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ip路由表中各項內容
路由表中表項內容一般包括:
destination:目的地址,用來標識IP包的目的地址或者目的網路。mask:網路掩碼,與目的地址一起標識目的主機或者路由器所在的網段的地址。pre:標識路由加入IP路由表的優先順序。可能到達一個目的地有多條路由,但是優先順序的存在讓他們先選擇優先順序高的路由進行利用。
nexthop:下一跳IP地址,說明IP包所經過的下一個路由器。interface:輸出介面,說明IP包將從該路由器哪個介面轉發。cost:路由開銷,當到達一個目的地的多個路由優先順序相同時,路由開銷最小的將成為最優路由。
(1)路由表中無需存儲的信息擴展閱讀: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
路由器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包尋找一條最佳的傳輸路徑,並將該數據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由此可見,選擇最佳路徑的策略即路由演算法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由表;
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表中包含的信息決定了數據轉發的策略。打個比方,路由表就像我們平時使用的地圖一樣,標識著各種路線,路由表中保存著子網的標志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下一個路由器的名字等內容。
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統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統動態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動調整,也可以由主機控制。
B. 什麼是路由表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為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幀尋找一條最佳傳輸路徑,並將該數據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由此可見,選擇最佳路徑的策略即路由演算法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由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打個比方,路由表就像我們平時使用的地圖一樣,標識著各種路線,路由表中保存著子網的標志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下一個路由器的名字等內容。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統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統動態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動調整,也可以由主機控制。
1.靜態路由表
由系統管理員事先設置好固定的路由表稱之為靜態(static)路由表,一般是在系統安裝時就根據網路的配置情況預先設定的,它不會隨未來網路結構的改變而改變。
2.動態路由表
動態(Dynamic)路由表是路由器根據網路系統的運行情況而自動調整的路由表。路由器根據路由選擇協議(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動學習和記憶網路運行情況,在需要時自動計算數據傳輸的最佳路徑。
路由器通常依靠所建立及維護的路由表來決定如何轉發。路由表能力是指路由表內所容納路由表項數量的極限。由於Internet上執行BGP協議的路由器通常擁有數十萬條路由表項,所以該項目也是路由器能力的重要體現。
C. 路由器中路由表中存儲了什麼對應關系
首先說說路由:路由器根據網路層的地址和路由器內部維護的路由表決定下一跳地址,分組到達路由時,更改鏈路層MAC幀的報頭繼續轉發。
路由轉發過程:先確定最短路徑,然後再通過所選路徑上的網路傳輸數據。
