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都會藝術博物館,[1]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世界著名博物館。
位於美國紐約5號大道上的82號大街,與著名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遙遙相對。佔地13萬平方米,它是與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盧浮宮、俄羅斯聖彼得堡(Sankt Peterburg)的列寧格勒美術館(Hermitage)(也稱冬宮音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齊名的世界四大美術館之一,共收藏有300萬件展品。
1866年 J.傑伊建議成立國家博物館和美術館,並組織了委員會進行籌建。1870年1月31日博物館在紐約第五大道681號原多德沃思舞蹈學校舊址正式建立。1880年遷至現址。
隨著藏品的不斷增加,該館經歷了多次擴建,整幢大樓凝聚著各個時期不同的建築風格,佔地總面積達13萬平方米。目前藏有埃及、巴比倫、亞述、遠東和近東、希臘和羅馬、歐洲、非洲、美洲前哥倫布時期和新幾內亞等各地藝術珍品 330餘萬件。包括古今各個歷史時期的建築、雕塑、繪畫、素描、版畫、照片、玻璃器皿、陶瓷器、紡織品、金屬製品、傢具、古代房屋、武器、盔甲和樂器。有19個專業部門負責各類藏品的徵集、保管和展覽。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該館的展覽大廳共有3層,分服裝、希臘羅馬藝術、原始藝術、武器盔甲、歐洲雕塑及裝飾藝術、美國藝術、R.萊曼收藏品、古代近東藝術、中世紀藝術、遠東藝術、伊斯蘭藝術、19世紀歐洲繪畫和雕塑、版畫、素描和照片、20世紀藝術、歐洲繪畫、樂器和臨時展覽18個陳列室和展室。
服裝陳列室是從原來的服裝藝術博物館發展而來的,1946年並入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單獨成為一個部門,藏有17~20世紀世界各地服裝 1萬多件,並設有圖書資料室和供專業服裝設計研究人員使用的設計房。
1981年春,中美合建的以中國蘇州網師園殿春簃及其後院為模式的阿斯特庭院在該館的東翼竣工落成,庭院的殿堂──"明軒"陳列了中國明代傢具。
埃及政府贈送美國的典德爾神殿陳列在該館的薩克勒大廳內,這是在埃及以外世界上僅有的一座埃及古神殿,1978年 9月正式對外開放。
該館的T.J.沃森圖書館於1964年建立。藏書18.5萬余冊,是世界上收藏藝術、考古書籍最完善的圖書館之一,供研究生、專業研究人員、訪問學者使用。照片、幻燈圖書館藏幻燈片29萬張,黑白照片25萬張,彩色照片6000張,介紹世界藝術發展史。紡織品研究室有各種紡織品 1.5萬件,是時裝設計人員理想的研究之地。博物館還設有版畫素描研究室、青少年博物館、書店、觀眾中心、餐廳等。該館定期出版《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刊》等。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分館──隱修院於 1938年創建,位於紐約市的福特·特賴恩公園,展出中世紀的藝術和建築,包括雕塑、壁畫、彩色玻璃、泥金寫本、雙角獸圖案掛毯、聖物箱、聖餐杯、象牙製品、金屬器。隱修院內還有修道院、教堂、花園。每天有中世紀音樂會演出,每周舉辦音樂會。每年觀眾達 700萬人次。
[附]交通概況:地鐵4、5、6線,在第86大街站下車。公車M1、2、3、4路,在第82大街附近下車。
據最新資料顯示,經過$100,000,000美元的重新修整,博物館近期將重新開放30,000平方英尺的美國之翼展廳,專門展出收藏的美國藝術作品。
美國之翼展廳中所收藏的美國藝術作品,是世界上最好的、最全面的之一,博物館已於2012年1月16日舉行開幕式,展出展廳中的繪畫、雕塑、裝飾藝術品等。
新開放的美國之翼展廳將給參觀者們帶來豐富的、富有魅力的美國藝術歷史體檢,從18世紀到20世紀俱全。
另外,據[2]紐約旅遊網最新報道,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決定重新翻修其前面的廣場,使其布局更加人性化,美國慈善家、紐約第二富商大衛-科赫(David H. Koch)斥資6000萬美元用於大都會博物館廣場的重建項目。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建於1880年,早在1866年J.傑伊建議成立國家博物館和美術館,並組織了委員會進行籌建。整個博物館是一幢大廈,佔地8公頃,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1/9,但展出面積很大,不下24公頃,反而是故宮博物院的兩倍。僅畫廊就有200多個,藏有36.5萬件各類文物和藝術品。位於紐約中心公園第五大道82街。1870年1月31日博物館在紐約第五大道681號原多德沃思舞蹈學校舊址正式建立。1880年遷至現址。
編輯本段歷任主管
迄今(2009年),博物館共有9位主管。第一位是義大利籍美國陸軍將軍-塞斯諾拉。現任主管是2009年1月才上任的托馬斯·坎貝爾。他取代了1977年被委任的前主管-菲力普·德·蒙特貝羅。這位前主管原籍法國,曾是休斯敦美術博物館主管。
塞斯諾拉
塞斯諾拉 (1870年)
塞斯諾拉[3]1832-1904)在1879年至1904年出任首屆主管。出身在軍事世家的他曾參與奧地利軍的克里米亞戰爭。1860年,移居到美國。他在紐約創立軍官學校。在美國內戰期間,擔任陸軍騎兵隊上校,並且獲得英勇勛章。他的軍人生涯到1865年結束。當時他被委任為駐塞普勒斯的領事。他熱愛考古學,促使他在當地展開挖掘工作,期間發掘大約30000件文物。這些文物被博物館收購了。1879年,他開始出任首屆主管。這次委任惹起爭論,因為很多歷史學家認為他的挖掘工作等於掠奪行為。
克拉克
英國卡斯帕·克拉克爵士(1846年 - 1911年)由1904年至1910年擔任第二任主管。1867年,他首先在倫敦的南肯辛頓博物館工作。1896年,開始擔任領導角色。1910年因健康理由辭職,返回倫敦。
卡斯帕·克拉克
羅賓遜
