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sqlbenchmark測試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sqlbenchmark測試

發布時間: 2022-06-08 15:30:18

『壹』 怎麼用benchmarksql測試oracle

1、確定是否在主機的每台虛擬機上均安裝了VMware Tools。
2、通過主機上或資源池中其他虛擬機的CPU使用情況與此虛擬機的CPU使用情況值進行比較。主機的虛擬機視圖上的堆棧條形圖顯示主機上所有虛擬機的CPU使用情況。
3、驗證虛擬機就緒時間過長是否由其CPU使用情況時間達到CPU限制設置所致。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請增加虛擬機上的 CPU 限制。
4、提升CPU份額以給予虛擬機更多機會運行。如果主機系統受到CPU約束,則主機上的總就緒時間可能仍維持在相同級別。如果主機就緒時間沒有減少,則為高優先順序虛擬機設置CPU預留,保證它們收到所需要的CPU周期。
5、提升分配給虛擬機的內存量。此操作會減少所緩存應用程序的磁碟和 / 或網路活動。這可能會降低磁碟I/O ,並減少主機對虛擬化硬體的需求。具有較少資源分配的虛擬機通常可累積更多的 CPU 就緒時間。
6、將虛擬機上的虛擬 CPU 數量減少到執行工作負載所需要的數量。(如:四路虛擬機上的單線程應用程序只能從單個vCPU中受益。而管理程序還需維護三個空閑vCPU,佔用本可用來處理其他工作的CPU周期。)
7、如果主機不在DRS群集中,則將它添加到一個群集中。如果主機在DRS群集中,則增加主機數,並將一個或多個虛擬機遷移到新主機上。
8、在允許的情況下,在主機上升級物理CPU或內核。
9、採用最新版本的管理程序軟體並啟用CPU節省功能(例如TCP分段卸載、較大內存頁面和巨型幀)。

『貳』 在BenchmarkSQL執行以下哪個腳本,可以對表中寫入數據

選擇一個資料庫,點擊「查詢」,在右側點擊「創建查詢」,輸入SQL語句,點擊「執行」就可以了,示專例SQL:
CREATE TABLE `屬test`.`users` (
`id` int(10)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0) DEFAULT NULL,
`age` int(10)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叄』 為什麼增大benchmarksql執行時間,tpmc降低

說到benchmaeksql,其實很多人並不陌生

因為它確實在對資料庫的測試過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現在很多資料庫用戶也會將這個測試的結果作為衡量資料庫好壞的一個因素之一。

但是我相信,很多人在使用的過程中,也應該發現了benchmarksql的一些不足之處。

下面我將說一下個人的愚見,也許是自己操作過程中的問題,畢竟才踏入資料庫開發的行列,還是一個菜鳥,在不停的學習中。

首先,個人呢覺得在數據載入這一塊,做的不是很好,查看了一下load那一塊的代碼,發現對所有的數據都是insert進去的,這樣的效率應該是相對於來說是慢很多的。

其次在最後進行數據測試的時候,如果設置為1個terminals的時候,可能看不出什麼問題。但是當設置較大的時候,例如測試100個warehouse,根據測試規則,100個warehouse的時候,最多可以有1000個terminals,這個時候,就會發現經常回出現鍵值唯一的錯誤,出現這個錯誤應該是正常的,但是不應該在這個錯誤出現之後,報出java堆棧的錯誤,這個應該是一個bug吧

並且我查看了源代碼之後,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在事物提交更新的那個模塊,並沒有做到一個sql語句進行一次事物提交,而是在兩個或者更多的sql處理之後才進行提交操作。這個在做數據更新的時候可能會出錯。具體網上應該有很多這樣的文章,如果第一個錯誤,第二個提交事務的時候會報錯,這個覺得應該需要修正一下。

