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森林的存儲結構定義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森林的存儲結構定義

發布時間: 2022-06-15 06:45:32

A. 數據結構!!!!!!!!!!!!!!!!!

書上寫的挺簡單,不過要用到實際中去就困難了,這是最基本的東西是以後學習計算機的基礎,就像大一要學習高數 大物一樣,是一門基礎課程~至於學到什麼程度就看你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啦!
(一)基本概念和術語

1.數據結構的概念

2.抽象數據結構類型的表示與實現

3.演算法,演算法設計的要求,演算法效率的度量,存儲空間要求。

(二)線形表

1.線形表的類型定義

2.線形表的順序表示和實現

3.線形表的鏈式表示和實現

(三)棧和隊列

1.棧的定義,表示和實現

2.棧的應用:數制轉換,括弧匹配,行編輯,迷宮求解,表達式求值

3.棧與遞歸實現

4.隊列。

(四)串

1.串的定義,表示和實現

2.串的模式匹配演算法

(五)樹和二叉樹

1.樹的定義和基本術語

2.二叉樹,遍歷二叉樹和線索二叉樹

3.樹和森林:存儲結構,與二叉樹的轉換,遍歷

4.霍夫曼樹和霍夫曼編碼

5.回溯法與樹的遍歷

(六)查找

1.靜態查找表

2.動態查找表

3.哈希表

(七)圖

1.圖的定義和術語

2.圖的存儲結構

3.圖的遍歷

4.圖的連通性問題

5.拓撲排序與關鍵路徑

6.最短路徑

(八)內部排序

1.排序的概念

2.插入排序

3.快速排序

4.選擇排序:簡單選擇,樹形選擇,堆排序

5.歸並排序

6.基數排序

7.各種排序方法的比較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B. 圖論中什麼叫森林

二叉樹在圖論中是這樣定義的:二叉樹是一個連通的無環圖,並且每一個頂點的度不大於2。有根二叉樹還要滿足根結點的度不大於2。有了根結點之後,每個頂點定義了唯一的父結點,和最多2個子結點。然而,沒有足夠的信息來區分左結點和右結點。如果不考慮連通性,允許圖中有多個連通份量,這樣的結構叫做森林。森林也可以看成是好多棵互不相連的非空的樹,只有一棵樹也可以算是森林。不過森林不一定是一棵樹。森林也可以是有根的,這時候森林中的每一棵樹都有一個根。
我的理解是: 二叉樹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森林;

C. 數據結構中,採用什麼方式存儲森林

建議重新仔細地看一下數據結構中,對於根、孩子、兄弟的定義!

D. 森林的結構特徵

森林,是一個高密度樹木的區域.這些植物群落覆蓋著全球大面積並且對二氧化碳下降、動物群落、水文湍流調節和鞏固土壤起著重要作用,是構成地球生物圈當中的一個最重要方面.森林包括喬木林和竹林.森林是由樹木為主體所組成的地表生物群落.它具有豐富的物種,復雜的結構,多種多樣的功能.
俄國林學家G.F.莫羅佐夫1903年提出森林是林木、伴生植物、動物及其與環境的綜合體.森林群落學、地植物學、植被學稱之為森林植物群落,生態學稱之為森林生態系統.在林業建設上森林是保護、發展,並可再生的一種自然資源.具有經濟、生態和社會三大效益.

E. 數據結構里"樹"和"森林"的定義是什麼

樹是一種特殊的圖,這種圖是連通的,並且邊數恰好比頂點數少一
即 樹集= { G=(V,E) : |V|=0 或 G連通且|E|=|V|-1}

森林是很多棵樹組成的圖
嚴格定義 森林集 = { G=(V,E) : 存在V的劃分(V1,V2,...,Vn),使 對於任意i!=j,u屬於Vi且v屬於Vj,有(u,v)不屬於E 且 G1=(V1,E1)、G2=(V2,E2)、...Gn=(Vn,En)都屬於樹集(Ei={(u,v) : u,v屬於Vi 且 (u,v)屬於E}) }

F. 森林的界定和定義標準是什麼

森林法第四條 森林分為以下五類:

