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預售僅為499元 主打大戶型的MESH路由器
這里是溢圖 科技 (原「相機筆記」),特約作者:@晴天披瀝
銳捷近期推出了主打大戶型的星耀M32 MESH路由器產品,官方定價599元,預售售價499元,也就是最低不到1000元就可以組建一套高性價比的家用MESH網路。我們近期拿到了這套路由器,通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實際表現。
產品包裝盒上還寫著AX 3200,因為2.4GHz最高可達800Mbps,5.0GHz最高可達2402Mbps,加一起就是3202Mbps,也就是說銳捷星耀M32雙頻並發無線速率高達3202Mbps。路由器的實際三位尺寸是119x128x201mm,可以輕松放在家裡的任何角落。
外觀設計上,星耀M32通過弧形的等邊三角營造出了一種勻稱的塔式風格,外觀具備一定的辨識度。機身採用分片式的類金屬設計,可以有效提升質感,間隔區域則利用進出風隔柵線條來提升散熱能力,這對需要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路由器來說非常有用。銳捷星耀M32路由器同樣採用了最近幾年流行的內置天線設計,配備了8組獨立信號放大器(2.4GHz和5GHz各四組)來保證信號覆蓋能力。
路由器支持wifi 6技術,採用的處理器是MT7622B,16MB+256MB存儲,頂部提供帶燈效的MESH按鍵,支持獨有的MESH技術「易聯」,把企業級的漫遊演算法加入到了這台Wi-Fi 6路由器當中,可以實現毫秒級的無感信號切換。
用戶只需按下主路由上的易聯按鍵即可完成MESH組網。主路由會通過雙頻段發送組網信息,此時將沒有配置過的副路由通電,副路由將主動進行雙頻段全信道掃描,收集到主路由發送的組網信息後,即可完成自動組網。另外為了優化跨樓層MESH組網的體驗,星耀M32在天線上面採用了雙軸天線技術,即可以同時保障路由器在X軸(水平方向)和Z軸(垂直方向)的信號傳播能力。
路由器提供1個千兆WAN口,3個千兆LAN口,沒有提供USB介面我覺得可以接受,畢竟主打性價比。
路由器底部也有大面積的散熱孔,以及三個防滑腳墊。
除了電源 適配器外還附送一根短的RJ-45網線。
目前家用路由器之間組MESH網路已經比較普及了,但是但在實際使用中,因為沒辦法「看見」,用戶無法直觀的確認MESH路由器之間的實際連接情況,怎麼才能能讓MESH組網體驗達到最佳,以及MESH路由器放在哪、怎麼放就成了困擾用戶的一大問題。
而星耀M系列MESH組網可視化。星耀M32可以通過指示燈來確認目前MESH網路連接的狀態,如果路由器上的信號燈滿格,證明兩台路由器連接通暢。如果路由器上的指示燈在兩格以下,證明MESH連接不理想,建議用戶重新選擇路由器位置,或者原地通過調整路由器天線朝向來獲得更好的組網體驗。
銳捷星耀App設計簡約,功能易用。用戶通過星耀APP,將更夠更加快捷地進行網路管理以及拓展功能使用。支持兒童上網守護和客人上網模式,可以對特定終端的上網時段和上網行為進行管控。比如用戶可以手動設置孩子聯網設備的禁止上網時段,培養孩子正確的上網習慣等等。
星耀APP還可以將老舊列印機改造成雲列印機,只需讓列印機連接電腦或路由器,即可免安裝驅動使用星耀APP遠程列印文件, 游戲 加速功能可以提升公用信道的使用率,降低無線干擾,從而降低 游戲 的延遲。
星耀APP還集成了許多實用的網路工具,可以在不額外下載應用的情況下,測試網速、查看信道干擾、進行MESH漫遊測試,能讓用戶更加直觀的查看到自家的網路狀態。同時,工具箱還支持「一鍵診斷」功能,可以更加智能地幫助用戶排查網路問題,非常易用。
星耀M32同樣支持目前主流的WiFi雙頻合一技術。
通過路由器自帶的檢測功能,我們可以按提示選擇WiFi模式,比如穿牆模式。
除了自家路由器外,也可以無線連接到第三方路由器。
App里還提供了信道干擾相關數據,非常直觀。
除了可以手動選擇信道外,還可以對2.4G和5G網路分別設置三檔功率。
還可以實時查看WAN口的速率。
因為條件所限,我們找到一套建築面積約130平米的戶型,然後把兩台星耀M32分別放在了1和2所處位置,其中1為主路由器。
因為戶型面積不大,且只是300M的聯通寬頻,我們在房間六個固定點進行網速測試,可以看到只開啟主路由器的情況下,峰值下載速度為353Mbps,有兩處位置掉到了320Mbps內。
將兩個路由器組成無線MESH網路,峰值下載速率提升到最高371Mbps,相同六個位置里最低的也有346Mbps,比單路由器提升明顯。如果是更大的平層或者躍層戶型,這一提升會更加明顯。MESH的確是目前普通家庭最有效提升WiFi覆蓋率和穩定性的解決方案。
開啟 游戲 模式後在手機上玩《和平精英》,圖里三張圖分別位於房間的三個位置,網速表現都非常穩定,沒有出現明顯的波動,而且從房間一同走到另一頭的過程中, 游戲 網速也比較穩定,沒有因為信號切換導致 游戲 卡頓或者直接卡死。
游戲 模式下用支持WiFi 6的台式機運行《英雄聯盟》,一局 游戲 下來網速同樣非常穩定,我覺得已經可以不再需要網線了。
隨著越來越多高性價比的WiFi MESH路由器出現,家庭用戶的無線網路環境迎來了新一輪的改善。銳捷星耀M32 MESH路由器做到了這個價位段路由器該有的一切,內置天線的塔式外觀也是合格的家庭擺件,MESH組網便捷直觀,穩定性表現也非常不多,App里可以對路由器進行各種細節調整。如果你正好想要購買這款產品,那麼直接購買一對組成MESH網路就是最佳選擇。
B. 有沒有外觀個性化的WIFI6路由器
