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Linux中怎樣格式化硬碟
不兼容啊!linux沒有訪問windows卷的許可權,而且在已裝linux的狀況下會破壞引導菜單,所以直接裝是不行的。
你現在,用linux引導盤引導,用root登錄,在命令行輸入dd
if=/dev/hda6
of=BootSect.Inxbs=512count=1,輸出到bootsect。
將主分區掛載到linux
,將LILO文件復制到主分區根目錄下。
在WINDOWSXP中啟動Explore2fs,將文件復制到C盤。
在C分區中找到Boot.ini去掉只讀,在【operating
system】欄位下加上C:\BootSect.
Inx="Red
Hat
Linux"
重啟,在引導單選Red
Hat
Linux進入,後面自己看。
別輕易試,雖然我寫這么多,但據我所知這對XP有用,對2003有無用我就不知道了。
㈡ linux 系統怎麼磁碟格式化
先給硬碟分區,再格式化
1、分區命令fdisk,cfdisk,parted等
a)查看有幾塊硬碟
fdisk -l
b)比如移動硬碟是/dev/sdb
fdisk /dev/sdb
不會了就輸入?看著幫助
2、為了使用ntfs分區,安裝ntfs-3g
下載ntfs-3g_ntfsprogs-2013.1.13.tgz
tar zxf ntfs-3g_ntfsprogs-2013.1.13.tgz
cd ntfs-3g_ntfsprogs-2013.1.13/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3、分好區後,比如/dev/sdb1
格式化成ntfs:
mkfs.ntfs /dev/sdb1
mount -t ntfs-3g /dev/sdb1 /mnt
㈢ 如何用linux安裝盤 格式化硬碟
linux格式化磁碟命令:mkfs。
案例:格式化sda1分區
[root@localhostbeinan]#mkfs-text2/dev/sda1
#將sda1磁碟分區格式化為ext2格式
使用方式 : mkfs [-V] [-t fstype]
[fs-options]
說明 : 建立 linux 檔案系統在特定的partition上
參數 :
device : 預備檢查的硬碟 partition,例如:/dev/sda1;
-V : 詳細顯示模式;
-t : 給定檔案系統的型式,Linux 的預設值為ext2;
-c : 在製做檔案系統前,檢查該partition 是否有壞軌;
-l bad_blocks_file : 將有壞軌的block資料加到 bad_blocks_file 裡面;
block : 給定 block 的大小;
-L:建立lable。
㈣ linux硬碟分區命令
1.返回到Linux系統的命令終端,再次輸入 fdisk -l 命令,就可以看到新添...
2.輸入fdisk /dev/sdb 開始對新添加的硬碟進行分區操作。
3.輸入n 按回車鍵,然後再輸入 p ,按回車鍵。 n 表示新建一個分區,p ...
4.輸入Partition number(即:分區號),按回車鍵。如果在 /dev/sdb ...
5.等待分區創建完成,輸入 w 保存磁碟分區,並退出磁碟分區命令。
㈤ linux小紅帽怎麼把硬碟格式化 沒有光碟機 沒有U盤 怎麼用命令格式化
以格式化 /dev/sda1 分區為例:
$ sudo umount /dev/sda1 # 必須先卸載該分區
# 格式化為 FAT 分區
$ sudo mkfs.vfat -F 32 /dev/sda1 # -F 參數必須大寫,參數有 12,16 和 32,分別對應 FAT12,FAT16,FAT32。
# 格式化為 NTFS 分區,先要安裝ntfsprogs,以 Ubuntu / Debian 為例:
$ sudo apt-get install ntfsprogs
#然後執行格式化命令,以格式化 /dev/sda1 分區為例:
$ sudo umount /dev/sda1 # 必須先卸載該分區
$ sudo mkfs.ntfs /dev/sda1 # 格式化為ntfs速度有點慢。
# 格式化為ext4/3/2 , 以格式化 /dev/sda1 分區為例:
$ sudo umount /dev/sda1 # 必須先卸載該分區
$ sudo mkfs.ext4 /dev/sda1 # 格式化為ext4分區
$ sudo mkfs.ext3 /dev/sda1 # 格式化為ext3分區
$ sudo mkfs.ext2 /dev/sda1 # 格式化為ext2分區
㈥ Linux如何格式化磁碟啊
磁碟雖然分好區了,但是還不能用,還需要在這每一個分區上格式化,所謂格式化,其實就是安裝文件系統,Windows下的文件系統有Fat32、NTFS,CentOS使用的文件系統為ext,之前centOS5版本使用ext3作為默認的文件系統,而CentOS6使用ext4作為默認的文件系統。
當用man查詢這四個命令的幫助文檔時,你會發現我們看到了同一個幫助文檔,這說明四個命令是一樣的。
指定文件系統格式為ext4,該命令等同於mkfs ext4 /dev/sdb5,以後我們遇到餘姚格式磁碟分區的時候,直接指定格式化為ext4即可,也可以根據操作系統的版本來決定格式化什麼格式。
選項:-b:分區時設定每個數據塊佔用空間大小,目前支持1024、2048以及4096 bytes每個塊。-i:設定inode的大小。-N:設定inode數量,有時使用默認的inode數不夠用,所以要自定設定inode數量。-c:在格式化前先檢測一下磁碟是否有問題,加上這個選項後會非常慢。
