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redis緩存過期查詢語句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redis緩存過期查詢語句

發布時間: 2022-06-05 20:31:56

⑴ java怎麼模擬redis緩存超時

從expires中查找key的過期時間,如果不存在說明對應key沒有設置過期時間,直接返回。
如果是slave機器,則直接返回,因為Redis為了保證數據一致性且實現簡單,將緩存失效的主動權交給Master機器,slave機器沒有許可權將key失效。
如果當前是Master機器,且key過期,則master會做兩件重要的事情:1)將刪除命令寫入AOF文件。2)通知Slave當前key失效,可以刪除了。
master從本地的字典中將key對於的值刪除。

主動失效機制
主動失效機制也叫積極失效機制,即服務端定時的去檢查失效的緩存,如果失效則進行相應的操作。
我們都知道Redis是單線程的,基於事件驅動的,Redis中有個EventLoop,EventLoop負責對兩類事件進行處理:
一類是IO事件,這類事件是從底層的多路復用器分離出來的。
一類是定時事件,這類事件主要用來事件對某個任務的定時執行。

⑵ Redis過期淘汰策略實現方法

Redis 中數據過期策略採用定期刪除+惰性刪除策略。定期刪除策略:Redis 啟用一個定時器定時監視所有的 key,判斷key是否過期,過期的話就刪除。這種策略可以保證過期的 key 最終都會被刪除,但是也存在嚴重的缺點:每次都遍歷內存中所有的數據,非常消耗 CPU 資源,並且當 key 已過期,但是定時器還處於未喚起狀態,這段時間內 key 仍然可以用。
惰性刪除策略:在獲取 key 時,先判斷 key 是否過期,如果過期則刪除。這種方式存在一個缺點:如果這個 key 一直未被使用,那麼它一直在內存中,其實它已經過期了,會浪費大量的空間。
2、定期刪除+惰性刪除策略是如何工作的?
這兩種策略天然的互補,結合起來之後,定時刪除策略就發生了一些改變,不在是每次掃描全部的 key 了,而是隨機抽取一部分 key 進行檢查,這樣就降低了對 CPU 資源的損耗,惰性刪除策略互補了為檢查到的key,基本上滿足了所有要求。但是有時候就是那麼的巧,既沒有被定時器抽取到,又沒有被使用,這些數據又如何從內存中消失?沒關系,還有內存淘汰機制,當內存不夠用時,內存淘汰機制就會上場。Redis 內存淘汰機制有以下幾種策略:
noeviction:當內存不足以容納新寫入數據時,新寫入操作會報錯。(Redis 默認策略)
allkeys-lru:當內存不足以容納新寫入數據時,在鍵空間中,移除最近最少使用的 Key。(推薦使用)
allkeys-random:當內存不足以容納新寫入數據時,在鍵空間中,隨機移除某個 Key。
volatile-lru:當內存不足以容納新寫入數據時,在設置了過期時間的鍵空間中,移除最近最少使用的 Key。這種情況一般是把 Redis 既當緩存,又做持久化存儲的時候才用。
volatile-random:當內存不足以容納新寫入數據時,在設置了過期時間的鍵空間中,隨機移除某個 Key。volatile-ttl:當內存不足以容納新寫入數據時,在設置了過期時間的鍵空間中,有更早過期時間的 Key 優先移除。修改內存淘汰機制只需要在 redis.conf 配置文件中配置 maxmemory-policy 參數即可。

⑶ redis 從伺服器 過期 怎麼處理

1、Redis中key的的過期時間
通過EXPIRE key seconds命令來設置數據的過期時間。返回1表明設置成功,返回0表明key不存在或者不能成功設置過期時間。在key上設置了過期時間後key將在指定的秒數後被自動刪除。被指定了過期時間的key在Redis中被稱為是不穩定的。
當key被DEL命令刪除或者被SET、GETSET命令重置後與之關聯的過期時間會被清除

⑷ 如何查詢redis的緩存文件路徑

1、首先找到redis的安裝目錄,如下圖測試環境目錄,進入到/opt/install/redis-2.8.19/src,如下圖所示。

⑸ 如何使用redis做mysql的緩存

緩存讀取流程:
1、先到緩存中查數據
2、緩存中不存在則到實際數據源中取,取出來後放入緩存
3、下次再來取同樣信息時則可直接從緩存中獲取
緩存更新流程:
1、更新資料庫
2、使緩存過期或失效,這樣會促使下次查詢數據時在緩存中查不到而重新從資料庫去一次。
通用緩存機制:
1、用查詢的方法名+參數作為查詢時的key value對中的key值
2、向memcache或redis之類的nosql資料庫(或者內存hashmap)插入數據
3、取數據時也用方法名+參數作為key向緩存數據源獲取信息

⑹ redis怎麼查詢key和刪除緩存

1 使用cli
FLUSHDB 清除一個資料庫,FLUSHALL清除整個redis數據。

2 使用shell
redis-cli keys "*" | while read LINE ; do TTL=`redis-cli ttl $LINE`; if [ $TTL -eq -1 ]; then echo "Del $LINE"; RES=`redis-cli del $LINE`; fi; done;
刪除 3600秒之後過期的
redis-cli keys "*" | while read LINE ; do TTL=`redis-cli ttl $LINE`; if [ $TTL -ge 3600 ]; then echo "Del $LINE"; RES=`redis-cli del $LINE`; fi; done;
刪除某些前綴的
redis-cli KEYS "126.com*" | xargs redis-cli DEL

3 使用lua腳本

刪除所有keyEVAL "return redis.call('del', unpack(redis.call('keys', ARGV[1])))" 0 *

刪除某些key
EVAL "return redis.call('del', unpack(redis.call('keys', ARGV[1])))" 0 126.com*

⑺ 怎麼查看redis數據的過期時間

通過EXPIRE 命令或者PEXPIRE 命令,客戶端可以以秒或者毫秒精度為資料庫中的某個鍵設置生存時間( Time To Live , TTL) ,在經過指定的秒數或者毫秒數之後,伺服器就會自動刪除生存時間為0的鍵:
redis> SET key value
OK
redis> EXP 工RE key 5
(integer) 1
redis> GET key // 5 秒之內
"value"
redis> GET key // 5 秒之後
(n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