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Intel與AMD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呢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說明:
1、內存控制器和HT匯流排
AMD領先,intel FSB仍採用單向式傳輸設計,不支持多點傳輸。加之內存控制器在北橋,帶寬成了intel軟肋,時時困擾intel。
2、緩存
在緩存上,AMD已經遠超intel。
Intel和AMD處理器在一級緩存的邏輯結構設計上有所不同,所以二級緩存對CPU性能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因為CPU讀取的 數據(包括指令)中有80%的數據來自一級緩存,所以一級緩存的邏輯結構決定了CPU二級緩存容量對CPU性能的影響。
Intel的處理器的一級數據緩存被稱為「數據代碼指令追蹤(讀寫)緩存」;AMD的的一級數據緩存叫作「實數據讀寫緩存」。
所以AMD本身對二級緩存依賴就不大,加之翼龍採用了大的三級緩存,所以在緩存上,AMD已經遠超intel。
3、多核
AMD擁有四核技術,intel是兩核技術,但intel發動機還是超強的。intel CORE核心四組解碼單元,指令集,VT(虛擬化技術)、ESIT等都遠超AMD,這也就是Super π優勢來源。
(1)amd緩存和intel哪個好擴展閱讀:
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選擇:
1、如是使用集成顯卡,最好選擇AMD,集成顯卡最大弊端就是佔用內存尤其是內存帶寬,這對intel本來就嚴峻帶寬問題是雪上加霜。
2、對超頻方面,intel目前是遠勝AMD。
3、多任務還是選擇AMD的,這就是真四核以及AMD緩存的優勢了。
⑵ amd和英特爾哪個好
在重度辦公游戲的前提下,英特爾處理器比amd處理器更好。大多數情況下,AMD在多線程性能偏強,但是intel在單核性能偏強一些,所以游戲上幀數會有一定的優勢,優化上更好。
但是AMD由於多線程優勢,在程序多任務處理上更突出,INTEL和AMD的設計路線不同,所以對於選購處理器還需要看用戶自身需求,側重來選擇的,才可以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CPU。
(2)amd緩存和intel哪個好擴展閱讀:
intel和AMD處理器對比總結:
1、兼容性
intel兼容性、穩定性更好,AMD穩定性和兼容性依然不如intel,目前三代銳龍處理器依然會存在內存兼容性的問題,有些品牌內存可能導致內存頻率超不上去,或者直接點不亮的問題。
2、質保時間
intel盒裝和AMD盒裝均為三年質保。
3、產品售價
intel同級別CPU要比AMD貴一些,但是intel CPU有散片,可以通過選擇散片CPU彌補價格的不足,但是質保只有一年。
4、盒裝散熱器
AMD銳龍盒裝附送的散熱器相比intel酷睿盒裝附送的散熱器更好。
5、產品設計
AMD採用的是針式介面設計,安裝過程中,稍有不慎,可能會將針腳搞彎了,尤其是使用個幾年想要更換硅脂,幹了的硅脂黏住散熱器,取下散熱器可能會將CPU直接帶出來,搞不好針腳就彎了,不是我亂說,眾多實際真實的案例。
intel採用的是觸點介面設計,不會存在CPU彎針的情況,主板卡扣設計很好,所以根本不可能取散熱器帶出CPU可能性。
⑶ 英特爾i7cpu和amd的cpu比較哪個好
1.核心/線程
核心是CPU最重要的參數之一,不考慮應用場景,同等架構下,核心數越多,性能越好。AMD即是靠核心的堆砌來制衡單核更強的intel,當然不是簡單的堆砌啦,理解為單個核心的多個分身更恰當一些;
線程是進程中的實際運作單位,是系統能夠進行運算調度的最小單位,核心相同時,線程越多越好,這個應該很好理解。2.主頻
主頻也叫時鍾頻率,單位為Mhz,主頻越高越好。在CPU的世界中,時鍾周期為時間單位,類似於我們世界中用秒做時間單位,CPU每進行1次指令操作所需要的時間就是由時鍾周期組成的,而時鍾周期的倒數,就是主頻。所以主頻高,運算速度就快(注意這里的運算速度不等於CPU的運行速度,提高主頻可以提高CPU的運行速度,但是CPU的運行速度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並不由主頻決定)。
3.多級緩存
緩存是內存與CPU之間的緩沖區域,緩存越大越好。緩存說白了,就是一定程度上緩解內存的尷尬,因為內存的存儲和讀取速度不夠快呀,被CPU遠遠甩在身後。
除了上述的幾個參數,CPU還有很多其他參數,例如內存類型、製程等,這里就不一一解釋了,接下來,咱們再來看看Intel和AMD各自的特點
一句話,Intel單核性能強勁,AMD則是在堆核心的路上頭也不回。
A.小、中強度游戲重度患者Intel首選,基本沒太多機會用到多核。因為多核在轉碼和渲染的時候特別好使,但是對於LOL之類的一大部分強度略低的游戲卻不一定。舉個例子吧,豹女在人形態下使用Q技能,命中時距離越遠傷害越高,這種只能使用單線程完成,無法在不同線程中計算距離和傷害。類似的例子多如牛毛,所以核心雖然越多越好,還是得看應用場景,用不到的話交這智商稅幹嘛呢?
