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訪問一次內存存儲器的時間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訪問一次內存存儲器的時間

發布時間: 2022-06-17 20:30:15

① 設某主存儲訪問一次存儲器的時間如下:傳送地址1個時鍾周期,讀/寫4個時鍾周期,數據傳送1個時鍾周期

② 設某主存儲器訪問一次存儲器的時間如下

(1)單字寬主存,讀寫周期=1+4+1=6個時鍾周期,16個字共需16*6=96個時鍾周期
(2)4字寬主存一次可讀寫4字,16個字需要四次,但最後一次讀出還需要增加3個時鍾周期才能將數據送到CPU,總共需要6*4+3=27個周期
(3)4體交叉存儲,每個體訪問四次,最後再加上3個時鍾傳輸數據,總共需要6*4+3=27個時鍾周期

③ 存儲器的訪問周期是什麼意思

存儲器存取時間(memory access time)又稱存儲器訪問時間,是指從啟動一次存儲器操作到完成該操作所經歷的時間。主存儲器得主要性能指標為主存容量﹑存儲器存取時間和存儲周期時間

④ 內存正常讀取速度是多少硬碟讀取速度是多少

硬碟的讀取速度沒多大用處,一般機械硬碟用專業軟體測得的讀取速度在60-120MB/s。但這個數值沒多大用處,正常使用中是達不到這個速度的。

好比用U盤向電腦傳輸一部電影,若電腦USB介面是2.0的,U盤也是2.0的,那麼速度也就是10MB/S。若U盤是3.0的,那麼速度可達到25MB/S,當電腦和U盤介面都是3.0的,那麼速度更快,可到達45MB/S以上。以上數值本人親測。至於固態硬碟,就一句話,那是相當快。一般都在200MB/S以上。所以說硬碟讀取速度只能當參考。介面、文件類型等因素都會影響硬碟速度。

再說內存,平時所說的內存速度是指它的的存取速度,一般用存儲器存取時間和存儲周期來表示。存儲器存取時間(memory access time)又稱存儲器訪問時間,是指從啟動一次存儲器操作到完成該操作所經歷的時間。存儲周期(memory cycle time)指連續啟動兩次獨立的存儲器操作(例如連續兩次讀操作)所需間隔的最小時間。通常,存儲周期略大於存取時間,其差別與主存器的物理實現細節有關。

內存的速度一般用存取時間衡量,即每次與CPU間數據處理耗費的時間,以納秒(ns)為單位。目前大多數SDRAM內存晶元的存取時間為5、6、7、8或10ns。可以這么說,內存主頻越高,內存的速度越快。

⑤ 電腦操作系統只負責管理主存儲器,而不管理輔助存儲器

不是這樣的。

寄存器、高速緩存、主存儲器和磁碟緩存均屬於操作系統存儲管理的管轄范疇,掉電後它們存儲的信息不再存在。固定磁碟和可移動存儲介質屬於設備管理的管轄范疇,它們存儲的信息將被長期保存。

計算機的存儲器可分成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內存儲器在程序執行期間被計算機頻繁地使用,並且在一個指令周期期間是可直接訪問的。外存儲器要求計算機從一個外貯藏裝置例如磁帶或磁碟中讀取信息。

(5)訪問一次內存存儲器的時間擴展閱讀

訪問內存的有效時間

從進程發出指定邏輯地址的訪問請求,經過地址變換,到在內存中找到對應的實際物理地址單元並取出數據,所需要花費的總時間,稱為內存的有效訪問時間(EAT)。

假設訪問一次內存的時間為t,在基本分頁存儲管理方式中,有效訪問時間分為第一次訪問內存時間(即查找頁表對應的頁表項所耗費的時間t)與第二次訪問內存時間(即訪問頁表項中的物理塊號與頁內地址所拼接成的實際物理地址所耗費的時間t)之和: EAT = t + t = 2t;

在快表中查找到所需表項存在著命中率的問題。所謂命中率,是指使用快表並在其中成功查找到所需頁面的表項的比率。

則:EAT = а×λ + (t+λ)(1-а) + t = 2t + λ - t×а;

上式中,λ表示查找快表所需要的時間,а表示命中率,t表示訪問一次內存所需要的時間。

⑥ 訪問一次內存儲器所花的時間稱為

43.訪問一次內存儲器所花的時間稱為(存取 )周期。

-------------------------------------
答題不易,敬請採納,以顯鼓勵!

⑦ 計算機題目,根據指令定址方式哪幾種指令執行時間訪問內存一次,哪幾種指令執行需訪問內存兩次

指令進行有三個階段:取指令;解碼;執行;
立即定址在取指令階段,訪問一次內存;在執行階段,不需要訪問內存;(一次)
直接定址在取指令階段,訪問一次內存;在執行階段,訪問一次內存;(兩次)
間接定址在取指令階段,訪問一次內存;在執行階段,訪問兩次內存;(三次)
寄存器直接定址在取指令階段,訪問一次內存;在執行階段,不需要訪問內存;(一次)
寄存器間接定址在取指令階段,訪問一次內存;在執行階段,訪問一內存;(兩次)
注意一般問訪問內存次數是指在執行階段;

⑧ 電腦16G 512G PCIE +1T是什麼意思

1、16G指的是電腦擁有16G的物理內存,大容量的內存可以保證同時運行更多的應用,而且為應用提供更多的緩存空間,加快應用載入和運行的速度。

2、512G PCIE指的是電腦配置有512G容量的PCIE介面固態硬碟。固態硬碟可以提升系統啟動的速度和應用的載入和運行速度

3、1T指的是配置容量為1T的機械硬碟。大容量的機械硬碟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存儲空間,用來存放各種文件。

