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對油品進行儲存
油庫是用來儲存、接收、發放和輸轉油品的倉庫。根據油庫的總容量,通常將油庫劃分為四個等級,見表8-1。選擇庫址及工藝設計時,油庫容量是採取不同技術標准和安全措施的依據。
為了便於管理,油庫區一般可劃分為儲油區、裝卸油作業區、輔助生產區、行政管理區
序號名稱圖 例序號名稱圖 例1閘閥13電動離心泵2截止閥14管道泵3止回閥15電動往復泵4球閥16蒸汽往復泵5蝶閥17齒輪泵6旋塞閥18螺桿泵7電動閥19真空泵8安全閥20立式油罐9電磁閥21卧式油罐10過濾器22鶴管11流量計23膠管12消氣器24卸油臂(快速接頭)
『貳』 營業執照注有成品油倉儲可不可以儲存柴油
企業若是需要儲存成品油,可以考慮安裝一台撬裝加油裝置,中洲能源專注於撬裝加油裝置的項目建設,包括建站、報批、供油一站式服務,為企業用油一路護航。
中洲撬裝加油站
撬裝加油站的優勢:
1.安全防爆
中洲能源自主研發全球獨有的「雙重防火防爆技術」,並且該防爆檢測實驗在中國特種檢測研究院的見證下,獲得檢測認證以及多項證書。撬裝加油裝置為完成加油站生產服務任務所需要的一切動力機構和設施、控制機構和設施,以及它們附屬的食品、儀表等,都是加油站的機器設備。
2.環保節能
撬裝加油站擁有技術保障,並且採用雙層罐體,完全杜絕了罐體泄油漏油的現象,實現真正的環保節能。
3.政策支持
由於撬裝加油站完全符合國家標准(批准發布:國家標准化主管機構)和行業標准,並且為企業真正實現用油更安全、更合法、更省錢、更智能化,因此,撬裝加油站獲得政府的大力支持。
4.應用范圍廣泛
具有一定的車輛的場所即可投入應用。如:物流/貨運 公交/客運 碼頭/遊艇會 駕校/停車場 工業園區 核電站 煤礦/大型工地 農機合作社等場所。
5.落地周期短
項目審批)時間段,落地周期僅需3-4個月。
6.投資(意義:是未來收益的累積)小回報快
項目成本低,落地時間短,投資(意義:是未來收益的累積)回報率高。
『叄』 沈陽海關如何破獲關區首起海上走私成品油案件
2018年8月17日報道,沈陽海關1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稱,該關近日破獲關區首起海上偷運走私成品油案件,初步查證該案走私成品油約387噸,案值約353萬元人民幣。成功打掉一個走私成品油團伙,7名犯罪嫌疑人被逮捕,1名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審。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當日傍晚,海關緝私警員與邊防武警分批次潛入台里東港碼頭和周邊。晚9時許,4輛油罐車開進了碼頭。隨後,一艘名為「中海油11」的運油船關閉大燈停靠碼頭,准備向油罐車卸油。11時許,辦案人員開始行動,當場抓犯罪獲嫌疑人7人,查扣走私船舶1艘、成品油387.12噸。
6月13日,案件主要嫌疑人肖某也在山海關落網。經審訊,肖某對自己為了走私購買和改裝油船,僱傭船員,在山東威海海面過駁走私柴油,與葫蘆島當地不法分子合謀在興城台里東港偷卸走私柴油。至此案件圓滿告破。
『肆』 柴油存儲的法規規定
法律分析:私自儲存柴油危險,而且是違法的。柴油屬於易燃易爆物品。《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三十條、第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五十條第一款的第二、三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三十條違反國家規定,製造、買賣、儲存、運輸、郵寄、攜帶、使用、提供、處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三十條 違反國家規定,製造、買賣、儲存、運輸、郵寄、攜帶、使用、提供、處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第三十一條 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被盜、被搶或者丟失,未按規定報告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故意隱瞞不報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成品油市場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九條成品油經營企業應當依法經營,禁止下列行為:
(一)無證無照、證照不符或超范圍經營的;
(二)加油站不使用加油機等計量器具加油或不按照規定使用稅控裝置;
(三)使用未經檢定或超過檢定周期和不符合防爆要求的加油機,擅自改動加油機或利用其他手段剋扣油量;
(四)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五)銷售國家明令淘汰或質量不合格的成品油;
(六)經營走私或非法煉製成品油;
(七)違反國家成品油價格政策,哄抬油價或低價傾銷的;
(八)國家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經營行為。
『伍』 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的功能
它集生產處理、儲存外輸及生活、動力供應於一體。同時它還具有高投資、高風險、高回報的海洋工程特點。
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儼然一座「海上油氣加工廠」把來自油井的油氣水等混合液經過加工處理成合格的原油或天然氣,成品原油儲存在貨油艙,到一定儲量時經過外輸系統輸送到穿梭油輪。FPSO系統----作為海上油氣生產設施,FPSO系統主要由系泊系統、載體系統、生產工藝系統及外輸系統組成,涵蓋了數十個子系統。作為集油氣生產、儲存及外輸功能於一身的FPSO具有高風險、高技術、高附加值、高投入、高回報的綜合性海洋工程特點。FPSO具有抗風浪能力強、適應水深范圍廣、儲/卸油能力大及可以轉移、重復使用等優點,廣泛適合於遠離海岸的深海、淺海海域及邊際油田的開發。
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是上安裝了原油處理設備,有的FPSO有自航能力,有的則沒有採用單點系泊模式在海面上固定。FPSO通常與鑽油平台或海底採油系統組成一個完整的採油、原油處理、儲油和卸油系統,其作業原理是﹕通過海底輸油管線接受從海底油井中采出的原油,並在船上進行處理,然後儲存在貨油艙內,最後通過卸載系統輸往穿梭油輪(SHUTTLE TANKER)。
『陸』 成品油存儲的損耗值多少
損耗不得超過汽油千分之三,柴油千分之一。
油庫沒有不盈餘的,行內人都懂得。
『柒』 油輪碼頭哪些因素可以提高儲存量
目前可以提高油輪碼頭儲存量的就是擴大儲油罐空間,建立儲油設備。
隨著大量石油的流入,我國油港的卸貨能力也面臨壓力,因此只能不斷增加儲油空間。據山東媒體報道,山東日照和濱州九港原油儲備計劃增加。預計今年新增倉儲空間1366萬立方米,相當於中國現有商業儲備的6%左右。中石化近期還在浙江、河南等地累計新增倉儲空間125萬立方米。
拓展資料
1.油輪被看作「石油通道」比較好理解,因為它是用來運輸石油的輪船。最初的油輪是由貨船改裝的,而且只能以桶裝的形式運輸。1886年設計的「格魯考夫號」油船,其運輸量只有230噸。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油輪的載油量也是在1.5萬噸左右徘徊。
2.1957年中東戰爭以後,埃及關閉了蘇伊士運河以後,從中東運輸石油及其製品的船隻,必須繞過有「海上生命線」之稱的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運輸的路程大大增加。這樣,如果仍然限於採用萬噸級的船隻來運輸石油,是遠遠滿足不了工業發展的需要的。因此,一種巨大而裝備優良的專門運輸油料的船舶——超級油輪應運而生了。所謂超級油輪,是指載油噸位在20萬噸以上的油船。目前,世界上最大油輪的載油量已超過59萬噸。
3.全球經濟依靠石油運轉,當然也依賴這些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原油運輸的船舶。此類用於運輸液態散貨的船舶就是我們所說的油輪,從廣義上講是指散裝運輸各種油類的船,除了運輸石油外,裝運石油的成品油,各種動植物油等。各種航行於海上的油輪,使用最廣泛的就是石油品運輸船。