我第一眼看到華碩靈耀魔方MESH路由的時候,都不知道它是路由器,因為外面沒有天線,採用的是45°內置天線,所以,它的造型非常個性化。頂部採用同心圓設計,機身為方形,寓意「圓潤如天,方正如人」。尺寸是3.54x3.54x3.15cm,和魔方差不多大,單手可握。有黑色和白色兩種顏色,對你來說,可以選擇時尚的白色。別看它小,華碩靈耀魔方MESH可是WIFI6路由器,性能不俗,兩只就能覆蓋300平米的大別墅,上網速度可是杠杠滴。
C. 組建Mesh全屋WiFi覆蓋網路,享受高效便捷的智能家居生活
智能家居不僅需要無線網路信號快速,更需要其能夠覆蓋全屋每個角落,因為我們的傢具電器往往擺放在各種不同的位置。而對於大戶型房屋來說,傳統單個路由器的無線信號不足於覆蓋全屋,這就需要進行Mseh組網。領勢MX8400三頻Mesh WiFi6路由器擁有無線添加節點、無縫漫遊、無線回程速率不衰減等技術優勢,能夠輕松搭載全屋WiFi覆蓋的千兆網路,為辦公炒股、家庭 娛樂 等多種無線網路需求提供穩定暢通的網路信號,也為智能家居提供良好的網路環境。
外觀上,領勢MX8400路由器採用了非常簡約的設計,箱體式的造型,配合白色機身,顯得十分輕奢 時尚 。無論擺放在家裡任何位置,都不會顯得突兀,能夠輕松與家裝環境融為一體,呈現和諧的視覺美感。另外雖然是豎直放置的,但其機身重心偏下,配合底部防滑橡膠,能夠得到穩固的擺放。
在性能方面,領勢MX8400路由器搭載了高通四核1.4GHz IPQ8174 處理器和雙NPU網路協處理器,功耗低、算力強、運行穩定。而且作為支持全頻WiFi6的路由器,當然也有OFDMA與 MU-MIMO技術加持。OFDMA也叫正交頻分多址技術,它可以使不同子載波間可以通過相互正交避免干擾,縮短了子載波與子載波間的保護間隔,極大的提升了相同帶寬頻譜下的傳輸效率,這也是WiFi 6速率比WiFi 5提升的主要原因。
另外MU-MIMO是一種多入多出的天線技術,其可以提升路由器並發通信的能力,提供穩定的多設備聯網。我們在家中上網時,設備一多網速就容易卡頓。而領勢MX8400路由器單只可以容納40台設備同時聯網,即使面對4K/8K流媒體共享、VR串聯等復雜的網路需求,也能輕松應對。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這樣的生活場景:老人在看4K高清電視、大人在辦公或炒股、而小孩在玩 游戲 或看直播網課,面對這樣復雜的多設備、且數據密集型的網路需求,卻依然能夠保持穩定通暢的網路體驗。
另外WiFi6在傳輸速度上可以支持到千兆寬頻,加上領勢MX8400路由器內置高增益全向天線和8顆獨立wifi功率放大器,能夠提供更快速、更大覆蓋范圍的無線網路,其雙節點的覆蓋面積可達350平方,單節點可達150平方。如果覺得領勢MX8400雙節點組合的覆蓋范圍還不夠,其還可以無線添加節點。而且在無線靈動回程3.0技術的加持下,Velop Mesh節點不會佔用5G頻道,可以做到無線回程速率不縮減。所以就算是大平層、復試、別墅等大戶型,也能夠實現真正的全屋WiFi6網路覆蓋。
通過領勢MX8400進行Mesh組網的操作也十分簡便,採用獨有的組網協議,搭載藍牙配對功能。我們可以通過Linksys APP來進行創建組網,設置過程只需要根據APP引導完成即可,另外添加子節點的步驟也同樣簡便。在創建過程中,領勢MX8400路由器會通過燈光的顏色和是否閃爍來展示路由器當前的狀態,對照說明書上的燈光解讀便一目瞭然。
Mesh組網完成後,我們可以在Linksys APP上進行網速測速,通過在不同位置在不同節點附近測試各個節點的網速表現。在連接的網路埠上限速度為300Mbps左右的網路條件下,首先在離主節點較近的位置進行測速,可以看到其下載速度達到332Mbps、上傳速度為128Mbps。另外我們移到靠近子節點的位置在進行測速,這時候下載速度為327Mbps、上傳速度為112Mbps。可以看到兩個節點之間的網速並沒有明顯的衰減,另外是其網速已經接近滿速水平。
雖然基於領勢MX8400組建的Mesh網路,可以所有節點共用一個WiFi名稱,但是隨著移動設備靠近不同節點時,還是需要一個網路切換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如果切換不快速,無論是打著 游戲 、看著劇等,都會出現短暫的卡頓、掉線的情況。而領勢MX8400擁有無縫漫遊技術加持,且支持802.11K/V協議,移動設備在各節點之間切換網路時,能夠做到無縫切換,時刻保持流暢的上網體驗。
為驗證其無縫切換在實際中的表現,我們可以從手游實時的延遲率來看。當固定在主節點進行 游戲 時,其延時基本能夠穩定在36ms左右。當從主節點走到子節點進行自動網路切換時, 游戲 延時也只是小幅度提高到40ms,隨後又迅速降下來了,在這過程中 游戲 畫面並沒有出現卡頓,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很好的流暢度。
在高速暢通的全屋WiFi6覆蓋Mesh網路下,能夠為智能家居提供一個穩定的網路支持,所以我們在對某一件智能家居產品進行遠程式控制制、語音控制時,無論它在什麼位置,都能夠迅速響應,隨時保持在線待命。值得一提的是,領勢MX8400還支持蘋果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只有要在家裡放置一個 iPad作為 中樞設備,便可以通過HomeKit或 Siri語音控制支持 HomeKit 的智能設備。而且就算是傳統電器,只要接上一個支持HomeKit的智能插座,就可以直接用HomeKit進行控制了。
總的來說,使用領勢MX8400路由器組建的Mesh網路,不僅能夠滿足居家場景中辦公炒股、家庭 娛樂 、直播網課等老中少三代的復雜無線網路需求,也能夠為智能家居提供一個穩定的網路支持,讓所有的智能家居產品都保持暢通互聯。此外, 其還提供全國免費上門安裝服務和3年只換不修的質保服務,解決你的後顧之憂!
