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交wifi步履維艱,是我們不想蹭WiFi了嗎
昨日聽聞一個壞消息:從今往後,在中國不少城市的公交車上,你或許很難再「蹭」到免費WiFi了。國內最大的公交WiFi運營商16WiFi官方宣布:在廣州,上海,深圳,佛山,福州,天津,長沙,杭州,海口,紹興,開封暫時關停WiFi服務,只保留北京和昆明「作為樣板城市」。
2016年中國WiFi領域最大融資事件的創造者,在進入2017年後顯得舉步維艱。若你是上述城市的用戶——瀏覽公開聲明後麵粉絲那些感傷的留言(盡管情緒上更像哀悼一項「公益事業」的意外夭折,而非商業邏輯的先烈),這一決定確實令人沮喪。同時,對於公共出行免費WiFi,甚至整個商業WiFi產業而言,這一決定則令人生疑:不是說好了沒有WiFi是現代社會的最大酷刑么?在未來人類進化環境中我們與WiFi不是魚水之歡么?更何況,當免費WiFi在其他環境中充分普及,交通出行不是一直被視為「WiFi行業最後一個痛點」么?為什麼給公交車這一方天地提供WiFi的創業者命運多舛?
答案也許就出在公交車這「一方天地」上。
嗯,如果你像我一樣,相信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二字的意涵正逐漸變成「使用場景+用戶時長」,審視16WiFi這個壞消息的角度就會清澈一些:問題或許就出現在16WiFi選擇了「市內短途」——這一距離創業目標實則漫長的道路,因為無論「場景」還是「時間」,都會讓後向運營模式受阻,非常遺憾,這二者幾乎是移動互聯網競爭的全部。而剖析它的對立面,將目光聚焦在出行免費WiFi的長途空間,這一行業的未來就要晴朗許多。
在路上,你需要的是哪種WiFi
事實上,在公開聲明中,16WiFi自己解析了暫別原因,理由有三:首先即是運營費用高企,而費用很大一部分是向公交集團繳納的「入場費」。理由之二就是後向運營模式的受阻。在官方描述中:「由於市場流量資費下降的趨勢以及種種其他原因,下載APP的人數並沒有達到我們的期望值,因此短時間內後向運營模式也無法彌補巨額的成本壓力。」理由之三,16WiFi將苦衷傾訴給了政府:「我們做的是建設智慧城市,綠色出行,給百姓帶來的是便捷免費WiFi和娛樂生活,這種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公益之舉,卻沒有公益資金來扶持,讓人不免嘆息。」——上述三條原因,更像是銜尾蛇那般互為因果,最終形成死結,而我在看來,死結中最令人絕望的一環是這個:用戶需求。
直覺便知,相較於長途出行中的百無聊賴,「打發」短途出行的時光要容易得多,甚至容易到令人忘記「這里可以連WiFi」,何況如一位網友所言:在又晃又擠的公交車上,你真有閑情刷WiFi么?
當然,更核心的忽視理由是不在乎。人民網發布的《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報告(2016)》藍皮報告書顯示,2012—2015年,國內移動流量平均資費年均下降17%,2015年降幅甚至超過了40%——移動流量費用每一個下降的百分點,不恰當地說,都更像是短途免費WiFi供應商的每一滴血,畢竟如今一天24小時的多數時候都有室內WiFi,對越來越多人來說,通勤路上的短暫時光已經構不成人性深處的「損失厭惡」。
但毫無疑問,長途就不一樣了。舉個例子,相信在國內航班WiFi尚未普及之前,會有越來越多人喜歡高鐵勝過飛機,盡管網路速度慢信號差,但聊勝於無,也只有在這種動輒幾個小時的場景之下,可以調動人們的損失厭惡(哪怕是通俗意義上「不差錢」的人),免費WiFi才是需求。所以可以預見,國內也早有運營商瞄準了這種場景下的差別,目前最大玩家是航美旗下的「往返」,他們為包括長途大巴,鐵路,航空領域在內的長途交通出行場景提供免費WiFi。
哪怕從各個博弈方的態度上,長途出行就與16WiFi的感傷氛圍不同。舉例而言,與公交集團相對強硬的「入場費」不同,航美與長途大巴公司和航空公司採用戰略合作分成模式——當然,與「鐵老大」鐵路局還是需要繳納入場費的,但由於是長期合作,且用戶在火車上使用WiFi時間長,對運營商的商業貢獻基本與流量使用成本相當;而在政府關繫上,看起來長途WiFi也更受政府青睞,航美已和全國九大鐵路局建立密切合作關系,將「往返」安裝在下轄大部分火車上。另外也已經和聯通成立合資公司,專注於交通流量的運營。
一切順遂都指向一點:這個時代,忽視場景,就等於忽視用戶——如果說生物演化是靠外界環境,那麼若將商業模式比作物種,它得以生存的關鍵就是場景。機緣所致,幾年之前,「出行免費WiFi」這一祖源依不同場景分化為不同物種,而現在看來,它更適合做「長途旅行」。
當然,也正是由於更廣闊的需求,商業WiFi最核心的競爭力——規模效應才成為可能。要知道,無論長途還是短途,這都是一個規模製勝的行當,唯有攻克全國市場才能實現盈利最大化。更關鍵的是,渠道優勢的率先夯實讓長途WiFi很容易成為一個頗具排他性的收益遞增游戲。
