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硬碟IDE模式、AHCI模式和RAID模式有什麼區別
IDE,AHCI,RAID分別是硬碟的3種模式,各自的說明及優缺點如下:
一:IDE模式
IDE是表示硬碟的傳輸介面。我們常說的IDE介面,也叫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介面,現在PC機使用的硬碟大多數都是IDE兼容的,只需用一根電纜將它們與主板或介面卡連起來就可以了
優點:易於使用與價格低廉,問世後成為最為普及的磁碟介面
缺點:
<1> 速度慢
<2> 只能內置使用
<3> 對介面電纜的長度有很嚴格的限制
二:RAID模式
PADI模式即磁碟陣列模式,簡單說就是利用多個硬碟同時工作,來保證數據的安全以及存取速度的。它共有九個模式,以數字命名,為RAID 0、RAID1到RAID 7以及RAID 0+1,而目前最常見的是RAID 0、RAID 1、RAID 5和RAID 0+1這四種模式
優點:
1、設置與組建方便
2、能夠疊加硬碟容量避免容量浪費
3、兩倍於單塊機械硬碟傳輸性能
4、相比升級SSD節省大量資金
缺點:
1、缺少數據冗餘 數據可靠性低
2、無法使用Ghost軟體備份鏡像。
三:AHCI模式
AHCI本質是一種PCI類設備,在系統內存匯流排和串列ATA設備內部邏輯之間扮演一種通用介面的角色(即它在不同的操作系統和硬體中是通用的)。這個類設備描述了一個含控制和狀態區域、命令序列入口表的通用系統內存結構;每個命令表入口包含SATA設備編程信息,和一個指向(用於在設備和主機傳輸數據的)描述表的指針。
優點:
1.ACHI支持NCQ技術
2.讀寫速度更快
3.支持熱插拔
Ⅱ 硬碟模式IDE,RAID,AHCI有什麼區別
一、IDE與AHCI的區別在於是否支持本機命令隊列(NCQ),而這兩項與RAID的模式區別在於一個是單個磁碟,另一個是多個磁碟組成磁碟陣列。磁碟陣列是由很多價格較便宜的磁碟,組合成一個容量巨大的磁碟組,利用個別磁碟提供數據所產生加成效果提升整個磁碟系統效能。
二、理論上NCQ最大能提高SATA硬碟約30%的性能。簡單來說開啟NCQ之後,硬碟從一個程序跳到另一個程序時速度會更快,類似於英特爾的超線程技術。
三、IDE模式可以通過映射通吃SATA硬碟,由於無需載入驅動程序,它的兼容性能超強,適用WinXP和Win7/8系統。
四、AHCI模式原生支持SATA硬碟,它的優勢在於它能夠將NCQ技術充分發揮作用,或者說AHCI是現有的SATA硬碟主控介面中,除了復雜的磁碟陣列(RAID)模式之外,最能發揮SATA硬碟性能。Win7/8系統完美支持AHCI模式,對WinXP兼容性不佳。
(2)硬碟用什麼模式擴展閱讀
AHCI本質是一種PCI類設備,在系統內存匯流排和串列ATA設備內部邏輯之間扮演一種通用介面的角色(即它在不同的操作系統和硬體中是通用的)。
這類設備描述了一個含控制和狀態區域、命令序列入口表的通用系統內存結構;每個命令表入口包含SATA設備編程信息,和一個指向(用於在設備和主機傳輸數據的)描述表的指針。
AHCI通過包含一個PCI BAR(基址寄存器),來實現原生SATA功能。
由於AHCI統一介面的研發成功,使得支持串列ATA產品的開發工作大為簡化,操作系統和設備製造商省去了單獨開發介面的工作,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在統一介面上進行操作,可以實現包括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在內的諸多功能。
磁碟陣列(Re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有「獨立磁碟構成的具有冗餘能力的陣列」之意。
磁碟陣列是由很多價格較便宜的磁碟,組合成一個容量巨大的磁碟組,利用個別磁碟提供數據所產生加成效果提升整個磁碟系統效能。利用這項技術,將數據切割成許多區段,分別存放在各個硬碟上。
