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PU的二級緩存的大小怎麼看呢
緩存(Cache)
緩存就是系統中用於臨時處理的存儲器。CPU的運行速度是內存的好幾倍甚至十多倍。這樣的速度差異會導致實際運行速度很慢,浪費資源。一種解決辦法是把內存速度提高,另一種就是使用少量的快速內存,就是緩存。由於使用緩存的成本較低,所以被大量採用。
原來的緩存很小,Pentium的緩存只有64KB。後來隨著CPU速度加快,競爭激烈,現在的緩存開始增加。但研究表現,超過256的緩存運行效率沒有太大提高。就使用了兩級緩存技術,一級和二級。目前CPU的一級緩存一般是256KB,二級緩存是512KB到2MB。對大多數CPU來說,緩存越大,運行速度越快。P4和賽揚的區別就是緩存大小不一樣。
CPU進行處理的數據信息多是從內存中調取的,但CPU的運算速度要比內存快得多,為此在此傳輸過程中放置一存儲器,存儲CPU經常使用的數據和指令。這樣可以提高數據傳輸速度。可分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
一級緩存
即L1 Cache。集成在CPU內部中,用於CPU在處理數據過程中數據的暫時保存。由於緩存指令和數據與CPU同頻工作,L1級高速緩存緩存的容量越大,存儲信息越多,可減少CPU與內存之間的數據交換次數,提高CPU的運算效率。但因高速緩沖存儲器均由靜態RAM組成,結構較復雜,在有限的CPU晶元面積上,L1級高速緩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
二級緩存
即L2 Cache。由於L1級高速緩存容量的限制,為了再次提高CPU的運算速度,在CPU外部放置一高速存儲器,即二級緩存。工作主頻比較靈活,可與CPU同頻,也可不同。CPU在讀取數據時,先在L1中尋找,再從L2尋找,然後是內存,在後是外存儲器。所以L2對系統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B. 怎麼看電腦處理器的好壞是看主頻還是看二級緩存是不是要參數越大越好
一看核心,二看主頻,L2,L3
核心最重要。。。
還有,不是處理器配顯卡,而是主板配顯卡,只要主板上有介面,都能接對應介面的顯卡,不管1G還是512M,但是顯卡的顯存不代表什麼,去買顯卡最好不要問「老闆,你這有沒有XXXM的顯卡?」這樣黑的就是你!!!
顯卡最重要的也是核心還有位寬,頻率,最後才顯存大小
C. 主頻和二級緩存各有什麼作用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主頻也叫時鍾頻率,單位是M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速度。主頻就是CPU的時鍾頻率;倍頻即主頻與外頻之比的倍數。主頻、外頻、倍頻,其關系式:主頻=外頻×倍頻。
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你不是要買CPU嗎?人家所說的AMD2500
、P42.8=奔騰系列4主頻是2800的、C4
2.8D什麼的,那個後面帶的數字就是主頻,也就是他的運行速度,前面的字母是表示它的牌子,牌子後面的字母就是他的型號,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計算和處理,數值越大它也就計算的越快,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運行速度越快。
但是計算整體的運算速度不僅僅只依靠CPU的速度,它還依靠顯卡顯存,內存,內存頻率、硬碟轉速,硬碟緩存,CPU緩存、主板通道等等的限制,如果你其他的硬體不行的話,你上多高的CPU那速度也是它本身的50%左右,甚至不到50%。因為你其他的硬體速度跟不上的話,那就要佔用你CPU的一切功能,那CPU肯定受不了,就會降低運算速度並且壽命也短。
二級緩存就是一級緩存的緩沖器:一級緩存製造成本很高因此它的容量有限,二級緩存的作用就是存儲那些CPU處理時需要用到、一級緩存又無法存儲的數據。同樣道理,三級緩存和內存可以看作是二級緩存的緩沖器,它們的容量遞增,但單位製造成本卻遞減。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二級緩存、三級緩存還是內存都不能存儲處理器操作的原始指令,這些指令只能存儲在CPU的一級指令緩存中,而餘下的二級緩存、三級緩存和內存僅用於存儲CPU所需數據。
