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查看華為H3C路由器的日誌
華三路由器上查看日誌,
其實很簡單的.
在超級終端下,直接用
dis
logbuffer
就行了.
如果是通過telnet的,
還需要在<>模式入
ter
mon
ter
d
然後再在[]模式下輸入:
dis
logbufer
=======給你一個客戶的示例:
<h3c>
<h3c>dis
log
<h3c>dis
logbuffer
Logging
buffer
configuration
and
contents:enabled
Allowed
max
buffer
size
:
1024
Actual
buffer
size
:
512
Channel
number
:
4
,
Channel
name
:
logbuffer
Dropped
messages
:
0
Overwritten
messages
:
2263
Current
messages
:
512
Ⅱ h3c智能管理中心怎麼刪除日誌
日誌轉儲,通過轉儲方式刪除
Ⅲ 華為交換機日誌保存6個月怎麼設置
你可以直接在設置裡面,然後點擊我的日誌,然後點擊保存,時間就可以更改。
Ⅳ 華三交換機清空設置的方法
華三交換機清空設置的方法,如下:
在用戶視圖下「 <Quidway>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即可;
交換機(Switch)意為「開關」是一種用於電(光)信號轉發的網路設備。它可以為接入交換機的任意兩個網路節點提供獨享的電信號通路。
最常見的交換機是乙太網交換機。其他常見的還有電話語音交換機、光纖交換機等。
(4)華三日誌緩存修改擴展閱讀:
用戶配置
<H3C>system-view
[H3C]super password H3C 設置用戶分級密碼
[H3C]undo super password 刪除用戶分級密碼
[H3C]localuser bigheap 123456 1 Web網管用戶設置,1(預設)為管理級用戶,預設admin,admin
[H3C]undo localuser bigheap 刪除Web網管用戶
[H3C]user-interface aux 0 只支持0
[H3C-Aux]idle-timeout 2 50 設置超時為2分50秒,若為0則表示不超時,默認為5分鍾
[H3C-Aux]undo idle-timeout 恢復默認值
[H3C]user-interface vty 0 只支持0和1
[H3C-vty]idle-timeout 2 50 設置超時為2分50秒,若為0則表示不超時,默認為5分鍾
[H3C-vty]undo idle-timeout 恢復默認值
[H3C-vty]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123456 設置telnet密碼,必須設置
[H3C-vty]undo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取消密碼
[H3C]display users 顯示用戶
[H3C]display user-interface 顯示用戶界面狀態
系統IP配置
[H3C]vlan 20
[H3C]management-vlan 20
[H3C]interface vlan-interface 20 創建並進入管理VLAN
[H3C]undo interface vlan-interface 20 刪除管理VLAN介面
[H3C-Vlan-interface20]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配置管理VLAN介面靜態IP地址(預設為192.168.0.234)
[H3C-Vlan-interface20]undo ip address 刪除IP地址
[H3C-Vlan-interface20]ip gateway 192.168.1.1 指定預設網關(默認無網關地址)
[H3C-Vlan-interface20]undo ip gateway
[H3C-Vlan-interface20]shutdown 關閉介面
[H3C-Vlan-interface20]undo shutdown 開啟
[H3C]display ip 顯示管理VLAN介面IP的相關信息
[H3C]display interface vlan-interface 20 查看管理VLAN的介面信息
<H3C>debugging ip 開啟IP調試功能
<H3C>undo debugging ip
DHCP客戶端配置
[H3C-Vlan-interface20]ip address dhcp-alloc 管理VLAN介面通過DHCP方式獲取IP地址
[H3C-Vlan-interface20]undo ip address dhcp-alloc 取消
[H3C]display dhcp 顯示DHCP客戶信息
