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固態硬碟性能下降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固態硬碟性能下降

發布時間: 2022-06-10 08:27:51

Ⅰ 我的電腦固態硬碟裝完系統後分區了,導致硬碟性能下降,想知道重裝系統後能恢復硬碟性能嗎

方法/步驟

  • 首先需要修改注冊表,找出兩個隱藏的選項,點擊開始按鍵,直接輸regedit,打開注冊表編輯器

  • 找到【HKEY_Local_012ee47-9041-4b5d-9b77-535fba8b1442b2d69d7-a2a1-449c-9680-f91c70521c60 】,把attributes 從 1 改為 2

  • 7

    完成後重啟,問題解決

Ⅱ SSD性能下降問題

你好
固態硬碟的性能下降,主要是發生在硬碟內充斥滿垃圾和碎片的時候,這時候再要寫入一個數據,SSD找不到(或比較難找到)一個干凈的塊,這時候就需要進行復制-擦除-合並數據-再寫入的過程,嚴重拖慢速度,使性能(尤其是小文件和4K隨機存取性能)
下降的有多快,這個得看你的使用習慣了,現在的SSD有CG(垃圾回收)功能。樓主如果裝WIN7/8,系統本身帶有TRIM指令(告訴SSD哪裡是無用數據的指令,這對SSD很重要),配合SSD的CG功能,SSD會在硬碟處於輕負載或者空閑狀態的時候進行被動垃圾回收,完成對無用文件的清理,這對保持性能很有利
所以樓主保持良好的使用習慣很重要。樓主上SSD的話就不能用XP了。(XP對SSD的優化很渣,而且沒有TRIM指令,這點很要命)注意不要經常保持高強度使用,沒什麼事的時候不要急著關機,開一會機(也別24小時開著。。。把握好度就好)。別把SSD塞滿,至少留15%到20%的空間供垃圾回收(垃圾回收會佔用可用空間,當然你在操作系統上看不到這些空間被佔用了),最好分區的時候別一次性分區完所有空間,留一個4GB左右,很有好處。分區的話,你的SSD在128G及以下的話,能不分就別分區了(網上說分區會影響壽命和性能,雖然沒啥依據,但是多分了會更容易造成碎片到是真的)
做到以上幾點,如果樓主你不是那種整天跑專業軟體的工作者的話,估計一兩年內都不會明顯下降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因素產生影響,比如採用SandForce的主控的SSD相比之下更容易掉性能(主要原因是沒有緩存),某些品牌比較容易掉性能(比如金士頓,intel和鎂光之前也有曝光),相比之下浦科特要稍微穩定一點
當然,如果很不幸遇到性能下降了,可以用軟體HDDErase來清空SSD以原地滿血復活,具體操作網上有教程
希望我的答案能給你帶來幫助!

Ⅲ 聽說固態硬碟分區會影響性能,真的嗎

不是。

固態硬碟分區,並不會引起性能下降。只不過在分區之後,每個區都需要一部分空間備用,會導致一些容量被白白浪費,但是讀寫性能不受影響。不過,因為一些固態硬碟的主控不給力,在空間剩餘不多時,的確會降低讀寫性能。甚至有個有待考證的說法,就是硬碟某個分區長期佔用超過90%時,會影響垃圾回收機制,硬碟崩潰的可能性會增加。

固態硬碟注意事項

Win7系統開始支持SSD固態硬碟優化,支持硬碟分區4K對齊,支持TRIM命令等,能將SSD固態硬碟的性能發揮到極致,因此必須使用Win7以上的系統。

安裝系統時盡可能只接SSD,因為Win7以上系統會自動檢測磁碟系統是否為SSD而作出優化,希望SSD發揮最大性能,就要單獨接SSD來安裝系統,否則系統會因為檢測到多盤而不進行充分的優化,甚至引起一些古怪的問題。而在安裝系統過程中要避免多硬碟而引起的一些不必要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只要把HDD的電源線拔了,裝好系統再接上就行。

Ⅳ 為什麼筆記本電腦裝了固態硬碟開機還是慢

原因

1、電腦自檢,導致開機慢

要關閉電腦開機自檢,可以在BIOS啟動設置里,找到一個Quick Boot項,修改為「Enabled」,這項是讓BIOS「忽略」部分自檢項,加速引導。然後啟動項順序設置,即「Primary Boot Sequence」。

在啟動項中,不要將網路啟動設置成第一或第二啟動順序,不然會使BIOS長時間停留在網卡檢測區域網啟動上,這樣非常耗時。

對於UEFI BIOS還支持UEFI啟動,可以選擇將首要啟動項變更為「Windows Boot Manager XXX」,如果硬碟是GPT模式,就可以自動判斷使用UEFI方式啟動,速度會更快一點。