油輪的種類
1.原油油輪:這類船隻往往是大型船舶,如VLCC或ULCC,它們被用於在各地區間進行未加工原油的運輸,主要是將未精煉加工的原油從產地運輸到煉油廠。
2.成品油油輪:這類船隻主要用於運輸成品油,與原油油輪相比,它們的體型更小。
『捌』 石油儲存在哪些沉積相里
背斜是良好的儲油構造,由於水的密度重於石油和天然氣,使得兩者積聚於上層,而背斜向上彎曲,形成一個不易使石油和天然氣散逸至空氣中的「儲油儲氣罐」。
『玖』 海上稠油油田開發新模式和少井高產新技術
按中國海油勘探監督手冊地質分冊(1997.3)規定,稠油系指在溫度20℃條件下,原油相對密度介於0.900~0.940之間的原油;或按我國石油工業行業標准SY/T6169-1995規定,稱為稠油的原油系指在油層條件下,原油黏度>50mPa.s,通常相對密度>0.920的原油。
我國在近海油田中,稠油油田基本探明地質儲量占海域全部基本探明地質儲量的65%,渤海稠油油田地質儲量占渤海全部儲量的85%,且多集中在一些億噸級到幾億噸級的大型油田中,可見其舉足輕重的地位。更為重要的是,渤海海域是中國海油未來5年原油產量躍升的主要海區,提高稠油油田開發效果和採收率,是關繫到中國海油近期產量大幅度上台階、今後持續高速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
一、海上稠油油田開發新模式
(一)目前國內海洋油氣田開發生產的主要模式
海洋油田的開發模式基本上承襲了陸上油田的開發模式:首先進行一次採油,在開發初期,依靠油藏自身能量開采出部分原油,這期間的主要投資是打井,採油方式是自噴、下泵舉升。當地層能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時,就施以保持地層能量為主要目的的注水、注氣開發,進入所謂的二次採油階段,這期間的主要投資是建立注入系統(包括注入設備、管網等)。迄今為止,國內外海上油田都未採用三次油技術。CNOOC的「十五」規劃和2015年發展規劃就是按此模式做出的。
從石油工業的發展歷史看,一、二、三次採油的原油開發模式的形成是石油生產實際過程,也是人們對石油開采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入的結果,是石油開發技術不斷進步的體現。
(二)這種模式的主要問題
該模式已經被眾多陸上油田證明在技術和經濟上都是成功的,海上油田採用該模式有利於減少風險,因為其投資是分階段進行的,且相對分散,利於資金回收。國內外海上油田的開發生產成功實踐也證明,利用這種模式來開發我國的海上油田是可行的,但它的問題也很明顯,存在著巨大的改革餘地和發展潛力。
由於高含水期提高採收率、進一步高產穩產的三次採油技術在國內外並未完全過關,油田現行的開發模式事實上是以水驅提高採收率最大值為基礎進行開發方案設計的。一、二階段劃分相當嚴格清楚,三次採油階段只作為一種設想而未考慮進去,使實際採收率不超過30%,這樣使油田開發生產時間很長,採收率不高,原油產量不高,或高產穩產期短,含水上升快。即使三次採油提高採收率的技術過關,能夠實施並達到設計要求,使最終採收率也有所提高,但油田開發期卻因此而大大加長。在採收率一定的情況下,油田開發期越長,就意味著其經濟效益越低,換言之,這種模式的效益必然不高,或者說現在的油田開發效益的提高尚有巨大空間和餘地。
另一方面,從理論上講,石油勘探開發的核心業務都應同時著重進行兩項工作,一是大力進行勘探,盡可能增加儲量,一是努力提高原油採收率,以最大限度利用已掌握的資源。但是迄今為止,國內外的石油公司由於歷史、社會、經濟和傳統觀念的影響,在制定其核心業務的發展戰略時,重點首先在加大勘探力度、增加儲量上,對油田開發的重點是如何提高單井產量和油田產量,以及如何延長高產穩產時間,而為實現高產穩產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賴於找到新儲量和動用新儲量,很少談到以盡量提高現有油藏採收率為目標來保證做到高產和穩產。因此多年來一直對水驅後進一步提高油藏採收率的三次採油技術重視不夠,以至於至今提高水驅後油藏採收率技術的三次採油技術未能有所突破,這也是這種模式能夠一直存在的重要原因。
