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存儲器內存儲器與外存儲器之間有什麼本質的不同
摘要 你好,①存儲器是用來保存程序和數據,以及運算的中間結果和最後結果的記憶裝置。
『貳』 內部數據存儲器RAM是怎樣劃分的分別作什麼用
RAM(隨機存取存儲器)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隨機存儲器 存儲單元的內容可按需隨意取出或存入,且存取的速度與存儲單元的位置無關的存儲器。這種存儲器在斷電時將丟失其存儲內容,故主要用於存儲短時間使用的程序。 按照存儲信息的不同,隨機存儲器又分為靜態隨機存儲器(Static RAM,SRAM)和動態隨機存儲器(Dynamic RAM,DRAM)。 1、隨機存儲器特點 ①隨機存取 所謂「隨機存取」,指的是當存儲器中的消息被讀取或寫入時,所需要的時間與這段信息所在的位置無關。相對的,讀取或寫入順序訪問(Sequential Access)存儲設備中的信息時,其所需要的時間與位置就會有關系(如磁帶)。 ②易失性 當電源關閉時RAM不能保留數據。如果需要保存數據,就必須把它們寫入一個長期的存儲設備中(例如硬碟)。RAM和ROM相比,兩者的最大區別是RAM在斷電以後保存在上面的數據會自動消失,而ROM不會。 ③高訪問速度 現代的隨機存取存儲器幾乎是所有訪問設備中寫入和讀取速度最快的,取存延遲也和其他涉及機械運作的存儲設備相比,也顯得微不足道。 ④需要刷新 現代的隨機存取存儲器依賴電容器存儲數據。電容器充滿電後代表1(二進制),未充電的代表0。由於電容器或多或少有漏電的情形,若不作特別處理,數據會漸漸隨時間流失。刷新是指定期讀取電容器的狀態,然後按照原來的狀態重新為電容器充電,彌補流失了的電荷。需要刷新正好解釋了隨機存取存儲器的易失性。 ⑤對靜電敏感 正如其他精細的集成電路,隨機存取存儲器對環境的靜電荷非常敏感。靜電會干擾存儲器內電容器的電荷,引致數據流失,甚至燒壞電路。故此觸碰隨機存取存儲器前,應先用手觸摸金屬接地。 2、RAM ROM 內存的區別 rom -read only memory 只讀存儲器 ①簡單地說,在計算機中,RAM 、ROM都是數據存儲器。RAM 是隨機存取存儲器,它的特點是易揮發性,即掉電失憶。ROM 通常指固化存儲器(一次寫入,反復讀取),它的特點與RAM 相反。ROM又分一次性固化、光擦除和電擦除重寫兩種類型。 ②什麼是內存呢? 在計算機的組成結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儲器。存儲器是用來存儲程序和數據的部件,對於計算機來說,有了存儲器,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像硬碟,軟盤,磁帶,CD等,能長期保存信息,並且不依賴於電來保存信息,但是由機械部件帶動,速度與CPU相比就顯得慢的多。內存指的就是主板上的存儲部件,是CPU直接與之溝通,並用其存儲數據的部件,存放當前正在使用的(即執行中)的數據和程序,它的物理實質就是一組或多組具備數據輸入輸出和數據存儲功能的集成電路,內存只用於暫時存放程序和數據,一旦關閉電源或發生斷電,其中的程序和數據就會丟失。 從一有計算機開始,就有內存。內存發展到今天也經歷了很多次的技術改進,從最早的DRAM一直到FPMDRAM、EDODRAM、SDRAM等,內存的速度一直在提高且容量也在不斷的增加。今天,伺服器主要使用的是什麼樣的內存呢?目前,IA架構的伺服器普遍使用的是REGISTEREDECCSDRAM。 既然內存是用來存放當前正在使用的(即執行中)的數據和程序,那麼它是怎麼工作的呢?我們平常所提到的計算機的內存指的是動態內存(即DRAM),動態內存中所謂的「動態」,指的是當我們將數據寫入DRAM後,經過一段時間,數據會丟失,因此需要一個額外設電路進行內存刷新操作。具體的工作過程是這樣的:一個DRAM的存儲單元存儲的是0還是1取決於電容是否有電荷,有電荷代表1,無電荷代表0。但時間一長,代表1的電容會放電,代表0的電容會吸收電荷,這就是數據丟失的原因;刷新操作定期對電容進行檢查,若電量大於滿電量的1/2,則認為其代表1,並把電容充滿電;若電量小於1/2,則認為其代表0,並把電容放電,藉此來保持數據的連續性。
『叄』 存儲器實驗 1.指出本實驗中存儲器的實際容量有多大,為什麼
8086/8088系統中,存儲器為什麼要分段?一個段最大為多少位元組?最小為多少位元組?
