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給資料庫或者事務日誌擴充存儲容量的方法有幾種他們的區別是什麼
當前的解決方法是:把硬碟上的其他文件刪除,以空出硬碟空間,將資料庫的日誌文件大小改成無限制,然後分離資料庫,要確保分離成功,、然後把資料庫日誌文件刪除(最好是先改名,以防萬一)。再附加資料庫,這樣會重建日誌文件。
加回去之後,將資料庫改成自動收縮,把日誌文件改成按mb增長,增長最大設為一個固定的值,值的大小看數據處理情況,存在大指的update操作的話,應設為大一點。
『貳』 日誌實體類信息包括哪些內容
tomcat 日誌信息
前言
tomcat的日誌信息。
tomcat如何查看日誌信息。
tomcat的日誌信息包括哪些部分。
tomcat的日誌信息包括哪些部分
1、啟動/關閉tomcat時的日誌信息,這里指的是tomcat本身的日誌信息,往往是tomcat本身的問題。
比如,啟動tomcat時,埠被佔用。
2、訪問網站時出現的日誌信息,這里往往是代碼程序出現bug。
tomcat如何查看日誌信息
tomcat的日誌信息文件,是放在安裝目錄/logs/目錄下的。最常用的包括兩部分,就是前面說的2種類型。
1、啟動/關閉tomcat時的日誌信息,在 catalina.2015-12-02.log文件里。
每天都會生成一個新的單獨的文件。
2、訪問網站時的日誌信息,在localhost.2015-12-02.log文件里。
只要那天有訪問,就會生成一個新的單獨的日誌文件。
收起全文
一個日誌系統需要具備哪些功能
『叄』 資料庫存儲帶圖片的日誌
同意樓上,這個論壇的一種作法!一般採用UBB代碼!
可以上傳圖片到本地目錄上,得到的地址交給資料庫存儲,這樣就可以實現!
在JSP中你可以找一下上傳文件用的代碼。這種方案是基於資料庫加論壇的形式而成的。一般只用於異地存儲。
如果你的文件本身就在本地的話,就沒有必要了!誰也不想多一個圖片文件的,可以採用的解決方案為:
1,所用的圖片存在虛擬目錄中,只要是網站的虛擬目錄就可以了。
2,得到地址,注意此時JSP中得到的地址是絕對地址,不是網站的相對地址!
3,對其地址進行轉化,轉換為網站的相對地址,一般可以用response的參數得到網站虛擬地址(相對路徑絕對路徑),可以用替換的方式,也可以用正由表達式等等。
4,日記保存資料庫。日誌文本里邊可以出現連接。
『肆』 日誌文件的寫志數據如何存儲
日誌記錄方式可以提供我們足夠多定位問題的依據。對於一些復雜系統,例如資料庫,日誌可以承擔數據備份、同步作用,很多分布式資料庫都採用「write-ahead」方案,在節點數據同步時通過日誌文件恢復數據。
日誌文件是不推薦和資料庫存儲在同一個硬碟的,因為一旦硬碟壞了就會一起死掉。當然,如果已經使用了帶容錯的RAID,甚至是盤櫃之類的設備,那麼可以放在一起沒有太大問題。
如果先寫資料庫,後寫日誌,但是在剛好寫了資料庫而未寫日誌的時候崩潰了,那麼根據日誌恢復出來的資料庫就少了一條記錄
『伍』 如何實現日誌的集中化存儲以及使用loganalyzer做日誌分析
如何實現日誌的集中化存儲以及使用loganalyzer做日誌分析
1、下載網站日誌:
流程如下:主機獨立控制面板——網站情報系統分析——網站日誌——下載WebLog日誌——右鍵點擊查看,鏈接另存為
在主機獨立控制面板中,找到網站情報系統分析板塊,裡面就能看到網站日誌了,點擊下載WebLog日誌,能看到最近幾天的網站日誌,但是點擊查看進去,會發現是一堆看不懂的代碼,沒有關系,我們先不要進去查看,而是右鍵點擊查看,鏈接另存為,下載網站日誌。
——————
2、代碼看不懂的話,可以使用光年日誌分析軟體GnAnalyzer,這是一個可以幫助我們進行網站日誌分析的軟體。比如蜘蛛抓取的情況,日誌裡面都有顯示。
——————
3、光年日誌分析軟體的使用:
下載好網站日誌後,就可以使用光年日誌分析軟體進行網站日誌的分析了。
流程如下:光年日誌分析軟體文件夾中的GnAnalyzer.exe——文件菜單,新建任務——添加(類型選擇所有文件)——下一步,保存——馬上分析
——————
4、網站日誌分析:
馬上分析後,就可以查看當天:蜘蛛分析(概要分析、目錄抓取、頁面抓取、IP排行);搜索引擎分析(關鍵字分析);狀態碼分析(用戶狀態碼、蜘蛛狀態碼)的相關信息。
『陸』 如何實現日誌的集中化存儲
在我們的企業中有多種不同的設備,伺服器、交換機、防火牆以及路由器等等設備,而這些設備會產生大量的日誌。如果網路中出現故障時,如果一台一台的去查詢日誌,那工作量就太大了,而且不容易查詢。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日誌集中收集存儲。
Windows系統有自帶的WMI服務,通過該服服務就可以遠程收集windows系統的日誌。網路設備的日誌通常是基於syslog日誌的轉發。通過這種技術將日誌統一的發送集中到一台伺服器上。在這台伺服器上使用工具接收發送過來的數據,將其保存為文本文件,集中的保存日誌。
