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ELL電腦硬碟被鎖怎麼解鎖,密碼知道的,我現在要把密碼改取消。請問怎麼辦
您好
一般解鎖方法:
1、若知道用戶原來設定的口令,可在PC-3000AT主菜單下按小鍵盤的6鍵(或右方向鍵),選擇「Disk sequrity commands」---「unlock disk」,輸入正確口令,回車,若提示操作成功即為解鎖成功;然後,再執行」Clear password」,便可完全清除用戶設定的口令,此時數據無損。
2、若不知道用戶設定的口令,但Master password為$FFFE, 且Sequrity level為 high, 則解鎖步驟同上。但輸入密碼時須選擇 Password type: master, 並輸入正確的master password.
3、若不知道用戶設定的口令,但Master password為$FFFE, 且Sequrity level為 maximal, 則應執行 「Disk sequrity commands」-「 Set password」, 輸入正確的Master password, 然後執行「Erase disk」。經過數十分鍾的數據清除過程後,硬碟可恢復到可使用狀態,但原有數據全部丟失。
4、若不知道用戶設定的口令也不知道Master password, 則需要用特別的方法解除密碼
解開硬碟邏輯死鎖的另幾種有效方法!(簡易)
給「邏輯鎖」解鎖比較容易的方法是:
1。「熱拔插」硬碟電源。
「熱拔插」硬碟電源就是在當系統啟動時,先不給被鎖的硬碟加電,啟動完成後再給硬碟「熱插」上電源線,這樣系統就可以正常控制硬碟了。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方法,為了降低危險程度,碰到「邏輯鎖」後,大家最好依照下面兩種比較簡單和安全的方法處理。
2。 ★UltraEdit★
首先准備一張啟動盤,然後在其他正常的機器上使用二進制編輯工具(推薦UltraEdit)修改軟盤上的IO.SYS文件(修改前記住先將該文件的屬性改為正常),具體是在這個文件裡面搜索第一個「55AA」字元串,找到以後修改為任何其他數值即可。用這張修改過的系統軟盤你就可以順利地帶著被鎖的硬碟啟動了。不過這時由於該硬碟正常的分區表已經被破壞,你無法用「Fdisk」來刪除和修改分區,但是此時可以用本論壇介紹的關於分區表恢復的方法來處理。
3。★DM★
因為DM是不依賴於主板BIOS來識別硬碟的硬碟工具,就算在主板BIOS中將硬碟設為「NONE」,DM也可識別硬碟並進行分區和格式化等操作,所以我們也可以利用DM軟體為硬碟解鎖。
首先將DM拷到一張系統盤上,接上被鎖硬碟後開機,按「Del」鍵進入BIOS設置,將所有IDE介面設為「NONE」並保存後退出,然後用軟盤啟動系統,系統即可「帶鎖」啟動,因為此時系統根本就等於沒有硬碟。
啟動後運行DM,你會發現DM可以識別出硬碟,選中該硬碟進行分區格式化就可以了。這種方法簡單方便,但是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硬碟上的數據保不住了
硬碟邏輯鎖巧解
在談論具體的解決方法前,先講述一下被"邏輯鎖"鎖住的硬碟為什麼不能用普通辦法啟 動的原因:
計算機在引導DOS系統時將會搜索所有邏輯盤的順序,當DOS被引導時,首先要去找主引 導扇區的分區表信息,位於硬碟的零頭零柱面的第一個扇區的OBEH地址開始的地方,當 分區信息開始的地方為80H時表示是主引導分區,其他的為擴展分區,主引導分區被定義 為邏輯盤C盤,然後查找擴展分區的邏輯盤,被定義為D盤,以此類推找到E,F,G..... "邏輯鎖"就是在此下手,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導分區記錄將擴展分區的第一個邏輯盤指向 自己,DOS在啟動時查找到第一個邏輯盤後,查找下個邏輯盤總是找到是自己,這樣一來 就形成了死循環,這就是使用軟碟機,光碟機,雙硬碟都不能正常啟動的原因。實際上這"邏輯鎖"只是利用了DOS在啟動時的一個小小缺陷,便令不少高手都束手無策。知道了"邏輯 鎖"的"上鎖"原理,要解鎖也就比較容易了。以前我看到有位朋友採用"熱拔插"硬碟電源的方法來處理:就是在當系統啟動時,先不給被鎖的硬碟插上電源線,等待啟動完成後再給硬碟"熱插"上電源線,這時如果硬碟沒有燒壞的話,系統就可以控制硬碟了。當然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方法,大家不要輕易嘗試,下面介紹兩種比較簡單和安全的處理方法。
方法一:修改DOS啟動文件
首先准備一張DOS6.22的系統盤,帶上debug、pctools5.0、fdisk等工具。然後在一台正常的機器上,使用你熟悉的二進制編輯工具(debug、pctools5.0,或者windows下的ultraedit都行)修改軟盤上的IO.SYS文件(修改前記住改該文件的屬性為正常),具體是在這個文件裡面搜索第一個"55aa"字元串,找到以後修改為任何其他數值即可。用這張修改過的系統軟盤你就可以順利地帶著被鎖的硬碟啟動了。不過這時由於該硬碟正常的分區表已經被黑客程序給惡意修改了,你無法用FDISK來刪除和修改分區,而且仍無法用正常的啟動盤啟動系統,這時你可以用DEBUG來手工恢復。使用DEBUG手工修復硬碟步驟如下:
a:\>debug
-a
-xxxx:100 mov ax,0201 讀一個扇區的內容
-xxxx:103 mov bx,500 設置一個緩存地址
-xxxx:106 mov cx,0001 設置第一個硬碟的硬碟指針
-xxxx:109 mov dx,0080 讀零磁頭
-xxxx:10c int 13 硬碟中斷
-xxxx:10e int 20
-xxxx:0110 退出程序返回到指示符
-g 運行
-d500 查看運行後500地址的內容
這時候會發現地址6be開始的內容是硬碟分區的信息,發現此硬碟的擴展分區指向自己,這就使DOS或WINDOWS啟動時查找硬碟邏輯盤進去死循環,在DEBUG指示符下用E命令修改內存數據 具體如下:
E6BE
xx.0 xx.0 xx.0...............
.............................
