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醫中肝具有儲血功能但如果肝不能正常儲血那會有什麼症狀
本人認為,肝不能正常儲血的時候,主要表現在當人運動的時候,機體耗血量相對增加,外周循環血量相對不足所表現出的機體缺血缺氧,就會感到胸悶,頭暈,乏力等症狀
『貳』 肝臟在人體中起哪些作用
肝臟對人體的重要作用,中醫認為,肝與膽相為表裡,開竅於目,肝主藏血,肝主疏泄,有貯藏和調節血液、排毒的功能。這也是人們養肝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然還有肝臟對人體的重要性。
肝臟是一個脆弱的器官,如保護不好便可致病。病毒侵入肝臟後,肝臟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肝細胞變性腫脹,肝臟內出血,炎性細胞浸潤,導致肝臟腫大,正常功能衰退。大部分肝病可治癒,但少數遷延不愈,變成慢性肝炎。因此,人們才會說要保護好肝臟,以免肝臟受損。以下是肝臟對人體的作用:
肝臟對人體的十大作用
1.肝臟的膽汁分泌作用
肝細胞能不斷地生成膽汁酸和分泌膽汁,膽汁在消化過程中可促進脂肪在小腸內的消化和吸收。每天有600-1100ml的膽汁,經膽管輸送到膽囊。膽囊起濃縮和排放膽汁的功能。膽汁還有排泄激素和有害物質的作用。
2.肝與糖代謝
單糖經小腸粘膜吸收後,由門靜脈到達肝臟,在肝內轉變為肝糖原而貯存。一般成人肝內約含100g肝糖原,僅夠禁食24小時之用。肝糖原在調節血糖濃度以維持其穩定中具有重要作用。當勞動、飢餓、發熱時,血糖大量消耗,肝細胞又能把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循環,所以患肝病時血糖常有變化。
3.肝與蛋白質代謝
由消化道吸收的氨基酸在肝臟內進行蛋白質合成、脫氨、轉氨等作用,合成的蛋白質進入血循環供全身器官組織需要。肝臟是合成血漿蛋白的主要場所,由於血漿蛋白可作為體內各種組織蛋白的更新之用,所以肝臟合成血漿蛋白的作用對維持機體蛋白質代謝有重要意義。肝臟將氨基酸代謝產生的氨合成尿素,經腎臟排出體外。所以肝病時血漿蛋白減少和血氨可以升高。
4.肝與脂肪代謝
肝臟是脂肪運輸的樞紐。消化吸收後的一部分脂肪進入肝臟,以後再轉變為體脂而貯存。飢餓時,貯存的體脂可先被運送到肝臟,然後進行分解。在肝內,中性脂肪可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此反應可被肝脂肪酶加速,甘油可通過糖代謝途徑被利用,而脂肪酸可完全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肝臟還是體內脂肪酸、膽固醇、磷脂合成的主要器官之一,多餘的膽固醇隨膽汁排出。人體內血脂的各種成分是相對恆定的。其比例靠肝細胞調節。當脂肪代謝紊亂時,可使脂肪堆積於肝臟內形成脂肪肝。
5.激素代謝
正常情況下血液中各種激素都保持一定含量,多餘的經肝臟處理失去活性。當患肝病時,可能出現雌激素滅活障礙,引起男性乳房發育、女性月經不調及性徵改變。如果出現醛固醇和抗利尿激素滅活障礙,可發生鈉和水分在體內瀦留出現浮腫等。
6.解毒功能
在機體代謝過程中,門靜脈收集自腹腔流來的血液,血中的有害物質及微生物抗原性物質,將在肝內被解毒和清除。肝臟是人體的主要解毒器官,它可保護機體免受損害,使毒物成為比較無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質,隨膽汁或尿液排出體外。
7.防禦機能
肝臟是最大的網狀內皮細胞吞噬系統。肝靜脈竇內皮層含有大量的枯否氏細胞,有很強的吞噬能力,能吞噬血中的異物、細菌、染料及其它顆粒物質。據研究,門靜脈血中有99%的細菌經過肝靜脈竇時被吞噬。因此,肝臟的這一濾過作用的重要性極為明顯。肝臟還是人體免疫系統的一部分,產生抗體,消滅入侵的各種抗原。
8.調節血液循環量
正常時肝內靜脈竇可以貯存一定量的血液,在機體失血時,從肝內靜脈竇排出較多的血液,以補償周圍循環血量的不足。
