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拆分數據存儲器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拆分數據存儲器

發布時間: 2022-06-23 07:58:04

A. 請教:如何給存儲數據的硬碟分區

用這個軟體就行了,它就有這個功能(即調整分區大小功能),就算D盤有數據它也會幫你把這些數據自動安全轉移到分區後的D盤或E盤。 DiskGenius 4.0.1 專業版破解版(全功能綠色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712241c010198g2.html 下載地址 http://www.gxp.cc/file-2127769.html DiskGenius是一款集磁碟分區管理與數據恢復功能於一身的工具軟體。DiskGenius 4.0.1 專業版破解版由微笑一刀破解,運行即為注冊版本。 DiskGenius除具備基本的分區建立、刪除、格式化等磁碟管理功能外,還提供了強大的已丟失分區搜索功能、誤刪除文件恢復、誤格式化及分區被破壞後的文件恢復功能、分區鏡像備份與還原功能、分區復制、硬碟復制功能、快速分區功能、整數分區功能、分區表錯誤檢查與修復功能、壞道檢測與修復功能。支持GUID分區表,支持各種硬碟、存儲卡、虛擬硬碟、RAID分區。支持VMWare虛擬硬碟,支持FAT12/FAT16/FAT32/NTFS/EXT3文件系統。 V4.0.1 更新內容: 1、增加分區大小無損調整功能(包括擴大、縮小、拆分等)。 2、在當前已經選擇了一個分區的情況下執行新建分區命令時自動調用調整分區大小功能,以便從當前分區拆分出一個新分區來。 3、加快了已丟失分區的搜索速度。 4、備份與還原系統分區時,如果可以啟動到DOS版,則改為在DOS下自動完成操作。 5、搜索丟失的分區時,忽略搜索到的分區後,如果打開了預覽窗口,則將其關閉,以防止出現異常。 6、更正不能在LVM邏輯卷上執行文件恢復的問題。 7、更正格式化FAT分區時,有時候簇大小會超過128個扇區的問題。 8、更正在Win2003下,將空白MBR磁碟轉換到GPT磁碟後,保存分區表後又回到MBR格式的問題。 9、糾正恢復已刪除的文件後,未過濾掉正常文件的顯示的問題。 10、糾正恢復NTFS壓縮文件時,復制文件出錯後無法繼續復制其它文件的BUG。 11、糾正磁碟分區克隆、備份還原分區等功能可能異常中斷的問題。 12、糾正按扇區克隆GPT磁碟後,目標盤只剩一個MBR保護分區的BUG。 13、糾正在某些情況下不能完整載入FAT32分區中的文件的問題。 14、糾正存在多個磁碟時,可能無法重啟進入DOS版的問題。 15、糾正在恢復FAT32分區的誤刪除文件時,無法復制大於一個簇大小的文件的問題。 16、糾正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在Windows PE下,軟體無法正常啟動的問題。 17、糾正在拆分分區操作過程中,將後部空間改為「保持空閑」後,再用滑鼠調整時又自動變成新建分區的問題。

記得採納啊

B. 51eeprom如何拆分可以存儲大於256位元組的數

這是用戶自己應該完成的工作。你需要自行將大塊數據拆分,按照EEPROM的頁面大小(典型32位元組)進行拆分,並分別按頁擦寫。

C. 資料庫為什麼要分庫分表

1 基本思想之什麼是分庫分表?
從字面上簡單理解,就是把原本存儲於一個庫的數據分塊存儲到多個庫上,把原本存儲於一個表的數據分塊存儲到多個表上。
2 基本思想之為什麼要分庫分表?


據庫中的數據量不一定是可控的,在未進行分庫分表的情況下,隨著時間和業務的發展,庫中的表會越來越多,表中的數據量也會越來越大,相應地,數據操作,增
刪改查的開銷也會越來越大;另外,由於無法進行分布式式部署,而一台伺服器的資源(CPU、磁碟、內存、IO等)是有限的,最終資料庫所能承載的數據量、
數據處理能力都將遭遇瓶頸。
3 分庫分表的實施策略。

