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我的世界伺服器里能用的科學家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我的世界伺服器里能用的科學家

發布時間: 2022-06-22 11:48:21

❶ MC2b2t中的科學家到底是啥玩意兒

就是開掛的人啊

我的世界哪個伺服器推出了1.7.10

第一封從我國發出的電子郵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過長城,走向世界)」,是北京市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於1987年9月14日21時07分發往德國的。通過與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檔案館聯系,CNNIC查到了這封郵件的列印件。而2006年2月,《科學時報》刊登吳為民教授的文章《究竟是誰發出的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提出異議。

Aug 25
《究竟是誰發出的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 -吳為民
分類:專題記, 風聲志 | 點擊量85次 | 給我留言
轉自《科學時報》 2006年2月20日
編者按: 互聯網在中國快速發展的十年有著太多值得追述的故事。繼田溯寧先生近期發表在本報上的《中國互聯網十年思考》之後,我們把目光投注在一段塵封已久的往事——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是如何誕生的?

圖:吳為民向瑞士的斯坦伯格教授發出的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原件

有關遠程終端建成使用的「情況簡報」(部分),經葉銘漢採納上報
作為當事人,曾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多年、現為美國費米國家實驗室研究員的吳為民先生回憶了20年前的那段往事。在吳先生看來,本文是在向人們澄清事實、講述歷史,其自豪之情躍然紙上;而對我們來講,這絕不僅僅是懷舊——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剛剛發布之際,重溫這段重大技術突破發端於基礎科研的歷史、發掘其中仍然切合規劃精神的種種細節,當有不平凡的意義。
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上已經沒有人懷疑,互聯網的發明和發展開辟了信息時代的新紀元。人們已經不能想像,在我們的時代,沒有電子郵件(E-mail)、沒有網路,我們的生活與工作將會變成如何落後的狀態。
1989年,西歐核子研究中心的伯納李(Tim Berners-Lee)發明了萬維網(world-wide-web,簡稱WWW),並在1990年首先推出了WWW的具體實施方案。當初的動機,僅僅是出於方便科學家們的互相交流。今天,這個發明已經引發了一場深刻的信息革命。人們常常問,搞高能物理研究對社會有什麼好處?WWW的發明,已經成為從事基礎研究的西歐核子研究中心對人類社會所作的十分重要貢獻的最好例證。在這里,我想強調的是,高能物理所在20年前首創的中國第一個計算機國際網路通訊,也是作為基礎研究中心的高能物理所為中國社會所作的十分重要貢獻的又一例證。在歷任所長葉銘漢院士、鄭志鵬研究員、現任所長陳和生院士的領導下,高能物理所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計算機網路通訊的搖籃。1986年8月25日,瑞士日內瓦時間4點11分,北京時間11點11分,由當時任高能物理所ALEPH組(ALEPH是在西歐核子中心高能電子對撞機LEP上進行高能物理實驗的一個國際合作組,我國科學家參加了ALEPH組,高能物理所是該國際合作組的成員單位。)組長的吳為民,從北京發給ALEPH的領導——位於瑞士日內瓦西歐核子中心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斯坦伯格(Jack Steinberger)的電子郵件(E-mail)是中國第一封國際電子郵件。
近幾年來,由於計算機網路通訊日趨重要,探討中國網路通訊如何起步的文章越來越多。在中國許多報刊、文壇與網上文章中,關於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的記載,有許多誤傳。比較普遍的說法是,由北京應用技術研究所,於1987年9月14日經由義大利ITAPAC發往德國的內容為「越過長城,走向世界」、通訊速率為300 bps的電子郵件,是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其實,這比我當時發出的速率為560 bps的第一封電子郵件整整晚了一年多。值此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開創20周年之際,我在西歐核子研究中心的同事帕拉齊(Palazzi)博士的協助下,找到了20年前西歐核子研究中心計算機部的VAX計算機的備份數據磁帶,並請專門的技術員幫助解讀。同時,在ALEPH有關行政人員的協助下,查閱了許多歷史檔案,整理出一批原始資料。這里,我謹為紀念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誕生20周年寫下這篇文章,為中國計算機網路通訊的真實歷史上的重要一頁,作一個論述與澄清。
20年過去了,當帕拉齊博士從VAX機庫存備份磁帶上重新讀出當時的電子郵件並傳給我看時,當時的情景似乎歷歷在目。真沒想到,這短短幾行英文詞竟成了歷史的見證。從此,中國計算機的網路時代開始了。
