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晶元製造涉及哪些專業
主要相關專業是通訊與網路、微電子、材料、化學、機械(精密儀器)、數學物理,光電。
通信與網路是簡實現人與人、人與計算機、計算機與計算進行信息交換的鏈路,從而達到信息共享。比如4G技術,網際網路、WIFI等都屬於此范疇。
微電子是研究半導體材料上構成的小型化電路、電力及系統的電子分支。這是在電子電路超小型化中逐漸發展起來的。
材料也是晶元製造的一個主要關聯專業,各種半導體材料的合成、生長、刻蝕等等,都需要材料背景的人。
化學跟材料情況差不多,也是研發相關材料的生長與刻蝕,如何減少缺陷提高均勻性。另外,光刻膠也是化學要搞得。
機械主要是製造和使用相關的設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光刻機。當然光刻機出來機械外,還涉及光學工程、電路系統等很多學科。
數學物理主要是搞器件建模,還有跟製造和良率相關的EDA工具。
光電是以光電子學為基礎,綜合利用光學、精密機械、電子學和計算機技術解決各種工程應用課題的技術學科。我們看到的激光、全息攝影技術及太陽能光伏就是光電。
B. 做晶元是什麼專業
屬於微電子專業。電子工程專業的一個分支。相關度最高的話就是: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不過不同學校可能命名稍有出入。
其實在很多招聘信息中,也有寫通信,計算機,電子相關專業的。就數字IC來說,剛開始對晶元架構進行設計時,就少不了計算機專業,通信專業人才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軟體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CSIP)2017年5月發布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6-2017)》(以下簡稱白皮書),目前我國集成電路從業人員總數不足30萬人,但是按總產值計算,需要70萬人,人才培養總量嚴重不足。
40萬晶元人才缺口該怎麼補上?問題的答案不只藏在教育環節。
晶元人才缺口40萬
「頭重腳輕」
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李浥東表示,他看到在對中興事件與國家晶元的討論中,關注技術差距的多,關注人才問題的少。而在他看來,國產晶元的研發和應用短缺,更為根本的問題在於我國計算機人才培養的「頭重腳輕」。
白皮書指出,集成電路企業的研發崗專業人才年薪近30萬元,生產製造專業人才近20萬元。而本科學歷的應屆生在晶元設計中的平均年薪近15萬元,博士學歷近30萬元。調查表明,80%的企業每年調薪一次,每次調薪比例大都在5%到10%之間。
但這一薪資水平與互聯網企業的熱門崗位,尤其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崗位的薪資相比,明顯遜色不少。拉勾網等互聯網人才招聘網站的招聘信息顯示,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且擁有4——5年工作經驗的人工智慧人才,月薪最高可以拿到4萬元,考慮到許多互聯網公司都會發12個月以上薪酬,最終年薪可能超過50萬元。
明顯的薪資差異導致一些在基礎架構領域有深厚積累的晶元研發人才也開始向互聯網應用領域轉型。秦林(化名)就是其中之一。據他介紹,在北上深等一線城市的晶元研發機構或企業工作所獲得的薪酬,往往比不上一線互聯網公司所能提供的薪酬,而且阿里、網路等互聯網巨頭企業,也開始向更底層的核心技術研發加大投入。
除了薪酬原因,國內IT人才培養之所以存在「頭重腳輕」的問題,還因為晶元等底層技術有較高門檻,只有「985」等頂尖院校才培養得出來;也因為國內人才培養體制機制仍存在一些問題。
IT領域的人才考核體系
該改一改了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副教授張永鋒直言,IT領域的人才考核體系該改一改了。「不能把所有專業一刀切,尤其是國家職稱評定、績效考核。」他認為,在晶元領域,我國本就落後於歐美國家,短時間內不可能產生很多成績、賺很多錢,如果此時對晶元人才的考核還像其他領域一樣,只看學術論文,唯績效論,那麼可能會有很多人離開這一領域,選擇待遇更好的工作。
他認為,我國高等教育應加強工程師文化的培養。「大家為了發論文,為了求新求異,不太重視工程,覺得工程是比較低檔次的東西。而在晶元研發生產領域,工程師是決定晶元設計創新能否落地的關鍵因素。」張永鋒建議,參考歐美的成熟經驗,建立全國統一的以集成電路設計、製造為主題的學習實踐平台,提供集成電路設計EDA工具、工藝庫,甚至做實驗的平台。全國集成電路相關專業的學生都可以申請使用這個平台上的資源。這樣從基礎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並且減少各個高校之間的資源重復建設。像一些成熟的集成電路工藝,完全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讓學生學習。」
與「晶元」相關的專業有哪些?