卓豪EventLog Analyzer就是一個專門針對日誌管理的工具,可以對企業中各種設備日誌的統一收集存儲並分析。
『柒』 如何進行大文件日誌內容監控
大數據時代,誰掌握了足夠的數據,誰就有可能掌握未來,而其中的數據採集就是將來的流動資產積累。幾乎任何規模企業,每時每刻也都在產生大量的數據,但這些數據如何歸集、提煉始終是一個困擾。而大數據技術的意義確實不在於掌握規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於對這些數據進行智能處理,從中分析和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但前提是如何獲取大量有價值的數據。在最近的工作當中,本人剛好實現了運用大數據技術分析網站訪問日誌的方案,整個方案包括對網站日誌的採集、清洗、存儲和統計分析,計劃通過幾篇文章將技術實現細節分享出來,以期引起的思考和討論。網站訪問日誌介紹相信很多做過網站管理的人對網站訪問日誌(AccessLog)應該不會陌生,現在主流的網站伺服器(如apache,tomcat,ngxin等)都支持將日誌數據記錄到伺服器的日誌文件中。網站的訪問日誌中記錄了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正常用戶的訪問足跡、惡意搗亂的足跡、用戶的入站方式、出站頁面等等信息。對以上信息匯總分類後,可以得到更有價值的東西,比如可以得到搜索引擎的抓取頻率和來訪時間段、可以得到哪些頁面是用戶熱搜的等等。首先看一個訪問日誌的例子:10.52.10.49--[17/Sep/2014:11:34:21+0800]"GET/webappHTTP/1.1"302-"-""Mozilla/5.0(WindowsNT6.1;WOW64)AppleWebKit/537.36(KHTML,likeGecko)Chrome/37.0.2062.120Safari/537.36"這是一個combined格式的訪問日誌,裡面記錄了用戶的訪問ip、時間、訪問地址、來源地址等。如要了解具體的格式說明,請查看相關資料。日誌採集存儲方案對於一個比較活躍的網站來說,訪問日誌將會是一個海量的數據,考慮到網站日誌更新頻繁、和海量數據的特點,我選擇了Flume+HBase的採集和存儲方案。FlumeFlume最早是Cloudera提供的日誌收集系統,目前是Apache下的一個項目,Flume支持在日誌系統中定製各類數據發送方,用於收集數據。Flume提供對數據進行簡單處理,並寫到各種數據接受方(可定製)的能力Flume提供了從console(控制台)、RPC(Thrift-RPC)、text(文件)、tail(UNIXtail)、syslog(syslog日誌系統,支持TCP和UDP等2種模式),exec(命令執行)等數據源上收集數據的能力。HBaseHBase–HadoopDatabase,是一個高可靠性、高性能、面向列、可伸縮的分布式存儲系統,利用HBase技術可在廉價PCServer上搭建起大規模結構化存儲集群。本次方案以Tomcat為Web伺服器,通過Flume實時監控網站的日誌文件並將新增日誌收集、清洗並保存到HBase中,供Spark等分布計算框架分析使用等。方案實現前提條件:已經在linux伺服器上安裝並啟動了相關的程序:Tomcat7,Hadoop2.4.1,Zookeeper3.4.6,HBase0.98.5,Flume1.5。具體安裝步驟請自行查看相關文檔。1.首先開啟Tomcat中的日誌記錄功能,並選擇combined格式。修改TOMCAT_PATH/conf/server.xml,增加日誌記錄:這樣,tomcat就會在logs目錄下每天生成localhost_access_log文件並實時記錄用戶的訪問情況。2.實現日誌文件對象和解析程序AccessLog.java:publicclassAccessLog{privateStringclientIp;privateStringclientIndentity;privateStringremoteUser;privateDatedateTime;privateStringrequest;privateStringhttpStatusCode;privateStringbytesSent;privateStringreferer;privateStringuserAgent;…}AccessLogParser.java:publicclassAccessLogParser{privatestaticStringpattern="^([\\d.]+)(\\S+)(\\S+)\\[([\\w:/]+\\s[+\\-]\\d{4})\\]\"(.+?)