-L:預設該分區的標簽label。-j:建立ext3格式的分區,如果使用mkfs.ext3就不用加這個選項了。-t:用來指定什麼類型的文件系統,可以是ext2、ext3也可以是ext4。-m:格式化時,指定預留給管理員的磁碟比例,是一個百分比,只針對mke2fs命令。
注意:可以使用-L來指定標簽,標簽會在掛載磁碟的時候使用,另外也可以寫到配置文件里,關於格式化的這一部分,我建議除非有需求,否則不需要指定塊的大小,也就是說,你只需要記住這兩個選項:-t和-L即可。
(6)linux格式硬碟命令擴展閱讀
格式化的種類
碟片格式化牽涉兩個不同的程序:低級與高級格式化。前者處理碟片表面格式化賦與磁片扇區數的特質;低級格式化完成後,硬體碟片控制器(disk controller)即可看到並使用低級格式化的成果;後者處理「伴隨著操作系統所寫的特定信息」。
低級格式化
低級格式化(Low-Level Formatting)又稱低層格式化或物理格式化(Physical Format),對於部分硬碟製造廠商,它也被稱為初始化(initialization)。最早,伴隨著應用CHS編址方法、頻率調制(FM)、改進頻率調制(MFM)等編碼方案的磁碟的出現,低級格式化被用於指代對磁碟進行劃分柱面、磁軌、扇區的操作。
現今,隨著軟盤的逐漸退出日常應用,應用新的編址方法和介面的磁碟的出現,這個詞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含義,大多數的硬碟製造商將低級格式化(Low-Level Formatting)定義為創建硬碟扇區(sector)使硬碟具備存儲能力的操作。現在,人們對低級格式化存在一定的誤解,多數情況下,提及低級格式化,往往是指硬碟的填零操作。
對於一張標準的1.44 MB軟盤,其低級格式化將在軟盤上創建160個磁軌(track)(每面80個),每磁軌18個扇區(sector),每扇區512位位組(byte);共計1,474,560位組。需要注意的是:軟盤的低級格式化通常是系統所內置支持的。通常情況下,對軟盤的格式化操作即包含了低級格式化操作和高級格式化操作兩個部分。
高級格式化
高級格式化又稱邏輯格式化,它是指根據用戶選定的文件系統(如FAT12、FAT16、FAT32、NTFS、EXT2、EXT3等),在磁碟的特定區域寫入特定數據,以達到初始化磁碟或磁碟分區、清除原磁碟或磁碟分區中所有文件的一個操作。
高級格式化包括對主引導記錄中分區表相應區域的重寫、根據用戶選定的文件系統,在分區中劃出一片用於存放文件分配表、目錄表等用於文件管理的磁碟空間,以便用戶使用該分區管理文件。
格式化(format)是指對磁碟或磁碟中的分區(partition)進行初始化的一種操作,這種操作通常會導致現有的磁碟或分區中所有的文件被清除。格式化通常分為低級格式化和高級格式化。如果沒有特別指明,對硬碟的格式化通常是指高級格式化,而對軟盤的格式化則通常同時包括這兩者。
Linux下添加新硬碟及分區格式化要點:在為主機添加硬碟前,首先要了解linux系統下對硬碟和分區的命名方法。
在Linux下對IDE的設備是以hd命名的,第一個ide設備是hda,第二個是hdb。依此類推。一般主板上有兩個IDE介面,一共可以安裝四個IDE設備。主IDE上的兩個設備分別對應hda和hdb,第二個IDE口上的兩個設備對應hdc和hdd。
一般硬碟安裝在主IDE的主介面上,所以是hda;光碟機一般安裝在第二個IDE的主介面上,所以是hdc(應為hdb是用來命名主IDE上的從介面)。
SCSI介面設備是用sd命名的,第一個設備是sda,第二個是sdb。依此類推。分區是用設備名稱加數字命名的。例如hda1代表hda這個硬碟設備上的第一個分區。
每個硬碟最多可以有四個主分區,作用是用1-4命名硬碟的主分區。邏輯分區是從5開始的,每多一個分區,數字加一就可以。
參考資料:網路:格式化
㈦ Linux系統中進行磁碟管理的常用命令有哪些
Linux磁碟與文件系統管理命令
fdisk:磁碟分區工具
partprobe:更新內核的硬碟分區表信息
tune2fs:調整ext2/ext3/ext4文件系統參數
parted:磁碟分區工具
mkfs:創建Linux文件系統
mpe2fs:導出ext2/ext3/ext4文件系統信息
resize2fs:調整ext2/ext3/ext4文件系統大小
fsck:檢查並修復Linux文件系統
dd:轉換或復制文件
mount:掛載文件系統
umount:卸載文件系統
df:報告文件系統磁碟空間的使用情況
mkswap:創建交換分區
swapon:激活交換分區
swapoff:關閉交換分區
sync:刷新文件系統緩沖區
㈧ Linux如何格式化磁碟
先給硬碟分區,再格式化
1、分區命令fdisk,cfdisk,parted等
a)查看有幾塊硬碟
fdisk -l
b)比如移動硬碟是/dev/sdb
fdisk /dev/sdb
不會了就輸入?看著幫助
2、為了使用ntfs分區,安裝ntfs-3g
下載ntfs-3g_ntfsprogs-2013.1.13.tgz
tar zxf ntfs-3g_ntfsprogs-2013.1.13.tgz
cd ntfs-3g_ntfsprogs-2013.1.13/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3、分好區後,比如/dev/sdb1
格式化成ntfs:
mkfs.ntfs /dev/sdb1
mount -t ntfs-3g /dev/sdb1 /m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