一、防護林:以防護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叢,包括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農田、牧場防護林,護岸林,護路林;

二、用材林:以生產木材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產竹材為主要目的的竹林;

三、經濟林:以生產果品,食用油料、飲料、調料,工業原料和葯材等為主要目的的林木;

四、薪炭林:以生產燃料為主要目的的林木;

五、特種用途林:以國防、環境保護、科學實驗等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國防林、實驗林、母樹林、環境保護林、風景林,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地的林木,自然保護區的森林。

【釋義】本條是對森林種類劃分的規定。

一、森林種類劃分的意義。所謂森林種類的劃分,是指按照培育、保護和利用森林的主導目的為標准,將森林劃分成不同的種類。森林可以按照不同的標准作不同的劃分,如可以按照森林的樹種、地理位置、森林的結構等許多方式進行劃分。森林種類劃分的意義在於,由於森林不僅要有足夠的數量,而且還要有相應的質量和合理的結構,以保證國家和社會對森林多方面的需要,因此,通過劃分不同的林種,並以此確立不同林種的經營管理和利用、保護制度,來適應和滿足國家和社會對森林的多方面的需要。

二、森林的具體分類。按照本條的規定,森林分為防護林、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特種用途林五類。

1.防護林 指以防護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叢。防護林對於改善生態環境,減少自然災害,減輕自然災害所造成的危害,促進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按照本條第一項的規定,防護林包括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護岸林、護路林以及農田防護林、牧場防護林。

2.用材林 指以生產木材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上用材林包括以生產竹材為主要目的的竹林。在我國,人均佔有木材蓄積量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長期以來林產品的供應一直十分緊張.難以滿足人民生活和經濟建設的需要。因此,大力發展用材林,對於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3.經濟林 指以生產果品,食用油料、飲料、調料、工業原料和葯材等為主要目的的林木。經濟林是人們為了取得林木的果實、葉片、皮層、膠液等產品作為工業原料或者供人們食用所營造的林木,如油茶、油桐、核桃、樟樹、花椒、茶、桑、果等。經濟林的共同特徵是都屬於多年生、成林後可以多年受益的木本植物,這也是與草本植物的農作物相區別的根本屬性。4.薪炭林 指以生產燃料為主要目的的林木。在我國,有大約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生活在農村,農村居民的燒柴問題,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一個影響農民經濟、生活的問題。特別是在一些邊遠貧困地區,由於經濟基礎差,群眾直接砍伐林木用於燒柴,使生態環境受到破壞,進一步影響當地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同時,薪炭林在生長時期,與防護林一樣,可以起到保水、保土、護坡、護岸等作用。因此,發展薪炭林,對於解決農村居民的實際生活需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5.特種用途林 指以國防、環境保護、科學實驗等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用於國防、環境保護、科學實驗等的森林和林木,由於具有特殊的用途和功用所以在森林資源中處於特殊的位置,目前,一方面要大力發展特殊用途林增加其數量;另一方面需要對其實施特殊的管理和保護,以期發揮出重要的作用。按照本條第五項的規定,特種用途林包括國防林、實驗林、母樹林、環境保護林、風景林,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地的林木,自然保護區的森林。

G. 在數據結構當中森林是指什麼葉子是指什麼根是指什麼權是指什麼網是指什麼

森林:是m(m>=0)棵互不相交的樹的集合.對樹中每個結點而言,其子樹的集合即為森林.
葉子:度為0的結點稱為葉子或終端結點(結點擁有的子樹數稱為度)
根:位於第一層的結點就是根,每棵樹有且僅有一個根.
權:與圖的邊或弧相關的數叫做權.一般標在路徑的上面.權可以表示從一個頂點到另一個頂點的距離或耗費.帶權的圖通常稱為網

H. 誰看懂 清華大學 出版的代碼!!有關數據結構的前插法


數據結構與操作系統》——復旦大學2007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課大綱
時間:2006-08-16 被閱讀次數:447