.......................55 AA
55 AA表示硬碟有效的標記,不要修改,xx0表示把以前的數據"xx"改成0
再用硬碟中斷13把修改好的數據寫入硬碟就可以了,具體如下:
A:\>debug
a 100 表示修改100地址的匯編指令
-xxxx:100 mov ax,0301 寫硬碟一個扇區
-xxxx: 這里直接按回車
-g 運行
-q 退出
然後運行 FDISK/MBR(重置硬碟引導扇區的引導程序),再重新啟動電腦就行了。 怎麼樣?用這種方法處理夠簡單的吧?而且這種方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保住盤上的 數據!如果你不需要保數據的話,還有更加簡單的處理方法:
方法二:巧設BIOS,用DM解鎖大家知道DM軟體是不依賴於主板BIOS的硬碟識別安裝軟體,(所以在不能識別大硬碟的老主板上也可用DM來安裝使用大容量硬碟)。就算在BIOS中將硬碟設為"NONE",DM也可識別並處理硬碟。
首先你要找到和硬碟配套的DM軟體(找JS要或去網上盪),然後把DM拷到一張系統盤上。接上被鎖硬碟,開機,按住DEL鍵,進CMOS設置,將所有IDE硬碟設為NONE(這是關鍵所在!),保存設置,重啟動,這時系統即可 "帶鎖"啟動。啟動後運行DM,你會發現DM可以繞過BIOS,識別出硬碟,選中該硬碟,分區格式化,就OK了。這么簡單?不過這種 方法的弱點是硬碟上的數據將全部丟失。
2. 電腦硬碟故障分哪幾類
常見故障一:系統不認硬碟
系統從硬碟無法啟動,從A盤啟動也無法進入C盤,使用CMOS中的自動監測功能也無法發現硬碟的存在。這種故障大都出現在連接電纜或IDE埠上,硬碟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過重新插接硬碟電纜或者改換IDE口及電纜等進行替換試驗,就會很快發現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碟也不被接受,一個常見的原因就是硬碟上的主從跳線,如果一條IDE硬碟線上接兩個硬碟設備,就要分清楚主從關系。
常見故障二:硬碟無法讀寫或不能辨認
這種故障一般是由於CMOS設置故障引起的。CMOS中的硬碟類型正確與否直接影響硬碟的正常使用。現在的機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動檢測硬碟的類型。當硬碟類型錯誤時,有時乾脆無法啟動系統,有時能夠啟動,但會發生讀寫錯誤。比如CMOS中的硬碟類型小於實際的硬碟容量,則硬碟後面的扇區將無法讀寫,如果是多分區狀態則個別分區將丟失。還有一個重要的故障原因,由於目前的IDE都支持邏輯參數類型,硬碟可採用「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裝了數據,而又在CMOS中改為其它的模式,則會發生硬碟的讀寫錯誤故障,因為其映射關系已經改變,將無法讀取原來的正確硬碟位置。
常見故障三:系統無法啟動
造成這種故障通常是基於以下四種原因:
1. 主引導程序損壞
2. 分區表損壞
3. 分區有效位錯誤
4. DOS引導文件損壞
其中,DOS引導文件損壞最簡單,用啟動盤引導後,向系統傳輸一個引導文件就可以了。主引導程序損壞和分區有效位損壞一般也可以用FDISK
/MBR強制覆寫解決。分區表損壞就比較麻煩了,因為無法識別分區,系統會把硬碟作為一個未分區的裸盤處理,因此造成一些軟體無法工作。不過有個簡單的方法——使用Windows
2000。找個裝有Windows 2000的系統,把受損的硬碟掛上去,開機後,由於Windows 2000為了保證系統硬體
的穩定性會對新接上去的硬碟進行掃描。Windows 2000的硬碟掃描程序CHKDSK對於因各種原因損壞的硬碟都
有很好的修復能力,掃描完了基本上也修復了硬碟。
分區表損壞還有一種形式,這里我姑且稱之為「分區映射」,具體的表現是出現一個和活動分區一樣的分區。一樣包括文件結構,內容,分區容量。假如在任意區對分區內容作了變動,都會在另一處體現出來,好像是映射的影子一樣。我曾遇上過,6.4G的硬碟變成8.4G(映射了2G的C區)。這種問題特別尷尬,這問題不影響使用,不修復的話也不會有事,但要修復時,NORTON的DISKDOCTOR和PQMAGIC卻都變成了睜眼瞎,對分區總容量和硬碟實際大小不一致視而不見,滿口沒問題的敷衍你。對付這問題,只有GHOST覆蓋和用NORTON的拯救盤恢復分區表。
常見故障四:硬碟出現壞道
這是個令人震驚,人見人怕的詞。近來IBM口碑也因此江河日下。當你用系統Windows 系統自帶的磁碟掃描程序SCANDISK掃描硬碟的時候,系統提示說硬碟可能有壞道,隨後閃過一片恐怖的藍色,一個個小黃方塊慢慢的伸展開,然後,在某個方塊上被標上一個「B」……
其實,這些壞道大多是邏輯壞道,是可以修復的。根本用不著送修(據說廠商之所以開發自檢工具就是因為受不了返修的硬碟中的一半根本就是好的這一「殘酷的」事實)。
那麼,當出現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呢?
一旦用「SCANDISK」掃描硬碟時如果程序提示有了壞道,首先我們應該重新使用各品牌硬碟自己的自檢程序進行完全掃描。注意,別選快速掃描,因為它只能查出大約90%的問題。為了讓自己放心,在這多花些時間是值得的。
如果檢查的結果是「成功修復」,那可以確定是邏輯壞道,可以拍拍胸脯喘口氣了;假如不是,那就沒有什麼修復的可能了,如果你的硬碟還在保質期,那趕快那去更換吧。
由於邏輯壞道只是將簇號作了標記,以後不再分配給文件使用。如果是邏輯壞道,只要將硬碟重新格式化就可以了。但為了防止格式化可能的丟棄現象(因為簇號上已經作了標記表明是壞簇,格式化程序可能沒有檢查就接受了這個「現實」,於是丟棄該簇),最好還是重分區,使用如IBM
DM之類的軟體還是相當快的,或者GHOST覆蓋也可以,只是這兩個方案都多多少少會損失些數據。
常見故障五:硬碟容量與標稱值明顯不符
一般來說,硬碟格式化後容量會小於標稱值,但此差距絕不會超過20%,如果兩者差距很大,則應該在開機時進入BIOS設置。在其中根據你的硬碟作合理設置。如果還不行,則說明可能是你的主板不支持大容量硬碟,此時可以嘗試下載最新的主板BIOS並進行刷新來解決。此種故障多在大容量硬碟與較老的主板搭配時出現。另外,由於突然斷電等原因使BIOS設置產生混亂也可能導致這種故障的發生。
常見故障六:無論使用什麼設備都不能正常引導系統
這種故障一般是由於硬碟被病毒的「邏輯鎖」鎖住造成的,「硬碟邏輯鎖」是一種很常見的惡作劇手段。中了邏輯鎖之後,無論使用什麼設備都不能正常引導系統,甚至是軟盤、光碟機、掛雙硬碟都一樣沒有任何作用。
「邏輯鎖」的上鎖原理:計算機在引導DOS系統時將會搜索所有邏輯盤的順序,當DOS被引導時,首先要去找主引導扇區的分區表信息,然後查找各擴展分區的邏輯盤。「邏輯鎖」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導分區記錄,將擴展分區的第一個邏輯盤指向自己,使得DOS在啟動時查找到第一個邏輯盤後,查找下個邏輯盤總是找到自己,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死循環。
給「邏輯鎖」解鎖比較容易的方法是「熱拔插」硬碟電源。就是在當系統啟動時,先不給被鎖的硬碟加
電,啟動完成後再給硬碟「熱插」上電源線,這樣系統就可以正常控制硬碟了。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方法,為了降低危險程度,碰到「邏輯鎖」後,大家最好依照下面幾種比較簡單和安全的方法處理。
1.