D. 電腦CPU所謂的,一級二級三級緩存分別在什麼位置
CPU中緩存是為了加快CPU讀取數據的速度,也是為了給內存一個緩沖期。因為CPU運算速度太快了,光靠內存讀寫完全跟不上,而CPU緩存的數據交換比內存快多了,大部分時候CPU可以直接從緩存讀取數據,找不到的話再從內存讀取,這樣可以節省CPU讀取內存數據時浪費的時間。
CPU緩存分為三類,一級緩存(L1)、二級緩存(L2)和三級緩存(L3)。CPU在實際數據讀取中重要的卻是一級緩存,因為一級緩存速度最快,二級緩存其次,三級緩存最慢,只是三級緩存的容量最大。
(4)怎麼看二級緩存和主頻擴展閱讀:
一級緩存雖然速度最快,但容量最小,單位都是KB,不同CPU之間一級緩存沒有差距,所以現在不怎麼提了,二級緩存容量也不大,基本都是個位數MB,除了一些伺服器CPU會有10幾MB之外,現在CPU也不怎麼提二級緩存。CPU讀取緩存時會先從一級緩存開始,然是二級緩存,而讀取二級緩存有時候會出現數據未命中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從三級緩存讀取。
但是要注意的是三級緩存越大並不一定說這個CPU性能就越強,因為三級緩存的容量還依靠CPU架構和工藝等方面的影響,如果是與架構工藝搭配升級的三級緩存,容量越大才會性能越高。
E. cpu二級緩存怎麼看
肯定是G530好。超線程雙核不能跟真正的雙核比的。
F. 買電腦時 怎麼看cpu二級緩存 謝謝!
包裝盒上都有的。你要配電腦時本身就要注意老闆拿給你的是否是和他說的一樣的的產品,而且要看是否是開過包的。
G. 什麼是電腦的主頻和二級緩存
主頻是CPU運算速度快慢的重要指標,所以主頻越高,CPU處理數據當然就更快,但主頻高到一定程度影響電腦的快慢就不那麼明顯,需要相應其他的硬體跟上,比如內存加大,畢竟電腦是很多硬體協同工作的機器!再說主頻高了,發熱量也高,影響散熱!二級緩存就是高速動態內存,可以將CPU常用的數據存進來,需要用的時候直接讀取他,這樣比去取普通靜態內存(就通常我們所說的內存)數據來的快一些!二級緩存的出現,使電腦的速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H. 如何看CPU的快慢如何看是二級緩存還是三級緩存這兩個有什麼區別
CPU的性能主要體現在其運行程序的速度上。影響運行速度的性能指標包括CPU的工作頻率、Cache容量、指令系統和邏輯結構等參數。
主頻
主頻也叫時鍾頻率,單位是兆赫(MHz)或千兆赫(G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處理數據的速度。通常,主頻越高,CPU處理數據的速度就越快。
CPU的主頻=外頻×倍頻系數。主頻和實際的運算速度存在一定的關系,但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線性關系。所以,CPU的主頻與CPU實際的運算能力是沒有直接關系的,主頻表示在CPU內數字脈沖信號震盪的速度。在Intel的處理器產品中,也可以看到這樣的例子:1 GHz Itanium晶元能夠表現得差不多跟2.66 GHz至強(Xeon)/Opteron一樣快,或是1.5 GHz Itanium 2大約跟4 GHz Xeon/Opteron一樣快。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流水線、匯流排等各方面的性能指標。
外頻
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單位是MHz。CPU的外頻決定著整塊主板的運行速度。通俗地說,在台式機中,所說的超頻,都是超CPU的外頻(當然一般情況下,CPU的倍頻都是被鎖住的)相信這點是很好理解的。但對於伺服器CPU來講,超頻是絕對不允許的。前面說到CPU決定著主板的運行速度,兩者是同步運行的,如果把伺服器CPU超頻了,改變了外頻,會產生非同步運行,(台式機很多主板都支持非同步運行)這樣會造成整個伺服器系統的不穩定。
絕大部分電腦系統中外頻與主板前端匯流排不是同步速度的,而外頻與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又很容易被混為一談。
匯流排頻率
AMD 羿龍II X4 955黑盒
