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小孩密碼鎖正轉反轉什麼原理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小孩密碼鎖正轉反轉什麼原理

發布時間: 2022-06-20 11:47:15

① 正反轉聯鎖,,這個聯鎖是怎麼回事,有師付在線嗎能不能解說

簡單原理:1)SB3與SB2的常開/常閉觸點互鎖,也就是說按下SB3等於斷開SB2,反之亦然。這是第一道鎖。
2)KM2的電源在KM1的常閉觸點上,也就是KM1吸合的話KM2就算意外再合,也沒有電源。反之亦然。
兩者合並,稱之聯鎖。

② 正反轉自鎖電路圖

控制原理分析

電機要實現正反轉控制:將其電源的相序中任意兩相對調即可(簡稱換相),通常是V相不變,將U相與W相對調,為了保證兩個接觸器動作時能夠可靠調換電動機的相序,接線時應使接觸器的上口接線保持一致,在接觸器的下口調相。

由於將兩相相序對調,故須確保2個KM線圈不能同時得電,否則會發生嚴重的相間短路故障,因此必須採取聯鎖。

為安全起見,常採用按鈕聯鎖(機械)和接觸器聯鎖(電氣)的雙重聯鎖正反轉控制線路使用了(機械)按鈕聯鎖,即使同時按下正反轉按鈕,調相用的兩接觸器也不可能同時得電,機械上避免了相間短路。另外,由於應用的(電氣)接觸器間的聯鎖,所以只要其中一個接觸器得電,其長閉觸點(串接在對方線圈的控制線路中)
就不會閉合,這樣在機械、電氣雙重聯鎖的應用下,電機的供電系統不可能相間短路,有效地保護的電機,同時也避免在調相時相間短路造成事故,燒壞接觸器。

注意事項
1、各個元件的安裝位置要適當,安裝要牢固、排列要整齊;

2、按鈕使用規定:紅色:SB3停止控制;綠色:SB1正轉控制;黑色:SB2反轉控制;

3、按鈕、電機等金屬外殼都必須接地,採用黃綠雙色線;

4、主電路必須換相(即V相不變,U相與W相對換),才能實現正反轉控制;

5、接線時,不能將控制正反轉的接觸器自鎖觸頭互換,否則只能點動;

6、接線完畢,必須先自檢查,確認無誤,方可通電;

7、通電時必須有電氣工程師在現場監護,做到安全文明生產

③ 正反轉互鎖電路圖原理是什麼

原理圖如下圖:

為克服接觸器互鎖正反轉控制電路和按鈕互鎖正反轉控制電路的不足,在按鈕互鎖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接觸器互鎖,構成了按鈕、接觸器互鎖正反轉控制線路,也稱為防止相間短路的正反轉控制電路。該電路兼有兩種互鎖控制電路的優點,操作方便,工作安全可靠。

按鈕、接觸器雙重互鎖正反轉控制電路,由於這種電路結構完善,所以常將它們用金屬外殼封裝起來,製成成品直接供給用戶使用,其名稱為可逆磁力啟動器(所謂可逆是指它可以控制正反轉)。

主電路中開關QS用於接通和隔離電源,熔斷器對主電路進行保護,交流接觸器的主觸點控制電動機的啟動運行和停止,使用兩個交流接觸器KM1、KM2來改變電動機的電源相序。當通電時,KM1使電動機正轉;而KM2通電時,使電源線L1、L3對調後接入電動機定子繞組,實現反轉控制。由於電動機是長期運行,熱繼電器FR用於過載保護。FR的動斷輔助觸點串聯在線圈迴路中。

在控制電路中,正反向啟動按鈕SB2、SB3都是具有動合、動斷兩對觸點的復合按鈕。SB2的動合觸點與KM1的一個動合輔助觸點並聯,SB3的動合觸點與KM2的一個動合輔助觸點並聯。動合輔助觸點稱為自保觸點,而觸點上下端子的連接線稱為自保線。

由於啟動後SB2、SB3失去控制,動斷按鈕SB1串聯在控制電路的主迴路中,用於停車控制。SB2、SB3的動斷觸點和KM1、KM2的各一個動斷輔助觸點都串聯在相反轉向的接觸器線圈迴路中,當操作任意一個啟動按鈕時,SB2、SB3的動斷觸點先分斷。