「晶元」泛指所有的電子元器件,是在硅板上集合多種電子元器件實現某種特定功能的電路模塊。它是電子設備中最重要的部分,承擔著運算和存儲的功能。集成電路的應用范圍覆蓋了軍工、民用的幾乎所有的電子設備。
因此,想從事「晶元」事業相關工作的同學們,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專業方向考慮:
專業1:電子電氣工程
「晶元」設計與製造的主要專業:電子/電氣工程(EE)-主要研究方向(部分)
通信與網路:簡單說就是實現人與人、人與計算機、計算機與計算進行信息交換的鏈路,從而達到信息共享。比如4G技術,網際網路、WIFI等都屬於此范疇。
微電子:研究半導體材料上構成的小型化電路、電力及系統的電子分支。這是在電子電路超小型化中逐漸發展起來的。
自動化:是指機器設備、系統或過程(生產、管理過程)在沒有人或較少人的直接參與下,按照人的要求,經過自動檢測、信息處理、分析判斷、操縱控制,實現預期的目標的過程。比如你設定空調按時關閉的控制板、製造汽車的機械臂、包裝流水線等。
生物工程:醫學領域運用比較多,比如說超聲波、CT及生物感測器等。
電子學與集成電路:就是把一定數量的常用電子元件,如電阻、電容、晶體管等,以及這些元件之間的連線,通過半導體工藝集成在一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電路。簡單說我們看見的電腦主板就是。
光電:以光電子學為基礎,綜合利用光學、精密機械、電子學和計算機技術解決各種工程應用課題的技術學科。我們看到的激光、全息攝影技術及太陽能光伏就是光電。
電力工程:與電能的生產、輸送、分配有關的工程。我們看到的電線、變電站、火電廠、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及核電廠。
電磁學:研究電磁波,電磁場以及有關電荷,帶電物體的動力學等等。比如揚聲器、電磁開關、磁療及電磁爐等。
材料與裝置:研究的范圍涵蓋了半導體器件、微電子器件納米材料等等。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吧。
每個方向對學生自身擅長學科要求不同,EE也是跨學科比較多的專業之一。需要大家擅長數學、物理、計算機等相關學科。由於是美國的高新行業,所以申請也是最為激烈的專業之一。
專業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專業涵蓋軟體工程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應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專業3: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也作電信工程,舊稱遠距離通信工程、弱電工程)是電子工程的一個重要分支,電子信息類子專業,同時也是其中一個基礎學科。該學科關注的是通信過程中的信息傳輸和信號處理的原理和應用。本專業學習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製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
C. 晶元製造涉及哪些專業
主要相關專業是微電子、材料、化學、機械(精密儀器)、數學物理.微電子不用解釋了,人家學的就是這個方向,相比其他專業來說,微電子最突出的優勢在於工藝整合.材料也是晶元製造的一個主要關聯專業,各種半導體材料的合成、生長、刻蝕等等...
D. 固態硬碟 快閃記憶體 內存顆粒 這些存儲設備 在大學屬於什麼專業
相關程度遞減:電子工程系,計算機系,應用物理系,材料系,。。。
主要是電子工程系的專業,涉及電路設計,演算法設計(緩存演算法,Wear Leveling磨損均衡演算法,讀寫信道編碼解碼等等),製造工藝設計等的范疇,該專業是存儲行業的骨幹力量。
計算機系,可以研究些高層的演算法,比如Wear Leveling演算法,系統架構等。
應用物理系的,可以研究些材料,和物理層的設計和研究(比如電子運動等)。
材料系的,可以研究些材料,主要涉及製造工藝了,可以提高生產的良率。
我認識一些SanDisk公司的朋友,這答案是絕對錯不的。
E. 晶元行業需要什麼專業
晶元行業,屬於高端科技行業,目前我國晶元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相信很多人也關注到這個產業的現狀。近年來,國家也在大力培養晶元人才,推進晶元自主研發進程,這給很多有夢想的考生提供了一個大學專業方向。
晶元」其實應該算是大部分電子信息類專業會涉及到的一個研究領域。如果要從中挑出最對口的話,應當是下面這幾個了:
電子信息工程——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
電子信息工程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是集現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於一體的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培養具備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側重「信息」方面的硬體電路設計與軟體編程,主要從事各類電子成套設備、信號信息系統、電子信息工程方面的研發、設計、製造、應用與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畢業生可在郵電、通信、金融、電力、電子信息、計算機軟體等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與科研院所,主要從事各類電子成套設備、信息系統、電子信息工程方面的研發、設計、製造、應用與管理等工作。