數據結構與操作系統》——復旦大學2007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課大綱

復旦大學2007年入學研究生
《數據結構與操作系統》專業課程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數據結構
考試題型:簡答題、編程題
參考書目:《數據結構(用面向對象方法C++描述)》殷人昆,清華大學出版社
總分:100分
考試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比較系統地理解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掌握各種數據結構的特點和基本方法,著重強調考生要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編程語言的要求
數據結構考試中所有的演算法,要求用C或C++語言描述。
一、數組
考試內容
數據;順序表;字元串匹配。
考試要求
1. 理解數組的存儲結構,掌握在順序存儲的情況下,數組元素與存儲單元的對應關系
2. 理解順序表的結構和特點,掌握順序表上基本操作的實現演算法。
3. 掌握字元串比較的基本演算法(包括KMP演算法)。
4. 具有用數組結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鏈表
考試內容
單鏈表;雙向鏈表;循環鏈表;稀疏矩陣。
考試要求
1. 理解單鏈表、雙向鏈表和循環鏈表三種鏈表形式的存儲結構和特點,掌握其基本操作的實現演算法。
2. 理解稀疏矩陣的存儲結構和特點,掌握稀疏矩陣上基本操作的實現演算法。
3. 具有用鏈表結構解決實際問題(如:用鏈表實現的多項式的運算)的能力。

