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關於數據存儲介質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關於數據存儲介質

發布時間: 2022-06-17 04:08:19

㈠ 數據存儲的存儲介質

常用的存儲介質為磁碟和磁帶。數據存儲組織方式因存儲介質而異。在磁帶上數據僅按順序文件方式存取;在磁碟上則可按使用要求採用順序存取或直接存取方式。數據存儲方式與數據文件組織密切相關,其關鍵在於建立記錄的邏輯與物理順序間對應關系,確定存儲地址,以提高數據存取速度。

㈡ 數據備份的常用存儲介質有哪些請分別簡述其特點。

除了我們熟悉的軟磁碟和計算機硬碟外,以下介質在進行大量數據備份時經常使用:

1.廉價磁碟冗餘陣列(RAID)
廉價磁碟冗餘陣列(RAID)提供了相當的基於伺服器網路的數據保護和可靠性。RAID同時提供對千兆位元組存儲信息的快速訪問。如果其中某個器件(驅動器、磁碟等)出現故障時,RAID的冗餘設計可保證磁碟陣列操作正常進行。
盡管RAID比光介質存儲設備和磁帶昂貴,然而在任何需要容錯性和快速在線數據訪問的地方,它能提供最佳的數據保護,比如在一個在線資料庫或業務處理環境中。
RAID能夠保護由硬體故障造成的突發數據丟失。然而,RAID並不是一個數據備份工具。RAID數據要定期備份到光介質或磁帶上,從而提供一個附加的數據存儲安全網路。

2.光碟機
光碟機(MO Drive)的准確翻譯應為磁光碟機,一般有3.5〃和5.25〃兩種,單片MO容量從230M到2.6GB
,甚至更高。MO最大特點是讀寫速度快,相對普通磁帶機而言MO採用隨機存儲方式。此外,MO的數據保存時間長,由於MO只有在極高溫度下(如激光照射)才能夠修改數據,加上有外殼保護,不像CD-ROM容易被劃傷,數據可保存 20年以上。

3. WORM
WORM(一次刻寫多次讀取)介質是永久備份和歸檔的理想工具。可重寫(可擦除)介質能夠取代日常備份用的磁帶,在數據短期存儲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擦除或修改操作,於是記錄介質得到重復使用。這里有多種類型的WORM和可重寫光碟可供使用。通常使用的5.25英寸介質每盤提供2.6GB的存儲容量,12英寸盤可存儲15GB的數據。
當需要進行長期數據存儲(15年以上存儲期)或快速(30秒以內,包括自動光碟機/自動光碟庫操作)訪問不足1MB的文檔時,最好使用光存儲設備。

4.只讀光碟(CD-R)或可擦除光碟(CD-RW)
光碟(CD)也是
一種可用的低端光介質,包括一次刻寫光碟(CD R)和可擦除光碟(CD RW)兩種格式。然而,大多數備份大型硬碟或「海量」網路數據的用戶發現,單張650MB容量的光碟是遠遠不夠用的。正是這種原因,光碟最好應用於有選擇性文件備份的場合,而不是總體備份的解決方案。

5.光碟庫
光碟庫(MO Jukebox)類似磁帶庫,只是採用光碟機和光碟片,是最佳的自動存儲設備,成本較磁帶庫高。

6.磁帶
磁帶為各種場合的需要提供了兼顧容量和性能的出色的數據備份。低端Travan級磁帶介質,單盒可容納4GB的數據量,其傳送速度為514KB/s。高端數字線性磁帶(DLT)每盒能處理35GB的數據量,它每秒鍾提供5MB的數據吞吐量。在其它場合應用的是像DAT這樣的主流磁帶技術。在壓縮數據模式下,所有的存儲容量和數據吞吐速率都可以加倍。
磁帶的備份容量遠大於其它的方式。磁帶低
廉的價格使它成為替代光介質的經濟方式。
磁帶介質同時可以提供每日、每周和每月的安全離線數據存儲,或者提供受損恢復備份文件的離站數據存儲。當快速訪問單個文檔不是非常重要以及無需高容量介質時,磁帶是最佳的中長期數據保存(2-15年)方式。
磁帶可通過磁帶機進行讀寫。磁帶機是最常見的大容量備份設備,目前存在許多制式,QIC,4mm,8mm, 3480/3490,DLT,DST等,所有磁帶設備都採用線性數據流存儲方式。