另外在配置方面,在網上查了很久都沒有說一個具體的配置之間的關聯和最有配置。

這個目前根據自身的經驗,我覺得和機子的配置有關,不同的配置,我們可以設置共享內存和存儲方面

在每分鍾執行事務數的那個配置,我們可以根據配置慢慢調整。我的做法是:設定好運行10分鍾,1個terminals,100個warehouse,然後從1000開始,每次上漲10000,然後運行完之後看吞吐量,如果到達一個值之後,有所降低,然後在每次減1000或2000,直到找到最優值。

然後每分鍾執行事務數設置找到的最優值,在調試terminals。從1000開始,往回每次減100,按照找limitTxnsPerMin的方法找出最優值即可。

當然這種方式找出的值,對不同主機和不同配置都是有所不同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當terminals越大的時候,你會發現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違反鍵值唯一約束的問題也就越多。不過我認為這個是正常的。

『肆』 如何測試mysql的性能和穩定性

有一些有用的工具可以測試MySQL 和基於MySQL 的系統的性能。這里將演示如何利用這些工具進行測試。

mysqlslap

mysqlslap可以模擬伺服器的負載,並輸出計時信息。它包含在MySQL 5.1 的發行包中,應該在MySQL 4.1或者更新的版本中都可以使用。測試時可以執行並發連接數,並指定SQL 語句(可以在命令行上執行,也可以把SQL 語句寫入到參數文件中)。如果沒有指定SQL 語句,mysqlslap 會自動生成查詢schema 的SELECT 語句。

MySQL Benchmark Suite (sql-bench)

在MySQL 的發行包中也提供了一款自己的基準測試套件,可以用於在不同資料庫伺服器上進行比較測試。它是單線程的,主要用於測試伺服器執行查詢的速度。結果會顯示哪種類型的操作在伺服器上執行得更快。

這個測試套件的主要好處是包含了大量預定義的測試,容易使用,所以可以很輕松地用於比較不同存儲引擎或者不同配置的性能測試。其也可以用於高層次測試,比較兩個伺服器的總體性能。當然也可以只執行預定義測試的子集(例如只測試UPDATE 的性能)。這些測試大部分是CPU 密集型的,但也有些短時間的測試需要大量的磁碟I/O 操作。

這個套件的最大缺點主要有:它是單用戶模式的,測試的數據集很小且用戶無法使用指定的數據,並且同一個測試多次運行的結果可能會相差很大。因為是單線程且串列執行的,所以無法測試多CPU 的能力,只能用於比較單CPU 伺服器的性能差別。使用這個套件測試資料庫伺服器還需要Perl 和BDB 的支持,相關文檔請參考.

Super Smack

Super Smack是一款用於MySQL 和PostgreSQL的基準測試工具,可以提供壓力測試和負載生成。這是一個復雜而強大的工具,可以模擬多用戶訪問,可以載入測試數據到資料庫,並支持使用隨機數據填充測試表。測試定義在"smack"文件中,smack 文件使用一種簡單的語法定義測試的客戶端、表、查詢等測試要素。

Database Test Suite

Database Test Suite 是由開源軟體開發實驗室(OSDL,Open Source DevelopmentLabs)設計的,發布在SourceForge 網站上,這是一款類似某些工業標准測試的測試工具集,例如由事務處理性能委員會(TPC,Transaction Processing Performance Council)制定的各種標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dbt2 就是一款免費的TPC-C OLTP 測試工具(未認證)。之前本書作者經常使用該工具,不過現在已經使用自己研發的專用於MySQL 的測試工具替代了。

Percona's TPCC-MySQL Tool

我們開發了一個類似TPC-C 的基準測試工具集,其中有部分是專門為MySQL 測試開發的。在評估大壓力下MySQL 的一些行為時,我們經常會利用這個工具進行測試(簡單的測試,一般會採用sysbench 替代),在源碼庫中有一個簡單的文檔說明。

sysbench

sysbench是一款多線程系統壓測工具。它可以根據影響資料庫伺服器性能的各種因素來評估系統的性能。例如,可以用來測試文件I/O、操作系統調度器、內存分配和傳輸速度、POSIX 線程,以及資料庫伺服器等。sysbench 支持Lua 腳本語言,Lua 對於各種測試場景的設置可以非常靈活。sysbench 是我們非常喜歡的一種全能測試工具,支持MySQL、操作系統和硬體的硬體測試。(節選自《高性能MySQL》)