分庫分表有垂直切分和水平切分兩種。
3.1
何謂垂直切分,即將表按照功能模塊、關系密切程度劃分出來,部署到不同的庫上。例如,我們會建立定義資料庫workDB、商品資料庫payDB、用戶數據
庫userDB、日誌資料庫logDB等,分別用於存儲項目數據定義表、商品定義表、用戶數據表、日誌數據表等。
3.2
何謂水平切分,當一個表中的數據量過大時,我們可以把該表的數據按照某種規則,例如userID散列,進行劃分,然後存儲到多個結構相同的表,和不同的庫
上。例如,我們的userDB中的用戶數據表中,每一個表的數據量都很大,就可以把userDB切分為結構相同的多個userDB:part0DB、
part1DB等,再將userDB上的用戶數據表userTable,切分為很多userTable:userTable0、userTable1等,
然後將這些表按照一定的規則存儲到多個userDB上。
3.3 應該使用哪一種方式來實施資料庫分庫分表,這要看資料庫中數據量的瓶頸所在,並綜合項目的業務類型進行考慮。
如果資料庫是因為表太多而造成海量數據,並且項目的各項業務邏輯劃分清晰、低耦合,那麼規則簡單明了、容易實施的垂直切分必是首選。

如果資料庫中的表並不多,但單表的數據量很大、或數據熱度很高,這種情況之下就應該選擇水平切分,水平切分比垂直切分要復雜一些,它將原本邏輯上屬於一體
的數據進行了物理分割,除了在分割時要對分割的粒度做好評估,考慮數據平均和負載平均,後期也將對項目人員及應用程序產生額外的數據管理負擔。
在現實項目中,往往是這兩種情況兼而有之,這就需要做出權衡,甚至既需要垂直切分,又需要水平切分。我們的游戲項目便綜合使用了垂直與水平切分,我們首先對資料庫進行垂直切分,然後,再針對一部分表,通常是用戶數據表,進行水平切分。
4 分庫分表存在的問題。

4.1 事務問題。
在執行分庫分表之後,由於數據存儲到了不同的庫上,資料庫事務管理出現了困難。如果依賴資料庫本身的分布式事務管理功能去執行事務,將付出高昂的性能代價;如果由應用程序去協助控制,形成程序邏輯上的事務,又會造成編程方面的負擔。
4.2 跨庫跨表的join問題。
在執行了分庫分表之後,難以避免會將原本邏輯關聯性很強的數據劃分到不同的表、不同的庫上,這時,表的關聯操作將受到限制,我們無法join位於不同分庫的表,也無法join分表粒度不同的表,結果原本一次查詢能夠完成的業務,可能需要多次查詢才能完成。
4.3 額外的數據管理負擔和數據運算壓力。

外的數據管理負擔,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數據的定位問題和數據的增刪改查的重復執行問題,這些都可以通過應用程序解決,但必然引起額外的邏輯運算,例如,對於
一個記錄用戶成績的用戶數據表userTable,業務要求查出成績最好的100位,在進行分表之前,只需一個order
by語句就可以搞定,但是在進行分表之後,將需要n個order
by語句,分別查出每一個分表的前100名用戶數據,然後再對這些數據進行合並計算,才能得出結果。

D. 我電腦兩個硬碟,怎麼樣把沒有系統的硬碟格式化做成兩個存儲區,求高手指點。

右鍵我的電腦。管理。磁碟管理。就能看到你的硬碟了。磁碟0是你的系統所在的磁碟。磁碟1就是沒有系統的盤了。在右邊

我這個盤的CDEF那裡。右鍵就能分區了。如果已經分好一個單獨的分區那就右鍵刪除分區。然後新建分區。擴殘磁碟分區(這里注意。第一次分擴展的時候,全部分完。不要留)。然後再對綠色的這里擴展分區右鍵建立新分區,這時候就可以按照你所想的分成2個邏輯分區了。

E. 一個文件可以拆分存放到基本磁碟的不同分區嗎

可以。
數據存儲在硬碟的時候都以簇位單位簇的配置Windows9x/Me系統中常用的文件簇通常為FAT16或者FAT32格式比如一個256M的硬碟空間可以有數種配置簇的方式:簇大小=4KB:256MB/4KB=655356個簇簇大小=8KB:256MB/8KB=32768個簇簇大小=16KB:256MB/16KB=16384個簇簇大小=32KB:256MB/32KB=8192個簇對於WindowsNT/2000/XP特有的NTFS文件系統來說,雖然也是採用簇方式來存儲數據,但它卻和FAT16/FAT32有著明顯的不同。當分區空間大於2GB的時候,無論硬碟有多大,簇的大小一律維持在4KB。由於簇容量小,所以無論存儲何種類型的文件都不會浪費太多的硬碟空間,這也使得整個硬碟的空間利用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F. 如何拆分fusion drive

自從一個月前在官網訂Mac Mini時頭腦發熱選配了1T Fusion Drive後,就一個勁兒的後悔。Fusion Drive相當好用,從按下電源鍵到進入桌面只需要8-9秒,開啟常用的程序也可以說是秒開,日常使用幾乎聽不到HDD啟動的聲音……

