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IPv4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的當時的最初的ipv4編址方式是什麼
網際網路協議IP(Intenet Protocol)是將internet網連在一起的是網路層協議,他的工作是提供一種從源端到目的短傳輸數據報的最佳嘗試方法,不管這些機器是否在同一個網路中,或者其間是否有其他網路。
一. IP版本4
1.頭標結構
一個IP數據報有一個頭部和一個正文部分構成。頭部有一個20位元組的固定長度和一個可選任意長度的部分。頭部格式如圖1所示。
任何IP頭部必須是32位的倍數,最小IP 頭部長度為20位元組。圖1描繪了由14個幾、欄位組成的頭部結構。4位的版本欄位定義了頭部的格式。該IP版本的對應植為4。4位頭標長度欄位定義了以32位為單位計量的當前頭部的長度。8位的服務類型(TOS)欄位包括3位(位0-2)優先權(現在已被忽略)、4位TOS及1位未用(置0)。每個TOS位對應於特殊的包傳輸請求,分別為最小延遲、最大吞吐量、最大可靠性及最小成本。如果TOS的所有位均置成0,則IP執行常規的傳輸服務。16位的總長度欄位定義了IP包以位元組計的當前長度,包括頭部和有效載荷。16位的標識符欄位攜帶能將多個以IP包傳送的用戶數據單元進行重組所需的信息。3位的標志欄位指出是否允許分段(位1被置成0)或包是否包含了用戶數據單元的最後一段(位2被置成0)。位0被保留且必須為0。13位的分段偏移量欄位表示有效載荷中傳送的用戶數據段在整個用戶數據單元中的位置(以8位元組為單位)。用戶數據單元的第一段必須將偏移量置為0。8位的生存期(TTL)欄位指出允許包滯留在互聯網中的時間。TTL值一般被置為包可能通過的最多IP路由器個數。每個路由器將TTL值減1,直至TTL達到0。一個TTL值為0的包將被丟棄,同時它的發送者能通過ICMP協議得到相應的通知。8位的協議欄位為相鄰高層協議傳遞了多路分解標識符,包中的有效載荷應被傳遞給該標識符標識的協議。16位的頭部校驗和欄位傳送了依據頭部欄位計算出的校驗和。這種校驗和用來檢測由路由器中的內存壞位元組帶來的錯誤很有用。當數據傳送時,該演算法將頭部所有16位半字數據的補累加起來,寫入頭部校驗和欄位。值得注意大是,頭部校驗和在每個節點都要重新計算,因為至少有一個欄位總是在變(生存期欄位)。32位的源和目的地址欄位分別包含該包的發送者和接受者IP地址。可選項(options)是用來提供一個餘地,以允許後續版本的協議中引入最初版本中沒有的信息,以及避免為很少使用的信息分配頭部位。可選項是變長的,每個可選項都以一個位元組標明內容。有些可選項還跟著有一位元組的可選項長度欄位,其後是一個或多個數據位元組。可選項欄位的長度以4位元組計,現在已經定義了5個可選項,列於表2中,但並不是所有的路由器都支持5個可選項。
安全性選項說明信息的安全程度。實際上,所有的路由器都忽略該欄位,因此它的唯一實際用途就是使間諜更容易找到好材料。
嚴格的源路由選擇選擇以一系列的IP地址方式,給出了從源到目的地的完整路徑。數據報必須嚴格地從這條路徑傳送。當路由選擇表崩潰時,系統管理員發送緊急分組,或作時間測量時,該欄位很有用。
松的源路由選擇選項要求分組遍及所列的路由器,而且以所指定的次序。但它可以在其間穿過其他的路由器。
記錄路由選項讓沿途的路由器都將其IP地址加到可選欄位後,這為系統管理員以後分析這個數據包的來源提供了方便,可用來為路由選擇演算法查錯。
最後,時間標記選項象記錄路由選項一樣,除了記錄32位的IP地址以外,每個路由器還要記錄一個32位的時間標記。同樣地,這一選項可用來為路由選擇演算法查錯。
2.IP地址
每個Internet上的主機和路由器都有一個IP地址,包括網路號和主機號。這一編碼組合是唯一的,沒有兩台有同一IP地址的機器。所有的IP地址都是32位的,並且用於IP分組的源地址和目標地址欄位。IP地址的格式如圖3所示。連接於多個網路的機器在各個網路上有不同的IP地址。
為使地址的分配更容易,32比特的IP地址的格式被構造成五種唯一的網路類別,其中三種是由Internet網路信息中心(InterNIC)分配給Internet接入提供者的,再由Internet接入提供者依次將這些地址分配給組織和個人。IP地址的分類范圍是從A類到E類的。D類地址留作用於多點傳送,E類地址留作將來使用。
圖3 IP的地址格式