9.製造凝血因子
肝臟是人體內多種凝血因子的主要場所,人體內12種凝血因子,其中最重要的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凝血因子II、VII、IX、X都是在肝臟內合成的。肝病時可引起凝血因子缺乏造成凝血時間延長及發生出血傾向。
10.熱量的產生:
水、電解質平衡的調節,都有肝臟參與。安靜時機體的熱量主要由身體內臟器官提供。在勞動和運動時產生熱的主要器官是肌肉。在各種內臟中,肝臟是體內代謝旺盛的器官,安靜時,肝臟血流溫度比主動脈高0.4-0.8攝氏度,說明其產熱較大。
容易增加肝負擔的十種食物要少吃
1、酒:酒精的中間代謝產物乙醛可直接損傷肝臟,從而誘發酒精肝、脂肪肝以及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等。
2、肥肉:肥肉中的嘌呤,是各種瘦肉精及化工飼料毒素的集散地。過量食用是各種急慢性疼痛的主要罪魁禍首,是血管硬化的直接誘因,也是各種結石的加工廠。
3、動物內臟:動物內臟會導致血脂(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從而誘發脂肪肝。而且內臟隱藏的毒素也多,食用還需謹慎。
4、巧克力:食用過多高糖食物,不僅易轉化為脂肪儲存在肝臟,誘發脂肪肝;而且還會使胃腸道的酶分泌過多發生障礙,影響食慾,加重胃腸脹氣。
5、辣椒:辛辣、刺激食物可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分泌增加,從而加重肝臟負擔,特別肝炎患者食用後會加重肝臟負擔,誘發消化道出血。
『叄』 肝具有儲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主要作用是藏血
肝的生理功能從中醫方面講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主疏泄,二是藏血。肝主疏泄體現在三方面即調暢情志、促進消化吸收、促進血液運行和津液代謝。肝藏血指肝具有儲藏血液、調節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肆』 肝藏血是什麼意思,是多餘的血藏於肝嗎
肝藏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① 貯藏血液。肝如同「血庫」一般,能夠貯藏一定的血液,以供人體活動所需,發揮其濡養臟腑組織、維持相應功能作用。《靈樞·本神》提到:「肝藏血,血舍魂。」《素問·五臟生成》亦雲:「故人卧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②調節血量。肝除藏有一定的血液外,還具有依據機體之需,調節循環血量作用:當機體處於安靜休息,或睡眠狀態時,機體所需血量減少,部分血液迴流入肝,並貯藏起來;而當人體在工作,或劇烈活動時,機體所需血量增加,血液則由肝臟輸送到經脈,以供全身各組織器官所需。即如王冰在《黃帝內經素問》中所說:「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何也?肝主血海故也。」「血海」之名,除指任脈中一穴位外,一般是指沖脈而言。《靈樞·海論》曰:「沖為血海」,強調沖脈氣血充足對人體的重要性。肝的疏泄與藏血功能,相反相成,共同維持肝的貯藏血液與調節血量的作用,故又有「肝主血海」之稱。實際上,「沖為血海」的作用是通過肝的貯藏血液、調節血量作用而實現的。
③收攝血液,防止出血。肝藏血能使血液收攝於經脈之中,不致溢出脈外而出血的作用。
從上可知,肝藏血,有多餘的血藏於肝的意思,但不僅僅如此
肝有貯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調節血量的功能。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肝內必須貯存一定的血量,以營養肝體,制約肝的陽氣升騰,勿使過亢,以維護肝的疏泄功能,使其沖和調達。