⑷ intel處理器和amd處理器哪個好
AMD游戲性能好,超頻能力強,INTER發熱量小,AMD的L2緩存小,但是性價比高。AMD的浮點運算能力更強,適合游戲和邏輯處理,INTEL的設計相對更好。目前INTEL和AMD的CPU的區別之處,以及由於區別之處所帶來的性能和效率的差異有以下簡要幾點,僅供參考:
從單晶硅工藝上:INTEL:0。09(降低成本,加大晶體管數量),AMD:0。13(成本比0。09的高),所以導致在都降低相同比例的價格後,INTEL還是掙錢,而AMD最起碼不會掙太多的錢啦,搞不好還會陪錢(虧損),雖然市場佔有率有所提高,盡而導致最近的AMD訴訟案的發生。
從流水線上:INTEL:31級(可以提升到更高的主頻,但帶來更大的發熱量:例如P4-670超到7。4G,但得用液氮來散熱,而且容易造成指令執行效率低下,所以搞出個超線程來彌補);AMD:20級(指令執行的效率比31級強,但頻率提升有限而發熱量相對要低,效率和頻率是2個不同的發展方向,主要看使用者的選擇了)
緩存:INTEL:1級16K,2級1M-2M(整數運算以及游戲性能沒有AMD的快(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在起作用,後面再講),但對於網路和多媒體(浮點運算)的應用比對手強
。
AMD:1級128K,2級:512K(整數運算快,游戲性能好,但對於多媒體的應用稍微遜色)
內存管理架夠:INTEL的內存管理架夠還是採用傳統的由主板上的南北橋方式來管理(造成CPU與內存之間的數據傳輸延時大,對於游戲執行效果沒有AMD的好,但對於日後升級成本有所降低)AMD是CPU內部集成內存控制器(減少了CPU與內存數據傳輸的延時,(對於游戲性能的提升有相當大的作用,也是前面所說的主要原因,同時也彌補了2級只有512K的所對多媒體應用的不足,但加大了對日後升級的成本的增加:要升級的話您只好把CPU和內存以及主板全都換掉)
指令集
INTEL:MMX,SSE,SSE2,SSE3,EM64T
(大多數游戲以及軟體基於INTEL的指令,對於INTEL有所優化,但64位指令對於現在新的64位系統有兼容性的缺點,所以最近不得不兼容於AMD的X86-64指令,CPU的步進值也從E0變到G1)AMD:3DNOW+,MMX,SSE,SSE2,SSE3,X86-64(在所支持的SSE3中少了2條指令,但問題不大,因為那2條是專門針對INTEL超線程技術的,沒有也罷,反正AMD也不支持超線程技術,由於AMD的64位技術源於DEC公司的Alpha技術(64位技術之一),再加上AMD自己的2次開發,所以導致64位技術快速的在民用市場的出現,微軟64位系統也不得不基於AMD的X86-64位開發(誰叫AMD先推出民用的64位呢),為了盡快消除對於64位的WINDOWS兼容性的問題,INTEL也被迫開始兼容AMD的64位指令。
⑸ 筆記本amd和英特爾哪個好
AMD與Intel的CPU處理器到底哪個好
AMD與Intel的CPU處理器到底哪個好?用戶在打算組裝電腦的時候,開始常常會比較糾結,AMD處理器與Intel處理器到底哪個好?一般我們都清楚Intel處理器以高端為主,品質肯定沒問題,價格也比較貴,而AMD價格便宜很多,性價比高,兩者之間如何選擇,用戶通常會走走心思。以下我們提供一些參考,具體如何選擇還需要看用戶自己拿主意。
對AMD來說,其最受人歡迎的地方,就是它良好的超頻性能和低廉的價格,這是它目前佔有處理器市場份額的根本原因,也是它的優勢。在我們選擇時,如果是DIY高手,那選擇AMD是肯定沒錯,能花較少的錢獲得更好的性能。價格上,同主頻的AMD與Intel,前者價格只是後者的一半左右,而且現在AMD的處理器的主板大多數都有傻瓜超頻的軟體,雖然不能把超頻發揮到極限,但也能過一下超頻的癮。而AMD的發熱問題一直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其實不然,現在AMD的處理器多加入了過熱保護的晶元,所以發熱問題已經基本上得到了解決,不必顧慮。
