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2t硬碟測試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2t硬碟測試

發布時間: 2022-06-06 04:48:35

『壹』 2T硬碟怎麼檢測好壞

下載一個魯大師 在主界面打開硬碟檢測 然後就可以看到壞道 瑕疵了

『貳』 希捷8T酷狼Pro VS 2T酷狼對比測試

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數據存儲更是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接觸應用到的東西,作為存儲介質的硬碟,更擔負著數據安全封存的重任,出於安全、私密、性價比考慮,越來越多的用戶也把目光瞄準到了「NAS」的身上,以前我們可能並不太關注NAS硬碟,更多使用的是兼容NAS的硬碟,比如常用的桌面硬碟,而隨著NAS用戶的日漸增多,各大硬碟廠商也陸續推出了相應的NAS專用盤,相比其它的硬碟,它所能負擔的工作強度,工作噪音,數據吞吐量,要更為優秀,專盤專用,也成為當下更為妥帖的選擇。而作為存儲領域的元老級廠商:希捷,旗下的酷狼系列(IronWolf)便是專用NAS盤。剛好機緣巧合,朋友公司購入一批8T酷狼Pro企業級NAS盤,其實酷狼和酷狼Pro兩個系列,都是希捷旗下的NAS專用盤系列,只不過前者是針對家用,後者是商用,一個是民用,一個是企業級,市場定位不同罷了,此前購買NAS的時候湊巧也買了2塊希捷酷狼硬碟,剛好有機會同台,不如來看看二者的實際使用區別有多大。
目前希捷酷狼硬碟最大的容量有14TB,通過上圖可以看到,酷狼和酷狼Pro的區別主要在於擴展盤位數,針對多用戶的工作負荷能力,平均故障間隔時長,質保和Rescue服務上,Pro系列因為涉及到企業用戶,性能和服務上會更優一些,除此之外其它的參數基本一致,至於容量上,可能酷狼更接地氣一些,選擇更廣一些。
兩塊盤的容量不同,所使用的封裝技術也不同,盤的參數上也不同,8T的酷狼Pro使用了充氦技術,氦氣本身是一種惰性氣體,相比普通空氣,它的密度更低,不活潑的特性也使得它更適合創造一些穩定的環境,使用充氦技術的硬碟,可以在相同空間下,容納更多的碟片,並且碟片在轉動過程中所受的阻力也會更小,更利於降低使用功耗,這也是為什麼上圖中的8T酷狼Pro和2T的酷狼盤大小基本一致的原因,不過可以明顯的看到8T的酷狼Pro已經沒有了2T酷狼硬碟外殼的凹凸有致的紋路了,裡面已塞滿了磁碟了。8T酷狼Pro硬碟正面膠貼的紙質銘牌要比2T酷狼更大氣一些,基本貼滿了整個盤面的3/4。

『叄』 西數巔峰之作!單碟500G 1.5/2TB首測

【IT168 評測】在電腦內部配件當中,硬碟算是更新換代較慢的產品。不過隨著固態硬碟的橫空出世,原本平靜的硬碟市場立刻熱鬧起來。不說別的,在固態硬碟還在雛形的時候,希捷、西數、日立這些硬碟大廠就紛紛將旗下產品線更新速度加快,它們這樣做無非就是將人們注意目光放在傳統的物理硬碟身上。

在早前的時候,人們對硬碟的追求僅僅維持在轉速、容量上;到後來廠商更是推出硬碟新概念的參數,那些打著N多英文術語的NCQ、SATA就成為人們評價硬碟的標准;到最近,廠商又將硬碟的單碟容量作為宣傳的對象,而希捷、西數這兩大巨頭更是多次在單碟容量上大做文章。今天你出單碟容量250G,明天我就出單碟容量320G,兩大巨頭的單碟容量之爭造就了大容量低價格高性能硬碟在一年之內大量出現,其中目前單碟容量最高的產品就是希捷7200.12系列和西數CaviarGreen WDxxEADS系列,它們同樣採用單碟500G容量設計。

西數是最早提出單碟500G容量產品,而在2008年12月份的時候,西數也在國外拿出實物銷售(西數WD20EADS 2TB在捷克首先上市)。不過在國內市場,西數似乎不急於銷售單碟500G硬碟,單碟333G黑盤系列在一段很長時間裡面占據了西數單碟硬碟之王地位。

