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密碼與日常生活如何交集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密碼與日常生活如何交集

發布時間: 2022-04-21 22:49:15

㈠ 流密碼演算法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在教學中,我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來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切實體驗到身邊有數學,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
1、數學思維能力訓練的生活化
數學思維能力的訓練盡量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在課堂教學中的教學內容要面對生活實踐,為學生營造1種寬松平等而又充滿智力活動的氛圍,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創新性思維的訓練。由於學生的思維的創造性是1種心智技能活動,是內在的隱性活動,因此,必須藉助外在的動作技能、顯性活動作基礎。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通過「再創造」來學習知識,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目的,達到能力的創新。在教學《接近整百整10數加減法的簡便演算法》時,有這樣1題「165-97=165-100+3」,學生對減100時要加上3,難以理解,我就讓學生聯系買東西找0的生活實際想:媽媽帶了165元錢去醫葯商店買了1盒97元的西洋參。她付給營業員1張百元鈔票(應把165元減去100元),營業員找回3元,(應加上3元)。所以,多減去的要3應該加上。這樣教學,抽象的運算獲得了經驗的支持,具體的經驗也經過1番梳理和提煉,上升為理論上的簡便運算,從而又總結出「多減要加上,多加要減去,少加要再加,少減要再減」的速算規律,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應用題教學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
應用題訓練「生活化」是指把應用題與生活中的問題聯系起來,懂得生活中的1般道理,再去理解數量關系,理解了的數量關系再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教學3步計算應用題時,我把書上的例題該為和學生生活接近的問題「要求我們3年級1共有多少人?你會想什麼辦法知道?」於是有的學生說去問班主任每個班有多少人再加起來就可以了;還有學生說去問教導主任;還有學生說到學校的校長辦公室直接查電腦就行了不用算。通過學生自己動腦筋想出了各種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學生的學習慾望大增,學習興趣高漲。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不但掌握了知識點,更重要的是通過它讓學生展開了想像的翅膀,使他們體驗到學習知識的快樂,掌握了技能,激發了他們的自主創新意識。

總而言之,「聯系生活學數學」,要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在課堂上要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來啟發誘導,在課外要積極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讓學生親自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喜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作為1名數學教師我們應該有意識的把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數學化,使學生在我們的引導下,逐步具備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運用數學的「本領」,使他們認識到「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生活處處離不開數學」,要養成事事、時時、處處吸收運用數學知識的習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數學、創新性運用數學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中,我就提出這樣的問題,你今年的身高是多少呀?身體有多重?比1比你和你的同桌誰重……這些都是小學生經常遇到的問題,而要准確地說出結果,就需要我們量1量、稱1稱、算1算,這些都離不開數學。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種知識像水電費、日常購物問題均發生在身邊,我們買東西、做衣服、外出旅遊,都離不開數學。又如:在教學的「 小數的初步認識」這1內容時,我在課前布置了這樣1個預習題:請同學們回家後到超市去進行1項社會調查,調查同1類商品的5種不同價格,讀出價格,看1看哪種牌子的最貴?哪種牌子的最便宜?算1算其中兩種商品的總價是多少?向這樣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不僅激發了學習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數學走向生活。
「聯系生活學數學」強調了數學教學與社會生活相接軌。在傳授數學知識和訓練數學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在參與關心學生生活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為自己生活服務。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學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給學生留有1些瑕想和期盼,使他們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得更緊密。