磁碟陣列還能利用同位檢查(Parity Check)的觀念,在數組中任意一個硬碟故障時,仍可讀出數據,在數據重構時,將數據經計算後重新置入新硬碟中。
IDE即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它的本意是指把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IDE是表示硬碟的傳輸介面。
我們常說的IDE介面,也叫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介面,現在PC機使用的硬碟大多數都是IDE兼容的,只需用一根電纜將它們與主板或介面卡連起來就可以了
Ⅲ 筆記本硬碟模式選AHCI有什麼好處
只要是SATA硬碟都可以支持AHCI的硬碟模式,既然主板的硬碟選項裡面有AHCI,那麼主板就肯定應該支持SATA硬碟,選擇AHCI會提高SATA硬碟的性能,選擇AHCI硬碟模式安裝系統不會與IDE模式有任何不同的,選擇光碟機或者USB其啟動,正常安裝操作系統就可以了。
簡單來說AHCI是一種新的硬碟演算法,這種硬碟演算法能有效的提高機械硬碟的性能,同時支持一些特殊的功能,AHCI模式則與IDE模式相反,裝系統時需要安裝SATA驅動(而且貌似只有這個模式能打開NCQ功能)。如果初始安裝系統的時候沒有安裝AHCI驅動,則無法開啟,開啟後就會藍屏,這樣的情況下,必須先將BIOS選擇回到IDE模式,手動安裝AHCI驅動,修改注冊表後,選擇AHCI重啟就可以了
補充: NCQ是一種新的硬碟技術,簡單來說開啟它之後從一個程序跳到另一個程序時速度會更快,要實現它首先就要在BIOS里選擇AHCI模式,然後在裝系統時安裝相應的驅動(一般在主板驅動盤里有),安裝好系統之後基本上就可以實現了 。
注意:如上文所說NCQ一種為了提高機械硬碟性能而開發的技術,如果系統盤為固態硬碟的情況下,NCQ的等類似功能則沒有任何作用了,但是固態硬碟也一定選擇AHCI硬碟模式,因為AHCI的其它功能依然對固態硬碟有效。
以上文章僅為參考幫助說明,並不做全面的可適用性保證,相關支持請點擊右側的微博進行討論。
點擊搜索更多筆記本問答: 中關村在線問答堂-筆記本
更多的關於電腦和網路的問題請到 中關村在線-筆記本論壇 交流分享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Ⅳ 硬碟模式 IDE, RAID, AHCI有什麼區別
三種模式的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
IDE模式:IDE是表示硬碟的傳輸介面,也叫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介面,現在PC機使用的硬碟大多數都是IDE兼容的。
RAID模式:PADI模式即磁碟陣列模式,簡單說就是利用多個硬碟同時工作,來保證數據的安全以及存取速度的。它共有九個模式,以數字命名,為RAID 0、RAID1到RAID 7以及RAID 0+1。
AHCI模式:AHCI本質是一種PCI類設備,在系統內存匯流排和串列ATA設備內部邏輯之間扮演一種通用介面的角色(即它在不同的操作系統和硬體中是通用的)。
2、傳輸速度不同。
IDE就是ATA模式,是並口傳輸模式,理論最大133Mb每秒。
RADIO可以兩倍於單塊機械硬碟傳輸性能。
AHCI就是SATA模式,串口傳輸模式,傳輸速度快,理論最大300Mb每秒。
3、對NCQ的支持不同(NCQ是一種新的硬碟技術,簡單來說開啟它之後從一個程序跳到另一個程序時速度會更快)。
IDE模式是將SATA硬碟映射成IDE模式,用SATA硬碟裝系統的時候就不需要裝SATA硬碟驅動。
AHCI模式則與SATA模式相反,裝系統時需要安裝SATA驅動,而且只有這個模式才能打開NCQ功能。
Ⅳ 硬碟的模式有哪些