在斯坦伯格教授、周光召院長和葉銘漢所長的關懷支持下,我們組成了由ALEPH的帕拉齊博士領導,包括西歐核子研究中心計算機部的兩位網路通訊專家的西歐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小組,以及由我領導,包括錢祖玄、王淑琴、張家詮、張報昌、王泰傑等組成的高能物理所工作小組共同創建這一網路通訊(順便提一下,帕拉齊博士後來成為西歐核子研究中心開發研製萬維網的主要參與者之一)。
我們所做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做大量有關當時可利用的電訊資源的調查研究,這一工作,主要是由西歐核子研究中心數據處理部的佛羅克基格(Fluckiger)博士,與高能物理所錢祖玄共同完成的。1986年6月17日,佛羅克基格寫信給奧地利維也納廣播電台的博艾茲(Boesz)先生,詢問西歐核子研究中心與高能物理所,利用他們建立(租用)的維也納—北京衛星通信線路的可能性。要知道,這條線路在1986年6月1日才剛可以提供用戶使用,1986年6月27日,佛羅克基格博士寫了一份備忘錄,綜述了調查結果,提供了兩條重要信息:一是北京方面的介面位於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又稱710所);二是,瑞士電訊局PTT有興趣利用這個通訊渠道,提供DATEX -P與TELEPAC兩種網路作為伺服器,給用戶使用,而其中的TELEPAC,正是西歐核子研究中心用於數據傳輸的。有了這兩條重要信息,聯合工作組兵分兩路,分別進行具體工作。帕拉齊博士、錢祖玄、王泰傑在瑞士日內瓦的西歐核子研究中心,我與王淑琴在北京,分別與瑞士PTT、維也納廣播電台、北京710所等聯系與協商。經過兩個多月緊張艱苦細致的工作,我們訂購裝備了重要的硬設備。從1986年8月11日起,開始進行聯機試驗。
由於當時高能物理所的遠程終端介面尚在水電科學院,我們決定設法把遠程終端的外介面從水電科學院轉移到710所。但這不僅需要解決許許多多的技術問題,還要解決許多行政問題,譬如,微波通訊的確切方位、頻率等是需要公安局批準的。為了不耽誤時間,我們決定首先到710所去,利用他們的IBM-PC機,先做北京—維也納—瑞士(西歐核子研究中心)的聯機試驗。目標是能從北京710所的IBM-PC機登錄到西歐核子研究中心的計算機上去。
1986年8月25日,瑞士日內瓦時間4點11分24秒,北京時間11點11分24秒,在710所的IBM-PC機上,我向瑞士的斯坦伯格教授發出了如下的電子郵件。由於通訊費用昂貴,心情緊張,這個電子郵件中有許多大小寫的錯誤,拼寫與換行也有許多毛病。無論如何,我還是原文照譯。並以附件方式,列在文章後面,供大家閱讀。
「親愛的Jack,我很高興通過計算機聯網給您發這封信,我相信,這是在西歐核子研究中心與中國之間的第一個成功的計算機通訊。我想再次感謝您最近對北京的訪問。正是這次訪問導致了這個有價值的計算機通訊試驗的成功。我想,現在,每一個ALEPH協作組的成員,都用計算機網路聯系起來了。這是非常重要的。當然,要在北京分析ALEPH的數據壓縮帶,還有許多問題,並且需要為此找到經費。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已經開始啟動。目前我是用710所的IBM-PC機與您聯系的。我們將把目前用於聯接M160H的計算機的微波通訊,從高能物理所直接與你們聯機。請代向同事們問好,祝您、新西亞和您全家幸福。順便問一下,您在上海買的地毯如何?為民」
在這封電子郵件中,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但是,實實在在地說明了當時的成就(第一封電子郵件)、問題(經費)、狀態(710所)、計劃(將高能物理所微波通信外向介面轉移到710所)。20年過去了,當帕拉齊博士從VAX機庫存備份磁帶上重新讀出當時的電子郵件並傳給我看時,當時的情景似乎歷歷在目。真沒想到,這短短幾行英文詞竟成了歷史的見證。從此,中國計算機的網路時代開始了。
從高能物理所物理一室這一小小的屏蔽室,經710所,到維也納,再到西歐核子研究中心,這樣一個全程通訊終告完成。即使從高能物理所直接發出的第一個電子郵件的日子,即1987年3月27日算起,也比外界傳聞的1987年9月14日早半年的時間。
1986年9月10日,帕拉齊與錢祖玄用給我與斯坦伯格教授發ALEPH 備忘錄的方式,正式向全ALEPH同事們及外界宣布了這一事件,並公布實測速率為560bps。1986年9月15日,斯坦伯格教授在接到上述的ALEPH備忘錄後,以ALEPH組的名義給李政道發了一份備忘錄。在這個備忘錄中,斯坦伯格教授講:「與CERN的迅速通訊是十分重要的。這就是要有一個計算機的網路。現在這個網路已經存在了。當然,還有一些限制,費用以及需要完善的地方。」
正如預先計劃的那樣,經過許多努力,高能物理所的遠程微波通訊終端的外部介面於1987年3月27日正式從水電科學院轉到710所,並順利開通。從此,從高能物理所物理一室這一小小的屏蔽室,經710所,到維也納,再到西歐核子研究中心,這樣一個全程通訊終告完成。即使從高能物理所直接發出的第一個電子郵件的日子,即1987年3月27日算起,也比外界傳聞的1987年9月14日早半年的時間。
在ALEPH的檔案材料中,記載著從1986年8月到1986年年底,北京—ALEPH之間總的通訊時間是1821分鍾,傳輸數據80567單元,通信費用總計7732.29元。
這一計算機網路的開通,有許許多多來自世界各國的見證者。1987年以後,來自西歐核子研究中心、法國、義大利、德國等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都到過高能物理所這一間小小的屏蔽室:他們或者登錄到所在國的計算機,或者從高能物理所給遠方的同事發電子郵件。葉銘漢所長經常親自陪同外賓們來到那間小房間。由於當時的通訊速度很慢,鍵盤上每打一個字母,常常是慢慢地蹦到終端屏幕上顯示出來。葉所長和外賓們還是興致勃勃地在笑聲中耐心等待。這,畢竟是中國第一條通向國外的計算機通訊網路。最近出版的ALEPH Times,也把這一網路作為ALEPH重大事件,並有詳細記載。