自1910年至1931年,主管一職由愛德華·羅賓遜擔任。他是考古學專家,擅長於古希臘文物。1885年成為波士頓美術館的文物保護員,1902年晉升為該館主管。不久便加入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擔任處理主管。1910年晉升為主管。
文洛克
赫伯特·文洛克是大名鼎鼎的埃及學家,他在1932年到1939年出任主管,他負責埃及藝術的考古工作,特別考察底比斯地區的藝術。
泰勒
自從1940年到1955年,弗朗西斯·亨利·泰勒出任主管。在此之前,他曾先後擔任費城藝術博物館主管,麻省伍斯特藝術博物館主管。他慢慢建立自己的構思,認為博物館不是單純藝術品的累積,而且是學術機構或者一個公共服務。他經過多翻努力,把博物館入場人數增加一倍,達到每年230萬人次。
羅瑞墨
羅瑞墨自從1955年開始擔任主管,直到1966年去世為止。他貢獻了自己的一生。1927年,他完成自己的研究後,便加入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裝飾藝術館部,成為一名助理。1934年,晉升為中世紀藝術館部館長。1943年,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短暫離開博物館,但協助美軍保存和研究曾被納粹黨偷去的藝術品。1949年,返回博物館,出任修道院的理事直到1955年。
霍文
湯瑪斯·霍文生於1931年,1959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完成博士課程後,加入中世紀藝術館部,1965年成為該館部館長。1966年加入紐約市長約翰·林得瑟的團隊。可是當收到羅瑞墨的死訊,便返回博物館擔任主管。
蒙特貝羅
菲力普·德·蒙特貝羅在1977年至2008年間,擔任博物館主管。這位出生於巴黎的法國人是蒙特貝羅公爵的後人。1951年跟從家人抵達美國,1955年入籍美國。他在紐約就讀法國人學校攻讀學士學位。1958年畢業於哈佛大學。後來在紐約大學的藝術學院取得博士學位。1963年,加入博物館,成為館部助理,然後晉升為歐洲油畫館部的准館長。1969年至1974年,被委任為休士頓藝術博物館的主管。1974年,返回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擔任副主管,統籌主管及教育事務。在他的領導下,博物館擴展了一倍,19世紀歐洲油畫的藏量更豐。
編輯本段建築風格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背依紐約中央公園,鬧中取靜,環境幽雅。然而,在建築上沒有體現出美國人的創造性,高台階、大廊柱,與任何一座標准博物館一樣刻板、單調。但展出內容卻豐富多彩,體現了資金足、氣派大的美國風格。整座的2460年前的埃及古墓移置在館內專建的大廳中巨型玻璃罩里,令人嘆為觀止,可謂鎮館之寶。服飾館也堪稱世界之最,收集了4個世紀以來五大洲的各民族服裝1.5萬件。隨著藏品的不斷增加,該館經歷了多次擴建,整幢大樓凝聚著各個時期不同的建築風格,佔地總面積達13萬平方米。
該館的展覽大廳共有3層,分服裝、希臘羅馬藝術、原始藝術、武器盔甲、歐洲雕塑及裝飾藝術、美國藝術、R.萊曼收藏品、古代近東藝術、中世紀藝術、遠東藝術、伊斯蘭藝術、19世紀歐洲繪畫和雕塑、版畫、素描和照片、20世紀藝術、歐洲繪畫、樂器和臨時展覽18個陳列室和展室。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服裝陳列室是從原來的服裝藝術博物館發展而來的,1946年並入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單獨成為一個部門,藏有17~20世紀世界各地服裝1萬多件,並設有圖書資料室和供專業服裝設計研究人員使用的設計房。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紐約第五大道80到84街的一棟龐大建築,內有5大展廳,為歐洲繪畫、美國繪畫、原始藝術、中世紀繪畫和埃及古董展廳。館內的陳列室共有248個,常年展出的幾萬件展品,僅是博物館總庫存的冰山一角——大都會博物館的所有展品數量已達300萬件。
阿斯特庭院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1981年春,中美合建的以中國蘇州網師園殿春簃及其後院為模式的阿斯特庭院在該館的東翼竣工落成,庭院的殿堂──"明軒"陳列了中國明代傢具。
典德爾神殿
埃及政府贈送美國的典德爾神殿陳列在該館的薩克勒大廳內,這是在埃及以外世界上僅有的一座埃及古神殿,1978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
沃森圖書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該館的T.J.沃森圖書館於1964年建立。藏書18.5萬余冊,是世界上收藏藝術、考古書籍最完善的圖書館之一,供研究生、專業研究人員、訪問學者使用。照片、幻燈圖書館藏幻燈片29萬張,黑白照片25萬張,彩色照片6000張,介紹世界藝術發展史。紡織品研究室有各種紡織品1.5萬件,是時裝設計人員理想的研究之地。博物館還設有版畫素描研究室、青少年博物館、書店、觀眾中心、餐廳等。該館定期出版《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刊》等。博物館展出自古代文明至當代的藝術作品,其中有成千上百件世界文明的傑作。博物館不僅展出繪畫和雕刻,還展出花毯、樂器、服裝以及裝飾品。
隱修院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分館──隱修院於1938年創建,位於紐約市的福特·特賴恩公園,展出中世紀的藝術和建築,包括雕塑、壁畫、彩色玻璃、泥金寫本、雙角獸圖案掛毯、聖物箱、聖餐杯、象牙製品、金屬器。隱修院內還有修道院、教堂、花園。每天有中世紀音樂會演出,每周舉辦音樂會。每年觀眾達700萬人次。