三、棧和隊列
考試內容
棧;隊列。
考試要求
1. 理解棧的定義和結構特點,掌握其存儲方式(順序存儲與鏈接存儲)和基本操作的實現演算法。
2. 理解隊列的結構和特點,掌握其存儲方式(順序存儲與鏈接存儲)和基本操作的實現演算法。
3. 具有用隊列和棧結構解決實際問題(如:表達式的計算、優先隊列)的能力。
四、遞歸
考試內容
遞歸。
考試要求
1. 理解遞歸的基本概念和實現原理,掌握用遞歸的思想描述問題和書寫演算法的方法。
2. 掌握漢諾塔、迷宮等問題的遞歸解法。
3. 掌握用棧實現遞歸問題的非遞歸解法。
五、樹和森林
考試內容
樹、二叉樹、森林、堆。
考試要求
1. 理解樹的結構,掌握樹的主要概念。
2. 理解各種二叉樹的結構,掌握其特點,具有運用二叉樹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掌握二叉樹的三種遍歷方法的實現原理和性質,能將二叉樹的遍歷方法應用於求解二叉樹的葉子結點個數、二叉樹計數等問題,掌握遍歷的非遞歸實現方法。
4. 掌握線索化二叉樹的結構和基本操作。
5. 理解堆的原理,掌握基本操作的實現方法。
6. 理解樹和森林的定義和存儲結構,掌握樹和森林的遍歷等方法的實現。
7. 理解霍夫曼編碼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於霍夫曼樹生成霍夫曼編碼的方法。
六、集合和搜索
考試內容
集合;等價類;靜態搜索結構;二叉搜索樹;最優二叉搜索樹;AVL樹。
考試要求
1. 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掌握集合的各種存儲方法。
2. 掌握等價類的生成演算法。
3. 掌握針對有序順序表的折半搜索、斐波那契等搜索方法。
4. 理解AVL樹的定義和特點,掌握AVL樹調整操作的實現原理。
5. 掌握最優二叉樹的構造原理和相關演算法。
七、圖
考試內容
圖;連通分量;最小圖;最短路徑;活動網路。
考試要求
1. 理解和圖相關的各種基本概念,掌握圖的各種存儲方式。
2. 掌握圖兩種搜索方法和連通分量的生成方法。
3. 掌握兩種最小生成樹的生成方法。
4. 掌握各種求最短路徑的方法。
5. 掌握用頂點表示活動和用邊表示活動的兩種網路結構特點和相關操作的實現演算法。
八、排序
考試內容
插入排序;交換排序;選擇排序;歸並排序;基數排序;外排序。
考試要求
理解各種排序方法的實現,掌握各種排序演算法的時間復雜性,各種排序演算法的特性,能夠進行橫向比較。
九、索引結構與散列
考試內容
靜態索引結構;動態索引結構;散列。
考試要求
1. 理解線性索引結構、倒排表、靜態搜索樹的結構和特點。
2. 理解B樹的結構,掌握各種操作的實現演算法。
3. 理解散列的實現原理,掌握各種操作的實現演算法。
第二部分 操作系統
考試內容包括進程、存儲管理、輸入¤輸出和文件系統這四個基本成分的設計原理與實現方法。內容同時涉及分布式操作系統、機群系統和操作系統的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要求考生比較系統地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主要組成部分、各個主要組成部分的不同實現方法;從資源管理和應用程序與硬體系統介面的觀點掌握操作系統設計的基本思想,掌握現代計算機系統對其各種軟硬資源的管理技術。要求考生具備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試題型:填空與選擇題、解答題、計算題
參考書目:William Stallings. Operating Systems: Internals and Design Principles. Four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2001
總分:50分
考試的內容和要求細則
一、操作系統概述
考試內容
1. 計算機基本構成、處理器的內部結構、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
2. 操作系統的概念、演變歷程、特性、分類、運行環境、功能
3. 存儲器的層次結構
考試要求
1. 回顧計算機基本原理,了解操作系統所管轄的軟、硬體資源;
2. 了解操作系統的關鍵概念,從整體上把握操作系統的特性與功能等概念;
3. 就存儲器的層次結構展開案例分析。
4. 建立操作系統的資源管理和應用介面的職能概念。
二、進程
考試內容
進程、進程描述及進程狀態轉換
考試要求
掌握進程的本質特徵,明確進程的動態特性,熟悉進程狀態間轉換的原因,建立進程是資源分配單元和一種運行實體的基本理念。
三、線程、對稱多處理SMP和微內核
考試內容
1. 線程的概念,定義線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 線程的功能特性與實現方式;
3. 對稱多處理SMP體系結構;
4. 操作系統的體系結構(微內核與單內核)及其性能分析。
考試要求
1. 理解引入線程作為基本運行實體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 掌握線程各種實現方式及其特點;
3. 熟悉SMP體系結構、操作系統的體系結構(微內核與單內核)。
四、並發性
考試內容
1. 並發性問題及相關概念,如臨界區、互斥、信號量和管程等;
2. 進程互斥、同步和通信的各種演算法;
3. 死鎖的概念、死鎖的原因和條件
4. 死鎖的預防、避免和檢測演算法。
考試要求
1. 能夠利用信號量、管程等技術解決互斥合同步問題;
2. 理解死鎖的概念和產生死鎖的充分必要條件;
3. 熟練掌握死鎖的預防、避免和檢測演算法;
4. 了解處理死鎖問題時避免飢餓的方法。
五、存儲器管理
考試內容
1. 分區存儲管理、覆蓋與交換;
2. 頁式管理及段式管理;
3. 段、頁式存儲管理方法及實現技術;
4. 虛存的原理及相關的各種演算法和數據結構。
考試要求
1. 了解存儲管理的功能及存儲管理對多道程序設計的支持;
2. 掌握段、頁式存儲管理方法及實現技術;
3. 重點掌握虛存的原理及相關的各種演算法和數據結構。
六、單處理器調度
考試內容
1. 處理器的三種調度類型;
2. 進程調度的各種演算法及其特點。
考試要求
1. 了解長程、中程和短程三種調度類型;
2. 重點掌握進程調度的各種演算法及其適用環境。
七、多處理器調度和實時調度
考試內容
1. 多處理器對進程調度的影響
2. 多處理器環境下的進程和線程調度演算法;
3. 實時進程的特點;
4. 限期調度和速率單調調度方法。
考試要求
1. 了解調度粒度的概念;
2. 熟悉多處理器環境下進程和線程調度演算法;
3. 了解實時進程的本質,掌握限期調度和速率單調調度方法。
八、設備管理和磁碟調度
考試內容
1. 操作系統中輸入/輸出功能的組織;
2. 中斷處理;
3. 設備驅動程序、設備無關的軟體介面和spooling技術;
4. 緩沖策略;
5. 磁碟調度演算法;
6. 磁碟陣列。
考試要求
1. 了解輸入輸出設備及操作系統中輸入/輸出功能的組織;
2. 掌握中斷處理、設備驅動程序、設備無關的軟體介面和spooling等技術;
3. 重點掌握各種用於提高性能的緩沖策略和磁碟調度演算法;
4. 了解可提高性能和可靠性的各種磁碟陣列配置方式。
九、文件系統
考試內容
1. 文件系統特點與文件組織方式;
2. 文件系統的數據結構;
3. 目錄的基本性質及其實現方法;
4. 磁碟空間的管理。
考試要求
1. 了解文件系統特點與文件組織;
2. 掌握文件系統的基本數據結構;
3. 了解文件、目錄的基本性質及其實現方法;
4. 重點掌握磁碟空間的管理、文件系統的性能及可靠性、文件系統的安全性及保護機制等。
十、分布式系統
考試內容
1. 分布式處理的特點、類型;
2. 多層體系結構、中間件技術;
3. 機群系統;
4. 分布式進程管理相關的操作系統設計問題。
考試要求
1. 了解分布式處理的特點、類型;
2. 掌握多層體系結構、中間件技術和機群系統的基本概念和特點;
3. 重點掌握進程遷移、分布式全局狀態的認定、分布式互斥與死鎖預防等技術。
十一、可信計算機系統
考試內容
1. 計算機系統面臨的安全問題及其應對機制;
2. 可信系統的基本概念。
考試要求
1. 了解計算機系統面臨的安全問題及其應對機制;
2. 掌握計算機安全設計方面的一種綜合性方法——可信系統。