❸ 我的世界粘液科技怎麼玩 國服新版本粘液科技介紹

我的世界粘液科技怎麼玩:
我的世界中國版開啟測試以來,伺服器東方大陸受到了很多玩家的喜愛,這個伺服器有非常多的原創特色和玩法
粘液科技
進入伺服器後
玩家會出生在主城大廳
這里有很多NPC
與其中的首席科學家對話
用泥土換得一本粘液科技向導
打開粘液科技向導
裡面有非常豐富的物品製作教程
包括武器防具、食物烘焙、高科技組件等等
冒險家們可以按照教程製作各種各樣有趣的武器
比如這把威武的斬首巨劍
點開斬首巨劍獲得相應教程
再根據配方擺放物品
就可以獲得武器啦!

❹ 我的世界哪裡有科學家,適合2b2t的那種,大佬們請回答下。

我的世界科學家在主世界。

主世界是擁有晝夜更替的維度,也因此是能夠通過環境變化反映時間流逝的維度。相比現實世界的時空,主世界的時間總是均勻流逝的。所有同在該維度下的玩家,無論其間隔多遠,其時間流逝的速度總是相同的。

在白天時,太陽作為強大的光源,能夠發出最大亮度等級(15)的光。陽光除了能夠促進植物生長和影響生物的生成,還會產生其他有趣的效果。

生物:

主世界是多種生物的家園,生物的習性各不相同,且可能會對玩家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脅,而根據這些特徵,生物可以被分成數個類別。

不同種類的生物也擁有不同生成條件,其中包括時間、亮度、生物群系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在其他維度(譬如下界)中生成的生物偶爾會通過傳送門進入主世界。

然而,末影龍和凋靈這樣的Boss生物無法使用傳送門。

❺ 我的世界人物有哪些

一、科學家

這種常見的玩家角色在我的世界游戲裡面屬於科技達人,最有代表性的應該是紅石電路科技玩家,這種玩家角色非常聰明,不管是多麼復雜高深的電路裝置,都能夠輕松搞定。

❻ 求我的世界1.6.4現代物品mod!