\"(\\d{3})(\\d+|-)\"([^\"]+)\"\"([^\"]+)\"";privatestaticPatternp=Pattern.compile(pattern);publicstaticAccessLogparse(Stringline){Matchermatcher=p.matcher(line);if(matcher.matches()){AccessLogaccessLog=newAccessLog();accessLog.setClientIp(matcher.group(1));accessLog.setClientIndentity(matcher.group(2));accessLog.setRemoteUser(matcher.group(3));accessLog.setDateTime(getDateTime(matcher.group(4)));accessLog.setRequest(matcher.group(5));accessLog.setHttpStatusCode(matcher.group(6));accessLog.setBytesSent(matcher.group(7));accessLog.setReferer(matcher.group(8));accessLog.setUserAgent(matcher.group(9));returnaccessLog;}logger.warn(",ignoredit.--"+line);returnnull;}3.通過HBaseShell在HBase中建立相應的表access_log執行:$HBASE_HOME/bin/hbaseshell,進入shell命令行create'access_log','cb',創建access_log,和一個列族cb。因為hbase是一個列伺服器,一個列族中可以增加很多列,為了性能考慮,一般不要創建多於三個列族。出現如下提示信息,即創建成功0row(s)in11.9690seconds=>Hbase::Table-access_log可以通過list命令查看資料庫中的表,或scan『access_log』,查看錶中數據4.配置Flume,實現採集和存儲在本方案中,我們要將數據存儲到HBase中,所以使用flume中提供的hbasesink,同時,為了清洗轉換日誌數據,我們實現自己的AsyncHbaseEventSerializer。
『捌』 電腦日誌是干什麼的,怎樣設置才能提高機子的性能和運行速度謝謝。。
日誌系統管理的意義
在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裡面,日誌系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組成部分。它可以記錄下系統所產生的所有行為,並按照某種規范表達出來。我們可以使用日誌系統所記錄的信息為系統進行排錯,優化系統的性能,或者根據這些信息調整系統的行為。在安全領域,日誌系統的重要地位尤甚,可以說是安全審計方面最主要的工具之一。
日誌系統概覽
按照系統類型進行區分的話,日誌系統可以分為操作系統日誌、應用系統日誌、安全系統日誌等等。每種操作系統的日誌都有其自身特有的設計和規范,例如Windows系統的日誌通常按照其慣有的應用程序、安全和系統這樣的分類方式進行存儲,而類似Linux這樣的各種Class UNIX系統通常都使用兼容Syslog規范的日誌系統。
而很多硬體設備的操作系統也具有獨立的日誌功能,以Cisco路由器為代表的網路設備通常都具有輸出Syslog兼容日誌的能力。應用系統日誌主要包括各種應用程序伺服器(例如Web伺服器、FTP伺服器)的日誌系統和應用程序自身的日誌系統,不同的應用系統都具有根據其自身要求設計的日誌系統。安全系統日誌從狹義上講指信息安全方面設備或軟體如防火牆系統的日誌,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所有為了安全目的所產生的日誌都可歸入此類。
日誌管理工作綜述
我們的主人公Mike是個安全管理員,他獨立負責公司所有計算機設施的安全事務。雖然公司的設備還不算太多,但是系統倒是非常豐富,公司自己的網站基於SQL Server資料庫進行編程,運行在一台運行著IIS的Windows伺服器上,而公司的FTP服務則通過Linux系統下的WU-FTPD程序實現。
在公司與Internet的邊界處放置著一台硬體防火牆,Web伺服器就接在這台防火牆的DMZ埠上,而仍然是為了工作方便的原因,提供FTP服務的Linux機器放置與公司的內部網路上。到目前為止,所有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而這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自動實現的。收集和閱讀各種系統日誌占據了Mike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相當比重,我們首先來看看Mike是如何完成這一切的。