D. WIFI6路由器華碩靈耀魔方MESH路由組網簡單嗎
新手都知道WIFI6,還知道組網,說明你知識面還是很廣的。華碩這款WIFI6路由器別看外觀小,性能不俗,畢竟是WIFI6的。你說的組網也很簡單,華碩靈耀魔方MESH路由通過預組網分分鍾搞定,因為不需要手動添加節點,不需要繁雜的注冊,一次設置即可搞定雙只。更更更重要的是,它支持全國免費上門安裝調試服務,一個電話就能上門服務。有什麼問題歡迎詢問,祝您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E. 中國移動提供的w丨F丨6MEsh有哪些牌子
在安裝寬頻的時候,一般移動是不會送wifi6 mesh組網的路由器的吧,移動一般都是送的光貓,目前基本上送的基本上都是帶無線功能的光貓了,但是要實現高速傳輸,還是要搭配路由器使用。
如果在安裝寬頻的時候,送你wifi6的mesh路由,那麼基本上都是收費的,如果有人推銷,建議直接拒絕,自己在網上選擇個適合自己的的,比如比較便宜的tplink mesh路由,360的v6m全屋wifi6路由等。
F. 一鍵搞定全屋Wi-Fi 6信號——銳捷星耀M18,輕松做到MESH組網
家裡的路由器還是好幾年之前在聯通兌換的,個頭比較笨重,放在電視櫃下面著實有點難看。這我也忍了,但是當時明明說是加錢換的信號好的,為什麼我就感覺不到呢?家裡的次卧常年處於無信號狀態,每次都要借鄰居家的無線信號上網,真的是很不爽。
隨著家裡需要聯網的設備越來越多,電視、空調、凈水器、電飯鍋等,現有路由器的信號有好多覆蓋不到,給生活真的造成了極多的不變,聽說現在的MESH組網不錯,特別推薦200平以下的大平層戶型使用,於是入手了這款銳捷星耀M18無線路由器。
外包裝特別的簡約,正面是路由器外形圖,下方標注了其三大特點:4路獨立高性能信號放大器、多台路由MESH組網、定向天線,可見性能很強大。
路由器外形採用的是柱狀結構,頂部和底部都是一個等邊三角形。高度差不多有20cm左右,天線內置(2根2.4G全向內置天線+2根5G定向內置天線),擺放起來還是很省空間的。
按鍵與指示燈在頂部,按鍵周圍有光圈,藍色代表正常,黃色代表易聯斷開,4格指示燈根據亮燈數量可以判斷MESH組網連接強弱。
側面光滑圓潤,兩兩相接的部分都留有差不多1cm款的條形散熱,也讓整個外觀更富有層次感。
介面方面,兩個LAN介面,一個WAN介面,一個充電口,系統重置按鍵,不是特別的多,但是家庭夠用。
底部是路由器的主要設備信息,名稱、電源、管理地址等。另外還帶有防滑條設置,增加其站立穩定性。
配件:電源適配器,輸入100-240V 50-60Hz 0.6A,輸出12V 1500mA,1M扁平網線,說明書。
MESH組網
將第一台網線和電源線都連接好之後,按照說明書掃描二維碼下載銳捷星耀APP,注冊賬號,添加設備。
根據指示,完成配置,整個操作特別的簡單,就算網路小白,根據說明書和APP引導,也可以獨自完成。
主路由綁定成功,APP功能比較齊全,還可以設置兒童守護模式,對於其上網行為給與管控,給孩子營造一個更加 健康 的上網環境。
主路由還是放置在了客廳位置,這樣主卧、廚房、衛生間整個網路都能覆蓋,另外一個路由放在了信號不好的次卧。
銳捷M18的一鍵易聯操作真的是太方便了,只需要將第二台路由器插電啟動,然後輕輕按一下主路由的一鍵易聯鍵,然後就就會自行搜索,兩台路由指示燈開始閃爍,白色長亮之後,就代表配對完成,根本就不需要人工干預,自己就能找到好朋友。
與一般的MESH組網不同的是,銳捷M18採用的5GHz定向天線以及內部的4顆獨立信號放大器,WIFI 6特性加持可以更好的提高穿透力,成對配合使用,回傳效果會更強。
單一M18的有效MESH距離為283米,兩個配合使用,甚至可以覆蓋兩個2*120米的足球場,普通家庭使用綽綽有餘。
組網方式也特別的靈活,可無線、有線、無線+有線混合組網,根據覆蓋需求可進行多台易聯(最多1+4台),而且會自動選擇最佳鏈路,根本就無需人工干預。
銳捷M18支持802.11k/v,5G優先,手機在兩台路由器之間可以做到無感知切換,只要處於覆蓋范圍之內,就不存在型號強弱問題,始終給提供最穩定優質的信號,可以盡情享受最暢快的上網體驗。
利用自帶的APP來測一下網速,普通2.4G情況與5G信號對比,前者雖然信號稍稍有點弱,但是覆蓋范圍廣,後者就明顯強很多,覆蓋范圍相對小一點,不過兩者可以進行無縫切換,所以平時使用感覺不到任何影響 。(基於本身家裡寬頻網速就有點慢,所以對數據有一定的影響)
星耀採用了新一代的WIFI標准,單只M18的無線上網速率可達1775Mbps,藉助1024QAM調制後,5GHz速率可以提升到1021Mbps,可以滿足家庭主流寬頻。沒有延遲的上網,無論是電視追劇還是手機玩 游戲 ,更加暢快無阻。
開啟兒童上網模式,可以設置禁止上網時段,允許使用項目等,對大小兒童上網都有一個很好的節制,這個在我們家真的超級有用。
總結
銳捷星耀M18作為一款MESH路由來說還是不錯的,首先外觀顏值過關,擺在家裡是加分項,其次網速和信號穩定成績比較突出,MESH組網適用范圍廣,兩個就可以滿足大多數家庭網路覆蓋,最多可實現1+4模式,所有的操作無技術門檻,小白也可以輕松完成,可操性滿意。如果近期你有購買路由器的想法,星耀M18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G. Wi-Fi 6 X Mesh 領勢 MR7350 首發評測
Hi,大家好我是KC,一個 N 線數碼玩家的第一次 WiFi6 體驗終於來了,這次給大家帶來的是 Linksys MR7350-AX1800 的首發評測。當 WiFi6 遇上 Mesh 會有怎樣的體驗,有線回程與無線回程性能差距有多大?希望本篇文章能給你一些有意義的參考。
如果你是一個零幾年開始接觸 PC/Laptop 的用戶,迅馳(Centrino)平台一定會給你留下印象,這個由 Intel 推出的無線移動計算品牌將 CPU、主板晶元組以及無線網卡打包。雖然這個捆綁性的 銷售上 影響了第三方晶元組和無線網卡供應商的銷量,但是三 I(Intel CPU +Intel Chipset + Intel WiFi)組成的迅馳平台確實推進了無線技術的普及。
早期 Wi-Fi 聯盟(Wi-Fi Alliance)利用不同的後綴對技術進行命名,例如 802.11a/b/g/n/ac/ax,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這樣的命名規則晦澀難懂也不方便記憶。所以 Wi-Fi 聯盟在18年修改了命名規則,以類似通信技術第 X 代的方式重新調整了命名,以 Wi-Fi 6、Wi-Fi 5、Wi-Fi 4 分別對應 802.11ax、802.1ac 以及 802.11n。
雖然從數據表上第一眼看起來 Wi-Fi6 只是提升了速率,但實際上 Wi-Fi6 攜帶了很多新技術,包括:
雖然目前 Wi-Fi6 並未帶來 6Ghz Band(1200Mhz 頻譜空間),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支持 Wi-Fi 6,在新購入路由器時價差不大的情況下選擇面向未來的 Wi-Fi 6 會更合適一些。
▼Wi-Fi 6 引入的 OFDMA,讓多個用戶通過不同的子載波段同時接入,提高信道利用率
▼雖然很多介紹 Wi-Fi 6 的文章會提出 TWT(目標時間喚醒) 無用論,但當路由器和設備同時支持 TWT 時,可以一定程度上延長移動設備的續航時間
Mesh Wi-Fi 是一種 Wi-Fi 覆蓋系統,一般包括一個直接連接光貓的主路由(主節點),以及一個或多個衛星路由(子節點),主路由(主節點)和子路由(子節點)間可以通過無線/有線/有線+無線混合的方式進行連接。