隨著希捷突然推出單碟500G 7200.12系列,西數單碟500G終於提前出現在國內市場上面,而"IT168
也第一時間拿到西數最新單碟容量的產品——Caviar Green WD15EADS 1.5TB、WD20EADS 2.0TB。這兩款新硬碟雖然來自主攻低功耗靜音西數綠盤系列,但由於單碟500G的關系,它們的性能表現依然讓很多人期待,究竟它們能否比希捷7200.12系列更加強呢?以下就用測試告訴大家......
西數單碟500G首先落戶在GreenPowe系列(國內俗稱綠盤),其中分別有1TB、1.5TB、2.0TB三種容量。作為主攻低功耗靜音市場的西數GreenPower系列,居然首先採用單碟500G產品,這個奇怪的舉措也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按道理來說,要與讀寫驚人的希捷7200.12系列競爭,西數黑盤單碟500G似乎更加適合。

不過從長遠來看,西數將單碟500G首先放入以低功耗為賣點的GreenPower身上,也是對的,畢竟這一系列產品無論在價格上,還是成本上都比對手有優勢,加上自身的超低功耗和靜音,它依然極具誘惑力。SATA3.0Gb/s、NCQ、32M緩存、待機僅0.8W、最高分貝不超於30,這些參數已經很出眾,而單碟500G這個參數的加入更是讓人期待。

西數單碟500G落後綠盤身上(點此查看大圖


"編輯注釋:至於西數何時將單碟500G設計放入黑盤系列,西數官方還沒有明確表示黑盤單碟500G系列上市時間。

西數WD15EADS-00R6B0採用單碟500G容量設計,三碟裝,32M緩存,SATA3Gb/s傳輸速度,待機功耗0.8W,平均工作噪音29分貝。產地在泰國,出廠日期為2009年3月9日。

(點此查看大圖


(點此查看大圖


西數單碟500G當中的1.5TB是一款神秘的產品,它也剛剛在華南市場露面,在全國很多地方,它甚至還沒有銷售。根據相熟的商家介紹,這款硬碟之所以搶先登陸市場,主要因為近期希捷7200.12 1TB實在降價太大了。簡單來說,因為7200.12 1TB嚴重影響西數TB容量硬碟的銷售,所以西數才將這款1.5TB提前面世。從標簽紙上,我們也看到這款硬碟的確是新鮮熱辣出爐,2009年3月9日剛出廠,在3月29日就已經出現在消費者手上。

西數WD15EADS-00R6B0省去了四pin電源介面,提供了SATA數據和電源介面,並在介面旁邊提供SATA1.5/3.0模式跳線。

(點此查看大圖


為了加強硬碟內部抗震能力,西數特意將SATA主控晶元,緩存隱藏在硬碟PCB後面,並採用特製小海綿作為緩沖。

西數採用了富士康作為WD15EADS硬碟SATA介面的插件供應商,而在緩存方面則選擇了頻率為400MHz的華邦DDR400 32M顆粒,至於SATA控制晶元方面,選用Marvell 88i8945-TFJ2。

硬碟的電機晶元為意法半導體L7251晶元,這款晶元主要左右是將硬碟PCB與硬碟內部進行互聯。

硬碟PCB與數據線之間的連接

硬碟PCB與電機之間的接觸位置(點此查看大圖


作為西數目前最大容量的消費類產品,WD20EADS身上擁有眾多先進的技術。譬如硬碟就支持IntelliSeek、IntelliPark、IntelliPower三項西部數據獨家節能技術以及改善震動時性能的StableTrac技術,至於單碟500G、32M緩存、NCQ這些基本參數自然不在話下。

(點此查看大圖


(點此查看大圖


和同門的WD15EADS 1.5TB不同的是,WD20EADS 2.0TB出廠日期更加靠後,從標簽紙上,我們可以看到這款2TB只是在2009年3月11日出廠,並且還在遙遠的泰國廠生產。

(點此查看大圖


WD20EADS 2.0TB介面支持SATA3.0Gb/s傳輸,並支持SATA1.5Gb與SATA3.0Gb模式轉換。

(點此查看大圖


(點此查看大圖

WD20EADS 2.0TB內部大部分構造與WD15EADS 1.5TB相似,譬如它們同樣採用小海綿作為硬碟PCB緩沖,同樣採用華邦DDR400 32M緩存顆粒,同樣採用意法半導體L7251晶元,同樣採用Marvell 88i8945-TFJ2作為SATA主控晶元。

