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東芝硬碟無法啟動問題(HDD PASSWORD)
你這個硬碟是新買的,還是自己用了很久的?
一般的主板上都有所謂的清除cmos跳線,是三針的,正常的蓋帽是接在一二針上面的,把蓋帽拔下來,接到第二三針上,過十來秒鍾後,再拔下來,接到第一二針上去即可。
或者把主板電池拔下來,然後正負極反接幾秒鍾也行。
或者軟清除,開機進入bios,選擇恢復出廠設定值,然後按F10保存退出。我的BIOS恢復出廠設定值的菜單有兩個:
Load Fail-Safe Defaults||這個是最穩設置
Load Optimized Defaults||這個是最佳設置
你對照一下,應該可以找到類似的菜單。
你插到別的電腦上也這樣,那就斷定與bios無關了。從網上找到一段資料如下:
我們知道,在CMOS中可以設置系統口令,使非法用戶無法啟動計算機,當然也就無法使用硬碟了。但這並未真正鎖住硬碟,因為只要將硬碟掛在別的計算機上,硬碟上的數據和軟體仍可使用。要對硬碟啟動加口令,可以首先將硬碟0柱面0磁頭1扇區的主引導記錄和分區信息都儲存在硬碟並不使用的隱含扇區,比如0柱面 0磁頭3扇區。然後用Debug重寫一個不超過512位元組的程序(實際上100多位元組足矣)裝載到硬碟0柱面0磁頭1扇區。該程序的功能是執行它時首先需要輸入口令,若口令不對則進入死循環;若口令正確則讀取硬碟上存有主引導記錄和分區信息的隱含扇區(0柱面0磁頭3扇區),並轉去執行主引導記錄。
由於硬碟啟動時首先是BIOS調用自舉程序INT19H將主硬碟的0柱面0磁頭1扇區的主引導記錄讀入內存0000:7C00H處執行,而我們已經偷梁換柱,將0柱面0磁頭1扇區變為我們自己設計的程序。這樣從硬碟啟動時,首先執行的不是主引導程序,而是我們設計的程序。在執行我們設計的程序時,口令若不對則無法繼續執行,也就無法啟動了。即使從軟盤啟動,由於0柱面0磁頭1扇區不再有分區信息,硬碟也不能被訪問了。當然還可以將我們設計的程序像病毒一樣,將其中一部分駐留在高端內存,監視INT13H的使用,防止0柱面0磁頭1扇區被改寫。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則似可以用光碟winpe啟動進入,用分區軟體比如winpm,ptdd分區表醫生,重建mbr即可。
㈡ 東芝cv60故障代碼
常見故障一:系統不認硬碟
系統從硬碟無法啟動,從A盤啟動也無法進入C盤,使用CMOS中的自動監測功能也無法發現硬碟的存在。這種故障大都出現在連接電纜或IDE埠上,硬碟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過重新插接硬碟電纜或者改換IDE口及電纜等進行替換試驗,就會很快發現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碟也不被接受,一個常見的原因就是硬碟上的主從跳線,如果一條IDE硬碟線上接兩個硬碟設備,就要分清楚主從關系。
常見故障二:硬碟無法讀寫或不能辨認
這種故障一般是由於CMOS設置故障引起的。CMOS中的硬碟類型正確與否直接影響硬碟的正常使用。現在的機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動檢測硬碟的類型。當硬碟類型錯誤時,有時乾脆無法啟動系統,有時能夠啟動,但會發生讀寫錯誤。比如CMOS中的硬碟類型小於實際的硬碟容量,則硬碟後面的扇區將無法讀寫,如果是多分區狀態則個別分區將丟失。還有一個重要的故障原因,由於目前的IDE都支持邏輯參數類型,硬碟可採用「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裝了數據,而又在CMOS中改為其它的模式,則會發生硬碟的讀寫錯誤故障,因為其映射關系已經改變,將無法讀取原來的正確硬碟位置。
常見故障三:系統無法啟動
造成這種故障通常是基於以下四種原因:
1. 主引導程序損壞
2. 分區表損壞
3. 分區有效位錯誤
4. DOS引導文件損壞
其中,DOS引導文件損壞最簡單,用啟動盤引導後,向系統傳輸一個引導文件就可以了。主引導程序損壞和分區有效位損壞一般也可以用FDISK /MBR強制覆寫解決。分區表損壞就比較麻煩了,因為無法識別分區,系統會把硬碟作為一個未分區的裸盤處理,因此造成一些軟體無法工作。不過有個簡單的方法——使用Windows 2000。找個裝有Windows 2000的系統,把受損的硬碟掛上去,開機後,由於Windows 2000為了保證系統硬體
的穩定性會對新接上去的硬碟進行掃描。Windows 2000的硬碟掃描程序CHKDSK對於因各種原因損壞的硬碟都
有很好的修復能力,掃描完了基本上也修復了硬碟。
㈢ 請問TOSHIBA HDD2H84,這個硬碟能用來更換PH 4510S的硬碟嗎如果能的話,TOSHIBA HDD2H84的四個針角如處理,
當然可以。那四個針腳是用來改變硬碟的工作模式的。
要知道,SATA硬碟現在有三個版本,SATA1,SATA2,SATA3,分別就是3代了。
當時SATA2硬碟剛出來的時候,很多主板的晶元組還只是很好的支持SATA1,對SATA2硬碟會有這樣那樣的兼容性問題,所以硬碟廠商在硬碟上會有這四個針腳的設計。當你的SATA2硬碟因為工作模式而工作不正常時,可以通過跳線將特定針腳短接,讓硬碟工作於SATA1模式。
SATA硬碟上都有這四個針腳,具體定義倒是沒研究過。
㈣ 東芝移動硬碟插上以後燈會亮,但是無法顯示
1、你的移動硬碟沒有分區。
右鍵單擊「我的電腦」--管理--磁碟管理--右邊窗口是否能夠看到移動硬碟盤符?如果可以看到,右鍵單擊格式化即可。
2、如果已經分區,則嘗試下面方法
到系統目錄 C:\WINDOWS\system32\drivers 看有沒有一個 sptd.sys 的文件。刪除它,重新啟動。
試用以下兩種方法解決:
一、輔助軟體修復法。選用「超級魔法兔子」,優點是操作十分簡單:啟動軟體→「高級隱藏」→「磁碟與文件夾」,將U盤盤符的「√」去掉,點擊「保存」退出後重啟電腦,問題就能解決;
二、修改注冊表。「開始」→「運行」,輸入regedit
依次打開HKEY-CURRENT-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cn\Policies\Explorer\分支,刪除NoDrives的鍵值,關閉注冊表重啟電腦既可。
如果還不行,換個插口試一試,還不行,就重裝USB驅動試一試。
3、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解決,說明是電源功率不足導致的。
你可以嘗試電腦後面的USB插口試一試。
如果電腦裝有光碟機、軟碟機、或者刻錄機之類的硬體,你斷開它們的電源,這樣可以減小用電功率。看是否可以顯示。如果可以,就換個電源吧 。
答:USB不被電腦識別,如果是系統或系統自帶的驅動的原因,一般經過重啟就可恢復或開機按F8進入安全模式在退出,在進入正常模式(修復受損的注冊表)。
U盤插入電腦,電腦提示「無法識別的設備」故障診斷方法如下。
第1步:如果U盤插入電腦,電腦提示「無法識別的設備」,說明U盤的供電電路正常。接著檢查U盤的USB介面電路故障。
第2步:如果U盤的USB介面電路正常,則可能是時鍾電路有故障(U盤的時鍾頻率和電腦不能同步所致)。接著檢測時鍾電路中的晶振和諧振電容。
第3步:如果時鍾電路正常,則是主控晶元工作不良。檢測主控晶元的供電,如果供電正常,則是主控晶元損壞,更換即可。
另外還有一種原因,就是USB介面供電不足,可能是USB介面連接的外設太多造成供電不足。建議使用帶電的USBHUB或者使用USB轉PS/2的轉接頭。還有可能WindowsXP默認開啟了節電模式,致使USB介面供電不足,使USB介面間歇性失靈。右擊我的電腦/屬性/硬體/設備管理器,雙擊「通用串列匯流排控制器」會到好幾個「USB
