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硬碟擦寫次數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硬碟擦寫次數

發布時間: 2022-06-04 18:35:21

A. 一般的硬碟它的寫入次數是多少

一般硬碟寫入次數沒有上限,其壽命就是內部光碟的壽命,無論是機械盤還是固態盤。機械硬碟的使用壽命按小時計算。一般50萬小時。

ssd的生存期是由寫入次數累積而成的,與寫入次數無關。容量越大,ssd的使用壽命越長。

ssd使用nand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因此會有一個寫入時間上限。完整寫入稱為P/E,快閃記憶體的壽命以P/E為單位,34nm快閃記憶體晶元的壽命約為P/E的5000倍,25nm快閃記憶體晶元的壽命約為P/E的3000倍。

隨著ssd固件演算法的改進,新的ssd可以提供更少的不必要的寫操作。120G固態硬碟只能在寫入120G文件時用作P/E。

(1)硬碟擦寫次數擴展閱讀:

sd的每個扇區可以被重寫100000次(slc),但某些應用程序(如操作系統的日誌記錄)可能會多次讀寫一個扇區。在這種情況下,固態硬碟的實際壽命尚未測試。

然而,通過對均衡演算法的管理,存儲單元的預期壽命將得到延長。SLC的寫入壽命為10萬次,低成本的MLC的寫入壽命僅為1萬次,而低成本的TLC快閃記憶體的寫入壽命差500-1000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固態硬碟

B. 硬碟壽命與擦寫次數

沒有這種限制,硬碟的壽命主要看硬碟的型號和批次,還有就是平常的養護。

現在市面上的硬碟有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之分,兩者壽命不同

1、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的壽命判斷標准一般是寫入次數或寫入容量,計算寫入容量單位不太直觀,其中還有4K、8K的隨機寫容量。

固態硬碟由快閃記憶體介質存儲數據以及主控晶元來控制工作,快閃記憶體介質的作用是讓集成電路替代碟片,通過不斷的充放電來寫入和讀取數據,

並通過主控晶元來完成數據交換。固態硬碟沒有機械結構,也不需要尋道,因此讀寫速度較比機械硬碟快很多。

但由於快閃記憶體晶元的充放電次數有限,每一次讀寫,都是一次充放電的過程,因此影響固態硬碟的壽命主要是讀寫次數、容量。

根據快閃記憶體晶元類型的不同(SLC、MLC)固態硬碟讀寫可達到1-10萬次,專業級可達百萬次,使用壽命最短區間也可以達到5-10年。

2、機械硬碟

機械硬碟更像光碟機的工作原理,有硬碟碟片(類似光碟)、帶動碟片轉動的電機、磁頭,屬於精密機械裝置,

工作原理是通過磁頭來尋找高速旋轉碟片上的信息,來完成數據交換工作,完全就是封閉的光碟機。而機械結構如果不保養也會「疲勞」,因此機械硬碟用久了就會出現雜訊,尋道時間變長等問題,機械硬碟壽命一般是按年計算,一般在3年或5年以上,因此不少硬碟廠商都是質保3年或5年。當然超過3年也不代表硬碟不能用了。

(2)硬碟擦寫次數擴展閱讀:

在使用硬碟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硬碟高速運轉時不要突然關機

硬碟高速運轉時如果我們中途突然關閉電源,可能會導致磁頭與碟片猛烈磨擦而損壞硬碟,因此要避免突然關機。

怎麼判定硬碟是不是在運轉可以看面板硬碟指示燈只有在其指示燈停止閃爍、硬碟讀寫結束後方可關閉計算機的電源開關。

關機後不要立即重新啟動電腦

使用電腦的時候關閉計算機後不要立即又去開機,建議等待5s左右再去開機,因為硬碟關機的時候硬碟高速磁碟正在運行,

C. ssd固態硬碟 為什麼有擦寫次數的限制原理是什麼

這個問題,我也在網上查了好久,綜合多個文章,大概是這樣的:
單元存儲顆粒,你用多了,可能就消磁了,或者介質疲勞損壞了[可以理解為,就像是輪胎那樣磨損了]。

一個單元顆粒,可以擦寫1000次; 利用這些個單元顆粒,組成了100G的硬碟;
當你正好寫入100G的數據的時候,這個100G的硬碟,正好每個顆粒 被擦寫了1次。
個人的SSD硬碟,如果每天能寫滿100G,那1000次的顆粒硬碟,可以用1000天。
平時我們的SSD,寫入是非常少的,為了保證每個顆粒的使用頻度;SSD有一套均衡機制,保證每個顆粒都能被使用到,而且盡可能的使用的平均。 如果100G硬碟,平時只有10G數據,不會只往那10G上寫【與機械硬碟的區別】,否則的話,那10G寫報廢了,豈不是整個硬碟也跟著報廢。
即使硬碟有些數據是始終只讀的,在其它顆粒被頻繁使用後,調度也會做出數據遷移,保證每個顆粒的 平均使用度。
就是,100G的硬碟,一天寫100G,如果是1000次擦寫的,基本上用3年沒任何問題【理論上的,沒有其它故障原因】。
但是,一天寫100G,基本不可能,所以呢,一個固態硬碟,用個5、6年基本沒問題,跟機械硬碟差不了多謝; 反而是,機械硬碟頻繁擦寫固定的位置,反而容易壞道。

D. SSD擦寫次數是怎麼算的

按寫入量算得,一般最少10T

E. 想轉手一個舊硬碟,數據需要全部擦寫多少次才比較安全

把硬碟丟發射機里物理銷毀,快速有效!

F. 固態硬碟使用次數有限

任何存儲設備都有自己的使用壽命,或者說是使用次數,固態硬碟同樣也是,目前主流的SSD都使用了大量的MLC或SLC顆粒,SLC晶片可重復寫入次數約10萬次,在高端的SSD有使用,而MLC晶片的寫入次數是1萬次的標准,目前絕大多數的SSD採用的MLC晶元。

任何東西都有使用壽命,固態硬碟也不例外,只要不是經常下載東西,不經常格式化硬碟就不愛出問題的,機械硬碟其實比固態硬碟更容易壞。

基於DRAM類: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應用范圍較窄。它仿效傳統硬碟的設計,可被絕大部分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工具進行卷設置和管理,並提供工業標準的PCI和FC介面用於連接主機或者伺服器。應用方式可分為SSD硬碟和SSD硬碟陣列兩種。它是一種高性能的存儲器,理論上可以無限寫入,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獨立電源來保護數據安全。DRAM固態硬碟屬於比較非主流的設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固態硬碟

G. 機械硬碟的最大擦寫次數是多少

快閃記憶體如果是hc08晶元可擦寫10萬次,若是s08晶元一般在1000次左右。
硬碟基本在5年左右。
dvd-rw光碟在1000次左右。
ps:以上均為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如在極端環境下,那麼壽命會大幅度減少。

H. 一般硬碟讀寫次數的上限是多少

HDD沒有寫入上限,壽命是裡面光碟的壽命,是十年。

而SSD由於採用NAND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所以會有寫入次數的上限,而NAND又分為SLC跟MLC兩大類,前者寫入次數可達10W次,相對而言價格也會高很多,只有企業級的SSD才會採用(如Intel的720系列),

而後者成本則相對低很多,因此寫入次數也會相應的降低,現在上市的採用MLC的SSD中最新的顆粒是25nm製程的,寫入次數只有3K次,而舊一點的SSD採用的是34nm製程的,寫入次數可以達到5K次,不過性能跟功耗(特別是功耗)對比25nm有一定的差距。

(8)硬碟擦寫次數擴展閱讀

通常可以從廠商的宣傳中看出,更高容量的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一般來說是要比同型號產品的低容量固態硬碟的讀取速度是要快上一些的。

當然基本差距也不會太大,而一般來說容量越大的固態硬碟理論上每個固態顆粒的擦寫次數就會平均得比低容量盤的更少,所以理論上來說壽命也會比低容量的更長一些,當然保修的相應數據讀取量也會更大。但總的來說,一款固態硬碟,只要是足質足量的固態硬碟,正規廠家生產的,

在使用周期內,是很難用壞的,因為用戶也基本很少會有大數據讀取場景,所以大家購買的品牌固態硬碟都無需顧慮,大膽放心使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