編輯本段館藏文物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目前藏有埃及、巴比倫、亞述、遠東和近東、希臘和羅馬、歐洲、非洲、美洲前哥倫布時期和新幾內亞等各地藝術珍品330餘萬件。包括古今各個歷史時期的建築、雕塑、繪畫、素描、版畫、照片、玻璃器皿、陶瓷器、紡織品、金屬製品、傢具、古代房屋、武器、盔甲和樂器。有19個專業部門負責各類藏品的徵集、保管和展覽。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按照導游圖,可以去到任何一個喜歡的展廳。古巴比倫、埃及、希臘、羅馬、歐洲各國、非洲、拉丁美洲等幾乎地球儀上每個有標識的地方的代表藝術品,以及原始社會、奴隸社會、歐洲中世紀各個分期、亞洲各大王朝時期、近現代等不同歷史階段的代表藝術品,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都有專設的展廳。
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有人看到的是展品本身蘊含的歷史,有人看到的是展品更易國度的歷史,有人從展品中看到它獨一無二的藝術價值,有人從展品中看到它所屬時代的藝術特徵,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前去朝聖,有人為了赫赫的聲名一探究竟,有人遺恨無法將浩瀚展品看全,有人感激能夠把珍貴藏品親賞。博物館還將繼續屹立,等待那些能由此獲益的人們。
博物館展出自古代文明至當代的藝術作品,其中有成千上百件世界文明的傑作。博物館不僅展出繪畫和雕刻,還展出花毯、樂器、服裝以及裝飾品。五大展廳分別是:歐洲繪畫、美國繪畫、原始藝術、中世紀繪畫和埃及古董。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每年迎接超過500萬人次的遊客,是紐約市最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呈現給每個參觀者特別的藏品和展品——從古代埃及的花瓶和羅馬的雕像,到蒂凡尼彩色玻璃和倫勃朗的油畫,這里幾乎有每個人的興趣之所在。如果你對博物館如此龐大的規模和范圍的藏品無所適從,就參加精華游吧。
紐約博物館的中國珍寶 (16張)
歐弗洛尼奧斯陶瓶(Euphronios Krater)
即使是十分刻意的去避免,有些博物館仍舊難以擺脫被指責使用非正規手段來得取一些罕見的文物,比如歐弗洛尼奧斯陶瓶。這個有 2500年歷史,圖案精美華麗,用來盛放水與美酒的陶瓶,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在1972年通過非正規手段以100美元的價格得到。博物館因得到這個陶瓶而異常的興奮,因為古代陶藝畫家歐弗洛尼奧斯(Euphronios)的作品並不多見,但他們竟以如此低的價格從羅伯特.赫克特(Robert Hecht)手中買到,他也因此正被義大利政府以秘密倒賣掠奪文物罪被通緝。所以正當大都會博物館館長為陶瓶究竟來自哪裡而感到疑惑時,博物館接到了來自義大利的電話,原來陶瓶是最先在羅馬城外發現的,並且義大利方面要求將陶瓶退還。
編輯本段展覽介紹中國傳統水墨展
中國傳統的書畫藝術在許多外國人眼中是一個魅力無窮而又難以破譯的「謎」。這個「謎」的謎面和謎底,其實都和水墨的書寫有關。9月初在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舉辦的「水墨:中國的書寫藝術」展覽所展出的70件中國古今書畫藝術家的作品,為解開這個深奧的「謎」提供了新的契機和可能,引起了眾多美國藝術家和參觀者濃厚的興趣。
美國大都會美術館平時很少舉行中國書畫作品展覽,偶有展覽,也主要展示古代書畫家的作品。這次,展覽組織者特地挑選了6位當代中國書畫藝術家的作品,其目的是為了從中國書畫藝術發展的軌跡中尋找傳承的「密碼」,體現一種古老文化的延續性,以及古老的水墨書寫藝術在當下的演變狀態。這6位當代中國書畫藝術家是:王冬齡(杭州)、王天德(上海)、展望(北京)、谷文達(紐約)、徐冰(紐約)、秦風(波士頓)。
這6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和黃庭堅、米芾、李公麟、趙孟頫、董其昌、傅山、米萬鍾、倪瓚等古代藝術家的作品一起,組成了一條中國水墨書寫藝術的河流,令人流連忘返。當地媒體稱:「大都會美術館已許久沒有過如此熱鬧的場面了。」
值得一提的是,6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所用的表現手法,並不是純粹傳統的,而是融入了許多現代元素。比如王冬齡的作品是抽象書法,王天德的作品運用了古老的烙燙技法和現代數碼技術,徐冰展出的是他獨創的「英文漢字書法」,展望的作品是一件太湖石雕塑,谷文達則是頗有水墨山水意味的篆書作品,秦風是現代書法。
也許,舉辦者看重的並非形式,而是一種傳統,一種精神,是一位藝術家通過特有的載體所表現的對中國水墨書寫性的理解。這就不難理解,他們為何將太湖石雕塑也歸到「水墨書寫」的范疇,而且在當地媒體作出這樣的評價:「這件裝置作品追溯了書法1600年的歷史,(書法)經過幾個持續的發展高潮,直到現在從普遍的學術標志轉變為抽象藝術。」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如何使中國傳統的書畫藝術與現代藝術相互融合,相互理解,或許也是組織者舉辦這次展覽的目的之一。
據悉,這次展出的70件作品,都是從美國有關收藏機構和收藏家手中挑選出來的永久性藏品。展覽將一直持續到2007年1月中旬結束。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以收藏世界各地藝術品為主的博物館,建於19世紀末期,現在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博物館。
攝影展
6月3日至9月1日,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舉辦的「世紀取景:攝影大師,1840~1940」攝影展,獨具創意,令觀者獲得了奇妙的感受。展覽不僅重溫了歷史本身,而且展現了攝影藝術的發展歷程。13位傑出攝影家的作品自有其獨到之處,以其各自不同的視角和目的探究攝影,他們用照相機發現自己、發現攝影、發現世界13位攝影大師的驚世之作正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世紀取景:攝影大師,1840~1940」攝影展上展出,這些作品不僅重溫了歷史本身,而且展現了攝影藝術的發展歷程。
從銀板照相到手機快照,攝影的歷史展現給世人一連串的奇跡,每一次的變革都深刻改寫了我們對於時空統一體的理解。隨著其發展,攝影還從另一個角度展現奇跡,即幫助我們與從未目睹的過去建立聯系。