肝的藏血亦有防止出血的作用,肝不藏血可以出現吐、衄或婦女月經量多,甚則崩漏等出血病變。肝的調節血量表現在調節人體各部血量,尤其外周血量的分配。
當機體活動劇烈或情緒激動時,肝臟將貯存的血液向機體外周輸布,以供機體所需。當安靜及情緒穩定時,血液則貯藏於肝。
肝調節血量的功能可體現在肝血對目、筋、爪的營養及女子的月經來潮等方面。如肝血不足,失於營養,可見兩目干澀昏花,或為夜盲,筋脈拘急,肢體麻木,屈伸不利,婦女月經量少,甚至閉經等症。
『伍』 人體的哪個部位是儲存血液,儲存多少,是用來做什麼的
肝臟是人體最大腺體,紅褐色,質軟而脆,呈楔形,右端圓鈍,左端扁薄,可 分為上、下兩面,前後兩緣,左右兩葉,成人肝臟重約1400g(男性1500 g左右,女 性1300g左右)占體重的1/30-1/50。� 肝臟位於腹腔右上部並占據上腹的一部分,小部分位於左上腹,卧位時,肝臟 的上界在右側鎖骨中線第五肋間,通過叩診便可發現其上界。一般情況下在上腹部 觸摸不到肝臟下緣,但有一少部分人肝臟位置下垂,則可於肋緣下觸及肝下緣。 在兒童期,肝臟位置較成人略低,肝下緣在肋下1cm--2 cm處,少年期後, 在肋下不易觸及。肝臟的位置可隨體位及呼吸變化有一定改變,站位和吸氣時肝臟 下移1--2 cm,而仰卧位和呼氣時則有所上升。 肝臟的鄰里關系 肝的鄰近臟器有:左葉上面連於膈,與心包和心臟相鄰;右葉上面連於膈,與 右胸膜腔和右肺相鄰,因此,肝右葉膿腫有時侵蝕膈面而波及右胸膜腔和右肺;右 葉後緣內側鄰近食管;左葉下面接觸胃前壁;方葉下接觸幽門;右葉下面前邊接觸 結腸右曲;中部近肝門處鄰接十二指腸;後邊接觸腎和腎上腺。肝臟有病時會影響 這些器官的功能,同樣,這些器官的病變也會侵犯肝臟。 肝以肝內血管和肝內裂隙為基礎,可分為五葉、四段:即左內葉、左外葉 、右前葉、右後葉及尾葉;左外葉又分為左外葉上、下段,右後葉又分為右後葉上 、下段。肝臟被許多韌帶固定於腹腔內,肝臟表面被灰白色的肝包膜包裹著。肝臟 的血液供應3/4來自門靜脈,1/4來自肝動脈。門靜脈的終支在肝內擴大為靜脈竇 ,它是肝小葉內血液流通的管道。肝動脈是來自心臟的動脈血,主要供給氧氣,靜 脈收集消化道的靜脈血,主要供給營養。 認識肝臟 要有效地防治肝病,首先就要對肝臟有一個正確的了解。要了解肝臟在體內的 位置,知道肝臟是一個什麼樣的器官,清楚在生命運動中它起哪些作用,以及如何 保護肝臟不被病毒及有害物質侵犯,患了肝病之後如何治療和調養等。 人體內,除了我們熟知的心臟、肺、胃及腎臟外,還有 一個最大的消化腺- ---肝臟,這些臟器就是我們常說的「五臟」。 肝臟是人體中最大的腺體,也是最大的實質性臟器, 主要位於右季肋部及上 腹部。我國成年人肝臟的重量:男性為1230?450克,女性為1100?300克,約占 體重 的1/40?/50。 因為肝臟有豐富的血液供應,所以呈棕紅色,質軟而脆。肝的大部分位於右季 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於左季肋部。肝大部分為肋弓所覆蓋,僅在腹上部左、右 肋弓之間露出3?厘米,貼靠腹前壁,所以,正常時在右肋緣下不易觸及肝下界,但 在劍突下可觸及到2?厘米。如果成人肝上界的位置正常,而在右肋緣可下觸到肝臟 ,則 為病理性肝腫大,同時可通過觸診大致判斷桿臟腫大的程度。小兒肝臟下界 可低於肋弓。由於肝上面借冠狀韌帶連於膈,因此呼吸時,肝可隨膈的運動而上下 移動,升降可達2?厘米。腹上部以及右季肋區如果受到暴力打擊或肋骨骨折時 ,可導致肝臟破裂。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 肝是構成網狀內皮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免疫的重要器官,並積極地參與 正常免疫活動,它雖不直接產生抗體,但有大量巨噬細胞,在免疫中發揮重要作用 。 肝內的巨噬細胞是固定性的,稱枯否氏細胞,從腸道來的抗原微粒,大多在肝 內被枯否氏細胞吞噬和清除。