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存儲周期最短是多少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存儲周期最短是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6-12 12:11:22

『壹』 存儲器可分為幾種,其中存取周期最短的是哪個

存儲器總體上可以分為外存和內存兩種
其中,外存設備主要有硬碟、優盤、光碟等,讀寫速度慢,容量大,價格低,一般由光磁材質製作而成;
而內存就是我們所說的內存條,又可細分為ROM和RAM存儲器,前者成為只讀存儲器,後者為隨機存儲器,值得一提的是,內存讀寫速度非常快,也就是存取周期最短,容量較小,價格很高,基本上都是由半導體材料製作而成。

『貳』 存儲周期最短的存儲器

存取周期最短的存儲器是內存儲器。存取周期是存儲器進行一次完整的讀/寫操作所允許的最短時間間隔。存取周期越短,則存取速度越快。內存儲器的速度最快,所以它的存取周期最短,其次是硬碟,最慢的是軟盤。

內存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外存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

內存(Memory)也被稱為內存儲器和主存儲器,其作用是用於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碟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只要計算機在運行中,操作系統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從內存調到CPU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後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定運行。 內存條是由內存晶元、電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組成的。

『叄』 在計算機中什麼是內存存取時間和存儲周期

存取時間,指的是CPU讀或寫內存內數據的過程時間。

以讀取為例,從CPU發出指令給內存時,便會要求內存取用特定地址的數據,內存響應CPU後便會將CPU所需要的數據送給CPU,一直到CPU收到數據為止,便成為一個讀取的流程。

存儲周期:連續啟動兩次讀或寫操作所需間隔的最小時間

內存的存取周期一般為60ns-120ns。單位以納秒(ns)度量,換算關系1ns=10-6ms=10-9s,常見的有60ns、70ns、80ns、120ns等幾種,相應在內存條上標為-6、-7、-8、-120等字樣。這個數值越小,存取速度越快。

(3)存儲周期最短是多少擴展閱讀

存儲器的兩個基本操作為「讀出」與「寫入」,是指將存儲單元與存儲寄存器(MDR)之間進行讀寫。存儲器從接收讀出命令到被讀出信息穩定在MDR的輸出端為止的時間間隔,稱為「取數時間TA」。兩次獨立的存取操作之間所需最短時間稱為「存儲周期TMC」。半導體存儲器的存取周期一般為6ns~10ns。

其中存儲單元(memory location)簡稱「單元」。為存儲器中存儲一機器字或一位元組的空間位置。一個存儲器劃分為若干存儲單元,並按一定順序編號,稱為「地址」。如一存儲單元存放一有獨立意義的代碼。即存放作為一個整體來處理或運算的一組數字,則稱為「字」。

字的長度,即字所包含的位數,稱為「字長」。如以位元組來劃分存儲單元,則一機器字常須存放在幾個存儲單元中。存儲單元中的內容一經寫入,雖經反復使用,仍保持不變。如須寫入新內容,則原內容被「沖掉」,而變成新寫入的內容。

『肆』 儲器中存儲周期最短的是 A)內存儲器 B)光碟存儲器 C)硬碟存儲器 D)軟盤存儲器

內存儲器,如內存,關機斷電信息消失,時間最短。

『伍』 存儲器中,存取周期最短的是哪個

片內隨機存儲器,也就是平時也叫做緩存。作為外部的數據要經過這里,然後經過處理器進行邏輯算術計算,有利於降低成本,提高運行效率。

『陸』 計算機的存取周期是什麼

存取周期:存貯器連續二次獨立的「讀」或「寫」操作所需的最短時間,單位來納秒(ns,1ns=10-9s)。存儲器完成一次「讀」或「寫」操作所需的時間稱為存儲器的訪問時間(或讀寫時間)。