常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我的孩子能說會唱,電視廣告、流行歌曲模仿得維妙維肖,就是學數學不開竅 ,10以內的加減法也學不會。」面對這種情況,這些家長更應思考:如何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我認為,家庭 數學啟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隨機進行,從中讓孩子們感受到數學內容不是枯燥的數字和呆板的幾加幾、幾減幾 ,而是有趣的、有用的。
下面,介紹一些家庭數學啟蒙的方式和途徑。
一、交談活動
數學具有抽象性、嚴謹性、邏輯性等特點,而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形象性的特點,呆板地向他們灌輸數學 知識,不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徵,不僅收不到好的學習效果,反會引起他們對數學的反感和厭煩。家長可在平日 與幼兒的隨機交談中寓教於樂,將孩子輕松地引入數學領域。如節假日,家長帶著孩子外出,乘公共汽車,可 和他一起數車站,若要乘8站才能到達目的地,那麼,可讓孩子說說現在乘過了幾站,還要乘幾站才能到達目的 地,如是熟悉的路還可讓孩子逐一將每站的站名報出來。若乘客不多,還可以數到站時上下車的人數,比比是 上車的人多呢,還是下車的人多;前門上來了幾人,中門上來了幾人,合起來是幾人……僅這一個話題,幼兒 就可以學習數數、比多少、加減法等。家長與孩子一起數數、算算中不就對他進行了數學啟蒙了嗎?又如,茶 余飯後,家長可和孩子一起玩手指游戲,邊玩邊數邊比: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個好朋友,花樣變不完 。伸出大拇指,我倆一樣粗;伸出小拇指,你倆一樣小:伸出一隻手,中指最最高;伸出兩只手,十指排排隊 。再如,喝飲料時,可以問孩子,易拉罐是什麼形狀的?這時,家長就可以與孩子比賽,說出像圓柱體的東西 ,看誰說得多。假如經常喝飲料的話,不妨每次把空罐收起來,積少成多,以後還可讓孩子按罐的大小、高矮 、粗細、顏色、品種等玩分類游戲。
通過交談進行數學啟蒙,不需要家長們花很多時間去精心准備,只要做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找機會,便 可自然而然地進行,從中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家務勞動
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不少家長為了保證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發展智力,承包了所有的家務勞動。其實,在 家務勞動中也能滲透數學啟蒙。如,整理衣服時,可讓孩子將衣服按爸爸的、媽媽的和自己的進行折疊整理; 或按上衣、褲子和襪子進行折疊整理。整理鞋子時,可讓孩子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排放;或按鞋子的 特徵:房裡穿的、出門穿的;女式的、男式的;大人的、小孩的;冬天穿的和不是冬天穿的等來排放。這些勞 動在不知不覺中對孩子滲透了分類、排序能力的培養。又如,吃飯前,請孩子給每位吃飯的人分發一份餐具( 包括碗筷、勺子、碟子、餐巾紙),這就滲透了一一對應的方法。假設有一樣餐具少了一件,還可讓幼兒比多 少,說說哪個多,哪個少;想想用什麼辦法才能讓它們一樣多呢。這些活動均能提高幼兒的分類和數數能力。
可見,簡單的家務勞動不僅不會累了孩子,反而能使他們從小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並從中學到知識,感 受到數學是有用的。
三、操作活動
國內外的眾多幼兒數學研究表明:只有讓孩子通過動手操作、擺弄,才能逐步體驗抽象的數概念。家長應 該為孩子提供學數的操作材料,如,家中常玩的撲克牌,就是孩子學數的操作材料之一。可讓孩子先將數字牌 和人頭牌分開,再按數字牌上的花式分開,然後,分別從1排到10。在這簡單的理牌中就使孩子進行了分類練習 ,並掌握從小到大的順序。爸爸、媽媽也可和孩子一起玩牌,比如,爸爸出一張「5」,孩子必須出"4"和"6", 並將"4"放在"5"的前面,"6"放在"5"的後面,說出5的兩個相鄰數是4和6,出對、說對牌歸自己。爸爸和孩子輪 流出牌,最後,比比誰的牌總張數最多;或比比哪一花式的牌多,哪一花式的牌少;單數的牌多還是雙數的牌 多,多幾,少幾。也可玩抽牌游戲,相互抽對方一張數字牌,說出合起來是幾,相差幾,說得又對又快者可得 對方的牌。家長切莫錯過在玩牌中幫助孩子感知數的實際意義、數序、數的組成和相鄰數等數概念。又如,提 供孩子一些兩種顏色、大小不同的回形針,讓孩子嘗試著套。不難發現,孩子會按顏色或大小不同套出很多的 花樣。
同樣,在操作活動中,孩子通過自由擺弄物體,獲得了數學感知和經驗,並對抽象的數學產生了興趣。

㈡ 試論述密碼技術在實際生活中的主要應用場景,以及能解決的現實問題

的作用是建設技術融合...性解決了點與點之間互聯與連接的約束和融合

㈢ 生活中都用到哪些需要密碼的東西

常用是關於電子商品,比如手機,包括手機各類型軟體,微信,QQ,什麼的,日常是銀行卡,保險櫃,或者醫療方面的,只要和卡或者電子有關的基本都會涉及密碼。

密碼是按特定法則編成,用以對通信雙方的信息進行明密變換的符號。換而言之,密碼是隱蔽了真實內容的符號序列。就是把用公開的、標準的信息編碼表示的信息通過一種變換手段,將其變為除通信雙方以外其他人所不能讀懂的信息編碼,這種獨特的信息編碼就是密碼。