解:分段的主要目的是便於存儲器的管理,使得可以用16位寄存器來定址20位的內存空間。一個段最大為64KB,最小為16B。
『肆』 計算機內存儲器的作用,分類及分類後各內存儲器的特徵
內存儲器簡稱內存;
內存主要是用來臨時存貯數據,比如電腦中調用的數據,就需要從硬碟讀出,發給內存,然後內存再發給CPU
也可以理解成是內存和CPU之間的緩存,因為CPU中的ALU(虛擬寄存器)速度要比硬碟速度快的多.所以需要內存用來給CPU和硬碟之間進行溝通,當然光碟/軟盤等所有外存貯器都是用內存來作橋梁的
內存有兩個部分:RAMROM
隨機存儲器(RAM)
也就是臨時存放數據用的,斷電後數據丟失,從新啟動計算機後速度恢復正常,也就是內存中的RAM釋放了數據
只讀存儲器(ROM)
他是死的,刪不掉,也無法覆蓋其他數據,一般用來存儲廠商/型號信息等
『伍』 計算機內存儲器分為哪兩種,談談其主要作用
1、磁芯存儲器:
是隨機存取計算機存儲器的主要形式。這種存儲器通常被稱為核心存儲器,或者非正式地稱為核心存儲器。
核心使用微小的磁環(環),核心通過線程來寫入和讀取信息。
每個核心代表一點信息。 磁芯可以以兩種不同的方式(順時針或逆時針)磁化,存儲在磁芯中的位為零或一,取決於磁芯的磁化方向。
布線被布置成允許單個芯被設置為1或0,並且通過向所選擇的導線發送適當的電流脈沖來改變其磁化。 讀取內核的過程會導致內核重置為零,從而將其擦除。
這稱為破壞性讀數。 在不進行讀寫操作時,即使關閉電源,內核也會保持最後的值。 這使它們成為非易失性的。
2、半導體存儲器(semi-conctor memory):
是一種以半導體電路作為存儲媒體的存儲器,內存儲器就是由稱為存儲器晶元的半導體集成電路組成。
按其功能可分為:隨機存取存儲器(簡稱RAM)和只讀存儲器(只讀ROM)。體積小、存儲速度快、存儲密度高、與邏輯電路介面容易。
(5)內存儲器部件實驗分析擴展閱讀
早期的計算機最常見的存儲器是各種磁芯製成的。這種磁芯存儲器已被微型集成電路塊上的半導體存儲器所取代。磁芯存儲器是華裔王安於1948年發明的(注)。最初的磁芯存儲器只有幾百個位元組的容量。
磁芯的英文名稱就是core,磁芯存儲器就叫作core memory。雖然磁芯存儲器已經被淘汰,但一些人還是出於習慣把內存叫做core。
在鐵氧體磁環里穿進一根導線,導線中流過不同方向的電流時,可使磁環按兩種不同方向磁化,代表「1」或「0」的信息便以磁場形式儲存下來。
最常見的核心存儲器形式,X /
Y線重合電流,用於計算機的主存儲器,由大量小環形亞鐵磁陶瓷鐵氧體(磁芯)組成網格結構(組織為「堆疊「稱為平面的層」,電線穿過核心中心的孔。
在早期系統中有四條線:X,Y,Sense和Inhibit,但後來的核心將後兩條線組合成一條Sense
/
Inhibit線。每個環形線圈存儲一位(0或1)。每個平面中的一個位可以在一個周期內被訪問,因此一個字數組中的每個機器字被分布在一堆「平面」上。
每個平面將並行操作一個字的一位,允許在一個周期內讀取或寫入完整的字。
『陸』 計算機工作過程中,哪一個部件從存儲器中取出指令,進行分析,然後發出控制信號
是控制器。
計算機控制器是計算機的神經中樞,指揮全機中各個部件自動協調工作。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計算機能夠自動按照程序設定的步驟進行一系列操作,以完成特定任務。
主要作用是從存儲器中逐條取出指令,並對指令進行分析判斷後產生一系列的控制信號,去控制計算機各部件自動連續的協調工作,使整個計算機能夠有條不紊地自動執行程序。