使相反轉向的接觸器斷電釋放,同時確保KM1(或KM2)要動作時必須是KM2(或KM1)確實復位,因而可防止兩個接觸器同時動作而造成相間短路。每個按鈕上起這種作用的觸點叫連鎖觸點,而兩端的接線叫連鎖線。當操作任意一個按鈕時,其動斷觸點先斷開,而接觸器通電動作時,先分斷動斷輔助觸點,使相反方向的接觸器斷電釋放,起到了雙重互鎖的作用。

控制原理:

這個線路將要用到接觸器上的常開和常閉觸點、兩個繼電器上的常閉觸點和按鈕開關的常開、常閉觸點,用於雙重互鎖控制。

控制線路是通過兩個交流接觸器的U相和w相互換使電機實現正、反轉,在控制線路中SB1是總停止按鈕使用常閉觸點,SB2是正轉啟動按鈕使用常開和常閉觸點,SB3是反轉啟動按鈕使用常開和常閉觸點。

所需的設備空氣開關、熔斷器、接觸器、熱繼電器、按鈕開關、三相電機了解所需的設備 接觸器:利用電磁線圈來控制開關觸點的閉合和斷開,用於遠距離控制負載線路的導通和斷開。

④ 筆袋上的密碼鎖原理

使用多個撥圈。每個圈的中間有凹位。鎖的中心的一條軸,上有數個凸出的齒,用來卡住撥圈。當撥圈轉到正確的密碼組合,鎖便可以打開。這種鎖最容易打開。否則只要把軸向外拉,其中一個齒便會比其他更為拉緊撥圈。這時輪動被拉緊的撥圈,直至聽到小小的卡聲,表示這個齒已進入了正確的凹位。重覆這步驟,很快便可以把鎖打開。

使用多個撥圈。每個圈的中間有凹位。鎖的中心的一條軸,上有數個凸出的齒,用來卡住撥圈。當撥圈轉到正確的密碼組合,鎖便可以打開。這種鎖最容易打開。否則只要把軸向外拉,其中一個齒便會比其他更為拉緊撥圈。這時輪動被拉緊的撥圈,直至聽到小小的卡聲,表示這個齒已進入了正確的凹位。重覆這步驟,很快便可以把鎖打開。



(4)小孩密碼鎖正轉反轉什麼原理擴展閱讀

優點

1、操作簡單,類似老電話機的撥號。單軸操作,正轉半圈輸入密碼,反轉半圈開鎖。操作時間短。

2、密碼量大,有325多萬組實際密碼,且為全排列密碼,可以隨意選擇,沒有限制。

3、開鎖時能自動毀碼,不留痕跡。也無法試探密碼。

4、密碼位數可以自由設定,簡繁隨意。目前最大6位密碼。

5、全機械結構,不需要電源,可以適應各種惡劣場所。

6、體積小,與普通門鎖相差無幾。

⑤ 密碼鎖的基本原理

以撥碼盤式為例,基本原理如下

是一種沒有電子器件的大密鑰量高可靠的全機械密碼鎖。它的操作方式獨特,類似老電話機的撥號――從撥盤的起點開始,順時針轉動撥盤到某一位數碼,然後退回到起點,就輸入了一位密碼。

如此重復直到輸入了最後一位密碼,再從起點逆時針轉動撥盤就可以開鎖。在開鎖的同時,內部已經復位,所以撥盤退回到起點關鎖後,必須重新輸入密碼才能開鎖,不需要考慮內部復位問題。

這種密碼鎖中,六位密碼的可以有298萬多組密碼供主人隨意變換,保密性極高,可選密碼組是連續排列的,為選擇容易記憶的密碼提供了方便。

已開發的基本型產品,密碼位數及密碼量還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來重新設計,也可以為用戶增加報警器介面。

(5)小孩密碼鎖正轉反轉什麼原理擴展閱讀:

這種密碼鎖的優點:

1、不用鑰匙,不用電源,不用電池,沒有廢棄污染物。

2、全機械結構,能承受相當惡劣的外部環境,使用范圍廣。

3、操作簡單,開鎖時間比較短,平均開鎖時間約15秒。

4、實際密碼量大保密性能高,試探開鎖的概率幾乎為零。

5、結構簡單,結實可靠。

⑥ 雙重聯鎖正反轉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

雙重聯鎖的正反轉控制的工作原理:

合上電源開關

正轉啟動:按下啟動按鈕SB1,KM1線圈得電,KM1主觸頭閉合,電機正轉轉動,同時KM1輔助觸點自鎖,繼續線圈供電。同時聯鎖觸點KM1常閉觸點斷開(禁止KM2 線圈得電,對反轉進行聯鎖),電機繼續正轉轉動。

線路啟動迴路:L1→QS→FU2→FR→SB3→SB1→KM2常閉→KM1線圈→L2

反轉啟動:按下啟動按鈕SB2,KM1線圈斷電,KM1主觸頭斷開,同時KM1自鎖觸點也斷開,電機正轉停止轉動。KM1常閉觸點復位,KM2線圈得電,KM2主觸頭閉合, 電機反轉轉動,同時KM2輔助觸點自鎖,為線圈繼續供電,同時KM2常閉觸點斷開(禁止KM1線圈得電,對正轉進行聯鎖),電機繼續反轉轉動。

線路啟動迴路:L1→QS→FU2→FR→SB3→SB2→KM1常閉→KM2線圈→L2

停止:按下停止按鈕SB3,KM2線圈斷電,KM2主觸頭斷開,同時自鎖觸點也斷開,電機反轉停止轉動。KM1常閉觸點復位,為正轉做好准備。

⑦ 求 正反轉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

電機正反轉接線法,加上圖貼是為了有需要的好友在工作中所遇到問題時有所幫助,下面是雙重聯鎖的正反轉控制的工作原理和雙重聯鎖的正反轉控制線路原理圖.
一.雙重聯鎖的正反轉控制的工作原理
將火線接進熱繼電器(fr),然後出來接入總停開關(sb3),出來一分為四條導線.
第一條導線接入正轉的常開開關(sb1)出來再接入反轉的常閉開關出來接入(km2交流接觸器的常閉接線端)出來接入(km1)線圈構成迴路.
第二條導線接入(km1交流接觸器的常開接線端)出來再接入反轉的常閉開關出來接入(km2交流接觸器的常閉接線端)出來接入(km1)線圈構成了自鎖正轉和反鎖反轉的迴路.
第三條導線接入反轉的常開開關(sb2)出來再接入正轉的常閉開關出來接入(km1交流接觸器的常閉接線端)出來接入(km2)線圈構成迴路.
第四條導線接入(km2交流接觸器的常開接線端)出來再接入正轉的常閉開關出來接入(km1交流接觸器的常閉接線端)出來接入(km2)線圈構成了自鎖反轉和反鎖正轉的迴路.

⑧ 按鈕互鎖的正、反轉控制線路工作原理

電機要實現正反轉控制,將其電源的相序中任意兩相對調即可,通常是V相不變,將U相與W相對調,為了保證兩個接觸器動作時能夠可靠調換電動機的相序,接線時應使接觸器的上口接線保持一致,在接觸器的下口調相。

由於將兩相相序對調,故須確保二個KM線圈不能同時得電,否則會發生嚴重的相間短路故障,因此必須採取聯鎖。

為安全起見,常採用按鈕聯鎖與接觸器聯鎖的雙重聯鎖正反轉控制線路;使用了按鈕聯鎖,即使同時按下正反轉按鈕,調相用的兩接觸器也不可能同時得電,機械上避免了相間短路。

由於應用的接觸器聯鎖,所以只要其中一個接觸器得電,其長閉觸點就不會閉合,這樣在機械、電氣雙重聯鎖的應用下,電機的供電系統不可能相間短路,有效地保護了電機,同時也避免在調相時相間短路造成事故,燒壞接觸器。

(8)小孩密碼鎖正轉反轉什麼原理擴展閱讀:

正向啟動過程

按下起動按鈕SB2,接觸器KM1線圈通電,與SB2並聯的KM1的輔助常開觸點閉合,以保證KMl線圈持續通電,串聯在電動機迴路中的KM1的主觸點持續閉合,電動機連續正向運轉。