2、固態硬碟要用專用的驅動程序

驅動程序一般在包裝上寫著驅動下載地址,官網也有驅動程序下載。能提升一些SSD的性能,這時就需用戶自己下載安裝了

3、筆記本要是在機械硬碟上加固態,必須把固態上到主硬碟插口上,把拆下來的機械硬碟上在光碟機位,因為主硬碟位是SATA3.0的光碟機位的是SATA2.0傳輸速度的

固態硬碟不像機械硬碟,要想讓它最高性能的給你工作,就必須按上面的正確的設置起來,這樣不但能最高速度的運行,而且還能大大的增加使用壽命,總之ssd的確能讓你的電腦煥發青春,但這些一次性就能完成的設置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使用與保養

對於固態硬碟的使用和保養,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在機械硬碟時代養成的「良好習慣」,未必適合固態硬碟。

一、不要使用碎片整理

碎片整理是對付機械硬碟變慢的一個好方法,但對於固態硬碟來說這完全就是一種「折磨」。

消費級固態硬碟的擦寫次數是有限制,碎片整理會大大減少固態硬碟的使用壽命。其實,固態硬碟的垃圾回收機制就已經是一種很好的「磁碟整理」,再多的整理完全沒必要。Windows的「磁碟整理」功能是機械硬碟時代的產物,並不適用於SSD。

除此之外,使用固態硬碟最好禁用Win7的預讀(Superfetch)和快速搜索(Windows Search)功能。這兩個功能的實用意義不大,而禁用可以降低硬碟讀寫頻率。(在Windows 10中,這一項優化不需要)

二、小分區 少分區

還是由於固態硬碟的「垃圾回收機制」。在固態硬碟上徹底刪除文件,是將無效數據所在的整個區域摧毀,過程是這樣的:先把區域內有效數據集中起來,轉移到空閑的位置,然後把「問題區域」整個清除。

這一機制意味著,分區時不要把SSD的容量都分滿。例如一塊128G的固態硬碟,廠商一般會標稱120G,預留了一部分空間。

但如果在分區的時候只分100G,留出更多空間,固態硬碟的性能表現會更好。這些保留空間會被自動用於固態硬碟內部的優化操作,如磨損平衡、垃圾回收和壞塊映射。這種做法被稱之為「小分區」。



Ⅳ 固態硬碟突然變得很卡

1、查看ssd固態硬碟介面是否安裝錯誤:在我們購買來ssd固態硬碟後,如果我們不小心將ssd固態硬碟介面接在了sata2.0或者3.0的埠上之後,由於老的pc主板都有這兩個介面,而且也是兼容的,但是這樣會影響ssd硬碟的速度,會下降到1倍,因此需要好好檢查一下,要是接錯了。立馬接到3.0介面上,就可以了。
2
/5
2、查看主板bios處理器是否設置正確:這里說的處理器會影響ssd固態硬碟性能,不是單單說處理器性能差所導致速度變慢,這里所說的是處理器的節能功能,由於處理器是用來降低功耗(主要是降低處理器頻率以及外部匯流排介面單元的運行速度),處理器廠商就在此規劃了許多功能。當你在啟用這些功能時,處理器會通過主板bios的節能選項讓ssd固態硬碟性能以及速度受到影響,因此會影響固態硬碟無法正常發揮。雖然處理器節能模式確實會智能的隨著電腦使用狀態去做性能調整,但是也會讓ssd固態硬碟的性能受到限制,尤其是當你設置了低頻節能模式的話,ssd固態硬碟的速度就會更慢了,更得不到應有的發揮。
3
/5
3、查看硬碟模式是否設置成了ide,如果是那就把模式改成,這樣才能讓ssd固態硬碟速度更快起來。因為ahci是sata硬碟的主要控制介面,除了復雜的磁碟陣列模式之外,最能發揮sata介面的硬碟性能。對於一些比較舊的主板電腦,一般設置的工作模式都是ide,沒有打開ahci模式,所以當你安裝好固態硬碟之後重裝電腦了,在進bios打開ahci模式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系統開機藍屏、啟動失敗等狀況,這是因為兩個硬碟模式運用的驅動程度不一樣所導致的,不可進行直接切換,所以此時可以進行驅動安裝後,再更改回來。
4
/5
4、確保是否對固態ssd硬碟進行了保養維護:很多人都不知道對ssd固態硬碟進行保養維護,其實這個是很有必要的。當我們電腦系統不斷的更新,應用軟體的的更新,硬體性能的更能,都會 影響速度。因此我們的ssd固態硬碟也需要做好保養和升級工作。ssd固態硬碟是具備固件的,所以我們可以更新近半年或者一年對新出的固件進行更新,這樣才能更好的去掉裡面的Bug問題以及優化固態硬碟。另外可以將固態硬碟進行格式化,重新分區。但是要備份好數據,不然數據無法恢復。
5
/5
5、定期對磁碟進行碎片整理:因為在我們使用電腦的時候,磁碟會產生很多碎片文件,會因為很多程序,影響我們硬碟的速度。因此可以對磁碟進行定期碎片整理,修復磁碟分區的錯誤,確保我們磁碟的高效運行。