Mike主要處理的日誌包括了公司網站伺服器上的Windows系統日誌、IIS伺服器軟體生成的日誌以及SQL Server日誌,Linux伺服器上的系統日誌以及FTP服務日誌,另外還包括公司防火牆的日誌。當然了,內網所有的機器日誌也在Mike的管轄范圍之內,但是在Mike的計劃里這些日誌的優先順序較低,在主要日誌得到妥善處理之後,Mike不定期的對這些日誌進行審閱工作。
對於Web伺服器上的所有日誌,Mike改變了其默認的存儲位置,並將其放置在伺服器上專設的一個NTFS分區上。這樣做可以更好的進行管理和控制,而且將其放置在IIS所運行的分區之外,可以給攻擊者造成一些障礙,將文件放置在NTFS分區則主要是為了進行訪問許可權的控制。因為Windows系統日誌很難被刪除但對其進行清除卻非常容易,所以Mike需要對日誌的清除包括篡改進行盡量嚴格的控制。
Mike自己撰寫了一些Windows腳本,定期將這些日誌復制到自己的Windows工作站下,而很少直接使用Web伺服器上的日誌文件。Linux伺服器上的日誌也應用了相似的許可權控制,Mike在自己的工作站上運行了一個叫做Kiwi Syslog Daemon的程序,接收Linux伺服器產生的所有Syslog規格的日誌,這個守護程序也能夠接收公司防火牆的日誌歸檔。
Mike每天獲取一次所有的日誌文件,並對這些日誌執行一些自動的檢查工作。基本檢查工作一般是在日誌文件中按照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相應的搜索,例如我們的Web日誌中如果出現了包含cmd.exe的記錄,說明很可能有攻擊者或者蠕蟲病毒在試探是否可以利用IIS的一些進行非法操作。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文本格式的日誌文件,我們通過基本的Find命令就可以執行這樣的搜索。而對於使用二進制格式存儲的日誌文件,執行這種檢查會復雜一些,通常需要利用日誌系統本身的閱讀程序進行讀取或解碼。這需要管理員非常熟悉所維護系統相關的安全漏洞,以及相應系統下的腳本編寫技術,但是在這些方面付出汗水是絕對值得的,至少像Mike這樣維護如此多系統還有時間閱讀技術類雜志是很讓人羨慕的。
這些日常的工作雖然能阻擋不少惡意訪問行為,但這並不是一個安全管理員生活的全部,還是有很多問題會安然通過這些檢測,對系統形成破壞。從本質上來講,自動化的處理是相對粗粒度的,主要起到過濾沒有意義的干擾信息,有效降低管理員工作負荷的作用。在日常監測之外,也應該每隔一段時間對這些日誌進行更細致的審查。在新漏洞出現時,Mike都會針對漏洞的特徵進行日誌檢查,並及時的將攻擊指紋更新到自動化檢查腳本中。
下文給你參考:
windows xp 速度提升和優化指南
Win XP以其華麗的操作畫面和穩定的性能成為不少電腦玩家的首選操作系統,但在使用Windows XP的過程中你會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操作系統在速度上是越來越慢了。如何才能使Windows XP提高運行速度的問題,已經成為用戶十分關心的話題。
1、加快啟動速度
每次啟動Windows XP的時候,藍色的滾動條都會不知疲倦地走上好幾圈,對於追求高效率的你,是不是很希望它能少走幾圈呢?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的滾動時間減少,以加快啟動速度。方法是:打開注冊表編輯器,依次展開HKEY _ LOCAL _ MACHINE SYSTEM CurrentControlSet Control Session Manager Memory Management PrefetchParameters分支,在右側窗口中區找到EnablePrefetcher子鍵,把它的默認值「3」修改為「1」。接下來用滑鼠右鍵在桌面上單擊「我的電腦」,選擇「屬性」命令,在打開的窗口中選擇「硬體」選項卡,單擊「設備管理器」按鈕。在「設備管理器」窗口中展開「IDE ATA/ATAP控制器」,雙擊「次要IDE通道」選項,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高級」選項卡,在「設備0」中的「設備類型」中,將原來的「自動檢測」改為「無」,「確定」後退出。「主要IDE通道」的修改方法一致。現在重新啟動計算機,看看你的滾動條滾動的時間是不是減少了? 注意:使用VIA晶元主板的朋友千萬可不能修改「VIA BUS MASTER IDE CONTROLLER」選項。
另外,如果你沒有選擇創建多個不同的硬體配置文件,或者希望啟動期間自動載入默認的硬體配置文件而不顯示列表項,那麼可以將「硬體配置文件選擇」小節中的「秒」中輸入「0」即可。在需要選擇的時候按住空格鍵就會顯示出列表了。
2、優化網上鄰居