展覽採用了新老畫家舉辦畫展的模式,由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攝影部的馬爾科姆·丹尼爾(Malcolm Daniel)策展。「世紀取景」通過13位攝影大師的作品及其重要歷史影響,展現了攝影的百年歷史。
攝影展覽列出了13位攝影大師,每位大師的展示照片從10到16幅不等,均是他們的驚世之作。從發明了卡羅照相法取代銀板照相的英國紳士威廉·亨利·福克斯·塔爾博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到鍾愛古典質朴風格的美國攝影家沃克·伊文思(Walker Evans)和曼·雷(Man Ray),然後到街頭攝影天才亨利·卡帝爾-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和夜間攝影大師法國攝影家布拉塞(Brassai)。其中還有羅傑·芬頓(Roger Fenton)、古斯塔夫·勒·格雷(Gustave Le Gray)和卡爾頓·E·沃特金斯(Carleton E Watkins)的風景照;法國攝影家納達爾(Nadar)和著名的女攝影家卡梅隆(Julia Margaret Cameron)的肖像照;法國攝影家夏爾·馬維爾(Charles Marville)等拍攝的18世紀和19世紀早期的巴黎和法國的照片。
所有的作品基本上以時間順序排列,展覽如同攝影本身的發展,從靜態到動態,從風景和廢墟到城市風貌,從攝影室里的人到活動中的人。照相機最初的偉大作品是大自然和建築物,它們無處不在、趣味盎然、相對靜止,對於早期笨重的照相機來說恰是最好的素材。
編輯本段名家照片福克斯·塔爾博特
展覽中最古舊的一張照片是福克斯·塔爾博特的物影照片的復製品,約拍攝於1835年,灰色的感光紙為背景,上面勉強可見一蕨類植物的枝葉。之所以展覽復製品,是因為原作一旦曝光就會完全毀壞。福克斯·塔爾博特的另外15件作品包羅萬象,有風景照和人物照,還有他那張著名的作品《打開的門》(OpenDoor)。僅僅數年間,他使得照相機從原始階段進入了復雜的攝影。展覽中他的最後一幅作品是一張蒲公英的凹版相片,連絨毛都清晰可辨。
丹尼爾
丹尼爾對於作品的選擇標准為竭力展現每位攝影家的創作類型。例如,羅傑·芬頓從維多利亞風格轉向現代攝影。他的一張作品是以約克郡著名的中世紀沃勒修道院廢墟為背景,照片中心是一位祈禱的婦女,意味深長。而他其餘的照片例如在克里米亞的一個港口巴拉克拉瓦(Balaklava)拍攝的鐵路則顯示了他也許是世界上第一位攝影記者。另一張索爾茲伯里大教堂(SalisburyCathedral)內部拍攝的照片則充分地結合了他的兩種不同風格。
格雷
格雷的作品大多是法國北部小鎮楓丹白露(Fontainebleau)的森林和海天一色的美景,而沃特金斯則專注於美國西部崎嶇坎坷、荒涼廣闊的自然風貌,在他的作品中地理和心靈深處的感性結合起來。芬頓的一張照片里是一位躺卧的女人,身著獨具異國風情的中東長袍,包裹得嚴嚴實實。而旁邊掛著勒·格雷的一張裸體女人肖像,一絲不掛。難道這是英法風格的大對決?也許是。不過,兩張照片中的女人好像都竭力迴避看向鏡頭,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印象派大師莫奈的畫作《奧林匹亞》如此驚世駭俗了,那張畫中的裸女毫不迴避世人的目光。
在展覽巴德斯(Bals)、阿戈特(Atget)和馬維爾作品的展廳中,皆是巴黎——新舊巴黎、過渡時期的巴黎。馬維爾不僅拍攝躺在栗樹下男人的寧靜,也記錄下了法國著名城市規劃師奧斯曼(BaronHaussmann)重新規劃前後的巴黎。
其他一些作品展示了現代攝影藝術的發展:手持照相機,可以隨時憑感覺拍照,也證明了攝影是一門實驗藝術,始於機械,發展於攝影室,最終在技術的推動下不斷達到藝術上的進步和完善。
編輯本段旅遊指南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交通概況:地鐵4、5、6線,在第86大街站下車。公車M1、2、3、4路,在第82大街附近下車。
景點名稱: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聯系方式:電話:2125357710
景區門票:必須購買門票。以前不收固定門票費,採取建議捐助的辦法。若是買了門票,當天還可以參觀隱修院。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四以及星期日:上午9點半至下午5點15分;星期五和星期六:上午9點半至晚8點45分。不開放時間:星期一、感恩節、聖誕節以及元旦
門票:成人20美元,學生12美元。博物館精華游:提供全天,這些義工的一小時導覽很好地介紹了該館的收藏品(免費含在門票內)
畫廊講座:這些一小時的講座,重點詳解某一個畫廊的內容。(免費含在門票內)
音頻導覽:根據自己的步速和喜歡的展品,獲得詳盡的信息(不是所有的作品都包括在內),包括博物館的永久收藏和專題展覽(7美元,會員6美元,12歲以下的兒童5美元)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永久收藏品,代表了不同的時期,不同介質和不同的地源。埃及藝術收藏品覆蓋公元前300,000年到四世紀。其他的永久收藏物品,包括樂器,現代藝術,以及修道院藝術,為了更好地了解這里超過2萬件的藝術作品的種類和廣度的——只是藝術瑰寶的一部分,咨詢他們的網站了解藏品信息,不僅有各展館的精選藏品的網上畫廊還有一個可檢索信息的資料庫。
大都會博物館的藏品,吸引了比紐約任何一個景點都多的遊客,每年約有五百萬人左右。不可能在一天甚至是在數天內看到全部的藏品,所以建議選擇感興趣的一到兩個領域,或參加全天都有的博物館精華游。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位於5號大道上的82號大街。它是個巨大的寶庫,佔有四個街區,包括的展品在3,000,000件之上。要想真正參觀出名堂來,大概要花費好幾個半天。所以,每次參觀最好先擬訂一個計劃,再步入庄嚴的大廳。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有人看到的是展品本身蘊含的歷史,有人看到的是展品更易國度的歷史,有人從展品中看到它獨一無二的藝術價值,有人從展品中看到它所屬時代的藝術特徵,有人為了心中的理想前去朝聖,有人為了赫赫的聲名一探究竟,有人遺恨無法將浩瀚展品看全,有人感激能夠把珍貴藏品親賞。博物館還將繼續屹立,等待那些能由此獲益的人們。