目前的領跑者航美當然樂見其成,官方數據:整個長途出行領域(大巴,鐵路,航空)已覆蓋65億人次,2020年這一數字可能將達到150億。拆分來看:大巴市場年覆蓋率超過45億人次,約占總客流量25%;鐵路市場簽約列車總數量達全國列車總數的一半,年覆蓋率超過15億人次,約占總客流量60%;航空方面,航美與國內諸多航空公司達成長期戰略關系,和聯通成立合資公司,與東航南航合作做機載WiFi,以消弭現代社會唯一與世隔絕的信息孤獨。
時間戰場
最後,讓我們換個觀察角度,從「場景」切換到「時間」。
常識是:WiFi已成剛需,商業WiFi運營商需要在基礎服務之外提供更多市場化服務。但一切服務都建立在時間,或者說用戶時長的基礎上。而由於短途,即便用戶選擇免費WiFi,似乎也很容易將它看做是一種連接工具,而不是內容平台。
這很危險。在整個2016年,包括支付寶在內,各種工具類應用都試圖添置更多內容因素,獵豹移動更是喊出了向內容轉型的大戰略。很好理解,在所謂移動互聯網「下半場」,當人口紅利結束,用戶注意力成為最寶貴的商業資源,商業模式也就更多依附於搶奪時間份額的時間戰場,讓用戶在平台停留更久的時間——但短途WiFi行走在這一邏輯的岔路。也因如此,16WiFi試圖憑借免費入口構建內容平台的路徑就非常艱難。
由於使用時長,長途免費WiFi實現這一路徑要容易得多。拿航美來說,由於需求帶來了海量用戶(官方數據是:目前已積累用戶數千萬,預期今年每日活躍度達到3000萬),即可在此基礎上構建「WiFi後服務市場」:在個性內容推薦,版權視頻和游戲等領域做出內容供給,甚至打通出行生態鏈,提供叫車,住宿,景點門票等服務(畢竟現在美團上都可以直接打車了)。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往返」構築的「移動出行第四方平台」框架中,上述服務提供方多來自滴滴,網易,優酷等第三方平台,這意味著,用戶無需額外下載這些龍頭APP即可在同一平台完成服務。
未來,像其他出行類產品一樣,基於出行數據分析,長途免費WiFi運營商也會在提供個性化服務之時,幫助商家更精準的與用戶對接。當數據流淌,更多可能也就得以涌現。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關於出行WiFi更好的故事。當你「哀悼」同族時,調轉視角,就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理由只有一個:沒人願意活在一個長時間沒有WiFi的地方。
李北辰/文(知名科技自媒體,致力於用文字優雅的文章,為您提供談資與見識)
⑵ 上海公交車上wifi名是16wifi,可是連接上去卻還要登陸,連上去了卻登陸不了,很納悶,怎麼樣的
你首先要下載e路wifi軟體
⑶ 佛山公交上的16wifi密碼是什麼
這個是不用密碼的啊,直接連接就可以了。不過我發現要連接外網的話,要點下右上角那個連接互聯網。不然就只能上那個指定頁面。
⑷ 公交車上的16WiFi,連上了不能用,他提示說要登錄才能用,要怎樣才能用公交車上的WiFi
先手機連接上公交車的WIFI賬號,有些是需要打開網頁,然後跳出一個界面,需要確定了才能用
有些點網頁需要輸入手機號,然後獲取密碼,密碼發手機上,輸入密碼然後上網,有些還要觀看一段安全視頻。
⑸ 公交車的16wifi靠什麼核心技術保證網路的穩定性
16WiFi是北京一路熱點公司開發的一款支持交通工具內免費上網的優質應用。其優點是不受用戶手機運營商的限制,在公交車、地鐵等交通工具上只要能搜索到「16wifi」的無線信號,即可通過16WiFi手機客戶端「一鍵上網」瀏覽互聯網內容,不收取任何費用,免費流量隨便用!也可在任何有無線網路的地方使用我們的客戶端瀏覽精彩內容。
公交內操作步驟:乘坐公交車、地鐵時,打開16WiFi客戶端,連接「16wifi」,注冊登
錄之後點擊一鍵上網即可暢游互聯網。如您還未下載客戶端,打開手機wifi設置搜索到「16wifi」並連接,也能通過16WiFi平台瀏覽到及時的新聞、有趣的視頻、圖片等內容。主要功能:一鍵上網(免費上網)
特色內容:新聞、視頻、趣吧、悅聽、美女、公交查詢
支持城市:北京、南京、佛山、長沙、上海、杭州、天津、福州、秦皇島、保定、滄州、紹興、株洲、岳 陽、齊齊哈爾等,更多城市敬請期待!
⑹ 為什麼北京公交16wifi連上卻不能認證
因為那是假的!
⑺ 北京公交16WIFI是免費的嗎網速是多少上行下行多少
是免費的,具體網速說不好,問問公司吧,網路搜一下電話號打過去問問啊
⑻ 公交車上的16WiFi怎麼用能直接連嗎
首先需要下載一個客戶端,在手機的應用市場裡面就可以用,之後用自己的手機號進行注冊,之後就可以使用了,望採納,如有不了解可以追問。
⑼ 公交車的16wifi有信號,不能登陸怎麼解決
那就是沒網路、 有信號連不上和電腦沒連寬頻但是有WiFi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