相比普通的橋接方案,Mesh 組網的一個特點是分布式組網( 多跳 互聯),主節點和子節點之間並不是簡單的點對點連接,每個節點間會根據信號強度自行組成網路進行數據傳輸。即使其中某個節點故障/被移除,其他節點間也可以自動重新連接保持數據傳輸。Mesh 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全家可以使用同一個 SSID 並保持在同一網段內,對於內網訪問數據以及使用 NAS 時比較方便,可以方便的實現無縫漫遊。
作為 Linksys AC1300 的升級版,MR7350 從 AC1300 升級至 AX1800,2.4G 部分最大速率 574Mbps,5G 部分最大速率 1201Mbps,作為 Wi-Fi 6 路由器自然也支持完整(上行和下行)的 2X2 MU-MIMO。CPU 部分為高通四核晶元,主頻 1.2Ghz 可以輕松應對家中大流量應用(視頻傳輸/大文件連續拷貝等)。標稱單路由器覆蓋面積150平米,支持無線/有線/無線+有線混合 Mesh,靈動回程2.0技術還可以實現 Wi-Fi 5 和 Wi-Fi 6設備混合組網。
▼靈動回程2.0可以實現 Wi-Fi 5 和 Wi-Fi 6 設備混合組網,家中現有的 Wi-Fi 5 設備可以繼續發揮余熱
這次 MR7350 採用了抽屜式包裝,打開盒子依舊是經典的路由器、保修卡、安裝指南、電源適配器以及千兆網線*1。
▼電源適配器功率為 24W(12V 2A)
MR7350 採用了可折疊的雙天線設計,正面面板採用了類似手機的鏡面烤漆設計,內嵌指示燈即使平常放置在桌面顏值也不錯。作為 Mesh 路由器 MR7350 的介面部分還是比較豐富的,背面依次為 1000M LAN*4、1000M WAN*1、USB3.0*1(支持SMB)以及 WPS、Reset、DC In 以及電源開關。對於有共享存儲需求的用戶來說,將 U 盤或者移動硬碟連接至路由器,通過路由器的 SMB 服務就可以在區域網內方便的實現存儲分享。
散熱部分 MR7350 在機身上下面進行了大面積開孔設計,路由器的正面和背面全部鏤空用來提高散熱效率,底部也依然預留掛孔支持壁掛安裝。
Linksys 產品的安裝向導相信很多用戶都很熟悉了,下載官方 APP 打開手機藍牙按照指示向導就可以很方便的完成安裝和配置,圖文並茂的安裝指導相信對於小白用戶來說也沒有什麼難度。
在主路由配置完成後,按照 APP 提示連接節點即可完成 Mesh 組網。對於無線回程用戶來說,主節點和子節點之間盡量不要隔開超過一堵牆,組網配置大概需要5~6分鍾。
這次測試的場地是朋友新開的攝影工作室,總面積三百平米左右比一般家庭的大平層更大一些,水平跨度較大導致內側和外側房間中間牆體有阻隔。
▼場地圖
手頭使用了2隻 MR7350,利用有線+無線混合組網連接組成 Mesh 網路,為了覆蓋內側房間並提供有線介面給辦公區2的 PC,將節點放在辦公區2位置,無線剛好可以覆蓋內側的攝影棚區域。
測試部分在 NAS 上架設了 Speed Test 伺服器用於測試內網上下行速率,測試終端是分別搭載 Intel AC 9560 無線網卡(Wi-Fi 5)的 MagicBook Pro和驍龍865 SOC 的 OPPO Find X2 Pro(Wi-Fi 6)。
▼NAS Qnap TS-251D,使用有線1000M 搭建 Speed Test 伺服器
首先使用有線 1000M 確認 LAN 口性能,實測下載 998.57Mbps 上傳 1018.98Mbps 跑滿了1000M LAN 口速度。
3.1 無線回程 VS 無線+有線回程
之前有很多朋友問我,有線回程重要嗎?這次正好測試對比了子路由覆蓋區域(辦公區2),單獨無線回程和無線+有線回程的上下行速率。從實測數據來看無論是上傳速度、下載速度還是抖動都有不小的提升,尤其是上傳速度有接近59%的提升。對於家中有預埋網線的用戶來說,可以使用有線回程的條件下,推薦盡量將子節點連接有線回程來提升傳輸速度。
3.2 性能測試
由於手頭暫時沒有支持 Wi-Fi 6 的筆記本電腦,這次測試 Wi-Fi 5 和 Wi-Fi 6 性能對比分別使用了支持 Wi-Fi 5 的 Intel AC 9560 網卡的筆記本電腦,以及支持 Wi-Fi 6 的 OPPO Find X2 Pro(驍龍865)。
首先是 Wi-Fi 5 的 AX 9560 在辦公區1、影棚、辦公區2以及攝影棚四個位置的測試,實測無論是主節點還是子節點上下行速率基本都超過500Mbps(除了攝影棚上傳速率略慢)。
而更換為支持 Wi-Fi 6 的手機後,辦公區1最高下載速度為 951.74Mbps,已經非常接近有線千兆網路的極限速度了,而在信號最弱的攝影棚上傳和下載也都超過了 600Mbps,MR7350 在使用 Wi-Fi 6 設備時的體驗已經和千兆有線網路非常接近了。
▼數據測試總結
信號強度測試部分由於筆記本搬動不太方便,使用手機測試了四個點的信號強度。辦公區1和2由於距離主/子節點非常近,5G 信號強度基本都在 -40dBm 左右,而信號最弱的攝影棚 5G 信號也僅 -58dBm。全屋 5G 覆蓋都 保持在 -65dB 以上,在信號覆蓋方面 MR7350 的表現還是不錯的。
3.3 Wi-Fi5 VS Wi-Fi6
限於手機的天線尺寸實際性能預估是弱於採用 AX200 的筆記本電腦的, 但即便這樣的測試條件下支持 Wi-Fi 6 的設備上下行速率在辦公區1、影棚、辦公區2、攝影棚四個測試點上下行速率都領先 Wi-Fi 5 設備。
為了方便對比 Wi-Fi 5 和 Wi-Fi 6 設備的性能差異,將上面原始數據以 Wi-Fi 5 四點測試數據平均值歸一化到100%,Wi-Fi 6 設備的上傳下載速率分別領先 Wi-Fi 5 48%和19%。而且除了上下行速率的優勢外,Ping 方面 Wi-Fi 6 設備僅為 Wi-Fi 5 的56%,抖動也僅為 Wi-Fi 5 的45%。在2020年 Wi-Fi 6 設備價格越來越親民的條件下,升級和更換設備的時候真的應該把 Wi-Fi 6 放到必選項目了。
2020年選擇 Wi-Fi 5 還是 Wi-Fi 6 路由器?相信看完本篇文章的測試數據,各位心裡應該會有一個答案。作為 AC1300 的升級產品 MR7350 CPU 性能不錯,穩定性和易用性也保持了 Linksys 一貫的水準,屬於小白用戶拿到手也可以方便配置的省心設備。靈動回程2.0 支持和 Wi-Fi 5 設備混合組網也讓這款產品的向下兼容性更好,作為新一代 Wi-Fi 6 設備也可以保證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可升級性。
最後簡單總結下這款產品的優缺點:
優點:
缺點:
H. 真剛需還是大可不必盤點目前在售的2.5G口WIFI 6路由器
這幾年WIFI6路由器可謂是火的一塌糊塗,而且現在消費者購買路由器WIFI6路由器已經是首選路由器了,甚至還認為只要選擇了WIFI6就萬事大吉了!對於很多家庭而言,也確實沒錯,因為就目前的市面WIFI6路由器而言,都是千兆路由,所以說這種路由器不管是有線還是無線都是夠用的。
但是自從現在有的的家庭寬頻速度已經升級到1000M及以上,傳統千兆有線網路已經有了被淘汰的趨勢。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硬體廠商,比如說路由器、PC、主板、網卡,NAS等廠商都在逐漸給高端產品配置2.5G、甚至是5G、10G的乙太網口。
在介紹路由器之前我先簡單的科普下2.5G網口以及它的使用場景。
2.5G是相對於我們普通千兆路由器的1G埠來說的。2.5G埠的速度最高可以支持2.5Gbps(2500Mbps)的帶寬速率,也就是比傳統千兆1.0Gbps的速度還要快2.5倍。這個是基於千兆和萬兆之間的網速,其中除了2.5G,更高端的路由器還有5G、10G(萬兆)速率的埠。
簡單來說我們普通的千兆路由器的埠最高只能支持1Gbps(1000Mbps)的帶寬速率,如果家裡的寬頻超過了1000M,還有就是家裡的NAS或者電腦等設備網口也是2.5G網口及以上,那麼這么普通路由器的傳輸速率很明顯達到了瓶頸,想要全部發揮傳輸速率的全部優勢就必須入手帶有2.5G速率埠的路由器了!