<H3C>debugging dhcp-alloc 開啟DHCP調試功能
<H3C>undo debugging dhcp-alloc
埠配置
[H3C]interface Ethernet0/3
[H3C-Ethernet0/3]shutdown
[H3C-Ethernet0/3]speed 100 速率,可為10,100,1000和auto(預設)
[H3C-Ethernet0/3]plex full 雙工,可為half,full和auto(預設) 光口和匯聚後不能配置
[H3C-Ethernet0/3]flow-control 開啟流控,默認為關閉
[H3C-Ethernet0/3]broadcast-suppression 20 設置抑制廣播百分比為20%,可取5,10,20,100,預設為100,同時組播和未知單播也受此影響
[H3C-Ethernet0/3]loopback internal 內環測試
[H3C-Ethernet0/3]loopback external 外環測試,需插接自環頭,必須為全雙工或者自協商模式
[H3C-Ethernet0/3]port link-type trunk 設置鏈路的類型為trunk,可為access(預設),trunk
[H3C-Ethernet0/3]port trunk pvid vlan 20 設置20為該trunk的預設VLAN,默認為1
(trunk線路兩端的PVID必須一致)
[H3C-Ethernet0/3]port access vlan 20 將當前access埠加入指定的VLAN
[H3C-Ethernet0/3]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允許所有的VLAN通過當前的trunk埠,可多次使用該命令
[H3C-Ethernet0/3]mdi auto 設置以太埠為自動監測,normal(預設)為直通線,across為交叉線
[H3C]link-aggregation Ethernet 0/1 to Ethernet 0/4 將1-4口加入匯聚組,1為主埠,兩端需要同時配置,設置了埠鏡像以及埠隔離的埠無法匯聚
[H3C]undo link-aggregation Ethernet 0/1 刪除該匯聚組
[H3C]link-aggregation mode egress 配置埠匯聚模式為根據目的MAC地址進行負荷分擔,可選為 ingress,egress和both,預設為both
[H3C]monitor-port Ethernet 0/2 將該埠設置為鏡像埠,必須先設置鏡像埠,刪除時必須先刪除被鏡像埠,而且它們不能同在一個埠,該埠不能在匯聚組中,設置新鏡像埠時,新取代舊,被鏡像不變
[H3C]mirroring-port Ethernet 0/3 to Ethernet 0/4 both 將埠3和4設置為被鏡像埠,both為同時監控接收和發送的報文,inbound表示僅監控接收的報文,outbound表示僅監控發送的報文
[H3C]display mirror
[H3C]display interface Ethernet 0/3
<H3C>reset counters 清除所有埠的統計信息
[H3C]display link-aggregation Ethernet 0/3 顯示埠匯聚信息
[H3C-Ethernet0/3]virtual-cable-test 診斷該埠的電路狀況
VLAN配置
[H3C]vlan 2
[H3C]undo vlan all 刪除除預設VLAN外的所有VLAN,預設VLAN不能被刪除
[H3C-vlan2]port Ethernet 0/4 to Ethernet 0/7 將4到7號埠加入到VLAN2中,此命令只能用來加access埠,不能用來增加trunk或者hybrid埠
[H3C-vlan2]port-isolate enable 打開VLAN內埠隔離特性,不能二層轉發,默認不啟用該功能
[H3C-Ethernet0/4]port-isolate uplink-port vlan 2 設置4為VLAN2的隔離上行埠,用於轉發二層數據,只能配置一個上行埠,若為trunk,則建議允許所有VLAN通過,隔離不能與匯聚同時配置
[H3C]display vlan all 顯示所有VLAN的詳細信息
S1550E支持基於埠的VLAN,通過創建不同的user-group來實現,一個埠可以屬於多個user-group,不屬於同一個user-group的埠不能互相通信,最多支持50個user-group
[H3C]user-group 20 創建user-group 20,默認只存在user-group 1
[H3C-UserGroup20]port Ethernet 0/4 to Ethernet 0/7 將4到7號埠加入到VLAN20中,初始時都屬於user-group 1中
[H3C]display user-group 20 顯示user-group 20的相關信息
集群配置
S2100隻能作為成員交換機加入集群中,加入後系統名改為"集群名_成員編號.原系統名"的格式.
