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書上說由於單片機地址匯流排16根,所以最多可外擴展2^16=65536=64KB。為什麼是2^16
每個存儲單元的地址就是地址線的一種組合狀態,而計算機中的地址線取值只能是二進制中的0或1,所以某個計算機系統物理上能夠容納的存儲單元個數就是其地址線的最大組合數。例如,假設某CPU地址匯流排是2根,那麼這款CPU能解析的存儲單元地址只有4個:00、01、10、11,即2^2,而如果地址匯流排是3根,那麼這款CPU能解析的存儲單元地址只有8個:000、001、010、011、100、101、110、111,以此類推,51單片機的地址匯流排是16根,其可解析的存儲單元個數為2^16=65536=64KB
Ⅱ 一個十六位的處理器能夠訪問多少個內存區域
16位CPU內部有20根地址線,其編碼區間為:00000H~0FFFFFH,所以,它可直接訪問的物理空間為1M(220)位元組。
而16位CPU內部存放存儲單元偏移量的寄存器(如:IP、SP、BP、SI、DI和BX等)都是16位,它們的編碼范圍僅為:00000H~0FFFFH。這樣,如果用16位寄存器來訪問內存的話,則只能訪問內存的最低端的64K,其它的內存將無法訪問。為了能用16位寄存器來有效地訪問1M的存儲空間,16位CPU採用了內存分段的管理模式,並引用段寄存器的概念。
16位微機把內存空間劃分成若干個邏輯段,每個邏輯段的要求如下:
1,邏輯段的起始地址(通常簡稱為:段地址)必須是16的倍數,即最低4位二進制必須全為0;
2,邏輯段的最大容量為64K,這由16位寄存器的定址空間所決定。
按上述規定,1M內存最多可分成64K個段,即65536個段(段之間相互重疊),至少可分成16個相互不重疊的段。
Ⅲ 如果計算機的地址為16位,則其能夠讀寫幾個儲存單元
理論上可以訪問2的16次方、也就是65536個存儲單元。
Ⅳ 地址線與存儲單元的數量關系
假如有x根地址線就可以定位2^x 個地址單元。如1根地址線,其高、低電平個對應一個單元,它可定位共2個單元;兩根地址線就有00、01、10、11 四種狀態共可定位4個單元;......
Ⅳ 16根地址匯流排的定址范圍,要具體過程
16根地址匯流排,定址范圍也就是2的16次方。
1Byte =8bit;
16根地址匯流排可定址的內存單元個數 =2^16 Byte =65535Byte ,
(65536Byte)/(1024Byte/kB) = 64kB;
單元及I/0介面中的各個不同設備,都有各自不同的地址。地址匯流排是CPU向主存儲器和I/O介面傳送地址信息的通路,它是自CPU向外傳送的單向匯流排。地址線的寬度決定了微型計算機的直接定址能力(即尋找主存儲器單元和I/O設備范圍)。
早期的微機,一般匯流排寬度為16根,故其直接定址范圍為216=64KB(1KB=1024B,B是位元組Byte的縮寫,1B=8b,b是二進制位bit的縮寫);
Intel8086具有20根地址匯流排,其直接定址范圍為220=1MB(1MB=1024KB);Intel80386、80486均為32根地址線,直接定址范圍可達232=4GB(1GB=1024MB)。
(5)16根地址線可選多少個存儲單元擴展閱讀:
由於計算機內部的主要工作過程是信息傳送和加工的過程,因此在機器內部各部件之間的數據傳送非常頻繁。為了減少內部數據傳送線並便於控制,通常將一些寄存器之間數據傳送的通路加以歸並,組成匯流排結構,使不同來源的信息在此傳輸線上分時傳送。
因此,所謂匯流排,就是一個或多個信息源傳送信息到多個目的的數據通路,它是多個部件之間傳送信息的一級傳輸線。
根據匯流排所處的位置,匯流排分為內部匯流排和外部匯流排兩類。內部匯流排是指CPU內各部件的連線,而外部匯流排是指系統匯流排,即CPU與存儲器、I/O系統之間的連線。
按匯流排的邏輯結構來說,匯流排可分為單向傳送匯流排和雙向傳送匯流排。所謂單向匯流排,就是信息只能向一個方向傳送。所謂雙向匯流排,就是信息可以向兩個方向傳送,即可以發送數據,也可以接收數據。
匯流排的邏輯電路往往是三態的,即輸出電平有三種狀態:邏輯「1」、邏輯「0」和「浮空」狀態。三態緩沖器是靠在「允許/禁止」輸入端來禁止其操作的,禁止時,輸出呈現高阻抗狀態。在高阻抗狀態下,可以認為輸出與電路的其他部分被斷開。
Ⅵ 單片機中,10根地址線可選幾個存儲單元,32kb存儲單元需要幾根地址線
10根地址線
2^10=1024,也就是1K個單元
32KB=2^15,即需要15根地址線,用A0~A14就可以了
51的匯流排最大能定址2^16=64KB的空間
Ⅶ 16位地址匯流排能使用的最大內存容量是
內存中每個位元組(嚴格的說叫存儲單元)都要有一個地址,這個地址是用地址匯流排來控制的。16位匯流排就能表示16位二進制數的地址。因此存儲容量是2^16
Ⅷ 某存儲器晶元有地址12根,數據線16條。存儲容量是多少怎麼算就步驟
主存容量為8KB。
ram晶元的存儲容量 =地址線條數×數據線的條數bit = 字數(存儲單元個數)×字長。
地址線12根,表示能指示2^12個內存單元;而數據線16根,表明通過數據線每次可以傳送16位(每根線每次只能傳送1位),即2B(16bit= 2*8bit = 2B),那麼可以理解為內存單元的大小等同於數據線每次的傳送位數,同樣為2B,所以主存容量為2^12*2B=8KB。
(8)16根地址線可選多少個存儲單元擴展閱讀:
每一千個位元組稱為1KB,注意,這里的「千」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1000,而是指1024。即:1KB=1024B。但如果不要求嚴格計算的話,也可以忽略地認為1K就是1000。 4)。
每1024個KB就是1MB(同樣這里的K是指1024),即:1MB=1024KB=1024×1024B=1,048,576B這是准確的計算。如果不精確要求的話,也可認為1MB=1,000KB=1,000,000B。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存儲產品生產商會直接以1GB=1000MB,1MB=1000KB ,1KB=1000B的計算方式統計產品的容量,這就是為何買回的存儲設備容量達不到標稱容量的主要原因(如320G的硬碟只有300G左右)
每1024MB就是1GB,即1GB=1024MB,例如一張軟盤是1.44MB、一張CD光碟是650MB、一塊硬碟是120GB。一篇10萬漢字的小說,如果我們把存到磁碟上,需要佔用100,000漢字=200,000B=200,000B÷1024≈195.3KB≈195.3KB÷1024≈0.19MB。
Ⅸ CPU有16條地址線(A15-A0)用A15和A14部分解碼產生晶元選擇信號,可以分配給一個8KB存儲晶元的地址空間有那些
靠,夠狠。
8kb需要13根地址線。所以,a0~a12可以分給它,那麼a13要接地。
(A15和A14指的是片選信號吧)。
地址空間要看給的范圍是哪裡啊。例如給0000h開始的話,是0000 0000 0000 0000~0001 1111 1111 1111 .
孩子好好學啊,這在組成原理里是超基本的東西。
Ⅹ 14根地址線可選幾個存儲單元
16384個存儲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