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計算機存儲系統有哪些部分組成,各自特點
計算機的存儲系統
一、存儲器:是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可分為:
計算機內部的存儲器(簡稱內存)
計算機外部的存儲器(簡稱外存)
內存儲器從功能上可以分為:讀寫存儲器
RAM、只讀存儲器ROM兩大類
計算機存儲容量以位元組為單位,它們是:位元組B(
1Byte=8bit)、千位元組(1KB=1024B)、兆位元組(1MB=1024KB)、千兆位元組(1GB=1024MB)、1TB=1024GB
二、計算機的外存儲器一般有:軟盤和軟碟機、硬碟、CD-ROM、可擦寫光碟機即CD-RW光碟機還有USB介面的移動硬碟、光碟機、或可擦寫電子硬碟(優盤)等。
三、存儲器的容量的基本單位是位元組(Byte),並有下列的運算換算關系:
1KB=1024Bytes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1個漢字在計算機內需要2個位元組來存儲;
1個英文字元(即ASCII碼)在計算機中需要1個位元組來存儲;
1個位元組相當於8個二進制位。
B. 簡述計算機系統的組成部分及其作用
①中央處理器
主要功能是根據存儲器內的程序,中央處理器逐條地執行程序所指定的操作。中央處理器的主要組成部分 是:數據寄存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解碼器、算術邏輯部件、操作控制器、程序計數器(指令地址計數器)、地址寄存器等。
②存儲器
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數據,程序是計算機操作的依據,數據是計算機操作的對象。存儲器是由存儲體、地址解碼器 、讀寫控制電路、地址匯流排和數據匯流排組成。能由中央處理器直接隨機存取指令和數據的存儲設備稱為主存儲器。內存儲器,磁碟、磁帶、光碟等不能直接被中央處理器讀的存儲設備取稱為外存儲器(或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外部存儲器和相應的軟體,組成計算機的存儲系統。
③外部設備
主要功能是用戶與機器之間的橋梁。輸入設備的任務是把用戶要求計算機處理的數據、字元、文字、圖形和程序等各種形式的信息轉換為計算機所能接受的編碼形式存入到計算機內。輸出設備的任務是把計算機的處理結果以用戶需要的形式(如屏幕顯示、文字列印、圖形圖表、語言音響等)輸出。輸入輸出介面是外部設備與中央處理器之間的緩沖裝置,負責電氣性能的匹配和信息格式的轉換。
C. 計算機的存儲系統包括哪些部分,及其主要的功能
計算機的存儲系統
一、存儲器:是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可分為:
計算機內部的存儲器(簡稱內存)
計算機外部的存儲器(簡稱外存)
內存儲器從功能上可以分為:讀寫存儲器 RAM、只讀存儲器ROM兩大類
計算機存儲容量以位元組為單位,它們是:位元組B( 1Byte=8bit)、千位元組(1KB=1024B)、兆位元組(1MB=1024KB)、千兆位元組(1GB=1024MB)、1TB=1024GB
二、計算機的外存儲器一般有:軟盤和軟碟機、硬碟、CD-ROM、可擦寫光碟機即CD-RW光碟機還有USB介面的移動硬碟、光碟機、或可擦寫電子硬碟(優盤)等。
三、存儲器的容量的基本單位是位元組(Byte),並有下列的運算換算關系:
1KB=1024Bytes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1個漢字在計算機內需要2個位元組來存儲;
1個英文字元(即ASCII碼)在計算機中需要1個位元組來存儲;
1個位元組相當於8個二進制位。
D. 簡述計算機的存儲系統
計算機的存儲系統
一、存儲器:是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可分為:
計算機內部的存儲器(簡稱內存)
計算機外部的存儲器(簡稱外存)
內存儲器從功能上可以分為:讀寫存儲器
RAM、只讀存儲器ROM兩大類
計算機存儲容量以位元組為單位,它們是:位元組B(
1Byte=8bit)、千位元組(1KB=1024B)、兆位元組(1MB=1024KB)、千兆位元組(1GB=1024MB)、1TB=1024GB
二、計算機的外存儲器一般有:軟盤和軟碟機、硬碟、CD-ROM、可擦寫光碟機即CD-RW光碟機還有USB介面的移動硬碟、光碟機、或可擦寫電子硬碟(優盤)等。
三、存儲器的容量的基本單位是位元組(Byte),並有下列的運算換算關系:
1KB=1024Bytes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1個漢字在計算機內需要2個位元組來存儲;
1個英文字元(即ASCII碼)在計算機中需要1個位元組來存儲;
1個位元組相當於8個二進制位。
E. 簡述以存儲器為中心的計算機組成特點及各功能部件功能
以存儲器為中心的計算機系統特點是數據的大集中,與主機系統的無關性,可被大量主機設備共用,提供比主機設備本地磁碟更快的IO性能。這種以存儲為中心的計算機系統主要組成部分是磁碟陣列設備、FCIP等主機網路、主機設備。
存儲器結構在MCS - 51系列單片機中,程序存儲器和數據存儲器互相獨立,物理結構也不相同。程序存儲器為只讀存儲器,數據存儲器為隨機存取存儲器。
從物理地址空間看,共有4個存儲地址空間,即片內程序存儲器、片外程序存儲器、片內數據存儲器和片外數據存儲器,I/O介面與外部數據存儲器統一編址。
(5)計算機與組成部分存儲系統筆記擴展閱讀:
外存儲器用來儲存不是實時成像任務中獲取的圖像,其與計算機有不同的分離層面。已經作出診斷的圖像通常因為法律目的而存儲多年。這些圖像被稱為「歸檔」(如磁帶),它們必須在計算機上重新安裝才能取回信息。
硬碟驅動器中的圖像被物理地安裝在計算機上,且能在幾毫秒內被訪問。磁存儲器中單個位被記錄為磁疇,「北極向上」可能意味著1,「北極向下」可能意味著0。
F. 計算機的存儲系統是什麼
計算機的存儲系統
一、存儲器:是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可分為:
計算機內部的存儲器(簡稱內存)
計算機外部的存儲器(簡稱外存)
內存儲器從功能上可以分為:讀寫存儲器 RAM、只讀存儲器ROM兩大類
計算機存儲容量以位元組為單位,它們是:位元組B( 1Byte=8bit)、千位元組(1KB=1024B)、兆位元組(1MB=1024KB)、千兆位元組(1GB=1024MB)、1TB=1024GB
二、計算機的外存儲器一般有:軟盤和軟碟機、硬碟、CD-ROM、可擦寫光碟機即CD-RW光碟機還有USB介面的移動硬碟、光碟機、或可擦寫電子硬碟(優盤)等。
三、存儲器的容量的基本單位是位元組(Byte),並有下列的運算換算關系:
1KB=1024Bytes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1個漢字在計算機內需要2個位元組來存儲;
1個英文字元(即ASCII碼)在計算機中需要1個位元組來存儲;
1個位元組相當於8個二進制位。
G. 簡述計算機硬體系統的組成及其各個組成部分的作用
構成計算機的硬體系統通常有「五大件」組成: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存儲器、運算器和控制器。
1、輸入設備:將數據、程序、文字元號、圖象、聲音等信息輸送到計算機中。常用的輸入設備有鍵盤、滑鼠、觸摸屏、數字轉換器等。
2、輸出設備:將計算機的運算結果或者中間結果列印或顯示出來。常用的輸出設備有:顯示器、列印機、繪圖儀和傳真機等。
3、存儲器:存儲器將輸入設備接收到的信息以二進制的數據形式存到存計算機硬體系統儲器中。存儲器有兩種,分別叫做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
4、運算器:運算器又稱算術邏輯單元。它是完成計算機對各種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的裝置,能進行加、減、乘、除等數學運算,也能作比較、判斷、查找、邏輯運算等。
5、控制器:控制器是計算機指揮和控制其它各部分工作的中心,其工作過程和人的大腦指揮和控制人的各器官一樣。
計算機的硬體是指組成計算機的各種物理設備,也就是我們所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物理設備。它包括計算機的主機和所有外部設備。
將數據、程序、文字元號、圖象、聲音等信息輸送到計算機中。常用的輸入設備有鍵盤、滑鼠、觸摸屏、數字轉換器等。
(7)計算機與組成部分存儲系統筆記擴展閱讀: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
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利用計算機實時採集數據、分析數據,按最優值迅速地對控制對象進行自動調節或自動控制。採用計算機進行過程式控制制,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控制的自動化水平,而且可以提高控制的時效性和准確性,從而改善勞動條件、提高產量及合格率。
因此,計算機過程式控制制已在機械、冶金、石油、化工、電力等部門得到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