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管理 » 數據包為什麼是丟棄而不是刪除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數據包為什麼是丟棄而不是刪除

發布時間: 2022-04-22 03:26:34

㈠ 當某個路由器發現一個ip數據報的校驗和有差錯時為什麼只能採取丟棄的方法而不是要

不正常的數據包還要,那不是所有病毒數據它都接收,肯定天天被打死。

㈡ 計算機終端接受到錯誤的數據包後,是否會丟棄數據包並要求對方重傳

看是什麼協議了,象UDP協議就不會去要求數據包重發.........................

網路協議(Protocol)是一種特殊的軟體,是計算機網路實現其功能的最基本機制。網路協議的本質是規則,即各種硬體和軟體必須遵循的共同守則。網路協議並不是一套單獨的軟體,它融合於其他所有的軟體系統中,因此可以說,協議在網路中無所不在。網路協議遍及OSI通信模型的各個層次,從我們非常熟悉的TCP/IP、HTTP、FTP協議,到OSPF、IGP等協議,有上千種之多。對於普通用戶而言,不需要關心太多的底層通信協議,只需要了解其通信原理即可。在實際管理中,底層通信協議一般會自動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預。但是對於第三層以上的協議,就經常需要人工干預了,比如TCP/IP協議就需要人工配置它才能正常工作。

區域網常用的三種通信協議分別是TCP/IP協議、NetBEUI協議和IPX/SPX協議。 TCP/IP協議毫無疑問是這三大協議中最重要的一個,作為互聯網的基礎協議,沒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網,任何和互聯網有關的操作都離不開TCP/IP協議。不過TCP/IP協議也是這三大協議中配置起來最麻煩的一個,單機上網還好,而通過區域網訪問互聯網的話,就要詳細設置IP地址,網關,子網掩碼,DNS伺服器等參數。

TCP/IP協議族中包括上百個互為關聯的協議,不同功能的協議分布在不同的協議層, 幾個常用協議如下:

1、Telnet(Remote Login):提供遠程登錄功能,一台計算機用戶可以登錄到遠程的另一台計算機上,如同在遠程主機上直接操作一樣。
2、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遠程文件傳輸協議,允許用戶將遠程主機上的文件拷貝到自己的計算機上。
3、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簡單郵政傳輸協議,用於傳輸電子郵件。
4、NFS(Network File Server):網路文件伺服器,可使多台計算機透明地訪問彼此的目錄。
5、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戶數據包協議,它和TCP一樣位於傳輸層,和IP協議配合使用,在傳輸數據時省去包頭,但它不能提供數據包的重傳,所以適合傳輸較短的文件。

HTTP協議簡介

HTTP是一個屬於應用層的面向對象的協議,由於其簡捷、快速的方式,適用於分布式超媒體信息系統。它於1990年提出,經過幾年的使用與發展,得到不斷地完善和擴展。目前在WWW中使用的是HTTP/1.0的第六版,HTTP/1.1的規范化工作正在進行之中,而且HTTP-NG(Next Generation of HTTP)的建議已經提出。
HTTP協議的主要特點可概括如下:
1.支持客戶/伺服器模式。
2.簡單快速:客戶向伺服器請求服務時,只需傳送請求方法和路徑。請求方法常用的有GET、HEAD、POST。每種方法規定了客戶與伺服器聯系的類型不同。
由於HTTP協議簡單,使得HTTP伺服器的程序規模小,因而通信速度很快。
3.靈活:HTTP允許傳輸任意類型的數據對象。正在傳輸的類型由Content-Type加以標記。
4.無連接:無連接的含義是限制每次連接只處理一個請求。伺服器處理完客戶的請求,並收到客戶的應答後,即斷開連接。採用這種方式可以節省傳輸時間。
5.無狀態:HTTP協議是無狀態協議。無狀態是指協議對於事務處理沒有記憶能力。缺少狀態意味著如果後續處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則它必須重傳,這樣可能導致每次連接傳送的數據量增大。另一方面,在伺服器不需要先前信息時它的應答就較快