不過在插件方面,WD20EADS 2.0TB則拋棄了富士康,而轉用Amphenol安費諾。和富士康不同的是,Amphenol安費諾平時服務的客戶多數是企業級,所以它的產品耐用性是較其他廠商好。

編輯注釋:Amphenol安費諾公司主要產品應用於通信及信息處理領域,包括有線電視、移動通信、數據交換、信息處理系統、航空、軍用、汽車、鐵路及其它交通和工業領域。

(點此查看大圖


為了讓大家對西數單碟500G硬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們特意找來數款不同單碟容量的西數硬碟作為對比,它們分別是單碟250G WD10EACS 1TB、單碟333G WD1001FALS 1TB、單碟500G WD15EADS 1.5TB、單碟500G WD20EADS 2.0TB。

需要特別註明的是,單碟333G WD1001FALS 1TB是屬於黑盤系列,針對高端玩家,它與綠盤定位不同,將它加入對比主要讓大家了解單碟500G對綠盤系列的性能提升究竟有多大幫助。

單碟500G設計果然威力驚人,從下面的平均讀寫測試當中就看出單碟500G的WD 1.5TB/2TB已經和追求高端性能的黑盤 1TB相差不大(註:由此可見,單碟500G系列的黑盤版本性能更加恐怖)。不過在尋道時間方面,WD 1.5TB/2TB就表現還算可以。

在平均讀寫測試中,由於受綠盤先天的性能定位所限,所以大家看到的WD1.5TB、WD2.0TB的成績不如黑盤WD 1TB搶眼。 但在硬碟讀寫子項目詳細測試裡面,大家就看到單碟500G的真正表現,很明顯在硬碟讀寫最大最小這項考驗硬碟持續讀寫的測試項目當中,單碟500G的WD1.5TB、WD2.0TB比定位高端市場的黑盤WD 1TB還要好。

Sisoftware Sandra的文件系統測試能全面反映硬碟
的隨機讀取寫入能力,這個項目能反映出硬碟在讀取多文件的性能表現。在緩存寫入、持續寫入這些子項目,WD20EADS 2.0TB已經超越黑盤WD1001FALS 1.0TB。

PCMark Vantage可以衡量各種類型PC的綜合性能。從多媒體家庭娛樂系統到筆記本
,從專業
工作站

高端
游戲平台,無論是在專業人士手中,還是屬於普通用戶,都能在PCMark Vantage里了解透徹,從而發揮最大性能,其中我們就用當中的
硬碟
測試部分作為參數分數。

在這個項目裡面,黑盤1TB憑借著自身的技術優勢力壓其他對手,不過採用單碟500G設計的1.5TB、2.0TB同樣表現突出,在PCMark HDD眾多子項目測試裡面,兩款新硬碟都不遜於高端的黑盤產品。

"PCMark Vantage HDD測試解析度設置為1280x960,因為這個主要與目前用戶使用的寬屏液晶解析度相近(註:測試
"軟體

"默認解析度為1024x768)。

Caviar Green系列最拿手就是功耗、噪音的控制,而採用單碟500G設計的1.5TB、2.0TB就將低功耗、低噪音發揮到極致。這兩款大容量硬碟居然比採用單碟250G WD10EACS 1.0TB還厲害,看來西數在功耗、噪音方面的確有獨門的武器。

在復制22.7G全高清電影的時候,綠盤系列反而比黑盤快,其原因就是綠盤在長時期讀寫數據的時候,能將發熱量有效地降低,而面對一些大容量文件復制的時候,硬碟發熱量越低性能越好。這個測試也反映出,低功耗低發熱量同樣能提高硬碟復制數據的能力。

在得到單碟500G幫助,綠盤WD1.5TB、2.0TB的性能更加厲害,它們在負責粘貼數據的時候,居然達到每秒鍾97MB/s。經過簡單換算,"綠盤WD1.5TB、2.0拷貝1G數據僅僅需要10秒左右


ATTO測試:

CrystalDiskMark 2.2的讀寫測試:

物理硬碟對比測試,紅色曲線是測試的硬碟。

Everest磁碟測試:

ATTO測試:

CrystalDiskMark2.2測試:

物理硬碟對比測試:

Everest磁碟硬碟測試:

經過一系列測試之後,筆者也說說自己對西數單碟500G硬碟的看法。老實說,剛開始的時候,筆者對西數將單碟500G用在綠盤上,感覺有點不值得。要知道,綠盤一直是以低功耗、低噪音作為賣點,性能並非重點,而黑盤才是西數高性能的代表。不過經過一系列測試之後,就發覺原來將單碟500G放入綠盤當中,效果更加好,因為這樣反而將性能、功耗、價格各方面都做到均衡。

很多人看到單碟500G硬碟,第一時間在腦海中就浮現讀寫速度驚人,而早前希捷推出的7200.12系列也因為平均讀寫超100MB/s而名聲大噪。不過西數這次推出的單碟500G硬碟並沒有如人們心目中想得那麼厲害,但在筆者心目中,這樣低調的單碟500G硬碟反而吸引買家。至於那些讀寫超百兆的情況,相信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是很難注意到。消費者平時關注的硬碟,會首先在容量上、價格上、保修上,而低功耗、安靜的廉價硬碟更是得到不少消費者青睞。

在國內市場,只要產品價格合理、產品品牌知名度高、性能不是太差、產品具備一些獨特的賣點,那麼這樣的產品熱銷機會基本上在八成以上,而西數單碟500G Caviar Green系列恰好在各個方面都滿足國內消費者需求。根據商家介紹,西數WD15EADS 1.5TB、WD20EADS 2.0TB的價格將會比同類型產品低,並且保修時間依舊維持在3年。如果真的如商家說的那樣,相信西數WD15EADS 1.5TB、WD20EADS 2.0TB會在短時間搶去不少市場份額。

雖然這兩款西數硬碟還沒有大量上市,但筆者可以大膽說句,隨著價格的不斷下滑,這兩款硬碟的關注度將會越來越高,其中筆者更為看好WD15EADS 1.5TB,因為它最有可能在09年成為最熱銷的硬碟(註:有小道消息報道,這款1.5TB硬碟最終售價將會在7xx-8xx元)。
"Caviar Green WD15EADS 1.5TB:
"1099元

"Caviar Green WD20EADS 2.0TB:
"1988元

"賣點:單碟500G容量設計、低功耗、超靜音

"不足:貨源不充足

對於硬碟玩家來說,西數單碟500G硬碟系列雖然有點姍姍來遲,但依然充滿誘惑力。雖然它的表現不如希捷7200.12系列搶眼,但在容量上、功耗上的表現卻讓對手失色。我們有理由相信,西數單碟500G的黑盤版本將會更加強大,到時候,單碟500G TB容量硬碟將會是希捷與西數之斗。究竟誰勝誰敗?就要看看雙方的產品有多大本事......

『肆』 弄了塊2T的硬碟怎麼檢測壞道

如果2TB硬碟是機械硬碟,通過電腦軟體DiskGenius可以檢測機械硬碟是否有壞道。
如果2TB硬碟是固態硬碟,毫無疑問沒有壞道屬性,直接使用即可。

『伍』 用hdtune檢測2t硬碟得多久啊

慢掃2T台式機7200轉以上且沒壞道的硬碟2小時左右。

『陸』 實測一塊西數2T硬碟WD20EARS耗用多少電,功率多大

西部數據 WD20EARS 2T硬碟,標榜的是節能、低噪、靜音、環保。

測試所用到的工具
首先當然是我們的主角 WD20EARS 硬碟啦
一個能計量用電情況的儀器啦
專用的DC硬碟電源
一條足夠長的數據線(1米)
通上電以後發現硬碟在剛通電啟動的時候,功耗特別高,峰值達到13W,之後迅速回落到6~8W
由於不是系統盤,所以直到進入系統桌面後依然保持著待機狀態

打開 HDTunePro 進行掃描操作,這時電表顯示的是 9.3W 左右,還沒到達滿載
於是進行讀寫測試項目讓硬碟達到滿載看看這時的功耗是多少

哦,基本上保持在9.7W左右,偶爾能到達10W,

『柒』 這性能,誰敢來一較高下 三星870 QVO固態2TB評測

隨著國際間貿易動盪的影響,半導體存儲行業的重要性越發凸顯,再加上物聯網開始普及,數據已經從數字化生活的副產品,轉變成為全球經濟的驅動引擎,所以對存儲行業造成了巨大的需求增長。為了滿足這個需求,各大快閃記憶體原廠開始不斷在快閃記憶體堆棧層數上創新,三星作為存儲晶元領域的領頭羊,不斷締造創新,不斷突破技術的界限,給我們帶來更多可選空間。

