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對計算機存儲體系的認識
1)內存儲器與外存儲器(或主存儲器與輔助存儲器):2)CPU——Cache 存儲層次:由於主存儲器的讀寫速度低於CPU的速度,而CPU每執行一條指令都要訪問內存儲器,所以CPU總是處於等待狀態,嚴重降低了系統的效率。引入Cache後,在Cache內保存著主存儲器內容的部分副本,CPU在讀寫數據時首先訪問Cache。由於Cache的速度與CPU相同,因此CPU就能在零等待狀態下迅速地完成數據的讀寫。 3)、Cache——內存儲器存儲層次:當Cache中不含有CPU所需的數據時,CPU才去訪問內存儲器。此時用一個存儲器讀取周期的時間從內存中讀出這個數據後送到CPU,並且,把含有這個數據的整個數據塊從內存送到Cache中。 4)、內存儲器——外存儲器存儲層次:當一個程序需要執行時,計算機必須將其程序通過一定的調度演算法從外存調入內存。Cache- >內存儲器- >外存儲器:其容量越來越大,但讀寫速度越來越低。
B. 雲存儲是什麼意思是把文件存儲在網路里嗎通俗點,謝謝
雲存儲的含義是指保存數據到由第三方維護的存儲系統,即遠程資料庫,而不是存儲信息到計算機的硬碟驅動器或其他本地存儲設備。
雲存儲已經超過傳統的數據存儲等。例如,如果把數據存儲在雲存儲的的系統中,您就可以在任何位置通過Internet訪問數據。不需要隨身攜帶一個物理存儲設備,或使用同一台計算機上保存和檢索您的信息,有了合適的存儲系統,您甚至可以讓其他人來訪問數據,將其變成一個合租的項目。
相對傳統存儲而言,雲端存儲改變了數據垂直存儲在某一台物理設備的存放模式,在存儲容量上從單設備PB級橫向擴展至數十、數百PB,由於雲存儲系統中的各節點能夠並行提供讀寫訪問服務,系統整體性能隨著業務節點的增加而獲得同步提升。
同時,通過冗餘編碼技術、遠程復制技術,進一步為系統提供節點級甚至數據中心級的故障保護能力。容量和性能的按需擴展、極高的系統可用性,是雲存儲系統最核心的技術特徵。
C. 計算機的存儲系統一般是指
計算機的存儲系統一般是指內存和外存。
D. 計算機三級存儲體系是什麼
計算機的存儲體系中,「三級存儲」指的是:高速緩沖存儲器、主存儲器、輔助存儲器。
三級存儲的用途:高速緩沖存儲器用來改善主存儲器與中央處理器的速度匹配問題;輔助存儲器用於擴大存儲空間。
計算機存儲器包括主存(main memory),輔存(mass storage)和寄存器(register)。主存就是平時所說的內存,計算機運行時操作系統和其它進程的代碼存儲在其中。輔存主要指硬碟,也包括其它輔助存儲設備,如軟盤,U盤,光碟等,可以存放大量數據。寄存器位於CPU內,在指令執行時起臨時存放作用。
寄存器和主存、主存和輔存之間存在不停的數據傳輸和交流,其速度和容量就影響了計算機的性能。如果寄存器和主存之間每條指令和每個數據都進行一次傳輸,那麼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就受到限制。因此出現了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 memory),用於成批處理寄存器內的數據,以同主存進行交流。
而且頻繁使用的數據,CPU可以直接從高速緩存中讀取,減少CPU的等待時間,提高系統效率。內存的容量有限,有時不能一次載入硬碟中所需的數據,這里會出現虛擬存儲(virtual memory)的概念。
虛擬存儲是指當要接收的數據超過內存容量時,系統會在硬碟內分配足夠的空間存儲這些數據,再把這些數據分成很多頁(page),再根據需要實時地把一定的頁載入內存,這樣用戶感覺內存的容量就比真實的容量偏大。
另外,緩沖區(buffer)是用於存儲速度不同步的設備或優先順序不同的設備之間傳輸數據的區域,使進程之間的相互等待變少,從而使從速度慢的設備讀入數據時,速度快的設備的操作進程不發生間斷。
這里再順便說下離線(spooling)的概念。離線是指當多個進程要求同時使用非共享資源如列印機時,系統會根據需求把所有的數據同時讀取到硬碟,再在列印機上逐個列印,這樣給用戶的感覺就是一台列印機同時列印多個進程包含的文件。
E. 什麼是分級的存儲體系結構它主要解決了什麼問題
分級存儲是將數據採取不同的存儲方式分別存儲在不同性能的存儲設備上,減少非重要性數據在一級本地磁碟所佔用的空間,還可加快整個系統的存儲性能。分級存儲是根據數據的重要性、訪問頻率、保留時間、容量、性能等指標,將數據採取不同的存儲方式分別存儲在不同性能的存儲設備上,通過分級存儲管理實現數據客體在存儲設備之間的自動遷移。
數據分級存儲的工作原理是基於數據訪問的局部性。通過將不經常訪問的數據自動移到存儲層次中較低的層次,釋放出較高成本的存儲空間給更頻繁訪問的數據,可以獲得更好的性價比。這樣,一方面可大大減少非重要性數據在一級本地磁碟所佔用的空間,還可加快整個系統的存儲性能。
(5)存儲體系的含義擴展閱讀
在分級數據存儲結構中,存儲設備一般有磁帶庫、磁碟或磁碟陣列等,而磁碟又可以根據其性能分為FC磁碟、SCSI磁碟、SATA磁碟等多種,而快閃記憶體存儲介質(非易失隨機訪問存儲器(NVRAM))也因為較高的性能可以作為分級數據存儲結構中較高的一級。一般,磁碟或磁碟陣列等成本高、速度快的設備,用來存儲經常訪問的重要信息,而磁帶庫等成本較低的存儲資源用來存放訪問頻率較低的信息。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nform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ILM)是StorageTek公司針對不斷變化的存儲環境推出的先進存儲管理理念,ILM試圖實現根據數據在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不斷變化的數據訪問需求而進行數據的動態分布。