本科階段主要學習電路分析、電子技術基礎、C語言、信息理論與編碼、高頻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自動檢測技術、網路與辦公自動化技術、多媒體技術、電子系統設計工藝、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技術、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DSP)技術、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微機原理、單片機原理及應用、ARM嵌入式系統、自動控制、電磁場理論、感測器原理與應用、數字圖像處理等課程。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電子產品的腦細胞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是物理學、電子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學等多個學科和超凈、超純、超精細加工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電子科學與技術」的重要分支與熱門應用,主要培養具有扎實的數學、物理基礎,掌握微電子、電路與系統、集成電路領域寬厚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側重微電子晶元類的研究與開發,能在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領域,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工程設計、生產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畢業生可到微電子類集成電路製造企業、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數字通信與信息科學等行業,從事微電子科學與微電子晶元類的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工程設計、生產管理等工作。
本科階段主要學習電路分析基礎及實驗、模擬電路及實驗、C++語言、數字電路及實驗、信號與系統及實驗、半導體物理及實驗、固體電子學、微電子器件、微電子集成電路、系統晶元設計、集成電路設計與製造、電子設計自動化、集成電路CAD、微電子技術專業實驗等課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微電子之後的技術領跑者
光電信息技術是由光學、光電子、微電子等技術結合而成的多學科綜合技術,涉及光信息的輻射、傳輸、探測以及光電信息的轉換、存儲、處理與顯示等眾多的內容。
光電信息技術專業將光、電信息科學融為一體,著重培養具備光電信號獲取、光通信、光電信息處理、光存儲、光顯示、光電信息應用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基本技能,能在工農業生產、國防軍工、生物醫療、環境監測、文化娛樂、科學研究等領域相關的行業與部門,側重從事光電信息技術與系統相關產品的設計、製造、開發、應用、研究、教學、管理、營銷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畢業生可在工農業生產、國防軍工、生物醫療、環境監測、文化娛樂、科學研究等領域相關的行業與部門,側重從事光電信息技術與系統相關產品的設計、製造、開發、應用、研究、教學、管理、營銷等方面工作。
本科階段主要學習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通信原理、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微機原理及應用、單片機、軟體技術基礎、物理光學、應用光學、信息光學、光電信息工程、信息處理基礎、光電檢測技術、近代光學量測技術、感測器原理、激光技術、光纖通信、光電子學、數字圖像處理等課程。
F. 設計晶元的專業是計算機專業還是電子專業
是微電子方面的專業。
微電子學,是以集成電路設計、製造與應用為代表的學科,是現代發展最迅速的高科技應用性學科之一。主要是集成電路、微電子系統的設計、製造工藝和設計軟體系統,能在微電子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工程技術及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作為電子學的分支學科,它主要研究電子或離子在固體材料中的運動規律及其應用,並利用它實現信號處理功能的科學,以實現電路的系統和集成為目的,實用性強。
微電子學又是信息領域的重要基礎學科,在這一領域上,微電子學是研究並實現信息獲取、傳輸、存儲、處理和輸出的科學,是研究信息載體的科學,構成了信息科學的基石,其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整個信息技術的發展。微電子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和產業規模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
(6)存儲晶元涉及的專業擴展閱讀: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模型、物理方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固體物理學、電子學和VLSI設計與製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集成電路和其它半導體器件的分析與設計方法,具有獨立進行版圖設計、器件性能分析和指導VLSI工藝流程的基本能力。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熟悉國家電子產業政策、國內外有關的知識產權及其它法律法規。
5、了解VLSI和其它新型半導體器件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電子產業發展狀況。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G. 哪些行業能用到內存晶元
電子類幾乎都能用到,現在從手機,電腦,數碼產品,汽車等等,需要數據存取一般都用懂啊內存晶元。
H. 晶元製作涉及哪些專業
晶元製造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也有電路與晶元設計專業。
屬於半導體行業。
I. 晶元屬於什麼專業
華為被美國掐住了脖子,全國上下都意識到了晶元技術對國家的重要性。對於想要從事晶元行業的有志青年們,高考可以選什麼專業呢?