博物館里還有很多花園庭院,有玻璃院頂從中高高聳起,在裡面休息片刻會令人很愜意。當然,還可以在博物館商店裡買寫有意義的紀念品。
『貳』 達芬奇密碼的精彩片段
羅伯特·蘭登立在冷冷清清的牧師會禮堂庄嚴肅穆的圓屋頂下,眼睛定定地看著提彬握在手中的槍。
羅伯特,你到底是跟我呢,還是不跟我?這位皇家學會的歷史學家的話還在蘭登寂靜的腦海里回盪。
蘭登知道,他絕不可能給出什麼行得通的答案。如果他答應提彬,那無異於出賣了索菲。而如果他嚴辭拒絕,那提彬除了將他們殺死,將別無選擇。
雖說蘭登在學校里呆過多年,但他畢竟沒在課堂上學過什麼如何在槍口的威脅下應付沖突的技巧,不過學校倒是教會了他如何提供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當一個問題沒有正確的答案時,那就只有如實地作出反應了。
蘭登徘徊在是與否之間那個灰色的區間。
他只好選擇了沉默。
他盯著手中的密碼盒,只是選擇了走開。
他頭也不抬地向後退去,進入到大廳里空曠的地帶。這可是中立地帶呢。他希望他對密碼盒的關注能給提彬一個暗示,也許合作不失為一個理性的選擇;但同時,他也希望他的沉默,會讓索菲明白他並沒將她拋棄。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多爭取一點考慮的時間啊。
蘭登私下裡懷疑,或許花點時間考慮,也正是提彬要他做的事情呢。所以他才將密碼盒給我,這樣好讓我感覺到做出決定的分量。這位英國皇家歷史學家,希望通過讓蘭登實實在在地觸摸到大師留下的密碼盒,能讓他完全領會到裡面的東西對他們有多重要,從而激發他對學術的好奇心,並使他認識到:如果他不能將拱心石打開,將意味著給歷史本身帶來巨大的損失。
在大廳對面,索菲仍處在槍口的威脅之下。蘭登擔心,找到密碼盒裡尚未破譯的密碼,恐怕將是他藉此解救她的唯一希望了。如果我能解讀這張地圖,那麼提彬就願意跟我討價還價。蘭登將整個心思都用在這項重要的任務上,他慢慢踱著步子,走到更遠的窗前……任憑他的頭腦塞滿了牛頓墓上眾多的天體形狀。
你們尋找的圓球,本應在這位騎士的墓里。
它道破了玫瑰般肌膚與受孕子宮的秘密。
蘭登轉身背對著其他人,向那些巨大的窗戶走去,他想在牆上的彩色拼花玻璃里尋找靈感的火花,然而卻一無所獲。
站在索尼埃的角度去想一想吧,他這樣敦促自己。他把目光投向外面的學院花園。索尼埃認為應該將什麼樣的球形物放入牛頓爵士的墳墓里呢?紛飛的雨中閃過無數恆星、彗星以及行星的形象,然而蘭登並沒在意它們。索尼埃不是研究科學的學者,而是人文學家、藝術家、歷史學家。神聖女性……聖餐杯……聖潔的玫瑰……被放逐的抹大拉的瑪利亞……女神的衰落……以及聖杯。
傳說中的聖杯,經常被描繪成一位殘酷的女人,她在剛好讓你看不見的黑暗中翩翩起舞,在你的耳邊竊竊私語,誘惑著你再走近一步,最後消失在迷霧中。
蘭登凝視著學院花園里那片沙沙作響的樹林,覺得頑皮的她此刻就在身邊。徵兆無處不在,就像在迷霧里嘲弄似的凸顯出來的輪廓。這些英國最古老的蘋果樹的樹枝,開滿了五朵花瓣的花,它們全都像金星一樣,閃著微光。女神來到了花園。現在她正在雨中跳舞,唱著那經歷不知多少世紀的歌曲。她從開滿花朵的樹枝後面偷偷地探出頭,似乎在提醒蘭登,知識的果實蓬勃生長,遠遠超越了他力所能學的范圍。
在大廳的對面,雷·提彬爵士躊躇滿志地望著彷彿被魔法鎮住了的蘭登凝視窗外。
果然不出所料,他會回心轉意的。提彬心想。
一段時間以來,提彬一直懷疑蘭登可能找到了開啟聖杯的鑰匙。就在他准備開始行動的當天晚上,蘭登也安排了與雅克·索尼埃的見面,這決不是什麼巧合。提彬竊聽這位博物館的館長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他確信,這位館長急於與蘭登私下會面只能意味著一件事情——即蘭登的神秘文稿觸動了郇山隱修會敏感的神經,他誤打誤撞地觸及到其中的真相,而索尼埃又害怕它被泄露出去。提彬確信這位大師把蘭登叫去,就是要堵他的嘴。
真相已經隱藏得太久了!
提彬知道,他必須趕快採取行動。塞拉斯的襲擊將有助於完成兩個目標:一方面,它可以阻止索尼埃說服蘭登保持緘默;另一方面,它也可以確保如果拱心石落人提彬的手中,一旦他需要蘭登,他就會跑到巴黎隨時待命。
安排索尼埃與塞拉斯的那次帶來致命性災難的會面實在是太容易了。我掌握了索尼埃最為之恐懼的內幕消息。昨天下午,塞拉斯打電話給這位館長,把自己裝扮成一位心煩意亂的牧師。他說:索尼埃先生,請你寬恕我,有些事我必須馬上跟你說。我本不應該破壞懺悔室的聖潔,然而眼下這種狀況,我也只好這樣做了。我剛才聽到有個男人在懺悔,說是他謀害了你的家人。
索尼埃驚訝萬分,但還是警惕地說:我的家人死於車禍。這是警方經過調查做出的結論。
是的,他們是死於車禍。塞拉斯拋下了誘餌:可那人跟我說,他是故意將他們的車子撞到河裡去的。
索尼埃在電話的另一端沒有作聲。
索尼埃先生,要不是那人說了一句讓我擔心你安全的話,我是不會打電話找你的。他停了片刻,說:那人還提到你的孫女索菲。
索菲名字的提及,無疑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這位館長立即採取行動。他讓塞拉斯立刻趕到他所知道的最安全的地方——即他在盧浮宮的辦公室——見他。然後又打電話給索菲,警告她可能會有危險。他原先打算與蘭登喝幾盅的計劃也很快被取消了。
此刻,在大廳的另一頭,蘭登與索菲隔得遠遠的。提彬覺得已成功地將這對搭檔分開了。索菲·奈芙依然不願從命,但蘭登的眼光明顯就看得遠了。他正努力地找尋密碼。他深知找到聖杯,並使它得以從束縛中解脫出來的重要性。
即使他能夠找到密碼,也不會幫你。索菲冷冷地說。
提彬瞥了一眼蘭登,卻仍沒忘記將槍對准索菲。他終於明白,他必須動用手中的武器。雖然這個想法困擾著他,但他知道,如果一旦下定了決心,他是決不會猶豫的。我已給了她許多改過自新的機會,聖杯可比我們中間的任何人都更重要啊!
就在這時,蘭登從窗戶邊轉過身來。那墳墓——他突然面對他們說,眼中有淡淡的希望之光在閃爍。我知道該站在哪個角度看牛頓爵士的墳墓。是的,我想我能找到密碼。
提彬的心立即提到了喉嚨口:羅伯特,在哪裡?你快告訴我!
索菲似乎被嚇壞了:羅伯特,不要!你不會幫他是不是?
蘭登邁著堅定的步子,大步流星地走過來,將密碼盒舉到面前。不,他說,轉身面對著雷·提彬,目光變得**起來。他如果不放你走,我是不會說的。
提彬的樂觀情緒立刻黯淡下來:羅伯特,我們離得這么近。你該不是想跟我玩什麼游戲吧?!
