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抗日戰爭時期我國使用什麼密碼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抗日戰爭時期我國使用什麼密碼

發布時間: 2022-06-01 09:36:57

Ⅰ 請問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方發電報時使用的是什麼電碼

聽電碼,記下來,對照密碼表,翻譯
這就是電碼發漢字的經過。

Ⅱ 新中國密碼:15665 611612是什麼意思呢

15665,611612是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第一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曲調。每個數字代表音階中的1個基本音級,也代表這個字在這段歌詞的音級曲調,15665,611612組合起來就是歌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歌曲來源:

8月25日,《解放日報》發表題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的社論,列陳中國共產黨和根據地人民在抗日戰爭中所發揮的作用,駁斥了國民黨的種種謬論。社論最後套用了《中國之命運》一書的話語,指出:「如果今日的中國,沒有中國共產黨,那就是沒有了中國。」

之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成為根據地人民的共識和口號。後來這個口號被視作是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真理性認識的高度概括語言,還被用作《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曲的名稱,唱遍全國,一直至今。

(2)抗日戰爭時期我國使用什麼密碼擴展閱讀

廣為流傳的是經過了毛主席的修改,添加了「新」字,並作了小幅改動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歌曲改動:

據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逄先知在《毛澤東和他的秘書田家英》中回憶說,是毛主席提出並加進「新」字的——1950年。

毛主席聽到女兒李訥唱這首歌時,立即糾正說:「沒有共產黨的時候,中國早就有了,應當改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2001年6月初,李訥對這一說法予以肯定。

歌曲意義: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以霸王鞭節奏合拍,詞彙直白。1943年曹火星創作這首歌的時候,歌詞中有一句話「堅持抗戰六年多」,1944年大家唱這首歌時,群眾自動改成了「堅持抗戰七年多」,最後凝固在抗戰勝利之時——「他堅持了抗戰八年多」。未講解放戰爭與解放後。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傳唱,始終伴隨著人民軍隊進軍的步伐,伴隨著民族解放的前進號角。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贏得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從此積貧積弱的中國走向繁榮富強。

Ⅲ 抗日戰爭通訊電播密碼叫什麼名字

以前的無線電信號傳輸是無法傳輸字母的,因此創造了莫爾斯電碼,將英文字母以長、短電碼替代,類似現在計算機編碼的0和1
按照每個英文字母固定的莫爾斯電話拍發,接收方就可以還原電文,這叫明碼電文
明碼是沒有密碼的,因此不適合軍事、外交,因此就需要加密
加密,就是在原有明碼上,加上一些約定的做法,這個就是密碼。接收方按照這種約定(這就是密碼本)進行運算後(解碼),即可得到電文本身
密碼其實是很復雜的數學運算。只有復雜的加密過程,才能保證密碼的有效性。

Ⅳ 抗戰時期地下黨用電台一按一按為什麼就能傳播文字信號

那是早期的電報不論是有線還是無線用的都是莫爾斯碼。按電路的通斷和時間長短的不同組合來表示內容,接聽的一方通過不同的滴答聲來劃出點、短橫、長橫 然後在翻譯成文字

Ⅳ 抗戰時期為什麼要用電台,不用電話

以前沒有行動電話,那就是說必須要架電話線,距離越遠難度就越大,還要防止敵人的破壞和竊聽。而電台的信號傳播距離遠,方便攜帶,保密程度也比有線電話要高。

Ⅵ 抗日年代如何傳遞信息

  1. 這個時期最重要的傳遞信息方式;密碼及明碼無線電台聯絡,戰役級別必須使用,電台配屬到師。

  2. 這個時期也常使用戰地臨時架設的電話,騎馬人力傳遞文書也不少見,較大的戰斗使用,師團級配有專門的通信兵。

  3. 用狼煙、消息樹、雞毛信的也有,這些辦法只能是以戰斗連和縣民兵大隊為單位,100人以內的小規模戰斗使用。

  4. 對於整個抗日戰爭給予敵人重創的戰役應該肯定,小規模的戰斗戰例有,但不可能會是想像中的那麼多,若真是這樣,戰爭就不會持續8年。

Ⅶ 誰知道什麼是"摩爾密碼"

