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雲原生在金融行業的應用有哪些
互聯網金融業務場景,如銀行業的手機銀行、線上商城,保險業的電商平台等。
時速雲金融行業解決方案基於微服務架構和DevOps理念,採用容器技術和Kubernetes編排技術構建PaaS平台能力,可以滿足互聯網金融業務高並發、高敏捷的需求。同時解決方案基於通用X86或ARM等架構硬體,解除了設備廠商鎖定,采購成本及維護成本大幅降低。
金融數據中台建設場景,如保險業的數據分析場景等。
目前金融業數據應用存儲浪費大、傳遞效率低、人力投入大、管控力度弱,「微服務」、「雲化的異構存儲能力」、「雲化的部署運營能力」、「雲化的協作管理能力」是數據中台解決這些痛點的思路,這與雲原生技術的優勢不謀而合。
金融信創場景
目前國內信創產業在核心技術上與發達國 家仍有很大差距,尤其在傳統信息產業方面。而在新的基於雲原生的賽道上,因業務形態和應用形態更多向分布式和敏捷化方向發展,國產信息技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金融行業解決方案中基於開源的雲原生平台產品可與國產晶元、操作系統、資料庫、中間件等核心信息技術產品進行很好的適配。
金融行業解決方案白皮書可以去時速雲官網瀏覽下載,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B. 雲原生應用是什麼它的特點有哪些
雲並非把原先在物理伺服器上跑的東西放到虛擬機里跑,真正的雲化不僅是基礎設施和平台的事情,應用也要做出改變,改變傳統的做法,實現雲化的應用——應用的架構、應用的開發方式、應用部署和維護技術都要做出改變,真正的發揮雲的彈性、動態調度、自動伸縮……一些傳統IT所不具備的能力。這里說的「雲化的應用」也就是「雲原生應用」。雲原生架構和雲原生應用所涉及的技術很多,如容器技術、微服務等,
而雲原生應用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迅速部署新業務。在企業里,提供新的應用程序環境及部署軟體新版本通常所需時間以日、周甚至以月計算。這種速度嚴重限制了軟體發布所能承受的風險,因為犯錯及改錯也需要花費同樣的時間成本,競爭優勢就會由此產生。
所以雲原生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套技術體系和一套方法論,而數字化轉型是思想先行,從內到外的整體變革。雲原生包括DevOps、持續交付、微服務、敏捷基礎設施、康威定律等,以及根據商業能力對公司進行重組的能力,既包含技術、也包含管理,可以說是一系列雲技術和企業管理方法的集合,通過實踐及與其他工具相結合更好地幫助用戶實現數字化轉型。
CNCF(雲原生計算基金會)認為雲原生系統需包含的屬性:
1、容器化封裝:以容器為基礎,提高整體開發水平,形成代碼和組件重用,簡化雲原生應用程序的維護。在容器中運行應用程序和進程,並作為應用程序部署的獨立單元,實現高水平資源隔離。
2、自動化管理:統一調度和管理中心,從根本上提高系統和資源利用率,同時降低運維成本。
3、面向微服務:通過松耦合方式,提升應用程序的整體敏捷性和可維護性。
C. 分布式存儲和超融合區別及優勢
分布式存儲是什麼
關於分布式存儲實際上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甚至名稱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大多數情況下稱作 Distributed Data Store 或者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其中維基網路中給 Distributed data store 的定義是:分布式存儲是一種計算機網路,它通常以數據復制的方式將信息存儲在多個節點中。
在網路中給出的定義是:分布式存儲系統,是將數據分散存儲在多台獨立的設備上。分布式網路存儲系統採用可擴展的系統結構,利用多台存儲伺服器分擔存儲負荷,利用位置伺服器定位存儲信息,它不但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還易於擴展。
盡管各方對分布式存儲的定義並不完全相同,但有一點是統一的,就是分布式存儲將數據分散放置在多個節點中,節點通過網路互連提供存儲服務。這一點與傳統集中式存儲將數據集中放置的方式有著明顯的區分。
超融合是什麼
參考維基網路中的超融合定義:
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是一個軟體定義的 IT 基礎架構,它可虛擬化常見「硬體定義」系統的所有元素。HCI 包含的最小集合是:虛擬化計算(hypervisor),虛擬存儲(SDS)和虛擬網路。HCI 通常運行在標准商用伺服器之上。
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與 融合基礎架構(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最大的區別在於,在 HCI 裡面,無論是存儲底層抽象還是存儲網路都是在軟體層面實現的(或者通過 hypervisor 層面實現),而不是基於物理硬體實現的。由於所有軟體定義的元素都圍繞 hypervisor 實現,因此在超融合基礎架構上的所有實例可以聯合共享所有受管理的資源。
分布式存儲和超融合區別及優勢?