Ⅵ 固態硬碟速度下降

電腦配備固態硬碟早已不是啥新鮮大事,但購買固態硬碟的預算並不便宜,有些小夥伴省吃儉用才購買了一塊SSD固態硬碟,各種安裝之後卻發現電腦速度沒什麼大變化,總以為是自己的電腦cpu以及內存等硬體條件不夠好才導致的,其實不是,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揭秘 SSD固態硬碟速度變慢 的幾大罪魁禍首,千萬別再搞錯了!

安裝固態硬碟需要優化哪些?

也許大家不知道,要想讓SSD的速度有質一般的飛躍,不只是需要做幾項優化就行,還需要了解日常會犯錯的地方,請往下看。

一、將SSD硬碟插在SATA2介面上

一些時間比較久的PC主板一般都備有SATA2.0/3.0介面,本身這兩個介面是兼容的,也可以直接接駁在SATA 3.0的SSD固態硬碟、HDD機械硬碟的介面上,雖說這樣操作最是簡單方式,但是這樣的方式經常讓小白朋友吃大虧。

由於SATA2.0介面速率在300MB/s;而SATA3.0介面速率想必前者要高一倍多,所以小夥伴們要是將介面安置錯誤的話,SATA3.0 SSD的讀寫速度就會比同期正確安裝下降一倍多,到是其速度對運用HDD硬碟不會有太多的影響,但是對SSD硬碟的影響卻是大很大的了。

查看圖上表格中我們可以發現,SSD固態硬碟接駁哪個介面是需要嚴格挑選的,很多台式電腦裝機往往沒注意到這點,而一些傳統HDD機械硬碟直接接在SATA3上面,導致接上固態硬碟的時候就錯了。

二、處理器也是影響SSD性能的一大關鍵點

小編說的處理器會影響SSD性能,不是單單說處理器性能差所導致速度變慢,這里所說的是處理器的節能功能,由於處理器是用來降低功耗(主要是降低處理器頻率以及外部匯流排介面單元的運行速度),處理器廠商就在此規劃了許多功能,大家在啟用這些功能時,處理器正是通過主板BIOS的節能選項讓SSD性能以及速度受到影響。

是的,處理器節能模式確實會智能的隨著電腦使用狀態去做性能調整,同時也會讓SSD性能受到限制,尤其是當你設置了低頻節能模式的話,想讓SSD速度跑滿就很難了。

三、硬碟模式修改成AHCI才能確保SSD性能發揮

其實,硬碟模式修改成AHCI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升SATA硬碟的速度,一般來說大約提升30%。AHCI是現有的SATA硬碟主控介面中,除了復雜的磁碟陣列模式之外,最能發揮SATA硬碟性能。

很多小夥伴打算安裝SSD的時候,小編總會為大家叨叨一遍,特別是對於一些相對想說比較舊的主板電腦,一般設置的工作模式是IDE,沒有打開AHCI模式,所以大家要是安裝好固態之後重裝電腦了,在進bios打開AHCI模式,可能會出現系統藍屏、啟動失敗等後果,這是因為兩個硬碟模式運用的驅動程度不一樣所導致的,不可進行直接切換。

一般來說,未開啟AHCI的具體表現為AS SSD Benchmark當中顯示有紅色的pciide – BAD字樣,4K-64Thrd與4K的數值相對接近,所以「快啟動」小編建議大家通過注冊表打開進行切換。

按WIN+R進入「運行」窗口,輸入regedit並回車打開注冊表編輯器。在注冊表編輯器當中依次展開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storahci\StartOverride,找到右側名為0的項目,將其值從3修改為0,然後點擊確定,最後關閉注冊表編輯器。

修改好了之後可以直接重新啟動電腦,按啟動快捷鍵(F11或者F12或ESC)進入BIOS界面,在「Main」功能選項欄中,切換游標移至到「SATA Mode」回車選擇「AHCI」模式,然後按F10保存設置,這樣就可成功開啟ahci模式了,如圖所示:

四、固態硬碟做好保養工作

其實,半年到一年對SSD固態硬碟做一次保養是特別有必要的,不然對平時的運用有很大的影響。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幾個保養方案:

1、對固件進行升級

大家也許不知道,SSD固態硬碟也有具備固件的,所以我們應該更新近半年、一年對新出的固件,才能更好的搞定運用過程中遺留的Bug問題以及優化實用性性能。

2、對固態硬碟做好終極優化

SSD性能也需要做好全盤擦除優化,但是擦除後數據是沒辦法恢復的,大家在操作前一定要做好備份工作,現在的大部分廠家也會在工具內置此功能(快啟動小編也推薦大家運用「Solid State Doctor」工具來執行擦除任務,直接選定固態硬碟,然後點驅動器工具圖標、再點安全擦除圖標,然後執行就ok了),但如果你是安裝系統了,需要了解的是運行著系統時是沒辦法做擦除處理的。