和一般巨噬細胞不同,枯否氏細胞不具有增加抗原免 疫原性的能力,相反有消除或減弱抗原性的作用。枯否氏細胞能否噬來自血液循環 的抗原抗體復合物和其他有害物質,以消除這些物質對機體的損害。 枯氏細胞是肝竇中的吞噬細胞,能對循環免疫復合物進行有效的處理,肝的血 竇是清除血清循環免疫復合物的最大場所。肝還能合成多種補體成分,肝功能衰減 時,補體含量明顯下降,所以肝臟對機體免疫機能的調節起著重要的作用。 肝臟的化學結構 肝臟是由肝細胞組成,並有豐富的血管網,呈紅褐色,質軟而脆,易受暴力打 擊而破裂,引起致命性大出血。 肝細胞極小,必需通過顯微鏡才能看到。人肝約有 25 億個肝細胞,5000個肝 細胞組成一個肝小葉,因此人肝的肝小葉總數約有50萬個,肝細胞為多角形,直徑 約為20~30微 米,有6-8個面,體積約4900平方微米,不同的生理條件下大小有差 異,如飢餓時肝細胞體積變大。 每個肝細胞表面可分為竇狀隙面、肝細胞面和膽小管面三種。肝細胞裡面含有 許許多多復雜的細微結構:如肝細胞
『陸』 肝臟的功能
肝臟是人體的一個巨大的「化工廠」。具有六大功能:
一、代謝功能:
①糖代謝:飲食中的澱粉和糖類消化後變成葡萄糖經腸道吸收,肝臟將它合成肝糖原貯存起來;當機體需要時,肝細胞又能把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供機體利用。
②蛋白質代謝:肝臟是人體白蛋白唯一的合成器官;γ球蛋以外的球蛋白、酶蛋白及血漿蛋白的生成、維持及調節都要肝臟參與;氨基酸代謝如脫氨基反應、尿素合成及氨的處理均在肝臟內進行。
③脂肪代謝:脂肪的合成和釋放、脂肪酸分解、酮體生成與氧化、膽固醇與磷脂的合成、脂蛋白合成和運輸等均在肝臟內進行。
④維生素代謝:許多維生素如A、B、C、D和K的合成與儲存均與肝臟密切相關。肝臟明顯受損時會出現維生素代謝異常。
⑤激素代謝:肝臟參與激素的滅活,當肝功長期損害時可出現性激素失調。
二、膽汁生成和排泄: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和排泄,膽汁酸的生成和排泄都由肝臟承擔。肝細胞製造、分泌的膽汁,經膽管輸送到膽囊,膽囊濃縮後排放入小腸,幫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三、解毒作用:人體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有害廢物及外來的毒物、毒素、葯物的代謝和分解產物,均在肝臟解毒。
四、免疫功能:肝臟是最大的網狀內皮細胞吞噬系統,它能通過吞噬、隔離和消除入侵和內生的各種抗原。
五、凝血功能:幾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由肝臟製造,肝臟在人體凝血和抗凝兩個系統的動態平衡中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肝功破壞的嚴重程度常與凝血障礙的程度相平行,臨床上常見有些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衰竭而致出血甚至死亡。
六、其它:肝臟參與人體血容量的調節,熱量的產生和水、電解質的調節。如肝臟損害時對鈉、鉀、鐵、磷等電解質調節失衡,常見的是水鈉在體內瀦留,引起水腫、腹水等。
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的代謝和解毒器官。常聽老百姓把自己疼愛的小寶寶,叫做「心肝寶貝」,就足以看出無意之中人們對肝臟的重視了。
眼是肝的穴位,人在睡眠的時候,血就歸於肝中。眼在睡眠時獲得肝血的補充,才能夠視物清晰。所以睡眠不能睡不足,但也不能睡得太久。如果膽氣虛寒了,人就不眠,精神睏乏;肝實熱的時候,人就睡不醒,這樣會導致思維反應能力下降。只有通過調理肝膽,才能擁有好的睡眠。
『柒』 為什麼說肝主儲蓄血
肝內的血流佔了身體的1/5!全身5升血左右,肝內大概一升。