分布式存儲,它的最大特點是多節點部署, 數據通過網路分散放置。分布式存儲的特點是擴展性強,通過多節點平衡負載,提高存儲系統的可靠性與可用性。
超融合基礎架構從定義中明確提出包含軟體定義存儲(SDS),具備硬體解耦的能力,可運行在通用伺服器之上。超融合基礎架構與 Server SAN 提倡的理念類似,計算與存儲融合,通過全分布式的架構,有效提升系統可靠性與可用性,並具備易於擴展的特性。
SMTX ZBS 分布式塊存儲架構
除此之外,超融合基礎架構有更進一步的擴展,它強調以虛擬化計算(hypervisor)為核心,以軟體定義的方式整合包括虛擬化計算, 軟體定義存儲以及虛擬網路資源。從筆者來看超融合基礎架構未來的可能性更多,可促進計算,存儲,網路,安全,容災等等 IT 服務大融合,降低IT 基礎架構的復雜性,重新塑造」軟體定義的數據中心」。
D. 分布式融合存儲正在革誰的命
事實上,一直以來,存儲這個行業似乎都始終保持著它獨有的活力與青春,活力在於技術的革新,青春在於分分合合的更替。
大家都知道高端存儲之所以牛掰,在於其高性能、高可靠、高可用等特點,但價格也高啊。如何將這種高大上的高端存儲以一種創新的方式來替代,一直是許多用戶面臨的挑戰也是最大的渴望。
用戶永遠都是現實主義者,便宜又好的存儲沒人不喜歡。用戶需求所在,就是用戶痛點所在。於是,業界有人提出了超融合的概念,也有人很早提出了分布式存儲的概念,然而這兩種方式還是不能滿足用戶對存儲的擴展性、可用性、可靠性與價格之間的平衡。
就在這個當頭,有人設想將Hyper-Converged超融合與Scale-out存儲架構相結合,沒有想到這樣的設想很快變成了現實。一種創新的模式已經誕生,阿明暫且稱呼它為分布式融合存儲。但這種創新存儲引發了業界的許多爭議,有人說這種方式沒有傳統集中存儲那樣更利於企業級用戶管理,有人說這樣的方式更利於提高存儲效能……實屬不易的是,就在大家眾說紛紜之下,分布式融合存儲打破廠商限制的僵局,已經找到了政府、電信運營商、醫療、教育等多個領域用戶的成功應用。
那麼,為什麼分布式融合存儲能夠如此快地獲得許多成功應用?它正在革誰的命呢?
快閃記憶體真的在加速「去中心化」嗎?
不管你承認與否,存儲領域一切似乎照常,一切又都在變化。因為存儲創新不斷,技術更新不斷,變化不斷,但唯一照常不變的就是最大化地提高存儲效率與價值。
近些年來,用戶追求存儲速度與性能是前所未有的,隨著快閃記憶體這種新介質的誕生,確實帶給了許多企業級用戶的福音。我們可以從快閃記憶體卡、SSD盤、全快閃記憶體陣列與混合陣列的逐漸鋪開得到驗證,快閃記憶體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革新速度正在改變著存儲行業的格局。
快閃記憶體存儲介質變化引發了一場存儲更新,成為不爭的事實。
實際上,在快閃記憶體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就是快閃記憶體卡和SSD盤,快閃記憶體也加速了分布式應用的推進,為什麼這么說呢?大家都清楚最早應用在互聯網領域的分布式架構,以其靈活擴展、價格可選、性能優越、可控可用的特點備受企業級用戶的關注,但是要將分布式架構特別是分布式存儲應用到企業級用戶領域,雖然不難,但也不容易。
隨著x86成為企業級用戶行業的新主流,由x86架構帶來的分布式部署成為一種大趨勢,但是在分布式部署過程中,用戶依然面臨存儲性能提升的問題。用戶不可能再回去採用高大上的高端存儲,那麼如何在分布式存儲方案中實現性能的提升呢?
