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微機中的外存儲器普遍採用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微機中的外存儲器普遍採用

發布時間: 2022-06-12 12:48:14

⑴ 當前微型計算機上大部分採用的外存儲器,不包括什麼 有選擇A 硬碟 B 光碟 C 軟盤 D 磁帶

當前微型計算機上大部分採用的外存儲器,不包括磁帶。

磁帶是一種磁性材料,用於記錄聲音,圖像,數字或其他信號。它是生產力最高,用途最廣泛的磁記錄材料。

它通常是通過在塑料薄膜帶基材(載體)上塗覆一層顆粒磁性材料或蒸發磁性氧化物或合金膜而形成的。紙和賽璐oid已經用作帶基,主要使用強度高,穩定性好和不變形的聚酯薄膜。

(1)微機中的外存儲器普遍採用擴展閱讀:

磁帶工作原理:

記錄頭實際上是一個蹄形的電磁鐵,兩極非常靠近,中間只有一個縫隙。整個磁頭都封裝在金屬外殼中。磁帶上塗有一層磁性粉末,實際上是許多鐵磁性小顆粒。

磁帶靠近記錄頭,音頻電流使記錄頭間隙中的磁場強度和方向不斷變化。磁帶上的磁性粉末被磁化成具有不同磁極方向和不同磁強度的「小磁鐵」。聲音信號記錄在磁帶上。

回放頭的結構類似於記錄頭的結構。當磁帶經過重放頭的狹縫時,由磁帶上「小磁鐵」產生的磁場穿過重放頭的線圈。由於「小磁鐵」的極性和磁強度不同,因此在線圈中產生的磁通量也不斷變化,從而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並且在放大之後,可以在揚聲器中發出聲音。 。

⑵ 在微型計算機中,常用的外存儲器有( )

在微型計算機中,常用的外存儲器有磁碟、光碟、磁帶。

移動存儲器是相對固定在機器上的存儲器而言的,其最大優點在於安裝和拆除都很方便。它主要包括機械結構的移動硬碟和沒有機械結構的快閃記憶體兩大類。快閃記憶體是利用>/-8A+ 30F76T 技術實現數據存儲的,因其樣子有如一張卡片,又稱之為快閃記憶體卡。

(2)微機中的外存儲器普遍採用擴展閱讀:

微型計算機的關鍵技術:

1、主板技術

主板不但決定著微型機的性能,而且也決定其工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微型機所追求的輕薄、散熱性強、性能穩定必須要求合理地把各種控制晶元、顯卡、音效卡以及各種外設介面等整合在一起,這些技術實質上就是主板的研發技術。

2、顯示屏技術

顯示屏是微型機最吸引人的地方,使用的基本是LCD顯示屏。LCD屏的最大特點是驅動電壓小、功耗小、無輻射,而且還具有平、薄、輕及易實現大面積顯示的特點。LCD內部機械尺寸、安裝尺寸、驅動電路及數據介面會有許多不同之處。

3、介面技術

微型計算機CPU與外部設備及存儲器的連接和數據交換都需要通過介面設備來實現,前者被稱為I/O介面,後者被稱為存儲器介面。存儲器通常在CPU的同步控制下工作,介面電路比較簡單;而I/O設備品種繁多,其相應的介面電路也各不相同。我們平時所說的介面即指I/O介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微型計算機

⑶ 計算機的外存儲器一般是指( )。 A.ROM和RAM B.軟盤、硬碟、光碟 C.主存儲器 D.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