即插即用功能通過兩個功能實現: 集群管理協議MAC組播地址協商和管理VLAN協商
[H3C]cluster enable 啟用群集功能,預設為啟用
[H3C]cluster 進入群集視圖
[H3C-cluster]administrator-address H-H-H name switch H-H-H為命令交換機的MAC,加入switch集群
[switch_1.H3C-cluster]undo administrator-address 退出集群
[H3C]display cluster 顯示集群信息
[H3C]management-vlan 2 集群報文只能在管理VLAN中轉發,同一集群需在同一個管理VLAN中,需在建立集群之前指定管理VLAN
<H3C>debugging cluster
系統管理
[H3C]mac-address blackhole H-H-H vlan 1 在VLAN1中添加黑洞MAC
[H3C]mac-address static H-H-H interface Ethernet 0/1 vlan 1 在VLAN1中添加埠一的一個mac
[H3C]mac-address timer aging 500 設置MAC地址表的老化時間為500s
[H3C]display mac-address
[H3C]display arp
[H3C]mac-address port-binding H-H-H interface Ethernet 0/1 vlan 1 配置埠邦定
[H3C]display mac-address port-binding
[H3C]display saved-configuration
[H3C]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H3C>save
[H3C]restore default 恢復交換機出廠默認配置,恢復後需重啟才能生效
[H3C]display version
<H3C>reboot
[H3C]display device
[H3C]sysname bigheap
[H3C]info-center enable 啟用系統日誌功能,預設情況下啟用
[H3C]info-center loghost ip 192.168.0.3 向指定日誌主機(只能為UNIX或LINUX,不能為Windows)輸出信息,需先開啟日誌功能,預設關閉
[H3C]info-center loghost level 8 設置系統日誌級別為8,默認為5.級別說明:1.emergencies 2.alerts 3.critical 4.errors 5.warnings 6.notifications 7.informational 8.debugging
<H3C>terminal debugging 啟用控制台對調試信息的顯示,預設控制台為禁用
<H3C>terminal logging 啟用控制台對日誌信息的顯示,預設控制台為啟用
<H3C>terminal trapping 啟用控制台對告警信息的顯示,預設控制台為啟用
[H3C]display info-center 顯示系統日誌的配置和緩沖區記錄的信息
[H3C]display logbuffer 顯示日誌緩沖區記錄的指定數目的日誌信息
[H3C]display trapbuffer 顯示告警緩沖區最近記錄的指定數目的日誌信息
<H3C>reset logbuffer 清除日誌緩沖區的信息
<H3C>reset trapbuffer 清除告警緩沖區的信息
Ⅳ 如何將H3C路由器日誌關閉,清空日誌呢 DIS LOG 可以看到最後上的IP 最後TELNET上設備的MAC能不能查到
兄弟,後來咋弄的,我現在也這樣了,最後那條執行的操作弄不掉,急
Ⅵ 如何查看H3C交換機的日誌佔用空間
樓上別忽悠人,manuinfo那是記錄啟動時候的boot-loader信息的文檔,你可以用FTP將這個文檔導出來看就清楚了。
S7500E的logbuffer一般都是1024K,你dis log,不要按空格,最前面會有你的logbuffer信息,有一項應該是logbuffer size:1024K,這個是你的日誌最大能夠存儲的條目數,如果超過這個數量,那麼會將最老的log刪除,留下最新的log,依次過來。