一個分組到達路由器之後,先於本地路由表中的對應的子網掩碼做按位與運算,然後再在本地的路由表中查詢,如果與本地IP相同,則已經到達目的端,由當前路由解析數據;如果計算出不是本地IP地址,則此IP為下一跳的路由IP,繼續進行路由轉發;若在當前路由器中查詢不到下一跳地址,即轉向默認的下一跳IP。轉發分組不可能在一個路由停下,這樣會給當前路由的性能造成負擔,且每個轉發分組的IP數據包的報頭中都有一個8位的生存時間TTL,這個生存時間並不是以時間單位計數,而是計算當前已經轉發過的路由次數,在源端,設置好最大轉發次數值,即生存時間,每經過一個路由,數值減一,直到最終路由器檢查到生存時間為0。則丟棄該分組。
所以路由信息最終要存儲在用於路由器的主機或者專業路由器上,存放這些信息的地方稱為路由表。其中包含三元素:目標地址-掩碼-下一跳。
D. 路由表中一般包括哪些信息
路由表中表項內容一般包括:
1、destination:目的地址,用來標識IP包的目的地址或者目的網路。
2、mask:網路掩碼,與目的地址一起標識目的主機或者路由器所在的網段的地址。
3、pre:標識路由加入IP路由表的優先順序。可能到達一個目的地有多條路由,但是優先順序的存在讓他們先選擇優先順序高的路由進行利用。
4、nexthop:下一跳IP地址,說明IP包所經過的下一個路由器。
5、interface:輸出介面,說明IP包將從該路由器哪個介面轉發。
6、cost:路由開銷,當到達一個目的地的多個路由優先順序相同時,路由開銷最小的將成為最優路由。
(4)路由表中無需存儲的信息擴展閱讀:
路由表的分類
1、靜態路由表
由管理員在路由器中手動配置的固定路由,路由明確地指定了包到達目的地必須經過的路徑。靜態路由用於網路規模不大、拓撲結構相對固定的網路。它允許對路由的行為進行精確的控制,減少了網路流量。
2、動態路由表
動態路由協議自動建立路由表,當你去掉一條連線時,它會自動去掉其路由。路由器的每一個介面對應不同網路,而一條連接兩個路由器連線的兩個端點IP應該屬於同一網路。 網路拓撲變化,協議自動調整,對網路擴容性好。
E. 路由表中存放著什麼內容
路由表中存放著路由條目,路由表是在路由器中維護的路由條目的集合,路由器根據路由表做路徑選擇。
路由表中的路由條目有到達直連網段的和非直連網段的兩類。到達直連網段的路由條目是路由器自已發現的;到達非直連網段的路由條目有的是管理員手工添加的,有的是動態路由協議自動發現的。
路由表裡存放的是到達目標網路的最佳路徑,而不是到達目標網路的所有路徑。
從源主機到目標主機有多條路徑,在這些路徑中總有一條路徑是最好(最快)的。因此,為了盡可能地提高網路訪問速度,就需要一種方法來判斷出從源主機到目標主機經過的最佳路徑是哪條,從而進行數據轉發,這種找最佳路徑的技術,就叫路由技術。比如RIP協議、OSPF協議,就是具體的路由技術。
(5)路由表中無需存儲的信息擴展閱讀
跨越從源主機到目標主機的一個互聯網路來轉發數據包的過程,稱為路由。路由器根據路由表選擇到達目標網路的最佳路徑的過程,稱為路由選擇。
靜態路由是由管理員在路由器中手動配置的固定路由,即,手工指定的到達某一網路的路徑。
配置靜態路由時,必須要指明:
1、要到達的目標網路地址。
2、到達目標網路必經的本路由器的出口的介面名稱,或者是,到達目標網路必經的與本路由器出口直連的對端路由器的入口的IP地址。
F. 路由表中包含的6項內容分別是哪些內容
目的網路號;掩碼;出介面;下一跳地址;度量值;管理距離。
路由表存儲著指向特定網路地址的路徑(在有些情況下,還記錄有路徑的路由度量值)。路由表中含有網路周邊的拓撲信息。路由表建立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實現路由協議和靜態路由選擇。
FIB表中每條轉發項都指明分組到某個網段或者某個主機應該通過路由器的那個物理介面發送,然後就可以到達該路徑的下一個路由器,或者不再經過別的路由器而傳送到直接相連的網路中的目的主機。
(6)路由表中無需存儲的信息擴展閱讀:
為了完成這項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著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表中包含的信息決定了數據轉發的策略。路由表就像我們平時使用的地圖一樣,標識著各種路線,路由表中保存著子網的標志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下一個路由器的名字等內容。