Windows XP網上鄰居在使用時,系統首先會搜索自己的共享目錄和可作為網路共享的列印機以及計劃任務中和網路相關的計劃任務,然後才顯示出來,這樣會直接影響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如果不必要的話,應將其刪除。具體步驟如下:在注冊表編輯器中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e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 Version\Explore\RemoteComputer\NameSpace,刪除其下的{2227A280-3AEA-1069-A2DE08002B30309D}(列印機)和{D6277990-4C6A-11CF8D87- 00AA0060F5BF}(計劃任務),然後重新啟動計算機,當你再次訪問網上鄰居時,發現運行速度已經提升。
3、加快開關機速度
在Windows XP中關機時,系統總會發送消息到運行程序和遠程伺服器,通知它們系統要關閉,並等待接到回應後系統才開始關機的。如果我們要加快開機速度的話,我們可以先設置自動結束任務的時間。方法是:打開注冊表編輯器,依次展開HKEY_CURRENT _ USER Control Panel Desktop分支,找到AutoEndTasks子鍵,將其設置為1。再將該分支下的「HungAppTimeout」子鍵設置為「1000」,將「WaitTOKillService」改為「1000」(默認為5000)即可。通過這樣重新設置,計算機的關機速度可獲得明顯加快的效果。
5、快速切換不同的工作環境
為了滿足各種不同的需要和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可以同時創建多個不同的硬體配置文件。在「硬體配置文件」對話框中按「復制」按鈕,備份當前硬體配置文件,並重新命名,在不同的工作環境下均如此操作一遍。進入「硬體配置文件」對話框,用上下箭頭移動配置文件,將最常用的置於最上方,在「硬體配置文件選擇」小節上選「等待用戶選定硬體配置文件」,重新啟動計算機就可以看到「硬體配置文件選擇菜單」了。這種設置辦法對使用筆記本電腦用戶更加實用,可以創建多個適用於不同場合的硬體配置文件,切換起來既方便又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6、提高寬頻速度
大家都知道,專業版的Windows XP默認保留了20%的帶寬,其實這對於我們個人用戶來說是沒有多大的作用。與其閑著還不如充分地利用起來,方法如下:在「開始→運行」中輸入gpedit.msc,打開組策略編輯器。找到「計算機配置→管理模板→網路→QoS數據包調度程序」,選擇右邊的「限制可保留帶寬」,選擇「屬性」打開限制可保留帶寬屬性對話框,選擇「禁用」即可。經過這樣重新設置就可以釋放保留的20%的帶寬了。
7、清空系統中多餘的硬體信息
日常工作中使用拔插硬體設備是經常的事情,這樣重復安裝驅動程序的過程將會在系統中遺留下很多硬體注冊信息等,導致系統速度減緩,該如何清空這些多餘的硬體信息呢?首先點擊「復制」按鈕備份(Profile 2),然後再重新命名,例如改為Profile,再重新啟動計算機,此時會出現供你選擇的提示:「1、Profile .2、Profile1 3、None of the above 」, 這里的「1」和「2」是系統中已經存在的硬體配置文件,我們當然選擇「3」,這樣就可以讓 Windows重新檢測硬體,此時屏幕會出現「檢測硬體」的對話框,並提示「大約需要幾分鍾時間」,稍後出現的「配置設置」的對話框,提示「成功設置了新計算機的配置,名稱為Profile1」,點擊「確定」按鈕,重新安裝硬體設備的驅動程序。最後,要把除Profile1外的兩個硬體配置文件刪除掉,防止開機時仍然會詢問你使用哪一個硬體配置文件。
8.對Windows XP進行啟動優化
Windows XP有一個不錯的新功能,那就是可以在啟動時進行磁碟碎片整理,使那些啟動所必須的文件能相鄰排列,從而令下次的啟動速度更快。如果你的Windows XP 中沒有打開此功能,可打開「注冊表編輯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
crosoft\\Dfrg\\BootOptimizefunction],在右側窗格右擊Enable值,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修改」,然後將值改為Y(打開)(N為關閉)。修改完畢後關閉「注冊表編輯器」,重啟電腦。
9、自動關閉停止響應程序
有些時候,XP會提示你某某程序停止響應,很煩,通過修改注冊表我們可以讓其自行關閉,在HKEY_CURRENT_USER\Control Panel\Desktop中將字元健值是AutoEndTasks的數值數據更改為1,重新注銷或啟動即可。