『捌』 為什麼肝臟具有藏血功能
肝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作用。
肝貯藏血液一方面可制約肝陽上亢,另一方面可防止出血;肝調節血量可使人體的血液在運動時達於四肢,休息時歸藏於肝。
失常:肢麻、目澀、月經量少、閉經、吐血、嘔血、衄血等。
『玖』 為什麼人在安靜睡眠時,血液會歸於肝,怎麼理解
肝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臟具有貯藏血液、防止和調節血量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稱。
①貯藏血液:血液來源於水谷精微,生化於脾而藏受於肝。肝內貯存一定的血液,既可以濡養自身,以制約肝的陽氣而維持肝的陰陽平衡、氣血和調,又可以防止。因此,肝不藏血,不僅可以出現肝血不足,陽氣升騰太過,而且還可以導致。
②調節血量:在正常生理情況下,人體各部分的血液量是相對恆定的。但是,人體各部分的血液,常隨著不同的生理情況而改變其血量。當機體活動劇烈或情緒激動時,人體各部分的血液需要量也就相應地增加,於是肝臟所貯藏的血液向機體的外周輸布,以供機體活動的需要。當人們在安靜休息及情緒穩定時,由於全身各部分的活動量減少,機體外周的血液需要量也相應減少,部分血液便歸藏於肝。所謂「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因肝臟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作用,故肝有「血海」之稱。
肝藏血功能發生障礙時,可出現兩種情況:一是血液虧虛。肝血不足,則分布到全身各處的血液不能滿足生理活動的需要,可出現血虛失養的病理變化。如自失血養,則兩目干澀昏花,或為夜盲;筋失所養,則筋脈拘急,肢體麻木,屈伸不利,以及婦女月經量少,甚至閉經等。二是血液妄行。肝不藏血可發生傾向的病理變化,如吐血、衄血、月經過多、崩漏。
肝的疏泄與藏血之間的關系:肝主疏泄又主藏血。藏血是疏泄的物質基礎,疏泄是藏血的功能表現。肝的疏泄全賴血之濡養作用,又賴肝之功能正常才能發揮其作用。所以肝的疏泄與藏血功能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的密切的關系。就肝之疏泄對藏血而言,在生理上,肝主疏泄,氣機調暢,則血能正常地歸藏和調節。血液的運行不僅需要心肺之氣的推動和脾氣的統攝,而且還需要肝氣的調節才能保證氣機的調暢而使血行不致瘀滯。在病理上,肝失疏泄可以影響血液的歸藏和運行。如肝鬱氣滯,氣機不暢,則血亦隨之而瘀滯,即由氣滯而血瘀。若疏泄太過,肝氣上逆,血隨氣逆,又可導致。就肝之藏血對疏泄而言,在生理上,肝主藏血,血能養肝,使肝陽勿亢,保證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在病理情況下,肝之藏血不足或肝不藏血而,終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血不養肝,疏泄失職,則夜寐多夢,女子月經不調等症相繼出現。
(2)肝主生血:肝主生血是指肝參與血液生成的作用。肝不僅藏血,而且還能生血。「肝……其充在筋,以生血氣」(《素問·六節臟象論》),「氣不耗,歸精於腎而為精。精不泄,則歸精於肝而化清血」(《張氏醫通·諸血門》)。可見,肝參與血液的生成。
肝主疏泄與肝主生血:肝以血為體,以氣為用。「肝主血,肝以血為自養,血足則柔,血虛則強」(《溫病條辨·卷六》)。肝生血,血足則肝體自充。剛勁之質得為柔和之體,通其條達暢茂之性,則無升動之害。疏泄與生血,肝氣與肝血,相互為用,動靜有常。肝血不足則肝氣有餘,疏泄太過,而為肝氣、肝火、肝風之災。故曰:「肝血不足,則為筋攣、為角弓、為抽搐、為爪枯、為目眩、為頭痛、為脅肋痛、為少腹痛、為疝痛諸證」