首先准備一張啟動盤,然後在其他正常的機器上使用二進制編輯工具(推薦UltraEdit)修改軟盤上的IO.SYS文件(修改前記住先將該文件的屬性改為正常),具體是在這個文件裡面搜索第一個「55AA」字元串,找到以後修改為任何其他數值即可。用這張修改過的系統軟盤你就可以順利地帶著被鎖的硬碟啟動了。不過這時由於該硬碟正常的分區表已經被破壞,你無法用「Fdisk」來刪除和修改分區,這時你可以用Diskman等軟體恢復或重建分區即可。
2.
因為DM是不依賴於主板BIOS來識別硬碟的硬碟工具,就算在主板BIOS中將硬碟設為「NONE」,DM也可識別硬碟並進行分區和格式化等操作,所以我們也可以利用DM軟體為硬碟解鎖。
首先將DM拷到一張系統盤上,接上被鎖硬碟後開機,按「Del」鍵進入BIOS設置,將所有IDE介面設為
「NONE」並保存後退出,然後用軟盤啟動系統,系統即可「帶鎖」啟動,因為此時系統根本就等於沒有硬碟。啟動後運行DM,你會發現DM可以識別出硬碟,選中該硬碟進行分區格式化就可以了。這種方法簡單方便,但是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硬碟上的數據保不住了
常見故障七:開機時硬碟無法自舉,系統不認硬碟
這種故障往往是最令人感到可怕的。產生這種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硬碟主引導扇區數據被破壞,表現為硬碟主引導標志或分區標志丟失。這種故障的罪魁禍首往往是病毒,它將錯誤的數據覆蓋到了主引導扇區中。市面上一些常見的殺毒軟體都提供了修復硬碟的功能,大家不妨一試。但若手邊無此類工具盤,則可嘗試將全0數據寫入主引導扇區,然後重新分區和格式化,其方法如下:用一張干凈的DOS啟動盤啟動計算機,進入A:\>後輸入以下命令(括弧內為注釋):
A:\>DEBUG(進入DEBUG程序)
-F 100 3FF0(將數據區的內容清為0)
-A 400(增加下面的命令)
MOV AX,0301
MOV BX,0100
MOV CX,0001
MOV DX,0080
INT 13
INT 03
-G=400(執行對磁碟進行操作的命令)
-Q(退DEBUG程序)
用這種方法一般能使你的硬碟復活,但由於要重新分區和格式化,裡面的數據可就難保了。以上是硬碟在日常使用中的一些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如果硬碟的故障相當嚴重並不能用上述的一些方法處理時,則很可能是機械故障。由於硬碟的結構相當復雜,所以不建議用戶自己拆卸,而應求助於專業人員予以維修。
3. 什麼叫硬碟的邏輯鎖,如何解開
硬碟邏輯鎖總共有三種,本質都是對硬碟的分區表作了修改,以前只是一些黑客程序使用它,開始大范圍對計算機造成危害是在臭名昭著的KV3000反盜版事件的時候,那時江民公司為了打擊盜版。在KV3000新版升級程序植入了一個黑客程序,當檢測到用戶使用了盜版的KV3000以後就將硬碟的分區表鎖住,被稱為「主動邏輯鎖」,其實就是硬碟邏輯鎖的一種,當時卻使無數無辜的人受害,江民公司也因此被定罪。這是舊事不談,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它的三種情況和解決方法。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硬碟的分區表。硬碟分區表位於磁碟的0磁頭0柱面1扇區,這個扇區從01BEH開始的64個位元組就是分區表。分區表共64位元組,分為4欄,每欄16個位元組描述一個分區。如果用FDISK程序分區,那最多隻用兩欄,第一欄描述主引導分區,第二欄描述擴展分區。分區表的結構與各位元組的含義如下: 00H—標志活動位元組。活動DOS分區為80H,其它為00H。 01H—本分區邏輯0扇區所在的磁頭號。 02H—邏輯0扇區所在柱面中的扇區號。 03H—邏輯0扇區所在的柱面號。 04H—分區類型標志。 05H—本分區最後一個扇區的磁頭號。 06H—最後一個扇區的扇區號。 07H—最後一個柱面的柱面號。 08H—硬碟上在本分區之前的扇區總數,用雙位元組表示。 0CH—本分區的扇區總數,從邏輯0扇區計數,不含隱藏扇區,用雙位元組表示。 分區表的最後兩個位元組是它的有效標志,改變後將無法從硬碟啟動,這就是第一種簡單的鎖住硬碟的方法。不過比較容易解決,只要從軟盤啟動就一切正常,啟動後用Debug或Diskedit等軟體將硬碟分區表中的標志恢復就可以了。第二種方法是修改分區參數,如果將分區參數全部變為0,則啟動後由於找不到分區參數無法從硬碟啟動,用啟動盤從軟盤啟動後也不認硬碟,不過機器畢竟能夠啟動,我們可以在啟動後用軟盤里的debug等工具修復被改動的分區表參數,重新啟動後就沒問題了。 我們重點要講的就是第三種,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主動邏輯鎖」,它是因為分區表參數被修改成了一個死循環。正常啟動時DOS接管硬碟後查找分區表,主引導分區被定義為C盤,然後查找邏輯盤,定義為D盤,然後是E、F、G,而這個主動邏輯鎖就是將第一個邏輯盤(一般是D盤)的下一個分區指向它本身,不斷讀取下一個,其實就是讀它自己,結果陷入死循環。因為DOS啟動必須包含基本輸入輸出文件io.sys(我們在windows下也可以看到,位於C盤根目錄下)。而它是有些固執的,啟動以後非要把硬碟分區表讀完然後接管不可,所以無論我們用什麼啟動,它一查找邏輯盤就死循環,我們就看到了硬碟燈常亮系統掛起的情況了。 那麼我們如何解開它呢?從根本上講就是讓io.sys不起作用或者在它起作用以前將分區表參數修改回來。 1、debug法。 用這種方法首先必須要能啟動機器,我們可以在一台正常的電腦上修改啟動軟盤中的io.sys文件,查找到第一個「55aa」字元串,找到以後修改為任何其他數值,用這張啟動軟盤你就可以順利地帶著被鎖的硬碟啟動了。不過這時該硬碟的分區表已經不正常,所以我們無法用FDISK來刪除和修改分區,而且仍然無法用正常的啟動盤啟動系統,這時可以用DEBUG來手工恢復。具體命令如下: a:>debug -a -????:100 mov ax,0201(讀一扇區內容) -????:103 mov bx,500(設置一緩存地址) -????:106 mov cx,0001(設置第一硬碟的硬碟指針) -????:109 mov dx,0080(讀零磁頭) -????:10c int 13 (硬碟中斷) -????:10e int 20 -????:0110 回車 (註:-????各硬碟不相同,跟後面的:1??