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文件是存儲在計算機外存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文件是存儲在計算機外存

發布時間: 2022-06-23 12:51:14

① 什麼是文件,它有什麼作用

計算機文件是指存儲於外存介質上的一組信息集合.計算機內的所有程序和數據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磁碟上的.他們是操作系統中文件管理的對象,用戶也是以文件為單位對數據或程序進行存取的,一般是存取的最小單位.

參考資料:高等教育出版社郝興偉<大學計算機基礎>

文件存儲的是信息,在計算機上由於有不同程序,被調用的文件也就被分作不同的格式,他們佔用一定的磁碟空間,在程序運行時也有臨時文件的產生,歸根結底可以說程序的運行是建立在文件信息變化的基礎上的

② 電腦里的文件是存在硬碟里還是內存里

電腦里的文件是存在硬碟里的。

把內存條拔了並不能使別人看不見之前的文件,最簡單的方法是格式化硬碟的內容。

硬碟存放著用戶所有的數據信息,這些數據的價值遠遠高於硬碟本身,硬碟是計算機最為重要的存儲設備。



(2)文件是存儲在計算機外存擴展閱讀:

硬碟結構

1、磁頭

磁頭是硬碟中最昂貴的部件,也是硬碟技術中最重要和最關鍵的一環。傳統的磁頭是讀寫合一的電磁感應式磁頭,但是,硬碟的讀、寫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操作,為此,這種二合一磁頭在設計時必須要同時兼顧到讀/寫兩種特性,從而造成了硬碟設計上的局限。

而MR磁頭(Magnetoresistive heads),即磁阻磁頭,採用的是分離式的磁頭結構:寫入磁頭仍採用傳統的磁感應磁頭(MR磁頭不能進行寫操作),讀取磁頭則採用新型的MR磁頭,即所謂的感應寫、磁阻讀。

2、磁軌

當磁碟旋轉時,磁頭若保持在一個位置上,則每個磁頭都會在磁碟表面劃出一個圓形軌跡,這些圓形軌跡就叫做磁軌。這些磁軌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為它們僅是盤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區,磁碟上的信息便是沿著這樣的軌道存放的。

相鄰磁軌之間並不是緊挨著的,這是因為磁化單元相隔太近時磁性會相互產生影響,同時也為磁頭的讀寫帶來困難。

一張1.44MB的3.5英寸軟盤,一面有80個磁軌,而硬碟上的磁軌密度則遠遠大於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萬個磁軌。磁軌的磁化方式一般由磁頭迅速切換正負極改變磁軌所代表的0和1。

4、柱面

硬碟通常由重疊的一組碟片構成,每個盤面都被劃分為數目相等的磁軌,並從外緣的「0」開始編號,具有相同編號的磁軌形成一個圓柱,稱之為磁碟的柱面。磁碟的柱面數與一個盤單面上的磁軌數是相等的。

無論是雙盤面還是單盤面,由於每個盤面都只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磁頭,因此,盤面數等於總的磁頭數。所謂硬碟的CHS,即Cylinder(柱面)、Head(磁頭)、Sector(扇區),只要知道了硬碟的CHS的數目,即可確定硬碟的容量,硬碟的容量=柱面數*磁頭數*扇區數*512B。

3、扇區

磁碟上的每個磁軌被等分為若干個弧段,這些弧段便是磁碟的扇區,每個扇區可以存放512個位元組的信息,磁碟驅動器在向磁碟讀取和寫入數據時,要以扇區為單位。1.44MB3.5英寸的軟盤,每個磁軌分為18個扇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硬碟

③ 在計算機中,文件的含義是什麼

文件是具有符號名的,在邏輯上具有完整意義的一組相關信息項的有序序列。信息項是構成文件內容的基本單位。讀指針用來記錄文件當前文件之前的讀取位置,它指向下一個將要讀取的信息項。

寫指針用來記錄文件當前的寫入位置,下一個將要寫入的信息項被寫到該處。存儲在外存介質上。

按性質和用途分類:系統文件。用戶文件。庫文件。 按文件的邏輯結構分為:流式文件。記錄式文件。 按信息的保存期限分類:臨時文件。永久性文件。檔案文件。

(3)文件是存儲在計算機外存擴展閱讀

一般文件,刪除的時候提示磁碟未滿或者未防寫,自帶或者安全衛士的軟體管家都無法卸載這個軟體;(註:如果說提示正在使用,那麼通過任務管理器關掉就可用刪除)無法卸載的時候,只能通過刪除整個文件夾來解決。

遇到無法刪除的情況,也有很多辦法,一般情況下,強力卸載或者通過文件粉碎就可以了,如果你不想下載其他軟體來進行粉碎。

④ 當數據保存在計算機外存儲器上時,就被稱為文件,這句話對嗎

不對,外存儲主要指,硬碟,光碟,軟盤等。內部存儲器主要指內存,外存是可以永久性的存儲東西,可是內存就不是了,它只是一個臨時存儲的地方以方便計算機提取數據,因為訪問內存要比訪問外存來得快些,是加快計算機運行速度的

⑤ 平時我們在計算機中存儲的文件是在內存儲器中存放著還是在外存儲器中存放著

所有的文件都存儲在外部存儲器裡面,硬碟、U盤、光碟和軟盤都是外部存儲器而內存無法長久保持數據,是一種隨機存儲器。

⑥ 在計算機中文件是存儲在

文件存在硬碟里的

⑦ 為什麼計算機存儲器分內存和外存 優質

01 因為外部儲存器的讀寫速度相對於cpu來說很慢,而內存雖然讀取速度很快但是斷電之後就會丟失數據。所以計算機需要內存和外存配合使用。

計算機的存儲器分為內部存儲器(內存)和外部存儲器(外存)兩種。你可能沒聽過這兩個詞兒,但你很可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使用計算機寫文檔的時候,突然停電了,而你又沒有及時保存剛剛寫好的文字,再打開計算機時,這些未保存的文字就找不回來了。這就是因為那些未保存的文字,是暫存在內部存儲器中的,一旦停電,數據就會丟失。如果你保存了文件,數據就被轉移到硬碟中,也就是被存在了外部存儲器中,這樣遇上停電,數據也不會丟失了。

內部存儲器讀寫計算機內數據的速度遠高於外部存儲器。因此,和計算機的“大腦”——CPU直接打交道的是內部存儲器。我們日常使用的程序,比如字處理程序、網路瀏覽器等一般都存放在外部存儲器硬碟上。但存儲在這里的程序不能直接運行,要使用它們時,必須將其裝入內部存儲器才能正常運行。如果把程序和數據比作某個書房中的書籍,那麼存放書籍的書架就相當於計算機的外部存儲器,看書用的寫字台就相當於內部存儲器,要看書的時候就需要先把書從書架上取下來,然後再拿到寫字台上去看。

內部存儲器的存儲容量小,一般存儲運行中的程序和數據,它包括隨機存儲器、只讀存儲器以及高速緩存。我們日常生活中談到的內存主要就是指隨機存儲器。外部存儲器的存儲容量相對大許多,常見的外部存儲器有硬碟、軟盤、光碟、U盤等。

一般情況下,計算機的外部存儲器如果保存條件好,其保存數據的時間可長達十年甚至數十年;而內部存儲器則無法長期保存數據,一旦電源被關閉,數據就丟失了。因此,那些需要長期保存的資料,應當保存在外部存儲器上。不過,保存在外部存儲器中的數據也不是百分百安全的,因為在高溫、振動、突然斷電等情況下,還是有可能造成數據丟失的。雖然它有獨立的磁碟冗餘陣列等技術作支撐,但是適時對重要的資料做個備份還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