怎麼樣? 值得參考叭?

I. 計算機問題

《專業知識》考試范圍
一、計算機類�
計算機科學技術基礎�
第一章 計算機基礎知識�
一、計算機的特點、分類及其應用�
二、信息編碼與數據表示;數制及其轉換�
三、計算機硬體系統的組成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四、計算機軟體系統的組成,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類
五、軟體基礎知識;程度設計語言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多媒體技術�
一、多媒體的基本概念及關鍵技術�
二、多媒體計算機及關鍵設備�
三、多媒體技術及其應用�
第三章 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
一、信息安全的相關概念與技術�
二、計算機病毒的定義、特性、結構及分類�
三、計算機病毒的檢測與防治�
第四章 Internet知識
一、計算機網路的功能、結構、分類和使用方式�
二、Internet的基礎知識、網址與域名系統、TCP/IP協議�
三、Internet的連接與服務功能�
四、WWW與瀏覽器的應用�
五、Internet和Extranet�
計算機軟體及使用�
第一章 Windows2000/xp操作系統�
一、Windows2000/xp的特點,Windows2000/xp的運行環境及安裝方法�
二、Windows2000/xp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
三、資源管理器的使用,文件和文件夾的概念與操作�
四、控制面板的相關知識及使用方法�
五、Windows2000/xp多媒體的管理及使用�
第二章 文字處理軟體Word2000/xp�
一、Word2000/xp的功能;Word2000/xp的啟動方法和工作窗口�
二、Word2000/xp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
三、文檔排版的基本知識與操作;表格的基本操作;圖形及圖文混排的基本知識與操作�
四、頁面設置與文檔列印�
第三章 電子表格軟體Excel2000/xp
一、Excel2000/xp的基本功能;Excel2000/xp的啟動方法和工作窗口�
二、Excel2000/xp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
三、工作表、數據圖表的建立、編輯、管理及格式化操作�
四、單元格的計算以及公式和常用函數的使用�
五、數據管理與分析的一般功能和使用方法�
六、頁面設置與報表列印�
第四章 C語言程序設計
一、程序設計與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概念�
二、C語言的歷史和特點,常見C語言程序開發環境的使用�
三、C語言的基本語法與簡單程序設計,包括基本數據類型、運算符與表達式;數據的輸入與輸出;基本程序流程式控制制語句;函數、編譯預處理與存儲屬性�
四、指針及其應用�
五、高級數據結構及其應用,包括數組、字元串、結構、聯合、位域、枚舉和文件,位運算
計算機理論
第一章 關系資料庫理論�
一、資料庫、資料庫技術、資料庫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概念;資料庫系統的體系結構�
二、數據模型與數據視圖�
三、 關系代數、關系演算及關系模型�
四、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五、資料庫的完整性與安全性,事務管理、並發控制、故障恢復,資料庫的備份與恢復
六、資料庫的設計,數據依賴的概念及關系模式的規范化理論�
七、資料庫應用開發工具,常見資料庫系統產品的名稱、特點,Microsoft Access資料庫的使用
第二章 網路技術基礎�
一、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計算機網路的功能、應用、拓撲結構及分類;網路的層次體系結構和網路協議;網路標准化�
二、物理層,數據通信的理論基礎,物理傳輸媒體、編碼與傳輸技術及傳輸系統�
三、數據鏈路層,差錯檢測與校正,數據鏈路層協議�
四、區域網,多路訪問協議及IEEE802區域網標准族�
五、網路層,數據交換方式,路由選擇與擁塞控制演算法,常見高速網路技術,網路層協議�
六、網路互聯的概念,網橋、路由器與路由協議�
七、傳輸層與應用層的功能、服務與協議�
八、網路安全與網路管理,數據加密技術、認證技術、防火牆技術、常見網路管理協議�
九、Internet原理與接入技術,TCP/IP協議族 ,DNS域名系統,WWW技術;電子商務的概念、體系結構與技術�
第三章 數據結構�
一、數據結構及演算法的基本概念與術語,演算法的時間復雜度與空間復雜度�
二、線性表及其存儲結構和運算�
三、串及其存儲結構和運算,串的模式匹配�
四、棧、隊列及其存儲結構,遞歸演算法�
五、數組及多維數組的定義、運算和存儲結構,數組的壓縮存儲�
六、二叉樹的基本性質、存儲結構、遍歷演算法和幾種特殊類型的二叉樹�
七、樹與森林的定義、性質,樹與森林的存儲結構與遍歷演算法�
八、圖的定義和術語,圖的存儲結構及相關演算法�
九、排序的基本概念,常見的排序演算法�
十、查找的基本概念,常見的查找演算法,支持查找的幾種特殊數據結構�
第四章 軟體工程基礎�
一、軟體工程的基本概念與常用術語;軟體生命周期�
二、軟體需求分析�
三、軟體計劃與軟體設計�
四、軟體復用技術�
五、軟體編碼與軟體測試�
六、軟體維護�
七、軟體質量與軟體工程管理�
八、軟體工具與軟體開發環境