都是自動顯示的,我們要輸入的只是其後的內容) -g -d500 (查看運行後緩存地址500的內容,這時候我們會發現地址6be開始的內容就是硬碟分區表信息,如果硬碟的擴展分區正是指向自己,那麼DOS或WINDOWS啟動時就會因查找邏輯分區而陷入死循環。)在DEBUG指示符下繼續修改內存數據: E6BE ??.0 ??.0 ??.0…… …… ……55 AA 55 AA是硬碟有效的標志,不要修改,??.0表示把以前的數據「??」改成了0,再用硬碟中斷13把修改好的數據寫入硬碟就可以了: A:>debug a 100 (表示修改100地址的匯編指令) -????:100 mov ax,0301 (寫硬碟一個扇區) -????: 回車 -g (運行) -q (退出) 退出後運行fdisk/mbr來重置硬碟引導程序,重新啟動即可。 這種方法雖然麻煩一點,但是它能夠恢復硬碟分區表,也就是說恢復以後硬碟中的數據也不會丟失。而以下方法雖然更加方便,但是要麼硬碟中的數據難保,要麼有一定危險性。 2、外掛軟體法 這種方法原理都是繞過bios對硬碟的檢測而直接用一些能夠自己查找硬碟的軟體來控制硬碟。 首先是DM,現在每一個硬碟廠商都有自己的DiskManager程序,而且都能放進一張軟盤里,你可以下載一個使用,如果不清楚自己硬碟的牌子,也可以用IBM出的DM萬用版,不過它對現在32G以上的大硬碟支持不好。我們先在bios裡面將硬碟所在的IDE口設置為none,(如果你不知道哪個是,全部設為none也可以),然後用啟動盤啟動系統,啟動完成後將軟盤取出,放入裝有DM軟體的軟盤,運行DM,它會檢測到你的病硬碟的存在,然後將它重新分區就搞定了。DM具體用法比較簡單,就不詳細說了,不過對E文不太好的朋友可能有些困難,請教身邊的高手吧。 我們還可以使用低格軟體,也是每一種硬碟都有自己的低格軟體,但也有通用的Lformat程序(只有30多k),前面的做法相同,還是在bios裡面屏蔽掉硬碟,用啟動盤啟動,然後換軟盤運行低格程序對硬碟進行低級格式化,由於分區表只在硬碟最前列部分,所以估摸著格過前面的分區表部分就可以停止了,然後重新啟動在bios裡面將硬碟設出來,就可以像一塊新的硬碟一樣對它進行分區等操作了。 3、熱插拔 這是最危險的一種方法,很有可能將你的硬碟燒毀,所以請謹慎。具體做法很簡單,首先將硬碟的電源線拔掉,然後軟盤啟動系統,啟動完成後再將硬碟的電源線插上,這時候系統就能夠控制硬碟了,可以對它進行分區,恢復分區表等操作。我有一個菜鳥朋友就是在熱插拔硬碟3次以後搞定的。不過此種方法存在危險,強烈不推薦使用,如因此損壞,本人概不負責。 其實最好的情況是你有分區表備份,那恢復起來就比較容易了,而且數據也不會丟失。
4. 硬碟無法初始化
硬碟無法初始化症狀及解決辦法
..............................................................................
硬碟初始化即指硬碟的分區、格式化,一般情況有如下幾種可能會導致無法對硬碟進
行初始化。(1)、CMOS中設置錯誤;(2)、硬碟感染病毒;(3)、硬碟中了邏輯鎖。
對於第一種情況比較好辦,一般來說只要將CMOS設置成默認值即可解決,用戶可以查
看CMOS設置中的BIOS FEATURES SETUP項中的VIRUS WARNNING項是否為Disable,如果不是
就改過來試試。如果CMOS設置完成後如果還不能對硬碟進行初始化,用戶可以進行第二步
操作,即檢查病毒。病毒可能會使硬碟分區表招破壞,從而無法完成硬碟的格式化工作。
對於第三種情況,即中了「邏輯鎖」的硬碟不能初始化,用戶可以通過下面介紹的兩
種方法進行破解。在開始介紹具體實現方法前,我們先來看看邏輯鎖的原理。計算機在引
導DOS系統時將會搜索所有邏輯盤的順序,當DOS被引導時,首先要去找主引導扇區的分區
表信息,位於硬碟的零頭零柱面的第一個扇區的OBEH地址開始的地方,當分區信息開始的
地方為80H時表示是主引導分區,其他的為擴展分區,主引導分區被定義為邏輯盤C盤,然
後查找擴展分區的邏輯盤,被定義為D盤,以此類推找到E,F,G.....「邏輯鎖」就是在
此下手,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導分區記錄將擴展分區的第一個邏輯盤指向自己,DOS在啟動
時查找到第一個邏輯盤後,查找下個邏輯盤總是找到是自己,這樣一來就形成了死循環,
這就是使用軟碟機,光碟機,雙硬碟都不能正常啟動的原因。實際上這「邏輯鎖」只是利用了
DOS在啟動時的一個小小缺陷,便令不少高手都束手無策。知道了「邏輯鎖」的「上鎖」
原理,要解鎖也就比較容易了。以前我看到有位朋友採用「熱拔插」硬碟電源的方法來處
理:就是在當系統啟動時,先不給被鎖的硬碟插上電源線,等待啟動完成後再給硬碟「熱
插」上電源線,這時如果硬碟沒有燒壞的話,系統就可以控制硬碟了。當然這是一種非常
危險的方法,大家不要輕易嘗試,下面介紹兩種比較簡單和安全的處理方法。
方法一:修改DOS啟動文件
首先准備一張DOS6.22的系統盤,帶上debug、pctools、fdisk等工具。然後在一台正
常的機器上,使用你熟悉的二進制編輯工具(debug、pctools5.0,或者windows下的
ultraedit都行)修改軟盤上的IO.SYS文件(修改前記住改該文件的屬性為正常),具體
是在這個文件裡面搜索第一個「55aa」字元串,找到以後修改為任何其他數值即可。用這
張修改過的系統軟盤你就可以順利地帶著被鎖的硬碟啟動了。不過這時由於該硬碟正常的
分區表已經被黑客程序給惡意修改了,你無法用FDISK來刪除和修改分區,而且仍無法用
正常的啟動盤啟動系統,這時你可以用DEBUG來手工恢復。使用DEBUG手工修復硬碟步驟如
下:
a:\>debug
-a
-xxxx:100 mov ax,0201 ;讀一個扇區的內容
-xxxx:103 mov bx,500 ;設置一個緩存地址
-xxxx:106 mov cx,0001 ;設置第一個硬碟的硬碟指針
-xxxx:109 mov dx,0080 ;讀零磁頭
-xxxx:10c int 13 ;硬碟中斷
-xxxx:10e int 20
-xxxx:0110 ;退出程序返回到指示符
-g 運行
-d500 ;查看運行後500地址的內容
這時候會發現地址6be開始的內容是硬碟分區的信息,發現此硬碟的擴展分區指向自
己,這就使DOS或WINDOWS啟動時查找硬碟邏輯盤進去死循環,在DEBUG指示符下用E命令修
改內存數據 具體如下:
E6BE
xx.0 xx.0 xx.0............... .............................