一個A類地址允許最多有126個1600萬主機的網路。因此,InterNIC將A類地址分配給具有國家級網路的大的組織和國家,因為一個A類地址將第一個八位位組或位元組的第一個比特用作類別標識符,所以一個A類網路所具有的網路號被限制在1到127之間,也就是它的第一個十進制數的范圍為1到127。
一個B類地址被均勻的分開,兩個位元組用作地址的網路部分,兩個位元組用作地址的主機部分。分配有兩個位元組的主機地址能夠最多標識65536台主機。一個B類地址允許最多有16382個65536台主機的網路。因此,B類地址通常被分配給相對大的具有上萬名雇員的組織。
一個C類地址用三個位元組作為地址的網路部分,用一個位元組作為地址的主機標識符。因此,一個C類地址允許最多有200萬個254台主機的網路。C類地址只能被分配給較小的組織,或者是多個C類地址被分配給需要大於254個不同的主機地址,但分配給B類地址又用不完的組織。
D類地址是多點傳送地址。多點傳送是一種通信技術,它能夠將一個會話傳送給多個用戶,但對會話感興趣的用戶必須加入到傳輸地址所指定的多點傳送組內。這種技術適合於分布的實時音頻和視頻,因為網路中只有一種數據流通過,它明顯地減少了帶寬的使用。
E類地址是一個實驗地址,它用於開發新的通信技術。
IP地址典型寫成4個十進制數,每個十進制數用一個位元組表示。由於各個十進制數字用一個原點(.)分開,故這種表示方法稱為點分十進製表示。
值0和-1有特殊的意義,如圖4所示。值0表示本網路或本主機。值-1表示一個廣播地址,它代表網路中的所有主機。
IP地址0.0.0.0 用於啟動以後不再使用的主機。以0作網路號的IP地址代表當前的網路。這些地址可以讓機器引用自己的網路而不必知道其網路號(但必須知道是哪一級網路,以確定用幾個0)。全部由1組成的地址代表內部網路上的廣播,通常是一個LAN。有一個正確的網路號,主機號全為1的地址可以用來向網際網路上任意遠程LAN發送廣播分組。最後,所有形如127.xx.yy.zz的地址都保留作迴路測試。發送到這個地址的分組不輸出到線路上,它們被內部處理並當作輸入分組,使發送者可以在不知道網路號的情況下向內部網路發送分組。這一特性也用來為網路軟體查錯。
3.子網化
假如東信在北京有個40台主機的LAN ,在杭州有個100台主機的LAN,假如InterNIC給東信分配了兩個C類地址,那樣就會造成IP地址的很大浪費。這就引入了子網化的概念。子網化擴展了一個IP地址的網路部分,相對減少了該地址的主機部分。這樣就可以給東信分配一個C類地址,構造兩個子網就可以解決問題。圖5標明了一個正常的IP地址和一個子網化的IP地址之間的關系。
子網化的好處:一個子網化的IP地址代替了路由表中一系列單個網路地址入口的需要,所以子網化減少了路由表的入口地址,使在所維護的表中查找入口地址更為容易。
子網掩碼:是一個32比特的二進制數,它由表示一個IP地址網路部分的一串'1'比特組成的。將一個IP地址和一個子網掩碼相與就可以得到該IP地址的網路部分。
② Int類型存儲一個ipv4地址
IPv4的地址實際上是一個4位元組的數據。點分十進制的字元串表示是為了人工讀寫方便,但范圍比較則是原始二進制形式方便。
③ ipv4與ipv6,他們對應的地址分別用什麼方式記錄表示
IPv4:255.255.255.255(0~255,十進制)
IPv6: ffff:ffff:ffff:ffff:ffff:ffff(0000~ffff,十六進制)
④ 計算機的ip地址是儲存在哪個儲存器里
IP地址 在注冊表裡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ONTROLSet001/SERVICES/{83BB4951-C0DB-49BF-A316-C9CF51DD4E8F}/Parameters/Tcpip
⑤ ipv4地址,ipv6地址和乙太網網卡物理地址有何不同
IPv4使用32位4位元組地址,因此地址空間中只有4,294,967,296個地址。不過,一些地址是為特殊用途所保留的,如專用網路(約1800萬個地址)和多播地址(約2.7億個地址),這減少了可在互聯網上路由的地址數量。
IPv6的地址長度為128位,是IPv4地址長度的4倍。於是IPv4點分十進制格式不再適用,採用十六進製表示。IPv6有冒分十六進製表示法、0位壓縮表示法、內嵌IPv4地址表示法等3種表示方法。
網卡物理地址存儲器中存儲單元對應實際地址稱物理地址,與邏輯地址相對應。網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網卡生產廠家寫入網卡的EPROM(一種快閃記憶體晶元,通常可以通過程序擦寫),它存儲的是傳輸數據時真正賴以標識發出數據的電腦和接收數據的主機的地址。
(5)ipv4地址存儲方式擴展閱讀:
IPV是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的簡稱,中文譯為網際協議版本,目前Internet中常用的網際協議版本有IPV4和IPV6兩個。
隨著Internet中電腦數量越來越多,IPv4採用32bit地址長度,只能大約容納43億台電腦,而IPv6採用了128bit地址長度,幾乎可以不受限制的提供IP地址。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可以在全球每平方米的面積上,除了能夠提供現有的地址數量之外,還可以增加大約1000個地址。
隨著地址不斷被分配給最終用戶,IPv4地址枯竭問題也在隨之產生。基於分類網路、無類別域間路由和網路地址轉換的地址結構重構顯著地減少了地址枯竭的速度。但在2011年2月3日,在最後5個地址塊被分配給5個區域互聯網注冊管理機構之後,IANA的主要地址池已經用盡。
⑥ ip數據報在電腦是怎麼存儲的
如果是IPv4類型,那麼將IP轉為INT UNSIGNED存儲在資料庫能節約內存,INET_ATON()和INET_NTOA()可以管理ip地址在字元串和數字值之間的轉換。
⑦ 分析如何使用int類型存儲一個ipv4地址
使用int類型存儲一個ipv4地址為IP地址(IPV4)轉換為int類型。
ip地址是一個32位的二進制數,實際上是4個位元組,點分十進製表示為(a.b.c.d)a、b、c、d的值都是(0-255),例如ip地址(192.168.0.1)就是一個合格ip地址,可以知道a、b、c、d這些欄位都是一個無符號位元組表示的。
⑧ C語言中,IPv4和IPv6地址用什麼數據格式存儲
ipv4中的ip地址長度才為32位 ,實際上還會包含報頭、版本號、記錄上層信息的數據結構等等。不是一個數據類型就可以表示的,都是採用結構體的形式。
有興趣可以看看Tcp_ip協議(共3卷)。
⑨ 簡述ipv4地址結構和類型。
IPv4,是互聯網協議(Internet Protocol,IP)的第四版,也是第一個被廣泛使用,構成現今互聯網技術的基石的協議。1981年 Jon Postel 在RFC791中定義了IP,Ipv4可以運行在各種各樣的底層網路上,比如端對端的串列數據鏈路(PPP協議和SLIP協議) ,衛星鏈路等等。區域網中最常用的是乙太網。
- 127.x.x.x給本地網地址使用。
- 224.x.x.x為多播地址段。
- 255.255.255.255為通用的廣播地址。
- 10.x.x.x,172.16.x.x至172.31.x.x 和192.168.x.x供本地網使用,這些網路連到互連網上需要對這些本地網地址進行轉換(NAT)。 但由於這種分類法會大量浪費網路上的可用空間,所以新的方法不再作這種區分,而是把用者需要用的位址空間,以2的乘冪方式來撥與。例如,某一網路只要13個ip位址,就會把一個16位址的區段給他。假設批核了 61.135.136.128/16 的話,就表示從 61.135.136.129 到 61.135.136.142 的網址他都可以使用。
⑩ 1ipv4地址與單環冗餘網路1ip地址的表示方法網路地址主機部分網路
摘要 IP地址的三種表示方式是點分十進制、網路位元組序、主機位元組序。域名如「 www..com」並不是IP地址的表示方式,「192.168.0.1」屬於點分十進制。1、點分十進制點分十進制(Dotted Decimal Notation)全稱為點分(點式)十進製表示法,是IPv4的IP地址標識方法。IPv4中用四個位元組表示一個IP地址,每個位元組按照十進製表示為0~255。點分十進制就是用4個從0~255的數字,來表示一個IP地址。如192.168.1.1。2、網路位元組序在網路傳輸中,TCP/IP協議在保存IP地址這個32位二進制數時,協議規定採用在低位存儲地址中包含數據的高位位元組的存儲順序(大頭),這種順序格式就被稱為網路位元組順序格式。在實際網路傳輸時,數據按照每32位二進制數為一組進行傳輸,由於存儲順序的影響,實際的位元組傳輸順序是由高位位元組到低位位元組的傳輸順序。為了使通信的雙方都能夠理解數據分組所攜帶的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分組的長度等二進制信息,無論是主機還是路由器,在發送每一個分組以前,都必須將二進制信息轉換為TCP/IP標準的網路位元組順序格式。網路位元組順序格式的地址不受主機、路由器類型的影響,它的表示是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