『柒』 下列存儲器中,存取周期最短的是() A:硬碟存儲器 B:CD-ROM C:DRAM D:SRAM

SRAM。

SRAM主要用於二級高速緩存(Level2 Cache)。它利用晶體管來存儲數據。與DRAM相比,SRAM的速度快,但在相同面積中SRAM的容量要比其他類型的內存小。

SRAM是靜態存儲方式,以雙穩態電路作為存儲單元,SRAM不像DRAM一樣需要不斷刷新,而且工作速度較快,但由於存儲單元器件較多,集成度不太高,功耗也較大。



(7)存儲周期最短是多少擴展閱讀

SRAM可分為五大部分:存儲單元陣列(core cells array),行/列地址解碼器(decode),靈敏放大器(Sense Amplifier),控制電路(control circuit),緩沖/驅動電路(FFIO)。

存取周期為存儲器的性能指標之一,直接影響電子計算機的技術性能。存儲周期愈短,運算速度愈快,但對存儲元件及工藝的要求也愈高。

例如磁芯存儲器的存取周期為零點幾到幾個微秒。半導體存儲器的存取周期通常在幾十到幾百毫微秒之間。那麼半導體存儲器的性能比磁芯存儲器的性能要好。

『捌』 存儲周期是指

存儲周期:連續啟動兩次操作所需間隔的最小時間

體現主存的速度 (納秒ns)

存儲器的兩個基本操作為讀出與寫入,是指將信息在存儲單元與存儲寄存器(MDR)之間進行讀寫。存儲器從接收讀出命令到被讀出信息穩定在MDR的輸出端為止的時間間隔,稱為取數時間TA;兩次獨立的存取操作之間所需的最短時間稱為存儲周期TMC。內存的存取周期一般為60ns-120ns。單位以納秒(ns)度量,換算關系1ns=10-3ms=10-6s,常見的有60ns、70ns、80ns、120ns等幾種,相應在內存條上標為-6、-7、-8、-120等字樣。這個數值越小,存取速度越快,但價格也便隨之上升。在選配內存時,應盡量挑選與CPU系統匯流排時鍾周期相匹配的內存條

存儲周期,通常用訪問周期T(又稱存取周期、存取時間等)表示。

存儲系統的存儲周期與命中率H的關系非常大。

命中率:可以簡單地定義為在M1存儲器中訪問到的概率,它一般用模擬實驗的方法得到。選擇一組有代表性的程序,在程序執行過程中分別統計對M1存儲器的訪問次數N1和對M2存儲器的訪問次數N2,然後代入下面的(3-1)關系式計算。

·······(3-1)

整個存儲系統的訪問周期可以用M1和M2兩個存儲器的訪問周期T1,T2和命中率H來表示:

T=H·T1+(1-H)·T2 (3-2)

當命中率H→1時,T→T1,即存儲系統的訪問周期T接近於速度比較快的M1存儲器的訪問周期T1。

『玖』 下列存儲器中,存取周期最短的是_ A:硬碟存儲器 B:CD-ROM C:DRAM D:SRAM

D:SRAM
A,和B,不用說吧,一定不可能的.硬碟存儲,和CDROM存儲,都是慢極了的,,,那就只有.C
和D了,,那看下,DRAM,和SRAM的不同吧..
SRAM的速度非常快,在快速讀取和刷新時可以保持數據完整性,即保持數據不丟失。SRAM在PC平台上就只能用於CPU內部的一級緩存以及內置的二級緩存。而我們所說的「系統內存」使用的應該是DRAM。
DRAM的應用比SRAM要廣泛,結構較SRAM要簡單許多,無論是集成度、生產成本以及體積,DRAM都比SRAM具有優勢

『拾』 下列幾種存儲器中,存取周期最短的是

內存儲器 內存直接和cpu傳輸,所有的數據得經過內存然後傳到cpu,他慢了整體性能肯定跟不上,硬碟是外存儲器,他的數據是經過南橋經內存到cpu處理,他在快也沒內存快,就算他比內存快,內存慢了處理速度還是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