停止過程

按下停止按鈕SB1,接觸器KMl線圈斷電,與SB2並聯的KM1的輔助觸點斷開,以保證KMl線圈持續失電,串聯在電動機迴路中的KMl的主觸點持續斷開,切斷電動機定子電源,電動機停轉。

反向啟動過程

按下起動按鈕SB3,接觸器KM2線圈通電,與SB3並聯的KM2的輔助常開觸點閉合,以保證KM2線圈持續通電,串聯在電動機迴路中的KM2的主觸點持續閉合,電動機連續反向運轉。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接觸器聯鎖的正反轉控制

三相非同步電動機的正反轉控制

中使用了2個分別用於正轉和反轉的電磁接觸器KM1、KM2,對這個電動機進行電源電壓相的調換。此時,如果正轉用電磁接觸器KM1,電源和電動機通過接觸器KM1主觸頭,使L1相和U相、L2相和V相、L3相和W相對應連接,所以電動機正向轉動。

如果接觸器KM2動作,電源和電動機通過KM2主觸頭,使L1相和W相、L2相和V相、L3相和U相分別對應連接,因為L1相和L3相交換,所以電動機反向轉動。

⑨ 正反轉原理

正向啟動過程:按下起動按鈕SB2,接觸器KM1線圈通電,與SB2並聯的KM1的輔助常開觸點閉合,以保證KMl線圈持續通電,串聯在電動機迴路中的KM1的主觸點持續閉合,電動機連續正向運轉。

停止過程:按下停止按鈕SB1,接觸器KMl線圈斷電,與SB2並聯的KM1的輔助觸點斷開,以保證KMl線圈持續失電,串聯在電動機迴路中的KMl的主觸點持續斷開,切斷電動機定子電源,電動機停轉。

反向起動過程:按下起動按鈕SB3,接觸器KM2線圈通電,與SB3並聯的KM2的輔助常開觸點閉合,以保證KM2線圈持續通電,串聯在電動機迴路中的KM2的主觸點持續閉合,電動機連續反向運轉。

對於這種控制線路,當要改變電動機的轉向時,就必須先按停止按鈕SB1,再按反轉按鈕SB3,才能使電機反轉。如果不先按SB1,而是直接按SB3,電動機是不會反轉的。

(9)小孩密碼鎖正轉反轉什麼原理擴展閱讀

電機在日常使用中需要正反轉,可以說電機的正反轉在廣泛使用。例如行車、木工用的電刨床、台鑽、刻絲機、甩干機和車床等。

最初人們需要某種設備反轉需要將電機導線拆換,但這種方法在實際使用中繁瑣。後來,有一個聰明的人安裝了兩個閘刀通過切換閘刀來改變電機的正反轉。過了一段時間出現了倒順開關,這種接線比較簡單且體積也減小。由於受到觸點的限制,只能在小型的電機上得到廣泛使用。見下圖:

伴隨著接觸器的誕生,電機的正反轉電路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可以更加靈活方便的控制電機的正反轉,並且在電路中增加了保護電路—互鎖和雙重互鎖。可以實現低電壓和遠距離頻繁控制。

電機的正反轉伴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相繼出現了PLC、單片機等也有了進一步的電路改善。並且在實際應用電路中增加了一些接近開關、光電開關等實現了雙向自動控制,為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為了使電動機能夠正轉和反轉,可採用兩只接觸器KM1、KM2換接電動機三相電源的相序,但兩個接觸器不能吸合,如果同時吸合將造成電源的短路事故,為了防止這種事故,在電路中應採取可靠的互鎖,上圖為採用按鈕和接觸器雙重互鎖的電動機正、反兩方向運行的控制電路。