Root Hub」雙擊任意一個,打開屬性對話框,切換到「電源管理」選項卡,去除「允許計算機關閉這個設備以節約電源」前的勾選,點擊確定返回,依次將每個USB
RootHub的屬性都修改完後重新啟動電腦。USB設備就能恢復穩定運行了,頻率盡量設低一些。
如果需要安裝驅動,建議安裝驅動精靈2008
,安裝之後,使用其自動更新驅動功能,它會自動下載並安裝最新版本驅動,包括網卡、音效卡、顯卡、USB等,免去尋找和安裝之苦。
驅動精靈
http://www.onlinedown.net/soft/3450.htm
如果是有盤符而沒有顯示出來的,解決方法:右擊我的電腦/管理/存儲/磁碟管理,然後右擊「可移動磁碟」圖標」單擊快捷菜單中的「更改驅動器和路徑」選項,並在隨後的界面中單擊「添加」按捺,接下來選中「指派驅動器號」,同時從該選項旁邊的下拉列表中選擇合適的盤符,在單擊確定即可。最後打開我的電腦,就能看到快閃記憶體的盤符了。
USB存儲設備無法識別
當你想用快閃記憶體或移動硬碟來和電腦交換數據時,但插上USB口時你卻發現系統居然無法識別出USB設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這里我簡單介紹一下排除USB存儲設備本身故障後出現此類現象的原因。
1.前置USB線接錯。當主板上的USB線和機箱上的前置USB介面對應相接時把正負接反就會發生這類故障,這也是相當危險的,因為正負接反很可能會使得USB設備燒毀。
2.USB介面電壓不足。當把移動硬碟接在前置USB口上時就有可能發生系統無法識別出設備的故障。原因是移動硬碟功率比較大要求電壓相對比較嚴格,前置介面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電壓,當然劣質的電源也可能會造成這個問題。解決方法是移動硬碟不要接在前置USB介面上,更換劣質低功率的電源或盡量使用外接電源的硬碟盒,假如有條件的話。
3.主板和系統的兼容性問題。呵呵這類故障中最著名的就是NF2主板與USB的兼容性問題。假如你是在NF2的主板上碰到這個問題的話,則可以先安裝最新的nForce2專用USB2.0驅動和補丁、最新的主板補丁和操作系統補丁,還是不行的話嘗試著刷新一下主板的BIOS一般都能解決。
4.系統或BIOS問題。當你在BIOS或操作系統中禁用了USB時就會發生USB設備無法在系統中識別。解決方法是開啟與USB設備相關的選項。
USB介面供電不足的故障表現:
1、系統不能發現移動硬碟,移動硬碟的狀態指示燈不亮(綠閃為讀盤)或常明為綠色(紅色為讀盤)。可能同時伴隨硬碟有節奏的「咔咔」聲,好像硬碟有故障似的。
2、系統能夠找到新硬體,表現為新硬體的驅動程序也安裝正常,但在我的電腦裡面沒有盤符顯示,無法使用移動硬碟。
3、系統能夠打到移動硬碟,也有盤符顯示,拷貝小文件正常,但拷貝大文件時容易丟失數據,造成拷貝到移動硬碟中的文件無法打開。
4、比較嚴重的是主機接上移動硬碟後,主機根本無法啟動,提示系統文件丟失或啟動盤無系統文件之類的提示。
對於移動硬碟供電不足問題的解決方法:
1、對於主板上的USB介面有跳線可以改變供電方式的主機
當出現移動硬碟不能正常使用時,我們可以試著改變一下供電途徑,把原來的副電源+5VSB供電改為主電源的+5V供電,看移動硬碟是否能夠正常使用。
說明一點:我們通常所使用的ATXV2.1版的開關電源,只能提供+5VSB1.5A的電流。但實際上,多數開關電源生產廠家在生產開關電源時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對於+5VSB的供電有的採用低頻變壓器直接降壓,再通過7805穩壓塊穩壓後提供給主機;有的使用單管自激式開關電源電路,有個單獨的3-5W的開關變壓器提供+12V的直流電壓,再經過7805穩壓後提供給主機。副電源在主機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開機電路,網路喚醒,M喚醒,鍵盤開機等功能,一般情況下這部分電路對副電源所需的電流比較小,所以多數主機使用此類電源不會產生什麼問題。由於7805在加標准散熱片的情況下能夠輸出1.5A的電流,而廠家在生產時多數都不使用散熱片或使用小片散熱片,所以其電波的輸出最多也只有500MA,特別是在長時間大電流工作時,因為7805發熱量大,輸出電流會隨著工作溫度的上升而下降,到到截止溫度時會停止輸出。所以當我們的主板的USB介面使用的是+5VSB供電時,此時我們再使用移動硬碟,肯定會出問題的。