.......................55 AA
55 AA表示硬碟有效的標記,不要修改,xx0表示把以前的數據「xx」改成0。再用硬
盤中斷13把修改好的數據寫入硬碟就可以了,具體如下:
A:\>debug
a 100 ;表示修改100地址的匯編指令
-xxxx:100 mov ax,0301 ;寫硬碟一個扇區
-xxxx: ;這里直接按回車
-g ;運行
-q ;退出
然後運行 FDISK/MBR(重置硬碟引導扇區的引導程序),再重新啟動電腦就行了。
怎麼樣?用這種方法處理夠簡單的吧?而且它還可以保住盤上的數據!如果你不需要
保數據的話,還有更加簡單的處理方法:
方法二:巧設BIOS,用DM解鎖
大家知道DM軟體是不依賴於主板BIOS的硬碟識別安裝軟體,(所以在不能識別大硬碟
的老主板上也可用DM來安裝使用大容量硬碟)。就算在BIOS中將硬碟設為「NONE」,DM也
可識別並處理硬碟。首先你要找到和硬碟配套的DM軟體,然後把DM拷到一張系統盤上。接
上被鎖硬碟,開機,按住DEL鍵,進CMOS設置,將所有IDE硬碟設為NONE(這是關鍵所在
!),保存設置,重啟動,這時系統即可 「帶鎖」啟動。啟動後運行DM,你會發現DM可以
繞過BIOS,識別出硬碟,選中該硬碟即可進行分區格式化。
5. 電腦硬碟被鎖住了開不了機
電腦開不了機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第一步:如果電源沒有反應,則查看是否電源、接觸不良、硬體等問題,轉至第二步,如果是不能進入系統可能是操作系統或是軟體問題轉至第三步。 第二步:檢查是否電源問題,首先看是否電源沒插好或者插頭有問題,如果用的是電池,那就插上電源再試一下。可以去找朋友或去電腦維修店、銷售店找同型號的電源試一下。重插電源後,再按開機鍵,如果還打不開,那就多按一會。如果換別人的電源能開機的話,那就是電源有問題,如果證明電源沒問題,那可能是硬體的原因,轉至第五步。 第三步:進入最後一次正確配置進行調整,開機長按F8,進入高級選項頁面,選擇「最近一次的正確配置」,然後回車。如果能進入系統,可能是感染病毒、硬體驅動與系統不兼容、操作系統等問引起的。在進入系統之後,運行殺毒軟體,查殺病毒,如果有病毒,殺毒後重啟動電腦,假如還不正常,則可能是由設備驅動與程序不兼容引起的,刪除顯卡、網卡等驅動程序,刪除驅動之後先重啟一下,如果還有問題,那就轉到下一步。 第四步:修復安裝或重裝系統,在BIOS中設置「光碟機為第一啟動設備」,然後插入系統盤,按R鍵進行「修復安裝」。假如故障依舊,就在剛進入系統開始的時候,選擇「一鍵gost還原系統」或者使用系統盤重裝系統。 第五步:查看是否硬體問題,拆開筆記本查看是否硬體有松動情況,一般硬體沒插好都會有報警聲,長聲不斷響表示內存條未插緊、一長一短表示內存或主板有問題、一長兩短表示顯卡錯誤。如果筆記本內部灰塵太多,最好清理一下先。另外要注意是否因為新跟換的硬體造成的原因,如果換硬體之前正常,換了之後就不正常了,那就檢查下是否兼容。如果這時還不能啟動,那最好送修,專業人員會逐一排查硬體是否有問題。
6. 聯想THinkPadEdge:內2G主聯想0301DCU硬碟希捷ST9250315AS顯卡英特爾HDGraphics顯示器15.7大概多錢
您好:
您提供的配置信息不夠全,從主要幾個參數來看,價格在3900左右。
希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7. 電腦硬碟被鎖了,怎麼解決。!