⑩ 鐵的小型密碼鎖構造

密碼鎖是鎖的一種,開啟時用的是一系列的數字或符號。密碼鎖的密碼通常都只是排列而非真正的組合。部分密碼鎖只使用一個轉盤,把鎖內的數個碟片或凸輪轉動;亦有些密碼鎖是轉動一組數個刻有數字的撥輪圈,直接帶動鎖內部的機械。文字密碼鎖的分類文字密碼鎖可分為:機械密碼鎖、數字密碼鎖等等。密碼鎖原理撥碼盤式全機械密碼鎖原理 這是一種沒有電子器件的大密鑰量高可靠的全機械密碼鎖。它的操作方式獨特,類似老電話機的撥號――從撥盤的起點開始,順時針轉動撥盤到某一位數碼,然後退回到起點,就輸入了一位密碼。如此重復直到輸入了最後一位密碼,再從起點逆時針轉動撥盤就可以開鎖。在開鎖的同時,內部已經復位,所以撥盤退回到起點關鎖後,必須重新輸入密碼才能開鎖,不需要考慮內部復位問題。如果輸錯了密碼,逆時針轉動撥盤(虛開鎖)也可以內部復位,然後重新輸入密碼。 這種密碼鎖中,六位密碼的可以有298萬多組密碼供主人隨意變換,保密性極高。可選密碼組是連續排列的,為選擇容易記憶的密碼提供了方便。目前已開發的基本型產品,密碼位數及密碼量還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來重新設計。也可以為用戶增加報警器介面。 這種密碼鎖的優點: 1、不用鑰匙,不用電源,不用電池,沒有廢棄污染物。 2、全機械結構,能承受相當惡劣的外部環境,使用范圍廣。 3、操作簡單,開鎖時間比較短,平均開鎖時間約15秒。 4、實際密碼量大保密性能高,試探開鎖的概率幾乎為零。 5、結構簡單,結實可靠。 從歷史上技術發展的規律看,在功能相似的情況下,簡單可靠的東西總是替代繁雜的東西,而它正是以簡代繁的東西。所以,它是大眾化的實用性新產品,替代傳統圓盤式機械密碼鎖和部分電子密碼鎖是應該的。 撥碼盤式全機械密碼鎖適用於在保險櫃、保險箱、文件櫃、防磁防火櫃、防盜門、銀庫門、倉庫門、車門、民用門及機械卡阻機構上廣泛使用。它可以替代現有的傳統圓盤式機械密碼鎖和部分電子密碼鎖。為某些產品的更新提供了契機。 由於電子技術的風靡,很多產品以採用了電子結構為榮。但在某些場所,電子產品並沒有絕對的優勢,反而是機械產品或機電混合產品更實用。舉兩個例子:一是燃氣灶的打火裝置,早期是晶體管的點火器風靡一時,但它不耐潮濕,容易損壞,離不了電池。時間一長,反而是靠手扭動旋鈕儲能的機械(壓電)打火裝置顯露出它的優越性--簡單實用,成為燃氣灶點火器的主流。二是汽車的後視鏡及公共汽車(單廂)的後門窺視器,都曾有被電子監視器替代的危險,但人們發現:傳統的後視鏡及公共汽車駕駛員上方的普通後視鏡,觀察效果並不比電子監視器差,更簡單實用。 事實上,在傳統的工業中,也能夠找到比所謂的「新經濟」更保險但是利潤卻毫不遜色的投資方向。密碼鎖並不是一種頻繁操作使用的產品,可以說是一種半靜態的產品,採用機械方式更實用一些。但電子方式的密碼量大,人們主觀感覺會安全一些。本專利產品的密碼量接近電子密碼鎖,操作又比傳統機械密碼鎖快得多,簡單實用,可以象前述兩例一樣,有望成為高檔次密碼鎖主流。 撥碼盤式與美國「沙金」類盒式的區別 撥碼盤式全機械密碼鎖也是一種盒式機械密碼鎖,與美國生產的「沙金」、「洛加達」類盒式機械密碼鎖有相似之處:它們都是圓盤式機械密碼鎖、都有控制鎖舌、都是同軸操作輸入密碼和開啟鎖舌。但操作方式有很大的區別:「沙金」類盒式機械密碼鎖靠操作軸連接主動盤,再由主動盤依次傳遞帶動其它密碼圓盤,因此輸入密碼時旋鈕要正轉若干圈再反轉若干圈,反反復復才能輸入密碼。而撥碼盤式全機械密碼鎖是靠內部的一個簡單的順序撥碼器,依次撥動各個密碼圓盤。從外部的操作來看,類似老式撥盤式電話機的操作:從撥盤的起點開始,順時針轉動撥盤到某一位數碼,然後退回到起點就輸入了一位密碼。如此重復直到輸入了最後一位密碼,再從起點逆時針轉動撥盤就可以開啟鎖舌。 