近日,繼三星推出860 QVO固態硬碟之後,又推出了更大容量、搭載9X層第二代QLC 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固態硬碟,相比上代產品,持續性能提高了21%,智能TurboWrite的耐用性提高到原來的3.8倍,性能炸裂,那這款產品實際的表現如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睹為快吧。

QLC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大容量優勢盡顯

眾所周知,從上一代三星860 QVO就採用了三星QLC顆粒,看到QLC,大家第一感覺就是去跟SLC、MLC、TLC顆粒去對比,比如說QLC的P/E壽命較低,速度最慢,甚至會認為QLC的應用是一種技術的倒退,所以還有一些用戶持觀望態度。但實際上目前QLC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首先就是成本,目前無論是MLC還是TLC顆粒,更大容量的硬碟價格依然十分昂貴,但是用戶的需求已經不能滿足於512GB、1TB這樣的容量,所以很多產品還是採用了固態+機械儲存的解決方案。而QLC NAND最大的優勢就是在於成本更低,能夠以相同的成本下做出更大容量的產品,所以QLC顆粒的870 QVO 能夠做到更大的4TB、8TB,甚至超過了2.5英寸硬碟的最大容量。

其次就是很多網友擔心的壽命問題,也就是P/E壽命,通俗地說就是數據讀寫或擦寫次數, P/E壽命的公式是擦寫次數*容量/每天擦寫量/365,假設1個1TB的QLC顆粒的固態硬碟,每天擦寫100GB,意味著它的壽命=1024*100/100/365,約2.8年,但是,這個最大寫入次數也是理論上的,超出不一定就100%壞了,對於個人用戶來說,能夠每天寫入超過100GB的數據,恐怕是極少極少的。而三星870 QVO 1TB版本可達到360TB TBW(寫入的總位元組數),2TB版本為720TB TBW,4TB版本為1440TB TBW, 8TB版本為2880TB TBW,對於正常使用來看,這已經是一個足夠大的TBW量了,對於大多數個人來說,恐怕我們的PC早就被淘汰,而硬碟卻依然可以繼續使用呢。

所以,你需要的超大容量、超低成本、超長的使用壽命,三星870 QVO都做到了。

三星870 QVO固態硬碟的外觀

三星870 QVO 的外觀與上一代一致,2.5英寸SATA 3介面,全金屬打造,表面深灰色磨砂處理,非常輕巧而有質感。在容量上1TB起步,提供了2TB、4TB容量可選,最大8TB容量。8TB也是目前首款8TB的消費級SATA SSD。

評測總結

更大容量的固態硬碟越來越受到用戶的喜愛,而三星870 QVO SSD不僅在容量上逐年提升,在性能上也逼近極限,智能 TurboWrite技術的加持,也讓固態硬碟的耐用性更為持久,所以我們現在選擇SSD時,可能不用太糾結是SLC、MLC、TLC還是QLC快閃記憶體,三星SSD正在將這一差距拉小,但是870 QVO SSD在定位上偏向於入門到中端用戶,突出性價比的同時,更是作為數據倉庫盤存儲的最佳選擇之一。

全新的三星870 QVO固態硬碟將於7月20日在京東商城開啟預售,1TB版本只要799元,優惠多多活動多多,近期有裝機以及需要升級大容量固態硬碟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先到先得哦。

購買入口:戳這里

『捌』 新買的2T移動硬碟,用硬碟檢測工具DiskGenius檢測出2個壞道,正不正常是不是質量有問題了

既然是新買的,那麼,只要發現了問題,就可以找賣家退換。
最好是當著賣家的面當場驗證。這樣好辦事兒,少麻煩……

『玖』 今天剛買的2t3.5寸硬碟,倉庫用,請教一下用什麼軟體檢測壞道比較准,2t檢測大概要多少時間

硬碟不需要分區,分不分區和硬碟沒有關系,如果想分區也是可以的。
用魯大師自帶的硬碟檢測功能就好了,大約要1到兩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