㈢ 數據包丟失後,去了哪裡

是計算機接收到了無法識別的信號,無法處理和執行,即丟棄掉,然後接收新的可讀數據包。

㈣ 為什麼會出現數據包丟失這種現象

數據包的傳輸,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能夠完成,因為物理線路故障、設備故障、病毒攻擊、路由信息錯誤等原因,總會有一定的損失

㈤ 計算機網路中數據傳輸的問題:

在數據傳輸過程中,由A處傳向X處,但是如果兩個目標不是直接連接的,那麼就會經過許多節點。而在數據包在從A出出發的時候,經過IOS的標准過程,會將包含IP地址的數據包包裝成數據幀,就是而數據幀中就包含了物理地址(即下一個節點的物理地址B的物理地址),當這個數據幀到達B節點的時候(根據數據幀中的物理地址判定是否正確,否則丟棄),那麼還是根據IOS的標准過程,會將數據幀的幀頭和幀尾卸載掉,那麼現在就又成了數據包了,然後查看一下B節點的IP地址是否與數據包當中載入的目的地址一致,如果一致,那麼就到了,如果不一致,時間戳減1,然後再在這個節點包裝成數據幀,而且這個幀中包含下一個節點的物理地址,然後繼續傳向下一個數據節點,由於在最開始傳輸的時候就已經在數據包中包含了一個時間戳,當時間戳減到0的時候還沒有到,那麼數據包就丟掉了。
這個過程,就是ARP協議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主要實用的是物理地址在作為定位的過程,一致到某一個物理地址相應的IP地址符合才結束,而且,在傳輸過程中,在某個節點的幀其中包含當前節點的物理地址和下一跳的物理地址。
好好去看看網路工程師的數據,這個是網路工程的基礎。

㈥ 計算機網路中的數據包怎麼被丟棄的 懸賞25分

網路上的數據包,也不過就是每台電腦或電腦伺服器里的數據,網路呢,只是把成千上萬台的電腦聯系在一起了而已.所以所謂的刪除垃圾數據包,簡單理解的話,就好像你自己也會定期或不定期的整理電腦里的數據,把不需要的都扔到垃圾箱里似的.管理電腦伺服器的人員也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用手工或者專用工具來清理電腦里的垃圾數據包.
祝你開心快樂!!!

㈦ 關於丟棄大量數據包的問題

日誌里寫了192.168.0.48IP地址發出的數據包被丟棄了。

造成此種情況一般是由P2P軟體引起的,如迅雷,PPLIVE,PPS,BT等,類似的軟體有很多,使用的時候有很多的並發線程.

㈧ [P145] 為什麼說是出現差錯的IP數據包都被丟棄而不是說是首部出現差錯的

IP數據報只檢測首部,不檢測數據部分的。所以就會強調凡是交付給目的主機的IP數據包都是IP數據報首部沒有出現差錯或者沒有檢測出來差錯,或者沒有檢測出來差錯的意思是首部有錯,沒有檢測出來。

㈨ 什麼是丟包,什麼是網路丟包

網路連接狀態 ping某網站伺服器結果 從以上圖中可以看到連通良好,筆者電腦與伺服器連接通信良好,響應時間再100ms左右,屬於正常情況,並不存在丟包。介紹了以上這個例子相信大家對丟有一定感悟吧,其實電腦與伺服器通信都是通過發送數據包發送給伺服器,伺服器接收到信號,確認後又將數據返回給電腦,電腦接收到返回數據就說明兩者是聯通的,之間所花費的時間就是響應時間,如果時間響應超出一個數值,就會出現丟包現象,可以理解為有去無回就是丟包。 丟包是指,數據在INTERNET上的傳輸方式數據在INTERNET上是以數據包為單位傳輸的,每包nK,不多也不少。這就是說,不管你的網有多好,你的數據都不會是以線性(就象打電話一樣)傳輸的,中間總是有空洞的。數據包的傳輸,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能夠完成,因為種種原因,總會有一定的損失。碰到這種情況,INTERNET會自動的讓雙方的電腦根據協議來補包。如果你的線路好,速度快,包的損失會非常小,補包的工作也相對較易完成,因此可以近似的將你的數據看做是無損傳輸。但是,如果你的線路較差(如用貓),數據的損失量就會非常大,補包工作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完成。在這種情況下,數據的傳輸就會出現空洞,造成丟包。 理解了以上什麼是丟包,理解丟包率就不難了,1-丟包率是指一段時間內接受到的數據包數/發送的總數據包數。簡單的理解為接受到的比上所有發送出去的比值,再用1減去這個未丟包率既得到了丟包率數值,因為中間可能出現數據發出去沒回來,也就是丟包了,因此會有一個概率出來,當丟包率率為0%時說明兩者網路通信很暢通。 網路丟包現象