誰跟你玩游戲了?蘭登說:你放她走,然後我就帶你去看牛頓墓,一起把密碼盒打開。
我哪兒也不去,索菲大聲宣布,她憤怒地眯上眼睛。密碼盒是我祖父給我的,你們沒資格把它打開。
蘭登猛地轉過身,臉色陰森可怕。索菲,我求你了!你現在處境很危險,我是想幫你呀!
你怎麼幫?你想將我祖父拼了命也要保護起來的秘密泄露出去?他相信你,羅伯特。我以前也相信你吶。
蘭登藍色的眼睛此刻流露出一絲恐懼,提彬看到他們兩人作對,不由暗暗地笑了。蘭登試圖向一個不值得同情的女人獻殷勤,這比去做其他任何事情還要讓人可憐。我們馬上就要揭開歷史上最大的秘密,可是他竟然還在跟一個已經證明了自己不配參與這次探索的女人糾纏不休。
索菲,蘭登懇求道:我求你了——你必須走!
索菲搖搖頭:我不會走的,除非你把密碼盒給我,或者把它砸掉。
你說什麼?蘭登目瞪口呆。
羅伯特,我祖父寧願看到秘密永遠消失,也不願看到它落入兇手之手。索菲的雙眼看似充盈了淚水,其實卻沒有。她徑直轉過身,瞪著提彬,說:你想殺我就開槍吧。我是不會讓我祖父的遺物落入你手中的。
很好。提彬用槍對准了她。
別開槍!蘭登大聲喊道,他舉起胳膊,將密碼盒懸在堅硬的石板上方,擺出搖搖欲墜的模樣。雷爵士,如果你敢開槍,我就把它丟在地上。
提彬大聲笑起來:你這樣虛張聲勢,嚇得倒雷米,可嚇不倒我。我對你是再了解不過的了。
是嗎?
是的,我了解。我的朋友,你需要活動活動你僵硬的臉龐。雖然浪費了我一點時間,但我還是看出來了,你在撒謊。你不知道密碼藏在牛頓墳墓的哪個地方。你真的知道嗎,羅伯特?你知道藏在墳墓的哪個地方嗎?
我知道。
然而蘭登游移不定的眼神還是被提彬捕捉到了。他在撒謊,是為了解救索菲鋌而走險玩弄的拙劣的伎倆。提彬不由對羅伯特·蘭登深感失望。
我是-位孤單的騎士,身邊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人。我將不得不依靠自己,去破譯開啟拱心石的密碼。
現在,羅伯特·蘭登與索菲·奈芙對提彬而言除了是威脅還是威脅……而且他們的存在,對聖杯本身也是威脅。他的內心不亞於接下來尋找密碼的過程那般痛苦,他知道自己可以憑良心行事。不過眼下唯一的難題,就是如何說服蘭登放下拱心石,這樣,提彬就可以平安無事地結束這場游戲。
蘭登知道自己撒的謊露餡了。
他看到提彬露出可怕的然而堅毅的神情,他知道這樣的時刻就要來臨了。如果我鬆手把拱心石掉在地上,他就會殺死我們。他即使不看索菲,也能夠讓我聽到她在無言地拚命向他祈求。羅伯特,這個人是不配得到聖杯的。別讓它落到他的手中,不管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幾分鍾前,蘭登獨自站在窗前俯視學院花園的時候,就已經拿定了主意。
我要保護索菲。
也要保護聖杯。
蘭登差點絕望地喊出聲來。可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啊!
就在他完全絕望之時,他的思路反倒前所未有地變得清晰起來。羅伯特,真相就在你的眼前。他也不知道是從哪裡領悟來的。聖杯並未嘲弄你,它只是在呼喚能夠配得上它的人。
於是,他像一位順從的臣民,在雷·提彬前面幾碼之外的地方彎下腰,將密碼盒放到離石頭地面只有幾英寸的上方。
是的,羅伯特,提彬輕聲地說,用槍對准了他。把它放下。
蘭登眼望天空,注視著牧師會禮堂圓頂上的許多空洞。他將身子蹲得更低了,低頭盯著提彬手中筆直對准了他的槍。
雷,對不起了。
他利索地跳起來,胳膊往天空一揮,將手中的密碼盒徑直朝頭上的圓頂上擲去。
雷·提彬覺得自己並沒有扣動扳機,但美杜莎手槍還是發出了震耳欲聾的響聲。此刻,蘭登蜷縮的身子已站了起來,差不多跟地面垂直了。子彈落在蘭登腳下附近的地面上。提彬企圖調整瞄準的方向,氣急敗壞地再次開槍,然而似乎卻有一種更強大的力量,將他的目光吸引到頭頂的圓形篷頂上。
我的拱心石!
時間彷彿頓時凝固了,變成了一個緩慢移動的夢。此時時刻,提彬整個的身心,都轉移到空中的拱心石上去了。他注視著在空中飛行的拱心石的頂部……它在空中盤旋了一會……然後迅即跌落,翻著跟頭,朝石頭地板上砸了下來。
提彬所有的希望與夢想,隨著拱心石驟然跌落到地上。它可不能掉下來啊!我得去接住它!提彬本能地作出了反應。他放下槍,飛身上前。他扔下拐杖,伸出他柔軟的、修過指甲的手去接,舒展了胳膊和手指頭,在空中一把將拱心石抓在了手裡。
他以一副勝利者的姿態,緊緊地把拱心石攥在手中,向前倒了下去。但他覺得似乎倒下得太快了。由於沒有什麼東西能夠阻止他倒下,他張開的胳膊首先碰到了地面,密碼盒猛地撞到地板上,裡面的玻璃瓶立刻發出令人難受的嘎吱嘎吱支離破碎的聲音。
提彬足足有一秒鍾屏住了呼吸。他張開手腳。躺在冰冷的的地板上,眼睛順著伸展的胳膊望過去,獃獃地盯著掌心裡的大理石圓筒,默默的祈禱裡面的玻璃瓶子仍然完好無損。緊接著,一股刺鼻的醋的氣味彌漫在空氣里。提彬感到那冰涼的液體,正經過刻度盤流到他的手心裡。
極度的恐懼攫住了他。不要!醋汩汩地流出來,提彬的腦海中閃過了瓶子里莎草紙在溶釋的鏡頭。羅伯特,你這個傻瓜!完了,看來秘密是找不到了!