『伍』 BenchmarkSQL都測試了資料庫的什麼

資料庫的吞吐率和性能

『陸』 mysql 性能測試報告怎麼寫

給你看個範例:


測試環境:
DELL2.4Gmemory512M
RH9.0MySQL3.23.54
測試使用的是mysql預設參數,用mysql提供的API用C編寫測試程序
測試程序共啟動40個線程進行資料庫操作,查找、插入、修改、刪除各10個,每個線程獨立與SqlServer連接。
資料庫結構,單表,表結構如下:
toheader100byte主鍵
contactheader100byte
called50byte
cseq100byte
hashvalint
timestampint次鍵
對主次鍵分別建了索引。分別在5萬、10萬、50萬用戶環境做測試,結果如下:


查找100次

插入100次

修改100次

刪除100次

5萬

100-300ms

100-300ms

100-300ms

100-300ms

10萬

500ms-1s

500ms-1s

500ms-1s

500ms-1s

50萬

3s-5s

3s-5s

3s-5s

3s-5s

從此數據看性能是很不錯的,因為mysql能保證每個操作是原子的,所以不用考慮線程間的同步。

但有一個問題:即mysql的每個操作是原子的,所以做每個操作時,其它線程是阻塞的,在大數據量查詢時,花的時間較長,會對其它線程有影響。我在保持其它線程工作不變的情況下,將每個查找線程改為做一次對所有記錄的查詢,在5萬和10萬記錄時表現不錯,分別為250ms和450ms,但在50萬記錄時,這個數值達到了22秒。而且在50萬用戶時,通過條件查找部分數據也很慢,如查詢結果為10萬記錄時用11秒。
懷疑是sqlserver的參數影響,按資料庫說明修改了幾個緩沖區的參數,但沒有效果。
由於首次同步發生的頻率很低,象250ms和450ms這樣的數據還是可以接受的,但22秒太離譜了。支持50萬用戶在線,需要考慮一個解決辦法,現在有一個辦法是建一個備份表,寫備份表的請求放到一個隊列里由一個單獨線程處理,這樣阻塞不會影響正常業務處理了。但這個線程的緩沖區要足夠容納30秒內發生的操作。

本來擔心數據量大了mysql的緩沖區不夠會出錯或丟數據,但測試發現,一次查詢最多讀了50M數據,沒有出現問題,經測算我們首次同步的數據不會超過10M。

在MySQL中啟動了innoDB引擎後,可以實現真正的行級鎖,select和update操作可以並發,這樣在全表查詢進行中間可以進行其它的select和update操作,但insert和delete不行。
性能也有很大提高,50萬記錄時100次操作300ms,全表查詢11秒多