㈩ 有關數據包問題

TCP簡介
TCP是一種面向連接(連接導向)的、可靠的、基於位元組流的運輸層(Transport layer)通信協議,由IETF的RFC 793說明(specified)。在簡化的計算機網路OSI模型中,它完成第四層傳輸層所指定的功能,UDP是同一層內另一個重要的傳輸協議。
在網際網路協議族(Internet protocol suite)中,TCP層是位於IP層之上,應用層之下的中間層。不同主機的應用層之間經常需要可靠的、像管道一樣的連接,但是IP層不提供這樣的流機制,而是提供不可靠的包交換。
應用層向TCP層發送用於網間傳輸的、用8位位元組表示的數據流,然後TCP把數據流分割成適當長度的報文段(通常受該計算機連接的網路的數據鏈路層的最大傳送單元(MTU)的限制)。之後TCP把結果包傳給IP層,由它來通過網路將包傳送給接收端實體的TCP層。TCP為了保證不發生丟包,就給每個位元組一個序號,同時序號也保證了傳送到接收端實體的包的按序接收。然後接收端實體對已成功收到的位元組發回一個相應的確認(ACK); 如果發送端實體在合理的往返時延(RTT)內未收到確認,那麼對應的數據(假設丟失了)將會被重傳。TCP用一個校驗和函數來檢驗數據是否有錯誤;在發送和接收時都要計算校驗和。
首先,TCP建立連接之後,通信雙方都同時可以進行數據的傳輸,其次,他是全雙工的;在保證可靠性上,採用超時重傳和捎帶確認機制。
在流量控制上,採用滑動窗口協議,協議中規定,對於窗口內未經確認的分組需要重傳。
在擁塞控制上,採用慢啟動演算法。 [編輯本段]什麼是TCP/IP?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即傳輸控制協議/網間協議,是一個工業標準的協議集,它是為廣域網(WANs)設計的。它是由ARPANET網的研究機構發展起來的。
有時我們將TCP/IP描述為互聯網協議集\"Internet Protocol Suite\",TCP和IP是其中的兩個協議(後面將會介紹)。由於TCP和IP是大家熟悉的協議,以至於用TCP/IP或IP/TCP這個詞代替了整個協議集。這盡管有點奇怪,但沒有必要去爭論這個習慣。例如,有時我們討論NFS 是基於TCP/IP時,盡管它根本沒用到TCP(只用到IP,和另一種互動式 協議UDP而不是TCP)。
Internet是網路的集合,包括ARPANET、NSFNET、分布在各地的區域網、以及其它類型的網路,如(DDN,Defense Data Network美國國防數據網路),這些統稱為Internet。所有這些大大小小的網路互聯在一起。(因為大多數網路基本協議是由DDN組織開發的,所以以前有時DDN與Internet在某種意義上具有相同的含義)。網路上的用戶可以互相傳送信息,除一些有授許可權制和安全考慮外。一般的講,互聯網協議文檔案是Internet委員會自己採納的基本標准。 TCP/IP標准與其說由委員會指定,倒不如說由\"輿論\"來開發的。 任何人都可以提供一個文檔,以RFC(Request for Comment需求注釋) 方式公布。
TCP/IP的標准在一系列稱為RFC的文檔中公布。文檔由技術專家、特別工作組、或RFC編輯修訂。公布一個文檔時,該文檔被賦予一個RFC量,如RFC959說明FTP、RFC793說明TCP、RFC791說明IP等。 最初的RFC一直保留而從來不會被更新,如果修改了該文檔,則該文檔又以一個新號碼公布。因此,重要的是要確認你擁有了關於某個專題的最新RFC文檔。文後會列出主要的RFC文檔號。 [編輯本段]TCP所支持的服務類型不管怎樣,TCP/IP是一個協議集。為應用提供一些\"低級\"功能,這些包括IP、TCP、UDP。其它是執行特定任務的應用協議,如計算機間傳送文件、發送電子郵件、或找出誰注冊到另外一台計算機。因此, 最重要的\"商業\"TCP/IP服務有:
* 文件傳送File Transfer。
文件傳送協議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允許用戶從一台計算機到另一台取得文件,或發送文件到另外一台計算機。從安全性方面考慮,需要用戶指定一個使用其它計算機的用戶名和口令。它不同與NFS(Network File System)和Netbios協議。一旦你要訪問另一台 系統中的文件,任何時刻都要運行FTP。而且你只能拷貝文件到自己的機器中去來使用它。(RFC 959中關於FTP的說明)
* 遠程登錄Remote login
網路終端協議TELNET允許用戶登錄到網路上任一計算機上。你可啟動一個遠程進程連接到指定的計算機,直到進程結束,期間你所鍵入的內容被送到所指定的計算機。值得注意的是,這時你實際上是與你的計算機進行對話。TELENET程序使得你的計算機在整個過程中不見了,所敲的每一個字元直接送到所登錄的計算機系統。一般的說,這種遠程連接是通過類式撥號連接的,也就是,撥通後,遠程系統提示你輸入注冊名和口令,退出遠程系統,TELNET程序也就退出,你又與自己的計算機對話了。微電腦中的TELNET工具一般含有一個終端模擬程序。
* 計算機郵件Mail
允許你發送消息給其它計算機的用戶。通常,人們趨向於使用指定的一台或兩台計算機。計算機郵件系統只需你簡單地往另一用戶的郵件文件中添加信息,但隨之產生問題,使用的微電腦的環境不同,還有重要的是宏(MICRO)不適合於接受計算機郵件。為了發送電子郵件,郵件軟體希望連接到目的計算機,如果是微電腦,也許它已關機,或者正在運行另一個應用程序呢?出於這種原因,通常由一個較大的系統來處理這些郵件,也就是一個一直運行著的郵件伺服器。郵件軟體成為用戶從郵件伺服器取回郵件的一個界面。
任何一個的TCP/IP工具提供上述這些服務。這些傳統的應用功能在基於TCP/IP的網路中一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情況有點變化,這些功能使用也發生變化,如老系統的改造,計算機的發展等,出現了各種安裝版本,如:微電腦、工作站、小型機、和巨型機等。這些計算機好像在一起完成指定的任務,盡管有時看來像是只用到某個指定 的計算機,但它是通過網路得到其它計算機系統的服務。伺服器Server是為網路上其它提供指定服務的系統,客戶Client是得到這種服務的另外計算機系統。(值得注意的是,服務/客戶機不一定是不同的計算機,有可能是同一計算機中的不同運行程序)。以下是幾種目前計算機上典型的一些服務,這些服務可在TCP/IP網路上調用。
* 網路文件系統(NFS)
這種訪問另一計算機的文件的方法非常接近於流行的FTP。網路文件系統提供磁碟或設備服務,而無需特定的網路實用程序來訪問另一系統的文件。可以簡單地認為它是一個外加的磁碟驅動器。這種額外\"虛擬\"磁碟驅動器就是其它計算機系統的磁碟。這非常有用。你只需加大幾台計算機的磁碟容量,就可使網路上其他用戶訪問它,且不說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它還能夠讓幾台工作的計算機共享相同的文件。它也使得系統維護和備份易如反掌,因為再不必為大量的不同機器上 的文件的升級和備份而擔心。
* 遠程列印(Remote printing)
允許你使用其它計算機上的列印機,好像這些列印機直接連到你的計算機上。
* 遠程執行(Remote execution)
允許你請求運行在不同計算機上的特殊程序。當你在一個很小的計算機上運行一個需要大機系統資源的程序時,這時候遠程執行非常有用。
* 名字伺服器(Name servers)
在一個大的系統安裝過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各種名字,包括用戶名、口令,姓名、網路地址、帳號等,管理這些是非常令人乏味的。因此將這些數據形成資料庫,放到一個小系統中去,其它系統通過網路來訪問這些數據。
