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拼多多里的商品分享給朋友後怎麼刪除自己的分享信息
\
核心觀點:
1. 少了份偏見、多了份青睞:三高用戶(高級別城市/高知/高收入)薅完拼多多百億補貼的真羊毛,對這個平台態度從負面到中性,不但不再卸載拼多多、時常看看買買,還主動推薦其他朋友購買。
2. 你的信任就值300塊:拼多多價格比其他平台低300元以上才會讓三高用戶有勇氣嘗試,300塊會「買到」你的信任。
3. 高成低就,但中空:三高用戶在拼多多上比價高客單商品,購買「無傷大雅」的低客單商品,但單價200-500元商品由於降價空間有限,此類用戶購買較少。
4. 熱烈呼喚旗艦店:三高用戶在拼多多上較少購買幾百元的非標商品(品質難保證)和品牌商品(不知真假);用戶表示「旗艦店」(在拼多多平台是品牌店)可以大幅改善對此類商品的不信任。
5. 干淘寶?不,先打京東:百億補貼讓用戶形成了買3C家電在拼多多上比比價的習慣,京東不再是此類商品購買的第一選擇,「拼多多有小京東的感覺」。
正文
2019年,看到一位朋友在微信朋友圈曬出了在拼多多上購買iPad的截圖,說是有個價格非常低的百億補貼計劃。筆者心想「哥們心挺大呀」。
但轉過頭來想,年會要准備抽獎禮物,反正自己大概率抽不到,便宜點買個iPad多劃算,就算是壞的也不是自己用,於是果斷下單,到手價5,199元,比京東淘寶要低1,000多,真香。
拼多多的百億補貼開始於2019年6月1日,相信2019年下半年各位在刷微信朋友圈和抖音短視頻的時候經常能夠看到這樣的廣告:蘋果iPhone/iPad/air pods和脯肉,任豚switch健身環,樂高布加迪、911和挖掘機。精緻男孩女孩們看著百億補貼的商品清單,長得真像自己的種草榜單。
(朋友圈/抖音中拼多多廣告截圖)
一方面人們躍躍欲試,摩拳擦掌向羊毛;另一方面又怕即使見過了那麼多安全下車,還是有可能翻了自己這一輛。
(網路搜索「拼多多百億補貼」的相關搜索)
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已經運營半年有餘,沒有嘗試過的朋友可能也有不少聽到的是這樣的故事:
百億補貼下Nintendo switch(游戲機)價格大降,女生為天蠍座的男票下單當做生日禮物,然而硬生生拖到了射手座,貨才送到……
雙十一女生被百億補貼的低價吸引買了幾只隱形眼鏡,這次商家發貨倒是及時,到手拆開來看只有隱形眼鏡盒。於是和商家理論要求退款,商家二話不說就退。意難平的自己質問商家你們給其他人也都是發空盒子然後到貨一個個退款么?商家問心無愧的說了兩個字「嗯吶」…
(朋友在拼多多上不佳的購買體驗)
負面消息往往在人們心中的烙印更深,但拼多多的百億補貼是「純噱頭」還是「真羊毛」?人們的購物體驗到底如何?活動是否吸引到了高知高薪的朋友?最終拼多多是否出圈?
