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通過cmd命令進行硬碟分區
步驟1:在「您想將Windows安裝在何處」的界面按住「Shift+F10」,調出命令行窗口,輸入diskpart並點擊回車 步驟2: 輸入list disk點擊回車,列出所有磁碟磁碟是從0開始排序的,一般計算機硬碟為磁碟0,U盤或者其他啟動盤為磁碟1。(下圖是例外,磁碟0是固態硬碟,重裝系統前作為系統盤) 步驟3: 輸入select disk 0 點擊回車,即選擇你要進行分區的磁碟,一般是容量最大的磁碟。彈出提示「現在磁碟0是所選磁碟」步驟4:輸入clean,清除物理磁碟所有信息稍等片刻,彈出提示「成功地清除了磁碟」 步驟5: 輸入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size=102400 (創建主分區,即你要當做系統盤的分區,容量為100G,按你需要,自定義大小)點擊回車彈出提示「成功地創建了指定分區」 步驟6: 輸入active點擊回車,激活主分區,以便啟動電腦時BIOS會檢測到主分區的操作系統彈出提示「將目前分區標為活動」 步驟7: 輸入format quick 點擊回車,快速格式化主分區彈出提示「成功格式化該卷」 步驟8: 輸入create partition extended(創建擴擴展分區,後面會拿來當做邏輯分區進行劃分),將剩餘磁碟全部作為擴展分區彈出提示「成功地創建了指定分區」 步驟9: 輸入create partition logical size=102400(創建100G邏輯分區)彈出提示「成功地創建了指定分區」 步驟10:按照步驟9依次進行分區,最後一次分區可輸入create partition logic(將剩餘擴展分區全部作為邏輯分區)彈出提示「成功地創建了指定分區」 步驟11:輸入exit點擊回車,再次輸入exit點擊回車,退出命令行;重新啟動電腦進行安裝系統。 PS:1. 磁碟win8轉為win7等早期操作系統,應將gpt分區轉化為mbr,此步驟應在選擇磁碟0之後進行輸入convert mbr 即可,反之輸入convert gpt。 2. 創建分區出錯時,可輸入delete partition 刪除分區。
Ⅱ 如何用cmd查看硬碟信息
1.查看磁碟信息:freedisk 可以查看每一個盤的剩餘空間
wmic diskdrive
可以看出來牌子和大小.
Wmic logicaldisk
可以看到有幾個盤,每一個盤的文件系統和剩餘空間
wmic volume
每個盤的剩餘空間量,其實上一個命令也可以查看的
fsutil volume diskfree c:
這個命令查看每一個卷的容量信息是很方便
Ⅲ 硬碟壞道修復的cmd命令
1、點擊開始,運行, 輸入cmd , 然後在DOS提示符下輸入:
chkdsk C: /f (C是指你要修復的那個磁碟盤符)
(3)cmd硬碟擴展閱讀:
硬碟日常保養的方法:
1、保持電腦工作環境清潔
硬碟以帶有超精過濾紙的呼吸孔與外界相通,它可以在普通無凈化裝置的室內環境中使用,若在灰塵嚴重的環境下,會被吸附到PCBA的表面、主軸電機的內部以及堵塞呼吸過濾器,因此必須防塵。還有環境潮濕、電壓不穩定都可能導致硬碟損壞。
2、養成正確關機的習慣
硬碟在工作時突然關閉電源,可能會導致磁頭與碟片猛烈磨擦而損壞硬碟,還會使磁頭不能正確復位而造成硬碟的劃傷。關機時一定要注意麵板上的硬碟指示燈是否還在閃爍,只有當硬碟指示燈停止閃爍、硬碟結束讀寫後方可關機。
3、正確移動硬碟,注意防震
移動硬碟時最好等待關機十幾秒硬碟完全停轉後再進行。在開機時硬碟高速轉動,輕輕的震動都可能碟片與讀寫頭相互磨擦而產生磁片壞軌或讀寫頭毀損。所以在開機的狀態下,千萬不要移動硬碟或機箱,最好等待關機十幾秒硬碟完全停轉後再移動主機或重新啟動電源。
可避免電源因瞬間突波對硬碟造成傷害。在硬碟的安裝、拆卸過程中應多加小心,硬碟移動、運輸時嚴禁磕碰,最好用泡沫或海綿包裝保護一下,盡量減少震動。