10、清除內存中不被使用的DLL文件
在注冊表的HK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在Explorer增加一個項AlwaysUnloadDLL,默認值設為1。註:如由默認值設定為0則代錶停用此功能。
11、停止不必要的系統服務
1)alerter 錯誤警報
2)automatic updates windows 自動更新
3)background intelligent transfer service 微軟說使用空閑的網路帶寬傳數據
4)clipbook 與遠程電腦來共享剪貼板內容,我看還是免了吧
5)Computer browser 維護網路更新列表
6)DHCP client 一般不需要這東西
7)Distributed link tracking client 保持區域網連接更新等信息,偶很少用區域網,這東西佔用4M左右內存。
8)Distributed Transaction coordinator 協調xxx,和上面的差不多
9)DNS Client 我不需要這東西
10)Error reporting service 錯誤報告
11)Event Log 系統日誌紀錄
12)Fast user switching compatibility 用戶切換
13)help and support 幫助
14)Human interface device access 據說是智能設備。。。
15)IMAPI CD-burning COM service 偶不用這個刻碟
16)Indexing service 索引,索引什麼呢?
17)Internet Connection Firewall(ICF) ICF防火牆
18)IPSEC Services IP安全策略(一般都需要)
19)Logical Disk manager administrative service 配置磁碟
20)messenger windows信使服務,一般可關掉
21)MS software shadow provider 卷復制備份的,不需要
22)Net Logon 遠程登錄,關!
23)Netmeeting remote desktop sharing 我不用netmeeting
24)Network DDE 動態數據交換傳輸
25)Network DDE DSDM 和上面差不多
26)Network Location Awareness 關,我的機子不作共享
27)NTLM Security support provider-telnet 呵呵,關!
28)Performance logs and alert 將系統狀態寫日誌或發警告
29)Portable media serial number 關!
30)Print Spooler 列印機共享,可關掉
31) QoS RSVP 關!
32)Remote desktop help session manager 遠程幫助服務
33)remote Procere Call LOCATOR 管理RPC
34)remote registry 遠程管理注冊表,停止
35)removable storage
36)routing and remote access 我乾脆禁用了它
37)security accounts manager 我的系統只是一個客戶系統,不用iis。
38)smart card
39)smart card helper 關
40)SSDP Discovery service 我用不到這個
41)system event notification 如果是伺服器肯定要記錄的
42)system restore service 系統還原服務
43)task scheler windows 計劃服務
44)Telephony 撥號服務,可停止
45)telnet 可停止
46)terminal services 終端服務,可停止
47)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UPS不間斷電源,如沒可關掉
48)universal plug and play device host 太先進了點,用不到
49)upload manager 關了也能傳輸文件的
50)volume shadow 卷備份,可停止
51)webclient 沒用過
52)Windows Installer MSI服務,我一直關著。
53)windows image acquisition (WIA) 數碼設備用的
54)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 driver extensions 關了
55)windows time 時間服務
56)wireless zero configuration 無線網路,偶用不到的
57)WMI perfromance adapter 關!