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一個沒有2.5Gbps以上網路介面的wifi6路由器是沒有靈魂的!
目前在售的2.5G網口路由器盤點
可以說華碩路由器一直都是路由器品牌的標桿,而這款華碩AX86U也華碩品牌目前配有2.5G乙太網口最便宜的wifi6路由器產品。RT-AX86U在配置上還是非常給力,採用了博通四核1.8GHz的CPU;1G DDR3+256M快閃記憶體組合;滿血WiFi6 4*4 160MHz;雙USB 3.0介面;2.5Gbps網路介面,硬體配置上幾乎沒有短板。功能上華碩自家的Mesh組網、電競手游加速以及終身免費的商業級安全防護系統AiProtection肯定也不會少咯,然後再碰上做活動時候的1200左右的價格,我個人認為性價比無敵了!
前幾年的華碩八爪魚在數碼界可謂是出盡風頭,現在在WIFI6普及的情況下,它當然又推出了一款更猛的次旗艦級路由器,一樣犀利的八爪魚造型,配上正上方的敗家之眼信仰呼吸燈,如果在實力允許的情況下,你說還有那個數碼愛好者能抗拒它的誘惑?配置上,和AX86U一樣,CPU也是BCM4908 4核1.8GHz Cortex-A53 架構,5G晶元都是BCM43684,2.4G晶元也是BCM43684。其他特性支持華碩AiMesh組網,三重 游戲 加速、2.5G 游戲 埠、輕松埠轉發、自定義功能強化鍵和AURA RGB神光燈效等也應有竟有,不差錢的小夥伴直接沖就對了!
如果你覺得2.5G介面不夠用的話,那就可以考慮這款不差錢的土豪專屬,也是目前華碩家有路由器的旗艦產品,而是也是目前唯一一款配置了萬兆(10G)介面的wifi6家用路由器。既然是華碩的旗艦路由器,其實硬體配置什麼的就不用說那麼多,基本上都是目前家用路由器的天花板了!
不用說,這就是為那些土豪的別墅或者大房子准備的!華碩靈耀AX6600M設計初衷是為了wifi6 mesh無線組網,支持一個2.5G網口,CPU是BCM6755 4核1.5GHz ARM-A7 架構,所以也算是給力。需要注意的是這個一般是一起買兩只裝的,當然一隻裝的也有買。目前JD價格單只一千出頭,兩只也只3299。
TP路由器一直以來都是給人的是便宜實惠的入門性價比之選,但是這款路由器就屬於TP的次旗艦級路由器了,所以配置2.5G網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在配置上,它使用博通CPU,型號是BCM4908,四核1.8GHz Cortex-A53 CPU,1GB內存+256M快閃記憶體組合,這些配置可是和兩千多的華碩AX88U、AX11000、網件RAX80、RAX200一樣哦! 不過有一點需要留意的是這是一個雙頻無線路由器,在使用無線回傳時可能體驗沒有三頻路由器好。
沒想到TP的旗艦路由器也能這么兇猛,無線速率能達到萬兆以上(11000M),同樣標配2.5G網口,也是和上面的XDR6060一樣,配備的BCM4908的CPU,不過這對於路由器來說已經很強大了,而且它還是12路功放,還因為三頻無線路由器,在使用MESH無線回傳時體驗也會比較好!
談到路由器,網件肯定也是不能缺席的。網件RAX120是網件旗下的旗艦級別產品,配置有比2.5G網口更加強悍的5G乙太網絡,外形是很酷的機翼造型,配置上它使用了高通IPQ8074 14nm 4核2.2GHz處理器、1GB內存,1個2.5G WAN口,3個1000M LAN口,如果你家寬頻有1000M,它已經足以應對了。
首先可以看出AX200的造型方面和RAX120一樣帥氣,雖然沒有RAX120一樣的5G網口,但是2.5G網口也能輕松勝任千兆家用寬頻,而且所不同的是AX200採用博通BCM4908 64位四核1.8GHz處理器,無線三頻共12通道豪華配置,512MB快閃記憶體和1GB DDR3超大內存也足夠家用了,作為准旗艦,這款路由器已經非常豪橫了!
可能是目前最火的帶2.5G網口的WIFI6路由器了,不過我個人對小米路由器不是很感冒,因為很多年前我用過小米的一款超薄路由器(具體型號我都忘記了),但是體驗是真的一言難盡,溫度高一點就連不上網,很無解,不到半年我直接扔掉了,之後就一直沒碰過小米的路由器了。說實話小米的營銷確實做的不錯,如果就硬體配置來說,這款路由器可能是我今天說的所有路由器最差的,因為CPU還是IQP 5018 2核1.0GHz Cortex-A53 架構 ,別的路由器最低都是8路功放起步,而它才6路,但是它仍然在宣傳頁說自己是高端路由器。但是有一說一,它的價格也確實是今天盤點的2.5G口路由器最便宜的,也算是它最大的優勢了!
目前小米的旗艦路由器,而且也是市面上比較少有的加價購買還需要預約的路由器。之所以這么搶手,那是因為它確實是堆料狂魔,而且官網定價999(雖然你目前不容易買到)。外形小米確實花了點心思,做的不錯!配置上標配2.5G網口,高通IPQ8072 CPU也是行業旗艦,還有12路獨立信號放大器。基本上單看配置,小米AX9000就已經能秒掉華碩AX86U了,但是華碩的固件和可玩性就目前也不是小米能比的,各位可以按需購買即可。
這款路由器說實話我也不是很了解,不過外形看上去很霸氣的樣子。我查了一下,它是攀升&MIFON聯合打造的一款WIFI6 游戲 路由器 ,CPU是BCM4908 4核1.8GHz Cortex-A53 架構,8路功放,特色功能是機身帶有智能動態屏,實時展示網路動態,支持App控制,同時還設有沉浸式電競氛圍燈,支持騰訊手游加速器。宣傳頁面說還支持MESH,這個對於組網需求的人可就方便太多了!
其實目前市面上也不止上面說的那些帶有2.5G口的WIFI6路由器,比如還有目前最便宜的TPLink XDR3060,還有網件分布式路由Orbi WiFi6 RBR850。隨著目前消費者對網路的要求越來越高,可以肯定2.5G口WIFI 6路由器 的普及只會越來越多,所以對於不差錢的高端玩家,一步到位,選擇上面推薦的路由器基本上不會有問題!