分級存儲和ILM在存儲體系結構上基本相同,目標也都是使不同級別的數據在給定時間和不同級別的存儲資源能夠更好的匹配。二者本質差別是數據分級的標准不同:前者標准為數據近期被訪問的概率;後者標准為數據近期對企業的價值。
F. 什麼是存儲系統
存儲系統是指計算機中由存放程序和數據的各種存儲設備、控制部件及管理信息調度的設備(硬體)和演算法(軟體)所組成的系統。計算機的主存儲器不能同時滿足存取速度快、存儲容量大和成本低的要求,在計算機中必須有速度由慢到快、容量由大到小的多級層次存儲器,以最優的控制調度演算法和合理的成本,構成具有性能可接受的存儲系統。
G. 簡述計算機層次存儲體系
高速緩沖存儲器用來改善主存儲器與中央處理器的速度匹配問題
輔助存儲器用於擴大存儲空,即硬碟,光碟等,容量大,但存取數據慢,計算機都是先把輔存中要讀的東西放到主存後處理,然後在依據情況是否寫回。
主存即為內存,斷電信息丟失,但存取數據塊,他的容量大小直接影響計算機運行速度。
H. 什麼是存儲體系存儲體系體現了一種什麼思維
是的,翻譯正確 ======================= 數據元素排列的一種架構方式。
I. 敘述微型計算機中的多級存儲體系以及工作原理
在一個計算機系統中,對存儲器的容量、速度和價格這三個基本性能指標都有一定的要求。存儲容量應確保各種應用的需要;存儲器速度應盡量與CPU的速度相匹配並支持I/O操作;存儲器的價格應比較合理。然而,這三者經常是互相矛盾的。例如存儲器的速度越快,則每位的價格就越高;存儲器的容量越大,則存儲器的速度就越慢。按照目前的技術水平,僅僅採用一種技術組成單一的存儲器是不可能同時滿足這些要求的。只有採用由多級存儲器組成的存儲體系,把幾種存儲技術結合起來,才能較好地解決存儲器大容量、高速度和低成本這三者之間的矛盾。
存儲器的多級結構如圖1所示。
圖中最內層是CPU中的通用寄存器,很多運算可直接在CPU的通用寄存器中進行,減少了CPU與主存的數據交換,很好地解決了速度匹配的問題,但通用寄存器的數量是有限的一般在幾個到幾百個之間,如Pentium
CPU中有8個32位的通用寄存器。
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設置在CPU和主存之間,可以放在CPU
內部或外部。其作用也是解決主存與CPU的速度匹配問題。Cache一般是由高速SRAM組成,其速度要比主存高1到2個數量級。由主存與Cache構成的「主存-Cache存儲層次,從CPU來看,有接近於Cache的速度與主存的容量,並有接近於主存的每位價格。通常,Cache還分為一級Cache和二級Cache。
但是,以上兩層僅解決了速度匹配問題,存儲器的容量仍受到內存容量的制約。因此,在多級存在儲結構中又增設了輔助存儲器(由磁碟構成)和大容量(又稱海量)存儲器(由磁帶構成)。隨著操作系統和硬體技術的完善,主存之間的信息傳送均可由操作系統中的存儲管理部件和相應的硬體自動完成,從而構成了主存一輔存的價格,從而彌補了主存容量不足的問題。
多級存儲結構構成的存儲體系是一個整體。從CPU看來,這個整體的速度接近於Cache和寄存器的操作速度、容量是輔存(或海量存儲器)的容量,每位價格接近於輔存的位價格。從而較好地解決了存儲器中速度、容量、價格三者之間的矛盾,滿足了計算機系統的應用需要。
隨著半導體工藝水平的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存儲器多級結構的構成可能會有所調整,但由多級半導體存儲器晶元集成度的提高,主存容量可能會達到幾百兆位元組或更高,但由於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的發展,主存的容量總是滿足不了應用的需求,只要這一現狀仍然存在,由主存――輔存為主體的多級存儲體系也就會長期存在下去。
J. 簡要說明計算機「存儲體系「的概念
計算機的存儲系統
一、存儲器:是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可分為:
計算機內部的存儲器(簡稱內存)
計算機外部的存儲器(簡稱外存)
內存儲器從功能上可以分為:讀寫存儲器 RAM、只讀存儲器ROM兩大類
計算機存儲容量以位元組為單位,它們是:位元組B( 1Byte=8bit)、千位元組(1KB=1024B)、兆位元組(1MB=1024KB)、千兆位元組(1GB=1024MB)、1TB=1024GB
二、計算機的外存儲器一般有:軟盤和軟碟機、硬碟、CD-ROM、可擦寫光碟機即CD-RW光碟機還有USB介面的移動硬碟、光碟機、或可擦寫電子硬碟(優盤)等。
三、存儲器的容量的基本單位是位元組(Byte),並有下列的運算換算關系:
1KB=1024Bytes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1個漢字在計算機內需要2個位元組來存儲;
1個英文字元(即ASCII碼)在計算機中需要1個位元組來存儲;
1個位元組相當於8個二進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