注意:硬碟廠商所謂的「抗撞能力」或「防震系統」等,指在硬碟在未啟動狀態下的防震、抗撞能力,而非開機狀態。
4、保養讀寫過程中且忌斷電
硬碟的轉速大都是5400轉和7200轉,SCSI硬碟更在10000到15000轉,在進行讀寫時,整個碟片處於高速旋轉狀態中,如果忽然切斷電源,將使得磁頭與碟片猛烈磨擦,從而導致硬碟出現壞道甚至損壞,也經常會造成數據流丟失。
所以在關機時,一定要注意機箱面板上的硬碟指示燈是否沒有閃爍,即硬碟已經完成讀寫操作之後才可以按照正常的程序關閉電腦。硬碟指示燈閃爍時,一定不可切斷電源。如果是移動硬碟,最好要先執行硬體安全刪除,成功後方可拔掉。
5、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
硬碟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有時候嚴重集塵或是空氣濕度過大,都會造成電子元件短路或是介面氧化,從而引起硬碟性能的不穩定甚至損壞。
6、防止受震動
硬碟是十分精密的存儲設備,進行讀寫操作時,磁頭在碟片表面的浮動高度只有幾微米;即使在不工作的時候,磁頭與碟片也是接觸的。硬碟在工作時,一旦發生較大的震動,就容易造成磁頭與資料區相撞擊,導致碟片資料區損壞或刮傷磁碟,丟失硬碟內所儲存的文件數據。
因此,在工作時或關機後主軸電機尚未停頓之前,千萬不要搬動電腦或移動硬碟,以免磁頭與碟片產生撞擊而擦傷碟片表面的磁層。此外,在硬碟的安裝、拆卸過程中也要加倍小心,防止過分搖晃或與機箱鐵板劇烈碰撞。
7、減少頻繁操作
如果長時間運行一個程序(如大型軟體或玩游戲),或是長期使用BT等下載軟體,這時就要注意了,這樣磁頭會長時間頻繁讀寫同一個硬碟位置(即程序所在的扇區),而使硬碟產生壞道。
另外,如果長時間使用一個操作系統,也會使系統文件所在的硬碟扇區(不可移動)處於長期讀取狀態,從而加快該扇區的損壞速度。當然,最好是安裝有兩個或以上的操作系統交替使用,以避免對硬碟某個扇區做長期的讀寫操作。
8、恰當的使用時間
在一天中,特別是夏天高溫環境下。最好不要讓硬碟的工作時間超過10個小時,而且不要連續工作超過8個小時,應該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就關閉電腦,讓硬碟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9、定期整理碎片
硬碟工作時會頻繁地進行讀寫操作,同時程序的增加、刪除也會產生大量的不連續的磁碟空間與磁碟碎片。當不連續磁碟空間與磁碟碎片數量不斷增多時,就會影響到硬碟的讀取效能。如果數據的增刪操作較為頻繁或經常更換軟體。
則應該每隔一定的時間(如一個月)就運行Windows系統自帶的磁碟碎片整理工具,進行磁碟碎片和不連續空間的重組工作,將硬碟的性能發揮至最佳。
10、使用穩定的電源供電
一定要使用性能穩定的電源,如果電源的供電不純或功率不足,很容易就會造成資料丟失甚至硬碟損壞。
11、不要強制性關機
強制關機會使硬碟與指針產生強烈的摩擦,長期這樣的話,硬碟會丟失信息,所以,一定要正確關機。
硬碟是計算機中存儲數據的重要部件,計算機工作所用到的全部文件系統和數據資料的絕大多數部存儲在硬碟中,同時,硬碟也足產生計算機軟故障最主要的地方。所以硬碟就需要做好日常的維護,提高硬碟的使用壽命和工作效率。
Ⅳ 檢查磁碟的cmd命令
檢查磁碟的cmd命令為Chkdsk,以下是具體的操作方法:
1、首先滑鼠點擊電腦左下角的開始按鈕,在搜索框輸入cmd,然後選擇點擊在程序欄下的cmd。
Ⅳ cmd如何查看硬碟信息
具體方法如下:
1、通過【Windows+R】快捷鍵打開運行窗口,輸入「Cmd」命令打開命令提示符窗口,如圖:
Ⅵ 如何通過cmd命令進入到某個硬碟的文件夾
用DOS命令,網路一下DOS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