Ⅶ 如何配置重做日誌高速緩存的大小
資料庫管理員應該要了解的是,重做日誌文件的機制跟數據文件的管理機制類似。當因為數據更新、新建記錄或者資料庫結構變更產生重做記錄時,其也不是馬上寫入重做日誌文件中。而是先將重做記錄寫入到重做日誌高速緩存中。等到符合一定的條件,再將重做記錄寫入到硬碟上的沖作日誌文件中。這主要是為了性能的考慮。因為往內存中寫入數據要比往硬碟中寫入數據快幾千倍。 重做日誌文件對於Oracle資料庫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如上圖所示, 當利用Update等數據操作語更新數據或者調整資料庫物理機構時,資料庫會先將相關的更改信息保存在數據高速緩存中。同時也會產生重做記錄,這些重做記錄也是保存在重做日誌高速緩存中。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提高資料庫的性能。但是,如果這個重做日誌緩存設置的不恰當的話,也會出問題。如當一個Update語句需要更新大量的數據時,則寫一部份記錄到重做日誌高速緩存中,其空間就會滿了,需要將重做記錄寫入到重做日誌文件中。此時更新作業不得不暫時等待,因為此時無法將重做記錄寫入到重做日誌高速緩存中。只有將現有重做日誌高速緩存中的信息都寫入到重做日誌文件中後,系統才會清空重做日誌緩存中的信息,系統才能夠將更新的信息保存到重做日誌高速緩存中。所以當這個等待的次數多了,那就會極大的影響資料庫的性能。 不要讓臨時表空間影響資料庫性能。 所以說,重做日誌高速緩存是把雙刃劍。若重做日誌高速緩存大小合適的話,確實可以提高Update等語句的操作效率。但是如果設置的不合適的話,則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反而會因為等待次數過多而影響到這些語句的執行效果。故在一些數據更新量比較大的系統中,特別需要進行成批更改的資料庫中,調整重做日誌高速緩存的大小也是改善資料庫性能的一個重要舉措。一、避免一個誤區:重做日誌高速緩存越大越好。 在配置重做日誌高速緩存大小的時候,首先需要避免一個誤區,即並不是說重做日誌高速緩存越大越好。如果將重做日誌高速緩存設置的很大,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如重做日誌高速緩存是內存中的一塊區域,它是資料庫啟動的時候就已經分配好了的,是一塊獨享的內存區域。也就是說,如果給其分配了一定大小的區域之後,無論現在重做記錄需要多少的高速緩存,其都會獨占的享用這塊區域。即使只用來1%,這多餘的內容也不會給其他程序使用。而且,根據LGWR進程的規則,默認情況下一般當達到重做日誌高速緩存大小的50%時,將會將重做日誌高速緩存中的重作記錄寫入到重做日誌文件中。所以如果將重做日誌高速緩存設置的比較大的話,對於內存來說也是一種浪費。 提高Oracle資料庫緩存命中率。 其次會降低重做日誌文件的作用。雖然在有些書上說重做記錄會隨時寫入到重做日誌文件中。其實這是不科學的。一產生重做記錄後不會馬上寫入到重做日誌文件中,而是寫保存在重做日誌高速緩存中。然後根據重做記錄的數量來決定寫入到重做日誌文件中的時刻。也就是說,在將數據高速緩存中的數據寫入到數據文件中這個時間間隔內,重做記錄會分幾次寫入到重做日誌文件中。所以,重做日誌文件中的信息也會有一個時間的延遲,不一定根資料庫真實的內容保持同步。所以到資料庫發生故障時,即使有重做日誌文件的存在,也不一定能夠恢復到故障的點(當然離故障的點很近,可能只差幾秒)。當重做日誌高速緩存空間越大的話,那麼將重做記錄寫入到重做日誌文件中的時間間隔會越長。此時資料庫如果發生故障,則其丟失的數據相對來說會更多。所以說,雖然增加重做日誌高速緩存的大小可以避免因為等待而導致的性能下降問題,但是也會對數據的安全性對來一定的損害。故最後資料庫管理員在設置這個重做日誌高速數據緩存空間的時候,對於這個大小,還是要有一個分寸。切記,這個空間並不是越大越好。二、什麼時候該修改重做日誌高速緩存空間的大小? 