摩爾斯密碼!~

最早的摩爾斯電碼是一些表示數字的點和劃。數字對應單詞,需要查找一本代碼表才能知道每個詞對應的數。用一個電鍵可以敲擊出點、劃以及中間的停頓。

雖然摩爾斯發明了電報,但他缺乏相關的專門技術。他與艾爾菲德·維爾簽定了一個協議,讓他幫自己製造更加實用的設備。艾爾菲德·維爾構思了一個方案,通過點、劃和中間的停頓,可以讓每個字元和標點符號彼此獨立地發送出去。他們達成一致,同意把這種標識不同符號的方案放到摩爾斯的專利中。這就是現在我們所熟知的美式摩爾斯電碼,它被用來傳送了世界上第一條電報。

這種代碼可以用一種音調平穩時斷時續的無線電信號來傳送,通常被稱做連續波(Continuous Wave),縮寫為CW。它可以是電報電線里的電子脈沖,也可以是一種機械的或視覺的信號(比如閃光)。

一般來說,任何一種能把書面字元用可變長度的信號表示的編碼方式都可以稱為摩爾斯電碼。但現在這一術語只用來特指兩種表示英語字母和符號的摩爾斯電碼:美式摩爾斯電碼被使用了在有線電報通信系統;今天還在使用的國際摩爾斯電碼則只使用點和劃(去掉了停頓)。

電報公司根據要發的信的長度收費。商業代碼精心設計了五個字元組成一組的代碼,做為一個單詞發送。比如:BYOXO ("Are you trying to crawl out of it?");LIOUY ("Why do you not answer my question?"),;AYYLU ("Not clearly coded, repeat more clearly.")。這些五個字元的簡語可以用摩爾斯電碼單獨發送。在網路用辭中,我們也會說一些最常用的摩爾斯商用代碼。現在仍然在業余無線電中使用的有Q簡語和Z簡語:他們最初是為報務員之間交流通信質量、頻率變更、電報編號等資訊服務的。

1838年1月8日,Alfred Vail展示了一種使用點和劃的電報碼,這是摩爾斯電碼前身。

Ⅷ 抗日戰爭時代有哪些傳遞信息的方式

1、無線電台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後,中國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帷幕從此拉開。抗戰期間,我黨、我軍根據形勢的發展及戰局演變,進一步加快了紅色通信網建設。

到1940年,華北各戰區已有電台160餘部,華中、江南各部隊已有電台近60部,建立了以延安為中心的多個無線電專用網路和各級無線電通信網,初步建成以延安為中心,溝通黨政軍,輻射全國各部隊、各根據地、游擊區的無線電通信網路,完成了軍委戰略指揮通信體系的建立。

同時,還先後選派上百名精通電報業務的骨幹,到國統區和日佔區各大城市黨的秘密電台幫助開展工作,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抗日戰場的武裝斗爭。

鑒於無線電通信所肩負的重要使命和所發揮的重要作用,1941年10月10日,毛澤東為《通信戰士》題詞:「你們是科學的千里眼、順風耳。」

2、電話

戰爭時期,根據交通部命令,各大電政總局共編成70餘支有線、無線通信隊,開赴前線,隨同軍隊作戰,負責戰地通信聯絡。其中,無線電通信隊員攜帶15瓦手搖式收發信機,在西安、蘭州、康定等地設立大型電台十餘處以及中小型電台100多處,配屬於各戰區前哨,隨軍進退。

他們的足跡遍及中國抗戰戰場,亦伴隨著遠征軍的腳步,傳遞盟軍的戰場信息。有力地保證了軍隊與軍隊、軍隊與地方政府、國內與國際的通信聯系。

(8)抗日戰爭時期我國使用什麼密碼擴展閱讀:

戰爭時期無線通信建立的意義

抗戰時期,在國民政府交通部的部署下,一代中國電信業工技人員不怕犧牲,團結奮斗,敷設了一張後方與前方結合的抗戰通信網,使社會各界和知名愛國人士的電報得以順利拍發。

媒體文章源源不斷,及時溝通了國際、國內的各種信息,使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受到全世界的矚目,贏得了全世界愛好和平國家及人士的支持。

相關史料評價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我國獨立抗日,共歷五年之久,西南西北,山嶺縱橫,交通不暢,加之國庫支絀,材料缺乏,乃電信員工同心協力,不避艱險。

遵照既定方針,以完成抗戰時期之通信網,其克難精神,至堪欽佩,電信員工在此階段中所表現之成績,殊屬不可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