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商銀行u盾密碼錯誤次數是總共6次還是每天6次
U盾密碼連續輸錯6次將被鎖定,不是每天有6次輸錯機會,如密碼已經被鎖定,無法自動解鎖。如忘記密碼或被鎖,請您本人持有效身份證件、開通電子銀行的銀行卡及U盾到全國任意營業網點重置密碼。
(作答時間:2020年1月30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㈡ 銀行u盾密碼輸錯了六次明天還可以
不可以,U盾被鎖定,只能攜帶本人身份證、銀行卡、U盾去工商銀行櫃台進行U盾密碼重置。
步驟如下:
1、去工商銀行重新辦理。
2、等待叫號,此業務無須填寫業務申請單。
3、叫到自己的號後,到櫃台將身份證、銀行卡、U盾交給櫃台工作人員,說明要重置盾密碼。
4、輸入銀行卡交易密碼來授權工作人員辦理業務。
5、按要求輸入兩次新的U盾密碼後,按確認鍵。U盾密碼重置完成。
U盾密碼,也叫U盾證書密碼或PIN碼。工行U盾密碼不會在U盾屏幕上顯示,是用戶自己設置的,交易的時候會要求輸入密碼進行驗證。
工行U盾密碼長度為6-8位數,支持純數字、字母或者數字、字母、特殊字元的組合,如果密碼中含有字母,字母是區分大小寫的。
如若U盾密碼輸錯次數並不會隔天清零,只要U盾密碼輸錯了,輸錯次數就會加1次,直到密碼輸入正確,輸錯次數才會清零。比如:今天輸錯3次,明天就只有3次嘗試輸入密碼的機會,而不是6次。
拓展資料:
1.工行U盾密碼忘記的修改方法:
如果工行U盾密碼忘記了,是沒有辦法修改U盾密碼的。因為,修改U盾密碼時,是需要驗證原密碼的,原密碼忘記了肯定驗證無法通過,所以,是不可能修改成功的。無論是工行個人U盾還是企業U盾,U盾密碼忘記了都無法修改U盾密碼。
2.什麼是U盾
銀行U盾是一種小型密碼,主要用於個人大額支出,即個人只有使用密碼加密碼才能完成轉賬或取款。總的來說,有了這個密碼,個人帳戶的安全性可以得到新的飛躍。
3.U盾的功能
U盾最大的功能是為用戶提供安全認證,避免用戶在使用網上銀行轉賬匯款時出現木馬病毒、欺詐使用、黑客等操作風險。一般情況下,當用戶使用銀行卡進行轉賬和匯款支付時,系統會直接提示用戶插入自己的U盾,然後系統會檢查用戶的身份。確認操作員為持卡人後,即可進行相應操作。
4.U盾的注意事項
申請U盾後,用戶可以立即在銀行櫃台更改密碼,或使用支持的證書工具軟體更改其證書密碼。他們還可以登錄個人網上銀行,並在「客戶服務-個人證書管理-個人客戶證書密碼更新」中更改其證書密碼。如果您在使用過程中忘記了密碼,您可以攜帶U盾、網銀注冊卡和有效身份證到工商銀行網點進行密碼重置。
操作環境:MI 11
㈢ 工商銀行u盾密碼一天輸入4次錯誤後還剩下一次。第2天會恢復5次嗎
U盾密碼連續輸錯4次,第二天會恢復到5次。
如果您忘記密碼或被鎖,請您本人持有效身份證件、開通電子銀行的銀行卡及U盾到全國任意營業網點重置密碼。
拓展資料:
如果是電子銀行口令卡您當天連續3次輸錯,將臨時凍結您當日網上銀行的交易資格,次日自動解除,累計連續10次輸錯動態口令時,工商銀行將凍結您網上銀行交易資格,您需到櫃面辦理換卡手續。
開通U盾後下載安全驅動證書步驟:(中國工商銀行6.1.0.9.2)
1) 首先,打開中國工商銀行網上銀行的官方網站,點擊左側的個人登錄界面。
2)進入個人登錄界面後,用戶輸入自己的網頁登錄名和密碼,並輸入驗證碼,完成登錄。
3)用戶事先插入了U盾,一旦用戶完成網銀的個人登錄後,就會提示有一個證書需要安裝,並標明了此根證書的來源,詢問用戶是否安裝。用戶點擊「是」。