ZP通過3場焦點小組訪談(Focus group discussion,6人一組在2小時內充分討論;相關服務介紹見文章末尾)和30餘位用戶深訪(In-depth interview,排除業內人士)、共50位三高(一二線城市/高知/中高收入)的參與拼多多百億補貼的用戶調研,定性地與各位讀者分享探討下百億補貼的影響。
一、態度中性——一個不再刪掉的app
我們先看來結果。
50位受訪者中,全部是參與了百億補貼的拼多多用戶。其中:
31位(62%)是因為百億補貼第一次在拼多多購買。
34位(68%)在百億補貼上薅過一次羊毛之後有復購行為,佔大多數;16位(32%)只因為百億補貼在拼多多上有過一次購買。
34位有復購行為的用戶中,有6位只買百億補貼的「羊毛」,而有28位都買了非百億補貼的其他商品(trigger & treasure)。
16位沒有復購的用戶中,7位買完一次就把app卸載掉了,而9位沒有卸載並偶爾會看一看。
(50位受訪者的購買情況展示)
從上面小樣本的統計來看,首先拼多多靠低價的百億補貼活動成功吸引了一多半過去不曾觸及的人群(三高用戶),同時對這部分人群也起到了激活作用(過去買過體驗差,百億補貼再次激活)。
主持人問題:「各位在百億補貼購物之前有用過拼多多嗎?」
「之前聽說拼多多買的很多假貨嘛。現在(形象)還是有改觀的。以前都覺得不會在上面買東西的。現在覺得小東西(拼多多)還是很劃算,大件的話有百億補貼也還蠻『香』的。」
——蘇州,FGD訪談用戶
「我也是和他們一樣,最開始(拼多多)一出來就是先試著買水果嘛。質量真的不好,寄過來壞的特別多,之後就不用了。這次是聽同事推薦說百億補貼和拼多多別的商品不一樣,確實能保真,就買了這個蘋果手機。」
—— 北京,FGD訪談用戶
其次百億補貼並不是一竿子買賣,約2/3的用戶都有復購行為,而且復購用戶中的80%都購買了非百億補貼的商品。甚至沒有購買的也在購物決策時會想到打開拼多多在百億補貼或者常規售賣的商品中比比價。無情卸載的僅有寥寥數個(因為砍單、收貨空盒、發貨發了將近兩個月等原因)。
主持人問題:「那各位第一次薅完羊毛之後還買過拼多多上別的東西嗎?還是只在百億補貼裡面買嗎?」
「之後買過衛生紙、塑料桶,還有些別的。百億補貼比如蘋果手機這種我肯定還會買,價格低得多,這種有序列號可以查我就不擔心假貨。不是百億補貼的話,如果是小東西便宜的我也買,但是就不像淘寶有旗艦店,能放心一點。」
—— 北京,FGD訪談用戶
所以對生活在一二線城市多金有判斷力的年輕人們,拼多多靠著百億補貼留住了用戶,改變了習慣,賣出了商品。拼多多也成功地留在了消費者的「購物APP」的文件夾里。
然而ZP和用戶交流中發現,增加GMV並不是百億補貼最成功的地方,百億補貼後用戶在拼多多每月花費通常依舊只有100-200元(遠低於淘寶);這一戰役最大的勝利在於讓用戶對拼多多拋棄偏見、「態度中性」。
約7成被訪者開始在百億補貼的購買都是因為「朋友安全下車後強烈推薦」。消費者在此前對平台不信任或者存有疑慮,最打動他們的點是「朋友買了,是正品」;少數消費者是受到廣告影響,其中主要是廣告帶來的「價格沖擊」。
主持人問題:「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第一次在百億補貼買東西的情況,是怎麼產生這個想法的呢?」
「我聽說這個和下手購買都稍微晚一點。雙十一的時候才知道有這個百億補貼,當時就是聽了一耳朵。後來身邊真的有別人買了,而且覺得還不錯。雙十二的時候我想買耳機就馬上想到這個了,就去買了。」
——蘇州,FGD訪談用戶
「我就是同事之間聊天了解到的,有同事在拼多多上買了iPhone,是正品。拼多多雙十一賣iPhone特別火,感覺大家都去買了,雙十二的時候看了一下發現還有所以就買了。」