做晶元設計,選微電子學
微電子學,是以集成電路設計、製造與應用為代表的學科,是現代發展最迅速的高科技應用性學科之一。主要是集成電路、微電子系統的設計、製造工藝和設計軟體系統,能在微電子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工程技術及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這個專業最好的大學是電子科技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排名在清華北大之上。
想從事晶元行業,大學要選什麼專業呢?
做晶元製造,選材料物理
微電子學,是以集成電路設計、製造與應用為代表的學科,是現代發展最迅速的高科技應用性學科之一。主要是集成電路、微電子系統的設計、製造工藝和設計軟體系統,能在微電子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工程技術及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這個專業最好的大學,除了清華,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
想從事晶元行業,大學要選什麼專業呢?
做晶元上的軟體開發,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國家一級學科,下設信息安全、軟體工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專業。主修大數據技術導論、數據採集與處理實踐、Web前/後端開發、統計與數據分析、機器學習、高級資料庫系統、數據可視化、雲計算技術、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處理、媒體大數據案例分析、網路空間安全、計算機網路、數據結構、軟體工程、操作系統等課程,以及大數據方向系列實驗,並完成程序設計、數據分析、機器學習、數據可視化、大數據綜合應用實踐、專業實訓和畢業設計等多種實踐環節。
這個專業最好的大學,除了清華北大,還有浙江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詞「晶元人才」。美國商務部4月16日發布聲明稱,因中興通訊公司違反與美國政府去年達成的和解協議,將對該公司執行為期7年的出口禁令。這則「禁令」,讓國人感受到了一顆晶元的「分量」……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軟體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CSIP)2017年5月發布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6-2017)》(以下簡稱白皮書),目前我國集成電路從業人員總數不足30萬人,但是按總產值計算,需要70萬人,人才培養總量嚴重不足。
40萬晶元人才缺口該怎麼補上?問題的答案不只藏在教育環節。
晶元人才缺口40萬
「頭重腳輕」
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李浥東表示,他看到在對中興事件與國家晶元的討論中,關注技術差距的多,關注人才問題的少。而在他看來,國產晶元的研發和應用短缺,更為根本的問題在於我國計算機人才培養的「頭重腳輕」。
白皮書指出,集成電路企業的研發崗專業人才年薪近30萬元,生產製造專業人才近20萬元。而本科學歷的應屆生在晶元設計中的平均年薪近15萬元,博士學歷近30萬元。調查表明,80%的企業每年調薪一次,每次調薪比例大都在5%到10%之間。
但這一薪資水平與互聯網企業的熱門崗位,尤其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崗位的薪資相比,明顯遜色不少。拉勾網等互聯網人才招聘網站的招聘信息顯示,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且擁有4——5年工作經驗的人工智慧人才,月薪最高可以拿到4萬元,考慮到許多互聯網公司都會發12個月以上薪酬,最終年薪可能超過50萬元。
明顯的薪資差異導致一些在基礎架構領域有深厚積累的晶元研發人才也開始向互聯網應用領域轉型。秦林(化名)就是其中之一。據他介紹,在北上深等一線城市的晶元研發機構或企業工作所獲得的薪酬,往往比不上一線互聯網公司所能提供的薪酬,而且阿里、網路等互聯網巨頭企業,也開始向更底層的核心技術研發加大投入。
除了薪酬原因,國內IT人才培養之所以存在「頭重腳輕」的問題,還因為晶元等底層技術有較高門檻,只有「985」等頂尖院校才培養得出來;也因為國內人才培養體制機制仍存在一些問題。
IT領域的人才考核體系
該改一改了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副教授張永鋒直言,IT領域的人才考核體系該改一改了。「不能把所有專業一刀切,尤其是國家職稱評定、績效考核。」他認為,在晶元領域,我國本就落後於歐美國家,短時間內不可能產生很多成績、賺很多錢,如果此時對晶元人才的考核還像其他領域一樣,只看學術論文,唯績效論,那麼可能會有很多人離開這一領域,選擇待遇更好的工作。
他認為,我國高等教育應加強工程師文化的培養。「大家為了發論文,為了求新求異,不太重視工程,覺得工程是比較低檔次的東西。而在晶元研發生產領域,工程師是決定晶元設計創新能否落地的關鍵因素。」張永鋒建議,參考歐美的成熟經驗,建立全國統一的以集成電路設計、製造為主題的學習實踐平台,提供集成電路設計EDA工具、工藝庫,甚至做實驗的平台。全國集成電路相關專業的學生都可以申請使用這個平台上的資源。這樣從基礎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並且減少各個高校之間的資源重復建設。像一些成熟的集成電路工藝,完全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讓學生學習。」
與「晶元」相關的專業有哪些?