但是我們目前的主流千兆路由現在還值得買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千兆有線網路的速率對於目前95%以上的家庭用戶都是足夠用的,至少往後五年內,我個人覺得還不會被淘汰。今天說的這些路由器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對於已經使用1000M寬頻的數碼玩家來說的,作為我們普通消費者,如果預算不多的情況下,根本沒必要花那麼多錢購買那麼貴的路由器。
本文經「什麼值得買」社區作者@Stark-C授權轉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I. 水星水星幻影X18G wifi6 雙千兆1800M易展版Mesh路由器怎麼樣
水星X18G基本上就是TP-LINKXDR1860的換殼加小幅縮水版,如果要問這款怎麼樣,我個人是不太建議買,畢竟TP的穩定性都不太好,TPXDR1860我是買過的,水星再一縮水,沒有理由更強。
水星X18G採用的是全套聯發科方案,MT7621DAT雙核處理器集成內存,MT7905DAN+MT7975DN負責無線部分,屬於入門級的AX1800 WiFi6路由規格,這個路由器有線沒什麼問題,跑千兆寬頻沒什麼壓力,無線部分還有一定的改善空間,可能是目前聯發科或者TP-LINK(水星為TP二線品牌)針對這個方案優化還不到位。
而且TP-LINK原版的以後可能還能更新固件改善,水星的路由器以後有沒有固件更新就難說了目前如果樓主真的要體驗WiFi6,建議還是加點錢選高通或者博通處理器的機型。
J. 入門級定位+旗艦晶元,網件RBK353 WiFi6 Mesh套裝評測
面積大、干擾大、牆體多、設備多……這一切都有可能讓WiFi信號產生死角,於是WiFi MESH網路來了,也火了。
WiFi Mesh網路產品最高發端於北美市場,國內市場的推出計劃略有落後,但經歷了這兩年的野蠻生長,用「火爆」來形容也不為過。WiFi Mesh面世的背景是為了滿足大戶型用戶對於網路覆蓋的需求。WiFi Mesh網路產品依然是下一個最流行的無線技術趨勢,對擴充整個WiFi生態圈的產品形態很有意義。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WiFi Mesh網路及其產品,下面依舊做一些WiFi Mesh相關的科普。
WiFi Mesh網路(無線網狀網)也被稱為「多跳」的網路,是一個新的無線網路技術,與傳統的WiFi網路有所不同。WiFi Mesh網路是一種基於多跳路由和對等網路的網路技術,是一種新的網路結構,具有移動寬頻的特性,它可以動態擴展,自組織,自管理,自動修復和自我平衡的典型特點。最早應用於物聯網領域,但是受限於當時的技術家用路由器領域一直未有出色的產品面世,直到這兩年技術突破才迅速進入家用市場。
WiFi Mesh面世的背景是為了滿足大戶型用戶對於網路覆蓋的需求,那麼具體什麼樣環境下需要我們選擇一台WiFi Mesh路由產品呢,這里簡單列舉了幾種情況供大家參考。
1、家裡房子較大(面積較大或者是多層復式),現有的家庭路由存在WiFi信號死角,例如生活陽台、衛生間等旮旯位置;
2、無論採取什麼措施,依然解決不了傳統路由器的無線信號質量問題;
3、家裡存在大量需要聯網的智能家居設備;
4、你是一名喜歡追趕新技術潮流和新產品的消費者;
不可否認的是,能夠實現全屋WiFi信號覆蓋的並非只有WiFi Mesh路由一種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市面上一共有兩種主流的全屋WiFi方案。
第一種:AC+AP,優點是穩定性好,酒店多數使用這種方案,無縫漫遊;缺點是必須要提前布線,安裝門檻較高;
第二種:Mesh網路,優點是部署簡單靈活(可有線可無線),無縫漫遊漫遊;缺點是市面假Mesh路由較多,高端Mesh產品價格較貴,且兼容性有待提升;
如果說你家的裝修已經很完善且短期不會重新裝修的話,每個房間已經有布網線的話,那麼兩種方案可以任選,但方案一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術基礎,安裝門檻相對較高;如果每個房間沒有布網線呢?那麼幾乎沒得選,只有方案二。
如果說你的房子正在裝修或者還未裝修,強烈建議布網線,並且是6類網線起,有了網線就回到了上面情況。
說了這么多,想必大家對WiFi Mesh路由已經有了一定了解,WiFi Mesh路由也正是憑借安裝簡單、新一代技術潮流、WiFi信號全無覆蓋等優點獲得了無數小夥伴的認可。而接下來我們便通過對網件RBK353 WiFi6 Mesh套裝的體驗評測來實地看看WiFi Mesh路由的表現。
網件RBK353發布於2021年的1月28日,是網件繼RBK852和RBK752後的第三款Orbi系列產品。如果對網件Orbi路由沒有足夠了解的小夥伴可能對網件的產品名比較懵,為了便於大家理解這里簡單介紹下。
以Orbi RBK353為例,其中RBK35X代表系列,截至目前已經有RBK35X、RBK75X和RBK85X三個系列,而數字越大意味著產品定位越高端,例如RBK75X和RBK85X均是三頻路由,而RBK35X僅是雙頻路由,對於無線Mesh來說,三頻和雙頻的區別在於雙頻沒有專屬回程頻段信號,子路由的帶寬會收一定影響;
而最後的數字則代表MESH套裝內路由器的件數,RBK353就意味著整個包裝內有三隻路由(1隻主路由+2隻子路由),RBK352則整個包裝內有兩只路由(1隻主路由+1隻子路由)。
從定位上可以看出,網件Orbi RBK353屬於入門級,但是不同於友商的做法,Orbi RBK353在硬體配置上直接選擇了高通IPQ6000,集成4核心ARM Cortex A53 CPU,14nm工藝,1.8GHz主頻,晶元定位在中上水平。
而在定價方面,不要奢望網件領勢華碩三巨頭會多麼親民,Orbi RBK353目前官方售價2199元,和性價比似乎沒啥關系。雖然和性價比沒關系,但不可忽略是Orbi RBK353一款簡單、穩定、省心的成熟之作,適合對於路由器外形有較高要求又不喜歡(擅於)折騰的用戶。
作為網件Orbi RBK產品線一員,網件RBK353在包裝和產品上均延續了RBK85X系列的諸多特色,外觀上可以說是像素級的繼承,但是在產品外觀設計上,RBK35再一次力求能夠為用戶帶來顛覆感,細節上做了諸多改動,所以在網件Orbi RBK353身上還是有不少看點。
包裝依舊是網件Orbi經典的藍白色系,外層的藍白硬紙殼材質來提升整個包裝質感,內部的瓦楞紙材質為產品提供足夠的支撐,以避免運輸途中的破壞。正面右側有產品渲染圖,但從渲染圖上就能感受到這貨的高顏值,左側便是產品系列名稱,特地標明速率達到了1.8Gbps。
背面則是Orbi系列的一些特色功能介紹,不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直接忽略,不過看看有利於了解產品的一些特性。我此次入手的是國行國內版本,按照慣例來說無線地區會被鎖區。所以大家後面想入手能夠更換無線地區的網件路由產品,那麼建議發布之後盡快入手,因為按照網件以往的調性,新品發布之後國內版本並不會馬上出,此時國行貨都是拿歐美等其他區域的貨在售賣,這些版本是支持更換無線地區的(EU 歐洲、PR 中國、NA 北美 、AU 澳大利亞)。