J. 森林的定義

森林指的是由喬木、直徑1.5cm以上的竹子組成且郁閉度0.20以上,以及符合森林經營目的的灌木組成且覆蓋度30%以上的植物群落。包括郁閉度0.20以上的喬木林、竹林、和紅樹林,國家特別規定的灌木林、農田林網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等。
俄國林學家G·F·莫羅佐夫1903年提出森林是林木、伴生植物、動物及其與環境的綜合體。森林群落學、植物學、植被學稱之為森林植物群落,生態學稱之為森林生態系統。在林業建設上森林是保護、發展,並可再生的一種自然資源,具有經濟、生態和社會三大效益。
森林與所在空間的非生物環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完整的生態系統。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是全球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環。它是地球上的基因庫、碳貯庫、蓄水庫和能源庫,對維系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資源和環境。森林,是一個高密度樹木的區域(或歷史上,森林是一個為狩獵而留出的荒地),涵蓋大約 9.5 %的地球表面(或 30 %的占總土地面積)。這些植物群落覆蓋著全球大面積,並且對二氧化碳下降、動物群落、調節水文湍流和鞏固土壤起著重要作用,是地球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境之一。
其他稱謂
人類文化的搖籃、大自然的裝飾美化師、生命的資源、野生動植物的棲殖場、金色的寶庫、綠色寶庫、天然氧氣製造廠、綠色的銀行、天然的調節器、煤炭的鼻祖、天然的儲水池、防風的長城、天然的吸塵機、城市的肺臟、天然的監測儀、自然界的防疫員、天然的隔音牆、天然蓄水庫、地球之肺、天然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