——北京,電話深訪用戶
對於這些較真的消費者,鋪天蓋地的公交廣告綜藝贊助都無效,就算月球是你家冠名的也不及朋友的一句「真香」,因為他們只相信自己,以及和自己有同樣判斷能力的人。
在信任背書打開局面後,因為起初這些消費者在拼多多上只購買大客單價的標品,所以難以出現質量問題,購物體驗通常不錯。吃到甜頭的人們優惠把這個驚喜奔走相告,於是傳播效應成幾何級數放大。從「拼夕夕」到「拼爹爹」,只需要一次安全下車的百億補貼。
50位受訪者中,44位(88%)都對拼多多的印象大幅改善。消費者表示「感受到了平台轉型的真誠和努力」、「雖然調性沒完全變過來但是不影響我使用它」、「以前就是一個線上一元店買小東西、農產品的,現在有點小京東的感覺,數碼可以沖」。拼多多靠自己的努(fu)力(li)改變了人們的偏見。
主持人問題:「那麼大家現在對拼多多這個平台怎麼看呢?跟以前相比有什麼變化嗎?。」
「(對拼多多的印象)肯定是有變化的,尤其是在我買了手機之後,這個東西要自己真的試一下你才會有很大的觸動,之前聽別人說也好看廣告也好覺得它基本還是那樣,自己買了一次之後,覺得這個平台確實還是在好好做的,而且現在可能就是各個方面(電商平台)在爭奪,我們消費者可以從中受益。」
——北京,FGD訪談用戶
「我是感覺比以前正式了,比以前誠懇了,以前給我感覺像一個小作坊……其實現在還是覺得會有一些摸不清楚的坑在裡面,但是絕對是有真羊毛可以薅,這個我是確信的。就是看自己的鑒別能力,需要淘一淘。百億補貼還是雷區會少很多吧。」
—— 北京,FGD訪談用戶
人們對拼多多的態度從「negative」到了「neutral」,但遠遠沒有達到「positive」。50位受訪者中,對拼多多體驗提出意見的共有21位(42%),但其中針對百億補貼提出負面意見的僅有6位(12%);絕大多數的問題集中於服務而非產品本身:
產品質量差/與描述不符:2人
砍單:3人
客服不到位:14人
物流速度慢:8人(存在一個人提出2個以上負面意見的情況)
然而從「態度負面」到「態度中性」對於一個被冠以「low」、「土」標簽的平台而言已經是巨大的勝利,要知道最難改變的就是人的想法和偏見。拼多多成了一二線城市年輕人眾多(其實也就兩三個)電商品台中的一個有力補充。
一位「老阿里」的觀點是「如果目前打不掉拼多多,那淘寶在公關策略上至少希望讓『低端』成為拼多多甩不掉的標簽。」——這個標簽看上去正被逐漸摘掉。
拼多多在人群上拓展了自己的邊界。
二、信任無價?它就值300塊錢
我們再來看看這些消費者買了什麼。
初次購買的商品中,基本都是高客單價(2,000-8,000元不等)的3C產品、家電或玩具等標品。
若想吸引這些三高用戶,低價和正品同為前提。在保證正品的前提下,被訪者普遍反映(對於3,000元以上的商品)價格比淘系低300-500元才會「鋌而走險」在拼多多上購買。
從消費者的角度,300塊是我對風險開出的價格;從平台的角度,你的信任我花300塊就能買到。
「拼多多主要優勢是價格低,但我對價格低這個事不是特別沖動,我更多是它如果質量不好,再便宜我也不會考慮。我覺得(差價)500以內我都不會心動。」
——北京,電話深訪用戶
「我在拼多多上買的精華700多,但是專櫃都1000多,代購都沒有這么便宜的。如果價格沒有差異我可能不會(使用拼多多),有這個補貼之後還是建立了一點點信任在我這里,畢竟女生都知道,你找代購也有風險嘛。我看了那個商家,好像就是個大代購的感覺,應該是和平台確實溝通審核過,而且真的是挺便宜的,就冒險試一下。」
——北京,電話深訪用戶