最簡單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應用快閃記憶體,包括快閃記憶體卡和SSD盤,特別是快閃記憶體卡與伺服器的結合,一方面滿足了用戶對於存儲性能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滿足了用戶對於x86靈活的分布式擴展。在快閃記憶體這種快速提升伺服器性能的應用帶動下,必然也加快了用戶「去中心化」的發展。由此,快閃記憶體與伺服器有效結合下,不僅很快提升了存儲性能,也擴大了用戶對於分布式存儲的應用前景。
E. 雲存儲和分布式儲存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兩者都具有分布式的特點。
雲存儲更大容量。分布式具有更典型的特點。
F. 超融合和經常提到的分布式存儲有什麼關聯
首先你必須了解什麼是超融合?
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Infrastructure,或簡稱「HCI」)也被稱為超融合架構,是指在同一套單元設備(x86伺服器)中不僅僅具備計算、網路、存儲和伺服器虛擬化等資源和技術,而且還包括緩存加速、重復數據刪除、在線數據壓縮、備份軟體、快照技術等元素,而多節點可以通過網路聚合起來,實現模塊化的無縫橫向擴展(scale-out),形成統一的資源池。
其次你必須了解什麼是分布式存儲
關於分布式存儲實際上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甚至名稱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大多數情況下稱作 Distributed Data Store 或者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其中維基網路中給 Distributed data store 的定義是:分布式存儲是一種計算機網路,它通常以數據復制的方式將信息存儲在多個節點中。
在網路中給出的定義是:分布式存儲系統,是將數據分散存儲在多台獨立的設備上。分布式網路存儲系統採用可擴展的系統結構,利用多台存儲伺服器分擔存儲負荷,利用位置伺服器定位存儲信息,它不但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還易於擴展。
盡管各方對分布式存儲的定義並不完全相同,但有一點是統一的,就是分布式存儲將數據分散放置在多個節點中,節點通過網路互連提供存儲服務。這一點與傳統集中式存儲將數據集中放置的方式有著明顯的區分。
區別與聯系
超融合基礎架構從定義中明確提出包含軟體定義存儲(SDS),具備硬體解耦的能力,可運行在通用伺服器之上。超融合基礎架構與 Server SAN 提倡的理念類似,計算與存儲融合,通過全分布式的架構,有效提升系統可靠性與可用性,並具備易於擴展的特性。
由於很多讀者對超融合構成還比較混淆,以下以 SmartX 的超融合軟體 SMTX OS 為例說明分布式存儲和其他模塊的關系。
G. 能源行業雲原生發展現狀
雲原生改變了行業思維方式
雲原生(CloudNative)是雲計算領域的一個新興概念,雲計算是雲原生的基礎。雲原生表示應用程序位於雲中,而不是傳統的數據中心,應用程序從設計之初即考慮到雲的環境,原生為雲而設計,在雲上以最佳姿勢運行,充分利用和發揮雲平台的彈性和分布式優勢。
Pivotal最新官網對雲原生概括為:DevOps+持續交付+微服務+容器。根據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雲原生的基礎架構包括容器化封裝+自動化管理+面向微服務,服務網格(Service Mesh)和聲明式API。DevOps可以實現系統的自動化,支持持續迭代和運維自動化,利用雲平台設施實現彈性伸縮、動態調度、優化資源利用率。
雖然現在雲原生行業處於初期階段,但是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的發展,未來雲原生行業將得到快速發展。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H. 建行精準營銷平台的底層平台支撐是什麼雲
建行精準營銷平台的底層平台支撐是基礎雲
建行數據基礎設施發展情況可分為三個階段:傳統模式、基礎雲模式以及雲原生模式。每個階段都擁有不同的基礎資源供給模式、數據處理方式以及應用的處方式。
目前,建行在資源供給方面,採用以容器為主要載體、虛擬機輔助,分布式存儲;在數據處理方面,採用數據融合模式;在應用模式上,採用雲原生應用。
I. 現在大家都在說的雲原生到底是什麼
雲原生是一個組合詞,可以拆分為「雲」和「原生」兩個詞,「雲」我們都知道,即在線網路,傳統的應用原本都跑在本地伺服器上,很有可能需要停機更新,且無法動態擴展,「雲」表示應用程序運行在分布式的雲環境中,可以頻繁變更,持續交付。
「原生」表示應用程序在設計前期就考慮到了雲平台的彈性和分布式特性,也就是為雲設計的。
可以簡單理解為:雲原生=微服務+DevOps+持續交付+容器化
| 微服務 |
即軟體架構,使用微服務架構可以將一個大型的應用程序按照功能模塊拆分成多個獨立自治的微服務,每個微服務僅僅實現一種功能,具有很明確的邊界。
帶來的好處有哪些?