* 終端伺服器(Terminal servers)
很多的終端連接安裝不再直接將終端連到計算機,取而代之的是,將他們連接到終端伺服器上。終端伺服器是一個小的計算機,它只需知道怎樣運行TELNET(或其它一些完成遠程登錄的協議)。如果你的終端想連上去,只用鍵入要連的計算機名就可。通常有可能同時有幾個這種連接,這時終端伺服器採用快速開關技術來切換。
上述所描述的一些協議是由Berkeley, Sun,或其它組織定義的。因此,它們不是互聯網協議集(Internet Protocol Suite)的一部分, 只是使用到TCP/IP的工具,如同一般的TCP/IP 應用協議。因為協議的定義不一致,並且商業支持的TCP/IP工具廣泛應用,也許會把這些協議作為互聯協議集中的一部分。上述列出的只是基於TCP/IP部分服務的一些簡單例子,但包含了一些\"主要\"的應用。
TCP功能:提供計算機程序間連接、檢測和丟棄重復的分組、完成數據報的確認、流量控制和網路擁塞。 [編輯本段]TCP的服務流程TCP協議提供的是可靠的、面向連接的傳輸控制協議,即在傳輸數據前要先建立邏輯連接,然後再傳輸數據,最後釋放連接3個過程。TCP提供端到端、全雙工通信;採用位元組流方式,如果位元組流太長,將其分段;提供緊急數據傳送功能。
盡管TCP和UDP都使用相同的網路層(IP),TCP卻向應用層提供與UDP完全不同的服務。
TCP提供一種面向連接的、可靠的位元組流服務。
面向連接意味著兩個使用TCP的應用(通常是一個客戶和一個伺服器)在彼此交換數據之前必須先建立一個TCP連接。這一過程與打電話很相似,先撥號振鈴,等待對方摘機說「喂」,然後才說明是誰。
在一個TCP連接中,僅有兩方進行彼此通信。廣播和多播不能用於TCP。
TCP通過下列方式來提供可靠性:
�6�1應用數據被分割成TCP認為最適合發送的數據塊。這和UDP完全不同,應用程序產生的數據報長度將保持不變。由TCP傳遞給IP的信息單位稱為報文段或段(segment)TCP如何確定報文段的長度。
�6�1當TCP發出一個段後,它啟動一個定時器,等待目的端確認收到這個報文段。如果不能及時收到一個確認,將重發這個報文段。�6�1當TCP收到發自TCP連接另一端的數據,它將發送一個確認。這個確認不是立即發送,通常將推遲幾分之一秒
�6�1TCP將保持它首部和數據的檢驗和。這是一個端到端的檢驗和,目的是檢測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任何變化。如果收到段的檢驗和有差錯,TCP將丟棄這個報文段和不確認收到此報文段(希望發端超時並重發)。
�6�1既然TCP報文段作為IP數據報來傳輸,而IP數據報的到達可能會失序,因此TCP報文段的到達也可能會失序。如果必要,TCP將對收到的數據進行重新排序,將收到的數據以正確的順序交給應用層。
�6�1既然IP數據報會發生重復,TCP的接收端必須丟棄重復的數據。
�6�1TCP還能提供流量控制。TCP連接的每一方都有固定大小的緩沖空間。TCP的接收端只允許另一端發送接收端緩沖區所能接納的數據。這將防止較快主機致使較慢主機的緩沖區溢出。
兩個應用程序通過TCP連接交換8bit位元組構成的位元組流。TCP不在位元組流中插入記錄標識符。我們將這稱為位元組流服務(bytestreamservice)。如果一方的應用程序先傳10位元組,又傳20位元組,再傳50位元組,連接的另一方將無法了解發方每次發送了多少位元組。收方可以分4次接收這80個位元組,每次接收20位元組。一端將位元組流放到TCP連接上,同樣的位元組流將出現在TCP連接的另一端。
另外,TCP對位元組流的內容不作任何解釋。TCP不知道傳輸的數據位元組流是二進制數據,還是ASCII字元、EBCDIC字元或者其他類型數據。對位元組流的解釋由TCP連接雙方的應用層解釋。