7. 磁帶庫
磁帶庫(Tape library)是一種自動存儲設備,磁帶庫同設備有多個磁帶插槽,一個或多個磁帶機和一個(多個)由SCSI指令控制的機械臂,存儲量大,配合數據存儲管理軟體實現存儲管理的全自動化。

㈢ 什麼叫存儲介質存儲器按其存儲介質分類有哪些

存儲介質是指存儲數據的載體。比如軟盤、光碟、DVD、硬碟、快閃記憶體、U盤、CF卡、SD卡、MMC卡、SM卡、記憶棒(Memory Stick)、xD卡等。目前最流行的存儲介質是基於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的,比如U盤、CF卡、SD卡、SDHC卡、MMC卡、SM卡、記憶棒、xD卡等。存儲介質分為外儲存器和內儲存器兩種。
1) 內儲存器(內存)
內儲存器直接與CPU相連接,儲存容量較小,但速度快,用來存放當前運行程序的指令和數據,並直接與CPU交換信息。內儲存器由許多儲存單元組成,每個單元能存放一個二進制數或一條由二進制編碼表示的指令。內儲存器是由隨機儲存器和只讀儲存器構成的.
2) 外儲存器(外存)
外儲存器是內儲存器的擴充。它儲存容量大,價格低,但儲存速度慢,一般用來存放大量暫時不用的程序,數據和中間結果,需要時,可成批的與內存進行信息交換。外存只能與內存交換信息,不能被計算機系統的其他部件直接訪問。常用的外存有磁碟,磁帶,光碟等。

㈣ 主流存儲介質有哪些

存儲介質是指存儲數據的載體。比如軟盤、光碟、DVD、硬碟、快閃記憶體、U盤、CF卡、SD卡、MMC卡、SM卡、記憶棒(Memory Stick)、xD卡等。目前最流行的存儲介質是基於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的,比如U盤、CF卡、SD卡、SDHC卡、MMC卡、SM卡、記憶棒、xD卡等。

數碼相機將圖像信號轉換為數據文件保存在磁介質設備或者光記錄介質上。如果說數碼相機是電腦的主機,那麼存儲卡相當於電腦的硬碟。存儲記憶體除了可以記載圖像文件以外,還可以記載其他類型的文件,通過USB和電腦相連,就成了一個移動硬碟。

用於存儲圖像的介質越來越多,如何選擇合適的存儲介質對數碼攝影者尤其是從事數碼攝影職業的專業人士來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優點

對所保存的數據來說,CF卡比傳統的磁碟驅動器安全性和保護性都更高;比傳統的磁碟驅動器及Ⅲ型PC卡的可靠性高5到10倍,而且CF卡的用電量僅為小型磁碟驅動器的5%。

CF卡使用3.3V到5V之間的電壓工作(包括3.3V或5V)。這些優異的條件使得大多數數碼相機選擇CF卡作為其首選存儲介質。



㈤ 數據長期保存,使用什麼介質

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的存儲介質分為兩種,一種是採用快閃記憶體(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另外一種是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

前者就像高速、大容量U盤一樣,可用於移動存儲,後者主要固定於計算機中,作為高速存儲數據之用,它是一種高性能的存儲器,而且使用壽命很長,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獨立電源來保護數據安全。

DRAM固態硬碟屬於非主流的設備,台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常用SSD用於第一存儲硬碟,將操作系統安裝於此,以便開機啟動快速且可靠性高。

(5)關於數據存儲介質擴展閱讀

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具有擦寫次數限制的問題快閃記憶體完全擦寫一次叫做1次P/E,因此快閃記憶體的壽命就以P/E作單位。34nm的快閃記憶體晶元壽命約是5000次P/E,而25nm的壽命約是3000次P/E。

隨著SSD固件演算法的提升,新款SSD都能提供更少的不必要寫入量。一款120G的固態硬碟,要寫入120G的文件才算做一次P/E。

普通用戶正常使用,即使每天寫入50G,平均2天完成一次P/E,3000個P/E能用20年。

另外,雖然固態硬碟的每個扇區可以重復擦寫100000次(SLC),但某些應用,如操作系統的LOG記錄等,可能會對某一扇區進行多次反復讀寫,而這種情況下,固態硬碟的實際壽命還未經考驗。