在現在科技進步已經使這種技術的解決成為可能的情況下,如果把提高油藏採收率作為核心業務的發展戰略目標,則有可能為我們核心業務的發展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大的潛力。因此,現有模式不是適應海上油田開發生產特點的最佳模式,應對其進行實際改革,建立起海上油田開發生產的新模式。
(三)新模式的基本思路
受海洋油田開發環境、特點以及自然條件等因素的限制,海洋石油開發更應該以提高原油採收率和經濟效益為中心,即在相對較短(平台使用期)的時間內,在同時考慮最大經濟效益和最高原油採收率前提下,快速、高效地開發油田。
如何充分利用先進的原油開發技術,將更多的原油經濟快速地開采出來,不僅是經濟效益的要求,更是保護資源、合理利用資源的要求。如果以最大限度利用石油資源為目的,目前的做法應該是,根據目前石油開採的最新技術成果和油藏條件,先制定原油採收率目標(特別是在目前大幅度提高採收率的三次採油技術將有可能有所突破和發展的時候,這一點更為重要),再根據海洋油田開發的特點(時間限制)和開發技術現狀,反過來制定開發模式、進行經濟評價、制定開發方案,從而有可能打破現有模式,帶來開發觀念的更新,帶來更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近5~10年來,原油開采技術和為原油開采服務的相關技術領域有很大進步,為海洋石油開發模式的更新和開發效益的提高奠定了技術基礎。這些技術包括:提高油井產量類技術(包括水平井采技術、壓裂防砂技術、井下舉升技術等)、提高原油採收率類技術(如聚合物驅、復合化學驅等)和高分子化學、膠體化學、表面化學及化工合成技術等。在充分考慮這些技術進步的基礎上,重新審視、論證海洋油田的開發模式,在促進海洋石油開發技術進步的同時,也必將促進我國相關領域的技術進步。
因此新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目前原油開發領域的最新技術為依託,以最大限度提高原油的採收率為開發指標,以最大經濟效益為目標來制定開發方案。
(四)新模式的基本含義
依靠科技進步和科學化的管理,以大幅度提高現有油藏採收率(由20%~25%提高到35%~40%,甚至更高)為基本出發點,來規劃、設計發展中國海上油田的開發、生產與經營,在有限的開采期限內,使現有的油氣田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獲得更多的原油產量。
a.以盡量提高油藏採收率為開發生產的戰略目標(而不是以現有技術能夠達到的採收率為目標)進行開發方案設計。①核心業務中,把加大勘探的技術資金投入以尋找更多的儲量與盡最大努力提高已掌握的油田採收率放在同等重要位置,而在開發中把努力提高採收率作為開發的戰略目標;②加大對提高採收率技術的攻關力度,以盡快形成實用技術作為新模式的先行和技術保證:③以可以提高的最大採收率(目標為35%~40%)為目標進行開發方案設計,並為今後進一步提高採收率留下「介面」。
b.假設化學驅(聚合物驅、復合驅)提高採收率技術已經過關,且行之有效,其中聚合物驅可將水驅後的採收率再提高10%~12%(或更高),復合驅可再提高20%~25%。
c.完全打破一、二、三次採油的嚴格界限,而把它們作為3種不同情況下的採油和提高採收率的手段和系列技術,按油藏特性和最新的開發開采技術,對3套系列技術進行綜合、優化、組配和集成,形成一種能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油藏最高採收率的技術經濟開發模式以及相應的系列配套技術,以實現「在條件允許的盡可能短的時間內,使油田達到盡可能高的採收率」的目標。以渤海油田為例,將ODP規定的現有採收率25%再提高10%~15%,使之達到35%~40%,使一、二、三次採油優化組合,使總開發時間不延長或進一步縮短,不僅使油藏總採油量比原來有大幅度提高,而且使每年原油產量有大幅度提高,油田的綜合總投入相對減少,從而獲得比現在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五)新模式的基本內容