「晶元」泛指所有的電子元器件,是在硅板上集合多種電子元器件實現某種特定功能的電路模塊。它是電子設備中最重要的部分,承擔著運算和存儲的功能。集成電路的應用范圍覆蓋了軍工、民用的幾乎所有的電子設備。
因此,想從事「晶元」事業相關工作的同學們,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專業方向考慮:
專業1:電子電氣工程
「晶元」設計與製造的主要專業:電子/電氣工程(EE)-主要研究方向(部分)
通信與網路:簡單說就是實現人與人、人與計算機、計算機與計算進行信息交換的鏈路,從而達到信息共享。比如4G技術,網際網路、WIFI等都屬於此范疇。
微電子:研究半導體材料上構成的小型化電路、電力及系統的電子分支。這是在電子電路超小型化中逐漸發展起來的。
自動化:是指機器設備、系統或過程(生產、管理過程)在沒有人或較少人的直接參與下,按照人的要求,經過自動檢測、信息處理、分析判斷、操縱控制,實現預期的目標的過程。比如你設定空調按時關閉的控制板、製造汽車的機械臂、包裝流水線等。
生物工程:醫學領域運用比較多,比如說超聲波、CT及生物感測器等。
電子學與集成電路:就是把一定數量的常用電子元件,如電阻、電容、晶體管等,以及這些元件之間的連線,通過半導體工藝集成在一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電路。簡單說我們看見的電腦主板就是。
光電:以光電子學為基礎,綜合利用光學、精密機械、電子學和計算機技術解決各種工程應用課題的技術學科。我們看到的激光、全息攝影技術及太陽能光伏就是光電。
電力工程:與電能的生產、輸送、分配有關的工程。我們看到的電線、變電站、火電廠、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及核電廠。
電磁學:研究電磁波,電磁場以及有關電荷,帶電物體的動力學等等。比如揚聲器、電磁開關、磁療及電磁爐等。
材料與裝置:研究的范圍涵蓋了半導體器件、微電子器件納米材料等等。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吧。
每個方向對學生自身擅長學科要求不同,EE也是跨學科比較多的專業之一。需要大家擅長數學、物理、計算機等相關學科。由於是美國的高新行業,所以申請也是最為激烈的專業之一。
專業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專業涵蓋軟體工程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應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J. 晶元製造是什麼專業
晶元是半導體元件產品的統稱,涉及的核心技術就是集成電路技術,集成電路屬於微電子領域的知識。
因此,想學習晶元研發,離不開學習微電子等相關技術,但是微電子學和集成電路專業一般是包含在它們的上一級學科的,這些學科有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
下面分享兩所在電子信息與技術領域,實力非常頂尖的高校,它們分屬不同檔次,因此錄取分數線差別較大,一所是電子科技大學,一所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位於成都,教育部直屬,雙一流A類大學,錄取分數比較高。
電子科技大學的本科專業,基本完整覆蓋了整個電子類學科,它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的理工類全國重點大學。
它擁有本科專業64個,數量適中,與綜合性大學的大規模相比,電子科技大學學科精度更高,質量更好,它現有在讀本、碩、博學生38000餘人,學校畢業生就業質量非常好,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它的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都是A+學科,這兩個重要學科全國獲得A+水平的大學僅有兩所。
它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是A級,也是實力鼎盛的那一類。
綜合來說,在電子信息與技術領域,電子科技大學是最強的。
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錄取分數情況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與電子科技大學相比,西安電子科技檔次低一檔,原因在於它不是985工程和雙一流A類大學,但它也是一所211工程大學,以及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每年有大批畢業生,進入華為工作,並且經常成為當年華為錄用人數最多的高校之一。由此可見它的畢業生質量是非常好的,在電子信息和技術領域,足以與985院校抗,而且還絲毫不落下風。
它的電子科學與技術,也是A+學科,成為獲得A+的兩所大學之一,另外一所就是電子科技大學。
它的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是A級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A-級學科,實力也非常不俗。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理科普通類,全國各省市錄取平均分是607.46分,比電子科技大學低20分左右。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錄取分數情況
晶元技術是屬於高端且非常核心的技術,本科生基本很少有機會進入頂尖公司進行研發類的工作,因此有志於投身晶元研發領域的學生,基本都會選擇考研讀博,往更高階段去學習准備。
因此,有志於學習晶元技術的人才,這條路要走的比較久,也比價遠,還比較辛苦,而這也是我國缺乏這種人才的一個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