在購買AMD的產品時要注意,由於它良好的超頻性能,使一些奸商們開始出售低頻版本超頻後再打磨的產品。如何識別是不是打磨過的產品,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處理器的L2和L3金橋有沒有人為切割或 焊接 的痕跡;如果仍不放心,那麼盒裝三年質保的AMD產品也是不錯的選擇。其次就是 風扇 的選擇,AMD處理器超頻後的發熱問題(註:超頻後發熱與不超頻時發熱不同),一直是DIYer們最關心的,所以選擇一個好的風扇也是至關重要的。
Intel 則向來以穩定著稱,對多媒體有較好的指令支持,比較適合一些多媒體愛好者、辦公用機、以及一些不太懂電腦的家庭用機使用。從超頻上來看,由於所有Intel處理器都是鎖倍頻的,所以在超頻上顯不出多大優勢來;CPU雖然鎖了倍頻,但還是可以超的,只是超頻的范圍較小。筆者在不改電壓的情況下,將一塊P4 2.4 GB的超到了3.0 GB,且在一些3D游戲中,如FIFA 2004時能穩定運行,所以Intel的穩定性還是值得我們信賴的。
價格上來說,Intel的處理器比起AMD來說可算是高高在上,雖然說一分錢一分貨,但也不乏有一定的壟斷因素在裡面,但是它優異穩定的性能,使得不少電腦愛好者在裝機時,仍然將其設為首選。也正是因為它的穩定,所以許多品牌電腦大多採用了Intel的處理器。可見Intel的穩定性非同一般。這樣,在一個不太懂電腦的家庭裝機和商用裝機機,Intel的處理器有著不可代替的地位。
購買Intel的處理器時,由於都鎖了倍頻,無論是散裝還是盒裝都可以放心購買,不會出現像AMD那樣的打磨產品。但要特別注意的就是,在購買盒裝產品時,一些奸商往往用散裝處理器配上假冒Intel風扇,重新包裝後來當盒裝產品銷售。鑒別的方法單從外觀上很難辨別,主要就是看裡面的硬塑料包裝是否有拆開過的痕跡,再看說明書是印刷品還是復印的,假冒的一般都是復印品。還有就是可以看盒裝產品裡面贈送的小徽標(就是品牌機外面都貼著印有的Intel Inside的小貼片),真品的小徽標厚而硬,外面有一層較硬的塑料,假貨則比較薄,用手指也能把上面的圖案刮下來;有的假貨甚至沒有小徽標。現在散裝的Intel處理器與盒裝的價格相差不到幾十元,而且盒裝產品還贈送一個原裝風扇,不必再單獨購買風扇,所以購買盒裝產品是個不錯的選擇。
建議:銀子不緊張的話,還是買Intel好。並且,AMD對於熱量上的控制,還是不如Intel 的好,夏天的話,更是明顯。任何CPU,發熱量過高均會導致其性能下降。一般而言,同頻的AMD與Intel,AMD 游戲性能好些,價錢便宜些,主板也相對便宜些。銀子多的話就買Intel的,Intel在辦公、設計、做圖、多媒體、浮點運算方面是強項,玩視頻、音頻,Intel也比AMD要快一些。
AMD處理器推薦:
AMD閃龍X2 190/盒裝
· 產品類型:CPU
· 所屬品牌:AMD
· 介面類型:Socket AM3(938)
· 生產工藝:45納米
· 核心數量:雙核
· 主頻:2.5GHz
· Turb:不支持
· 二級緩存:2×512K
AMD Athlon II X2 250/盒裝
· 產品類型:CPU
· 所屬品牌:AMD
· 核心數量:雙核
· 生產工藝:45納米
· 介面類型:Socket AM3(938)
· 主頻:3.0GHz
· Turb:不支持
· 二級緩存:2×1M
AMDA4-5300
· 產品類型:CPU
· 所屬品牌:AMD
· 核心數量:雙核
· 生產工藝:32納米
· 介面類型:Socket FM2
· 主頻:3.4GHz
· Turb:支持
· 二級緩存:1M
· 顯示核心:AMD Radeon HD 7480D
· 支持內存:DDR3 1600MHz,DDR3 1866MHz
總結:其實在選擇處理器時,關鍵還是看個人所需,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⑹ amd處理器和intel處理器哪個好有什麼區別
Intel處理器好,amd處理器的價格只有Intel處理器的一般,但是amd處理器沒有Intel處理器穩定,amd處理發熱量也大一些。