Callofty (使命召喚)
到現在好像出到7了,世界上最好的槍戰游戲。

1.游戲介紹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 PC版封面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Call of Duty: Black Ops)是Activision公司出品的著名FPS游戲《使命召喚》系列的第七部,故事設定在越南戰爭與北極、古巴等一些冷戰地區。玩家將扮演神秘組織成員,進行暗殺、不可告人的任務。「喪屍」模式回歸,據了解「黑色行動」將是系列裡畫面最優秀的。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游戲背景故事劇情設定在了上世紀後期的美國越南戰爭時期,游戲主要描述了戰爭期間的一個名稱為Studies and Observations Group的組織。 他們將在越南戰爭中承擔最秘密、最危險的任務。而且游戲場景還會穿插北極、古巴等一些冷戰時期的熱點地區。 玩家投身越南叢林時將扮演MACV-SOG成員,專司敵後滲透、破壞、暗殺等不可告人的隱秘行動。《使命召喚:黑色行動》將為你帶來電影般的視覺沖擊和緊張刺激的戰斗。 Treyarch老大Mark Lamia說:「我們的編劇們正在盡力描繪一個宏大的故事,玩家們將見證這些角色的發展過程。」為了將故事描繪地更好,Treyarch專門請教了多名對冷戰時期的政治和軍事有一定研究的專家和學者。Lamia說:「我們不僅是在做娛樂產品,更是在重現歷史。我們希望人們在玩過我們的游戲後能夠更加了解這段歷史。」還記得預告片中那個SR-71 Blackbird偵察機嗎?你將可以從操作它在天空中飛翔,點擊某個區域,軍隊就會向那裡進發。此功能肯定不會太復雜,不會像《幽靈戰士》那麼高科技。此外,還有一個新特性在於,你可以切換弩箭的彈葯,爆炸弩箭可以在小范圍內造成爆炸效果。 同時,游戲將支持Mod工具,並且在游戲上市後開通。 《使命召喚7:黑色行動》擁有全新多人游戲模式——賭注競賽(WAGER MATCH)。
1.1 配置要求
推薦配置:
系統:WindowsXP、Vista、Windows7 CPU:Core 2 Duo E6600 或 AMD Phenom X3 8750 或更高 顯卡:支持Shader 3.0或更高 256MB顯存 NV GeForce 8600GT / ATI Radeon X1950Pro 或更高 內存:2GB 硬碟:12GB 音效卡:DirectX 9.0c兼容 DirectX:9.0c
編輯本段2.游戲模式
2.1 單人模式
越南只是故事的很小的一部分,游戲將跨越很長的歷史時期部分單人游戲地圖是以多人聯機地圖為基礎的。 部分游戲人物需要潛入或者火拚。 敵人會更加聰明,被瞄準時會閃避。但是難度是新手的情況下,敵人多數不會躲閃。
2.2 多人模式
多人模式從第一天起就開始 上身左右傾斜重新加入 4連殺獎勵的直升機回歸 可以選擇是否自動瞄準 PC版將安裝反作弊軟體 將更會關注多人模式 將會有更多的新式武器 更多的自定義物品 更完美的死亡回放功能 更多的動作
2.3 合作模式
2-4人合作(取消) 支持雙人分屏 僵屍模式
2.4 僵屍模式
僵屍模式(Zombies)最早出現在《使命召喚:戰爭世界》里,作為主線劇情破關後所解開的額外游戲內容,它不僅支援單人進行游戲,還能邀請三位好友一同連線闖關。這次在《使命召喚:黑色行動》里,游戲製作小組將睽違已久的僵屍模式重新搬回來。本作中將帶來三幅僵屍模式的地圖,分別是:KINODER TOTEN、「FIVE」跟DEAD OPS ARCADE(這是個2D小游戲,後面將介紹怎麼啟動此游戲)。 相比起前作《世界戰爭》的僵屍模式,《黑色行動》中添加了許多豐富的元素,例如打死僵屍後隨機懸空出現的物品里增加了一個錘子,拿到後會自動修補所有僵屍進入的入口並且拿到類似物品的後會有語音,跑步與擊殺僵屍時也會隨機出現語音,僵屍的種類也增多了4種並且有些看起來行走的速度很慢但是見到玩家後會立即奔跑沖向玩家。