常用參數[options]詳細說明:--auto-generate-sql,
-a自動生成測試表和數據,表示用mysqlslap工具自己生成的SQL腳本來測試並發壓力。
--auto-generate-sql-load-type=type測試語句的類型。代表要測試的環境是讀操作還是寫操作還是兩者混合的。取值包括:read,key,write,update和mixed(默認)。
--auto-generate-sql-add-auto-increment代表對生成的表自動添加auto_increment列,從5.1.18版本開始支持。--number-char-cols=N,
-xN自動生成的測試表中包含多少個字元類型的列,默認1--number-int-cols=N,-yN自動生成的測試表中包含多少個數字類型的列,默認1--number-of-queries=N總的測試查詢次數(並發客戶數×每客戶查詢次數)
--query=name,-q使用自定義腳本執行測試,例如可以調用自定義的一個存儲過程或者sql語句來執行測試。--create-schema代表自定義的測試庫名稱,測試的schema,MySQL中schema也就是database。--commint=N多少條DML後提交一次。
--compress,-C如果伺服器和客戶端支持都壓縮,則壓縮信息傳遞。--concurrency=N,-cN表示並發量,也就是模擬多少個客戶端同時執行select。可指定多個值,以逗號或者--delimiter參數指定的值做為分隔符。例如:
--concurrency=100,200,500。
--engine=engine_name,-eengine_name代表要測試的引擎,可以有多個,用分隔符隔開。例如:--engines=myisam,innodb。--iterations=N,-iN測試執行的迭代次數,代表要在不同並發環境下,各自運行測試多少次。
--only-print只列印測試語句而不實際執行。--detach=N執行N條語句後斷開重連。--debug-info,-T列印內存和CPU的相關信息。說明:測試的過程需要生成測試表,插入測試數據,這個mysqlslap可以自動生成,默認生成一個mysqlslap的schema,如果已經存在則先刪除。可以用--only-print來列印實際的測試過程,整個測試完成後不會在資料庫中留下痕跡。各種測試參數實例(-p後面跟的是mysql的root密碼):單線程測試。測試做了什麼。
#mysqlslap-a-uroot-p123456多線程測試。使用–concurrency來模擬並發連接。#mysqlslap-a-c100-uroot-p123456迭代測試。用於需要多次執行測試得到平均值。#mysqlslap-a-i10-uroot-p123456#mysqlslap---auto-generate-sql-add-autoincrement-a-uroot-p123456#mysqlslap-a--auto-generate-sql-load-type=read-uroot-p123456#mysqlslap-a--auto-generate-secondary-indexes=3-uroot-p123456#mysqlslap-a--auto-generate-sql-write-number=1000-uroot-p123456#mysqlslap--create-schemaworld-q"selectcount(*)fromCity"-uroot-p123456#mysqlslap-a-einnodb-uroot-p123456#mysqlslap-a--number-of-queries=10-uroot-p123456測試同時不同的存儲引擎的性能進行對比:#mysqlslap-a--concurrency=50,100--number-of-queries1000--iterations=5--engine=myisam,innodb--debug-info-uroot-p123456執行一次測試,分別50和100個並發,執行1000次總查詢:#mysqlslap-a--concurrency=50,100--number-of-queries1000--debug-info-uroot-p12345650和100個並發分別得到一次測試結果(Benchmark),並發數越多,執行完所有查詢的時間越長。為了准確起見,可以多迭代測試幾次:#mysqlslap-a--concurrency=50,100--number-of-queries1000--iterations=5--debug-info-uroot-p123456

『柒』 如何實施Benchmark測試

這個主要是你的電腦是SATA2.O的介面,而說明書中所列的測試是最佳狀態,是SATA3.0的電腦硬碟介面與SATA 3.0的硬碟相連接,在實際應用中SATA2.O的電腦介面與SATA3.0的硬碟,雖然是兼容的,但速度就會大大下降,這就是你測試的數據與說明書中的差異所在。

『捌』 如何實施Benchmark標准測試

關於Benchmark測試,最有名的就是TPC(Transaction Processing Performance Council,事務處理性能委員會)組織了.你可以在其官方站點獲得更為詳細的信息.TPC組織成立於1988年,由一些在計算機領域提供軟硬體系統或者相關解決方案的原廠商組成,會員從成立之初的8家公司發展到目前的50餘家,IBM、NCR、HP、Oracle、Microsoft等國際著名公司均是其會員。總部設在美國,並對全世界開放。

『玖』 幾個常用的MySQL性能測試工具

1、mysqlslap
安裝:簡單,裝了mysql就有了

作用:模擬並發測試資料庫性能。

優點:簡單,容易使用。

不足:不能指定生成的數據規模,測試過程不清楚針對十萬級還是百萬級數據做的測試,感覺不太適合做綜合測試,比較適合針對既有資料庫,對單個sql進行優化的測試。

使用方法:
可以使用mysqlslap --help來顯示使用方法:

Default options are read from the following files in the given order:
/etc/mysql/my.cnf /etc/my.cnf ~/.my.cnf