可惜這么多優點只能在os X下實現,用Boot Camp助理裝Win7時就能發現,分區只能放在HDD那部分。也就是說哪怕os X只佔用了不到20G空間,也只能將最多1T空間分給Boot Camp,最前面的128G空間(也就是SSD容量)只能是os X的。硬著頭皮在HDD下分區裝了Win7,發現使用感覺和os X差距過大,干什麼都無比緩慢。

於是果斷搜帖子,發現了拆分Fusion Drive為兩塊獨立硬碟的各種方法,包括官網上的教程。可一個一個依次實施後,發現沒一個能真正剝離原配Fusion Drive的,只要安裝os X,還是自動把兩塊硬碟合二為一。
折騰了快一個月後,終於得到高人Kfram點撥,學會了真正拆分原配Fusion Drive的方法。趕緊把整個過程寫下來,一是防著自己以後忘掉,二是萬一有人需要可以參考;我知道這個教程含金量極低,希望老鳥勿噴,謝謝。

第一步,在原配os X中接入移動硬碟運行Time Machine備份一次系統。注意不要把數據量大的圖片、音樂什麼的都備份進去,只備份基本系統就行了,佔地方的個人數據可以直接拖進移動硬碟保存的;保證Time Machine一次備份的佔用空間不超過20G就可以了。

第二步,重新開機,在「咣」聲後按option鍵,屏幕有反應後選擇從移動硬碟(也就是彩色的那個)啟動,隨後會進入恢復模式界面。

第三步,在恢復模式主界面中頂欄右起第二個下來菜單中選擇啟動終端。

第四步,在彈出的終端窗口內直接輸入:diskutil cs list,然後回車;出現一屏內部存儲器信息。在第三行能看到:+--Logical Volume Group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都是16進制字元,統統復制下來備用。

第五步,再次在終端窗口中輸入:diskutil cs delete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這么多個X當然就是剛才復制的了,直接粘貼了事;回車後耐心等待半分鍾,原配的Fusion Drive就被拆開了。

第六步,最後在終端窗口中輸入:exit,然後回車。終端界面會出現logout [Process completed];完事大吉,關閉終端,回到恢復模式界面。

第七步,最關鍵的一部,我栽在這里至少10天。千萬不要進入磁碟工具查看硬碟拆分的如何,一進去就會被迫按原廠方式修復成一塊Fusion Drive了。要堅信自己已經拆開了兩塊硬碟,直接進入「使用Time Machine恢復系統」界面,按步驟一步一步恢復即可,一定要按容量選好恢復到哪個硬碟哦,小的那個才是SSD。

第八步,Time Machine恢復完後自動進入os X桌面,進入Boot Camp助理,准備好Win7安裝鏡像文件、4G以上的U盤,按步驟一步步往下走就ok了。關於Boot Camp分區,我是把SSD對等分成了兩個,一邊60G。

第九步,如果內存很大的話,記得裝好Win7後刪除休眠文件和頁面文件,本來就只有60G的空間,這倆完全沒用的文件就佔了32G怎麼行啊。

行了,完美的雙系統終於在Fusion Drive上實現了。還剩下1T的HDD,我格成了HFS系統,因為主力還是要用os X嘛,個人數據都放在HDD上;個別應用需要在Win7下完成的,切換啟動只需半分鍾不到,就能進入Win7桌面了。拜Boot Camp支撐包所賜,Win7下也可以讀取HDD中的信息,不過也只能讀了。如果os X和Windows都要經常使用的話,可以考慮把HDD分成兩個區,HFS和NTFS各整一個。

我現在的存儲架構是:所有的文件都放進一個USB3.0外置的Raid10里,4塊2T西數綠盤組成了4T容量,安全又高速。近期常用的文件復制進Mac Mini內置的HDD中,方便隨時調用。(其實調用Raid10中的文件比調用內置HDD快了一倍不止,可惜Raid10有點吵,大半夜開久了聽著有些頭疼。)另外還有一塊西數2.5寸的2T移動硬碟,好處是不需要電源線,一根USB3.0就夠了;分了HFS和NTFS兩個區,分別做為兩個系統的備份盤。

之前一直特別後悔選了Fusion Drive沒選256SSD,現在感覺好多了,至少拆完後兩個系統都是飛速,還多了一個內置的存貯盤,偶爾拿著飯盒出門還是要比只內置SSD的方便一點。

還有,如果有一天,徹底投入了os X的懷抱,再也不打算用Windows了,如何恢復Fusion Drive呢。非常簡單,還是進入恢復模式界面,進入磁碟工具,一切就自動整合了,然後再用Time Machine恢復一下系統,完全搞定。

