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個路由器的路由表通常包含什麼
路由表中不可能包含完整路徑,路徑是動態變化的,只需要知道下一個路由器的ip就可以了。
路由表中表項內容一般包括:
1、destination:目的地址,用來標識IP包的目的地址或者目的網路。
2、mask:網路掩碼,與目的地址一起標識目的主機或者路由器所在的網段的地址。
(1)路由表中存儲本地網路和什麼信息擴展閱讀:
路由表的分類
1、靜態路由表
由管理員在路由器中手動配置的固定路由,路由明確地指定了包到達目的地必須經過的路徑。靜態路由用於網路規模不大、拓撲結構相對固定的網路。它允許對路由的行為進行精確的控制,減少了網路流量。
2、動態路由表
動態路由協議自動建立路由表,當你去掉一條連線時,它會自動去掉其路由。路由器的每一個介面對應不同網路,而一條連接兩個路由器連線的兩個端點IP應該屬於同一網路。 網路拓撲變化,協議自動調整,對網路擴容性好。
㈡ 路由器中路由表中存儲了什麼對應關系
首先說說路由:路由器根據網路層的地址和路由器內部維護的路由表決定下一跳地址,分組到達路由時,更改鏈路層MAC幀的報頭繼續轉發。
路由轉發過程:先確定最短路徑,然後再通過所選路徑上的網路傳輸數據。
一個分組到達路由器之後,先於本地路由表中的對應的子網掩碼做按位與運算,然後再在本地的路由表中查詢,如果與本地IP相同,則已經到達目的端,由當前路由解析數據;如果計算出不是本地IP地址,則此IP為下一跳的路由IP,繼續進行路由轉發;若在當前路由器中查詢不到下一跳地址,即轉向默認的下一跳IP。轉發分組不可能在一個路由停下,這樣會給當前路由的性能造成負擔,且每個轉發分組的IP數據包的報頭中都有一個8位的生存時間TTL,這個生存時間並不是以時間單位計數,而是計算當前已經轉發過的路由次數,在源端,設置好最大轉發次數值,即生存時間,每經過一個路由,數值減一,直到最終路由器檢查到生存時間為0。則丟棄該分組。
所以路由信息最終要存儲在用於路由器的主機或者專業路由器上,存放這些信息的地方稱為路由表。其中包含三元素:目標地址-掩碼-下一跳。
㈢ 如何看懂路由表
第一條 預設路由:意思就是說,當一個數據包的目的網段不在你的路由記錄中,那麼,你的路由器該把那個數據包發送到哪裡!預設路由的網關是由你的連接上的default gateway決定的 該路由記錄的意思是:當我接收到一個數據包的目的網段不在我的路由記錄中,我會將該數據包通過192.168.123.88這個介面發送到192.168.123.254這個地址,這個地址是下一個路由器的一個介面,這樣這個數據包就可以交付給下一個路由器處理,與我無關。該路由記錄的線路質量 1
第二條 預設路由:該路由記錄的意思是:當我接收到一個數據包的目的網段不在我的路由記錄中,我會將該數據包通過192.168.123.68這個介面發送到192.168.123.254這個地址,這個地址是下一個路由器的一個介面,這樣這個數據包就可以交付給下一個路由器處理,與我無關。該路由記錄的線路質量 1
第三條 本地環路:127.0.0.0這個網段內所有地址都指向自己機器,如果收到這樣一個數據,應該發向哪裡 該路由記錄的線路質量 1
第四條 直聯網段的路由記錄:當路由器收到發往直聯網段的數據包時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路由記錄的interface和gateway是同一個。 當我接收到一個數據包的目的網段是192.168.123.0時,我會將該數據包通過192.168.123.68這個介面直接發送出去,因為這個埠直接連接著192.168.123.0這個網段,該路由記錄的線路質量 1
第五條 直聯網段的路由記錄 當我接收到一個數據包的目的網段是192.168.123.0時,我會將該數據包通過192.168.123.88這個介面直接發送出去,因為這個埠直接連接著192.168.123.0這個網段,該路由記錄的線路質量 1
第六條 本地主機路由:當路由器收到發送給自己的數據包時將如何處理 當我接收到一個數據包的目的網段是192.168.123.68時,我會將該數據包收下,因為這個數據包時發送給我自己的,該路由記錄的線路質量 1
第七條 本地主機路由:當路由器收到發送給自己的數據包時將如何處理 當我接收到一個數據包的目的網段是192.168.123.88時,我會將該數據包收下,因為這個數據包時發送給我自己的,該路由記錄的線路質量 1
第八條 本地廣播路由:當路由器收到發送給直聯網段的本地廣播時如何處理
㈣ 路由表中包含什麼信息
在計算機網路中,路由表(routing table)或稱路由擇域信息庫(RIB, Routing Information Base),是一個存儲在路由器或者聯網計算機中的電子表格(文件)或類資料庫。
路由表存儲著指向特定網路地址的路徑(在有些情況下,還記錄有路徑的路由度量值)。路由表中含有網路周邊的拓撲信息。路由表建立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實現路由協議和靜態路由選擇。
(4)路由表中存儲本地網路和什麼信息擴展閱讀:
路由選擇表所含項目:
1、目的地址
路由器可以到達的網路地址。路由器可能會有多條路徑到達相同的地址/或是到達相同主網IP地址下的且等長或變長的子網。
2、指向目的地的指針
就是將告訴路由器把數據包從哪個埠轉發出去。(可以是路由器直接連接的網路或下一台路由器)也叫「下一跳」。指針不是指向路由器的直連目的網路就是直連網路內的另一個路由器地址。更接近目標網路的下一跳的路由器叫做下一跳(next hop)路由器。