--concurrency代表並發數量,多個可以用逗號隔開,concurrency=10,50,100, 並發連接線程數分別是10、50、100個並發。

--engines代表要測試的引擎,可以有多個,用分隔符隔開。
--iterations代表要運行這些測試多少次。
--auto-generate-sql 代表用系統自己生成的SQL腳本來測試。
--auto-generate-sql-load-type 代表要測試的是讀還是寫還是兩者混合的(read,write,update,mixed)
--number-of-queries 代表總共要運行多少次查詢。每個客戶運行的查詢數量可以用查詢總數/並發數來計算。
--debug-info 代表要額外輸出CPU以及內存的相關信息。
--number-int-cols :創建測試表的 int 型欄位數量
--auto-generate-sql-add-autoincrement : 代表對生成的表自動添加auto_increment列,從5.1.18版本開始
--number-char-cols 創建測試表的 char 型欄位數量。
--create-schema 測試的schema,MySQL中schema也就是database。
--query 使用自定義腳本執行測試,例如可以調用自定義的一個存儲過程或者sql語句來執行測試。
--only-print 如果只想列印看看SQL語句是什麼,可以用這個選項。

mysqlslap -umysql -p123 --concurrency=100 --iterations=1 --auto-generate-sql --auto-generate-sql-add-autoincrement --auto-generate-sql-load-type=mixed --engine=myisam --number-of-queries=10 --debug-info

或:

指定資料庫和sql語句:

mysqlslap -h192.168.3.18 -P4040 --concurrency=100 --iterations=1 --create-schema='test' --query='select * from test;' --number-of-queries=10 --debug-info -umysql -p123

要是看到底做了什麼可以加上:--only-print

Benchmark
Average number of seconds to run all queries: 25.225 seconds
Minimum number of seconds to run all queries: 25.225 seconds
Maximum number of seconds to run all queries: 25.225 seconds
Number of clients running queries: 100
Average number of queries per client: 0

以上表明100個客戶端同時運行要25秒

2、sysbench
安裝:
可以從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sysbench/ 下載
tar zxf sysbench-0.4.12.tar.gz
cd sysbench-0.4.12
./autogen.sh
./configure && make && make install
strip /usr/local/bin/sysbench

安裝時候可能會報錯,後來發現個好文 http://blog.csdn.net/icelemon1314/article/details/7004955 怕以後找不到,也貼過來吧

1.如果mysql不是默認路徑安裝,那麼需要通過指定--with-mysql-includes和--with-mysql-libs參數來載入mysql安裝路徑
2.如果報錯:
../libtool: line 838: X--tag=CC: command not found
../libtool: line 871: libtool: ignoring unknown tag : command not found
../libtool: line 838: X--mode=link: command not found
../libtool: line 1004: *** Warning: inferring the mode of operation is deprecated.: command not found
../libtool: line 1005: *** Future versions of Libtool will require --mode=MODE be specified.: command not found
../libtool: line 2231: X-g: command not found
../libtool: line 2231: X-O2: command not found
那麼執行下根目錄的:autogen.sh文件,然後重新configure && make && make install
3.如果報錯:
sysbench: error while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 libmysqlclient.so.18: cannot open shared object fil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那麼執行下:
n -s /usr/local/mysql5.5/mysql/lib/libmysqlclient.so.18 /usr/lib64/
4.如果執行autogen.sh時,報如下錯誤:
./autogen.sh: line 3: aclocal: command not found
那麼需要安裝一個軟體:
yum install automake
然後需要增加一個參數:查找: AC_PROG_LIBTOOL 將其注釋,然後增加AC_PROG_RANLIB

作用:模擬並發,可以執行CPU/內存/線程/IO/資料庫等方面的性能測試。資料庫目前支持MySQL/Oracle/PostgreSQL

優點:可以指定測試數據的規模,可以單獨測試讀、寫的性能,也可以測試讀寫混合的性能。

不足:測試的時候,由於網路原因,測試的非常慢,但是最終給的結果卻很好,並發支持很高,所以給我的感覺是並不太准確。當然也可能我沒搞明白原理

使用方法:

准備數據
sysbench --test=oltp --mysql-table-engine=myisam --oltp-table-size=400000 --mysql-db=dbtest2 --mysql-user=root --mysql-host=192.168.1.101 --mysql-password=pwd prepare
執行測試
sysbench --num-threads=100 --max-requests=4000 --test=oltp --mysql-table-engine=innodb --oltp-table-size=400000 --mysql-db=dbtest1 --mysql-user=root --mysql-host=192.168.1.101 --mysql-password=pwd run

sysbench 0.4.12: multi-threaded system evaluation benchmark

No DB drivers specified, using mysql
Running the test with following options:
Number of threads: 100

Doing OLTP test.
Running mixed OLTP test
Using Special distribution (12 iterations, 1 pct of values are returned in 75 pct cases)
Using "BEGIN" for starting transactions
Using auto_inc on the id column
Maximum number of requests for OLTP test is limited to 4000
Threads started!
Done.

OLTP test statistics:
queries performed:
read: 56014
write: 20005
other: 8002
total: 84021
transactions: 4001 (259.14 per sec.)
deadlocks: 0 (0.00 per sec.)
read/write requests: 76019 (4923.75 per sec.)
other operations: 8002 (518.29 per sec.)

Test execution summary:
total time: 15.4393s
total number of events: 4001
total time taken by event execution: 1504.7744
per-request statistics:
min: 33.45ms
avg: 376.10ms
max: 861.53ms
approx. 95 percentile: 505.65ms

Threads fairness:
events (avg/stddev): 40.0100/0.67
execution time (avg/stddev): 15.0477/0.22

3、tpcc-mysql
安裝:
如果從原網站上下載源碼比較麻煩,需要工具、注冊、生成證書等。這里提供一個下載包http://blog.chinaunix.net/blog/downLoad/fileid/8532.html
export C_INCLUDE_PATH=/usr/include/mysql
export PATH=/usr/bin:$PATH
export LD_LIBRARY_PATH=/usr/lib/mysql
cd /tmp/tpcc/src
make
然後就會在 /tmp/tpcc-mysql 下生成 tpcc 命令行工具 tpcc_load 、 tpcc_start

作用:測試mysql資料庫的整體性能

優點:符合tpcc標准,有標準的方法,模擬真實的交易活動,結果比較可靠。

不足:不能單獨測試讀或者寫的性能,對於一些以查詢為主或者只寫的應用,就沒有這么大的意義了。

使用方法:

載入數據
創建庫
mysql>create database tpcc10;
創建表:
shell>mysql tpcc10 < create_table.sql
添加外鍵:
shell>mysql tpcc10 < add_fkey_idx.sql

載入數據:
1、單進程載入:
shell>./tpcc_load 192.168.11.172 tpcc10 root pwd 300
|主機||資料庫||用戶||密碼||warehouse|
2、並發載入:(推薦,但需要修改一下)
shell>./load.sh tpcc300 300
|資料庫||warehouse|
3、測試
./tpcc_start -h192.168.11.172 -d tpcc -u root -p 'pwd' -w 10 -c 10 -r 10 -l 60 -i 10 -f /mnt/hgfs/mysql/tpcc100_2013522.txt
***************************************
*** ###easy### TPC-C Load Generator ***
***************************************
option h with value '192.168.11.172'
option d with value 'tpcc'
option u with value 'root'
option p with value 'pwd'
option w with value '1'
option c with value '100'
option r with value '120'
option l with value '60'
option i with value '10'
option f with value '/mnt/hgfs/mysql/tpcc100_2013522.txt'
<Parameters>
[server]: 192.168.11.172
[port]: 3306
[DBname]: tpcc
[user]: root
[pass]: pwd
[warehouse]: 1
[connection]: 100
[rampup]: 120 (sec.)
[measure]: 60 (sec.)

RAMP-UP TIME.(120 sec.)

MEASURING START.

『拾』 mysql中benchmark()函數是什麼意思

用來測試MySQL函數性能的。
benchmark函數有兩個參數,第一個是執行次數,第二個是要測試的函數或者表達式,
返回的結果始終是0,
你可以看到執行時間用於評估mysql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