特別是DEAD OPS ARCADE,它有別與其他兩幅圖,將是俯視視角。僵屍會從不同的地方出現玩家靠移動鍵控制圖中的士兵移動,轉動滑鼠單擊左鍵射殺僵屍;同時地圖中會出現RPG、M134、熊娃娃(拿到後會出現光圈阻止僵屍靠近)、銀幣、金磚、鑽石(以上都是用來增加左上角的白條,一旦加滿就會獲得一次重生機會)、雷電(拿到後會有幾個光球圍繞在周圍,僵屍靠近立即斃命)等;僵屍攻擊士兵一下士兵即斃命一秒後士兵會重生,將僵屍殺完後會提示前往下一關。 不僅如此,每一幅地圖都有不同僵屍跟怪物出現。KINODER TOTEN出現納粹僵屍,每四關出現一次地獄犬,地獄犬出現時周圍會起一層薄霧並且光線會漸漸暗下來,隨著閃電地獄犬會在不同的位置出現;每次閃電會出現一隻地獄犬,耳邊還會響起吟唱魔咒的聲音(和《地下城與勇士》中的「暗精靈墓地」副本中聽到的一樣)。地獄犬分兩種:一種眼睛發著紅光速度奇快,發現玩家後會迅速撲上來;另外一種身體上冒著火光嘴裡不時會有少量火焰噴出,擊殺後會爆炸。在「FLVE」中出現的是科學家、平民、士兵僵屍。玩家隨著電梯進入到底下實驗室後會出現四肢修長爬行的怪物,同樣也分為兩種但是從外觀上很難分辨他們的不同,擊殺後一種會炸開噴出乳白色的煙霧,如果玩家靠近鏡頭馬上會非常模糊並且伴有眩暈的效果;另一種則是跟冒著火光的地獄犬一樣死了會爆炸。而DEAD OPS ARCADE中會出現納粹僵屍,還會出現巨大的猩猩怪物(就跟《生存之旅》中的TANK一樣的性質,生命力極其頑強)。 僵屍與怪物如此強大該怎麼對付呢?不用著急,除了購買掛在牆壁上的武器外在前兩幅僵屍地圖中華在建築物內會隨機出現金色發亮的彈葯箱,花費950元可以打開彈葯箱隨機抽武器,而這些武器除了有霰彈槍與突擊步槍外,還有相當特別的外星槍。值得一提的是,當某位玩家抽中玩具熊時,寶箱會立即消失並更換出現地點,因此運氣不好的玩家很可能抽第一次就讓寶箱消失。外星槍除了《世界戰爭》中的綠圈手槍外還增加了閃電槍,急凍手槍跟音磁炮。閃電槍能夠一擊電死一定范圍內的僵屍而急凍手槍能凍殺僵屍並且延緩它們的速度,最後的音磁炮則能一槍將前面的僵屍擊飛或殺死。 三幅地圖的開啟方式: KINODER TOTEN:僵屍模式中原來就已經開啟的。 「FIVE」:爆機後解鎖。 DEAD OPS ARCADE:看著菜單界面連續按10下空格,下了椅子去使用後面的電腦按下F然後輸入DOA。
編輯本段3.武器技能
3.1 武器
沖鋒槍 (Submachine gun) Uzi(再次回歸) Spectre(幽靈沖鋒槍) Scorpion(蠍式沖鋒槍,同樣回歸) Mac11(想必都很熟悉吧) PM63(波蘭槍) MPL (瓦爾特公司的名槍) MP5K(不多解釋了) Ak74su(傳說中的神器啊) 步槍 (Rifle) Ak47(這個也不多說了) AUG(終於回歸步槍) CAR15(以色列曾經的制式步槍) Enfield XL64 (恩菲爾德系列的步槍,英國SA80槍族中的佼佼者) FN FAL(回歸) FAMAS(變了樣子且連發) G11(樣子很後現代,三連發,首支無殼彈步槍) M16(1950年製造,越南戰爭進行了一次很成功的實戰測試) Galil(以色列的制式步槍) M14(回歸) 霰彈槍 (Shotgun) HS10(樣子很奇怪的槍) Ithaca 37(求生之路2玩過吧,黑色的單噴) 奧林匹亞(Olympia)(爺爺級火槍) Spas-12(從手拉式泵動變成了半自動,樣子也變了,折疊托收了回去,游戲里出現附加火焰子彈版) KS23(俄羅斯的噴子,現在被改用為特種卡賓槍) 機槍(Machinegun) M60(回歸) Death machine(M134,minini gun,殺人機器)(999發子彈,手持轉輪機槍,只能在補給箱或賭注比賽中使用) HK21(G3的機槍型號) RPK (玩過CF的都知道吧) 狙擊槍 (Sniper Rifle) L96A1(BF里的解鎖槍) SVD(德拉貢諾夫,而且本次的狙擊鏡也回歸正常) WA2000(從MW2中回歸) PSG-1(以精準度著名的半自動狙擊步槍) 手槍 (Pistol) ASP(有點像USP45) CZ75(捷克槍) M1911(勃朗寧的神作) Makarov(蘇制PM 9毫米手槍) Python(蟒蛇左輪) 發射器 (Launch) 中國湖(China Lake)(泵動式榴彈發射器,只是在美國一個軍事實驗基地「中國湖」研發的,和中國沒關系) XM191(Grim Reaper)(四聯裝火箭筒。獲得方法同Death machine) M72 LAW(早期巴祖卡改型) RPG-7(回歸) Valkyrie(蘇制SA-14「小妖精」肩射防空導彈,拖式導彈) 特殊武器 (Special Weapons) Ballistic Knife(彈道刀,也就是俗稱的飛刀) Crossbow(弓弩,含有爆炸箭頭) 裝備(Equipment) 手雷(少誰也不能少它啊。。。) Semtex(粘著手雷) Tomahawk(印第安飛斧,和飛刀一樣) Concussion(震撼彈) Decoy(誘餌,可模擬槍聲和敵軍地圖上的紅點) Flashbang(閃光彈) Nova Gas(Nova 6號製成的毒氣手雷) Willy Pete(煙霧彈) C4(不解釋) Camera Spike(攝像頭) Claymore(闊劍地雷) Jammer(固定放置的雷達干擾器) Motion Sensor(顯示固定范圍內的敵人) Tactiacl Insertion(效果同重生棒)
3.2 技能
技能欄1 Lightweight 輕翼 效果:加快奔跑速度 Pro效果:無摔落傷害 Scavenger 禿鷲 效果:可撿起彈葯包 Pro效果:增加最大彈葯 Ghost 幽靈 效果:不會被UAV或黑鳥偵察到 Pro效果:被瞄準時不會顯示紅名且準星不會變紅 Flak Jacket 防爆背心 效果:減少爆炸物傷害 Pro效果:減少噴火器傷害且在扔回手雷時手雷引信會增長 Hardline 強硬路線 效果:連殺獎勵要求連殺數-1 Pro效果:當你對補給箱中的東西不滿意時可再抽一次 技能欄2 Scout 偵察 效果:增加屏氣時間 Pro效果:減少切換武器時間 Hardened 強化子彈 效果:增加子彈穿牆效果 Pro效果:增加子彈對連殺獎勵的傷害 減少被擊中時屏幕跳動 Steady Aim 穩定瞄準 效果:增加盲射時精度 Pro效果:加快沖刺後舉槍速度及收刀速度 Sleight of Hand 奇巧之手 效果:增加換彈速度 Pro效果:增加瞄準速度(對狙擊槍無效) Warlord 戰爭霸王 效果:主武器可攜帶兩個配件 Pro效果:副武器可攜帶兩個配件 技能欄3 Marathon 馬拉松 效果:增加奔跑距離(非無限) Pro效果:無限奔跑距離 Ninja 忍者 效果:無腳步聲 Pro效果:免疫敵人的motion sensors和camera spikes Second Chance 二次機會 效果:被擊倒後仍可進行最後一搏(限於非爆頭,非肉搏,非爆炸物死亡) Pro效果:可拯救倒地的隊友 Hacker 黑客 效果:可檢測到敵人埋設的裝備(如C4,Claymore) Pro效果:可將敵人的固定自動機槍,固定對空導彈轉為已有。並可於敵人的補給箱上做陷阱 Tactical Mask 戰術面具 效果:不受毒氣彈影響 Pro效果:無震撼、閃光彈影響且使用上述武器波及敵人時會在地圖上顯示其位置
編輯本段4.發售時間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 Treyarch工作室開發發行商:Activision(美國動視) 發售時間:2010年11月9日上市 據了解本作有「僵屍模式」,並且PC版將會追加MOD支持。