(6)內存儲器部件實驗分析擴展閱讀
計算機的硬體系統包括五個部件: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運算器和控制器統稱為處理器,也就是CPU,運算器負責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控制器負責鍵盤,滑鼠等外部設備。
存儲器:存儲器包括外存儲器和存儲器,外存儲器常見的有硬碟,U盤,MP3等,內存儲器也就是內存RAM,分為SDRAM和DDRAM,也就是SD內存和DDR內存 。
輸入設備:常見的有鍵盤,滑鼠,寫字板,掃描儀,攝像頭。
輸出設備:常見的有列印機,顯示器,傳真機等等。
『柒』 解釋一下這個名詞: 內存儲器
內存儲器,通常也泛稱為主存儲器,是計算機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對於外存而言的。內存儲器包括寄存器、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和主存儲器。寄存器在CPU晶元的內部,高速緩沖存儲器也製作在CPU晶元內,而主存儲器由插在主板內存插槽中的若干內存條組成。內存的質量好壞與容量大小會影響計算機的運行速度。
『捌』 述構成內存儲器的半導體存儲部件RAM和RoM的特性和區別是什麼
區別:
1、信息的存儲特性
RAM為隨機存儲器,具有掉電信息丟失。ROM為只讀存儲器,數據掉電後不會丟失。信息不可擦除只能進行一次寫,之後信息不能更改,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可編程可擦除只讀存儲器。可以實現多次編程。
2、組成的部件不同
RAM由六管NMOS或OS構成。ROM矩陣的存儲單元是由N溝道增強型MOS管構成。
3、讀出信息的方式不同
ROM以非破壞性讀出方式工作,只能讀出無法寫入信息。信息一旦寫入後就固定下來。SRAM讀出信息後不需要刷新。DRAM讀出信息後需要及時的刷新,對數據進行恢復。
RAM特點:隨機存取、易失性、對靜電敏、訪問速度、需要刷新(再生)。
ROM特點:只讀存儲器的特點是只能讀出而不能寫入信息。其主要作用是完成對系統的加電自檢、系統中各功能模塊的初始化、系統的基本輸入/輸出的驅動程序及引導操作系統。
(8)內存儲器部件實驗分析擴展閱讀:
ROM適用范圍:
由於ROM具有斷電後信息不丟失的特性,因而可用於計算機啟動用的BIOS晶元。
EPROM、EEPROM和Flash ROM性能同ROM,但可改寫,一般讀比寫快,寫需要比讀高的電壓,(讀5V寫12V)但Flash可以在相同電壓下讀寫,且容量大成本低,如U盤MP3中使用廣泛。
在計算機系統里,RAM一般用作內存,ROM一般作為固件,用來存放一些硬體的驅動程序。
RAM類別:靜態隨機存儲器(SRAM)、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
RAM由存儲矩陣、地址解碼器、讀/寫控制器、輸入/輸出、片選控制等幾部分組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只讀存儲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隨機存取存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