㈥ 數據存儲的介質

數據存儲介質
凡是僅有兩種穩定的物理狀態,能方便地檢測出處於哪種穩定狀態,兩種穩定狀態又容易相互轉換的物質或元器件,都可以用來存儲二進制代碼「0」和「1」,這樣的物質或元器件被稱為存儲介質或記錄介質。存儲介質不同,存儲信息的機理也不同。信息存儲技術在近幾年的發展非常迅速,各種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但從總體上看它們呈現出一種類似金字塔的結構,其中塔尖為CPU,距離CPU越近則存儲速度越快,每兆位元組的存儲成本越昂貴,容量也越小;反之,則存儲速度越慢,每兆位元組的存儲成本越低,容量也越大。
計算機的存儲設備從體系結構上看可分為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內存儲器(即內存)直接與計算機的CPU相連,處於金字塔的最上層。它的存取速度要求能與CPU相匹配,通常由半導體存儲器晶元組成,由於成本高,容量通常不太大。而對於大量數據的保存通常要使用外存儲器。外存儲器又可以分成幾個層次。與內存儲器相連接的是聯機存儲器(或稱在線存儲器),如硬磁碟機、磁碟陣列等。再下一層是後援存儲器(或稱近線存儲器),它由存取速度比硬碟更慢的光碟機、光碟庫、磁帶庫等設備組成。最底層是離線存儲器(或稱離線存儲器),由磁帶機和磁帶庫等組成倉庫,它的存取速度比較慢,僅是數量級,由於存儲介質可離線保存,可以更換,因此容量幾乎是無限大。對於普通的個人計算機用戶,使用硬碟、軟體和光碟等存儲介質來進行數據存儲就已經夠用了,但對於商業用戶和一些網路系統來說,磁帶 機、磁帶庫和光碟庫則是必不可少的數據存儲與備份設備,現在還有正在飛速發展的存儲網路,能提供更為方便的數據保存方式。下面,通過不同的存儲介質來看一看當今市場上流行的主機信息存儲技術,按其存儲原理可以分為電存儲技術,如內存、快閃記憶體等;磁存儲技術,如磁帶、磁碟等;光存儲技術,如光碟、DVD等。

㈦ 計算機內存儲器一般用什麼作為存儲介質

計算機內存中儲存器一般用ROM作為儲存介質。

隨機存取存儲器(英語:Random Access Memory,縮寫:RAM),也叫主存,是與CPU直接交換數據的內部存儲器。它可以隨時讀寫,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為操作系統或其他正在運行中的程序的臨時數據存儲介質。

RAM工作時可以隨時從任何一個指定的地址寫入(存入)或讀出(取出)信息。它與ROM的最大區別是數據的易失性,即一旦斷電所存儲的數據將隨之丟失。RAM在計算機和數字系統中用來暫時存儲程序、數據和中間結果。

(7)關於數據存儲介質擴展閱讀

RAM的特點為:

1、隨機存取

所謂「隨機存取」,指的是當存儲器中的數據被讀取或寫入時,所需要的時間與這段信息所在的位置或所寫入的位置無關。相對的,讀取或寫入順序訪問存儲設備中的信息時,其所需要的時間與位置就會有關系。它主要用來存放操作系統、各種應用程序、數據等。

當RAM處於正常工作時,可以從RAM中讀出數據,也可以往RAM中寫入數據。與ROM相比較,RAM的優點是讀/寫方便、使用靈活,特別適用於經常快速更換數據的場合。

2、易失性

當電源關閉時,RAM不能保留數據。如果需要保存數據,就必須把它們寫入一個長期的存儲設備中(例如硬碟)。

RAM的工作特點是通電後,隨時可在任意位置單元存取數據信息,斷電後內部信息也隨之消失。

3、對靜電敏感

正如其他精細的集成電路,隨機存取存儲器對環境的靜電荷非常敏感。靜電會干擾存儲器內電容器的電荷,引致數據流失,甚至燒壞電路。故此觸碰隨機存取存儲器前,應先用手觸摸金屬接地。

4、訪問速度

現代的隨機存取存儲器幾乎是所有訪問設備中寫入和讀取速度最快的,存取延遲和其他涉及機械運作的存儲設備相比,也顯得微不足道。

5、需要刷新(再生)