到這里,拖慢固態硬碟的幾大罪魁禍首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愉快運用SSD固態硬碟。

Ⅶ 固態硬碟是不是使用一段時間後性能會下降了,壽命也比較短

不會的。固態硬碟的工作方式不同於機械硬碟,它類似於flash盤,沒有摩擦阻力,沒有馬達轉動,所以也沒有所謂的性能下降,只會壞單元,減少容量。壽命很長。

Ⅷ 為什麼固態硬碟4k 64thrd速度很慢

固態硬碟4k 64thrd速度很慢可能存在以下的原因:

1、固態作為系統盤的同時進行測試,固態硬碟的主控晶元還需要處理系統運行時的讀寫請求,導致測試的性能下降。

2、SLC緩存是有一定容量限制的,跟主控有關。固態硬碟在非空盤狀態下,可以理解為佔用了一部分本該用作SLC緩存的空間,就會導致速度變慢。

3、PCH通道還要連接網卡,音效卡,SATA硬碟,USB等設備,這些設備的連接都會佔用少量的PCH通道,導致硬碟降速。

(8)固態硬碟性能下降擴展閱讀:

提升固態硬碟的速度的措施:

1、檢查硬碟模式

目前主流主板BIOS中硬碟模式默認為AHCI模式,有些可能只有AHCI模式,使用固態硬碟的話,需要進入主板中檢測一下硬碟模式是否為AHCI。IDE模式的速度要比AHCI模式的速度低很多。

2、寫入緩存

除了硬體上的優化之外,系統層面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寫入緩存策略啟用寫入緩存的目的是增強數據的安全性,防止在寫入數據時出現錯誤導致數據全部丟失的情況。

3、4K對齊

新裝的固態硬碟都要進行分區,分區的時候要選擇4K對齊,有沒有4K對齊差距是很大的,性能大概插了25%,所以電腦加裝固態硬碟之後要讓U盤啟動工具進入PE系統,給硬碟分區並設置4K對齊,然後再安裝系統。

Ⅸ 固態硬碟寫入速度不穩定

固態硬碟的安裝
1固態硬碟4K對齊
可以使用win7系統盤對固態硬碟分區和格式化,或使用硬碟分區工具Diskgen軟體(至少是3.7版本以上)對固態硬碟進行4K對齊。
2開啟硬碟AHCI功能
就目前來說,大部分台式機電腦默認是IDE模式,開啟硬碟AHCI模式需要進入Bios裡面設置開啟。筆記本則大多默認已經採用AHCI模式。
進入Bios開啟硬碟AHCI模式的大致步驟是:重新啟動電腦,啟動電腦時按Del鍵進入BIOS,依次選擇Devices→ATA Drives Setup→Configure SATA as→AHCI,最後按F10鍵保存並退出BIOS
最有效的提升固態硬碟性能除了以上兩項基本重要的知識點外,還有一些影響比較大的其它方面,比如主板開啟了節能功能以及誤接第三方SATA3介面等等均會對固態硬碟速度有較大的影響,下面分別介紹下。
1)主板開啟節能模式導致固態硬碟性能下降
通常開通了主板的節能功能,CPU的頻率會有所降低,這也將導致固態硬碟的性能下降,因為在節能時CPU頻率減弱10%,發送指令時則會慢了10%,因此測試時理論SSD性能會減弱了10%,因此如果想發揮固態硬碟最佳性能,主板請不要開啟節能模式。
2)誤接第三方SATA3介面影響性能
現在新主板均支持SATA3.0介面,使用SATA3.0介面對於固態硬碟也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選用的主板不支持SATA3.0介面(如H61或A55以下主板就不含有SATA3.0介面),那麼對固態硬碟性能上影響較大。另外一方面,第三方SATA3介面方案的測試成績幾乎完敗給原生SATA3的成績,特別在Starting Applications速度上足足差了20MB/s。(Starting Applications:用IE打開PCMark 7 specification 1.0 document等待完全有響應的硬碟操作記錄。其中有85%都是隨機讀取。)從而導致分數大大下滑,採用了第三方SATA3晶元方案大大拖累了隨機速度,從而導致其性能急劇下降。
主要注意的就是4k對齊,AHCI,SATA3介面這三項!

Ⅹ 固態硬碟變慢了怎麼辦

備份重要數據後用可以安全擦除的軟體,恢復其出廠的原始性能。注意點是安全擦除後數據無法找回,另外通用軟體無法通用於所有固態硬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