㈤ 路由表中存放著什麼內容
路由表中存放著路由條目,路由表是在路由器中維護的路由條目的集合,路由器根據路由表做路徑選擇。
路由表中的路由條目有到達直連網段的和非直連網段的兩類。到達直連網段的路由條目是路由器自已發現的;到達非直連網段的路由條目有的是管理員手工添加的,有的是動態路由協議自動發現的。
路由表裡存放的是到達目標網路的最佳路徑,而不是到達目標網路的所有路徑。
從源主機到目標主機有多條路徑,在這些路徑中總有一條路徑是最好(最快)的。因此,為了盡可能地提高網路訪問速度,就需要一種方法來判斷出從源主機到目標主機經過的最佳路徑是哪條,從而進行數據轉發,這種找最佳路徑的技術,就叫路由技術。比如RIP協議、OSPF協議,就是具體的路由技術。
(5)路由表中存儲本地網路和什麼信息擴展閱讀
跨越從源主機到目標主機的一個互聯網路來轉發數據包的過程,稱為路由。路由器根據路由表選擇到達目標網路的最佳路徑的過程,稱為路由選擇。
靜態路由是由管理員在路由器中手動配置的固定路由,即,手工指定的到達某一網路的路徑。
配置靜態路由時,必須要指明:
1、要到達的目標網路地址。
2、到達目標網路必經的本路由器的出口的介面名稱,或者是,到達目標網路必經的與本路由器出口直連的對端路由器的入口的IP地址。
㈥ Windows中的路由表究竟有什麼用
每一個Windows系統中都具有IP路由表,它存儲了本地計算機可以到達的網路目的地址范圍和如何到達的路由信息。路由表是TCP/IP通信的基礎,本地計算機上的任何TCP/IP通信都受到路由表的控制。
理解路由表
你可以運行 route print 或 netstat -r 顯示本地計算機上的路由表,如下圖所示: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route print
===========================================================================
Interface List
0x1 ........................... MS TCP Loopback interface
0x10003 ...00 50 8d 4f 5f c5 ...... Realtek RTL8139/810x Family Fast Ethernet NIC
===========================================================================
===========================================================================
Active Routes:
Network Destination
Netmask
Gateway
Interface
Metric
1
0.0.0.0
0.0.0.0
192.168.1.1
192.168.1.6
30
2
127.0.0.0
255.0.0.0
127.0.0.1
127.0.0.1
1
3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1.6
192.168.1.6
30
4
192.168.1.240
255.255.255.240
192.168.1.8
192.168.1.6
20
5
192.168.1.240
255.255.255.240
192.168.1.7
192.168.1.6
15
6
192.168.1.6
255.255.255.255
127.0.0.1
127.0.0.1
30
7
192.168.1.255
255.255.255.255
192.168.1.6
192.168.1.6
30
8
224.0.0.0
240.0.0.0
192.168.1.6
192.168.1.6
30
9
255.255.255.255
255.255.255.255
192.168.1.6
192.168.1.6
1
Default Gateway: 192.168.1.1
===========================================================================
Persistent Routes:
None
路由表中的每一個路由項具有五個屬性,在此我將它們分為四個部分:
1、網路地址(Network Destination)、網路掩碼(Netmask):網路地址和網路掩碼相與的結果用於定義本地計算機可以到達的網路目的地址范圍。通常情況下,網路目的地址范圍包含以下四種:
主機地址;某個特定主機的網路地址,網路掩碼為255.255.255.255,如上表中的6、7、9;
子網地址,某個特定子網的網路地址,如上表中的4、5;
網路地址;某個特定網路的網路地址,如上表中的2、3、8;
默認路由;所有未在路由表中指定的網路地址,如上表中的1,在後文將詳細描述;
在添加路由時,Windows要求輸入的網路地址和網路掩碼相與後的結果必須等於網路地址,否則路由添加會失敗。
2、網關(Gateway,又稱為下一跳伺服器):在發送IP數據包時,網關定義了針對特定的網路目的地址,數據包發送到的下一跳伺服器。如果是本地計算機直接連接到的網路,網關通常是本地計算機對應的網路介面,但是此時介面必須和網關一致;如果是遠程網路或默認路由,網關通常是本地計算機所連接到的網路上的某個伺服器或路由器。