提彬情不自禁地抽泣起來。如果找不到聖杯,一切全完了。他真不敢相信,蘭登竟會做出這樣的事來。他全身顫抖著,拚命想把圓筒掰開。他強烈地希望,能趕在莎草紙永遠溶釋在醋里之前,飛快地將藏在它身上的歷史看上一眼。然而,令他震驚的是,當他使勁拉住拱心石的兩頭時,圓石筒突然分開了。他喘著粗氣,注視著裡面。不過,裡面除了玻璃的殘渣碎片外,什麼也沒有。他並沒看到有什麼正在溶解的莎草紙。提彬翻了個身,抬頭看著蘭登。索菲站在蘭登的身邊,正拿槍朝下對准了他。
提彬一臉茫然,他回過頭,看到了拱心石。奇怪的是,刻度盤已不再如方才那樣雜亂了。它們組成了一個由五個字母組成的單詞:APPLE。
當年夏娃吃下蘋果,蘭登冷靜地說:觸犯了上帝的聖怒,因此犯下了原罪。於是蘋果就成了神聖女性墮落的象徵。
提彬覺得真相突然以一種質朴得讓人難受的方式朝他劈頭蓋臉地襲來。那個本來應該放在牛頓墳墓上的圓球竟然是從天而降,砸在牛頓頭上並給他終生事業帶來靈感的紅艷艷的蘋果。是他辛勤勞作的果實!是懷有身孕的玫瑰般肌膚。
羅伯特,提彬結結巴巴地說,他已被震驚的情緒所淹沒了。原來你把拱心石打開過了。地圖在——在哪裡?
蘭登眼皮不眨一下,將手伸進斜紋軟呢大衣靠近**的口袋裡,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張捲起來的似乎一碰即碎的莎草紙。蘭登就在提彬躺著的幾碼之外,將莎草紙往地上攤開,認真地看起來。過了很長時間,才看到他臉上出一絲會心的微笑。
他知道了!提彬渴望自己也能知道。他終生的夢想此刻就在眼前。告訴我!提彬請求道:我求你了,上帝啊,求你告訴我。現在還不算太晚吧?
這時,沉重的腳步聲如雷鳴一般,從通往牧師會禮堂的大廳里傳來,蘭登平靜地將莎草紙收好,塞回到口袋裡。
不要!提彬大聲喊道,他拚命想站起來,然而卻是徒勞。
屋裡的門砰的推開了,貝祖·法希像只闖進競技場的公牛一樣闖了進來,他兇狠的目光飛快掃視了一周,這才發現所要尋找的目標——正無助地躺在地上的雷·提彬爵士。他輕松地吐了一口氣,將馬努漢牌手槍放進皮套里,轉而向索菲說:奈芙偵探,看到你和蘭登安然無恙我就放心了。剛才我叫你們進來的時候,你們就應該進來。
英國警察緊跟在法希後面進來,他們一把捉住這只沮喪的瓮中之鱉,給他戴上了手銬。
索菲看到法希,似乎驚訝萬分:你們是怎麼找到我們的?
法希指了指提彬,說:他進教堂時犯了個錯誤,因此泄露了了他的身份。教堂里的保衛人員聽到警方尋找他的廣播,便告訴了我們。
提彬像瘋子一樣大喊起來:尋找聖杯的地圖,就在蘭登的口袋裡!
警察們將提彬舉起來,架了出去。他掉轉頭,像狼一樣吼道:羅伯特,你快告訴我聖杯藏在哪裡!
蘭登在他經過身邊時,直盯著他的眼睛:雷爵士,只有配得上的人才能找到聖杯。這還是你教我的呢。
()
羅伯特突然驚醒過來,他方才一直在做夢。床邊放著一件浴衣,上面標有巴黎麗茲酒店的字樣。他看到一束微弱的光,從百葉窗的縫隙里射進來。是早晨還是晚上?他疑惑地想。
他感到身體既溫暖,又相當的愜意。過去兩天大部分時間他一直在睡眠。他緩緩地從床上坐起,終於明白是什麼東西將他驚醒——原來是縈繞在他頭腦中最稀奇古怪的想法。幾天來他一直試圖從林林總總的信息里理出個頭緒來,然而現在,蘭登發現他一心專注於他以前未曾考慮過的東西。
可能嗎?
他坐著一動不動,就這樣坐了良久。
他終於爬下床,向大理石淋浴器走去。他走過去,讓強勁的水流摩挲著他的肩膀。然而那種想法仍然在心裡纏繞著他。
那是不可能的。
二十分鍾後,蘭登走出了麗茲酒店,來到旺多姆廣場。夜色降臨了。幾天來過多的睡眠使他迷失了方向感一-然而他的頭腦卻異常地清晰。他原本許諾自己在酒店大廳里喝上一杯牛奶咖啡,以便能忘卻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然而他的雙腿卻不聽使喚,他徑直走出前門。走進了巴黎暮色漸攏的蒼茫里。
蘭登向東行走在碎田街上,心情越發激動起來。他掉轉方向,往南面的黎塞留大道走去,正在盛開的茉莉花,從庄嚴肅穆的皇宮花園里散發出淡淡的清香,使一路上的空氣也彌漫著無比的芬芳。
他繼續朝南走去,直到看見他要尋找的那座有名的皇家拱廊。一大片被擦過的黑色大理石,閃爍著熠熠的光芒。他走上前,飛快地打量著腳下的地面。不一會,他便發現他所知道的東西就在那裡——幾枚銅徽章鑲嵌在地上,排成了筆直的一行。每個徽章的直徑有五英寸長,並突顯出許多N和S的字母。
N代表南,S代表北。
他轉向正南方,眼睛循著由大徽章組成的向外伸展開去的直線望去。他再次挪動了腳步,沿著大徽章留下的蹤跡,他一邊走,一邊注視著人行道。當他抄近路經過法蘭西劇院的角落時,他的雙腳又踩到了另一塊銅質徽章。對了!
許多年前,蘭登就已經聽說,在巴黎的大街小巷上,鑲嵌了135個這樣的銅質徽章,它們散布在人行道、庭院及各條大街上,組成南北交叉的軸線,橫跨了整個城市。他曾經從聖心大教堂出發,沿著這條線往北穿過塞納河,最後來到古老的巴黎天文台。在那裡,他發現了這條神聖的道路所具有的意義。
它是地球上最早的本初子午線。
是世界上第一條零度經線。
也是巴黎古老的玫瑰線。
此刻,當蘭登匆匆地經過里沃利大道,他感到自己所要尋找的目標唾手可得,它就在還不到一個街區開外的前方。
聖杯在古老的羅斯林教堂下面等待。
這時,各種各樣的啟示,如索尼埃沿用Roslin這一古老的拼法……劍刃與聖杯……裝飾了能工巧匠們的藝術結晶的墳墓,恰如潮水一般向他涌來。
那就是索尼埃之所以找我談話的原因嗎?我無意中觸及到了歷史的真相嗎?