打開包裝裡面就是家族式的快速上手指南,因為是國內版本,所以家族式的快速上手指南做了本土化。一直以來網件Orbi RBK包裝內均沒有對應說明書,而這恰好是Orbi的定位,上手簡單。
Orbi RBK353採用的是兩只裝,所以包裝內有三隻路由,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只路由有主副之分,最快的分辨方式的看路由正面是否有貼有產品標簽,有標簽的則是主路由(RBR350),沒有標簽的就是子路由(RBS350)。
所有配件單獨包裝,有三個一模一樣的電源適配器,網件的電源適配器一直被我吐槽,造型上過於傳統,與友商相比顏值較差。電源輸出標準是12V/1.5A,為適合國情,插頭部分為兩插固定式(海外為可拆可換設計)。
包裝內還附贈有一根「面條」網線,從網線自身的標識可以看得出,這是一根超五類網線。面條線美觀度上有絕對優勢。但不得不說的是面條網線的強度和抗干擾能力都要弱於正常的超五類網線,雖說應付家中千兆網路問題不大,但是有條件的話還是建議更換。網線整體長度約為2m。
雖說Orbi RBK353的三隻路由有主副之分,但是外觀上兩者的差異非常小,所以下面的路由外觀講解部分以主路由為主。
路由外觀上延續了Orbi家族的一貫風格,採用立式設計,以白色為主色調。但是在細節上網件Orbi RBK353做了諸多優化。首先整體尺寸小了一圈,僅有僅為178*145*61mm(RBK852三維尺寸為254*190.5*71.12mm),重量上主路由0.66Kg,子路由為0.53Kg。
造型上Orbi RBR350並不規則,整體扁平,但是相比RBK852要更加圓潤,配合小一圈的體積,RBK353看起來更加的小巧,更易於融入家居環境。
整個機身正面除了Logo沒有多餘的元素,正反面的斷層下方均隱藏的是散熱孔,能夠將散熱孔優雅的設計成裝飾點,可見網件PM的用心和對美感的追求。
其實在Logo下方的內凹散熱孔中還隱藏有一個呼吸燈,根據燈光顏色等來指示路由當前的不同狀態,同時起到裝飾作用。
背面和正面差別不大,但機身所有的IO布局在背面,主路由RBR350從左到右分別是Sync組網按鍵、1G WAN口、3個千兆LAN口、電源介面和重置按鍵。
子路由RBS350背面的介面則變為Sync組網按鍵、2個千兆LAN口、電源介面和重置按鍵。其實在IO上方同樣有大面積的散熱格柵。
路由頂部採用的是圓潤設計,兩條縫隙為散熱通道,冷空氣從底部進入,從頂部流出。
底部是4塊大面積的硅膠墊,為產品站立式時提供足夠大的摩擦系數,中心位置有一張產品標簽,產品的基礎必要信息均在上面,例如型號、MAC地址、默認無線等信息。
處理器:Soc是高通的IPQ6000
5GHz頻段為高通QCN5052,支持2x2 MU-MIMO,80MHz頻寬,最高速率為1200Mbps;2.4GHz頻段高通QCN5022,支持2x2 MU-MIMO,速率可達573Mbps;
內存:512MB Flash& 512MB RAM;
LAN口:數量3,全千兆;
WAN口:數量1,1Gbps;
發送/接受:2.4GHz 2*2;5 GHz-1 2*2
電源輸入:12V/1.5A;
支持數據傳輸率:
801.11ax(WiFi 6)2.4Ghz:573Mbps;
801.11ax(WiFi 6)5Ghz:1200Mbps;
再回想起Orbi RBK353包裝正面的「1.8Gbps」相信大家應該有所了解,1.8Gbps=1800Mbps=2.4Ghz :573Mbps+5Ghz:1200Mbps。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廠家宣稱的路由器無線傳輸速度只是各頻段下的理論值總和,這個值加起來很高但現實中很難實現,這里不是針對某一個品牌,是所有的路由品牌。
正如上文所說,網件的Orbi走的是高效、穩定、易用和覆蓋廣路線,體現在使用上自然是怎麼簡單怎麼來,這點不管是在網頁端還是手機APP端、是配網還是組網都得到了驗證。
網頁端一如既往的簡單明了,但整個UI還是偏傳統,雖說上手快,操作起來簡單,但美觀度上尚有提升空間。
為了進一步提升網路安全,網件引入了Armor Security,可以更好的保護你的網路和連接的設備,但是試用時間結束後需要自己購買,當然我們也可以手動關閉此功能。不過遺憾的是在國內版本上沒有找到此選項。
RBR850同時支持AP模式,這對於高階路由玩家提供了更多的設置空間。相對來說更多的設置需要在網頁端完成。從這里可以看出網件的思路是APP滿足日常的基本需求,更高階的設置則依舊保留在網頁端,和華碩有異曲同工之妙。
APP操作比較簡單,首先需要在蘋果應用商店或者谷歌商店下載對應的APP,然後創建一個賬號進行登錄,有了此賬號後期可以實現遠程操控路由。正常登錄賬號後,添加對應的路由,然後通過手機鏡頭掃描RBR850機身正面的QR碼即可連接新路由,然後進行常規設置即可完整配網步驟。
除了正常的賬號密碼登錄外,「Orbi」應用還支持指紋登錄,為防止賬號遺失,在注冊賬號時還必須設置問題回答,安全機制等級較高。
進入到APP路由管理界面,能夠直觀的看到當前路由狀態和分身狀態,往下則是6個對應的常用功能模塊,分別是設備管理器(查看當前Mesh系統的聯網設備),網速(內置的是SpeedTest測速,從實際體驗來看測速過程較慢)、Wi-Fi分析(能夠直觀的看到當前信號強度、查看信號的信道和相關干擾情況,對於有一定網路知識需要調試的小夥伴比較有用)、網路地圖(Mesh系統的聯網狀況)、無線設置和訪客網路。
按理說,Mesh組網是一個復雜而又極具技術含量的事,操作起來並不簡單。但也正是因為它的復雜性,反而引起來路由工程師的重視,通過繁重的幕後工作換得了我們目前比較簡單的Mesh組網方式。雖說各個路由品牌的Mesh組網都不難,但是網件Orbi也算是做到了極致。
只需要將主路由配網後,再將分身路由正常通電,待白燈穩定常亮按下分身背後的SYNC按鈕,剩下的便是等待,約數十秒的時間,兩只路由便自動組網成功。
網件Orbi RBK353優先組無線回程Mesh網路,如果想切換到有線回程,只需要通過網線連接主路由的LAN口和分身路由的LAN口,會自動切換到有線連接,拔掉網線又會自動回到無線回程。
關於無線回程,因為Orbi RBK353僅有雙頻信號,所以會使用5.8G與RBR350組建無線回程,並釋放出2.4G和5.8G供用戶使用,因為沒有專屬回程信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最大速率。
測試環境:建築面積為81平的兩室兩廳兩衛房子,戶型示意圖里的深褐色為承重牆。Orbi RBR350放置在圖中紅色標注位置,測試位置分別是A、B、C、D、E。A點與路由中間沒有任何的遮擋物,距離為3.5米左右;B點相隔一面承重牆,距離為3米左右;C點相隔一面普通牆壁,距離為2.5米左右;D點相隔一道木門,距離為6米左右;E點相隔一面承重牆和兩面普通牆,距離為7.5米左右。
負載情況:智能家居終端全部切換到測試路由,保持30個終端在線(不進行大流量交互),模擬真實環境;
測試設備:OPPO Reno 10倍變焦版手機;
信號強度:中國區;
測試網路:電信300M光纖;
(信號強度:圖中順序對應ABCDE位置)
盡管在五個不同位置信號出現了波動,但信號強度依舊處於正常范圍內,由於E點距離路由較遠同時阻隔牆壁較多,所以信號強度衰減到了-77dB,已經影響到日常使用,這就是為什麼需要Mesh路由的重要原因之一。
(SpeedTest測速:圖中順序對應ABCDE位置)