(1)充分應用其他學科的最新成果,改進完善化學驅技術,努力提高海洋油田的最終採收率目前我國海洋油田所用的一次採油和二次採油技術基本過關,完全能夠達到ODP規定的指標,而二次採油水驅後的進一步提高採收率的三次採油完全沒有考慮。目前投入開發的海洋油田,其整體滲透率高,非均質性也較強,油藏濕度和原油黏度都比較適合以增加驅替相黏度、控制流度為主要機理的化學驅或復合化學驅技術。而目前國內外的聚合驅提高採收率技術已經有了新的發展和重大突破,在可以預見的幾年之內就可能達到滿足海洋油田三次採油需要的水平。因此,在注水開發中期或早期,採用三次採油技術,配合相應的先進工藝技術和生產設備,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強化採油目的,使最終採收率比原ODP的要求再提高10%~20%成為可能。這也相當於找到了新的石油儲量,為CNOOC提高產量,增加石油儲備做出技術上的支持,成為新模式的技術及物質基礎。
(2)利用高新技術加速一次採油的開采速度,縮短一次採油時間
在不損害油層(或不造成不可逆損害)的前提下,利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修改開發方案,大幅度提高油井產量,大幅度提高油田原油年產量。
在一次採油技術比較完善的情況下,積極採用新技術、新設備,進一步增加原油日產量,縮短一次採油時間,是新模式的第一個環節。利用目前先進的大位移水平井技術,擴大油井控制動用原油麵積,提高油井日產量。利用優快鑽井完井技術和進一步搞好全過程油層保護技術,進一步提高單井產量。利用多種提液技術,擴大油井的生產能力,搞好現代完井防砂技術,提高油井產量,從而加快一次採油速度,縮短一次採油時間,為實施提高油藏採收率技術贏得時間,也為新模式在更短的時間內生產出更多的原油提供必要的「出口」。
(3)提前進入二次採油階段
一次採油時間的縮短,相對而言就是提前進入二次採油時期。而更為重要的是,要大力增加油田原油日產量,就需要較以往更為提前注水,以便做到在保持地層能量和驅替機理作用下,使油田維持這個較長的穩產期。在這期間,在合理的井網、合理的注水速度下,提高油藏動用程度,增加產量,在中低含水期使原油高速經濟地開采出來,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4)縮短注水開發時間,提前進入三次採油階段
縮短注水開發時間有幾方面原因。一是因為海上平台的有效期較短,海上油田的注水開發就不能像陸上油田那樣持續很長時間,所以必須為實施提高採收率技術擠出時間。二是因為注水開發中後期的效益不高。隨著注水開發的延續,水驅在高滲透層突破時間較短,原油含水率將不斷上升,影響油田的產油指數。三是現有研究表明,二次採油和三次採油在本質上並無嚴格的區別和界限,因此,需要模糊二次採油、三次採油概念,將注水開發與三次採油有機結合成一個整體,提前進入到油田的開發過程中。
綜上所述,新模式的特點是:①在CNOOC的核心業務中把努力提高油藏採收率作為油田開發與生產的戰略目標,並與勘探放到同樣重要的位置上。把「在最短時間內,開采原油達到油藏最大採收率」作為油田開發的指導思想。在現階段把盡快解決聚合物驅技術、使採收率再提高10%以上作為此模式的基礎及技術保證。②利用石油開發生產最新技術,大幅度提高油井產量和油田產能,加快油田開發速度,縮短一次採油時間。③模糊二、三次採油界限,合並這兩個階段,把它作為提高油藏採收率、使油田高產穩產的兩項系列技術,加以優化、組合、綜合應用,在達到大幅度提高油藏採收率的同時,大大縮短油田開發時間,以獲得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若上述4個環節在技術上、經濟上可行,這種模式的結果將是在較短時間內,在保證油田每年高產量的同時,使我國油氣資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並且在加快資金回收的同時,相當於用少得多的投資再增加半個到一個同樣的油田。這對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海洋石油來說,將大大提高海洋資金利用率,降低海洋開發生產的風險。
(六)海洋油田開發新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大幅度提高年產量的技術、設備、市場可行性分析
在國內,目前石油供求市場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並且這一局面將持續很長時間。國內石油加工企業的加工能力還未達到飽和。同時,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以及石油加工技術的進步,對成品油的需求以及石油加工能力還將進一步增加。因此,CNOOC大幅度提供石油年產量不存在市場阻力。