解開硬碟邏輯死鎖的一種有效方法
一·序言
不知道你是否曾碰到過從軟盤和硬碟都啟動不了計算機的情形?一般計算機的硬
盤分區表被病毒感染後,若不能啟動機子,通常從軟盤可以啟動。但在嚴重的情形下 ,不但從硬
盤不能啟動機子,就是從軟盤也不能啟動。有的惡毒的病毒就能使硬碟被死鎖。筆者一次在自己
機子上玩弄硬碟鎖時,就被鎖住過一次。結果在硬碟下選擇DOS或WIN95模 式啟動機子都死機,在
軟盤下用DOS啟動也死機;在COMS中將硬碟類型選擇None,雖然可以從軟盤啟動,但啟動後沒有硬
盤,使用軟盤上的FDISK命令,想重新分區或格式化都沒門。 弄得我一籌莫展。
本來,硬碟被鎖住時,可以採用3.0以下的DOS版本啟動機子,機子啟動後雖然也
不認硬碟,但其不認的原因在於其管理不了現在的大硬碟,因此可以用Debug修改硬碟 分區表,
修改後可以啟動。但在已進入WINDOWS的年代,3.0以下的DOS實難找到,即使找到,你的機子上恐
怕也因沒有5寸軟碟機而不能使用。因此,最好的辦法是編制一個程序來解決 這個問題。筆者通過
嘗試和思考,找到一種比較實用的方法,可以輕松解開死鎖的硬碟,當然也把自己的硬碟解開
了。下面,我將這種方法介紹出來。
二·硬碟鎖住原理
硬碟鎖住通常是對硬碟的分區表做手腳,因此首先應該了解硬碟的分區表。硬碟
分區表位於0柱面0磁頭1區,這個扇區的前面200多個位元組是主引導程序,後面從01BEH 開始的64
個位元組是分區表。分區表共64位元組,分為4欄,每欄16位元組,用來描述一個分區。如果是用DOS的
FDISK程序分區後,最多隻用兩欄,第一欄描述基本的DOS分區,第二欄描述 擴展的DOS分區。
分區表一欄的結構與各位元組的含義如下:
00H-標志活動位元組,活動DOS分區為80H,其它為00H。
01H-本分區邏輯0扇區所在的磁頭號。
02H-邏輯0扇區所在柱面中的扇區號。
03H-邏輯0扇區所在的柱面號。
04H-分區類型標志。
05H-本分區最後一個扇區的磁頭號。
06H-最後一個扇區的扇區號。
07H-最後一個柱面的柱面號。
08H-硬碟上在本分區之前的扇區總數,用雙字表示。
0CH-本分區的扇區總數,從邏輯0扇區計數,不含隱藏扇區,用雙字表示。
在上面的介紹中給出的柱面號與扇區號雖然各佔一個位元組,但實際上扇區號用6位
表示,柱面號用10位表示,扇區號所在位元組的最高兩位實際上是柱面號的最高兩位。
分區表的最後兩個位元組是分區表的有效標志,如果將其改變,將不能從硬碟啟
動,這是一種簡單的鎖住硬碟的方法。解決的辦法是從軟盤啟動,啟動後硬碟仍然可以 使用。用
Debug或Noratn中的Diskedit軟體將硬碟該分區表中的標志恢復,則從硬碟啟動也沒有問題了。鎖
住硬碟的另一種方法是對分區參數做手腳,如果將分區參數全部變為0,則 啟動時由於找不到分
區參數,從硬碟是沒法啟動,從軟盤啟動後也不認硬碟,如果你敲入盤符C並回車,將出現提示
Invalid
driver
specification。但所幸的是,畢竟可以啟動機子,不認硬碟沒關系,在A盤上用
DOS的Debug仍然可以讀出硬碟0柱面0磁頭1扇區的內容,修改後再寫入0柱面0磁頭1扇 區,重新啟
動機子又沒問題了。如果將分區表參數隨意改為其它參數,則有可能不能用可以安裝DOS的DOS系
統盤啟動,按F3退出後將出現內存分配錯誤,不能裝載DOS的命令解釋 器COMMAND的提示,系統就
死機了,筆者就曾碰見過這種情形。但用一張格式化成系統盤的軟盤則可以順利啟動,只要有
Debug,你仍然可以將分區表參數修改回去。可怕的事情是, 如果你不幸將分區表參數改成一個
循環鏈,即C盤的下一個分區指向D驅,D驅的下一個分區又指向C區,這樣循環下去,DOS啟動或
WIN95啟動時由於無休止的讀取邏輯驅動器,就只有 死機的份了。這是只要有硬碟存在,不管你
用軟盤還是硬碟都沒法啟動機子了,由於不能啟動是由於硬碟造成的,即使你將硬碟下到其它計
算機上,也沒法使用,這樣硬碟就徹底被 鎖死了,筆者所遭遇就是此情形。不信,你只需將硬碟
0柱面0磁頭1扇區的1D0H處改為1(如果你的D驅開始柱面號不夠大,此處本來就為1),將1D1H處
改為0,表示D盤的開始柱面號 跟C盤一樣,看看你的計算機還能不能啟動,不過你在沒有充分的
准備前絕不要試。
一個完整的硬碟鎖程序,不過是重新改寫0柱面0磁頭1扇區的引導程序,並將分區
表破壞或故意製造一個循環分區表,而將真正的硬碟分區表參數和引導程序放在其它 隱藏扇區並
保護起來,如果啟動時口令不對,則不能啟動機子,口令對了則順利啟動。這種硬碟鎖程序,情
形好的還可以用軟盤啟動;情形嚴重的就是連軟盤也不能啟動,硬碟真被 鎖住。
三·解開硬碟鎖的程序法
如果硬碟被鎖死,是否真的就無法解開呢?當然不是。看看問題的症結所在,根
源在於DOS中的IO.SYS文件,它包含LOADER、IO1、IO2、IO3四個模塊,其中IO1中包含 有一個很
關鍵的程序SysInt_I,它在啟動中很固執,非要去讀分區表,而且不把分區表讀完誓不罷休。如
果碰上分區表是循環的,它就只有死機了。這是DOS的脆弱性和不完備性。其 實這也不能怪DOS,
因為DOS為了獲得硬碟使用權,就必需讀分區表參數,而且DOS還約定驅動器號不能超過26,只不
過沒有考慮到此等循環分區表情形。一句話,機子不能啟動不過是 DOS操作系統造成的,如果另
寫一個操作系統,或許就能啟動機子。當然這只是說個笑話。
明白了病因在於DOS,問題就好辦了。DOS啟動中不是要讀硬碟分區表嗎?我不讓
你讀分區表甚至連硬碟都不讓你讀,不就可以順利啟動了。的確是這樣的,開硬碟鎖 的程序實現
方法就是基於這個思想形成的。當然,這只有從軟盤啟動著手了。
看看計算機的啟動過程,上電首先進行的多項硬體自測跟我們沒有關系,我們關
心的只是它最開始和磁碟打交道時是干什麼。如果選擇從硬碟啟動,則計算機和磁碟 最開始打交
道是將硬碟0柱面0磁頭1扇區的內容讀入內存0000:7C00處並跳到0000:7C00處執行;如果選擇從