3、介面(Interface):介面定義了針對特定的網路目的地址,本地計算機用於發送數據包的網路介面。網關必須位於和介面相同的子網(默認網關除外),否則造成在使用此路由項時需調用其他路由項,從而可能會導致路由死鎖。
4、躍點數(Metric):躍點數用於指出路由的成本,通常情況下代表到達目標地址所需要經過的躍點數量,一個躍點代表經過一個路由器。躍點數越低,代表路由成本越低;躍點數越高,代表路由成本越高。當具有多條到達相同目的網路的路由項時,TCP/IP會選擇具有更低躍點數的路由項。
路由確定過程
當TCP/IP需要向某個IP地址發起通信時,它會對路由表進行評估,以確定如何發送數據包。評估過程如下:
TCP/IP使用需要通信的目的IP地址和路由表中每一個路由項的網路掩碼進行相與計算,如果相與後的結果匹配對應路由項的網路地址,則記錄下此路由項;
當計算完路由表中所有的路由項後,TCP/IP選擇記錄下的路由項中的最長匹配路由(網路掩碼中具有最多「1」位的路由項)來和此目的IP地址進行通信。如果存在多個最長匹配路由,那麼選擇具有最低躍點數的路由項;如果存在多個具有最低躍點數的最長匹配路由,那麼:
如果是發送響應數據包,並且數據包的源IP地址是某個最長匹配路由的介面的IP地址,那麼選擇此最長匹配路由;
其他情況下均根據最長匹配路由所對應的網路介面在網路連接的高級設置中的綁定優先順序來決定。
網關和介面確定過程
在確定使用的路由項後,網關和介面通過以下方式確定:
如果路由項中的網關地址為空或者為本地計算機上的某個網路介面,那麼在發送數據包時:
通過路由項中對應的網路介面發送;
源IP地址為此網路介面的IP地址;
源MAC地址為此網路介面的MAC地址;
目的IP地址為接收此數據包的目的主機的IP地址;
目的MAC地址為接收此數據包的目的主機的MAC地址;
如果路由項中的網關地址並不屬於本地計算機上的任何網路介面,那麼在發送數據包時:
通過路由項中對應的網路介面發送;
源IP地址為路由項中對應網路介面的IP地址;
源MAC地址路由項中對應網路介面的MAC地址;
目的IP地址為接收此數據包的目的主機的IP地址;
目的MAC地址為網關的MAC地址;
在此我以上面的路由表為基礎,舉例進行說明:
和單播IP地址 192.168.1.8 的通信:在進行相與計算時,1、3 項匹配,但是3項為最長匹配路由,因此選擇3項。3項的網關地址為本地計算機的網路介面192.168.1.6,因此發送數據包時,目的IP地址為 192.168.1.8、目的MAC地址為192.168.1.8的MAC地址(通過ARP解析獲得)。
和單播IP地址 192.168.1.6 的通信:在進行相與計算時,1、3、6 項匹配,但是6項為最長匹配路由,因此選擇6項。6項的網關地址為本地環回地址127.0.0.1,因此直接將數據包發送至本地環回地址。
和單播IP地址 192.168.1.245 的通信:在進行相與計算時,1、3、4、5 項匹配,但是4、5項均為最長匹配路由,所以此時根據躍點數進行選擇,5 項具有更低的躍點數,因此選擇5項;在發送數據包時,目的IP地址為192.168.1.254、目的MAC地址為192.168.1.7的MAC地址(通過ARP解析獲得)。
和單播IP地址 10.1.1.1 的通信:在進行相與計算時,只有 1 項匹配;在發送數據包時,目的IP地址為10.1.1.1、目的MAC地址為192.168.1.1的MAC地址(通過ARP解析獲得)。
和子網廣播地址 192.168.1.255 的通信:在進行相與計算時,1、3、4、5、7 項匹配,但是7項為最長匹配路由,因此選擇7項。7項的網關地址為本地計算機的網路介面,因此在發送數據包時,目的IP地址為 192.168.1.255,目的MAC地址為乙太網廣播地址FF:FF:FF:FF:FF:FF。
默認路由與默認網關
由於在路由表中存儲針對每個主機或子網的路由項不可行,因此提出了默認路由的概念,默認路由中的網關稱為默認網關。默認路由的網路地址為0.0.0.0,網路掩碼為0.0.0.0,它匹配任何網路通信,因此當到達特定主機或特定子網的路由並未在路由表中指定時,均可以通過默認路由來進行轉發。如果沒有設置默認路由,那麼無法到達未在路由表中指定路由項的網路目的地址。
設置默認路由後,把數據包的路由責任移交到了路由器,優點是簡化了本地計算機上的路由表和配置,缺點則是計算機無法明確目的地址是否可達,從而可能發送針對不可到達地址的流量。雖然位於路由路徑上的路由器知道目的地址不可達時會使用ICMP目的地址不可達信息來通知原始發送主機,但是這個過程中,已經佔用了額外的網路流量。
在Windows系統中,創建默認路由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實現:
在網路介面的TCP/IP選項中設置默認網關,從而創建默認路由;
使用 route add 命令添加網路地址為0.0.0.0、網路掩碼為0.0.0.0的默認路由;
推薦大家總是使用前一種方式。
本文來自CSDN博客,轉載請標明出處:http://blog.csdn.net/ast_224/archive/2008/11/28/3404208.aspx
㈦ 路由表中的記錄是指定到網路的,還是指定到目的主機的
您好,路由表中主要有網路地址、網路掩碼、網關(下一跳地址)、介面和躍點數這幾個欄位組成。
比如:
所以,網路地址欄位表示的是:目的網路或本地網路;下一跳地址欄位表示的是:送往目的網路的數據包,應交給哪個中繼者負責剩下的傳送工作。
不知道您是否能理解?