G. 建立的quartus2工程做數據採集,採集的數據存到ram中,ram內存不足,想分割出一部分SDRAM做數據存儲

注釋一部分無用代碼,一些ipcore盡量邏輯資源搭建,實在不行就減少採集數據線數

H. 資料庫水平拆分是在單庫中拆出多個表,每個表是表名+規則。還是分出多個庫,每個庫是庫名+規則,表名不變

1 基本思想之什麼是分庫分表?
從字面上簡單理解,就是把原本存儲於一個庫的數據分塊存儲到多個庫上,把原本存儲於一個表的數據分塊存儲到多個表上。
2 基本思想之為什麼要分庫分表?

資料庫中的數據量不一定是可控的,在未進行分庫分表的情況下,隨著時間和業務的發展,庫中的表會越來越多,表中的數據量也會越來越大,相應地,數據操作,增刪改查的開銷也會越來越大;另外,由於無法進行分布式式部署,而一台伺服器的資源(CPU、磁碟、內存、IO等)是有限的,最終資料庫所能承載的數據量、數據處理能力都將遭遇瓶頸。
3 分庫分表的實施策略。

分庫分表有垂直切分和水平切分兩種。
3.1 何謂垂直切分,即將表按照功能模塊、關系密切程度劃分出來,部署到不同的庫上。例如,我們會建立定義資料庫workDB、商品資料庫payDB、用戶資料庫userDB、日誌資料庫logDB等,分別用於存儲項目數據定義表、商品定義表、用戶數據表、日誌數據表等。
3.2 何謂水平切分,當一個表中的數據量過大時,我們可以把該表的數據按照某種規則,例如userID散列,進行劃分,然後存儲到多個結構相同的表,和不同的庫上。例如,我們的userDB中的用戶數據表中,每一個表的數據量都很大,就可以把userDB切分為結構相同的多個userDB:part0DB、part1DB等,再將userDB上的用戶數據表userTable,切分為很多userTable:userTable0、userTable1等,然後將這些表按照一定的規則存儲到多個userDB上。
3.3 應該使用哪一種方式來實施資料庫分庫分表,這要看資料庫中數據量的瓶頸所在,並綜合項目的業務類型進行考慮。
如果資料庫是因為表太多而造成海量數據,並且項目的各項業務邏輯劃分清晰、低耦合,那麼規則簡單明了、容易實施的垂直切分必是首選。
而如果資料庫中的表並不多,但單表的數據量很大、或數據熱度很高,這種情況之下就應該選擇水平切分,水平切分比垂直切分要復雜一些,它將原本邏輯上屬於一體的數據進行了物理分割,除了在分割時要對分割的粒度做好評估,考慮數據平均和負載平均,後期也將對項目人員及應用程序產生額外的數據管理負擔。
在現實項目中,往往是這兩種情況兼而有之,這就需要做出權衡,甚至既需要垂直切分,又需要水平切分。我們的游戲項目便綜合使用了垂直與水平切分,我們首先對資料庫進行垂直切分,然後,再針對一部分表,通常是用戶數據表,進行水平切分。

I. 關於PHP及MYSQL一個數據拆分多行多列儲存的問題。

哇,這么復雜啊!不理解你的意思!」行的分隔符是空格,列的分隔符是重音號「你把存儲的數據搞的這么復雜。A空格B空格1`2`3`空格11`22`331`2`3`到底是列還是行?因為後面有空格,11`22`33也一樣!俺你的規則應該變成AB1`2`311`22`33這樣才對吧!不過數據最好是以最簡單的方式存儲,像你這樣的話,把數據搞的很復雜。以數組的方式存儲比較好。如果你這個數據比較長,要分成你所說的數據的話,會造成錯誤的,因為沒有特殊的標識。因為你是多行多列,並不是一行一列的數據。

J. 戴爾筆記本怎麼給硬碟分區

操作步驟:
1、右擊「計算機」,選擇「管理」,打開「計算機管理」。
2、用左鍵點擊左邊選項中的的磁碟管理。
3、用右鍵點擊C盤,在快捷菜單中選擇壓縮卷。
4、最下面的那一個是C盤的大小,輸入的地方是輸入剩餘空間大小。
5、C盤壓縮成功。
6、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計算,對剩餘空間設置其他的分區。
7、點擊下一步。
8、在輸入欄中輸入你要的分區大小。
9、對新分區的盤符進行選擇選擇,默認為D盤。
10、隊形分區執行快速格式化。
11、點擊完成,這樣分區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