NORMAL
普通模式是最早的
IDE
方式,在硬碟訪問時,BIOS
和
IDE
控制器對參數不做任何轉換。該模式支持的最大柱面數為
1024,最大磁頭數為
16,最大扇區數為
63,每扇區位元組數為
512,因此支持最大硬碟的容量為:512x63x16x1024=528MB。在此模式下,硬碟的實際物理容量再大,也只能用到其中的
528M。
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邏輯塊定址模式。管理的硬碟空間可達
8.4GB。在
LBA
模式下,設置的柱面、磁頭、扇區等參數並不是實際硬碟的物理參數。在訪問硬碟時,由
IDE
控制器把由柱面、磁頭、扇區等參數確定的邏輯地址轉換為實際硬碟的物理地址。在
LBA
模式下,可設置的最大磁頭數為
255,其餘參數與普通模式相同,由此可以計算出可訪問的硬碟容量為:512x63x255x1025=8.4GB。不過現在新主板的
BIOS
對
INT13
進行了擴展,使得
LBA
能支持
100GB
以上的硬碟。
LARGE
大硬碟模式,在硬碟的柱面超過
1024
而又不為
LBA
支持時採用。LARGE
模式採用的方法是把柱面數除以
2,把磁頭數乘以
2,其結果總容量不變。
在這三種硬碟模式中,現在
LBA
模式使用最多。
Ⅵ 一塊固態硬碟,兩塊機械硬碟,BIOS應該設置什麼模式
家用電腦硬碟一般不會用組raid的模式,只需設好啟動盤即可,win7以上都用ahci模式,xp需用ide模式否則系統會藍屏,如果對數據安全要求較高則可以用兩塊硬碟組成raid1。
Ⅶ SATA硬碟幾種模式
SATA硬碟一共有三種模式:
1,ide是為了兼容性,將sata模擬成ide模式(比較常用)。
2,raid是磁碟陣列模式,一般人不用。(一般需要安裝多個硬碟才能實現)。
3,ahci是真正的sata模式。(要想發揮硬碟性能,建議用此模式)。
拓展資料:
現在主板支持三種硬碟工作模式:NORMAL、LBA和LARGE模式。
1、NORMAL普通模式是最早的IDE方式。在此方式下對硬碟訪問時,BIOS和IDE控制器對參數不作任何轉換。
2、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邏輯塊定址模式。這種模式所管理的硬碟空間突破了528KB的瓶頸,可達8.4GB。在LBA模式下,設置的柱面、磁頭、扇區等參數並不是實際硬碟的物理參數。
3、LARGE大硬碟模式。當硬碟的柱面超過1024而又不為LBA支持時可採用此種模式。LARGE模式採取的方法是把柱面數除以2,把磁頭數乘以 2,其結果總容量不變。
Ⅷ IDE硬碟的模式有哪些
NORMAL 普通模式是最早的 IDE 方式,在硬碟訪問時,BIOS 和 IDE 控制器對參數不做任何轉換。該模式支持的最大柱面數為 1024,最大磁頭數為 16,最大扇區數為 63,每扇區位元組數為 512,因此支持最大硬碟的容量為:512x63x16x1024=528MB。在此模式下,硬碟的實際物理容量再大,也只能用到其中的 528M。
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邏輯塊定址模式。管理的硬碟空間可達 8.4GB。在 LBA 模式下,設置的柱面、磁頭、扇區等參數並不是實際硬碟的物理參數。在訪問硬碟時,由 IDE 控制器把由柱面、磁頭、扇區等參數確定的邏輯地址轉換為實際硬碟的物理地址。在 LBA 模式下,可設置的最大磁頭數為 255,其餘參數與普通模式相同,由此可以計算出可訪問的硬碟容量為:512x63x255x1025=8.4GB。不過現在新主板的 BIOS 對 INT13 進行了擴展,使得 LBA 能支持 100GB 以上的硬碟。
LARGE 大硬碟模式,在硬碟的柱面超過 1024 而又不為 LBA 支持時採用。LARGE 模式採用的方法是把柱面數除以 2,把磁頭數乘以 2,其結果總容量不變。
在這三種硬碟模式中,現在 LBA 模式使用最多。