另外,它們之間還有其它區別: 1、「沙金」類盒式機械密碼鎖的鎖舌開鎖支架是一直壓在密碼圓盤上的,輸入密碼時圓盤缺口轉動到支架處會有微小的反映,經驗十分豐富悟性又很高的人,可以根據這個特點探出密碼。而撥碼盤式全機械密碼鎖的鎖舌開鎖支架在輸入密碼時是離開密碼圓盤的,只有在開鎖時的一個小角度是壓在密碼圓盤上的,而此時密碼圓盤是靜止的。因此靠手感試探密碼的概率接近零。 2、「沙金」類盒式機械密碼鎖在關閉鎖舌後,要人為再轉動幾圈旋鈕以撥亂密碼圓盤的位置,而撥碼盤式全機械密碼鎖在開啟鎖舌的同時,內部已經自動撥動了密碼圓盤的位置(復位),所以在關閉鎖舌後必須重新輸入密碼才能重新開鎖,不會人為保留密碼。 3、「沙金」類盒式機械密碼鎖的旋鈕在360度要刻100刻度,每個刻度之間只有3.6度的角度,旋轉輸入時要十分小心。而撥碼盤式全機械密碼鎖只在不到半圈的范圍刻有12個整數刻度,每個刻度之間有12.5度的間隔,輸入密碼時允許在該刻度的正負0.4個刻度范圍停留,既承認輸入該刻度的整數值。因此是准數字式輸入。它的可用密碼是從最小值到最大值依次全排列,可以由主人隨意選擇變換,沒有盲區。 4、撥碼盤式全機械密碼鎖在輸入密碼時,從起點順時針轉動到最後一位刻度,只需要165度,不到半個圓,然後退回起點再輸入下一位密碼。操作時手可以用一種握姿握住旋鈕輸入全部密碼。不象「沙金」類盒式機械密碼鎖要正反轉若干圈,頻繁倒手。 5、「沙金」類盒式機械密碼鎖的密碼位數是固定的,而撥碼盤式全機械密碼鎖的密碼位數是可變的。最大6位密碼的密碼鎖,密碼位數可在0—6位之間選擇。如果選擇了3位密碼,只能限於3位,輸入4位就不能開鎖。這對於不同場所的使用者提供了更寬的選擇餘地。 目前生產的12個刻度6位密碼的撥碼盤式全機械密碼鎖有325萬組密碼。如果改成7位則有3908萬組密碼,8位的有4.3億密碼。而且全部是可選擇使用的密碼。如果保密性有特殊需要,還可以根據要求生產更多刻度的密碼鎖。智能密碼鎖工作原理基本原理及硬體組成 智能密碼鎖的系統由智能監控器和電子鎖具組成。二者異地放置,智能監控器供給電子鎖具所需的電源並接收其發送的報警信息和狀態信息。這里採用了線路復用技術,使電能供給和信息傳輸共用一根二芯電纜,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安全性。 智能監控器的基本原理及組成框圖 智能監控器的組成框圖,它由單片機、時鍾、鍵盤、LCD顯示器、存貯器、解調器、線路復用及監測、A/D轉換、蜂鳴器等單元組成。主要完成與電子鎖具之間的通信、智能化分析及通信線路的安全監測等功能。 在發送端,電子鎖具通過脈沖變壓器T將調制好的數據信號升壓後發送出去;在接收端,脈沖變壓器T將接收到的數據信號降壓後送解調器,以減少載波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的損耗。為了減少通信和供電之間的相互干擾,對扼流圈L、耦合電容C的選擇要綜合考慮。 設載波頻率fo=400kHz,為了保證絕大部分信號能量傳輸到接收端,取L=33.7μH?C1=0.047μF。 電流監視技術 為了防止通信線路的人為破壞和電磁執行器因某種原因造成流過電磁線圈的電流過大而燒毀線圈,本文在智能密碼鎖設計中採用電流監視技術。電流監視器採用MAXIM公司生產的電流/電壓轉換晶元MAX471。該晶元能將被測電流I轉化成對地輸出電壓U,且有測量范圍大、精度高、輸出電壓U和被測電流I成正比等特點。電流監視器輸出電壓送A/D轉換器,單片機通過讀取A/D轉換結果,獲知線路中電流的變化情況,通過分析及時發現異常,發出報警信號。 