復購商品中,有兩類購買傾向:百億補貼商品多和初次購買的品類和金額一致,通常是高客單的大標品;而非百億補貼的商品多為幾十上百元的無傷大雅的低客單標品,如生活用品和書籍等。
主持人問題:「那各位第一次薅完羊毛之後還買過拼多多上別的東西嗎?還是只在百億補貼裡面買嗎?」
「我發現拼多多上買襪子挺好的,我辦了個月卡,第一次買襪子的時候用完紅包算下來一塊錢一雙,我想著就當一次性的穿了,沒想到質量還挺好,挺厚實的。這些東西在淘寶上買也是買沒牌子的,拼多多便宜還可以包郵。」
——北京,FGD訪談用戶
這些消費者有「富摳」的特質,網路上也有對當代年輕人消費觀的調侃——「奢侈品便宜了1,000就沖,蔥貴了一毛不買」。所以高單價產品上,消費者還是願意「多花幾十上百塊錢買個安心」,如果拼多多要縮小補貼就必須增強質量保證;但是其實這些消費者對於低價產品的價格也是敏感的(參見諾獎的心理賬戶理論)。用省錢月卡、低價小百貨的價格優勢有希望把從百億補貼進來的這些人進一步抓住。
然而ZP發現,新進入的三高消費者其購買行為呈現明顯的「高成、低就、但中空」。即人們會買高客單的補貼多的數碼家電大件兒,還有百元以下的生活日雜小件兒,但對於兩三百、三五百元的價格帶商品卻選擇回淘寶京東。因為對他們而言,這個價格說高不高說低不低,便宜幾十塊買不到放心,即使買下來還老擔心上當。
「可能是心理原因我總是覺得這個牙刷有點問題,但是用起來沒有什麼缺陷所以也就這樣了。這種用的還好,但是護膚品我還是願意去旗艦店買,畢竟拼多多上沒有什麼官方承諾的保障。」
—— 蘇州,FGD訪談用戶
低客單商品對於拼多多的老用戶和新用戶都充滿了吸引力,高客單商品打開了新用戶的市場(考慮到較高的價格,往往對老用戶的吸引力不大),200-500元的價格帶還是真空地帶。
拼多多在價格上拓展了自己邊界,但仍有待填補的空間。
(高成低就,但中空的拼多多價格帶)
三、用戶呼喚旗艦店
我們再來看看200-500元的商品是什麼。
消費者告訴ZP,會在淘寶京東買而不會在拼多多的商品集中於兩類:第一類是非標品,如服裝鞋帽箱包,一是主流電商品平台選擇多,而是有很好的購物體驗和售後保證;第二類是品牌類商品,他們要麼在淘寶上開了旗艦店,要麼是京東自營。
主持人問題:「大家未來更願意在拼多多上買哪些類型的商品呢?會不會有一些是我們不考慮在上面買的?」
「衣服我肯定不會在拼多多買,在淘寶上已經有熟悉的店鋪了,而且淘寶有根據購買記錄的推薦,我現在逛淘寶,首頁推薦的衣服我基本都挺喜歡的,看到合適的就買了。」
——蘇州,FGD訪談用戶
「我覺得一些相對比較看品牌的東西,尤其是化妝品吧,我還是淘寶或者網易考拉。主要是有些品牌沒有和拼多多合作,我也有看到評論說拼多多有真假混賣的情況。像之前拼多多賣LA MER的面霜,結果品牌出來官宣說沒有和拼多多合作,這樣肯定有點不敢買了。」
——蘇州,FGD訪談用戶
反觀拼多多,上文提到用戶吐槽最多的就是其客戶和物流體驗差,我花三四百塊買件衣服滿心期待想增加自己魅力值,但等了半個月貨到了不適合要退貨還找不到客服,找到了溝通退貨又很困難——多糟心。
此外,天貓品牌旗艦店和京東自營都是信用背書的方式,對於拼多多這個渠道是百億補貼。一半以上的被訪者對於拼多多非百億補貼的商品是心存疑慮的,只不過便宜貨買來丟掉不可惜,但200-500元的非標品和品牌商品則現在還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我之前想買個烤箱,也是買之前突然想到可以去拼多多看看,百億補貼沒有但是別的店有,便宜四五十塊錢,後來想了一下我覺得還是算了,主要是廚房用的有安全隱患,而且家電還涉及一個保修的問題。」
——北京,FGD訪談用戶
價格實惠的拼品牌?除非做成小米、優衣庫,否則對於三高人群而言,我知道你是誰?