4)點擊「是」後,系統彈出一段「溫馨提示」,告知用戶還未下載U盾安全證書,提示用戶要進行證書的下載。
5)用戶點擊這個彈出的窗口中的「下載」選項即可下載成功。
拓展資料:工行u盾證書如何更新:
1、工行網銀證書未到期:可以自助更新。
如果我們的工行網銀證書沒有到期,我們可以自助進行網上升級,只要把U盾插入電腦,登錄工商銀行網上銀行,進入安全中心菜單,就看自助進行證書省級。根據本人多年經驗總結,這是最便捷的升級方式。或者攜帶本人身份證、銀行卡、U盾前往銀行網點更新。
2、如果我們的證書已經到期了,我們只能攜帶身份證、銀行卡、U盾前往銀行網點更新,這個時候,幾乎所有的流程都和重新開立新U盾一樣,需要我們重新完成設置網銀的登錄密碼,認證個人信息,激活U盾等操作。
㈣ 工行U盾密碼每天允許錯幾次
U盾密碼連續輸錯6次將被鎖定,無法自動解鎖。如忘記密碼或被鎖,請您本人持有效身份證件、開通電子銀行的銀行卡及U盾到全國任意營業網點重置密碼。
(作答時間:2019年7月18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㈤ 工行網銀支付密碼連續輸錯5次會鎖住嗎
密碼器動態密碼當天連續輸錯5次,當日無法再使用,次日自動解除凍結;累計連續20次輸錯,密碼器將永久鎖定,不會自動解鎖。請您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已開通電子銀行的銀行卡和密碼器,到全國任意營業網點辦理密碼器動態密碼解鎖。
U盾密碼連續輸錯6次將被鎖定,無法自動解鎖。如忘記密碼或被鎖,請您本人持有效身份證件、開通電子銀行的銀行卡及U盾到全國任意營業網點重置密碼。
(作答時間:2021年3月13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㈥ 中國銀行網銀盾最多可以錯幾次密碼
當您連續5次輸錯中銀e盾密碼,系統將鎖定該中銀e盾。與動態口令牌不同,系統不會自動解鎖,您需前往櫃台申請中銀e盾「解鎖」,並在網銀登錄頁面自行下載更新證書。
1.您需攜帶在電子銀行中關聯的任意一張存摺或銀行卡及開立該卡/折的有效身份證件、實體認證工具到我行任意一家聯網營業網點辦理。您應填寫《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個人綜合服務信息變更申請表》勾選認證工具USBKEY並勾選補發欄位。
2.櫃員用補發證書交易,為您列印「參考號、授權碼」,交予您完成後續解鎖操作。
3.您進入中行網銀登錄頁面,點擊頁面右側「CA證書下載」鏈接,在彈出頁面輸入USBKEY序列號及圖形驗證碼後,根據系統提示信息完成USBKey初始化和設置新密碼的操作,接下來輸入櫃員交付的「參考號、授權碼」按頁面提示即可完成CA證書更新,實現解鎖。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最新業務變動請以中行官網公布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㈦ 請問企業U盾登錄密碼可以輸錯幾次
K寶密碼連續6次輸入錯誤即會鎖定。在鎖定前,只要您輸入1次正確密碼,錯誤計數器就會清零。
企業網銀K寶密碼忘記或鎖定、K寶證書超過有效期不能登錄我行企業網銀時,企業需到網銀注冊行補辦證書。如果K寶證書不慎丟失或損壞,需要重新購買K寶並補辦證書,交納相應的費用。補辦證書申請資料如下:
1.《企業網上銀行業務申請表》。申請表內容不得塗改,加蓋待注冊賬戶預留印鑒,並由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者授權代理人簽章。
2.法定代表人有效身份證件的原件及復印件。對於特殊原因無法提供法定代表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的,經一級分行對公業務部門審批通過後,可以只提供法定代表人有效身份證件的復印件,但注冊行必須通過其他合理的方式對客戶法定代表人的真實身份進行驗證。
3.經辦人有效身份證件的原件及復印件。
4.《法人授權委託書》,由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授權代理人簽章,並加蓋預留印鑒。法定代表人本人親自辦理時,不需要提供《法人授權委託書》。
5.待補辦證書操作人員有效身份證件的原件及復印件。
您領取密碼信封和空白K寶,完成證書下載,憑接收的簡訊驗證碼(發送至櫃台注冊時預留的手機號)自行進行證書激活,成功後登錄企業網銀使用。
溫馨提示:企業網銀/企業掌銀客戶更換安全工具所需攜帶的材料及辦理范圍與企業網銀補辦證書一致。
㈧ u盾密碼一天可以試幾次
u盾密碼只要累積輸錯6次就會被鎖定,被鎖定以後必須本人前往銀行辦理解鎖業務才可以正常使用。所以並沒有一天可以試幾次的說法。只要累積輸錯的次數不要超過6次就問題不大了。
網銀密碼的規定是不一樣的,網銀密碼一天可以試2次,第三次輸錯的話系統會鎖定該賬戶。有一部分銀行24小時以後會自動解鎖,但是部分銀行是需要去網點辦理才可以解除鎖定。
拓展資料:
優盾是U盾的俗稱,是網銀安全的衛士。它的外形酷似U盤,像一面盾牌,時刻保護著網上銀行資金安全。U盾採用高強度信息加密,數字認證和數字簽名技術,具有不可復制性,可以有效防範支付風險,確保客戶網上支付資金安全,使用方便。
從技術角度看,U盾是用於網上銀行電子簽名和數字認證的工具,它內置微型智能卡處理器,採用1024位非對稱密鑰演算法對網上數據進行加密、解密和數字簽名,確保網上交易的保密性、真實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認性。
交易更安全:
擁有U盾,您辦理網上銀行業務時,不用再擔心黑客、假網站、木馬病毒等各種風險,U盾可以保障您的網上銀行資金安全。
辦理網上銀行對外支付業務時,使用登錄密碼和支付密碼的客戶,需要保護好您的卡號和密碼,需要確保登錄網上銀行的電腦安全可靠,定期更新殺毒軟體,及時下載補丁程序,不隨便打開來路不明的程序、游戲、郵件,保持良好的上網習慣。
如果您不能完全做到,也不用擔心,使用U盾是您最好的選擇,只要您的登錄卡號、登錄密碼、U盾和U盾密碼不同時泄露給一個人,您就可以放心安全使用網上銀行。
除U盾外,工行還推出了一系列安全措施:通過別名登錄(一種不同於傳統賬號登錄的自定義登錄方式),登錄密碼和支付密碼雙重密碼控制,以及支付額度控制等措施來確保客戶安全;通過網址核對、網站證書驗證(點擊工行網頁右下腳「加密鎖」圖表)、預留信息驗證等方式來識別和防範假冒銀行網站。
支付更方便:
擁有U盾,您不用再受各種支付額度的限制,輕松實現網上大額轉賬、匯款、繳費和購物。
功能更全面:
擁有U盾,您可以通過網上銀行簽訂個人理財協議,享受我行獨具特色的理財服務。
服務更多樣:
擁有U盾,您還可以將工行U盾與支付寶賬號綁定,利用U盾對登錄支付寶的行為進行身份認證,從而保障您支付寶賬戶的資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