是否需要修改這個重做日誌高速緩存空間的大小,主要需要看資料庫的運行狀況。在上面的分析中,筆者提到過一個等待的概念。即在數據更新或則數據結構調整的過程中,用戶進程等待重做日誌緩存的現象。一般情況下,如果這個等待的次數越多,顯然說明用戶在這等待的時間上佔用了比較多的時間。為此需要根據這個等待到次數來確定是否需要重新調整重做日誌高速緩存空間。在資料庫中可以通過數據字典視圖V$SYSSTAT來查詢用戶用戶進程等待重做日誌緩存的次數。在這個視圖中,有一個叫做「重做緩存重分配」的紀錄,英文名字為「redo buffer allocation retries」。這條記錄的vlaue欄位的值就表示用戶進程等待重做日誌緩存的次數。如果這個值為0的話,就表示用戶進程在數據更新或者數據結構調整的時候,不需要等到重做日誌高速緩存。所以性能是最佳的。但是這只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在資料庫運行了一段時間後,這條記錄的值往往不會為0,有時候會達到兩位數、三位數等等。那麼是否這個值越大,就越說明有需要調整重做日誌高速緩存大小的必要呢? 這么說有一定道理,但是也太過於決定。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往往還需要借鑒另外一個值。在這張視圖中,還有一條記錄叫做「redo entries」。如果按名次排序的話,他們這兩條記錄是一前一後緊靠在一起的。通常情況下,如果把「redo buffer allocation retries」記錄的Value值除以「redo entries」記錄的Value值,如果大於0.01(即1%),則說明這個數據緩存大小可能並不是很合適,需要通過調整重做日誌緩存大小來提高資料庫的性能。如果這個比率小於1%的話,即使用戶進程等待的次數再多,一般也不需要調整其大小。因為此時用戶的等待次數對於資料庫的性能影響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從這里可以看出,並不是說用戶進程的等待次數越多,就說明其大小越需要調整。一般我們都需要將用戶進程等待次數與「redo 在Oracle資料庫中,重做日誌高速緩存的大小是由初始化參數log_buffer來控制的。在對其進行更改之前,有必要先查詢一下這個參數的值。在資料庫命令行中,可以通過show log_butter來查詢重做日誌緩存的大小。然後資料庫管理員可以在這個值的基礎上增加重做日誌高速緩存的大小。這個參數是一個動態的參數,可以在資料庫運行期間修改這個參數。如果某個事務需要長時間運行、並且會產生大量重做記錄的時候,通過參數增加這個參數的值,往往可以減少對重做日誌文件的硬碟操作次數,從而提高資料庫的性能。 由於這是一個動態的參數,為此在更改的時候需要注意一點,即在下次資料庫啟動的時候是否需要將這個修改保留。如果需要的話,則在這個參數內存中的值的時候,同時需要更改初始化參數文件中的值。如果採用文本參數文件啟動的話,需要手工更改參數文件。如果採用伺服器參數文件啟動的話,則可以在命令中指定其同時修改內存與伺服器參數文件中的值。 最後筆者再次提醒一句,充作日誌高速緩存並不是越大越好。通常情況下,需要將上面提高的兩個記錄進行對比,以1%作為其調整的關口。如果超過1%,則就可以通過調整重做日誌高速緩存來達到改善資料庫性能的目的。反之,如果值小於1%,那麼即使增加了重做日誌高速緩存的大小,也很難起到應有的效果。相反會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而且會浪費內存空間。所以,這個調整重做日誌高速緩存時還需要謹慎行事。
Ⅷ 華為華3交換機和路由器本身能存多久的日誌,大概
這個不一定,得看設備報錯錯誤信息有多大,我之前有遇到華三的交換機沒有配置STP因下接的交換機埠環路導致整個網路崩潰,從核心交換機的錯誤日誌列印信息追蹤到有環的交換機後,插上console錯誤日誌直接不能以肉眼捕捉,拆除所有埠後日誌一個小時都沒停,好嘛,直接斷電,斷電後所有日誌都自動清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