脾統血是指脾具有統攝血液在經脈中運行,防止其溢出脈外的作用。《難經·四十二難》曰:「脾裹血,溫五臟」,指出脾具有包裹血液、防止血溢的作用。明代薛立齋在《薛氏醫案》中說:「心主血,肝藏血,亦能統攝於脾。」脾的統血作用是以脾主運化為基礎的,脾氣健運,氣血充足,統攝力強,則血行脈中,而不溢出脈外。故此武之望在《濟陰綱目》中說:「血生於脾,故曰脾統血。」若脾失健運,脾氣虧虛,統攝無力,則致血溢脈外,而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膚,月經過多,甚或崩漏症。正如尤在涇在《金匱翼》中所說:「脾統血,脾虛則不能統血;脾化血,脾虛不能運化,是皆血無所主,因而脫陷妄行。」
肝藏血與脾統血是相互關聯的。血液之成,源於脾胃;既成之血,藏之於肝,依機體所需而運行諸經。血液之行,以心肺之氣為動力,以肝脾之氣為約束。脾氣健運,血液化生充足,則肝有所藏;肝血充足,行之於經,則脾有所統,二者息息相關,相輔相成。正如沈金鰲在《雜病源流犀燭·諸血源流》中所說:「血生於脾,統於心,藏於肝,宣布於肺,根於腎,灌溉一身,出入於脈。」若脾氣虧虛,氣血生化乏源,影響肝的藏血功能,則常致頭暈目澀,肢麻筋攣等肝血不足之證;若肝脾虧虛,收攝力弱,血溢脈外,而見各種證,稱為肝不藏血或脾不統血。
『拾』 肝臟在人體里是什麼作用
肝臟好比人體內的一個巨大"化工廠",在代謝、膽汁生成、解毒、凝血、免疫、熱量產生及水電解質調節中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代謝功能:①糖代謝。飲食中的澱粉和糖類消化後變成葡萄糖經腸道吸收後,肝臟就能將它合成肝糖原並貯存於肝臟;當勞動等情況需要時,肝細胞又能把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供給機體利用。當血液中血糖濃度變化時,肝臟具有調節作用。②蛋白質代謝。肝臟是人體白蛋白唯一的合成器官;除γ球蛋白以外的球蛋白、酶蛋白以及血漿蛋白質的生成、維持及調節都要肝臟參與;氨其酸代謝如脫氨基反應、尿素合成及氨的處理均在肝臟內進行。③脂肪代謝。中性脂肪的合成和釋放、脂肪酸分解、酮體生成與氧化、膽固醇與磷脂的合成、脂蛋白合成和運輸均在肝內進行。④維生素代謝。許多維生素如A、B、C、D和K的合成與儲存均與肝臟密切相關。肝臟明顯受損時會出現維生素代謝異常,如繼發維生素A缺乏時出現夜盲或皮膚乾燥綜合征。⑤激素代謝。肝臟參與激素的滅活。當肝功長期損害時可出現性激素失調,往往有性慾減退,腋毛、陰毛稀少或脫落,陽痿、睾丸萎縮,月經失調以及肝掌及蜘蛛痣。
(2)膽汁生成和排泄: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和排泄,膽汁酸的生成和排泄都由肝臟承擔。肝細胞製造、分泌的膽汁,經膽管輸送到膽囊。正常情況下,每天肝臟製造800~1000毫升的膽汁。膽囊僅起濃縮和排放膽汁的功能,以幫助小腸內脂肪的消化、吸收。
(3)解毒作用:人體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有害廢物及外來的毒物、毒素包括葯物的代謝和分解產物,均要在肝臟解毒。肝細胞對一切毒物通過氧化、還原、水解和結合等方式將它變為無害物質排放體外。
(4)免疫功能:肝臟是最大的網狀內皮細胞吞噬系統。它能通過吞噬、隔離和消除、改造入侵和內生的各種抗原,與人體的免疫能力密切相關。
(5)血液凝固機能:幾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由肝臟製造。肝臟在人體凝血和抗凝兩個系統的動態平衡中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因此肝功破壞的嚴重程度常與凝血障礙的程度相平行。肝功衰竭者常死於出血。
(6)其它:肝臟參與人體血容量的調節、熱量的產生和水及電解質的調節。如肝臟損害時對鈉、鉀、鐵、銅、鈣、鎂、磷、鋅等電解質調節失衡,尤其常見的是水鈉在體內瀦留,引起浮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