童中,50%左右是葯物致聾。上海每年1萬人因吃錯葯而死亡。 基因檢測正在造福千家萬戶。基因檢測:是送給兒女的平安「儲蓄」、送給自己的「投資」、送給父母的長壽「保險」。一次檢測,終身受益。 未來人們在體檢時,由搭載基因晶元的診斷機器人對受檢者取血,轉瞬間體檢結果便可以顯示在計算機屏幕上。利用基因診斷,醫療將從千篇一律的「大眾醫療」的時代,進步到依據個人遺傳基因而異的「定製醫療」的時代。 基因環保編輯本段 基因晶元在環保方面也大有可為。基因晶元可高效地探測到由微生物或有機物引起的污染,還能幫助研究人員找到並合成具有解毒和消化污染物功能的天然酶基因。這種對環境友好的基因一旦被發現,研究人員將把它們轉入普通的細菌中,然後用這種轉基因細菌清理被污染的河流或土壤。 基因計算編輯本段 DNA分子類似「計算機磁碟」,擁有信息的保存、復制、改寫等功能。將螺旋狀的DNA的分子拉直,其長度將超過人的身高,但若把它折疊起來,又可以縮小為直徑只有幾微米的小球。因此,DNA分子被視為超高密度、大容量的分子存儲器。 基因晶元經過改進,利用不同生物狀態表達不同的數字後還可用於製造生物計算機。基於基因晶元和基因演算法,未來的生物信息學領域,將有望出現能與當今的計算機業硬體巨頭――英特爾公司、軟體巨頭――微軟公司相匹敵的生物信息企業。 遺傳基因與疾病編輯本段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除外傷外,幾乎所有的疾病都和基因有關系。像血液分不同血型一樣,人體中正常基因也分為不同的基因型,即基因多態型。不同的基因型對環境因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基因型在環境因素的作用下可引起疾病。另外,異常基因可以直接引起疾病,這種情況下發生的疾病為遺傳病。 可以說,引發疾病的根本原因有三種: (1)基因的後天突變; (2)正常基因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 (3)遺傳的基因缺陷。 絕大部分疾病,都可以在基因中發現病因。 基因通過其對蛋白質合成的指導,決定我們吸收食物,從身體中排除毒物和應對感染的效率。 第一類與遺傳有關的疾病有四千多種,通過基因由父親或母親遺傳獲得。 第二類疾病是常見病,例如心臟病、糖尿病、多種癌症等,是多種基因和多種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基因是人類遺傳信息的化學載體,決定我們與前輩的相似和不相似之處。在基因「工作」正常的時候,我們的身體能夠發育正常,功能正常。如果一個基因不正常,甚至基因中一個非常小的片斷不正常,則可以引起發育異常、疾病,甚至死亡。 健康的身體依賴身體不斷的更新,保證蛋白質數量和質量的正常,這些蛋白質互相配合保證身體各種功能的正常執行。每一種蛋白質都是一種相應的基因的產物。 基因可以發生變化,有些變化不引起蛋白質數量或質量的改變,有些則引起。基因的這種改變叫做基因突變。蛋白質在數量或質量上發生變化,會引起身體功能的不正常以致造成疾病。 遺傳基因技術編輯本段 克隆 克隆是英語單詞clone的音譯,clone源於希臘文klone,原意是指幼苗或嫩枝,以無性繁殖或營養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桿插和嫁接。 如今,克隆是指生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以及由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後代個體組成的種群。克隆也可以理解為復制、拷貝,就是從原型中產生出同樣的復製品,它的外表及遺傳基因與原型完全相同。 轉基因技術 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基因導入到生物體基因組中,由於導入基因的表達,引起生物體的性狀的可遺傳的修飾,這一技術稱之為轉基因技術。人們常說的「遺傳工程」、「基因工程」、「遺傳轉化」均為轉基因的同義詞。經轉基因技術修飾的生物體在媒體上常被稱為「遺傳修飾過的生物體」(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簡稱GMO)。
滿意請採納
9. 基因的現代概念,什麼是基因呢
什麼是基因,基因=DNA嗎?我們可能往往會被一些專用名詞所困擾,讓我們先來理清一些概念,然後來進一步的進入神奇DNA的探索。要了解基因,首先了解基因科學發展史上的幾個人,因為沒有這幾個人,我們就無從談起基因。
基因決定著我們人類一切的性狀:從上圖我們看到:
①人類的膚色,比如膚色有白種人、黃種人、黑人,還有紫色的人種,紫色人種不常見、這都是受基因控制的;
② 胖瘦也是與基因有關,比如有個肥胖基因FTO,通過基因的檢測,就能從這個基因的突變上找到一些胖瘦的依據;
③ 還有身高——有的人特別高,有的人特別矮,這些都是受基因的影響,但不是單個基因就能影響,而是受多個基因的影響。
④有的人抽了一輩子煙卻沒有得肺癌,是因為他身體修復基因突變的蛋白很好,如果我們修復的基因的蛋白有突變,甚至是純合突變,修復能力很差,這個時候煙對於你來說就像一個魔鬼時時刻刻在侵蝕你的身體。
10. 基因是由什麼組成的
基因的組成是生物體所攜帶的遺傳信息的總和。
基因是一種連串排列在染色體上的遺傳物質,是生物遺傳物質的最小功能單位,每個基因都攜帶著生物某一特徵的信息。各種各樣的基因在染色體上都有各自特定的位置,每個基因由不同排列順序的許多核苷酸組成,基因控制蛋白質的製造過程,不同的基因只對不同的蛋白質起作用。
基因計算
DNA分子類似「計算機磁碟」,擁有信息的保存、復制、改寫等功能。將螺旋狀的DNA的分子拉直,其長度將超過人的身高,但若把它折疊起來,又可以縮小為直徑只有幾微米的小球。因此,DNA分子被視為超高密度、大容量的分子存儲器。
基因晶元經過改進,利用不同生物狀態表達不同的數字後還可用於製造生物計算機。基於基因晶元和基因演算法,未來的生物信息學領域,將有望出現能與當今的計算機業硬體巨頭――英特爾公司、軟體巨頭――微軟公司相匹敵的生物信息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