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統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統動態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動調整,也可以由主機控制。
G. 怎麼看路由表信息
轉:
TCP/IP協議有時間變得真正成熟起來,並且更穩定和更可靠。然而,當涉及到計算機的時候,事情就沒有那樣簡單了。當路由包通過網路的時候,有時候會出現錯誤。在這種情況下,熟悉Windows路由表是很有幫助的。路由表能夠決定來自有問題的機器的數據包的去向。在本文中,我將向你介紹如何查看Windows路由表以及如何讓Windows路由表中包含的數據有意義。
查看Windows路由表
路由表是Windows的TCP/IP協議棧的一個重要的部分。但是,路由表不是Windows操作系統向普通用戶顯示的東西。如果你要看到這個路由表,你必須要打開一個命令提示符對話框,然後輸入「ROUTE
PRINT」命令。然後,你將看到一個類似於圖A中顯示的圖形。
在我深入討論這個路由表之前,我建議你在命令提示符對話框中輸入另一個命令。這個命令是:IPCONFIG
/ALL
我建議你使用IPCONFIG
/ALL命令的理由是因為這個命令能夠顯示TCP/IP協議在機器中實際上是如何設置的。的確,你可以在網卡屬性頁認真查看TCP/IP協議,但是,如果你從IPCONFIG得到這個信息,這個信息會更可靠。在過去的幾年裡,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些例子,IPCONFIG報告的信息與機器中的TCP/IP協議設置屏幕中顯示的信息完全不一樣。這種事情不常見,但是,如果正好出現這種錯誤,你就會遇到這種不匹配的情況。坦率地說,鍵入到TCP/IP屬性頁中的信息反映了你想要Windows為選擇的網路設置的TCP/IP協議。IPCONFIG提供的信息顯示了Windows實際上設置的協議。
即使你沒有出現一些奇怪的Windows錯誤,從IPCONFIG獲得你的配置信息仍是非常有用的。如果一台機器有多個網卡,要記住每一個網卡綁定的設置是很困難的。IPCONFIG列出了如圖B所示的每一個網卡的各種設置,很容易閱讀。
檢查路由表
當這篇文章要討論路由表的時候,你現在也許很想知道我為什麼讓你執行IPCONFIG
/ALL命令。這樣做的原因是你一般來說從來不看路由表,除非你的機器出現了問題。如果你遇到了問題,開始診斷故障的最佳地方就是對比IPCONFIG提供的信息和路由表中存儲的信息。
正如你在圖B中所看到的那樣,IPCONFIG/ALL屏幕顯示了IP地址、默認網關等一些基本的TCP/IP信息。然而,路由表卻不是這樣容易看懂。所以,我要用一些時間討論如何閱讀路由表以及路由表中的信息代表什麼意思。
為了理解這些列中的信息代表什麼意思,你需要稍微了解一下路由器是如何工作的。路由器的工作是協調一個網路與另一個網路之間的通信。因此,一台路由器包含多個網卡,每一個網卡連接到不同的網段。
當用戶把一個數據包發送到本機以外的一個不同的網段時,這個數據包將被發送到路由器。路由器將決定這個數據包應該轉發給哪一個網段。如果這台路由器連接兩個網段或者十幾個網段也沒有關系。決策的過程都是一樣的,而且決策都是根據路由表做出的。
如果你要查看執行「Route
Print」命令之後屏幕顯示的內容,你將發現路由表分為五列。第一列是網路目的地址。列出了路由器連接的所有的網段。網路掩碼列提供這個網段本身的子網掩碼,而不是連接到這個網段的網卡的子網掩碼。這基本上能夠讓路由器確定目的網路的地址類。
第三列是網關。一旦路由器確定它要把這個數據包轉發到哪一個目的網路,路由器就要查看網關列表。網關表告訴路由器這個數據包應該轉發到哪一個IP地址才能達到目的網路。
介面列告訴路由器哪一個網卡連接到了合適的目的網路。從技術上說,介面列僅告訴路由器分配給網卡的IP地址。那個網卡把路由器連接到目的網路。然而,路由器很聰明,知道這個地址綁定到哪一個物理網卡。
最後一列是測量。測量本身是一種科學。但是,我將設法簡單向你解釋一下它們做什麼。我聽說過的一個最佳的解釋測量的方法是用機場的詞彙對此進行解釋。設想一下,我需要從北卡羅來納州的加洛特市飛往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由於加洛特機場非常大,我要去邁阿密海灘可以有很多選擇。我可以乘坐西北航空公司的班機。那個班機能把我帶到密執安州的底特律,然後從底特律飛往邁阿密。我還可以乘坐大陸航空公司的班機飛往休斯頓,然後飛往邁阿密。另一個選擇是乘坐美國航空公司的飛機直接飛往邁阿密。我應該選擇哪一條線路呢?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因素值得考慮,如飛機票的價格和起飛的時間等。但是,讓我們假設這一切都是相同的。如果除了航線之外,航班都是一樣的,那麼,我會選擇中途停留最少的航班。那會使我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目的地。由於停留的次數少,我的銜接出問題的機會就少,行李丟失等問題也會減少。