❼ 網易我的世界手機版科學家最新版

網易我的手機手機版科學家用的是新版,其實啊,我覺得網易其實啊,每過一次的時間都會引領一個新的版本。

❽ 《我的世界》有哪些逆天的紅石科技

列舉如下:

1、Alpha21016計算機

Alpha21016計算機是我最早了解的紅石機械之一,由復旦大學本科生季文瀚花費一年心血搭建而成。

這台計算機採用了非主流的哈佛結構,而不是更為常見的馮.諾依曼結構,邏輯門達5萬~10萬門。它可以運行實現基本的加、減、乘、除(作為一台計算機如果這都不行就過分了)以及各種函數、矩陣運算。

2、ilmango挖掘機

ilmango作為紅石伺服器Scicraft中的神級玩家之一(注意,是其中之一,因為Scicraft伺服器中還有眾多紅石高玩), 經常會建造一些規模龐大的紅石工程。於是,這款區塊挖掘機應運而生了。

這台大傢伙雖然叫「挖掘機」,但工作原理與世吞沒什麼兩樣,都是TNT在前炸方塊,飛,行器組在後除水,來回往復,挖出一個深抵基岩層的巨大空間。

3、ilmango採石機

對礦石日益加大的需求量催生出了這台採石/采礦機。雖然只有1.14版本TNT爆炸才會100%掉落物品,但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手動滑稽)。紅石科學家發現:當方塊處於被活塞推動的狀態下,被TNT炸毀也會100%掉落成物品。於是,在這種理論基礎上,ilmaigo研製出了這台採石機。

4、ilmango豬人經驗/金農場

產量:117000經驗/ 155金塊/h。

附魔武器、工具需要大量經驗值,金錠可以製成挖掘效率超過鑽石制的工具(挖掘石頭,金鎬用1.5s,鑽石鎬用2s,就是金制工具太不耐用),金粒可以合成金蘋果、金胡蘿卜。如果有這些需求,何不建造一座刷豬人場?

ilmaigo的豬人場並沒有採用目前主流的設計,而是集中處理,簡化刷怪平台,使其堆疊並環繞陷阱,既節省了材料,又可以增加效率。

5、Xcom6000矢量珍珠炮

隨著minecraft工業文明的發展,人們開始在地圖上的各個點建造大型工業設施,為了滿足日益飽合的交通系統,人們越來越需要一種可以進行遠程傳送的紅石機械。科學家們最初的答案是:使用單向珍珠炮躍遷。這種技術雖然成熟,但遠遠滿足不了需求。於是,Xcom6000研製出了這台矢量珍珠炮。

6、RNG控制技術

要說逆天,還是這傢伙最逆天。紅石科學家們對minecraft世界運行基本規律的了解使這台機器得以問世,賦予了玩家們干涉世界底層運行的能力。它如同一個低配版的命令方塊,可以控制世界隨機數,如刷怪、生成鐵傀儡等隨機事件。

❾ 請問我的世界2b2t伺服器什麼版本才能玩

1.12.2,要正版。建議如果要玩裝個科學家,最好是未來科技,付費,沒錢的裝WWE。記住要裝加速器,我用雷神。排隊要排半天,這個伺服器想進去都難,進去了還容易被刷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