百億補貼讓拼多多在高客單商品方面出圈,怎麼在中等價位的非標品和品牌類商品出圈?用戶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開旗艦店。
三高消費者習慣於購買品牌商品,因為比起價格他們會更多在意時效,無論是標品還是非標品如果有了品牌的背書那麼就能幫助自己降低很多搜索成本。品牌在電商平台上最成熟的運作方式就是旗艦店。
多數被訪者表示,拼多多上賣的都是單個的商品,價格的確很便宜但不知道該買誰的,但如果有了自己聽過名字的官方旗艦店運營於拼多多,那麼價格低個十塊八塊我願意在上面購買。注意低價是必要條件。
「現在上面也有一些旗艦店,如果是旗艦店的東西我還是比較相信的。如果品牌站出來說他們確實和拼多多合作了那我肯定就不懷疑了。當然會互相比較價格,如果拼多多有優勢我就在拼多多買,沒有的話不如淘寶買,還能攢積分沖88VIP。
——廈門,電話深訪用戶
百億補貼吸引的消費者進入拼多多的世界之後,發現玩法和淘寶京東都不一樣,很多用戶告訴ZP自己很困惑,自己「不知道去哪找旗艦店」,找到了「也不知道真的假的」,「是真的也不確定該不該買」。人們非常急切的呼喚拼多多上線更多旗艦店,更好地滿足這些三高消費者延續自淘寶京東的購物行為。
主持人問題:「剛剛大家都提到了,對於拼多多的商品,尤其是非百億補貼的商品,質量還有很多擔憂,那也請大家集思廣益來談一談,什麼樣的平台舉措會讓大家信任商品的質量呢?」
「旗艦店就是(獲得信任)最有效的方式,品牌打底了誰還會懷疑,如果旗艦店都不相信淘寶京東就也別買了。(其他用戶提出拼多多已經有旗艦店了)我都沒看到啊,那它這個做得太不明顯了。」
——蘇州,FGD訪談用戶
「旗艦店直營的(提昇平台信心的)可能性比較大。我在考拉和京東上買也都是買的自營的東西。肯定是越官方越好。幾十塊的東西我可以不care,這些服務都是可以不好的。但我真的是要買個3000塊錢的,要考慮物流,質保。」
——北京,電話深訪用戶
群眾的呼聲很容易被聽見,但或許這件事最大的攔路虎是廝殺激烈的電商市場中的「二選一」政策。
(618二選一,圖片來自36kr文章)
根據ZP研究,在2年前拼多多上很多旗艦店是品牌方的經銷商開立,而且主要作用是把平台當做一個銷貨的「下水道」而非常規售賣平台。但架不住洶涌的流量,品牌方對自營官方旗艦店的重視度越來越高,誰也不想在一棵樹弔死,雖然有「二選一」的刀架在脖子上,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旗艦店將慢慢多起來。
(拼多多雙立人、雅詩蘭黛、任天堂品牌旗艦店)
主力價格帶對於拼多多而言是一片處女地,其中非標品和品牌類商品更是拼多多涉足不多的地方。如何經營好旗艦店體系,或許能夠讓平台在商品特性(標品/非標品)和知名度(品牌/非品牌)上進一步得以延伸。
(非標品和品牌是拼多多缺失的地方)
四、小淘寶 + 小京東
現在三高消費者是怎麼看待拼多多的?