軟盤啟動,則計算機和磁碟最開始打交道是將A盤0磁軌0磁頭1扇區的內容 讀入內存0000:7C00處
並跳到0000:7C00處執行,在執行過程中,計算機並不檢查該扇區的內容是什麼,只機械地執行
讀命令,這使得許多系統型病毒得以生存。但利用這一點,恰 恰使我們的程序解鎖法有了用武之
地。如果我們用DOS格式化一張可以啟動機子的系統軟盤,將該軟盤的0磁軌0磁頭1扇區的內容移
到後面的空白扇區中,而重新寫一段程序到該軟盤 的0磁軌0磁頭1扇區,這樣用軟盤啟動時首先
執行的是我們所寫的程序了。在這段程序中,具備這樣一些功能:在DOS啟動前搶先攔截INT
13H,駐留高端內存並監視INT
13H,判斷是否讀硬碟,如果是讀硬碟就直接返回,這樣就禁止了讀硬碟,也就避
免了DOS讀硬碟循環分區表造成的死機;同時攔截對軟盤的讀取,如果讀軟盤的0磁軌 0磁頭1扇
區,就改成讀真正有引導程序和磁碟參數表的扇區,免得DOS在啟動中找不到軟盤的磁碟參數表而
死機。完成這些任務的同時,還要讀取軟盤真正的引導程序並把控制權交給 它。
該方法可以稱為萬能的,因為它在用軟盤啟動中,始終不與硬碟打交道,這樣不
管你硬碟用什麼方法加鎖了,對DOS的啟動都沒有影響。當然,這樣啟動的機子是不認 硬碟的,
但這沒有關系。你可在機子啟動後,用Debug調出駐留高端內存的新INT
13H程序,將其改為只有一條直接執行舊INT 13H的語句,這樣在Debug下可以用
INT
13H讀取硬碟0柱面0磁頭1扇區的內容,如果你有備份,將分區表參數恢復後再寫
入0柱面0磁頭1扇區,重新啟動計算機就可以了。如果實在沒有備份,去掉分區表中的 循環鏈,
用正常DOS啟動盤重啟機子後至少也可以重新對硬碟分區,不至於硬碟被鎖住打不開了。
四·程序及說明
1·下面是寫入軟盤0磁軌0頭1扇區的源程序key.com,程序用debug輸入。
C>debug
-a100
100 CLI
101 XOR AX,AX
103 MOV DS,AX
105 MOV ES,AX
107 MOV SS,AX
109 MOV AX,7C00
10C MOV SP,AX
10E STI
10F MOV SI,AX
111 MOV DI,7E00
114 CLD
115 MOV CX,0200
118 REPNZ
119 MOVSB
11A JMP 0000:7E1F
11F MOV CX,0003
122 PUSH CX
123 MOV AX,0201;讀啟動軟盤的引導扇區
126 MOV BX,7C00
129 MOV CX,4F01
12C MOV DX,0100
12F INT 13
131 POP CX
132 DEC CX
133 JNZ 0122
135 MOV AX,[004C];搶先獲取INT 13H的位置
138 MOV [7E88],AX
13B MOV AX,[004E]
13E MOV [7E8A],AX
141 MOV AX,[0413]
144 DEC AX
145 MOV [0413],AX
148 MOV CL,06
14A SHL AX,CL
14C MOV ES,AX
14E XOR AX,AX
150 MOV DS,AX
152 MOV SI,7E6D;復制改寫的INT 13H程序到高端內存
155 MOV DI,0000
158 MOV CX,0030
15B REPNZ
015C MOVSB
015D MOV AX,0000;將新INT 13H位置寫入中斷向量表
0160 MOV [004C],AX
0163 MOV AX,ES
0165 MOV [004E],AX
0168 JMP 0000:7C00
016D PUSHF;新INT 13H程序
016E CMP DX,0080;是否是硬碟
0172 JNZ 0176;不是硬碟則繼續
0174 POPF
0175 IRET;是硬碟則直接返回
0176 CMP DX,+00;是否讀軟盤BOOT區?
0179 JNZ 0186
017B CMP CX,+01
017E JNZ 0186
0180 MOV CX,4F01;是則讀79磁軌1磁頭1扇區
0183 MOV DX,0100
0186 POPF
0187 JMP 0000:0000;此處跳轉去執行舊INT 13,
;舊INT 13H的位置由前面程序獲得後寫入。
N key.com
RCX
200
W
Q
2·程序的裝載
在進行下面工作前,先用DOS格式化一張啟動的系統盤,並保證沒有壞扇區,最好
進行啟動測試,確保其可以啟動機子。由於現在機子上大多隻有3寸軟碟機,因此選 擇1.44M的3.5
寸軟盤。然後用debug
key.com將程序key.com調入內存偏移地址為100H,同時在400H處寫入一段裝載程
序。即:
C>debug key.com
-a400
400 MOV CX,0003
403 PUSH CX
404 MOV AX,0201;將A盤引導程序讀入內存1000H處
407 MOV BX,1000;為確保成功,首次採用重復讀3次
40A MOV CX,0001
40D MOV DX,0000
410 INT 13
412 POP CX
413 DEC CX
414 JNZ 0403
416 MOV AX,0301;將已讀入內存的軟盤引導程序寫入軟盤
419 MOV BX,1000;最後一個磁軌的首扇區
41C MOV CX,4F01
41F MOV DX,0100
422 INT 13
424 MOV AX,0301;將key.com程序寫入軟盤0磁軌0磁頭1扇區
427 MOV BX,0100
42A MOV CX,0001
42D MOV DX,0000
430 INT 13
432 INT 3
為保證萬無一失,最好將軟盤這兩個扇區的內容重新讀出來看一看,以保證寫成
功了。做好這一切,保險的還是進行一次測試,即用該軟盤啟動一次機子,看能否成 功,若成功
啟動,你就可以用循環分區表法鎖住硬碟,看從正常DOS下能否啟動,然後再用此軟盤啟動機子試
試,看看功效如何?