上面列出的服務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停止掉,這樣開機和運行速度會快很多
12、安全設置
多了不談,基本的共享還是得關的:
修改注冊表為以下兩個樣式:
去除默認共享
——————————————————————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lanmanserver\parameters]
"AutoShareServer"=dword:00000000
"AutoSharewks"=dword:00000000
——————————————————————
去除IPC$管理
——————————————————————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Lsa]
"restrictanonymous"=dword:00000001
——————————————————————
將上面的文本保存成兩個.REG文件,雙擊導入就可以了。
13、關閉錯誤報告
如不需要windows發送錯誤報告,可點擊 控制面板---->系統---->高級---->
右下角--->錯誤報告---->禁用錯誤匯報——>確定!
14、關閉系統的預讀功能 (重要必讀)
根據網上一些人的介紹和經驗結合我自己使用的Windows XP的經理,現在提供解決系統運行時間長後速度明顯慢下來的方法,可能很多人都在抱怨啟動慢--或者關機慢等等,所以我說說一個明顯可以改善啟動速度的方法!
你到c:/Windows下面會有一個叫Prefetch的文件夾(即Windows預讀文件夾),你會發現裡面有上百個以PF為擴展名的文件:--啟動慢的原因就在這里!
那麼這些到底是些什麼東西了?
這里是系統的預讀功能,在裝系統後的開始一段時間,設置為預讀雖然可以提高系統速度,但是使用一段時間後,預讀文件夾里的文件會變得很多,導致系統搜索花費的時間變長。而且有些應用程序會產生死鏈接文件,加重了系統搜索的負擔。因此,他嚴重影響了我們系統的啟動速度,我們應該定期刪除這些預讀文件。
在這里,Windows XP是允許我們設置預讀的對象。
方法就是:打開注冊表編輯器,依次展開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PrefetchParameters分支,在右側窗口中雙擊"EnablePrefetcher",在打開的"DWORD"值編輯窗口中,可以對Windows XP進行預讀設置:
將該值設置為"0",即為取消預讀功能;
設置為"1",系統將只預讀應用程序;
設置為"2",系統將只預讀Windows系統文件;
設置為"3",系統將預讀Windows系統文件和應用程序。
一般我們將該值設置為"2"即可,當然,如果你的計算機配置很高,也可以將該值設置為"3",以加快系統運行速度。
我們也可以自己製作一個批處理程序,在每次開機時刪除"Windows\Prefetch"文件夾的文件。
方法如下:我們新建一個記事本文件,並且改後綴名為.bat,命名為DelPre.bat,然後用記事本打開它,並在裡面加入以下內容:
del %SystemRoot%\Prefetch\*.* /q
加"/q"參數是刪除全局通配符時,不要求確認,當然還可以用其他參數,如"/f"參數是強制刪除只讀文件。然後保存文件。
15、減少啟動時載入項目
許多應用程序在安裝時都會自作主張添加至系統啟動組,每次啟動系統都會自動運行,這不僅延長了啟動時間,而且啟動完成後系統資源已經被消耗掉!
啟動"系統配置實用程序"(msconfig),在"啟動"項中列出了系統啟動時載入的項目及來源,仔細查看你是否需要它自動載入,否則清除項目前的復選框,載入的項目愈少,啟動的速度自然愈快。此項需要重新啟動方能生效。
『玖』 日誌分析審計系統 什麼情況下分布式部署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日誌審計系統的需求分析日誌很早就有,日誌對於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早已眾所周知,但是對日誌的真正重視卻是最近幾年的事情。當今的企業和組織在IT信息安全領域面臨比以往更為復雜的局面。這既有來自於企業和組織外部的層出不窮的入侵和攻擊,也有來自於企業和組織內部的違規和泄漏。為了不斷應對新的安全挑戰,企業和組織先後部署了防病毒系統、防火牆、入侵檢測系統、漏洞掃描系統、UTM,等等。這些安全系統都僅僅防堵來自某個方面的安全威脅,形成了一個個安全防禦孤島,無法產生協同效應。