對於拼多多老用戶,它是10年前的「小淘寶」;而對於百億補貼擼來的新用戶,它儼然成了「小京東」。
上文提到,ZP訪談的用戶仍未把拼多多當做其他平台的替代而僅僅是補充。通常三高人群在不同電商平台間的選擇是:
淘寶:每天刷刷淘寶,看推薦信息流,發現猜的都挺准,推的都想要;合適的時候就剁手下單。
京東:買電器和3C上京東,買急需品(如超市產品)上京東。
拼多多:買電器和3C在上京東的同時,打開拼多多百億補貼看看便宜多少錢;買小件兒可能在拼多多。
拼多多這波操作,傷害最大的不是淘寶,可能是京東。
在拼多多成功薅過3C羊毛的用戶在選擇此類產品時,京東已經不是首要或者唯一考慮的平台。在拼多多上有過良好購物體驗的用戶均表示未來還會考慮在拼多多上購買3C產品。
「百億補貼出來之前,就是覺得是賣生活小百貨的,線上一元店的感覺,便宜小東西,水果農產品的感覺。現在是一個小京東的感覺,很多數碼產品還是很便宜的,蘋果的東西都很便宜,買過一次覺得應該也是正品。」
——蘇州,FGD訪談用戶
在大家電品類上,拼多多也可能對京東構成一定威脅。由於大家電的預期使用壽命較長,安裝較為繁瑣,目前用戶還是會對上門安裝、售後、質保、維修方面有較高的要求。出於京東在大家電上的口碑,用戶還是會優先考慮京東。但鑒於家電也屬於標品,部分用戶表示如果拼多多的售後更加完善,在有一定優惠的情況下也會考慮拼多多。
主持人問題:「剛才有朋友提到了小京東,這個很有意思。其他朋友也有類似的感覺嗎?比如說現在買家電,會不會也比較願意考慮拼多多,替代了京東這個渠道呢?」
「如果價格、服務和質量還有售後都跟得上的話還是會考慮(拼多多)的。我之前(在線下)買美的冰箱什麼的,師傅到家給你安裝,地方的售後人員上門。這種就比較有信心買。」
——蘇州,FGD訪談用戶
「感覺平台在變規范吧。之前確實有一點點心裡陰影。我還在拼多多上看了一下電器,我感覺越來越規范了。我跟客服聊天問過售後啊都還可以的。但是真的要買的話,小家電可能可以,大家電還是要多方面確認一下,百億補貼的當然會放心一些。」
——蘇州,FGD訪談用戶
京東牢不可摧的地方與其極佳的物流體驗相關。在焦點小組訪談中,一位身在北京的愛貓人士的一句話引起了全場的共鳴——「現在只有在我家貓要餓死的時候我才會想起來京東」。
「京東主要是生活必需品,比較care速度的,來不及的時候。會比較定期買的書啊,卷紙啊。京東上更多是消耗品,抽紙,油煙機,清潔劑。而且京東在老家那速度比較快。」
——北京,電話深訪用戶
所以拼多多現在不止是「小淘寶」,還是「小京東」。
尾聲
50位被訪者給我們的體會是,拼多多如今:
人群出圈了,正在摘掉「低端」的帽子,在三高人群中成為一個不帶偏見的中性的平台。
價格出圈了,百億補貼證明了在高客單標品上是行得通,但還有中間段的主力價格帶需要攻克。
品類出圈還有挑戰,非標和品牌類商品是其硬傷,如果行得通,或許是下一場戰役的重點。
根據2019年11月拼多多當年第三季度財報,其年活躍用戶數(AAC)達到5.36億,與阿里的6.93億差距不大,甚至超過了京東的3.34億。
(拼多多、阿里巴巴和京東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
對於電商公司而言,其發展路徑通常為用戶增長→收入增長→利潤增長。拼多多前兩個增長的寬敞大路尚未走完,變現或許還不著急。
現在拼多多潛在市場空間有多大,歡迎與ZP一同討論。
(拼多多潛在市場規模)
從研究的角度,下一步是什麼?