從該軟盤啟動後,不認硬碟,並且在高端內存駐留了新INT
13H程序,該段程序實際上是key.com中從16D到187部分。由於有此段程序存在,
在debug下也無法讀硬碟,也就沒法恢復硬碟分區表,因此機子啟動後首先應修改這段 程序。現
在的機子基本內存通常都為640K,這樣這段程序就位於內存中9FC0:0000處,在debug下,用
U9FC0:0顯示這段程序,可以看到位於9FC0:001A處是一條跳轉指令,該跳轉指 令即轉去執行最
原始的INT
13H。由於BIOS版本不一樣,跳轉指令指向的位置可能不一樣,如筆者機子上是一
條JMP
F000:A5D4語句。這時在在debug下編寫這樣一語句:a9FC0:0 JMP
F000:A5D4。這樣,對硬碟的禁寫與禁讀都不再起作用了,在debug下用INT
13H的2號子功能可以讀出硬碟分區表,修改恢復後再用3號子功能將數據寫回分區
表。退出debug,重新用正常DOS啟動計算機,就可以了。
附帶提一下,在正常DOS下,該軟盤由於沒有BOOT區,也就沒有磁碟參數表,從而
不能使用,用DIR A:命令會出現General
failure reading drive A提示。不要理睬它,這並不影響它作特殊啟動盤。
五·建議
為更好的保護你的硬碟,筆者建議你最好將你的硬碟分區表信息備份起來。備份
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文件形式將硬碟每個邏輯盤的分區信息存儲起來;另一種是將 分區信息備
份在硬碟隱藏扇區里。比如可以將0柱面0磁頭1扇區備份在0柱面0磁頭3扇區,將D盤開始柱面號0
磁頭1扇區備份在該柱面0磁頭3扇區,其它邏輯盤也如此。這種方法簡單、 方便,也很可靠。用
NORTAN中的DISKEDI很容易操作和實現。有了備份分區表信息,就不怕破壞分區表的病毒了;再加
上我給你的程序,即使有人真鎖住了你的硬碟,你也可以輕而易 舉解開了。
8. 我的電腦被硬碟鎖了怎麼辦
一、江民硬碟鎖的原理 硬碟鎖其實是由於硬碟的主引導記錄被修改所引起的。因此,要想了解起原理就要先了解主引導記錄的意義,硬碟的主引導的記錄是放在硬碟的0柱面0磁頭1扇面區,他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 位置和分區 引導程序 分區1 分區2 分區3 分區4 55 AA
所在位元組位置 0h 1BEh 1CEh 1DEh 1EEh 1FEh 200h
其實從0h到1BDh這446個位元組稱為引導程序,從1Beh到1FDh這46個位元組被稱謂硬碟分區表,一共可以容納4個分區的數據;從1Feh到200h這2個位元組被稱謂自舉標志,在啟動的時候,為BIOS檢查用的。現在我們來看看我們的硬碟上面,是不是已經遭受了江民硬碟炸彈的攻擊了,結果發現引導程序被改了,硬碟的分區表壞了,但是55AA好像還很正常。看來是硬碟鎖的問題了,這樣,硬碟的磁頭就被鎖在硬碟分區表上了,也就不能從啟了呀。 二、修復硬碟的方法 先說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低格硬碟了: 找一台主機BIOS中帶有低格軟體的計算機,把被鎖硬碟用這一台計算機進行低格就可以解除硬碟鎖了呀~~,不過我事先說一下,你的硬碟什麼都沒有了呀,而且這樣的電腦好像也消失了呀。 第2種方法就要熱插拔了: 先將硬碟的電源拔的松一點,將98啟動盤放入軟碟機,然後啟動電腦,這時要小心看這電腦呀:)在軟盤要啟動的時候按下PAUSE鍵,使電腦停止啟動;現在是高潮了呀,你要小心的將拔掉硬碟的電源線,按回車鍵,計算機又開始啟動了,啟動完畢後,將硬碟的電源線在插入硬碟。現在硬碟就可以使用了呀`~哈哈,不過這種方法,太冒險了呀,做不好就會機毀人傷呀:)所以我還是不推薦這樣呀。 第3種方法debug法。 先准備一張能啟動計算機的98啟動盤,然後還要准備一個工具軟體UltraEdit32。在一台正常的計算機中將IO.SYS的系統文件打開,並去掉它的全部屬性,在用上述的軟體打開它並查找55AA,並將它改成任意的數(我用的是44CC的呀),其實這樣就是將自舉標准改掉了。 至於裡面的細節,我就不說了,用這張啟動軟盤你就可以順利地帶著被鎖的硬碟啟動了。不過這時該硬碟的分區表已經不正常,所以我們無法用FDISK來刪除和修改分區,而且仍然無法用正常的啟動盤啟動系統,這時可以用DEBUG來手工恢復。具體命令如下: a:\>debug
-a
-????:100 mov ax,0201(讀一扇區內容)
-????:103 mov bx,500(設置一緩存地址)
-????:106 mov cx,0001(設置第一硬碟的硬碟指針)
-????:109 mov dx,0080(讀零磁頭)
-????:10c int 13 (硬碟中斷)
-????:10e int 20
-????:0110 回車 (註:-????各硬碟不相同,跟後面的:1??都是自動顯示的,我們要輸入的只是其後的內容)
-g
-d500 (查看運行後緩存地址500的內容,這時候我們會發現地址6be開始的內容就是硬碟分區表信息,如果硬碟的擴展分區正是指向自己,那麼DOS或WINDOWS啟動時就會因查找邏輯分區而陷入死循環。)在DEBUG指示符下繼續修改內存數據:
E6BE
??.0 ??.0 ??.0……
……
……55 AA
55 AA是硬碟有效的標志,不要修改,??.0表示把以前的數據「??」改成了0,再用硬碟中斷13把修改好的數據寫入硬碟就可以了:
A:\>debug
a 100 (表示修改100地址的匯編指令)
-????:100 mov ax,0301 (寫硬碟一個扇區)
-????: 回車
-g (運行)
-q (退出) 退出後運行fdisk/mbr來重置硬碟引導程序,重新啟動即可。 這種方法雖然麻煩一點,但是它能夠恢復硬碟分區表,也就是說恢復以後硬碟中的數據也不會丟失。而以下方法雖然更加方便,但是要麼硬碟中的數據難保,要麼有一定危險性 第4種是修改IO.SYS的方法 在將上面改過的IO.SYS文件拷入到我們的98啟動盤中。在次啟動有硬碟鎖的硬碟。因為同學的電腦上有很多有用的文件,而採用這種方法可以不損害硬碟上的文件。你現在可以修復你的分區表了呀,你可以用KV3000和DM中文版的修復分區表的功能了。(此方法適合新手:) 第5種方法是DM修復 第一步,把DM拷到好的硬碟上(如果有的話,沒有的就用軟盤好了)。 第二步,接上壞硬碟,開機,進CMOS,除好硬碟外,其他的IDE設為NONE(關鍵所在),保存,啟動。 第三步,進入DOS,運行DM,選中壞硬碟,分區格式化,OK後啟動。 第四步,進CMOS,識別硬碟或設為AUTO,保存後啟動。 好了,簡單吧。 三、結束語 為了更好的保護我們的硬碟以及上面的數據,我以為大家要時常備份你們的硬碟上的分區表,一旦你的硬碟分區表壞了,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不至於造成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