(8)訪問一次內存存儲器的時間擴展閱讀

電腦其他硬體指標:

1、CPU主頻

主頻是CPU工作的時鍾頻率,是時鍾周期的倒數,它為計算機工作提供一個基準的時間。例如,Intel的CPU i3 4160的主頻為3.6GHz。同等條件下,CPU的主頻越高,處理速度也越快,性能越高。

2、讀寫速度

存儲器的讀寫速度可以用存取時間或者存取周期來表示。存取時間又稱存儲器的訪問時間,是指訪問一次存儲器所需的時間。存取時間分為讀出時間和寫入時間,讀出時間是從存儲器接到有效地址開始到把數據有效輸出到數據匯流排整個過程所需的時間,寫入時間是從存儲器接收到有效地址開始到數據寫入指定的存儲單元為止所需的時間。

3、緩存容量

隨著技術的進步,CPU的性能和存儲器的性能都在提升,但存儲器性能提升的速度遠遠趕不上CPU性能提升的速度。雖然存儲器經歷了DDR、DDR2、DDR3甚至DDR4這樣的發展,但是其與CPU的發展速度上的差距還在拉大,為了解決CPU和存儲器速度不匹配的問題,在CPU和存儲器之間引入了緩存。

緩存的讀寫速度比存儲器(主存)快很多,可以把CPU最近經常訪問的數據從主存暫時放到緩存裡面,這樣可以減少訪存的時間,提升計算機整體的性能。緩存的容量越大,當然對計算機性能提升的幫助越大,但其成本也會升高。為了進一步提升性能,緩存的級數也在增加。由原來一級緩存擴展到二級、三級緩存。

4、輸入/輸出傳輸速率

計算機還需要和外設如硬碟、列印機等交換數據,因此計算機和外設通信時的輸入輸出數據傳輸速率也是計算機性能的一部分。以硬碟為例,目前主流的硬碟如西部數據的一款硬碟性能為1TB SATA3 64M。說明這個硬碟的容量為1TB(1000GB),匯流排介面為SATA3型介面,緩存為64MB,轉速為7200轉/分鍾,它的傳輸速率可以達到150MB/s左右。固態硬碟的傳輸速率可以達到500MB/s左右,是未來大容量存儲設備的發展方向。

⑨ 在計算機中什麼是內存存取時間和存儲周期

存取時間,指的是CPU讀或寫內存內數據的過程時間。

以讀取為例,從CPU發出指令給內存時,便會要求內存取用特定地址的數據,內存響應CPU後便會將CPU所需要的數據送給CPU,一直到CPU收到數據為止,便成為一個讀取的流程。

存儲周期:連續啟動兩次讀或寫操作所需間隔的最小時間

內存的存取周期一般為60ns-120ns。單位以納秒(ns)度量,換算關系1ns=10-6ms=10-9s,常見的有60ns、70ns、80ns、120ns等幾種,相應在內存條上標為-6、-7、-8、-120等字樣。這個數值越小,存取速度越快。

(9)訪問一次內存存儲器的時間擴展閱讀

存儲器的兩個基本操作為「讀出」與「寫入」,是指將存儲單元與存儲寄存器(MDR)之間進行讀寫。存儲器從接收讀出命令到被讀出信息穩定在MDR的輸出端為止的時間間隔,稱為「取數時間TA」。兩次獨立的存取操作之間所需最短時間稱為「存儲周期TMC」。半導體存儲器的存取周期一般為6ns~10ns。

其中存儲單元(memory location)簡稱「單元」。為存儲器中存儲一機器字或一位元組的空間位置。一個存儲器劃分為若干存儲單元,並按一定順序編號,稱為「地址」。如一存儲單元存放一有獨立意義的代碼。即存放作為一個整體來處理或運算的一組數字,則稱為「字」。

字的長度,即字所包含的位數,稱為「字長」。如以位元組來劃分存儲單元,則一機器字常須存放在幾個存儲單元中。存儲單元中的內容一經寫入,雖經反復使用,仍保持不變。如須寫入新內容,則原內容被「沖掉」,而變成新寫入的內容。

⑩ 存儲器進行一次完整的讀寫操作所需的全部時間稱為( )。A. 存取時間B. 存取周期C. CPU周期D. 機器周期

存儲器進行一次完整的讀寫操作所需的全部時間稱為存取時間。

存儲器存取時間又稱存儲器訪問時間,是指從啟動一次存儲器操作到完成該操作所經歷的時間。主存儲器得主要性能指標為主存容量、存儲器存取時間和存儲周期時間。存儲器的速度一般用存儲器存取時間和存儲周期來表示。

存儲器進行一次「讀」或「寫」操作所需的時間稱為存儲器的訪問時間(或讀寫時間),而連續啟動兩次獨立的「讀」或「寫」操作(如連續的兩次「讀」操作)所需的最短時間,稱為存取周期。


(10)訪問一次內存存儲器的時間擴展閱讀:

存儲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儲程序和各種數據,並能在計算機運行過程中高速、自動地完成程序或數據的存取,有了存儲器,計算機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計算機中的存儲器按用途存儲器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也有分為外部存儲器和內部存儲器的分類方法。

主存儲器的主要性能指標為主存容量、存儲器存取時間和存儲周期時間。存儲器的速度一般用存儲器存取時間和存儲周期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