首先,拼多多在往上打而阿里在下沉,下沉城市用戶會被淘寶吸引走么?
其次,京東和阿里聚劃算也在搞百億補貼,「百億補貼」會成為一場巨頭們對用戶奪取拉鋸戰么?
(b站2019最美的夜跨店晚會,聚劃算百億補貼贊助,很多人以為是拼多多的)
期待與各位朋友探討。
來源 | ZPartners(ID:gh_3a7de06f412b)
作者 | ZP;編輯 | 魚丸湯圓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B. 拼多多中和他聊聊的聊天記錄怎麼刪除
這個是刪除不了的。如果不想被別人看見的話,你可以選擇個應用加密。
C. 拼多多的好友紅包中的好友怎樣刪除
先打開多多果園,在好友頭像,往左滑到頭,最後一個「-」是刪除好友功能
這時每個好友的右上角都有紅色的「-」,然後選定要刪除的好友,按住右上角的紅色「-」
確認刪除,最後,你返回到簽到搶紅包頁面,再也看不到那個總是偷你定時紅包的人了。 最後再說的是如果你別人互動,別人還是會加回你的,除非你只簽到拿個定時紅包作貓糧任務。
D. 拼多多好友怎麼刪除
拼多多怎麼永久刪除好友,為此本篇介紹以下方法。
操作工具:華為P30,EMUI10.1.0,拼多多5.44.1。
1、首先手機打開拼多多,點擊上面的「拼小圈」。
E. 拼多多怎麼刪除動態留言
拼多多怎麼刪除動態,其實方法很簡單,下面來操作演示具體的步驟和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1、首先在手機桌面中,點擊打開拼多多。
F. 怎麼刪除拼多多互動留言
長按你的拼多多留言,然後選擇刪除即可
G. 拼多多怎麼刪除好友
1、打開手機拼多多—拼小圈—右上角頭像+;
2、點擊全部好友—選擇要刪除的好友;
3、之後,點擊右上角三個點—刪除好友—確定刪除。
(7)拼多多別人的互動如何刪除擴展閱讀
拼多多是國內移動互聯網的主流電子商務應用產品。專注於C2M拼團購物的第三方社交電商平台,成立於2015年9月,用戶通過發起和朋友、家人、鄰居等的拼團,可以以更低的價格,拼團購買優質商品。旨在凝聚更多人的力量,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東西,體會更多的實惠和樂趣。通過溝通分享形成的社交理念,形成了拼多多獨特的新社交電商思維。
H. 拼多多種樹給朋友澆水裡有個互動,我想把我發給對方的互動詞給撤回來還怎麼做
給對方澆水互動,確實會有一個動態的消息,這個動態的消息可能是個人無法撤回的
I. 拼多多帶貨動態分享怎麼刪除
1、首先需要打開【拼多多】,如下圖所示。
J. 怎樣可以刪掉拼多多里的聊天記錄
您好,1。點開拼多多APP,首先點擊首頁中右下角處的【個人中心】,然後再進入【我的消息】;
2。選擇所要刪除的相關消息,並將其向左滑動,最後點擊其後的【刪除】便可。
3.在智能手機上安裝、打開拼多多APP客戶端,點首頁下方的「個人中心」;註:如果是用微信號直接授權登錄的,那麼可以在拼多多的微信公眾號里點開內置的商城頁面,布局同APP客戶端。
4.在「個人中心」頁面,登錄拼多多帳號(手機號、微信、QQ、新浪微博等)。然後在「我的訂單」那欄點右方的「查看全部」。
5.進入訂單列表頁面,然後即可看到可以刪除的訂單簡介頁面下方有「刪除訂單」,點該選項。
6.然後,在彈窗對話框中確認即可。這里可刪除的訂單一般是完成交易或拼團、抽獎失敗的,而進行中的單子暫不能刪除。
7.另外,拼多多的微信小程序里也可查看訂單記錄及詳情,但也暫無刪除訂單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