㈧ 路由表中包含的6項內容分別是哪些內容
目的網路號;掩碼;出介面;下一跳地址;度量值;管理距離。
路由表存儲著指向特定網路地址的路徑(在有些情況下,還記錄有路徑的路由度量值)。路由表中含有網路周邊的拓撲信息。路由表建立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實現路由協議和靜態路由選擇。
FIB表中每條轉發項都指明分組到某個網段或者某個主機應該通過路由器的那個物理介面發送,然後就可以到達該路徑的下一個路由器,或者不再經過別的路由器而傳送到直接相連的網路中的目的主機。
(8)路由表中存儲本地網路和什麼信息擴展閱讀:
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表中包含的信息決定了數據轉發的策略。路由表就像我們平時使用的地圖一樣,標識著各種路線,路由表中保存著子網的標志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下一個路由器的名字等內容。
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統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統動態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動調整,也可以由主機控制。
㈨ 路由表中一般包括哪些信息
路由表中表項內容一般包括:
1、destination:目的地址,用來標識IP包的目的地址或者目的網路。
2、mask:網路掩碼,與目的地址一起標識目的主機或者路由器所在的網段的地址。
3、pre:標識路由加入IP路由表的優先順序。可能到達一個目的地有多條路由,但是優先順序的存在讓他們先選擇優先順序高的路由進行利用。
4、nexthop:下一跳IP地址,說明IP包所經過的下一個路由器。
5、interface:輸出介面,說明IP包將從該路由器哪個介面轉發。
6、cost:路由開銷,當到達一個目的地的多個路由優先順序相同時,路由開銷最小的將成為最優路由。
(9)路由表中存儲本地網路和什麼信息擴展閱讀:
路由表的分類
1、靜態路由表
由管理員在路由器中手動配置的固定路由,路由明確地指定了包到達目的地必須經過的路徑。靜態路由用於網路規模不大、拓撲結構相對固定的網路。它允許對路由的行為進行精確的控制,減少了網路流量。
2、動態路由表
動態路由協議自動建立路由表,當你去掉一條連線時,它會自動去掉其路由。路由器的每一個介面對應不同網路,而一條連接兩個路由器連線的兩個端點IP應該屬於同一網路。 網路拓撲變化,協議自動調整,對網路擴容性好。
㈩ ip路由表中各項內容
路由表中表項內容一般包括:
destination:目的地址,用來標識IP包的目的地址或者目的網路。mask:網路掩碼,與目的地址一起標識目的主機或者路由器所在的網段的地址。pre:標識路由加入IP路由表的優先順序。可能到達一個目的地有多條路由,但是優先順序的存在讓他們先選擇優先順序高的路由進行利用。
nexthop:下一跳IP地址,說明IP包所經過的下一個路由器。interface:輸出介面,說明IP包將從該路由器哪個介面轉發。cost:路由開銷,當到達一個目的地的多個路由優先順序相同時,路由開銷最小的將成為最優路由。
(10)路由表中存儲本地網路和什麼信息擴展閱讀: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
路由器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包尋找一條最佳的傳輸路徑,並將該數據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由此可見,選擇最佳路徑的策略即路由演算法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由表;
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表中包含的信息決定了數據轉發的策略。打個比方,路由表就像我們平時使用的地圖一樣,標識著各種路線,路由表中保存著子網的標志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下一個路由器的名字等內容。
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統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統動態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動調整,也可以由主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