現代的隨機存取存儲器依賴電容器存儲數據。電容器充滿電後代表1(二進制),未充電的代表0。由於電容器或多或少有漏電的情形,若不作特別處理,數據會漸漸隨時間流失。

刷新是指定期讀取電容器的狀態,然後按照原來的狀態重新為電容器充電,彌補流失了的電荷。需要刷新正好解釋了隨機存取存儲器的易失性。

㈧ 存儲介質主要有哪些,其特點是什麼

存儲介質是指存儲數據的載體。比如軟盤、光碟、DVD、硬碟、快閃記憶體、U盤、CF卡、SD卡、MMC卡、SM卡、記憶棒(Memory Stick)、xD卡等。

特點:存儲空間大,速度快,可讀寫,安全性高,攜帶不方便。

流行的存儲介質是基於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的,比如U盤、CF卡、SD卡、SDHC卡、MMC卡、SM卡、記憶棒、xD卡等。

數碼相機將圖像信號轉換為數據文件保存在磁介質設備或者光記錄介質上。如果說數碼相機是電腦的主機,那麼存儲卡相當於電腦的硬碟。存儲記憶體除了可以記載圖像文件以外,還可以記載其他類型的文件,通過USB和電腦相連,就成了一個移動硬碟。

CF卡

CF卡(Compact Flash)是1994年由SanDisk最先推出的。CF卡具有PCMCIA-ATA功能,並與之兼容;CF卡重量只有14g,僅紙板火柴般大小(43mm x 36m x m3.3mm),是一種固態產品,也就是工作時沒有運動部件。CF卡採用快閃記憶體(flash)技術,是一種穩定的存儲解決方案,不需要電池來維持其中存儲的數據。

優點

對所保存的數據來說,CF卡比傳統的磁碟驅動器安全性和保護性都更高;比傳統的磁碟驅動器及Ⅲ型PC卡的可靠性高5到10倍,而且CF卡的用電量僅為小型磁碟驅動器的5%。CF卡使用3.3V到5V之間的電壓工作(包括3.3V或5V)。這些優異的條件使得大多數數碼相機選擇CF卡作為其首選存儲介質。

CF卡作為世界范圍內的存儲行業標准,保證CF產品的兼容,保證CF卡的向後兼容性;隨著CF卡越來越被廣泛應用,各廠商積極提高CF卡的技術,促進新一代體小質輕、低能耗先進移動設備的推出,進而提高工作效率。

CFA總部在加拿大的Palo Alto,其成員有權免費得到CF卡、CF商標和CF技術詳情。CFA成員包括3COM,佳能、柯達、惠普、日立、IBM、松下、摩托羅拉、NEC、SanDisk、精工(愛普生)和Socket Communications等120多個。而且其中的主要數碼相機生產研發廠商已經成立了一個專門組織,從事於CF產品的開發。

㈨ 關於數據存儲媒介

可行,但在海量數據的時候是比較慢的。
譬如還可以利用記事本進行數據存取
我個人感覺只要是文件就可以進行數據存取,可以宏觀的想像一下,文件不就是存取數據的介質嗎
但是 我個人感覺還是利用資料庫存取比較好,因為像單純的文本 和xml等都沒有相應的資料庫存儲機理,你必須自己來定義行列 ,瀏覽 存入等等

㈩ 存儲介質包括哪些

存儲介質包括的有:

1、SM卡:

SM卡是微儲存卡的一種,跟SD卡差不多。由東芝公司在1995年11月發布的Flash Memory存貯卡,三星公司在1996年購買了生產和銷售許可,這兩家公司成為主要的SM卡廠商。

2、SD卡:

SD存儲卡是一種基於半導體快閃記憶器的新一代記憶設備,由於它體積小、數據傳輸速度快、可熱插拔等優良的特性,被廣泛地於攜帶型裝置上使用,例如數碼相機、平板電腦和多媒體播放器等。

3、記憶棒:

記憶棒全稱Memory Stick,它是由日本索尼公司最先研發出來的移動存儲媒體。記憶棒它用在索尼的PSP,PSX系列游戲機,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索尼愛立信的手機,還有筆記本上,用於存儲數據,相當於計算機的硬碟。

4、微型硬碟:

微型硬碟是一種體積非常微小的硬碟式數據存儲設備,這名詞除了作為一種硬體產品種類外,也是最早由IBM注冊、但目前專利權屬於日立全球存儲技術公司的此類商品用名。

5、XD卡:

XD卡全稱為XD Picture Card,是專為存儲數碼照片開發的一種存儲卡。以袖珍的外形、輕便、小巧等特點成為時下風尚。XD卡具有超大的存儲容量和優秀的兼容性,能配合各式讀卡器,可以方便的與個人電腦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