從速度測試上也能清晰的看到各個位置的網路狀況,AB兩處在5G信號下基本是全速狀態,而CD亮點由於信號強度衰減,速率也出現了對應衰減,E點此時已經難以保持正常的上網需求,只能維持最基礎的網路通信。
其實只要下行速度超過300Mbps/s,上行超過30Mbps,基本就可以斷定速度已經達到了滿速,
之所以這樣決定是因為下行速度超過200Mbps之後就很難斷定是因為路由信號衰減而造成的速度下降還是因為電信光貓自身的壓製作用。
網件Orbi RBK353主打網狀網路技術,所以接下來我會將兩個設備進行Mesh無線組網。
測試環境:建築面積為81平的兩室兩廳兩衛房子,戶型示意圖里的深褐色為承重牆。一個主路由Orbi RBR350放置在圖中紅色三角標注位置,一個分身路由Orbi RBS350放置在圖中黑色三角標注位置,另一個分身路由Orbi RBS350放置在圖中黑色三角標注位置。測試位置同樣是A、B、C、D、E。A點與路由中間沒有任何的遮擋物,距離為3.5米左右;B點相隔一面承重牆,距離為3米左右;C點相隔一面普通牆壁,距離為2.5米左右;D點相隔一道木門,距離為6米左右;E點相隔一面承重牆和兩面普通牆,距離為7.5米左右;從日常的使用來看,E點是WiFi信號的重災區。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為啥要求生活陽台有網路呢?生活陽台位置我放有智能洗衣機(需要聯網)、吸頂燈(需要聯網)等設備,所以也需要網路。
負載情況:智能家居終端全部切換到測試路由,保持30個終端在線(不進行大流量交互),模擬真實環境;
測試設備:OPPO Reno 10倍變焦版手機;
雙頻信號:雙頻合一
傳輸區域:中國,測試的房子不是很大,為了更好的漫遊效果,將信號的發射功率調小了;
測試網路:電信300M光纖;
(5G信號強度:圖中順序對應ABCDEF位置)
從單個路由5G信號強度和Mesh網路5G信號強度的對比圖上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房間每個位置的信號狀況,可以看到D(書房)、E(生活陽台)兩個位置的信號有了明顯好轉,信號強度要遠遠超過單個路由。之所以這樣自然是移動終端自動漫遊到了更好的信號源上。
(5G SpeedTest測速:圖中順序對應ABCDEF位置)
SPeedtest速度方面,在A點和B點,不管是單個路由還是Mesh組網網路,上行和下行均達到了滿速狀態;D和E點速率有了明顯提升,但是按照信號強度來說,這樣的速率表現肯定是不合格的,這裡面主要是因為網件Orbi RBK352是雙頻路由,回程信號共用一個5G信號,導致子路由的整體吞吐有所下降。
漫遊除了改善家中各個位置的信號狀況,其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點,那就是信號漫遊時的網路狀況,例如我們在《王者榮耀》中打得正酣,你需要從主卧到生活陽台去拿個物品,此時的走位一定會出現信號切換,如果漫遊效果不佳的話,延遲掉線是必然的,所以接下來也簡單測試下網件Orbi RBK353漫遊時的具體表現。
測試環境:建築面積為81平的兩室兩廳兩衛房子,戶型示意圖里的深褐色為承重牆。一個主路由Orbi RBR350放置在圖中紅色三角標注位置,一個分身路由Orbi RBS350放置在圖中黑色三角標注位置,另一個分身路由Orbi RBS350放置在圖中黑色三角標注位置。測試位置同樣是A、B、C、D、E。A點與路由中間沒有任何的遮擋物,距離為3.5米左右;B點相隔一面承重牆,距離為3米左右;C點相隔一面普通牆壁,距離為2.5米左右;D點相隔一道木門,距離為6米左右;E點相隔一面承重牆和兩面普通牆,距離為7.5米左右;從日常的使用來看,E點和F點均是WiFi信號的重災區。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為啥要求生活陽台有網路呢?生活陽台位置我放有智能洗衣機(需要聯網)、吸頂燈(需要聯網)等設備,所以也需要網路。
負載情況:智能家居終端全部切換到測試路由,保持30個終端在線(不進行大流量交互),模擬真實環境;
測試設備:OPPO Reno 10倍變焦版手機;
雙頻信號:雙頻合一
傳輸區域:中國,測試的房子不是很大,為了更好的漫遊效果,將信號的發射功率調小了;
測試網路:電信200M光纖;
走位情況:從D——A(第一次漫遊),A——E(第二次漫遊),E——A(第三次漫遊),A——D(第四次漫遊);
第一次漫遊:副路由(戶型圖黑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號切換到主路由(戶型圖紅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號,耗時88ms;
第二次漫遊:主路由(戶型圖紅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號切換到廚房副路由(戶型圖黑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號,耗時35ms;
第三次漫遊:廚房副路由(戶型圖黑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號切換到主路由(戶型圖紅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號,耗時58ms;
第四次漫遊:主路由(戶型圖紅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號切換到副路由(戶型圖黑色三角形位置路由)的5G信號,耗時53ms;
而整個漫遊過程中,丟包率為0。
如果說以上測試數據並沒有太大感知,下面我便說說我自身的一下體驗,確實有被Orbi RBK353的漫遊實力驚艷到。應該說絕大多數路由廠商都會宣傳自家的Mesh產品可根據當前的信號強度和速率來選擇最佳的信號接入,但是實際體驗並非如此,表現較好的是信號漫遊比較及時(前提是漫遊前的信號較弱),不丟包;表現差的會表現出漫遊效果差,出現丟包等各種狀況。但是通過實測發現,Orbi RBK353不僅漫遊及時,並且在多個Mesh信號覆蓋的區域,Orbi RBK353能夠在最快的速度找到當前位置速率最佳的信號並自動切換過去。
網件Orbi的產品理念一直是簡單、易用、高效、覆蓋廣,當第一代Orbi產品完成這個使命後,RBK353作為後續繼承者,要做不可不僅僅是繼承,而是發揚光大,而從實際體驗來看,RBK353確實已經做到了。
例如在簡單易用方面,網件RBK353隻需插電、按下SYNC按鈕即可自動完成MESH無線組網全過程,即使是沒有任何網路技術基礎的小夥伴也能單獨完成;在信號覆蓋范圍傷,三支裝的RBK353可以滿足200平以上的房子,只要不是屈指可數的大土豪都可以滿足,即使是大土豪也只能額外增加一些子路由即可;在定位方面,網件RBK353雖然是入門級,但是在用料上卻不含糊,雖算不上性價比產品,但是卻能夠滿足高負荷的網路環境,做到一勞永逸。
所以說,如果你是對路由有一定要求而又不想折騰,那麼網件Orbi RBK系列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相比之下,Orbi RBK353就是性價之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