數據通訊與預處理技術 智能監控器接收鎖具發來的狀態信息(其中包括鎖具的開啟、關閉、第一次密碼錯、第二次密碼錯、第三次密碼錯等)、流過電磁執行器線圈的電流值,並讀取該時刻通訊線路的供電電流值,三者結合起來構成一個數據塊,其中操作狀態佔1個位元組,供電電流佔2個位元組,線圈電流佔2個位元組。智能監控器在與電子鎖具通信過程中,始終處於接收狀態。為了提高通信可靠性,本文在通信協議中採用重復發送的方式,電子鎖具對每一組數據重復發送5次,智能監控器接收到這組數據後,採用大數解碼定律糾錯,保證了數據接收的准確性。另外為了節約內存需對接收到的數據採用預處理技術,即每接收到一個數據後,首先將該數據與設定的門限值比較,如果大於門限值,則發出超限報警;如果小於門限值,則將該數據與當日接收到的同類數據比較,保留較大者。這樣每天存儲的數據為同類數據中的最大值, 智能化分析 智能化分析與預測技術就是以每次接收到的數據塊為依據,與此前同類數據的記錄值作比較,分析該操作引起電流變化的大小及趨勢,及時發現存在問題,並報告管理人員,從而提高了整個系統的可靠性。 系統軟體設計 智能密碼鎖軟體採用51系列單片機匯編語言對智能監控器和電子鎖具分別編程。智能監控器軟體包括鍵盤掃描和LCD顯示程序、蜂鳴器驅動程序、時鍾修改和讀取程序、數據通信與預處理程序、智能化分析程序及線路監測程序等模塊。電子鎖具軟體包括鍵盤掃描與解碼程序、LCD顯示程序、通信程序、電磁執行器驅動及檢測程序、感測器介面程序等模塊。軟體設計過程中採用模塊化設計方法,便於程序的閱讀、調試和改進。 智能密碼鎖充分利用了51系統單片機軟、硬體資源,引入了智能化分析功能,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過在某型號保險櫃安裝使用,受到用戶的歡迎。另外,智能密碼鎖在軟、硬體方面稍加改動,便可構成智能化的分布式監控網路,實現某一范圍內的集中式監控管理,在金融、保險、軍事重地及其它安全防範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智能監控器始終處於接收狀態,以固定的格式接收電子鎖具發來的報警信息和狀態信息。對於報警信息,則馬上通過LCD顯示器及蜂鳴器發出聲、光報警;對於狀態信息,則存入內存,並與電子鎖具在此時刻以前的歷史狀態進行比較,得出變化趨勢,預測未來的狀態變化,通過LCD顯示器向值班人員提供相應信息,以供決策使用。智能監控器與電子鎖具建立通信聯系的同時,通過A/D轉換器實時地監視流過通信線路的供電電流的變化,有效地防止人為因素造成的破壞,保證了通信線路的暢通。 電子鎖具基本原理及組成框圖 電子鎖具的組成框圖,它也是以51系列單片機(AT89051)為核心,配以相應硬體電路,完成密碼的設置、存貯、識別和顯示、驅動電磁執行器並檢測其驅動電流值、接收感測器送來的報警信號、發送數據等功能。 單片機接收鍵入的代碼,並與存貯在EEPROM中的密碼進行比較,如果密碼正確,則驅動電磁執行器開鎖;如果密碼不正確,則允許操作人員重新輸入密碼,最多可輸入三次;如果三次都不正確,則單片機通過通信線路向智能監控器報警。單片機將每次開鎖操作和此時電磁執行器的驅動電流值作為狀態信息發送給智能監控器,同時將接收來自感測器介面的報警信息也發送給智能監控器,作為智能化分析的依據。 關鍵技術 為了提高智能密碼鎖的安全性、可靠性,本文除在器件選擇上採取措施(如採用低功耗、寬溫度范圍的器件)外,在設計中還採用了一些關鍵技術。 線路復用技術 智能監控器和電子鎖具異地放置,智能監控器供給電子鎖具所需的電源並接收其發送的報警信息和狀態信息。如果採用通信線路和供電線路分開的方式,勢必要增加電纜芯數,安全隱患增加。本文採用了線路復用技術,僅用一根二芯電纜,實現了供電和信息的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