路由是以同樣的方式工作的。許多時候,路由器有很多方法發送一個數據包。在這種情況下,以最短的(或者最可靠的)路徑發送數據包是有意義的。測量就在這里發揮作用了。Windows一般不查看測量列,除非通向一個目的地有很多路徑。如果有多個路徑,Windows將查看測量列以確定最短的路徑。這是一種非常簡單的解釋。但是,這種解釋說明了要點。
額外的路由選擇
早些時候,我曾介紹過「Route
Print」命令。但是,你用「Route」命令實際上能夠做很多事情。「Route」命令的參數如下:
ROUTE [-f] [-p] [command
[destination]
[]
-f開關是可以選擇的。這個開關告訴Windows清除路由表中所有的網關輸入記錄。如果這個-f開關與其它命令一起使用,那麼,在執行這個命令中的其它指令之前,所有的網關輸入記錄都將被清除。
-p開關使指定的路由保持不變。一般來說,當伺服器重新啟動的時候,你通過「ROUTE」命令指定的任何路由都會被刪除。-p開關告訴Windows保留這個路由,即使系統重新啟動也不改變。
「ROUTE」命令參數的命令部分相對簡單一些。這個命令集包含PRINT、ADD、DELETE和CHANGE四個選項。我曾向你們介紹過「ROUTE
PRINT」命令。即使這個命令也包含其它的選項。例如,你可以使用通配符與這個命令一起使用。例如,如果你只要輸出與192.x.x.x子網有關的路由,你可以使用這個命令:「
ROUTE PRINT 192*」。
「ROUTE DELETE」命令的工作方式與「ROUTE PRINT」非常相似。簡單地輸入「ROUTE
DELETE」命令,然後輸入你要從路由表中刪除的目的地址和網關就可以了。例如,如果你要刪除192.0.0.0網關,你可以輸入這個命令:「ROUTE DELETE
192.0.0.0」。
「ROUTE CHANGE」和「ROUTE
ADD」命令的基本參數都相同。當你輸入這個命令的時候,你必須指定目的地、子網掩碼和網關。你還可以指定一個測量和介面,不過,這是可以選擇的。例如,如果你要使用最低參數增加一個目的地,你可以輸入如下命令:ROUTE
ADD 147.0.0.0 255.0.0.0
148.100.100.100
在這個命令中,147.0.0.0是你新增加的目的地址。255.0.0.0是這個目的地址的子網掩碼,148.100.100.100是網關。你可以使用METRIC和IF這兩個參數擴大這個命令的功能。例如:ROUTE
ADD 147.0.0.0 255.0.0.0 148.100.100.100 METRIC 1 IF
1
測量這個參數是可以選擇的。但是,它指定了測量或者路由跳數的數量。IF參數告訴Windows使用哪一個網卡。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Windows將使用作為介面1與Windows綁定的網卡。如果你不使用IF參數,Windows將搜索可供使用的最佳的網卡。
H. 路由表中包含什麼信息
在計算機網路中,路由表(routing table)或稱路由擇域信息庫(RIB, Routing Information Base),是一個存儲在路由器或者聯網計算機中的電子表格(文件)或類資料庫。
路由表存儲著指向特定網路地址的路徑(在有些情況下,還記錄有路徑的路由度量值)。路由表中含有網路周邊的拓撲信息。路由表建立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實現路由協議和靜態路由選擇。
(8)路由表中無需存儲的信息擴展閱讀:
路由選擇表所含項目:
1、目的地址
路由器可以到達的網路地址。路由器可能會有多條路徑到達相同的地址/或是到達相同主網IP地址下的且等長或變長的子網。
2、指向目的地的指針
就是將告訴路由器把數據包從哪個埠轉發出去。(可以是路由器直接連接的網路或下一台路由器)也叫「下一跳」。指針不是指向路由器的直連目的網路就是直連網路內的另一個路由器地址。更接近目標網路的下一跳的路由器叫做下一跳(next hop)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