這種對位元組流的處理方式與Unix操作系統對文件的處理方式很相似。Unix的內核對一個應用讀或寫的內容不作任何解釋,而是交給應用程序處理。對Unix的內核來說,它無法區分一個二進制文件與一個文本文件。
TCP是網際網路中的傳輸層協議,使用三次握手協議建立連接。當主動方發出SYN連接請求後,等待對方回答SYN,ACK。這種建立連接的方法可以防止產生錯誤的連接,TCP使用的流量控制協議是可變大小的滑動窗口協議。第一次握手:建立連接時,客戶端發送SYN包(SEQ=x)到伺服器,並進入SYN_SEND狀態,等待伺服器確認。第二次握手:伺服器收到SYN包,必須確認客戶的SYN(ACK=x+1),同時自己也送一個SYN包(SEQ=y),即SYN+ACK包,此時伺服器進入SYN_RECV狀態。第三次握手:客戶端收到伺服器的SYN+ACK包,向伺服器發送確認包ACK(ACK=y+1),此包發送完畢,客戶端和伺服器時入Established狀態,完成三次握手。 [編輯本段]TCP所提供服務的主要特點(1)面向連接的傳輸;
(2)端到端的通信;
(3)高可靠性,確保傳輸數據的正確性,不出現丟失或亂序;
(4)全雙工方式傳輸;
(5)採用位元組流方式,即以位元組為單位傳輸位元組序列;
(6)緊急數據傳送功能。 [編輯本段]TCP的重傳策略TCP協議用於控制數據段是否需要重傳的依據是設立重發定時器。在發送一個數據段的同時啟動一個重發定時器,如果在定時器超時前收到確認就關閉該定時器,如果定時器超時前沒有收到確認,則重傳該數據段。
這種重傳策略的關鍵是對定時器初值的設定。目前採用較多的演算法是Jacobson於1988年提出的一種不斷調整超時時間間隔的動態演算法。其工作原理是:對每條連接TCP都保持一個變數RTT,用於存放當前到目的端往返所需要時間最接近的估計值。當發送一個數據段時,同時啟動連接的定時器,如果在定時器超時前確認到達,則記錄所需要的時間(M),並修正RTT的值,如果定時器超時前沒有收到確認,則將RTT的值增加1倍。 [編輯本段]TCP的埠號TCP段結構中埠地址都是16比特,可以有在0~65535范圍內的埠號。對於這65536個埠號有以下的使用規定:
(1)埠號小於256的定義為常用埠,伺服器一般都是通過常用埠號來識別的。任何TCP/IP實現所提供的服務都用1~1023之間的埠號,是由IANA來管理的;
(2)客戶端只需保證該埠號在本機上是惟一的就可以了。客戶埠號因存在時間很短暫又稱臨時埠號;
(3)大多數TCP/IP實現給臨時埠號分配1024~5000之間的埠號。大於5000的埠號是為其他伺服器預留的。
TCP協議是如何確保數據傳輸高可靠性
為了保證可靠性,發送的報文都有遞增的序列號。序呈和確認號用來確保傳輸的可靠性。此外,對每個報文都設立一個定時器,設定一個最大時延。對那些超過最大時延仍沒有收到確認信息的報文就認為已經丟失,需要重傳。 [編輯本段]如何重置TCP/IP協議在Windows Server 2003(簡稱Windows 2003)的連接屬性對話框中,如果點擊「Internet協議(TCP/IP)選項,「卸載」按鈕為灰色,是不可用的。這是因為TCP/IP協議是Windows Server 2003的核心組件,不能刪除。
如果我們需要將TCP/IP重置到原始狀態,該怎麼辦呢?此時,我們可以藉助「netsh」命令行工具來解決這一問題。在「運行」對話框中輸入「cmd」,打開「命令提示符」窗口,然後輸入命令行「netsh int ip reset resetlog.txt」或「netsh int ip reset c:\resetlog.txt」並按回車鍵。其中的「reset」命令可以重寫與TCP/IP相關的注冊表項「System\CurrentCon 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和「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DHCP\Parame ters\」,運行以上命令的結果與刪除並重新安裝TCP/IP的效果相同。