他突然小跑起來,覺得那條神聖的玫瑰線就在他的腳下,指引著他,推動他向前方的目標奔去。當他進入黎塞留路下面那條長長的隧道時,他感到脖子上的毛發因為期待而直豎起來。因為他知道,在這長長的隧道盡頭,聳立著巴黎最具神秘色彩的一座紀念碑——它是20世紀80年代有斯芬克司之稱的弗朗索瓦·密特朗構想並委託建造的;根據謠傳,密特朗參與了秘密組織的內部活動,他給巴黎留下的最後一份遺產,就位於蘭登僅僅幾天前曾參觀過的地方。
卻似乎已是前世今生。
蘭登使盡最後的力量,從過道上沖進那個熟悉的庭院,然後停了下來。他氣喘吁吁,慢慢抬起雙眼,有點不相信地看著豎立在他面前並閃爍著光芒的建築物。
那是盧浮宮的金字塔。
在黑暗中閃著微弱的光。
他只是欣賞了片刻。不過,他更感興趣的是它左邊的東西。他轉過身,覺得自己的腳步又開始沿著古老的玫瑰線這條看不見的道路移動起來,並領著他走過那間庭院,來到了盧浮宮地下購物商場——這塊四周被修剪整齊的籬笆包圍起來,寬闊而長滿青草的圓形地帶,它曾經是巴黎最古老的崇拜自然神進行節日慶祝的所在地……是為了歌頌生命力以及女神而舉行歡樂儀式的所在地。
蘭登走過灌木叢林,來到那片被萋萋芳草圍起來的圓形地帶,他覺得自己彷彿來到了另一個世界。這塊聖地,如今已被這座城市最不同尋常的一座紀念碑打上了鮮明的標記。在這塊聖地的中央,一座巨大的倒立杯形金字塔,張著大口,像是在地上挖了一個水晶玻璃的深坑。在幾天前的晚上,這個倒立的金字塔,他在進入盧浮宮的地下閣樓地就已經看過了。
倒立的金字塔。
蘭登顫顫巍巍地走到金字塔的邊緣,低頭看著盧浮宮內向外延伸開去的地下建築,它發出琥珀色的光芒。他的視線並沒停留在龐大的倒立金字塔上,而是直接鎖定在正處於金字塔下方的那些物體上。在它之下宮殿的地面上,矗立著一幢很小的建築物——這是他曾在書稿里提到的一幢建築物。
蘭登覺得自己此時已完全清醒過來,一想到那種不可思議的可能性,他就激動得幾乎要發抖。他再次抬頭望著盧浮宮,覺得自己彷彿被博物館巨大的雙翼包圍起來了……被兩側裝飾了世界上最優秀的藝術作品的走廊包圍起來了。
在這些著名的藝術家中,有達·芬奇……波提切利……
她躺在大師們領人鍾愛的傑作的懷抱里。
他滿懷疑惑,再次低下頭,透過玻璃注視著下面的小型建築物。
我得下去看看!
他走出那個圓形草地,匆匆地穿過庭院,往後撤回到盧浮宮那高聳入雲的金字塔形人口。當天的最後一批遊客,正稀稀拉拉地從這家博物館里走了出來。
蘭登推開旋轉的門,沿著彎彎曲曲的階梯走進了金字塔。他感到空氣更加涼爽起來了。他來到金字塔的底部,進入向盧浮宮博物館院子下面延伸的長長的地下通道,往迴向倒立的金字塔走。
他來到通道的盡頭,走進一間巨大的地下室。就在他的面前,倒立的金字塔閃著光芒,從上面垂下來——那是一個呈V字形的大得驚人的玻璃杯的輪廓。
聖杯!
蘭登從上而下,順著逐漸變小的聖杯望過去,直到它的底部。聖杯離地面只有6英尺高。就在它的下方,矗立著小型的建築。
那是一個微型金字塔。只有3英尺高。這座龐大的地下室里唯一的建築物,是以很小的規模建造起來的。
蘭登的書稿,在談到盧浮宮里有關女神藝術的精緻收藏品時,就順帶浮光掠影地提到了這個小小的金字塔。這座小小的建築物從地底下凸出來,彷彿是冰山上的一角——是一個巨大的金字塔形拱頂的頂部,其絕大部分淹沒在它的下面,就像是一個隱秘的房間。
在已廢棄的閣樓里微弱光線的照耀下,兩個金字塔彼此相對,它們的塔身組成一條完美的直線,兩者的頂部也幾乎靠在了一起。
聖杯在上,劍刃在下。
劍刃和聖杯一道看護著她的門外。
這時,蘭登聽到了瑪麗·肖維爾說過的話。有朝一日你終會明白的。
現在,他就站在這條古老的、四周被大師們的傑作所環繞的玫瑰線的下面。對索尼埃而言,還能找到比這更好的地方來保護他的秘密嗎?他終於明白這位大師留下來的詩歌的確切含義。他抬頭望著天空,透過那些玻璃,凝視著壯觀的、星光滿天的夜空。
在繁星閃爍的天底下終於得到了安息。
那些曾被遺忘的詩句,猶如黑暗中幽靈的喃喃自語,此刻在蘭登的腦海里回響著。尋找聖杯之旅,就是希望能到抹大拉的瑪利亞墳墓前跪拜的探索之旅,是想在這位被放逐者腳下祈禱的探索之旅。
羅伯特陡然升起了一股敬意,他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
他彷彿聽到了一個女人的聲音……它飽含了經年的智慧……輕輕地,從地面的裂口處冉冉升起……
『叄』 深圳市品紅藝術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深圳市品紅藝術品有限公司是2012-11-19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深圳市龍華區龍華街道梅龍大道龍湖君薈331室。
深圳市品紅藝術品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30005786140XY,企業法人孫小林,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深圳市品紅藝術品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一般經營項目是:工藝品、藝術品、工藝禮品、藝術禮品、包裝材料、辦公用品、體育用品的銷售;經營電子商務;飾物裝飾設計;國內貿易;貨物及技術進岀口。(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在登記前須經批準的項目除外),許可經營項目是:。
通過愛企查查看深圳市品紅藝術品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