外儲存器是指除計算機內存及CPU緩存以外的儲存器,此類儲存器一般斷電後仍然能保存數據。常見的外存儲器有硬碟、軟盤、光碟、U盤等。

⑷ 微型計算機中的外存儲器,現在普遍採用什麼

磁表面存儲器

⑸ 當前微型計算機上大部分採用的外存儲器,不包括什麼

當前微型計算機上大部分採用的外存儲器不包括內存。
一、硬碟。
外部存儲器就像日記本一樣,你可以在上面記錄任何內容,而且關機後信息不會丟失。
硬碟的磁性圓盤由硬質材料製成,有很高的精密度。硬碟連同驅動器一起封閉在殼體內,在它的容量比軟盤和光碟大得多,讀寫速度比軟盤和光碟快得多。
硬碟是由幾片硬碟片環繞一個共同的軸心組成的碟片組,兩個碟片之間僅留出安置磁頭的距離。每個碟片有兩個盤面,盤面上劃分著許多同心圓,稱為磁軌。這些同心圓周長不同,但存儲量卻相同。每個磁軌被分為很多區域,每個區域叫做一個扇區,每個扇區存儲五百十二個位元組的信息。在硬碟中,幾個碟片上相同磁軌號的集合叫做柱面,這些磁軌有一個相同的磁場旋轉方向。每個盤面對應一個磁頭,但現在的硬碟,兩個磁頭可以讀取一個碟片。所以硬碟容量由柱面數、盤面數、每磁軌的扇區數決定。硬碟容量等於柱面數乘以盤面數乘以每個磁軌的扇區數乘以512,一般以GB、TB為單位,很多硬碟廠商計算GB和TB時是十進制的,1GB是1000MB,1TB是1000GB。
硬碟內部由磁儲存檔片組成,數量從一片到三片不等,每個碟片有一定的容量,叫做單碟容量,幾個碟片的容量之和就是硬碟總容量。ß硬碟的主軸馬達帶動碟片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飄浮在碟片上方,硬碟通過磁頭來讀取碟片上的數據,轉速越快,數據讀取的時間也就越短。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硬碟的速度。
硬碟的磁頭移動到盤面指定的磁軌所用的時間叫做平均尋道時間,單位為毫秒,這個時間越小越好。
數據傳輸率是電腦從硬碟中准確找到相應數據並傳輸到內存的速率,包括內部數據傳輸率和外部數據傳輸率,是用單位時間可傳輸幾兆位元組衡量的。硬碟的介面有IDE介面和SCSI介面。
由於硬碟是全封閉固定安裝的,所以硬碟驅動器也是固定在一起安裝在主機箱內的,從主機箱外面看不見。
二、軟盤。
軟盤是一種可以隨時取出、插入而且能夠隨身攜帶的磁碟。由於它的存儲容量小,存取速度也很慢,因此軟盤現在已經被淘汰。軟盤分為5.25英寸和3.5英寸軟盤兩種。
軟盤驅動器也是安裝在主機箱內的,但在主機的前面有一個介面,並且有一個小門,用於插拔和鎖定軟盤。
三、光碟。
光碟的容量大,大約700兆到50GB,攜帶方便、成本低廉,其容量相當於幾百張軟盤或優盤的容量之和。
光碟主要分為五層:基板、記錄層、反射層、保護層和印刷層。光碟的材料為塑料,數據面鍍了一層鋁,數據被記錄在高低不同的凹凸起伏槽上,通過光碟驅動器的激光頭來讀取數據。光頭發出的激光照射到凹凸面上,然後聚焦到反射層的凹進和凸起上。凸面會把激光原封不動地反射回去,凹進面是把光發散出去。光碟驅動器依據「反射」和「發散」來識別數據,光強度由高到低,由低到高的變化為1,持續一段時間的連續光強度為0。
光碟驅動器包括只讀光碟驅動器、刻錄機、DVD驅動器等。光碟驅動器一般是內置式的,前端面板上帶有一個耳機插孔、音量控制轉盤、LED指示燈、播放/跳過按鈕、載入/退出CD按鈕。

⑹ 36、微型計算機中的外存儲器,現在普遍採用( )。(1分)

目前的硬碟基本都是磁表面的
而外存儲器用的最廣泛的應當是U盤了,因為選C

⑺ 目前計算機最常用的外存儲器是什麼

目前計算機常用的外部存儲器有SSD固態硬碟、機械硬碟、U盤等。

⑻ 當前微型計算機上大部分採用的外存儲器有( ) A硬磁碟

那就是全選了吧。都是屬於外存儲器了吧。

⑼ 在微機中外存儲器通常使用軟盤作為存儲介質,軟磁碟中存儲的信息,在斷電後信息會不會丟失

不會丟失 。、:軟盤是靠磁化磁碟中某個區域來保存信息的,一旦存入信息,不會自行丟失,即使斷電,也不會丟失,可永久保存信息。

⑽ 微機系統的存儲器採用什麼樣的層次結構各層次的存儲器在速度、容器上有何特點

各存儲器之間的關系 按照與CPU的接近程度,存儲器分為內存儲器與外存儲器,簡稱內存與外存。內存儲器又常稱為主存儲器(簡稱主存),屬於主機的組成部分;外存儲器又常稱為輔助存儲器(簡稱輔存),屬於外部設備。CPU不能像訪問內存那樣,直接訪問外存,外存要與CPU或I/O設備進行數據傳輸,必須通過內存進行。在80386以上的高檔微機中,還配置了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這時內存包括主存與高速緩存兩部分。對於低檔微機,主存即為內存。 把存儲器分為幾個層次主要基於下述原因: 半導體存儲器 1、合理解決速度與成本的矛盾,以得到較高的性能價格比。半導體存儲器速度快,但價格高,容量不宜做得很大,因此僅用作與CPU頻繁交流信息的內存儲器。磁碟存儲器價格較便宜,可以把容量做得很大,但存取速度較慢,因此用作存取次數較少,且需存放大量程序、原始數據(許多程序和數據是暫時不參加運算的)和運行結果的外存儲器。計算機在執行某項任務時,僅將與此有關的程序和原始數據從磁碟上調入容量較小的內存,通過CPU與內存進行高速的數據處理,然後將最終結果通過內存再寫入磁碟。這樣的配置價格適中,綜合存取速度則較快。 存儲器晶元 為解決高速的CPU與速度相對較慢的主存的矛盾,還可使用高速緩存。它採用速度很快、價格更高的半導體靜態存儲器,甚至與微處理器做在一起,存放當前使用最頻繁的指令和數據。當CPU從內存中讀取指令與數據時,將同時訪問高速緩存與主存。如果所需內容在高速緩存中,就能立即獲取;如沒有,再從主存中讀取。高速緩存中的內容是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更換的。這樣,通過增加少量成本即可獲得很高的速度。 2、使用磁碟作為外存,不僅價格便宜,可以把存儲容量做得很大,而且在斷電時它所存放的信息也不丟失,可以長久保存,且復制、攜帶都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