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種存儲器晶元是8KB*4/片,那麼它的地址線根數是( )
某種存儲器晶元是8KB*4/片,那麼它的地址線根數是13。
1k=1024=2的10次方,8k=1k*8=1k*2三次方,10加3等於13。
cpu在內存或硬碟裡面尋找一個數據時,先通過地址線找到地址,然後再通過數據線將數據取出來。 如果有32根,就可以訪問2的32次方的位元組,也就是4GB。
(1)某存儲器晶元有32根擴展閱讀
傳輸原理
TXWAKE位的值被放置到地址位,在發送期間,當SCITXBUF寄存器和TXWAKE分別裝載到TXSHF寄存器和WUT中時,TXWAKE清0,且WUT的值為當前幀的地址位的值.因此,發送一個地址需要完成下列操作:
1、TXWAKE位置1,寫適當的地址值到SCITXBUF寄存器。當地址值被送到TXSHF寄存器又被移出時,地址位的值被作為1發送。這樣串列匯流排上其他處理器就讀取這個地址。
2、TXSHF和WUT載入後,向SCITXBUF和TXWAKE寫入值(由於TXSHF和WUT是雙緩沖的,它們能被立即寫入)。
3、TXWAKE位保持0,發送塊中無地址的數據幀。
Ⅱ 若CPU地址線為32根,則能夠直接訪問的存儲器最大容量是______________。 A.1M B.256M C1G D.4G
地址匯流排寬度 地址匯流排寬度決定了CPU可以訪問的物理地址空間,簡單地說就是CPU到底能夠使用多大容量的內存。16位的微機我們就不用說了,但是對於486以上的微機系統,地址線的寬度為32位,最多可以直接訪問4096 MB(4GB)的物理空間
Ⅲ 某72個引腳的內存條,其數據線引腳為32根,內存條上的動態存儲器為2M×36共4片,故計算機內存總量為( )M
這個問題是一個電腦原理問題,
一:每台電腦都有他自身所能才承載內存,但這個內存電腦不會完全的利用,它會將其中的一部分單獨的劃分出來。
二:每台電腦也會在電腦原有的內存上自主地虛擬一部分的內存來為電腦分析數據一個計算分析平台。
所以,最後你看到的比你想像中的要少上很多。
Ⅳ 計算機組成原理問題
最終組成的
存儲器
是:2M*32
則:這個存儲器是:按字
編址
(1個字是32位)
則:地址總
線條
數:32根,所以:
數據寄存器
(MDR)的位數32位
因2M=2^21,所以地址線條數:21根,所以地址寄存器(MAR)是21位
Ⅳ 幫我解答下問題
這不是計算機組成原理嘛
Ⅵ 匯編:定址能力以及讀取數據能力的單位問題(初級)
定址時,以8bit的一個位元組為基本管理單位,表示位元組是管理的最小單元,可以對指定的一個位元組內容進行數據操作(讀取內容,改寫內容)。程序指令不能按更小的數據單位比如半個位元組或一個bit進行操作。
但這並不表明每一次操作必須只操作一個位元組,而不能對多個位元組同時操作。
打個比方:
在有四個泳道的泳池邊,一個班級的學生練習游泳。這時的管理方法就是每4個學生一組,一組一組地下水,這樣的學習和指導效率顯然比只用一個泳道只指導一個學生要高幾倍。
計算機運行時,程序指令大多數是順序、連續執行的(轉移類的指令只佔總指令數的20%左右),大多數的數據也是用數組或連續存儲方式靠在一起存儲的。這被稱為指令和數據的局域性特徵。
利用CPU內部的隊列式緩存,讀取某一位元組時順便將附近的幾個位元組也讀到CPU內,這些附加的位元組有很大的概率(80%以上)可以被接下來的程序指令用到,使得內存訪問的次數大幅度減少(內存訪問是耗時最多、最影響CPU效能發揮的操作),程序的實際運行速度可以大幅度提高,CPU的運算速度可以更充充分地發揮。
將這種每次讀取2位元組(16位CPU)或4位元組(32位CPU)的方式固定地用硬體實現,硬體結構也更簡單,硬體效率更高。
所以,CPU在進行內存訪問時,總是會充分利用數據匯流排,同時讀寫多個位元組,而不逐位元組讀寫。
Ⅶ 單片機習題解答
185. ORG 0000H
AJMP 0040H
ORG 0040H
MOV SP,#00H當執行完左邊的程序後,PC的值是( C )
(A)0040H (B)0041H (C)0042H (D)0043H
186. 對程序存儲器的讀操作,只能使用( D )
(A)MOV指令 (B)PUSH指令 (C)MOVX指令(D)MOVC指令
187. 在中斷服務程序中,至少應有一條( D )
(A)傳送指令(B)轉移指令(C)加法指法(D)中斷返回指令
188. 要使MCS-51能夠響應定時器T1中斷、串列介面中斷,它的中斷允許寄存器IE的內容應是( A )
