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腦硬碟連接線怎麼接
1、硬碟的背面會血有硬碟的存儲容量以及電壓,功率,轉速等基本信息;
2、購買的硬碟裡面會有硬碟、對接線跟螺絲釘;
3、在硬碟的上方會有兩個SATA介面,大介面是連接電腦電源的,小介面是主板跟硬碟連接的;
4、找到電腦上面的硬碟托架,把硬碟放到裡面並用螺絲固定好;
5、打開電腦機箱,順著電源線,找到這個大頭的SATA介面;
6、然後將介面對准硬碟上大口的介面插入。再將對接線的一頭插入小口的插口;
7、將對接線的另一頭穿過去,插到硬碟上的小口上。這樣硬碟就安裝完成了。
② SSD和機械硬碟的線怎麼接,有圖
一根電源線可以帶2~3個機械硬碟,而固態硬碟要比機械硬碟省電。所以一起用絕對沒問題。
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可以同時接一根電源線。
可以的,硬碟功耗不大,固態硬碟一般只用5v供電,電流大多在1a左右,機械盤還用12v,一般電流不超過1a。
同一根電源線有有時候有兩個電源插頭(相同或不同規格的),這種設計負荷是足夠的。只要和硬碟電源介面匹配就行,而且SSD的介面和機械硬碟的電源介面都是一樣的。
(2)硬碟的接線圖解擴展閱讀
硬碟是sata介面,點對點的,因此要用兩根sata數據線分別連接機械盤和固態硬碟到主板,再給兩個盤都插上sata電源線就可以了。電源線可以共用。
電腦電源在ATX12V_1.3版本以上的,本身帶SATA電源插頭,可以直接插在SSD(固態硬碟)的SATA電源插座上,電腦電源低於1.3版本的,可以去買一條4PIN轉SATA電源線,將電腦電源的4PIN電源輸出,轉換為SSD可以使用的SATA電源線即可。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接法是一樣的,需要接一根SATA數據線、一根電源線。
.主板上,有多個SATA介面。數量少的是SATA3,數量多的是SATA2。用不同顏色表現。一個SATA介面,只能插一塊硬碟。固態硬碟的SATA介面,都是SATA3,數據線和電源線分清楚就行。
③ 硬碟連接線怎麼插
硬碟的連接線一般情況下可以在主板上找到相應的硬碟介面,從硬碟介面上連接出來,相應的硬碟線插在對應的硬碟的介面上,就可以一般分為高速線和排線。
④ 硬碟電源介面圖解
硬碟電源介面圖解?最近很多朋友咨詢關於並口硬碟電源線怎麼接的問題,今天的這篇經驗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方法/步驟分步閱讀
1
/4
叫並口電源介面或者叫串口電源介面。
2
/4
並口電源介面黃: 12V,給硬碟主電機供電。
3
/4
紅: 5V, 給硬碟的次電機供電,兩個黑都一樣,都是地線,電源輸出時地線是在一個地方輸出的。
4
/4
串口電源線通用的定義:
1.數據,3.3伏
2.電源地線;
3.電源火線;12伏
4.時鍾,時序
注意事項
以上內容和圖片整理自互聯網,為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朋友所以整理在這里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版權,請聯系本網站進行刪除。介面泛指實體把自己提供給外界的一種抽象化物(可以為另一實體),用以由內部操作分離出外部溝通方法,使其能被內部修改而不影響外界其他實體與其交互的方式。
人類與電腦等信息機器或人類與程序之間的介面稱為用戶界面。電腦等信息機器硬體組件間的介面叫硬體介面。電腦等信息機器軟體組件間的介面叫軟體介面。
在計算機中,介面是計算機系統中兩個獨立的部件進行信息交換的共享邊界。這種交換可以發生在計算機軟、硬體,外部設備或進行操作的人之間,也可以是它們的結合。
中文名
介面
外文名
interface
功能
溝通媒介
分類
硬體介面,軟體介面
拼音
jiē kǒu
⑤ 電腦的硬碟如何接線
在硬碟的上方會有兩個SATA介面,大介面是連接電腦電源的,小介面是主板跟硬碟連接的,找到電腦上面的硬碟托架,把硬碟放到裡面並用螺絲固定好,在介面接上即可~
⑥ 電腦硬碟接線圖解
左側是SATA數據線纜。右側為電源線,其中紅色黃色線分別為+5V與+12V,兩黑線均為負極。
⑦ 硬碟線接法圖解
1、拆卸機箱擋板:
首先需要把主機箱外部的連接線拔掉,然後用手將機箱上那個最大的黑色螺栓擰開,接著用螺絲刀把機箱擋板後面的螺絲拆卸掉,再把機箱立住,往外拖出兩側的擋板。
2、裝入機箱硬碟:
然後把硬碟的正面(即有貼有圖紙的那一面)對准機箱頂部,在合適的位置插入硬碟,插入硬碟後將螺絲扭到硬碟的兩側。
3、繞硬碟數據線:
准備好sata線,在螺絲刀上面緊密地繞線,直到一根線全部繞完。這樣做是為了讓線不凌亂,不會纏住CPU風扇或者主機風扇。
4、接入硬碟數據線電源線:
把上面繞好的數據線的一頭插入主板的sata3.0介面,如果是2.0則接入2.0介面,插入任意一個藍色的3.0口後,再把數據線另一頭插入硬碟數據口。