密碼是一門科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密碼在古希臘與波斯帝國的戰爭中就被用於傳遞秘密消息。在近代和現代戰爭中,傳遞情報和指揮戰爭均離不開密碼,外交斗爭中也離不開密碼。密碼一般用於信息通信傳輸過程中的保密和存儲中的保密。

隨著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密碼技術的發展也非常迅速,應用領域不斷擴展。密碼除了用於信息加密外,也用於數據信息簽名和安全認證。這樣,密碼的應用也不再只局限於為軍事、外交斗爭服務,它也廣泛應用在社會和經濟活動中。

當今世界已經出現了密碼應用的社會化和個人化趨勢。例如:可以將密碼技術應用在電子商務中,對網上交易雙方的身份和商業信用進行識別,防止網上電子商務中的「黑客」和欺詐行為。

應用於增值稅發票中,可以防偽、防篡改,杜絕了各種利用增值稅發票偷、漏、逃、騙國家稅收的行為,並大大方便了稅務稽查;應用於銀行支票鑒別中,可以大大降低利用假支票進行金融詐騙的金融犯罪行為;應用於個人移動通信中,大大增強了通信信息的保密性等等。

據路透社報道,英國安全局曾解密的一批文件,首次向世人展示了英國情報部門的工作成果。破譯「裙中密碼」就是其中著名的一起。

㈣ 密碼在生活中的運用

首先,密碼可以幫我們保護隱私。其次,密碼有利於保護我們的財產等切身利益。最後,為保護我們的各種權利得到保護,建議給您生活中各種需要上密碼的東西設高強度密碼。

㈤ (數學)在日常生活中如取款、上網等都需要密碼.

和給的例子一樣 將x=10和y=10分別代入因式分解後的幾個子式中
先進行因式分解
原式=(x-1)^2(3y-2)-(3y-2)=((x^2-2x+1)-1)(3y-2)=(x^2-2x)(3y-2)=x(x-2)(3y-2)
這時 代入x=10和y=10
得到 x=10 x-2=8 (3y-2)=28
所以密碼是10828
記得採納喲親

㈥ 摩斯密碼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有那些啊

怎麼說呢。morsecode現在來說應用不是那麼明顯了。多用於愛好者們互相的交流。
但是一些比較普遍的應用當然還是有的。
比如船上,如果發信號的話,就可以用燈閃來表示morsecode,傳遞信息。
或者一些求助信號。
而且morsecode如果用來作為加密的話,輔助其他一些加密方法,也是不錯的選擇。

㈦ 在日常生活中,如取款、上網等都需要密碼。有一種用「分解因式」法產生的密碼,

提取公因式法:a²+ab=a(a+b)
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4x³-xy³
=x(4x²-y²)【提取公因式】
=x[(2x)²-y²]【把2x看成一項】
=x(2x-y)(2x+y)【平方差公式】

x=10,y=10時

2x-y=10,2x+y=30
所以密碼可能為:101030【也可能是103010,301010】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㈧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密碼 有一種用「因式分解」法產生的密碼方便記憶 原理由是:如對於多項式x的四次

4x^3 - xy^2 = x(2x - y)(2x + y);當x = y = 10,時,x = 10, x = 10 (2x - y) = 10 (2x + y) = 30
所以 密碼為 101030.
xy-x-y-2=0 所以 (x -1)(y - 1) = 3. x,y都是整數,所以 1 X 3 = 3;3 X 1 = 3;-1 X -3 = 3.
-3 X -1 = 3; x - 1 和 y - 1對號入座,就可以全部解出來了。

㈨ 在日常生活中如取款、上網等都需要密碼.有一種用「因式分解」法產生的密碼,方便記憶.原理是:如對於多

4x3-xy2=x(4x2-y2)=x(2x+y)(2x-y),
當x=10,y=10時,x=10;2x+y=30;2x-y=10,
用上述方法產生的密碼是:101030或103010或301010.
故答案為:101030或103010或3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