1)服務的獨立部署
每個服務都是獨立的項目,可以獨立部署,不依賴於其他服務,耦合性低。
2)服務的快速啟動
拆分之後服務啟動的速度要比拆分之前快很多,因為依賴的庫少了,代碼量也少了。
3)更加適合敏捷開發。
敏捷開發以用戶的需求進化為核心,採用迭代、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服務拆分可以快速發布新版本,修改哪個服務只需要發布對應的服務即可,不用整體重新發布。
4)職責專一,由專門的團隊負責專門的服務。
業務發展迅速時,研發人員也會越來越多,每個團隊可以負責對應的業務線,服務的拆分有利於團隊之間的分工。
5)服務可以動態按需擴容
當某個服務的訪問量較大時,我們只需要將這個服務擴容即可。
6)代碼的復用
每個服務都提供REST API,所有的基礎服務都必須抽出來,很多的底層實現都可以以介面方式提供。
| 容器化 |
是雲原生的核心技術,它是一種相對於虛擬機來說更加輕量的虛擬化技術。能為我們提供一種可移植、可重用的方式來打包、分發和運行程序。
容器的基本思想就是將需要執行的所有軟體打包到一個可執行程序包。例如,將一個Java虛擬機、Tomcat伺服器以及應用程序本身打包進一個容器鏡像。用戶可以在基礎設施環境中使用這個容器鏡像啟動容器並運行應用程序。
而Docker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容器引擎,容器化為微服務提供實施保障,起到應用隔離作用,K8S是容器編排系統,用於容器管理,容器間的負載均衡,Docker和K8s都採用Go編寫,(K8s全稱Kubernetes,由首字母K,結尾字母s以及中間的8個字母組成,所以簡稱為K8s)。
| DevOps |
是軟體開發人員和IT運維人員之間的合作過程,是一種工作環境、文化和實踐的集合,目標是高效地自動執行軟體交付和基礎架構更改流程。開發和運維人員通過持續不斷的溝通和協作,可以以一種標准化和自動化的方式快速、頻繁且可靠地交付應用。
| 持續交付 |
就是不誤時開發,不停機更新,是一種軟體開發方法,它利用自動化來加快新代碼的發布。在持續交付流程中,開發人員對應用所做的更改可通過自動化被推送至代碼存儲庫或容器鏡像倉庫。
J. 有人知道吉致金融嗎好不好
挺好的,行業里比較大的汽車金融公司,手續相對簡單,貸款方式也比較靈活。而且全國大部分地方都能辦理,活動也多。吉致金融是吉利旗下的汽車金融公司,如果想買像吉利、沃爾沃、領克這些吉利旗下的車型選擇廠家自己的金融公司就挺好。
互聯網金融本質仍屬於金融,沒有改變金融風險隱蔽性、傳染性、廣泛性和突發性的特點。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是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同時,互聯網金融是新生事物和新興業態,要制定適度寬松的監管政策,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留有餘地和空間。
拓展資料:
吉致汽車金融有限公司(英文名稱:Genius Auto Finance Co., Ltd.)是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香港上市代碼:0175)和法國巴黎銀行個人金融(法國巴黎銀行全資子公司)合資成立的汽車金融公司,公司總部設立在上海,注冊資本人民幣40億元。
金融公司(financial company)(也稱財務公司)在西方國家是一類極其重要的金融機構。其資金的籌集主要靠在貨幣市場上發行商業票據、在資本市場上發行股票、債券;也從銀行借款,但比重很小。匯集的資金是用於貸放給購買耐用消費品、修繕房屋的消費者及小企業。
金融公司分為銷售金融公司、消費者金融公司及工商金融公司三類。一些金融公司由其母公司組建,目的是幫助推銷自己的產品。比如,福特汽車公司組建的福特汽車信貸公司是向購買福特汽車的消費者提供消費信貸。
西方國家經營投資和提供長期資金的一種信用機構。它通過接受和收購企業發行的股票、債券等方式來融通長期資金,同時自己也發行證券進行資金調度,以此支持私人企業的發展。金融公司與一般長期投資公司具有不同的職能。前者主要是滿足工商企業對長期資金的需求,後者主要是把小額分散的貨幣資金集中起來進行證券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