目前,提高油藏開發速度的各種單一技術都相對成熟,或經過短期攻關就能夠成熟,只要加以組織、整合與集成,就可以實現加快一次採油速度、縮短一次採油時間的目的。而油藏早期注水技術在我國已是成熟技術,用於此模式中應不是問題。
化學驅提高採收率的三次採油技術是構成新模式的基礎和關鍵。近20~30年來,由於國內外專家(特別是國內)的不懈努力,目前該領域已經取得重大進展,而且已經處於即將突破的前夕。只要集中力量,可望在2~3年內即可突破,形成可用於海洋油田的實用技術,為新模式的建立和應用打下技術基礎。
2.我國聚合物驅油技術發展現狀
國內外提高原油採收率的理論與實踐已經證明,對於適合於聚合物驅和復合驅提高採收率的油藏,只要物驅替液性能達到設計要求,則可將其水驅後的採收率再提高10%~20%。聚合物驅提高採收率技術已經在大慶油田的主力油藏進入工業化應用階段,其採收率比水驅提高12%,三元復合驅在大慶的先導性證驗結果表明,採收率比水驅提高20%。
經過「八五」、「九五」攻關,聚合物驅油已經在我國形成了系列配套技術。具體包括聚合物驅油提高採收率機理研究、聚合物流變性與滲流特性研究、注水後期油藏精細描述研究、聚合物的篩選與評價、聚合物驅油數值模擬、聚合物驅油合理井網設計、防竄及聚合物采出液回注工藝技術、地面配注配套設備、聚合物驅油經濟評價等。它們具體應用的規模和效果及水平處於世界領先,但由於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在更高溫度和礦化度條件下無法達到設計要求或因成本太高而沒有大面積推廣。
與陸上油田相比,海上油田注聚合物驅的主要難點在於:①要求聚合物具有很好的耐鹽性,因為海上油田注聚只能採用高礦化度的海水配製,同時,由於環保要求,其產出污水不能直接排放,必須回注;②要求聚合物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因為海上平台空間有限,不允許建大型儲液罐;③要求聚合物具有很好的增黏能力,一方面是因為海上注聚成本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渤海原油物性的要求,因為渤海油田的地下原油黏度高,為了實現流度控制,必然要求聚合物溶液在經濟允許的前提下具有更高的黏度;④要求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注入性和抗剪切能力,這是海上油田大井距對聚合物的必然要求。
經過國內專家的不懈努力,在最近10年,以適應惡劣油藏條件下的驅油用聚合物的研製開發取得突破性進展,特別是適合於高溫高礦化度油藏化學驅用的新型疏水締合水溶性聚合物NAPS的研製成功,使聚合物驅和復合化學驅的應用范圍大大拓寬,溫度已經拓展到90℃,礦化度已經拓展到5×104mg/L,驅油劑的配製條件已經從清水配製拓展到污水配製,從技術上已經具有解決海上油田聚合物驅的上述四大難題的基礎條件,為目前中國海上油田採用以提高原油採收率為目標的強化開采模式提供了保證。
圖10-7南堡35-2油田產量規劃
南堡35-2油田位於渤海中部海域,1996年5月發現,石油地質儲量9854×104m3,其中基本探明含油麵積16.4km2,地質儲量7917×104m3。
南堡35-2油田是一個被斷層復雜化的鼻狀構造,儲層為明化鎮組下段和館陶組,孔隙度在22%~44%之間,滲透率介於50~5000md之間,油層岩性疏鬆易出砂,原油地面密度介於0.939~0.966g/cm3之間,黏度為196~2010 mPa·s,屬於重質稠油,油品差,產量低。
南堡35-2油田是一個復式油氣聚集區,具有多種油氣類型,由於受構造演化、斷層切割和儲層分布的影響,油田具有多套油水系統,油水關系復雜,自油田發現以來,進行了多輪油藏研究,均達不到中國海油內部盈利率的需要而未能啟動。2003年採用了水平分支井技術,減少了開發井的井數,提高了油井產能(相當於水平井產量的1.2倍),降低了鑽完井成本,使南堡35-2油田開發建設項目得以啟動。南堡35-2油田能夠有效益地開發,為我國海上稠油油田的經濟開發展示了很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