(A)98H (B)84H (C)42 (D)22H
189. D MCS-51在響應中斷時,下列哪種操作不會發生( A ).
(A)保護現場 (B)保護PC (C)找到中斷入口 (D)保護PC轉入中斷入口
190. 用MCS-51串列介面擴展並行I\O口時,串列介面工作方式應選擇( A )
(A)方式0 (B)方式1 (C)方式2 (D)方式3
191. MCS-51有中斷源( A )
(A)5個 (B)2個 (C)3個 (D)6個
192. MCS-51響應中斷時,下面哪一個條件不是必須的( D )
(A)當前指令執行完畢 (B)中斷是開放的
(C)沒有同級或高級中斷服務 (D)必須有RETI指令
193.使用定時器T1時,有幾種工作模式( C )
(A)1種 (B)2種 (C)3種 (D)4種
194. 計算機在使用中斷方式與外界交換信息時,保護現場的工作方式應該是( C )
(A)由CPU自動完成 (B)在中斷響應中完成功之路
(C)應由中斷服務程序完成 (D)在主程序中完成
195. .下面哪一種傳送方式適用於處理外部事件( C )
(A)DMA (B)無條件傳遞進 (C)中斷 (D)條件傳遞
196. 6264晶元是( B )
(A)EEPROM (B)RAM(C)FLASH ROM (D)EPROM
197.用MCS-51用串列擴展並行I/O口時,串列介面工作方式選擇( A )
(A)方式0 (B)方式1 (C)方式2 (D)方式3
198.使用8255可以擴展出的I/O口線是( B )
(A)16根 (B)24根 (C)22根 (D)32根
199. 當8031外出擴程序存儲器8KB時,需使用EPROM 2716( C )
(A)2片 (B)3片 (C)4片 (D)5片
200. 某種存儲器晶元是8KB*4/片,那麼它的地址線根線是( C )
(A)11根 (B)12根 (C)13根 (D)14根
201. MCS-51外擴ROM,RAM和I/O口時,它的數據匯流排是( A )
(A)P0 (B)P1 (C)P2 (D)P3
202. 當使用快速外部設備時,最好使用的輸入/輸出方式是( C )
(A)中斷 (B)條件傳送 (C)DMA (D)無條件傳送
Ⅷ 某存儲晶元有數據線32根,地址線30根,則其存儲容量有多少GB
30條地址編碼線可以編碼2^30個存儲單元
32條數據線,說明每個存儲單元的存儲字長為32位
則存儲容量=2^30*32=2^35bit(位)=2^32B=2^22KB=2^12MB=2^2GB=4GB
Ⅸ 某存儲器晶元有地址12根,數據線16條。存儲容量是多少怎麼算就步驟
主存容量為8KB。
ram晶元的存儲容量 =地址線條數×數據線的條數bit = 字數(存儲單元個數)×字長。
地址線12根,表示能指示2^12個內存單元;而數據線16根,表明通過數據線每次可以傳送16位(每根線每次只能傳送1位),即2B(16bit= 2*8bit = 2B),那麼可以理解為內存單元的大小等同於數據線每次的傳送位數,同樣為2B,所以主存容量為2^12*2B=8KB。
(9)某存儲器晶元有32根擴展閱讀:
每一千個位元組稱為1KB,注意,這里的「千」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1000,而是指1024。即:1KB=1024B。但如果不要求嚴格計算的話,也可以忽略地認為1K就是1000。 4)。
每1024個KB就是1MB(同樣這里的K是指1024),即:1MB=1024KB=1024×1024B=1,048,576B這是准確的計算。如果不精確要求的話,也可認為1MB=1,000KB=1,000,000B。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存儲產品生產商會直接以1GB=1000MB,1MB=1000KB ,1KB=1000B的計算方式統計產品的容量,這就是為何買回的存儲設備容量達不到標稱容量的主要原因(如320G的硬碟只有300G左右)
每1024MB就是1GB,即1GB=1024MB,例如一張軟盤是1.44MB、一張CD光碟是650MB、一塊硬碟是120GB。一篇10萬漢字的小說,如果我們把存到磁碟上,需要佔用100,000漢字=200,000B=200,000B÷1024≈195.3KB≈195.3KB÷1024≈0.19MB。
Ⅹ 某儲存晶元共有32根地址線,求儲存容量
大約是這個樣子,我們知道8位會具有256個二進制量。把四個8位連乘就會得到你想看到的結果256×256×256×256=儲存容量。這是理論值實際會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