前端匯流排(FSB)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前端匯流排(FSB)頻率(即匯流排頻率)是直接影響CPU與內存直接數據交換速度。有一條公式可以計算,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比方,支持64位的至強Nocona,前端匯流排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數據傳輸最大帶寬是6.4GB/秒。
外頻與前端匯流排(FSB)頻率的區別: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數據傳輸的速度,外頻是CPU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億次;而100MHz前端匯流排指的是每秒鍾CPU可接受的數據傳輸量是100MHz×64bit÷8bit/Byte=800MB/s。
倍頻系數
倍頻系數是指CPU主頻與外頻之間的相對比例關系。在相同的外頻下,倍頻越高CPU的頻率也越高。但實際上,在相同外頻的前提下,高倍頻的CPU本身意義並不大。這是因為CPU與系統之間數據傳輸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主頻而得到高倍頻的CPU就會出現明顯的「瓶頸」效應-CPU從系統中得到數據的極限速度不能夠滿足CPU運算的速度。一般除了工程樣版的Intel的CPU都是鎖了倍頻的,少量的如Intel酷睿2核心的奔騰雙核E6500K和一些至尊版的CPU不鎖倍頻,而AMD之前都沒有鎖,AMD推出了黑盒版CPU(即不鎖倍頻版本,用戶可以自由調節倍頻,調節倍頻的超頻方式比調節外頻穩定得多)。
緩存
緩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標之一,而且緩存的結構和大小對CPU速度的影響非常大,CPU內緩存的運行頻率極高,一般是和處理器同頻運作,工作效率遠遠大於系統內存和硬碟。實際工作時,CPU往往需要重復讀取同樣的數據塊,而緩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內部讀取數據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內存或者硬碟上尋找,以此提高系統性能。但是由於CPU晶元面積和成本的因素來考慮,緩存都很小。
L1Cache(一級緩存)是CPU第一層高速緩存,分為數據緩存和指令緩存。內置的L1高速緩存的容量和結構對CPU的性能影響較大,不過高速緩沖存儲器均由靜態RAM組成,結構較復雜,在CPU管芯面積不能太大的情況下,L1級高速緩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伺服器CPU的L1緩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Cache(二級緩存)是CPU的第二層高速緩存,分內部和外部兩種晶元。內部的晶元二級緩存運行速度與主頻相同,而外部的二級緩存則只有主頻的一半。L2高速緩存容量也會影響CPU的性能,原則是越大越好,以前家庭用CPU容量最大的是512KB,筆記本電腦中也可以達到2M,而伺服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緩存更高,可以達到8M以上。
L3Cache(三級緩存),分為兩種,早期的是外置,內存延遲,同時提升大數據量計算時處理器的性能。降低內存延遲和提升大數據量計算能力對游戲都很有幫助。而在伺服器領域增加L3緩存在性能方面仍然有顯著的提升。比方具有較大L3緩存的配置利用物理內存會更有效,故它比較慢的磁碟I/O子系統可以處理更多的數據請求。具有較大L3緩存的處理器提供更有效的文件系統緩存行為及較短消息和處理器隊列長度。
I. 購買CPU時怎樣查看它的主頻,一級緩存,二級緩存等參數
現在的盜版XP上都有ERVEREST這個軟體,用它測!
CPU-Z也可以!
其實,U的表面上一般都燙著呢!
一般28/512之類,熟悉的話,一眼就明白!
J. 怎樣查看cpu的二級緩存有沒有壞
進BIOS查看 是不是在BIOS裡面找到CPU的選項就可以了???? 找evel 1 Cache( 一級緩存). 和evel 2 Cache 二級緩存少了個字母, 是 level. 測試一下CPU計算快慢,2級緩存對於計算能力的影響比較大 譬如Super π跑1w位所需時間,可以在網上搜索出來正常應該是多少秒. 最好下個優化大師, 檢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