5、接著拆開圖中的電源線,用硬碟專用的電源線插進硬碟里。插好後,把機箱的擋板扣上,連上外接線。注意這時候硬碟是沒有系統的,如果把原來的硬碟拆了會造成無法開機的情況。需要安裝系統才可以使用。
(7)硬碟的接線圖解擴展閱讀:
正確連線
硬碟連線包括電源線與數據線兩條,兩者誰先誰後無所謂。對於電源的連接,注意上圖中電源介面上的小缺口,在電源接頭上也有類似的缺口,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防止電源插頭插反了。數據線有兩種,早期的數據線都是40針40芯的電纜,而自ATA/66就改用40針80芯的介面電纜,如上圖所示。連接時,一般將電纜紅線的一端插入硬碟數據線插槽上標有「1」的一端,另一端插入主板IDE口上也標記有「1」的那端。
數據線插反不要緊,如果開機硬碟不轉的話(聽不到硬碟自舉的響聲),多半插反了,將其旋轉180度後插入即可。
⑧ 機械硬碟線怎麼接
1.主板上,有多個SATA介面。數量少的是SATA3,數量多的是SATA2。用不同顏色表現。看下圖。一個SATA介面,只能插一塊硬碟。
⑨ 機械硬碟上兩根線分別接哪兒
機械硬碟上兩根線分別接電源和主板的SATA介面,具體如下:
1、首先,找到SATA數據線,如下圖所示,然後進入下一步。
⑩ ide介面硬碟接線圖解
不過並非在計算機系統中使用了80芯數據線,就能保證硬碟子系統的高效能。如果數據線接法錯誤,不僅僅不能發揮其高效能,反而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上圖為標準的80芯硬碟數據線,其中SYSTEM端一般為藍色,此端必須接在主板的IDE介面上。SLAVE為從介面,一般為灰色,用於接在該介面上的第二個IDE設備,如光碟機。MASTER為主介面,一般為黑色,用來連接該IDE介面上的主要設備,如硬碟。
因此對於計算機內部的任一條80芯數據線,正確的接法是:
1、只有一個硬碟時請將MASTER接在硬碟上。
2、只有一個光碟機時請將MASTER接在光碟機上。
3、如果有一個光碟機和一個硬碟,請將SLAVE接在光碟機上,MASTER接在硬碟上。
80芯硬碟數據線
不同主板配套的數據線,顏色可能不同,但正確的接法均是數據線中間接次要設備(數據線上一般有SLAVE標記,通常為灰色,也有白色等其它顏色),數據線的兩頭一端接主板(數據線上一般有SYSTEM標記,通常為藍色,也有紅色等其它顏色),另一端接硬碟(數據線上一般有MASTER標記,通常為黑色)。
對於品牌機,一般都是按正確的接法連接的,用戶不用擔心。但對於兼容機,不少裝機商均將硬碟接在了SLAVE端。一些用戶簡單的認為使用SLAVE端可少使用一些數據線,有利於數據傳輸。這是由於不了解硬碟線設計使用標準的緣故。將硬碟錯誤的接在SLAVE端後,計算機的操作系統以及常用軟體均可正常運行,硬碟子系統工作在低速狀態也只有用軟體才能測出,普通用戶一般難以查覺,但對於對硬體要求較高的一些軟體則可能出問題。
硬碟跳線de意思:
limit capacity to 32 gbyte (最大充許32G)
master or single drive (主硬碟)
drive is a slave (從硬碟)
master with a non-ATA compatible slave (是主硬碟便 是無ATA兼容)
enable cable select (由IDE排線來決定哪個盤是主盤,哪個是從盤。接在IDE排線最端的是主盤,接中間的是從盤)
附:如果是ATA66的硬碟線,不是黑色的那頭一定要插到主板上的IDE口上,要不只是ATA33,一般是藍色,也有紅色的.
Cable Select(電纜選擇)
如今我們使用的硬碟一般都支持ATA66/100,而用來連接這類硬碟的數據線也由原來的40芯變成了80芯,其實這80芯的數據線不僅僅增強了抗干擾能力,它還有另外一個功能——當硬碟的跳線設置成「Cable Select」時,硬碟的主從關系將由其連接到數據線上的位置而決定。在學習硬碟時我們已經知道,此類數據線用來連接主板的那端叫作「System」,中間的那端叫「Drive1」,另外一端則叫「Drive 0」。
當硬碟的跳線設置成「Cable Select」後,它掛在「Drive 0」上是「Master」(主盤),掛在Drive1上則是「Slave」(從盤)。由於「Cable Select」是根據安裝位置來確定主從關系的,所以硬碟不管掛在哪個部位都不需要更改其跳線,非常方便。不過享受「Cable Select」所帶來的方便時要注意:所有的IDE設備都得設置成「Cable Select」,另外當硬碟與光碟機掛在同一根數據線上時,「Cable Select」可能會失效——光碟機不支持「Cable Select」!另外「Cable Select」還需要數據線的支持,如果使用的是劣質數據線,往往也會出現錯誤,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還是老老實實將硬碟設置成「Master」或 「Slave」吧。至於IBM硬碟的「Cable Sel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