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靜態存儲相比於順序存儲優點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靜態存儲相比於順序存儲優點

發布時間: 2022-06-14 11:25:33

Ⅰ 動態存儲區與靜態存儲區的區別

我理解吧,這個動態跟靜態主要是針對指針而言的。而且對於單個變數來說,動態跟靜態的概念體現的不是特別清楚,下面主要介紹數組吧。
如果你聲明一個數組int a[100],那麼這個數組的大小就是100,在內存中的位置也固定,如果後來發現數組不夠大,你就只能重新定義一個更大的數組,而不能直接改變數組a的大小。這就是靜態存儲。
如果你聲明一個指針int *p,一開始你想開辟一個100的數組,就寫p = new int[100],後面發現100不夠大,你可以先delete []p,把原來的空間釋放掉,然後讓p = new int[200],p就會指向一個大小為200的數組,這個數組的大小以及在內存中的位置可以根據需要不斷變化。這就是動態存儲。

Ⅱ 靜態存儲器和動態存儲器器件的特性有哪些主要區別各自主要應用在什麼地方

靜態存儲器依靠雙穩態觸發器的兩個穩定狀態保存信息。每個雙穩態電路存儲一位二進制代碼0或1,一塊存儲晶元上包含許多個這樣的雙穩態電路。雙穩態電路是有源器件,需要電源才能工作,只要電源正常,就能長期穩定的保存信息,所以稱為靜態存儲器。如果斷電,信息將會丟失,屬於揮發性存儲器,或稱易失性。
動態存儲器是採用超大容量的存儲技術,但是,其存儲組件要求由處理器控制的刷新周期。它與靜態存儲器等其它存儲技術相比,耗電量相對較高。優點: 跟其它類型的存儲器相比,每兆比特的價格為最低。
所有類型的計算機系統、行動電話等移動裝置、數據記錄設備、列印機、控制系統等都屬於動態儲存器。

Ⅲ 線性表的靜態鏈表存儲結構與順序存儲結構相比優點是

前者好比 單向鏈表 後者好比 數組
優點:主要是便於數據的 增 刪等,對於數據交換頻繁的地方有所優勢

Ⅳ 順序表的靜態存儲與動態存儲有什麼區別

1. 靜態內存

靜態內存是指在程序開始運行時由編譯器分配的內存,它的分配是在程序開始編譯時完成的,不佔用CPU資源。

程序中的各種變數,在編譯時系統已經為其分配了所需的內存空間,當該變數在作用域內使用完畢時,系統會

自動釋放所佔用的內存空間。

變數的分配與釋放,都無須程序員自行考慮。

基本類型,數組

2. 動態內存

用戶無法確定空間大小,或者空間太大,棧上無法分配時,會採用動態內存分配。

  • 處理器不工作,電腦什麼都做不了。

    處理器的工作就是處理指令(多條指令就構成一個程序)。

    處理器從內存中取指令集(程序)。

    問題是如果斷電的話,內存中的指令就會丟失。因而內存歸類為「易失性」介質。

    所以我們要把程序、數據存儲在不易失性的介質中,比如硬碟和光碟。

Ⅳ 靜態內存和動態內存的優缺點

靜態RAM是靠雙穩態觸發器來記憶信息的;動態RAM是靠MOS電路中的柵極電容來記憶信息的。由於電容上的電荷會泄漏,需要定時給與補充,所以動態RAM需要設置刷新電路。但動態RAM比靜態RAM集成度高、功耗低,從而成本也低,適於作大容量存儲器。所以主內存通常採用動態RAM,而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則使用靜態RAM。另外,內存還應用於顯卡、音效卡及CMOS等設備中,用於充當設備緩存或保存固定的程序及數據。

Ⅵ 靜態鏈表存儲結構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1.優點在插入和刪除操作時,只修改游標,不需要移動元素,從而克服了在順序表中進行插入和刪除操作需要移動大量元素的缺點。

2)缺點沒有解決連續存儲分配帶來的表長難以確定的問題,需要維護一個空閑鏈表,而且失去了順序表隨機存取的特性。

Ⅶ 順序存儲結構優點

順序存儲時,相鄰數據元素的存放地址也相鄰(邏輯與物理統一);要求內存中可用存儲單元的地址必須是連續的。優點是存儲密度大(=1),存儲空間利用率高。順序表適宜於做查找這樣的靜態操作。

Ⅷ 順序存儲結構和鏈式存儲結構的優缺點

存儲空間
順序存儲結構是要求事先分配存儲空間的,即靜態分配,所以難以估計存儲空間的大小。估計過大會造成浪費,估計太小又容易造成空間溢出。
 而鏈式存儲結構的存儲空間是動態分配的,只要計算機內存空間還有空閑,就不會發生溢出。
 另外還可以從存儲密度的角度考慮,存儲密度的定義公式為:一般來說,存儲密度越大,存儲空間的利用率就越高。
顯然,順序存儲結構的存儲密度為1,而鏈式存儲結構的存儲密度小於1。
運算時間
順序表是一種順序存儲結構,對表中任一結點都可以在O(1)時間復雜度下直接訪問;而訪問鏈表中的某個結點時,必須從頭指針開始沿著鏈表順序查找,時間復雜度為O(n)。
鏈表順序查找,時間復雜度為O(n)。
 因此,如果對線性表的操作以查找為主,則採用順序存儲結構較好;若以插入、刪除為主,則採用鏈式存儲結構為宜。

Ⅸ 靜態存儲和動態存儲的區別

1. 靜態內存

靜態內存是指在程序開始運行時由編譯器分配的內存,它的分配是在程序開始編譯時完成的,不佔用CPU資源。

程序中的各種變數,在編譯時系統已經為其分配了所需的內存空間,當該變數在作用域內使用完畢時,系統會

自動釋放所佔用的內存空間。

變數的分配與釋放,都無須程序員自行考慮。

基本類型,數組

2. 動態內存

用戶無法確定空間大小,或者空間太大,棧上無法分配時,會採用動態內存分配。

  • 處理器不工作,電腦什麼都做不了。

    處理器的工作就是處理指令(多條指令就構成一個程序)。

    處理器從內存中取指令集(程序)。

    問題是如果斷電的話,內存中的指令就會丟失。因而內存歸類為「易失性」介質。

    所以我們要把程序、數據存儲在不易失性的介質中,比如硬碟和光碟。

Ⅹ 靜態的隨機存儲器和動態的隨機存儲器的根本區別是什麼它們各有何優缺點各適用於什麼場合

樓主給你個專業的回答參考下吧
SRAM靜態的隨機存儲器: 特點是工作速度快,只要電源不撤除,寫入SRAM的信息就不會消失,不需要刷新電路,同時在讀出時不破壞原來存放的信息,一經寫入可多次讀出,但集成度較低,功耗較大。SRAM一般用來作為計算機中的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
DRAM是動態隨機存儲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它是利用場效應管的柵極對其襯底間的分布電容來保存信息,以存儲電荷的多少,即電容端電壓的高低來表示「1」和「0」。DRAM每個存儲單元所需的場效應管較少,常見的有4管,3管和單管型DRAM。因此它的集成度較高,功耗也較低,但缺點是保存在DRAM中的信息__場效應管柵極分布電容里的信息隨著電容器的漏電而會逐漸消失,一般信息保存時間為2ms左右。為了保存DRAM中的信息,必須每隔1~2ms對其刷新一次。因此,採用 DRAM的計算機必須配置動態刷新電路,防止信息丟失。DRAM一般用作計算機中的主存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