更為嚴重地,這些復雜的IT資源及其安全防禦設施在運行過程中不斷產生大量的安全日誌和事件,安全管理人員面對這些數量巨大、彼此割裂的安全信息,操作著各種產品自身的控制台界面和告警窗口,顯得束手無策,工作效率極低,難以發現真正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企業和組織日益迫切的信息系統審計和內控、以及不斷增強的業務持續性需求,也對當前日誌審計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下表簡要列舉了部分相關法律法規對於日誌審計的要求:尤其是國家信息系統等級保護制度的出台,明確要求二級以上的信息系統必須對網路、主機和應用進行安全審計。綜上所述,企業和組織迫切需要一個全面的、面向企業和組織IT資源(信息系統保護環境)的、集中的安全審計平台及其系統,這個系統能夠收集來自企業和組織IT資源中各種設備和應用的安全日誌,並進行存儲、監控、審計、分析、報警、響應和報告。日誌審計系統的基本組成:對於一個日誌審計系統,從功能組成上至少應該包括信息採集、信息分析、信息存儲、信息展示四個基本功能:1)日誌採集功能:系統能夠通過某種技術手段獲取需要審計的日誌信息。對於該功能,關鍵在於採集信息的手段種類、採集信息的范圍、採集信息的粒度(細致程度)。2)日誌分析功能:是指對於採集上來的信息進行分析、審計。這是日誌審計系統的核心,審計效果好壞直接由此體現出來。在實現信息分析的技術上,簡單的技術可以是基於資料庫的信息查詢和比較;復雜的技術則包括實時關聯分析引擎技術,採用基於規則的審計、基於統計的審計、基於時序的審計,以及基於人工智慧的審計演算法,等等。3)日誌存儲功能:對於採集到原始信息,以及審計後的信息都要進行保存,備查,並可以作為取證的依據。在該功能的實現上,關鍵點包括海量信息存儲技術、以及審計信息安全保護技術。4)信息展示功能:包括審計結果展示界面、統計分析報表功能、告警響應功能、設備聯動功能,等等。這部分功能是審計效果的最直接體現,審計結果的可視化能力和告警響應的方式、手段都是該功能的關鍵。日誌審計系統的選型指南:那麼,我們如何選擇一款合適的日誌審計系統呢?評價一款日誌審計系統需要關注哪些方面呢?筆者認為至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1、由於一款綜合性的日誌審計系統必須能夠收集網路中異構設備的日誌,因此日誌收集的手段應要豐富,建議至少應支持通過Syslog、SNMP、NetFlow、ODBC/JDBC、OPSECLEA等協議採集日誌,支持從Log文件或者資料庫中獲取日誌。2、日誌收集的性能也是要考慮的。一般來說,如果網路中的日誌量非常大,對日誌系統的性能要求也就比較高,如果因為性能的問題造成日誌大量丟失的話,就完全起不到審計的作用的了。目前,國際上評價一款日誌審計產品的最重要指標叫做「事件數每秒」,英文是EventperSecond,即EPS,表明系統每秒種能夠收集的日誌條數,通常以每條日誌0.5K~1K位元組數為基準。一般而言,EPS數值越高,表明系統性能越好。3、應提供精確的查詢手段,不同類型日誌信息的格式差異非常大,日誌審計系統對日誌進行收集後,應進行一定的處理,例如對日誌的格式進行統一,這樣不同廠家的日誌可以放在一起做統計分析和審計,必須注意的是,統一格式不能把原始日誌破壞,否則日誌的法律效力就大大折扣了。4、要讓收集的日誌發揮更強的安全審計的作用,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管理員會希望獲得對日誌進行關聯分析的工具,能主動挖掘隱藏在大量日誌中的安全問題。因此,有這方面需求的用戶可以重點考查產品的實時關聯分析能力。5、應提供大容量的存儲管理方法,用戶的日誌數據量是非常龐大的,如果沒有好的管理手段,不僅審計查詢困難,佔用過多的存儲空間對用戶的投資也是浪費。6、日誌系統存儲的冗餘非常重要,如果集中收集的日誌數據因硬體或系統損壞而丟失,損失就大了,如果選購的是軟體的日誌審計系統,用戶在配備伺服器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存儲的冗餘,如使用RAID5,或專用的存儲設備,如果選購的是硬體的日誌審計系統,就必須考查硬體的冗餘,防止出現問題。7、應提供多樣化的實時告警手段,發現安全問題應及時告警,還要提供自定義報表的功能,能讓用戶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報表。以上是筆者針對日誌審計系統的選型提出的幾個建議,但在實際中,還有一些其他的問題需要考慮,像廠商的支持服務能力、產品案例的應用等等,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信息安全基礎設施的日趨復雜,使得我們已經從簡單的日誌管理時代邁入了系統性的日誌綜合審計時代,日誌對於網路與信息安全的價值和作用必將越發重要。如若滿意,請點擊右側【採納答案】,如若還有問題,請點擊【追問】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望採納!~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