對於只能使用副電源供電的主機,如果出現此問題時,可以試著更換大功率名牌的開關電源進行替換解決問題。
2、對於供電電流被嚴格限制的主機
因為主板生產廠家為了保證主板的正常使用性能,使用電子電路來保證每個USB介面的電流輸出為500MA,所以對於移動硬碟不能使用時,我們只能更換大容量低功耗的2.5"硬碟使用,或者是使用有外接電源的移動設備來保證其正常使用。
3、通過其他USB介面或PS/2介面輔助供電
在鍵盤滑鼠下面的兩個USB介面,其電源的供應是和鍵盤滑鼠取自同一路,其PCB板上的電路多數主板是直接連在一起的,所以當移動硬碟不能使用時,即使我們插上PS/2介面,對於電流的增加並不會有多大改變,移動硬碟多數時候仍然無法使用。同時,帶電拔插PS/2介面時還有可能燒毀介面和控制晶元,需要特別注意。一般情況下,USB介面的移動硬碟的供電都是直接取自USB介面的+5V。注意,有的移動硬碟會有兩個並在一起的USB介面,但側面的那個並不是數據介面,而是當主USB數據介面的供電不足時,為了輔助提供較大的電流以保證移動硬碟的正常工作而設置的。但實際上主板上後置的兩個或前置的兩個USB介面的供電都是取自同一路,也就是說無論使用一個或兩個USB設備,其總的供電電流被限制在一定范圍之內,特別對於主機的電源性能差或功率偏小的電源表現更為明顯。所以當我們遇到使用40G以上的高速移動硬碟時經常會出現供電不足,無法正常使用的的情況。此時,即使我們把兩個USB介面都接上去也不能滿足硬碟的供電所需,仍然無法使用。不過,這種情況對於前置為4個或6個,或者是後置USB介面為4個以上的就可以使用,因為通常USB介面的供電為一個USBHOSTHUB支持兩個USB介面,共同使用一組電源供應,不同的一組USB介面就使用不同的電源供應。注意,一定不要接在一組USB介面上。
4、使用外接電源直接供電
對於3.5"的移動硬碟,因為其工作電流大,所以對於支持這類硬碟的移動硬碟盒都使用了外接電源來提供額外的+12V和+5V電源供應,所以基本不存在因為電流供電不足而產生「能夠發現移動硬碟但是在『我的電腦』中沒有盤符顯示」的情況。
針對2.5"的40G以上的移動硬碟,因為其工作電流越來越大,個別高速硬碟的+5V供電已經達到1A,所以單單依靠USB介面來提供硬碟的工作電流已經不能滿足硬碟的正常工作。多數表現為:移動硬碟在部分機器上能夠正常工作,在部分機器上只能發現移動硬碟,但是沒有盤符顯示;有的還會在部分機器上有時能夠讀盤,有時不能夠讀盤;拷貝小文件時能夠正常工作,但拷貝大文件如電影音樂時,就會出現數據丟失,盤符丟失的情況。所以建議對於大容量的2.5"的移動硬碟最好也提供外接電源,以保證移動硬碟的穩定工作。
㈤ 東芝移動硬碟在電腦上無法顯示,但燈會亮
如果東芝移動硬碟在電腦上無法顯示,但燈會亮你可以如下操作:
靠近你的移動硬碟,耳朵貼近聽聽聲音是否是一陣陣地轉動又停止,或者是根本就不轉動。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可能數據線老化或者質量不好造成供電不足,那麼你就需要更換一個雙USB取電的好一點質量的數據線了。
㈥ 東芝移動硬碟讀不出來
一、開機之後系統沒有找到或者是不能識別出硬碟
這類情況的出現導致系統無法有硬碟啟動,即使通過其它的手段啟動電腦之後也無法找到硬碟。對於這樣的情況其實解決的方法還是很簡單的,這類問題出現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在硬碟和主板之間的連線上面,所以在這里建議大家不妨將硬碟與主板之間的連線更換一根。