此外,兩個命令行的不同之處僅僅在於「resetlog.txt」日誌文件的存儲位置有所區別。前者是將日誌文件創建在當前文件夾中,而後者則指定了具體的保存路徑。
在Windows XP的網路組件列表裡,Internet 協議 (TCP/IP)的"卸載"按鈕是灰色不可選狀態。這是因為傳輸控制協議/Internet 協議 (TCP/IP) 堆棧是 Microsoft XP/ 2003 的核心組件(TCP/IP協議是Windows XP的默認協議),不能刪除。所以Windows XP不允許卸載TCP/IP協議。如果在特殊情況下需要重新安裝TCP/IP協議,如何操作?
解決方法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需要重新安裝 TCP/IP 以使 TCP/IP 堆棧恢復為原始狀態。可以使用 NetShell 實用程序重置 TCP/IP 堆棧,使其恢復到初次安裝操作系統時的狀態。具體操作如下:
1、單擊 開始 --> 運行,輸入 "CMD" 後單擊 "確定";
2、在命令行模式輸入命令
netsh int ip reset C:\resetlog.txt
(其中,Resetlog.txt記錄命令結果的日誌文件,一定要指定,這里指定了Resetlog.txt 日誌文件及完整路徑。)
運行結果可以查看C:\resetlog.txt (咨詢中可根據用戶實際操作情況提供)
運行此命令的結果與刪除並重新安裝 TCP/IP 協議的效果相同。
注意
本操作具有一定的風險性,請在操作前備份重要數據,並根據操作熟練度酌情使用。 [編輯本段]TCP公司簡介[以下為非計算機類]Technical Consumer Procts,INC之英文縮寫TCP,是美國大型跨國光源公司,主要生產經營各種優質節能光源、燈具及相關照明電器產品。1997年,全球第一支高品質螺旋型節能燈在美國TCP公司問世,一經推出即得到國際照明行業的高度評價,並受到美國消費者的普遍歡迎。TCP公司當年即榮獲全美節能燈銷售第一的桂冠。隨著TCP不斷追求技術創新,產品品質不斷提升,其數百款光源產品均通過了國際能效認證機構ENERGY STAR(能源之星)的認證,多年保持美國銷量第一的殊榮,產品行銷全球許多國家。TCP也成為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地區最著名的光源品牌之一。
上個世紀末,TCP來到中國,在上海市及江蘇省投資數億興建了多家現代照明生產基地,員工總數已超過14000人,工程技術人員佔15%。TCP全資控股的上海振欣電子工程有限公司,鎮江強凌電子有限公司、揚州強凌電子有限公司以及淮安強凌電子有限公司每天有超過140萬只的高品質節能燈光源出口到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2004年,美國TCP(上海)天燦寶照明電器有限公司成立,其專門負責高品質的TCP光源及燈具產品在中國國內的銷售和服務。在前期市場導入階段,TCP在上海、北京已取得成功的銷售業績,數百家大型機構搶先分享了TCP照明科技。
TCP「讓照明成為享受」的理念,正走向中國日益發展的新生活。
製造理念:高品質、高可靠性、高一致性、低價位
企業精神:誠信、發展、創新、超越
企業座右銘:你想要一個穩定的世界,必須創造一個世界。
品牌戰略:做世界上最好的節能光源,讓照明成為享受。
產品戰略:讓所有使用白熾燈的地方都可以用節能燈代替。
營銷戰略:以上海、北京、廣州為中心,逐步建立遍布全國的營銷組織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