隨著處理器主頻和內部集成晶體管數目的增加,處理器消耗的能量也開始大大增加。為了滿足處理器所需要的巨大電能,因為奔騰四處理器的功率達到了72W,因此它需要在主板上附設額外的電源介面來滿足處理器的供電需要,而由於發熱量的增加,一個散熱風扇也成了一個必需品。
⑺ intel和amd處理器哪個好
在重度辦公游戲的前提下,英特爾處理器比amd處理器更好。大多數情況下,AMD在多線程性能偏強,但是intel在單核性能偏強一些,所以游戲上幀數會有一定的優勢,優化上更好。
但是AMD由於多線程優勢,在程序多任務處理上更突出,INTEL和AMD的設計路線不同,所以對於選購處理器還需要看用戶自身需求,側重來選擇的,才可以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CPU。
英特爾相比amd處理器的優點:
英特爾擁有龐大的軟體支持團隊,同時和程序開發商合作,在程序開發時就把英特爾的新產品指令、SDK等內容提前集成到處理器里,使得產品出廠時其原生生態就更優秀。
體現在最終的處理器運行能力上,使得搭載英特爾處理器的電腦在各個場景下能夠運行表現良好、具有更好的兼容性穩定性。不管是品牌機游戲本、高校實驗室等等,都仍是Intel使用更普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amd處理器,網路——intel處理器
⑻ amd和英特爾哪個好
英特爾處理器的單核性能普遍優於AMD處理器。
需要知道的是Intel處理器主要以高端為主,價格比較昂貴,而AMD價格便宜,但性價比高,AMD與Intel同樣的主頻,前者價格只是後者的一半左右。
但是選擇哪一款,還是要看自己的用途,如果普通的使用電腦,amd和intel的低中端產品其實都差不多(PS、CAD類圖像處理,中高級游戲,小型渲染等),但是涉及高端的應用有數模運算,大型科學計算等,還是Intel比較穩定。
很多大型應用要求多CPU同時並行計算,並行計算上intel更具優勢,反而AMD功耗成了致命的弱點,AMD的超頻性能會產生發熱,AMD對於熱量上的控制,略差Intel ,因為大型應用的耗電是很恐怖的。據悉,很多大型的機房和伺服器都需要更大的製冷量。
⑼ 處理器amd和intel哪個好
目前總體來講AMD更強一點。intel桌面11代處理器還是14nm工藝,功耗大發熱大,AMD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採用台積電7nm工藝,功耗和發熱都比intel小,而且AMD一直處於劣勢的單核性能在銳龍5000系列上實現了反超,同頻單核性能已經超越了intel。同核心規格的前提下,無論是游戲還是生產力,AMD銳龍5000都要強於intel 11代。AMD目前的缺點是:一積熱,雖然發熱比intel小,但是因為核心面積小,所以熱量集中不容易散發,核心溫度往往比較高。二是內存延遲,AMD的內存延遲一直比intel高一點,不過AMD通過更大的緩存開解決這個問題。而且intel 11代處理器的內存延遲也增高了,比起10代還退步了。
⑽ 電腦處理器AMD、英特爾哪個更好一點
AMD與Intel的CPU處理器哪個好?對AMD來說,其最受人歡迎的地方,就是它良好的超頻性能和低廉的價格,這是它目前佔有處理器市場份額的根本原因,也是它的優勢。在我們選擇時,如果是DIY高手,那選擇AMD是肯定沒錯,能花較少的錢獲得更好的性能。價格上,同主頻的AMD與Intel,前者價格只是後者的一半左右,而且現在AMD的處理器的主板大多數都有傻瓜超頻的軟體,雖然不能把超頻發揮到極限,但也能過一下超頻的癮。而AMD的發熱問題一直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其實不然,現在AMD的處理器多加入了過熱保護的晶元,所以發熱問題已經基本上得到了解決,不必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