如果不是連線的問題的話,那麼再看一看硬碟上的主從條線是否設置正確,如何設置主從跳線的位置一般都會在硬碟上面有提示,按照自己的需要將硬碟設置成為主盤或者是從盤即可解決這類問題。
二、BIOS設置不當導致硬碟出問題
這一類問題的出現一般並不會是用戶的責任,由於現在的主板都使用有自動檢測硬碟類別以及品牌型號的功能,所以通常不會對此作出改動,可是由於部分主板在運行時可能會出現識別硬碟類型出現錯誤的狀況,這種情況的發生一般同樣會導致系統無法從硬碟啟動。
此外,在主板的BIOS中還可以設置硬碟的 Normal、LBA以及Large等工作模式,這各地方一定要根據硬碟的情況來進行設置,否則的話也是很有可能會出現其它的錯誤。對於這類情況的解決方法也不難,只要按照主板的BIOS說明以及硬碟本身的情況進行正確的設置便可以解決。
三、有主引導程序卻無法啟動硬碟
硬碟有一個主引導區,在這裡面存有主引導程序,如果主引導程序出現了問題,那麼系統不能從硬碟上啟動也就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了。
要想將這個故障解除並不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事情,只要在DOS模式下輸入FDISK/MBR命令便可以了,這主要是由於FDISK命令文件當中本身就已經包含了一個硬碟的主引導程序。
(6)東芝硬碟跳線擴展閱讀:
電腦常見故障檢修:
故障現象:電腦死機
1、系統問題
操作系統對於整個電腦使用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系統問題導致出現的藍屏,一般是系統文件損壞,或者是啟動文件被破壞。如果是系統文件損壞,可以找到這個文件來復制到系統里,還可以使用系統自帶的命令修復,或者是使用命令控制台來恢復。具體的恢復步驟可以到本書的系統文件丟失故障分析里找到更詳細的說明。
2、軟體問題
在使用次數最頻繁的就是應用軟體,應用軟體也存在一個製作問題,也是使用工具軟體製作出來的。在人為製作過程中,難免出現很多漏洞或者錯誤。
比如游戲,在進入和游戲中,退出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死機,因為游戲本身也是在使用內存調用的方式運行。在調用的時候,可能會因為運算錯誤或者程序本身編寫錯誤,造成死機。而這樣的情況,也只有重新安裝軟體或者安裝軟體相應的補丁。
3、軟體病毒殘留文件
軟體在卸載的時候,以及病毒被刪除或者殺掉的時候,會殘留一些文件,比如歷史文件、dll等文件,而這些文件可能還會殘留在系統的注冊文件里,使用的時候就相當於正常使用一樣,但是這些程序以及病毒已經沒有了。
所以,系統在調用的時候,無法找到程序,可能會形成一個死循環,造成死機。軟體和病毒殘留文件也可能造成死機,所以在卸載以及殺毒的時候,需要注意是否留下臨時文件、歷史文件以及文件里沒有刪除的文件,都需要刪除。
㈦ 東芝的固態硬碟,怎樣短接
1、短接一般是在最後的三個介面,介面上分別寫著TRG。
㈧ 東芝筆記本硬碟如何跳線
可以用銅絲線代替,不是左右兩組跳線,是上下為各一組。不跳是主盤,跳下面一組是從盤。
㈨ 東芝PORTEGE R100不能開機,按開機鍵後指示燈亮,就是不能運行,硬碟也讀不了。
bios出問題了,拆開機箱後,可在主版上找到一跳線器(鋅電池旁邊),有三個針,
跳線器插在其中兩個針上,把它取下來,插在另外兩個針上數秒後再拔下來插回去,開機就行了
㈩ 東芝筆記本售後服務硬碟
首先你要保證BIOS能找到兩塊硬碟,將非系統硬碟在BIOS中設置為NONE,進入系統後,系統會自動認盤,而且盤符也不會亂(就是第二塊的硬碟不會變成D盤);如果找不到,你可能要把硬碟的跳線帽跳成副盤或隨數據線介面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